CN202080961U - 一种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80961U
CN202080961U CN2011201504271U CN201120150427U CN202080961U CN 202080961 U CN202080961 U CN 202080961U CN 2011201504271 U CN2011201504271 U CN 2011201504271U CN 201120150427 U CN201120150427 U CN 201120150427U CN 202080961 U CN202080961 U CN 2020809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strainer
section
sec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5042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宁
孟龙
张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I-STANDARD ENVIRONMENT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I-STANDARD ENVIRONMENT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I-STANDARD ENVIRONMENT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I-STANDARD ENVIRONMENT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15042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809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809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8096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一种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设备的实施例,包括由管道和阀门依次连接的管道混合器、保安过滤器、高压泵、一段循环泵、一段纳滤膜过滤器、二段循环泵、二段纳滤膜过滤器和浓缩液蓄水池,所述一段纳滤膜过滤器出水处与一段纳滤膜过滤器进水处间还包括一段浓水回流至一段过滤进水管路,所述二段纳滤膜过滤器出水处与二段循环泵进水处间还包括二段浓水回流至二段过滤进水管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通过对浓水的回流循环过滤处理使得处理出水水质稳定可靠,管理方便、经济合理,自控性强,对于新鲜垃圾渗滤液和老龄垃圾渗滤液均有良好的处理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垃圾处理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改善垃圾渗滤液水质的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垃圾的数量也逐年增加,而垃圾渗滤液由于含有大量有机物、重金属及病菌等,对垃圾场地的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并且由于其成分多样且易变化,给处理工艺带来很大难度。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一般有物化法和生物法。
当渗滤液的BOD/COD值大于0.3时,表明渗滤液的可生化性较好,可采用生化法处理,生化处理具有处理效果好、成本低等优点,它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处理方法。但是垃圾渗滤液随填埋时间的增加,BOD/COD比值变低,可生化性变差。生物法处理垃圾渗滤液对COD的去除率只有70%左右,当进水COD较高时,仅用生物法不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物化法中,液体分离膜过程一般可分为四类:微滤(MF)、超滤(UF)、纳滤(NF)和反渗透(RO),它们的过滤精度按照以上顺序越来越高。
微滤(MF):能截留0.1-10微米之间的颗粒,悬浮物、细菌、部分病毒及大尺寸胶体,优点是水通量大、过滤效果好。缺点是不能脱除大分子有机物和溶解性固体(无机盐)。
超滤(UF):能截留0.002-0.1微米之间的颗粒和杂质,如胶体、蛋白质、微生物和大分子有机物,优点是水通量大、过滤效果好。缺点是不能脱除小分子物质和溶解性固体(无机盐)。
反渗透(RO):能阻挡所有溶解性盐及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允许水分子透过,优点是能去除98%以上的溶解性盐和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缺点是在去除污染物的同时,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也被除尽。
纳滤(NF):是一种特殊而又很有前途的分离膜品种,它因能截留物质的大小约为1纳米即0.001微米而得名,纳滤的操作区间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它截留有机物的分子量大约为200-400左右,截留溶解性盐的能力为20-98%之间,有机物和色度,脱除井水的硬度及放射性物质,部分去除溶解性盐。
反渗透的过滤精度高,适合于渗滤液处理的应用,但由于反渗透脱盐率较高,一般在98%以上,其操作压力也高,所以回收率一般不能太高,一般在70~75%,且投资高,设备复杂,耗能高;而纳滤脱盐率相对较低,一般在50~60%,操作压力也较低,通过特殊设计其回收率可达90%,可以大大减少浓缩液产量,但现有技术通常采用一级高压过滤,产生的浓水回收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设备,能够最大限度的增大垃圾渗滤液处理的回收率,其占用最小面积,减少排放量,保证产出水的卫生安全。
