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45821U - 一种缠绕管带材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缠绕管带材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45821U
CN202045821U CN2011200419252U CN201120041925U CN202045821U CN 202045821 U CN202045821 U CN 202045821U CN 2011200419252 U CN2011200419252 U CN 2011200419252U CN 201120041925 U CN201120041925 U CN 201120041925U CN 202045821 U CN202045821 U CN 2020458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ral layer
steel band
rebound
plate
run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4192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能欢
李文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han Pipe S & 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han Pipe S & 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han Pipe S & 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han Pipe S & 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04192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458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458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4582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缠绕管带材模具,包括与熔融塑胶进料管相连接的熔融塑胶注入口、带材塑胶壁型腔、设置在该带材塑胶壁型腔两侧的搭接边型腔和连通该熔融塑胶注入口与该带材塑胶壁型腔的主流道,还包括副流道,该副流道设置在主流道两侧并连通熔融塑胶注入口与搭接边型腔。本实用新型设置为带材搭接边供料的专用副流道,保证带材搭接边供料充足、结构成形完整;带材搭接边供料不占用为带材塑胶壁型腔的主流道的熔融塑胶,在保证带材搭接边结构质量的同时,保证带材塑胶壁供料充分,保证带材塑胶壁结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缠绕管带材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造塑钢缠绕管带材的模具。
背景技术
塑钢螺旋缠绕管是替代传统的水泥管、钢管等的新型管材,在城市地下管网中已得到广泛运用。制造塑钢螺旋缠绕管,首先需要将加强钢带与塑胶复合成缠绕管带材10,然后通过专用的螺旋缠绕设备,将带材缠绕连接制作成塑钢螺旋缠绕管产品。
如图1所示,通过专用模具将熔融塑胶材料与钢带复合成横截面结构包括塑胶壁11、直立设置在塑胶壁11一侧的加强肋12和设置在塑胶壁11两侧的搭接结构13、14的缠绕管带材10。
