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48317U - 行星智能云台 - Google Patents

行星智能云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48317U
CN202048317U CN2011201018076U CN201120101807U CN202048317U CN 202048317 U CN202048317 U CN 202048317U CN 2011201018076 U CN2011201018076 U CN 2011201018076U CN 201120101807 U CN201120101807 U CN 201120101807U CN 202048317 U CN202048317 U CN 2020483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et
planetary gear
gear set
planet stent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0180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SHEPHER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宋康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宋康 filed Critical 宋康
Priority to CN20112010180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483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483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4831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行星智能云台,包括底托、第一步进电机、底部行星齿轮组、滑环、第一行星支架、上盖、插头、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支架、底座、侧盖、下侧盖、壳体和第二步进电机,本实用新型使云台能够360°无限位工作,使得设置在其上的摄像机能告别相机图像捕捉死角达到整个监控一体化,本实用新型采用先进的多级行星齿轮设计思路在很小的体积范围内通过叠加行星级数可实现小齿轮大减速的效果,且利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可使得整个设备传动效率高,功能强,并可带有自锁减速功能。

Description

行星智能云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领域,特别涉及行星智能云台。 
背景技术
智能云台属于安防系统常用设备,在其上设置摄像机可在城市监控中大量广泛应用在小区环境监控、广场监控以及道路监控等各种场合,传统的摄像机的可视范围有限,因此,为实现转动就需要为其上摄像机设计相应的传动机构,传统的普通的云台主要使用传统的皮带或者涡轮蜗杆或者齿轮等常规的传动方式,因此受此传动方式的影响云台大多体积难以做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体积小,并通过内部多级行星齿轮实现多角度运动,从而可在极小的体积获得极大的传动效果,且整个设备小巧负载能力强,可以大大提高整个设备的工作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行星智能云台,包括底托、第一步进电机、底部行星齿轮组、滑环、第一行星支架、上盖、插头、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支架、底座、侧盖、下侧盖、壳体和第二步进电机,所述上盖和底座设置在壳体的上下两层,所述底托设置在底座底部,所述壳体分成上下两层,所述第一轴承设置在第一内齿圈内,所述滑环设置在第一行星支架内,所述第一行星支架安装在第一轴承上,所述第一行星支架上安装有底部行星齿轮组,所述底板安装在底部行星齿轮组上,所述第一步进电机设置在底板上,所述第二步进电机通过定机支架固定在壳体的上层,所述第二轴承设置在内衬套内,所述内衬套设置在壳体内,所述下侧盖安装在第二行星支架一侧,所述侧盖安装在下侧盖一侧,所述行星齿轮组安装在第二步进电机一侧,所述第二行星支架安装在行星齿轮组上,所述第二轴承设置在第二内齿圈内,所述第二行星支架安装在第二轴承上,所述插头设置在壳体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部行星齿轮组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数至少为2个,本专利底部行星齿轮组和行星齿轮组可设置多个行星齿轮,具体采用几个行星齿轮厂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部行星齿轮组和行星齿轮组至少为2组,本专利底部行星齿轮组和行星齿轮组可设置单组或多组行星齿轮,设置行星齿轮组数越多,可增大减速比,提高传动同轴性,具体采用几组行星齿轮厂家可根据客户需要进行选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部行星齿轮组和行星齿轮组内不同行星齿轮组之间通过连接行星支架进行连接,所述连接行星支架一侧为主连接齿轮,另一侧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设置在前一组行星齿轮组内,所述主连接齿轮与后一组行星齿轮组相连接,本专利不同行星齿轮组之间可采用连接行星支架进行连接,也可采用其他结构进行减速处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轴承与第一内齿圈之设置有第一内卡簧,所述第二轴承与第二内齿圈之设置有第二内卡簧,所述第一内齿圈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卡簧,设置卡簧可对相应组件进行定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水设备设置在护罩支架下方,所述防水设备为防水盖板或防水胶圈,本专利可设置相应的防水设备对设备进行防水处理,其防水设备可为防水盖板或防水胶圈厂家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本实用新型使云台能够360°无限位工作,使得设置在其上的摄像机能告别相机图像捕捉死角达到整个监控一体化,本专利采用先进的多级行星齿轮设计思路在很小的体积范围内通过叠加行星级数可实现小齿轮大减速的效果,且利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可使得整个设备传动效率高,功能强,并可带有自锁减速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装配图;
