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69570U - 一种荧光内窥成像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荧光内窥成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69570U
CN202069570U CN2010206502225U CN201020650222U CN202069570U CN 202069570 U CN202069570 U CN 202069570U CN 2010206502225 U CN2010206502225 U CN 2010206502225U CN 201020650222 U CN201020650222 U CN 201020650222U CN 202069570 U CN202069570 U CN 2020695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orescence
beamlet
sample
scanning
det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65022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永红
屈军乐
牛憨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02065022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695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69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6957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光电检测领域,提供了一种荧光内窥成像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激发光源,用于产生激发光;分光器,用于将所述激发光分为多个子光束,所述多个子光束对应于样品的多个子区域,所述样品内分布有荧光物质;柔性介质,用于调整所述多个子光束,使所述多个子光束传导至生物体内;扫描元件,用于利用所述多个子光束对所述样品进行扫描,使各子区域内的荧光物质发出荧光;探测器,用于实时采集扫描时发出的荧光,生成荧光图像;所述双色镜设于所述扫描元件与聚焦元件之间。本实用新型由多个子光束对样品进行二维扫描,从而获取整个样品的荧光图像,时间短、速度快,对生物体损伤小,有利于生物医学的研究,特别是对癌症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荧光内窥成像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电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荧光内窥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荧光显微技术已经成为生命科学,尤其是细胞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多光子激发荧光显微技术具有对生命体的杀伤作用小,穿透深度大,具有层析能力等优点,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荧光图像能够为生物医学检测和分析提供结构和功能信息。
近年来,随着新型光纤和微制造技术的迅猛发展,光纤双光子荧光显微镜和内窥镜的研究使双光子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在活体的内部器官和活体动物中的研究成为可能。目前双光子荧光内窥显微技术已经引起了国际上的高度重视,针对这一课题做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在内窥系统设计、扫描机制、光学传导和高数值孔径的微物镜及其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受到活体内窥应用条件限制,成像时间不宜过长。然而目前荧光内窥成像的速度慢,效率低,耗时长,对生物体造成极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荧光内窥成像系统,旨在解决现有荧光内窥成像速度慢、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荧光内窥成像系统,包括:
激发光源,用于产生激发光;
分光器,用于将所述激发光分为多个子光束,所述多个子光束对应于样品的多个子区域,所述样品内分布有荧光物质;
柔性介质,用于调整所述多个子光束,使所述多个子光束传导至生物体内;
聚焦元件,用于使各子光束聚焦于所述样品的子区域;
扫描元件,用于利用所述多个子光束对所述样品进行扫描,使各子区域内的荧光物质发出荧光;
双色镜及传像介质,用于将所述荧光从所述生物体内导出;
探测器,用于实时采集扫描时发出的荧光,生成荧光图像;
所述双色镜设于所述扫描元件与聚焦元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激发光源与所述分光器之间还设有:
扩束准直装置,用于调整所述激发光的尺寸并进行准直;
整形器,用于调整所述激发光的强度分布,使所述激发光的强度分布均匀;
所述分光器与所述柔性介质之间还设有:
准直透镜,用于准直各子光束,使各子光束成为平行光;
第一耦合透镜,用于使各子光束耦合进入所述柔性介质;
所述柔性介质与所述扫描镜之间还设有:
第一自聚焦透镜,用于准直从所述柔性介质输出的各个子光束;
所述双色镜与所述传像介质之间还设有:
第二自聚焦透镜,用于使所述荧光聚焦于所述传像介质的体内端;
所述传像介质与所述探测器之间还设有:
第二耦合透镜,用于准直从所述传像介质输出的荧光;
成像透镜,用于将所述荧光成像于所述探测器;