现有的缠绕管带材模具包括挡板、模架、模芯和多个模板等组件,其熔融塑胶注入口与带材塑胶壁型腔和搭接边型腔之间采用主流道连接,即带材塑胶壁型腔和搭接边型腔均由主流道进行供料,其流道设计不合理导致现有缠绕管带材模具存在如下缺陷:由于带材塑胶壁型腔和搭接边型腔均由主流道进行供料,在带材塑胶壁型腔消耗了主流道中的大部分熔融塑胶后,导致搭接边型腔供料不足,常常出现带材搭接边缺料、结构不完整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缠绕管带材模具,克服现有缠绕管带材模具因流道结构不合理造成的产品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缠绕管带材模具,包括与熔融塑胶进料管相连接的熔融塑胶注入口、带材塑胶壁型腔、设置在该带材塑胶壁型腔两侧的搭接边型腔和连通该熔融塑胶注入口与该带材塑胶壁型腔的主流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副流道,该副流道设置在所述主流道两侧并连通所述熔融塑胶注入口与所述搭接边型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缠绕管带材模具中,包括上盖板、芯板、流道板和出料板;
所述熔融塑胶注入口设置在所述上盖板上;
所述芯板包括上下配合连接的上芯板、下芯板,该上芯板与所述上盖板上下配合连接并包括位于所述熔融塑胶注入口下方的流道凹槽;该芯板包括位于同一水平平行间隔贯通设置的芯板钢带导向孔、沿该模具钢带进料方向倾斜向下的流道下斜面和与所述流道板两侧表面嵌套配合的内侧表面,所述流道下斜面上端连接所述流道凹槽底面,所述芯板钢带导向孔全部穿过该流道下斜面;所述流道板包括定位连接结构、与所述流道下斜面间隔配合并与所述芯板的内侧表面共同构成所述主流道的主流道通道I的流道上斜面、与所述芯板的芯板钢带导向孔一一对应并连通的下侧开口的流道板钢带导向槽和设置在该流道板两侧表面构成所述副流道的副流道通道I,该流道板钢带导向槽与钢带相应各表面保持间隙,该流道板上侧表面与所述上盖板下侧表面配合;所述上、下芯板的配合面与该芯板钢带导向孔横向相交;
所述出料板包括出料板钢带导向槽、与该出料板钢带导向槽呈T形横向连通的所述带材塑胶壁型腔和搭接边型腔,该出料板钢带导向槽允许带有塑胶复合层的所述钢带通过,该出料板钢带导向孔与所述芯板钢带导向槽一一对应并连通,所述带材塑胶壁型腔和搭接边型腔与所述主流道连通;所述出料板包括上下配合的上出料板和下出料板,该上、下出料板的配合面与所述带材塑胶壁型腔和搭接边型腔横向相交;
所述上盖板、上芯板和下芯板上、中、下配合连接,所述上出料板和下出料板上下配合连接,所述出料板与所述上盖板、上芯板和下芯板前后横向配合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缠绕管带材模具中,所述流道板定位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流道板上侧表面的定位连接螺孔、对应设置在所述上盖板上的连接通孔和穿过该连接通孔与该定位连接螺孔配合将所述流道板连接在所述上盖板上的连接螺栓;或所述流道板定位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流道板两侧表面的定位连接螺孔、对应设置在所述上芯板嵌套两侧边的连接通孔和穿过该连接通孔与该定位连接螺孔配合将所述流道板连接在所述上芯板上的连接螺栓;或所述流道板定位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上芯板嵌套两侧边上侧表面的定位凹槽、对应设置在所述流道板两侧边与该定位凹槽定位配合的定位凸边,所述上盖板将所述流道板的定位凸边压紧在所述上芯板的定位凹槽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缠绕管带材模具中,包括与所述副流道横向相交的副流道调节螺栓。
在本实用新型的缠绕管带材模具中,包括设置在所述芯板和出料板之间的过渡板,该过渡板包括上过渡板、下过渡板和过渡芯板;
该下过渡板包括沿该模具钢带进料方向倾斜向上的流道下斜面II、与所述过渡芯板两侧表面嵌套配合的内侧表面和与所述出料板钢带导向槽一一对应并连通的过渡板钢带导向槽,该过渡板钢带导向槽上侧开口、沿模具钢带进料方向呈收缩喇叭状,该过渡板钢带导向槽的上侧开口全部位于所述流道下斜面II内,该过渡板钢带导向槽出口端宽度大于经所述流道板钢带导向槽复合后的带有塑胶复合层的所述钢带的厚度以进行二次复合;
该过渡芯板包括定位连接结构II、与所述流道下斜面II间隔配合并与所述下过渡板的内侧表面共同构成所述主流道的主流道通道II的流道上斜面II、与所述流道板钢带导向槽及所述出料板钢带导向槽一一对应并连通的下侧开口的过渡芯板钢带导向槽和设置在该过渡芯板两侧连接所述副流道和所述搭接边型腔构成所述副流道的副流道通道II,该过渡芯板钢带导向槽允许经所述流道板钢带导向槽复合后的带有塑胶复合层的所述钢带通过,该过渡芯板上侧表面与所述上过渡板下侧表面配合;
所述上过渡板与下过渡板上下配合连接;
