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76476U - 电连接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76476U
CN202076476U CN2011200500061U CN201120050006U CN202076476U CN 202076476 U CN202076476 U CN 202076476U CN 2011200500061 U CN2011200500061 U CN 2011200500061U CN 201120050006 U CN201120050006 U CN 201120050006U CN 202076476 U CN202076476 U CN 2020764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licing ear
electric connector
insulating base
connector structure
bas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5000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欣卫
郭铭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mula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Simula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mula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Simula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to CN20112005000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764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764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7647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结构,包括一绝缘座体、一舌板、多支第一连接端子、多支第二连接端子及一控制阻抗座体,其中舌板定位于绝缘座体的一侧面,其一侧面固定有第一及第二连接端子的前段,第一及第二连接端子的后段分别由舌板的一端面向外延伸,且穿过绝缘座体而延伸出绝缘座体的另一侧面,控制阻抗座体包括一塑料板及一金属板,且金属板嵌入至塑料板中形成能屏蔽噪声的一带线(Stripline)结构,控制阻抗座体夹设在所述第一及第二连接端子间,借由该控制阻抗座体令第一及第二连接端子的后段间能保持一预定间隔,且控制各连接端子在高频率传输数据时的阻抗值,有效增加连接端子间的噪声屏蔽效果,提升电连接器的数据传输质量。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有效增加连接端子间的噪声屏蔽效果,进而提升数据传输质量的高传输速度的电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科技及电子产业的蓬勃发展,计算机的发展一日千里,不但运算速度更快,功能也更为强大,因此日渐普及于社会大众;然而,无论是桌上型计算机或笔记型计算机,当使用者欲使用计算机以进行数据传输或与其它外围设备连接时,仍需要藉由外围设备连接头方能完成,一般来说,市面上最为普遍且广为大众所使用的主流外围设备连接头,则非通用序列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连接头莫属,USB连接头不但能用以连接各种USB设备(如:鼠标、键盘、扫描仪、数位相机、打印机等),更能提供热插拔(HotPlug)和随插即用(Plug-n-Play)的功能,让使用者可在不需重新开机的情况下插入USB连接头以连接各种USB设备,且USB连接头能随不同的应用层面,而被开发设计出各种不同的规格,举例而言,现今常见的USB连接头分为USB 2.0及USB 3.0等规格,USB 2.0规格的连接头于2000年正式发表,且业界更在2008年进一步发表USB 3.0规格的连接头,USB 2.0和USB 3.0的差别在于传输速度,USB 2.0连接头的最大传输速度为480Mbps,而USB3.0连接头的最大传输速度可达4.8Gbps,高达USB2.0的10倍。