所述聚焦元件为微物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激发光分为与样品多个子区域一一对应的多个子光束,使该多个子光束传导至生物体内,各子光束聚焦于样品的子区域,形成多点激发荧光,将荧光导出,并由多个子光束对样品进行二维扫描,从而获取整个样品的荧光图像,时间短、速度快,对生物体损伤小,有利于生物医学的研究,特别是对癌症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荧光内窥成像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荧光内窥成像系统的结构及其光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激光阵列点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激发光分为与样品多个子区域一一对应的多个子光束,使该多个子光束传导至生物体内,各子光束聚焦于样品的子区域,形成多点激发荧光,将荧光导出,并由多个子光束对样品进行二维扫描,从而获取整个样品的荧光图像,时间短、速度快,对生物体损伤小,有利于生物医学的研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荧光内窥成像系统包括:
激发光源,用于产生激发光;
分光器,用于将所述激发光分为多个子光束,所述多个子光束对应于样品的多个子区域,所述样品内分布有荧光物质;
柔性介质,用于调整所述多个子光束,使所述多个子光束传导至生物体内;
聚焦元件,用于使各子光束聚焦于所述样品的子区域;
扫描元件,用于利用所述多个子光束对所述样品进行扫描,使各子区域内的荧光物质发出荧光;
双色镜及传像介质,用于将所述荧光从所述生物体内导出;
探测器,用于实时采集扫描时发出的荧光,生成荧光图像;
所述双色镜设于所述扫描元件与聚焦元件之间。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荧光内窥成像方法的实现流程,详述如下:
在步骤S101中,产生激发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工作频率为76MHz,周期为120fs,中心波长为800nm的飞秒(超短)脉冲激光作为激发光,此激发光可实现荧光物质的双光子激发。通常,对脉冲激光进行扩束准直并调整其强度分布,形成强度均匀分布的平顶光束。
在步骤S102中,将激发光分为多个子光束,多个子光束对应于样品的多个子区域,样品内分布有荧光物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强度均匀分布的激发光分为多个子光束,该多个子光束一一对应于具有荧光物质的样品的多个子区域。
在步骤S103中,调整多个子光束,使各子光束传导至生物体内并聚焦于样品的子区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多个子光束并行传导至生物体内,各自聚焦于样品的子区域。具体地,先使多个子光束耦合进入柔性介质,多个子光束经由柔性介质并行进入生物体内,于生物体内多个子光束经聚焦形成激发光阵列点分别投射至与之对应的子区域。其中柔性介质为光子晶体光纤阵列,其输入端位于生物体外,输出端位于生物体内。
多个子光束耦合进入柔性介质之前,需对各个子光束进行准直,使各个子光束成为平行光。多个子光束从柔性介质输出之后,亦需对其进行准直,便于各子光束聚焦于与之对应的样品子区域。
在步骤S104中,利用多个子光束对样品进行扫描,使各子区域内的荧光物质发出荧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扫描分为线扫描和步进扫描,具体过程如下:
1、线扫描
多个子光束经聚焦形成激发光阵列点投射至样品,沿样品纵向对各子区域进行线扫描,各子区域内的荧光物质在激发光阵列点的作用下发出荧光。此线扫描的速度快、时间短。
2、步进扫描
对各个子区域纵向的线扫描结束后,沿样品横向对各个子区域进行步进扫描即调整激发光阵列点在样品横向的位置。
循环执行上述线扫描和步进扫描,直至完成对样品各个子区域的扫描。应当理解,具体实施时还可以调换线扫描与步进扫描的方向。此外,还可对样品进行随机扫描,对样品各个子区域完成扫描即可。
在步骤S105中,实时采集扫描时发出的荧光,生成荧光图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各子区域扫描的同时,采集各子区域内荧光物质发出的荧光,生成荧光图像。具体地,先由传像光纤导出各子区域内荧光物质发出的荧光,接着由探测器获取荧光的强度信息及该荧光于样品中的位置信息,最后由荧光的位置及强度信息生成荧光图像。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盘、光盘等。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荧光内窥成像系统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荧光内窥成像系统具有一激发光路和一探测光路。激发光路包括激发光源、扩束准直装置、整形器、分光器、准直透镜、第一耦合透镜、光子晶体光纤阵列、第一自聚焦透镜、扫描镜以及微物镜。探测光路包括微物镜、双色镜、第二自聚焦透镜、传像光纤束、第二耦合透镜、滤光元件、成像透镜以及探测器。其中微物镜为激发光路和探测光路所共用。
以下对激发光路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钛宝石飞秒激光器1作为激发光源,其可产生中心波长为800nm、频率为76MHz、周期为120fs的脉冲激光,该脉冲激光可实现荧光物质的双光子激发。脉冲激光经由扩束准直装置2变成所需尺寸的准直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整形器为光束整形器3,准直的脉冲激光经光束整形器3整形,形成强度均匀分布的平顶光束。分光器可为微透镜阵列、衍射光学元件或分束器,本实施例优选微透镜阵列4,平顶分布的脉冲激光经微透镜阵列4被分成多个子光束,多个子光束对应样品12的多个子区域,本实施例中微透镜阵列4为3×3微透镜阵列即微透镜阵列具有九个微物镜。
其中准直透镜5的后焦面与微透镜阵列4的前焦面重合,子光束在微透镜阵列4的前焦面即在准直透镜5的后焦面聚焦,各子光束经准直透镜5均变为平行光的子光束。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个子光束经第一耦合透镜6聚焦耦合进入光子晶体光纤阵列7。光子晶体光纤阵列7由多根光子晶体光纤等间距排列形成,光子晶体光纤的个数及其排列方式与微透镜阵列4的相同。多个子光束经光子晶体光纤阵列7传导至生物体内,从光子晶体光纤阵列7出射的多个子光束经第一自聚焦透镜8投射至扫描镜9。自聚焦透镜为折射率沿径向渐变的棒透镜,各子光束经第一自聚焦透镜8均变为平行光。各子光束经扫描镜9投射至具有荧光物质的样品12,样品12与扫描镜9之间设有起会聚作用的微物镜11。所述扫描镜9优选为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微机电系统)扫描镜,MEMS扫描镜为二维扫描镜,可对样品进行线扫描及步进扫描。