所述主流道通道II下端连通所述主流道通道I下端,所述主流道通道II上端连通所述带材塑胶壁型腔和搭接边型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缠绕管带材模具中,所述过渡芯板定位连接结构II包括设置在所述过渡芯板上侧表面的定位连接螺孔、对应设置在所述上过渡板上的连接通孔和穿过该连接通孔与该定位连接螺孔配合将所述过渡芯板连接在所述上过渡板上的连接螺栓;或所述过渡芯板定位连接结构II包括设置在所述过渡芯板两侧表面的定位连接螺孔、对应设置在所述下过渡板嵌套两侧边的连接通孔和穿过该连接通孔与该定位连接螺孔配合将所述过渡芯板连接在所述下过渡板上的连接螺栓;或所述过渡芯板定位连接结构II包括设置在所述下过渡板嵌套两侧边上侧表面的定位凹槽、对应设置在所述过渡芯板两侧边与该定位凹槽定位配合的定位凸边,所述上过渡板将所述过渡芯板的定位凸边压紧在所述下过渡板的定位凹槽中。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缠绕管带材模具,与现有技术比较,其有益效果是:
1.设置为带材搭接边供料的专用副流道,保证带材搭接边供料充足、结构成形完整;
2.带材搭接边供料不占用为带材塑胶壁型腔的主流道的熔融塑胶,在保证带材搭接边结构质量的同时,保证带材塑胶壁供料充分,保证带材塑胶壁结构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缠绕管带材一种实施方式的横截面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缠绕管带材模具实施例一中沿图3中C-C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缠绕管带材模具实施例一中沿图2中A-A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缠绕管带材模具实施例一中沿图2中B-B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缠绕管带材模具实施例一中沿图3中D-D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缠绕管带材模具实施例一的分解立体图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缠绕管带材模具实施例一的分解立体图二。
图8是本实用新型缠绕管带材模具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2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缠绕管带材模具包括上盖板21、芯板、流道板24、过渡板和出料板,芯板、过渡板和出料板沿模具钢带80的进料方向依次顺序连接。
上盖板21包括与熔融塑胶进料管50相连接的熔融塑胶注入口211。
芯板包括上下配合连接的上芯板22、下芯板23,该上芯板22与上盖板21上下配合连接,该上芯板22包括位于熔融塑胶注入口211下方的流道凹槽221。
芯板包括位于同一水平平行间隔贯通设置的芯板钢带导向孔100、沿该模具钢带进料方向倾斜向下的流道下斜面200和与流道板24两侧表面嵌套配合的内侧表面,该流道下斜面200上端连接流道凹槽221的底面,芯板钢带导向孔100全部穿过该流道下斜面200,以保证钢带的侧表面均能够与熔融塑胶进行复合。
流道板24包括定位连接结构、流道上斜面240、流道板钢带导向槽241和副流道通道242(副流道为连通熔融塑胶注入口211与搭接边型腔(见下述)的熔融塑胶流道)。流道上斜面240与流道下斜面200间隔配合,并与流道下斜面200及芯板的内侧表面共同构成主流道通道33(主流道为连通熔融塑胶注入口211与带材塑胶壁型腔和搭接边型腔(见下述)的熔融塑胶流道),流道板钢带导向槽241下侧开口并与芯板的芯板钢带导向孔100一一对应并连通,副流道通道242设置在流道板24的两侧表面上,副流道通道242的一端连通流道凹槽221、另一端通过设置在过渡芯板28(见下述)上的副流道通道283连通设置在出料板的搭接边型腔(见下述)。流道板钢带导向槽241与钢带相应各表面保持间隙以实现钢带侧表面与熔融塑胶的复合,流道板24的上侧表面与上盖板21的下侧表面配合。
为调节副流道熔融塑胶的流量,满足搭接边型腔的合适用料要求,设置与副流道横向相交的副流道调节螺栓222。副流道调节螺栓222可以设置在上芯板侧面或上盖板顶面,也可以设置在上过渡板(见下述)侧面或顶面。