图中的构件为:
1、底托;       2、第一步进电机;3、底板;     4、底部行星齿轮组;
5、滑环;       6、卡簧;         7、第一行星支架;  8、第一内卡簧;
9、第一轴承;   10、第一内齿圈;  11、第二内卡簧;  12、内衬套;
13、第二轴承;  14、上盖;        15、第二内齿圈;  16、插头;
17、行星齿轮组;18、连接行星支架;19、第二行星支架;20、底座;
21、侧盖;      22、下侧盖;      23、壳体;        24、防水设备;
25、第二步进电机;26、定机支架;  27、护罩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体积小,并通过内部多级行星齿轮实现多角度运动,从而可在极小的体积获得极大的传动效果,且整个设备小巧负载能力强,可以大大提高整个设备的工作性能。
作为本专利一种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剖视图如图1装配图如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提供行星智能云台,包括底托1、第一步进电机2、底部行星齿轮组4、滑环5、第一行星支架7、上盖14、插头16、行星齿轮组17、第二行星支架19、底座20、侧盖21、下侧盖22、壳体23和第二步进电机24,所述上盖14和底座20设置在壳体23的上下两层,所述底托1设置在底座20底部,所述壳体23分成上下两层,所述第一轴承9设置在第一内齿圈10内,所述滑环5设置在第一行星支架7内,所述第一行星支架7安装在第一轴承9上,所述第一行星支架7上安装有底部行星齿轮组4,所述底板3安装在底部行星齿轮组4上,所述底部行星齿轮组4的行星齿轮数为3个,本专利底部行星齿轮组4可设置多个行星齿轮,具体采用几个行星齿轮厂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所述底部行星齿轮组4为1组,本专利底部行星齿轮组4可设置单组或多组行星齿轮,设置行星齿轮组数越多,可增大减速比,提高传动同轴性,具体采用几组行星齿轮厂家可根据客户需要进行选择,所述第一步进电机2设置在底板3上,所述第二步进电机24通过定机支架26固定在壳体23的上层,所述第二轴承13设置在内衬套12内,所述内衬套12设置在壳体23内,所述下侧盖22安装在第二行星支架19一侧,所述侧盖21安装在下侧盖22一侧,所述行星齿轮组17安装在第二步进电机24一侧,所述第二行星支架19安装在行星齿轮组17上,所述行星齿轮组17的行星齿轮数为3个,本专利行星齿轮组17可设置多个行星齿轮,具体采用几个行星齿轮厂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所述行星齿轮组17为1组,本专利行星齿轮组17可设置单组或多组行星齿轮,设置行星齿轮组数越多,可增大减速比,提高传动同轴性,具体采用几组行星齿轮厂家可根据客户需要进行选择,所述第二轴承13设置在第二内齿圈15内,所述第二行星支架19安装在第二轴承13上,所述插头16设置在壳体23一侧,所述底部行星齿轮组4内不同行星齿轮组之间通过连接行星支架18进行连接,所述连接行星支架18一侧为主连接齿轮,另一侧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设置在前一组行星齿轮组内,所述主连接齿轮与后一组行星齿轮组相连接,本专利不同行星齿轮组之间可采用连接行星支架18进行连接,也可采用其他结构进行减速处理,所述第一轴承9与第一内齿圈10之设置有第一内卡簧11,所述第二轴承13与第二内齿圈15之设置有第二内卡簧11,所述第一内齿圈10与底座20之间设置有卡簧6,设置卡簧6可对相应组件进行定位,所述防水设备24设置在护罩支架27下方,所述防水设备24为防水盖板或防水胶圈,本专利可设置相应的防水设备24对设备进行防水处理,其防水设备24可为防水盖板或防水胶圈厂家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作为本专利另一种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行星智能云台,包括底托1、第一步进电机2、底部行星齿轮组4、滑环5、第一行星支架7、上盖14、插头16、行星齿轮组17、第二行星支架19、底座20、侧盖21、下侧盖22、壳体23和第二步进电机24,所述上盖14和底座20设置在壳体23的上下两层,所述底托1设置在底座20底部,所述壳体23分成上下两层,所述第一轴承9设置在第一内齿圈10内,所述滑环5设置在第一行星支架7内,所述第一行星支架7安装在第一轴承9上,所述第一行星支架7上安装有底部行星齿轮组4,所述底板3安装在底部行星齿轮组4上,所述底部行星齿轮组4的行星齿轮数为2个,本专利底部行星齿轮组4可设置多个行星齿轮,具体采用几个行星齿轮厂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所述底部行星齿轮组4为2组,本专利底部行星齿轮组4可设置单组或多组行星齿轮,设置行星齿轮组数越多,可增大减速比,提高传动同轴性,具体采用几组行星齿轮厂家可根据客户需要进行选择,所述第一步进电机2设置在底板3上,所述第二步进电机24通过定机支架26固定在壳体23的上层,所述第二轴承13设置在内衬套12内,所述内衬套12设置在壳体23内,所述下侧盖22安装在第二行星支架19一侧,所述侧盖21安装在下侧盖22一侧,所述行星齿轮组17安装在第二步进电机24一侧,所述第二行星支架19安装在行星齿轮组17上,所述行星齿轮组17的行星齿轮数为4个,本专利行星齿轮组17可设置多个行星齿轮,具体采用几个行星齿轮厂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所述行星齿轮组17为1组,本专利行星齿轮组17可设置单组或多组行星齿轮,设置行星齿轮组数越多,可增大减速比,提高传动同轴性,具体采用几组行星齿轮厂家可根据客户需要进行选择,所述第二轴承13设置在第二内齿圈15内,所述第二行星支架19安装在第二轴承13上,所述插头16设置在壳体23一侧,所述底部行星齿轮组4内不同行星齿轮组之间通过连接行星支架18进行连接,所述连接行星支架18一侧为主连接齿轮,另一侧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设置在前一组行星齿轮组内,所述主连接齿轮与后一组行星齿轮组相连接,本专利不同行星齿轮组之间可采用连接行星支架18进行连接,也可采用其他结构进行减速处理,所述第一轴承9与第一内齿圈10之设置有第一内卡簧11,所述第二轴承13与第二内齿圈15之设置有第二内卡簧11,所述第一内齿圈10与底座20之间设置有卡簧6,设置卡簧6可对相应组件进行定位,所述防水设备24设置在护罩支架27下方,所述防水设备24为防水盖板或防水胶圈,本专利可设置相应的防水设备24对设备进行防水处理,其防水设备24可为防水盖板或防水胶圈厂家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本专利计算公式如下:           