如图3所示,各子光束经本激发光路传导后形成激发光阵列点并聚焦于样品12的子区域,激发样品12内的荧光物质发出荧光。与此相对应地,该荧光亦具有多个子光束。
以下对探测光路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探测光路中双色镜10设于扫描镜9与微物镜11之间,双色镜10对中心波长为800nm的脉冲激光高透,对波长为400~700nm的荧光高反,双色镜10与荧光之间的夹角为45°或135°。上述荧光由微物镜11收集,形成多束准直的荧光子光束,双色镜10将此荧光从激发光路反射出来,经第二自聚焦透镜13聚焦于传像光纤束14的体内端。荧光子光束由传像光纤束14从生物体内导出,经第二耦合透镜13转化成多路平行光,经滤光元件16滤除激发光及其它杂散光,由成像透镜17聚焦到探测器18的敏感面。探测器18实时采集扫描镜9扫描时发出的荧光,从而获取荧光的强度信息及该荧光于样品12中的位置信息,最后由荧光的位置及强度信息生成荧光图像。
其中样品12内激发光阵列点的焦平面与传像光纤束14的体内端面互为共轭面,传像光纤束14的体外端面与探测器18的敏感面互为共轭面,也就是说从样品12中不同位置激发出的荧光经微物镜11和第二自聚焦透镜13聚焦到传像光纤束14体内端面的对应位置,由传像光纤束14传到体外端面的对应位置,再由第二耦合透镜15和成像透镜17聚焦到探测器18的对应位置。这样,探测器18即可对样品12内焦平面的荧光进行探测,生成荧光图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探测器18为用于获取荧光的强度及空间信息的面阵探测器,面阵探测器优选为CCD相机或CMOS相机。面阵探测器与计算机21连接,计算机21存储、处理和读取探测器18所探测的荧光强度及位置信息,且由计算机21控制面阵探测器的曝光。
通常,扫描镜9一开始扫描,探测器18即开始曝光;对样品12扫描完成时,探测器18曝光结束。探测器18的曝光时间与扫描镜9的扫描时间相同,扫描时间可以是对样品完成一次扫描的时间,也可以是扫描一次时间的整数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激发光分为与样品多个子区域一一对应的多个子光束,使该多个子光束传导至生物体内,各子光束聚焦于样品的子区域,形成多点激发荧光,将荧光导出,并由多个子光束对样品进行二维扫描,从而获取整个样品的荧光图像,时间短、速度快,对生物体损伤小,有利于生物医学的研究,特别是对癌症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荧光内窥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激发光源,用于产生激发光;
分光器,用于将所述激发光分为多个子光束,所述多个子光束对应于样品的多个子区域,所述样品内分布有荧光物质;
柔性介质,用于调整所述多个子光束,使所述多个子光束传导至生物体内;
聚焦元件,用于使各子光束聚焦于所述样品的子区域;
扫描元件,用于利用所述多个子光束对所述样品进行扫描,使各子区域内的荧光物质发出荧光;
双色镜及传像介质,用于将所述荧光从所述生物体内导出;
探测器,用于实时采集扫描时发出的荧光,生成荧光图像;
所述双色镜设于所述扫描元件与聚焦元件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内窥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光源与所述分光器之间还设有:
扩束准直装置,用于调整所述激发光的尺寸并进行准直;
整形器,用于调整所述激发光的强度分布,使所述激发光的强度分布均匀;
所述分光器与所述柔性介质之间还设有:
准直透镜,用于准直各子光束,使各子光束成为平行光;
第一耦合透镜,用于使各子光束耦合进入所述柔性介质;
所述柔性介质与所述扫描镜之间还设有:
第一自聚焦透镜,用于准直从所述柔性介质输出的各个子光束;
所述双色镜与所述传像介质之间还设有:
第二自聚焦透镜,用于使所述荧光聚焦于所述传像介质的体内端;
所述传像介质与所述探测器之间还设有:
第二耦合透镜,用于准直从所述传像介质输出的荧光;
成像透镜,用于将所述荧光成像于所述探测器; 
所述聚焦元件为微物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荧光内窥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器为微透镜阵列、衍射光学元件或分束器,所述微透镜阵列的前焦面与所述准直透镜的后焦面重合;所述柔性介质为光子晶体光纤阵列,所述传像介质为传像光纤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荧光内窥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由所述微物镜收集,并形成多束准直的荧光子光束;所述双色镜将所述荧光子光束从激发光路反射出来,经所述第二自聚焦透镜聚焦于所述传像光纤束的体内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荧光内窥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内激发光阵列点的焦平面与所述传像光纤束的体内端面互为共轭面,所述传像光纤束的体外端面与所述探测器的敏感面互为共轭面。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荧光内窥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器为与计算机连接的面阵探测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荧光内窥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元件为可进行二维扫描的MEMS扫描镜。 
CN2010206502225U 2010-12-09 2010-12-09 一种荧光内窥成像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69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502225U CN202069570U (zh) 2010-12-09 2010-12-09 一种荧光内窥成像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502225U CN202069570U (zh) 2010-12-09 2010-12-09 一种荧光内窥成像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69570U true CN202069570U (zh) 2011-12-14