上、下芯板22、23的配合面与芯板钢带导向孔100横向相交。在本实施例中,上、下芯板22、23的配合面与芯板钢带导向孔100的横向相交位置在芯板钢带导向孔100的中部,在其他实施例中,上、下芯板22、23的配合面与芯板钢带导向孔100的横向相交位置可以在芯板钢带导向孔100的上部、下部甚至顶部或底部,均能够实现本发明目的。
上述流道板24的定位连接结构可以采用包括但不限于如下结构:
1、在流道板24的上侧表面设置定位连接螺孔,在上盖板21上对应设置连接通孔,采用连接螺栓穿过该连接通孔与该定位连接螺孔配合将流道板24连接在上盖板21上。
2、在流道板24的两侧表面设置定位连接螺孔,在上芯板22的嵌套两侧边对应设置连接通孔,采用连接螺栓穿过该连接通孔与该定位连接螺孔配合将流道板24连接在上芯板22上。
3、在上芯板22的嵌套两侧边上侧表面设置定位凹槽,在流道板24的两侧边对应设置与该定位凹槽定位配合的定位凸边,上盖板21将流道板24的定位凸边压紧在上芯板22的定位凹槽中。
过渡板包括上过渡板25、下过渡板31和过渡芯板28。
下过渡板31包括沿该模具钢带进料方向倾斜向上的流道下斜面311、与过渡芯板两侧表面嵌套配合的内侧表面312和与出料板钢带导向槽300一一对应并连通的过渡板钢带导向槽313,该过渡板钢带导向槽313上侧开口、并沿模具钢带进料方向呈收缩喇叭状,该过渡板钢带导向槽313的上侧开口全部位于流道下斜面311内,保证过渡板钢带导向槽313出口端宽度大于经流道板钢带导向槽241复合后的带有塑胶复合层的钢带的厚度,以使改钢带能够与熔融塑胶进行二次复合。
过渡芯板28包括定位连接结构、流道上斜面281、过渡芯板钢带导向槽282和副流道通道283。流道上斜面281与流道下斜面311间隔配合,并与流道下斜面311和下过渡板的内侧表面共同构成主流道通道32,过渡芯板钢带导向槽282下侧开口并与流道板钢带导向槽241及出料板钢带导向槽300一一对应并连通,副流道通道283设置在过渡芯板28的两侧表面上,副流道通道283的一端连通副流道通道242、另一端连通设置在出料板的搭接边型腔。该过渡芯板钢带导向槽282允许经流道板钢带导向槽241复合后的带有塑胶复合层的钢带通过,过渡芯板28的上侧表面与上过渡板25的下侧表面配合。
上过渡板25与下过渡板31上下配合连接。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过渡板25与下过渡板31的配合面与过渡芯板28的侧面横向相交,上过渡板25也包括与过渡芯板28两侧表面嵌套配合的内侧表面。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过渡板25与下过渡板31的配合面可以与过渡芯板28的上侧表面平齐,也可以高于过渡芯板28的上侧表面。
主流道通道32下端连通主流道通道33下端,主流道通道32上端连通带材塑胶壁型腔和搭接边型腔(见下述)。
上述过渡芯板28的定位连接结构可以采用包括但不限于如下结构:
1、在过渡芯板28的上侧表面设置定位连接螺孔,对应在上过渡板25上设置连接通孔,采用连接螺栓穿过该连接通孔与该定位连接螺孔配合将过渡芯板28连接在上过渡板25上。
2、在过渡芯板28的两侧表面设置定位连接螺孔,对应在下过渡板31嵌套两侧边设置连接通孔,采用连接螺栓穿过该连接通孔与该定位连接螺孔配合将过渡芯板28连接在下过渡板31上。
3、在下过渡板31的嵌套两侧边上侧表面设置定位凹槽,对应在过渡芯板28的两侧边设置与该定位凹槽定位配合的定位凸边,上过渡板25将过渡芯板28的定位凸边压紧在下过渡板31的定位凹槽中。
出料板包括出料板钢带导向槽300、与出料板钢带导向槽300呈T形横向连通的带材塑胶壁型腔29和设置在该带材塑胶壁型腔两侧的搭接边型腔(与图1中搭接结构13、14相对应,图中未示出),该出料板钢带导向槽300允许带有塑胶复合层的钢带通过,该出料板钢带导向孔300与芯板钢带导向槽100一一对应并连通,带材塑胶壁型腔29和搭接边型腔与主流道通道32连通。
出料板包括上下配合的上出料板26和下出料板30,该上、下出料板26、30的配合面与带材塑胶壁型腔29和搭接边型腔横向相交,以保证故障检修模具时可以在不剪断钢带的条件下将上出料板26和下出料板30拆卸下来。
为了增加主流道通道32进入带材塑胶壁型腔29和搭接边型腔前的流道横截面积,在下出料板26上沿主流道通道32的方向设置斜面301。
上述各板的连接关系是:上盖板21、上芯板22和下芯板23上、中、下配合连接,上出料板26和下出料板30上下配合连接,出料板与上盖板21、上芯板22和下芯板23前后横向配合连接(如图2所示,可通过连接螺栓27连接)。为了保证芯板、过渡板、出料板之间的配合精度,可在芯板、过渡板、出料板上分别设置对于的定位孔,通过与定位孔配合的定位销255实现定位。