用ns、nr、nc分别表示主连接齿轮、齿圈和行星支架行星齿轮的转速,用Zs、Zr、Zc分别表示主连接齿轮、齿圈和行星支架行星齿轮的齿数,根据单排行星齿轮机构的运动规律及动力传递分析,可得行星齿轮机构一般运动规律方程:
ns+αnr-(1+α)nc=0;α=Zr/Zs。
本专利工作原理是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电机通过步进电机输出扭力再通过电机轴传递给行星轮系中太阳轮,太阳轮再传递给三个行星齿轮,行星齿轮通过内齿圈实现减速然后传递给行星支架,行星支架在和太阳轮固定将扭力在传递给后一级行星齿轮,然后后一级行星齿轮通过内齿圈减速再传给行星支架行星支架把扭力输出,完成整个传递过程,如果需求减速比大的话可以逐次叠加传动级数获得。 
本实用新型使云台能够360°无限位工作,使得设置在其上的摄像机能告别相机图像捕捉死角达到整个监控一体化,本专利采用先进的多级行星齿轮设计思路在很小的体积范围内通过叠加行星级数可实现小齿轮大减速的效果,且利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可使得整个设备传动效率高,功能强,并可带有自锁减速功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行星智能云台,包括底托(1)、第一步进电机(2)、底部行星齿轮组(4)、滑环(5)、第一行星支架(7)、上盖(14)、插头(16)、行星齿轮组(17)、第二行星支架(19)、底座(20)、侧盖(21)、下侧盖(22)、壳体(23)和第二步进电机(24),所述上盖(14)和底座(20)设置在壳体(23)的上下两层,所述底托(1)设置在底座(20)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3)分成上下两层,所述第一轴承(9)设置在第一内齿圈(10)内,所述滑环(5)设置在第一行星支架(7)内,所述第一行星支架(7)安装在第一轴承(9)上,所述第一行星支架(7)上安装有底部行星齿轮组(4),所述底板(3)安装在底部行星齿轮组(4)上,所述第一步进电机(2)设置在底板(3)上,所述第二步进电机(24)通过定机支架(26)固定在壳体(23)的上层,所述第二轴承(13)设置在内衬套(12)内,所述内衬套(12)设置在壳体(23)内,所述下侧盖(22)安装在第二行星支架(19)一侧,所述侧盖(21)安装在下侧盖(22)一侧,所述行星齿轮组(17)安装在第二步进电机(24)一侧,所述第二行星支架(19)安装在行星齿轮组(17)上,所述第二轴承(13)设置在第二内齿圈(15)内,所述第二行星支架(19)安装在第二轴承(13)上,所述插头(16)设置在壳体(23)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智能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行星齿轮组(4)和行星齿轮组(17)的行星齿轮数至少为2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星智能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行星齿轮组(4)和行星齿轮组(17)至少为2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星智能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行星齿轮组(4)和行星齿轮组(17)内不同行星齿轮组之间通过连接行星支架(18)进行连接,所述连接行星支架(18)一侧为主连接齿轮,另一侧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设置在前一组行星齿轮组内,所述主连接齿轮与后一组行星齿轮组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行星智能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9)与第一内齿圈(10)之设置有第一内卡簧(8),所述第二轴承(13)与第二内齿圈(15)之设置有第二内卡簧(11),所述第一内齿圈(10)与底座(20)之间设置有卡簧(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行星智能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设备(24)设置在护罩支架(27)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行星智能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设备(24)为防水盖板或防水胶圈。
CN2011201018076U 2011-04-09 2011-04-09 行星智能云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483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018076U CN202048317U (zh) 2011-04-09 2011-04-09 行星智能云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018076U CN202048317U (zh) 2011-04-09 2011-04-09 行星智能云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48317U true CN202048317U (zh) 2011-11-23