今以USB 3.0连接头(传统电连接器)为例,进行说明:请参阅图1所示的传统电连接器10,其主要包括一舌板11、五支第一连接端子12、四支第二连接端子13、一绝缘座体14及一金属外壳15,该舌板11用以与一周边电子装置的接头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子12的一端固定在该舌板11内,且露出于该舌板11的顶面,其另一端则朝远离该舌板11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端子13的一端被定位于该舌板11的顶面,其另一端亦朝向远离该舌板11的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12保持一预定间距,该绝缘座体14一般是由塑料材料所制成,其上贯穿设有多个端子通道141,需特别一提的是,在图1中的左上方为该绝缘座体14的前端,相对地,图中的右下方则为该绝缘座体14的后端,该舌板11组装固定至该绝缘座体14的前端上,且所述第一连接端子12及第二连接端子13的另一端分别能穿过所述端子通道141,而由该绝缘座体14的后端穿出;一般而言,传统电连接器10的制造人员多是先将该舌板11固定至该绝缘座体14的前端,令所述第一连接端子12及第二连接端子13由该绝缘座体14的后端穿出后,再对所述第一连接端子12及第二连接端子13进行弯折,故图1所示的第一及第二连接端子12、13呈弯折后的状态,因此,技术人员再将该金属外壳15包覆至该绝缘座体14及舌板11的外缘,作为屏蔽。
当现有的电连接器10组装完成后,即能使现有的电连接器10的所述第一及第二连接端子12、13的另端作为焊接端,将所述第一及第二连接端子12、13的另一端焊接至一电路板上,令现有的电连接器10与该电路板上的电子线路相互电导通,且使所述第一及第二连接端子12、13的一端作为信号端,以当一电子装置的接头插入至现有的电连接器10,且所述第一及第二连接端子12、13的一端与该电子装置的接头相电连接时,所述第一及第二连接端子12、13即能在该电路板与该电子装置间依照USB 3.0的规格与传输频宽进行传输信号的作业;此外,为使现有的电连接器10能同时连接多个电子装置,还能在该绝缘座体14的前端上同时设置多个舌板11,且将各舌板11对应的连接端子12、13的另一端分别焊接至该电路板上,如此,该电路板即能通过传统电连接器10中的多个舌板11分别与多个电子装置进行电子信号传输。
虽然,现有的电连接器10中的舌板11的数量能因应欲插接的电子装置的数量而增加,但由于各舌板11对应的第一及第二连接端子12、13的另端仍必须焊接至该电路板上,以将电子信号传输至该电路板,因此距离该电路板最远的舌板11,其上的连接端子12、13的长度势必要设计成较长的尺寸,方能与该电路板电连接;随着长度的增加,所述第一及第二连接端子12、13在传输数据时所产生的阻抗也将随的明显改变,且由于现有的电连接器10为USB 3.0规格,其传输速度可高达4.8Gbps,在如此高速及高频率传输电子信号的情况下,各舌板11对应的第一及第二连接端子12、13间将会因高频传输而产生串音(crosstalk)干扰或阻抗不匹配等问题,进而影响现有电连接器10所传输的电子信号的质量。另外,由于现有电连接器10的第一及第二连接端子12、13间的另端常有过长或过细的问题,导致本身阻抗偏高而难以调整,且会令信号失真与数据传输错误的问题愈加严重,不易达到规格要求。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图2为针对传统电连接器10上的第二连接端子13所做的阻抗测试图,图中的纵轴代表阻抗大小(单位为欧姆),图中的横轴代表测试电波传递所耗的时间,图中对应于纵轴上105欧姆的位置的粗横线,代表第二连接端子13的阻抗容许上限,一旦阻抗值超过阻抗容许上限,即会影响到所传输的电子信号的质量;经由图2可知,测试电波在各第二连接端子13中传递时,常导致该第二连接端子13所产生的阻抗超出容许上限,故可作为该现有电连接器10容易产生信号干扰,导致信号传输效果不佳的左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结构,有效提升数据传输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电连接器结构,其中,该电连接器结构包括:一绝缘座体;一舌板,其一侧面凹设有多道凹槽,其一端定位于该绝缘座体的一侧面;多支第一连接端子,其前段固定在该舌板内,其一端自该舌板的一侧面露出,其后段由该舌板的一端面向外延伸,且穿过该绝缘座体而延伸出该绝缘座体的另一侧面;多支第二连接端子,其前段形状分别与各所述凹槽相匹配,且能被容置各所述凹槽中,其后段穿过该绝缘座体而延伸出该绝缘座体的另一侧面;及一控制阻抗座体,包括介电材料板及第一金属板,该第一金属板嵌入至该介电材料板中,该控制阻抗座体形成能屏蔽噪声的一带线结构,该控制阻抗座体夹设在所述第一及第二连接端子间,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后段抵靠在该控制阻抗座体的一侧面上,且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后段抵靠在该控制阻抗座体的另一侧面上,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及第二连接端子的后段间保持在一间隔。
上述的电连接器结构,其中,该控制阻抗座体的另一侧面延伸出一定位部,该定位部上形成有多个贯穿的定位槽,各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后段穿过各所述定位槽,该第二连接端子的后段被紧密地包覆定位在该定位部中。
上述的电连接器结构,其中,该介电材料板由一第一介电材料板及一第二介电材料板组成,且该第一金属板被紧密地夹合在该第一介电材料板及第二介电材料板间。
上述的电连接器结构,其中,该第一金属板的一端面向外延伸形成一第一延伸部,该第一延伸部弯曲贴靠至该控制阻抗座体的外侧面上,且与该第一连接端子相抵靠形成接地。