一种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设备,包括管道混合器、保安过滤器、高压泵、循环泵、纳滤系统、浓缩液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包括一段循环泵和二段循环泵,所述纳滤系统包括一段纳滤膜过滤器和二段纳滤膜过滤器,所述保安过滤器、高压泵、一段循环泵、一段纳滤膜过滤器、二段循环泵、二段纳滤膜过滤器和浓缩液蓄水池通过管道及阀门依次连接,所述一段纳滤膜过滤器出水处与一段纳滤膜过滤器进水处间还包括一段浓水回流管路,所述二段纳滤膜过滤器出水处与二段循环泵进水处间还包括二段浓水回流管路。
所述管道混合器进水处通过管路连接MBR水池出水处。
所述管道混合器出水处与保安过滤器进水处、保安过滤器出水处与高压泵进水处间用UPVC管路连接。
所述高压泵出水后管路用316L不锈钢材质管路连接。
所述一种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设备包括自动控制系统。
经过前处理MBR超滤膜过滤后的产水清液即本套一体化设备的进水通过管道进入管道混合器前端,出水通过管路阀门连接进入保安过滤器,所述保安过滤器出水用管路与高压泵进水连接,通过高压泵将压力提升后进入一段循环泵,一段循环泵出水直接进入一段过滤,一段过滤浓水一部分回流到一段过滤进水,另一部分进入二段循环泵,浓水从二段循环泵出水直接进入二段过滤,最终总浓水部分外排到浓缩液蓄水池,部分回流到二段循环泵进水,循环过滤。
回流主要目的就是将部分浓水循环处理,提高设备的回收率。纳滤膜能脱除高价金属离子和色度,纳滤膜对有机污染物CODCr、BOD5和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5.7%、88.6%和100%,通过回流循环处理后出水完全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保安过滤器主要是对后面的纳滤膜元件起到保护作用,以防止大颗粒在高压条件下对纳滤膜造成破坏,设备经保安过滤器前期过滤,为纳滤膜组件创造优质的进水条件,从而把微滤与纳滤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既充分发挥微端过滤效果好、水通量大等优越性,又充分发挥纳滤膜分离的选择透过性和高效性。
所述管道混合器与保安过滤器、保安过滤器与高压泵间用UPVC管路连接,耐腐性性强,质轻,水密性好。高压部分连接管路均为316L材质,高压下耐腐蚀性良好。
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以下控制电路:水箱液位高低信号控制设备的启停报警;跨膜压差信号控制设备的启停报警;水泵进出水口压力信号输出控制设备启停报警;设备加药系统控制;PLC程序控制设备全自动运行等。
本实用新型的设备通过对浓水的回流循环过滤处理使得处理出水水质稳定可靠,管理方便、经济合理,自控性强,对于新鲜垃圾渗滤液和老龄垃圾渗滤液均有良好的处理效果,抗渗滤液水质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高效稳定,是现场处理中较好的一种处理设备,且其占地面积小,整套设备可将纳滤膜及前期预处理设备集成在一起,增强了设备的紧凑及实用性,不必兴建较大容积的调节池,减少建设投资,从工程的角度来讲,还相应地节省了辅助设施如道路、边坡、绿化等的建设用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右视图。
图中各标号列示如下:
1-管道混合器,2-保安过滤器,3-高压泵,4-一段循环泵,5-二段循环泵,6-一段纳滤膜过滤器,7-二段纳滤膜过滤器,8-电控箱,9-管路混合器进水处,10-一段浓水回流至一段过滤进水管路,11-二段浓水回流至二段过滤进水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解释。
如图1、2、3所示为一种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设备的实施例,包括由管道和阀门依次连接的管道混合器1、保安过滤器2、高压泵3、一段循环泵4、一段纳滤膜过滤器6、二段循环泵5、二段纳滤膜过滤器7和浓缩液蓄水池,所述一段纳滤膜过滤器6出水处与一段纳滤膜过滤器6进水处间还包括一段浓水回流至一段过滤进水管路10,所述二段纳滤膜过滤器出水处与二段循环泵进水处间还包括二段浓水回流至二段过滤进水管路11。
经过前处理MBR超滤膜过滤后的产水清液即本套一体化设备的进水通过管道进入管路混合器进水处9,出水通过管路阀门连接进入保安过滤器2,所述保安过滤器2出水用管路与高压泵3进水连接,通过高压泵3将压力提升后进入一段循环泵4,一段循环泵4出水直接进入一段纳滤膜过滤器6,一段过滤浓水一部分回流到一段纳滤膜过滤器6进水,另部分进入二段循环泵5,浓水从二段循环泵5出水直接进入二段纳滤膜过滤器7,最终总浓水部分外排到浓缩液蓄水池,部分回流到二段纳滤膜过滤器7进水,循环过滤。
保安过滤器2主要是对后面的纳滤膜元件起到保护作用,以防止大颗粒在高压条件下对纳滤膜造成破坏,设备经保安过滤器前期过滤,为纳滤膜组件创造优质的进水条件,从而把微滤与纳滤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既充分发挥微端过滤效果好、水通量大等优越性,又充分发挥纳滤膜分离的选择透过性和高效性。
通过回流将部分浓水循环处理,提高设备的回收率。本实施例通过回流循环处理后出水完全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所述管道混合器1出水处与保安过滤器2进水处、保安过滤器2出水处与高压泵3进水处间用UPVC管路连接,耐腐性性强,质轻,水密性好。所述高压泵3出水后管路用316L不锈钢材质管路连接,高压下耐腐蚀性良好。
电控箱8包括以下控制程序:水箱液位高低信号控制设备的启停报警;跨膜压差信号控制设备的启停报警;水泵进出水口压力信号输出控制设备启停报警;设备加药系统控制;PLC程序控制设备全自动运行。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Claims (5)