Family

ID=44988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01807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48317U (zh) 2011-04-09 2011-04-09 行星智能云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4831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3557A (zh) * 2013-08-28 2013-12-04 东莞市力正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云台
CN110319315A (zh) * 2018-03-30 2019-10-1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显示终端的旋转机构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3557A (zh) * 2013-08-28 2013-12-04 东莞市力正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云台
CN110319315A (zh) * 2018-03-30 2019-10-1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显示终端的旋转机构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87931B2 (en) Wave energy megawatts harvester
CN101206082B (zh) 自动跟踪太阳装置
CN102927219B (zh) 用于车辆的多级变速器的齿轮系
CN1818377A (zh) 风能动力机及其储能动力发电系统与风能动力发电系统
CN202048317U (zh) 行星智能云台
CN107387677A (zh) 一种组合轴承摆线针轮减速器
CN104358842A (zh) 冷轧不锈钢薄板卷取机组的驱动专用复合齿轮箱
CN203099254U (zh) 一种智能云台
CN205978303U (zh) 太阳跟踪齿轮传动装置
CN207309941U (zh) 机械臂式机器人
CN106195163A (zh) 用于车辆的多级变速器
CN106015474A (zh) 太阳跟踪齿轮传动装置
CN204175513U (zh) 多组螺旋转子式海洋能采集系统
CN104196670A (zh) 多组螺旋转子式海洋能采集系统
WO2011149167A1 (ko) 3차원 능동 지능형 터빈 블레이드를 이용한 고성능 수직/수평축 구동이 가능한 풍력발전기
CN201934593U (zh) 三级复合式行星减速器
CN205745168U (zh) 一种双行星轮差速减速机
CN101534073A (zh) 全自动时控太阳能光伏电池板旋转装置
CN214118372U (zh) 一种设有多级差速器总成轴的海浪发电装置
CN109630345A (zh) 一种万向摆动能量捕获及转换装置以及换能器
CN103711844A (zh) 一种多行星轮系传动装置
CN205446563U (zh) 偏心双齿差变速装置
CN205896048U (zh) 行星摆线减速机
CN1309955C (zh) 水平式多功能风车
CN207178097U (zh) 波力发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ANJING SHIB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ONG KANG

Effective date: 2012013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130

Address after: 210000 Jiangsu Nanjing Huang Jia Wei No. 41-1 creative factory Hongshan Industrial Park A2 building 201 room

Patentee after: Nanjing SHEPHER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0000 Ya Dong Residence Internazionale, Yuhuatai District, Jiangsu 9, 1007, understand,

Patentee before: Song Kang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23

Termination date: 2012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