上述的电连接器结构,其中,该第一金属板的另一端面向外延伸,且能与一电路板的接地线路电连接。
上述的电连接器结构,其中,该舌板的一端邻近两对应侧边的位置分别延伸有一插接部,且该绝缘座体的一侧面凹设有二插接槽,各所述插接部的形状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插接槽相匹配嵌合,该舌板定位于该绝缘座体的一侧面。
上述的电连接器结构,其中,该电连接器结构还包括一隔板,该隔板的一侧面上凹设有多条容置槽道,所述容置槽道的形状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后段相匹配,该隔板的一侧面紧密贴靠至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后段及该控制阻抗座体的一侧面上,且固定至该绝缘座体的另一侧面,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后段包覆容纳在所述容置槽道中。
上述的电连接器结构,其中,该电连接器结构还包括一附加接地金属板,该附加接地金属板的一侧面紧密贴靠至该隔板的另一侧面,且其一端面向外延伸形成一附加接地延伸部,该附加接地延伸部弯曲贴靠至该隔板的一侧面上,且与该第一连接端子相抵靠形成接地。
上述的电连接器结构,其中,该附加接地金属板的另一端面向外延伸,且与该电路板的接地线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传输速度的电连接器结构,该电连接器结构包括一绝缘座体、一舌板、多支第一连接端子、多支第二连接端子及一控制阻抗座体,其中该舌板的一侧面凹设有多道凹槽,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前段固定在该舌板内,其一端自该舌板的一侧面露出,该第一连接端子的后段则由该舌板的一端面向外延伸,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前段形状分别与各凹槽相匹配,且能被容置各凹槽中,该舌板的一端定位于该绝缘座体的一侧面,且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及第二连接端子的后段分别穿过该绝缘座体,且延伸出该绝缘座体的另一侧面,该阻抗座体包括一介电材料板及一金属板,该介电材料板由高分子塑料材质构成,该金属板嵌入至该介电材料板中,令该控制阻抗座体形成能屏蔽噪声的一带线(Stripline)结构,该控制阻抗座体夹设在所述第一及第二连接端子间,使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后段能抵靠在该阻抗座体的一侧面上,且使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后段能抵靠在该控制阻抗座体的另一侧面上,以借该控制阻抗座体,令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及第二连接端子的后段间能保持一预定间隔;如此,即能借由在所述第一及第二连接端子的后段间安装该控制阻抗座体,且借由改变该控制阻抗座体的厚度(如:改变介电材料板及金属板的厚度),以调整及抑制各连接端子在高频率传输数据时的阻抗值,同时,有效增加所述该连接端子间的噪声屏蔽效果,进而提升该电连接器的数据传输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阻抗座体的另一侧面还延伸出一定位部,该定位部上形成有多个贯穿的定位槽,各定位槽供各第二连接端子的后段穿过,令该第二连接端子的后段被紧密地包覆定位在该定位部中,如此,即能借由该定位部的紧密包覆,进一步抑制各第二连接端子在高频率传输数据时的阻抗。
本实用新型的介电材料板由一第一介电材料板及一第二介电材料板组成,该第一介电材料板及第二介电材料板将该金属板紧密地夹合在其间,让技术人员能避免将金属板嵌入至介电材料板的繁复制程,较为快速且简便地将所述介电材料板及该金属板组装形成该控制阻抗座体。
由以上说明得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确实可达到如下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结构,借由在其中多支第一及第二连接端子间设置能屏蔽噪声的一控制阻抗座体,以控制所述连接端子在高频率传输数据时的阻抗值,让该电连接器结构不仅能同时供多个电子装置插接,且能借由该控制阻抗座体在所述连接端子间提供的噪声屏蔽效果,有效提升该电连接器的数据传输质量,解决所述连接端子因过长或过细而彼此产生噪声干扰或阻抗不匹配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电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电连接器的阻抗测试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组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及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阻抗测试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20:电连接器结构    21:绝缘座体        22:第一舌板