1.一种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设备,包括管道混合器、保安过滤器、高压泵、循环泵、纳滤系统、浓缩液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包括一段循环泵和二段循环泵,所述纳滤系统包括一段纳滤膜过滤器和二段纳滤膜过滤器,所述保安过滤器、高压泵、一段循环泵、一段纳滤膜过滤器、二段循环泵、二段纳滤膜过滤器和浓缩液蓄水池通过管道及阀门依次连接,所述一段纳滤膜过滤器出水处与一段纳滤膜过滤器进水处间还包括一段浓水回流管路,所述二段纳滤膜过滤器出水处与二段循环泵进水处间还包括二段浓水回流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混合器进水处通过管路连接MBR水池出水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混合器出水处与保安过滤器进水处、保安过滤器出水处与高压泵进水处间用UPVC管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泵出水后管路用316L不锈钢材质管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设备包括自动控制系统。
CN2011201504271U 2011-05-12 2011-05-12 一种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809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504271U CN202080961U (zh) 2011-05-12 2011-05-12 一种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504271U CN202080961U (zh) 2011-05-12 2011-05-12 一种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80961U true CN202080961U (zh) 2011-12-21

Family

ID=45341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50427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80961U (zh) 2011-05-12 2011-05-12 一种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809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82728A (zh) * 2019-08-28 2019-11-22 深圳中拓天达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电极箔废液处理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82728A (zh) * 2019-08-28 2019-11-22 深圳中拓天达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电极箔废液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93020B (zh) 一种具有智能节水功能的净水器
CN102329051B (zh) 以高级氧化和综合膜处理为核心的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
CN109467285A (zh) 一种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至地表ⅲ类水标准的系统及方法
CN201746417U (zh) 一种矿井水处理回用系统
CN105948173A (zh) 反渗透净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1585649B (zh) 污水污泥滤液净化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KR101063800B1 (ko) 정수 처리 시스템
CN207608434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电渗析深度处理设备
CN201309875Y (zh) 生物制药废水循环再生设备
CN206395957U (zh) 一种直饮水系统的净化系统
CN105502748B (zh) 污水一体化处理方法
CN202519122U (zh) 一种应急一体化净水站
CN202080961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设备
CN208617634U (zh)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系统
CN202688120U (zh) 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处理装置
CN108689509A (zh) 垃圾转运站渗滤液及膜系统浓缩液深度净化设备
CN201395537Y (zh) 一种电镀含油废水的回用装置
CN211770679U (zh) 一种利用压力臭氧实现连续清洗的水处理系统
CN208151108U (zh) 一种用于循环冷却水的中水回用系统
CN208617524U (zh) 改进型垃圾转运站渗滤液及膜系统浓缩液深度净化设备
CN203959905U (zh) 污染物过滤装置
CN209481424U (zh) 一种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至地表ⅲ类水标准的系统
CN201834812U (zh) 垃圾渗滤液外置管式超滤装置
CN201842737U (zh) 一种生活污水循环净化处理组合池
CN201770547U (zh) 一种纯水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21

Termination date: 2018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