Family

ID=45107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650222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69570U (zh) 2010-12-09 2010-12-09 一种荧光内窥成像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69570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75860A1 (zh) * 2010-12-09 2012-06-14 深圳大学 一种荧光内窥成像方法及系统
CN107361725A (zh) * 2017-07-20 2017-11-21 无锡海斯凯尔医学技术有限公司 快速组织分子成像装置
CN107456202A (zh) * 2017-10-01 2017-12-12 凝辉(天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非线性光学柔性内窥成像设备
CN107515457A (zh) * 2017-10-01 2017-12-26 凝辉(天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传像用柔性光路
WO2019015436A1 (zh) * 2017-07-20 2019-01-24 苏州微景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层析内窥显微成像装置
CN111751340A (zh) * 2020-06-24 2020-10-09 宁波舜宇仪器有限公司 光束复用共聚焦成像装置及成像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75860A1 (zh) * 2010-12-09 2012-06-14 深圳大学 一种荧光内窥成像方法及系统
CN102525411A (zh) * 2010-12-09 2012-07-04 深圳大学 一种荧光内窥成像方法及系统
CN107361725A (zh) * 2017-07-20 2017-11-21 无锡海斯凯尔医学技术有限公司 快速组织分子成像装置
WO2019015436A1 (zh) * 2017-07-20 2019-01-24 苏州微景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层析内窥显微成像装置
CN107361725B (zh) * 2017-07-20 2024-02-27 无锡海斯凯尔医学技术有限公司 快速组织分子成像装置
CN107456202A (zh) * 2017-10-01 2017-12-12 凝辉(天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非线性光学柔性内窥成像设备
CN107515457A (zh) * 2017-10-01 2017-12-26 凝辉(天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传像用柔性光路
CN111751340A (zh) * 2020-06-24 2020-10-09 宁波舜宇仪器有限公司 光束复用共聚焦成像装置及成像方法
CN111751340B (zh) * 2020-06-24 2023-08-11 宁波舜宇仪器有限公司 光束复用共聚焦成像装置及成像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69569U (zh) 一种荧光光谱内窥成像系统
CN202069570U (zh) 一种荧光内窥成像系统
JP6596001B2 (ja) 多焦点多光子イメージング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8303806B (zh) 一种深度成像超分辨显微成像系统
CN101933794B (zh) 一种荧光多参量内窥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03543135B (zh) 一种基于荧光寿命分布的纳米精度光斑对准方法和装置
JP6914241B2 (ja) 3次元イメージング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WO2012027542A2 (en) Simultaneous orthogonal light sheet microscopy and computed optical tomography
CN102525411A (zh) 一种荧光内窥成像方法及系统
CN101893755B (zh) 使用四棱锥镜产生结构照明的荧光显微方法和装置
CN101793829A (zh) 一种荧光显微成像方法及系统
KR101393514B1 (ko) 고감도 실시간 공초점 형광 현미경
WO2016020684A1 (en) Multiplexed optical tomography
CN103852458B (zh) 一种基于宽场受激发射差分的显微方法和装置
CN105467572A (zh) 单波长实现多光子脉冲sted-spim显微系统
CN203164118U (zh) 一种荧光寿命显微成像系统
CN202102170U (zh) 使用同心双锥面镜实现全内反射荧光显微的系统
CN101248986B (zh) 提高双色双光子荧光成像层析深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9870441B (zh) 基于移频的三维超分辨光切片荧光显微成像方法和装置
KR20190000056A (ko) 레이저 스캐닝 공초점 현미경
CN102551661B (zh) 一种荧光光谱内窥成像方法及系统
CN106404723A (zh) 一种二次谐波高分辨率成像方法及系统
CN211014821U (zh) 一种显微镜
EP1806575B1 (en) Examination apparatus
CN101832931A (zh) 一种荧光寿命测量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14

Termination date: 2014120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