23:第一连接端子    24:第二连接端子    25:控制阻抗座体
26:第二舌板        27:第三连接端子    28:第四连接端子
29:电路板          201:前金属壳       202:第二隔板
203:后金属壳       204:前开口         205:后开口
206:容置空间       207:容置槽道       211:插接槽
212:第一隔板       213:第一插孔       214:第二插孔
221:第一凹槽       222:插接部         251:介电材料板
252:第一金属板     253:第一介电材料板 254:第二介电材料板
255:第一定位部     256:第一定位槽     257:第二定位部
258:第二定位槽     259:第二金属板     2510:第一延伸部
261:第二凹槽       291:电子线路       208:附加接地金属板
209:附加接地延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传输速度的电连接器结构,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的电连接器结构20,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该电连接器结构20包括一绝缘座体21、一第一舌板22、多支第一连接端子23、多支第二连接端子24及一控制阻抗座体25,其中该第一舌板22的底面凹设有多道第一凹槽221,所述第一连接端子23的前段(接触段)固定在该第一舌板22内,其一端自该第一舌板22的底面露出,该第一连接端子23的后段(连接段)则由该第一舌板22的一端面向外延伸,所述第二连接端子24的前段(接触段)形状分别与各第一凹槽221相匹配,且能被容置于各第一凹槽221中,该第一舌板22的一端定位于该绝缘座体21的一侧面,且所述第一连接端子23及第二连接端子24的后段(连接段)分别穿过该绝缘座体21,且延伸出该绝缘座体21的另一侧面。
请参阅图3及图5所示,在此特别一提,为呈现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结构,在图5中省略图3中的部分构件;如图3及图5所示,该第一舌板22的一端面上邻近两对应侧的位置分别向外延伸有一插接部222,各插接部222的形状呈一板体,该绝缘座体21的一侧面上邻近两对应侧的位置则分别凹设有二插接槽211,各插接槽211的形状分别与各插接部222相匹配,令各插接部222能与相对应的插接槽211相互嵌合,使该第一舌板22能定位至该绝缘座体21的一侧面上;此外,该绝缘座体21的一侧面上还延伸设有一第一隔板212,且该绝缘座体21上邻近该第一隔板212的位置分别贯穿设有多个第一插孔213及第二插孔214,各第一插孔213分别能供该第一舌板22上该第一连接端子23的后段(连接段)穿过,令各第一连接端子23的后段(连接段)由该绝缘座体21的另一侧面延伸而出;各第二插孔214分别能供各第二连接端子24的前段(接触段)穿过,令各第二连接端子24的前段(接触段)定位至该第一舌板22底面上对应的第一凹槽221(如图4所示)中,且令各第二连接端子24的后段(连接段)由该绝缘座体21的另一侧面延伸而出,所以,当各第一连接端子23及第二连接端子24的后段(连接段)均由该绝缘座体21的另一侧面延伸而出后,再对所述第一连接端子23及第二连接端子24进行弯折,令所述第一连接端子23及第二连接端子24的后段(连接段)分别与其前段(接触段)呈一预定夹角(如:90度),令该绝缘座体21、第一舌板22、所述第一连接端子23及第二连接端子24能稳固地结合成一体;但前述绝缘座体21、第一舌板22及第一及第二连接端子23、24间的连接关系并不以此为限,在实际施作中,该第一舌板22亦可直接穿入该绝缘座体21中,且凸出定位于该绝缘座体21的一侧面,令该第一舌板22定位于该绝缘座体21的一侧面,且令该第一舌板22上的第一及第二连接端子23、24的后段(连接段)由该绝缘座体21的另一侧面延伸而出的连接关系,皆可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结构20中绝缘座体21、第一舌板22及第一及第二连接端子23、24间的连接关系。
请再参阅图3及图5所示,该控制阻抗座体25包括一介电材料板251及一第一金属板252,该介电材料板251由介电材质构成,该第一金属板252嵌入至该介电材料板251中,令该控制阻抗座体25形成能屏蔽噪声的一带线(Stripline)结构,该控制阻抗座体25夹设在所述第一连接端子23及第二连接端子24间,使所述第一连接端子23的后段(连接段)能抵靠在该控制阻抗座体25的一侧面上,且使所述第二连接端子24的后段(连接段)能抵靠在该控制阻抗座体25的另一侧面上,以藉该控制阻抗座体25,令所述第一连接端子23及第二连接端子24的后段(连接段)间能保持一预定间隔,同时,即能将所述第一连接端子23及第二连接端子24的后段(连接段)作为焊接端,将所述第一及第二连接端子23、24的后段(连接段)焊接至一电路板29上,令该电连接器结构20与该电路板29上的电子线路291相互电导通,且使所述第一及第二连接端子23、24的前段(接触段)作为信号端与一电子装置的接头(图中未示)相接触,让所述第一及第二连接端子23、24能在该电路板29与该电子装置间相互传输信号;如此,即能借由在所述第一连接端子23及第二连接端子24的后段(连接段)间安装该控制阻抗座体25,以控制各第一及第二连接端子23、24在高频率传输数据时的阻抗值,同时,有效增加所述第一及第二连接端子23、24间的噪声屏蔽效果,进而提升该电连接器结构20的数据传输质量;再者,还能改变该控制阻抗座体25的厚度,诸如改变该介电材料板251或第一金属板252的厚度等,借以调整各第一及第二连接端子23、24彼此间的阻抗值。
承上所述,该电连接器结构20还包括一前金属壳201、一第二隔板202及一后金属壳203,该前金属壳201的一侧面开设有一前开口204,其另一侧面开设有一后开口205,且该前开口204与后开口205相互连通,以形成一容置空间206,该容置空间206能容置该绝缘座体21邻近一侧面的部份,令所述第一舌板22、第二舌板26一同被容置在该前金属壳201内,该第二隔板202由介电材质构成,其一侧面上凹设有多条容置槽道207,所述容置槽道207的形状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23的后段(连接段)相匹配,该第二隔板202的一侧面能在该绝缘座体21、第一舌板22及第一连接端子23、第二连接端子24组装成一体的情况下,紧密贴靠至所述第一连接端子23的后段(连接段)及该控制阻抗座体25的一侧面上,进而固定至该绝缘座体21的另一侧面,令所述第一连接端子23的后段(连接段)被包覆容纳在所述容置槽道207中;如此,所述第一连接端子23的后段(连接段)即能被紧密地夹合在该控制阻抗座体25及第二隔板202的间,以形成能屏蔽噪声的带线(Stripline)结构,另外,该后金属壳203能包覆住该绝缘座体21的另一侧面,且与该前金属壳201组装成一体,以与该前金属壳201共同包覆住该绝缘座体21及其上的第一舌板22、第二舌板26与控制阻抗座体25,令所述第一及第二舌板22、26及其上的各连接端子23、24、27、28不致受到外界误触而发生短路;再者,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金属板252的一端面向外延伸形成一第一延伸部2510,该第一延伸部2510弯曲贴靠至该控制阻抗座体25的外侧面上,且与其中一第一连接端子23相抵靠,该第一金属板252的另一端面则向外延伸,且与该电路板29的接地线路电连接,如此,该第一金属板252即能作为该电连接器结构20的接地端,借以增加该电连接器结构20的接地面积。
此外,如图3及图5所示,该介电材料板251还能由一第一介电材料板253及一第二介电材料板254组成,该第一介电材料板253及第二介电材料板254将该第一金属板252紧密地夹合在其间,使技术人员能避免将该金属板252嵌入至该介电材料板251的繁复制程,较为快速且简便地将该第一介电材料板253、第二介电材料板254及第一金属板252组装形成该控制阻抗座体25;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该控制阻抗座体25的另一侧面还延伸形成有一第一定位部255,该第一定位部255上形成有多个贯穿的第一定位槽256,各第一定位槽256供各第二连接端子24的后段(连接段)穿过,令该第二连接端子24的后段(连接段)被紧密地包覆定位在该第一定位部255中,如此,借由该第一定位部255的紧密包覆,即能通过介电材质的选择及结构的设计,进一步控制各第二连接端子24在高频率及高速传输数据时的阻抗。
请再参阅图3及图5所示,该电连接器结构20还包括一第二舌板26、多支第三连接端子27及多支第四连接端子28,其中该第二舌板26的一端定位于该绝缘座体21的一侧面邻近该第一隔板212的位置,其底面凹设有多道第二凹槽261(如图4所示),所述第三连接端子27的前段(接触段)固定在该第二舌板26内,其一端自该第二舌板26的底面露出,该第三连接端子27的后段(连接段)则由该第二舌板26的一端面向外延伸,且分别穿过该绝缘座体21并延伸出该绝缘座体21的另一侧面,所述第四连接端子28的前段(接触段)形状分别与各第二凹槽261相匹配,且能被容置于各第二凹槽261中,其后段(连接段)则延伸出该绝缘座体21的另一侧面;此外,该控制阻抗座体25上的第一定位部255还朝远离该控制阻抗座体25的一侧面的方向延伸形成一第二定位部257,该第二定位部257由介电材质构成,其上形成有多个贯穿的第二定位槽258,各第二定位槽258供各第三连接端子27的后段(连接段)穿过,令该第三连接端子27的后段(连接段)被紧密地包覆定位在该第二定位部257中,另外,该第二定位部257中还嵌设有一第二金属板259,令该第二定位部257形成带线(Stripline)结构;如此,在该第三连接端子27的后段(连接段)被紧密地包覆定位在该第二定位部257中,且该第四连接端子28的后段(连接段)抵靠在该第二定位部257的外表面的情况下,该第二定位部257中形成的带线结构即会被夹设在所述第三连接端子27及第四连接端子28间,除能借该第二定位部257,令所述第三连接端子27及第四连接端子28的后段(连接段)间保持一预定间隔外,还能借由该第二定位部257中形成的带线结构,增加所述第三及第四连接端子27、28间的噪声屏蔽效果,进而控制各第三及第四连接端子27、28在高频率及高速传输数据时的阻抗值,有效提升该电连接器结构20的数据传输质量。
请再参阅图5所示,该电连接器结构20还包括一附加接地金属板208,该附加接地金属板208的一侧面紧密贴靠至该第二隔板202的另一侧面,且其一端面向外延伸形成一附加接地延伸部209,该附加接地延伸部209弯曲贴靠至该第二隔板202的一侧面上,且与其中一第一连接端子23相抵靠,该附加接地金属板208的另一端面则向外延伸,且与该电路板29的接地线路相电气连接,如此,该附加接地金属板208亦能作为该电连接器结构20的接地端,借以增加该电连接器结构20的接地面积。
请参阅图3及图6所示,图6为设计人针对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结构20中的第一连接端子23所做的阻抗测试图,图中的纵轴代表阻抗大小(单位为欧姆值),图中的横轴代表测试电波传递所耗的时间,图中对应于纵轴上105欧姆的位置的粗横线,代表第一连接端子23的阻抗容许上限,一旦阻抗值超过105欧姆,即会影响到所传输的电子信号的质量;经实际测试后,比对图6及图2(现有电连接器10上的第二连接端子13的阻抗测试图)可知,现有电连接器10上的第二连接端子13所产生的阻抗会大幅超出容许上限,反观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结构20中的第一连接端子23,其所产生的阻抗绝大部分确实受到抑制而大幅下降,证明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结构20中控制阻抗座体25的特殊结构设计,确实能有效抑制所述第一连接端子23在使用上的阻抗过大问题,进而解决现有电连接器10容易产生信号干扰的问题,故能有效提升该电连接器结构20的信号传输效果。
在此特别一提,请再参阅图4所示,虽然在本实施例中,该电连接器结构20中装设有二舌板(第一舌板22及第二舌板26)及一第一隔板212,使得该电连接器结构20能同时连接两个不同的电子装置,然而,在实际实施中,技术人员能依制造上或市场的实际需求,配合待连接的电子装置的数量来改变第一及第二舌板22、26及第一隔板212的数量,前述第一及第二舌板22、26及第一隔板212的数量并不以本实施例中所述者为限,特此说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结构包括:
一绝缘座体;
一舌板,其一侧面凹设有多道凹槽,其一端定位于该绝缘座体的一侧面;
多支第一连接端子,其前段固定在该舌板内,其一端自该舌板的一侧面露出,其后段由该舌板的一端面向外延伸,且穿过该绝缘座体而延伸出该绝缘座体的另一侧面;
多支第二连接端子,其前段形状分别与各所述凹槽相匹配,且能被容置各所述凹槽中,其后段穿过该绝缘座体而延伸出该绝缘座体的另一侧面;及
一控制阻抗座体,包括介电材料板及第一金属板,该第一金属板嵌入至该介电材料板中,该控制阻抗座体形成能屏蔽噪声的一带线结构,该控制阻抗座体夹设在所述第一及第二连接端子间,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后段抵靠在该控制阻抗座体的一侧面上,且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后段抵靠在该控制阻抗座体的另一侧面上,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及第二连接端子的后段间保持在一间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阻抗座体的另一侧面延伸出一定位部,该定位部上形成有多个贯穿的定位槽,各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后段穿过各所述定位槽,该第二连接端子的后段被紧密地包覆定位在该定位部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介电材料板由一第一介电材料板及一第二介电材料板组成,且该第一金属板被紧密地夹合在该第一介电材料板及第二介电材料板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金属板的一端面向外延伸形成一第一延伸部,该第一延伸部弯曲贴靠至该控制阻抗座体的外侧面上,且与该第一连接端子相抵靠形成接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金属板的另一端面向外延伸,且能与一电路板的接地线路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舌板的一端邻近两对应侧边的位置分别延伸有一插接部,且该绝缘座体的一侧面凹设有二插接槽,各所述插接部的形状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插接槽相匹配嵌合,该舌板定位于该绝缘座体的一侧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结构还包括一隔板,该隔板的一侧面上凹设有多条容置槽道,所述容置槽道的形状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后段相匹配,该隔板的一侧面紧密贴靠至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后段及该控制阻抗座体的一侧面上,且固定至该绝缘座体的另一侧面,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后段包覆容纳在所述容置槽道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结构还包括一附加接地金属板,该附加接地金属板的一侧面紧密贴靠至该隔板的另一侧面,且其一端面向外延伸形成一附加接地延伸部,该附加接地延伸部弯曲贴靠至该隔板的一侧面上,且与该第一连接端子相抵靠形成接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附加接地金属板的另一端面向外延伸,且与该电路板的接地线路电连接。
CN2011200500061U 2011-02-28 2011-02-28 电连接器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764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500061U CN202076476U (zh) 2011-02-28 2011-02-28 电连接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500061U CN202076476U (zh) 2011-02-28 2011-02-28 电连接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76476U true CN202076476U (zh) 2011-12-14

Family

ID=45114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5000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76476U (zh) 2011-02-28 2011-02-28 电连接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764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87200A (zh) * 2018-12-12 2019-04-26 东莞讯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87200A (zh) * 2018-12-12 2019-04-26 东莞讯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9687200B (zh) * 2018-12-12 2020-11-10 东莞讯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09556U (zh) 电连接器插头
CN102544803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552138Y (zh) 具有接地套的线缆
US10165671B2 (en) Paddle card with improved performance
CN102544805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2931523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3481476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2570091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TWI452769B (zh) 耦接usb3.0插座連接器及電纜線之電路板及其耦接方法
CN104347972A (zh) 电连接器
US9059549B2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an improved cable with an equalizer function
CN203288811U (zh) 电连接器
CN202285295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TWM588381U (zh) 電連接器(一)
CN109119793A (zh) 低串扰双接触高速背板连接器
CN202076476U (zh) 电连接器结构
CN204720596U (zh) 连接器结构
CN204947241U (zh) 线缆连接器插头及其插座
CN204793516U (zh) 电缆线结构
CN201008063Y (zh) 视讯连接器的结构改良
CN108448310A (zh) Hdmi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CN205863464U (zh) 一种usb连接器
CN203288900U (zh) 电连接器
CN104377485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9149217B (zh) 利用弯折部使端子与接地片相接触的信号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14

Termination date: 201602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