实施例二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缠绕管带材模具包括上盖板21、芯板、流道板24和出料板。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取消过渡板,将出料板直接连接在芯板的出料端,此时,出料板钢带导向槽300设置在上出料板26上,钢带与熔融塑胶只进行一次复合。设置在流道板24的两侧表面上的副流道通道242一端连通流道凹槽221、另一端连通设置在出料板的搭接边型腔。
实施例三
在现有的采用模架结构的缠绕管带材模具的模芯上,设置位于主流道两侧、连通流道凹槽和带材搭接边型腔的副流道,也能够实现本发明目的。

Claims (6)

1.一种缠绕管带材模具,包括与熔融塑胶进料管相连接的熔融塑胶注入口、带材塑胶壁型腔、设置在该带材塑胶壁型腔两侧的搭接边型腔和连通该熔融塑胶注入口与该带材塑胶壁型腔的主流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副流道,该副流道设置在所述主流道两侧并连通所述熔融塑胶注入口与所述搭接边型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管带材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板、芯板、流道板和出料板;
所述熔融塑胶注入口设置在所述上盖板上;
所述芯板包括上下配合连接的上芯板、下芯板,该上芯板与所述上盖板上下配合连接并包括位于所述熔融塑胶注入口下方的流道凹槽;该芯板包括位于同一水平平行间隔贯通设置的芯板钢带导向孔、沿该模具钢带进料方向倾斜向下的流道下斜面和与所述流道板两侧表面嵌套配合的内侧表面,所述流道下斜面上端连接所述流道凹槽底面,所述芯板钢带导向孔全部穿过该流道下斜面;所述流道板包括定位连接结构、与所述流道下斜面间隔配合并与所述芯板的内侧表面共同构成所述主流道的主流道通道I的流道上斜面、与所述芯板的芯板钢带导向孔一一对应并连通的下侧开口的流道板钢带导向槽和设置在该流道板两侧表面构成所述副流道的副流道通道I,该流道板钢带导向槽与钢带相应各表面保持间隙,该流道板上侧表面与所述上盖板下侧表面配合;所述上、下芯板的配合面与该芯板钢带导向孔横向相交;
所述出料板包括出料板钢带导向槽、与该出料板钢带导向槽呈T形横向连通的所述带材塑胶壁型腔和搭接边型腔,该出料板钢带导向槽允许带有塑胶复合层的所述钢带通过,该出料板钢带导向孔与所述芯板钢带导向槽一一对应并连通,所述带材塑胶壁型腔和搭接边型腔与所述主流道连通;所述出料板包括上下配合的上出料板和下出料板,该上、下出料板的配合面与所述带材塑胶壁型腔和搭接边型腔横向相交;
所述上盖板、上芯板和下芯板上、中、下配合连接,所述上出料板和下出料板上下配合连接,所述出料板与所述上盖板、上芯板和下芯板前后横向配合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缠绕管带材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板定位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流道板上侧表面的定位连接螺孔、对应设置在所述上盖板上的连接通孔和穿过该连接通孔与该定位连接螺孔配合将所述流道板连接在所述上盖板上的连接螺栓;或所述流道板定位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流道板两侧表面的定位连接螺孔、对应设置在所述上芯板嵌套两侧边的连接通孔和穿过该连接通孔与该定位连接螺孔配合将所述流道板连接在所述上芯板上的连接螺栓;或所述流道板定位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上芯板嵌套两侧边上侧表面的定位凹槽、对应设置在所述流道板两侧边与该定位凹槽定位配合的定位凸边,所述上盖板将所述流道板的定位凸边压紧在所述上芯板的定位凹槽中。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缠绕管带材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所述副流道横向相交的副流道调节螺栓。
5.如权利要求2至4之一所述的缠绕管带材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所述芯板和出料板之间的过渡板,该过渡板包括上过渡板、下过渡板和过渡芯板;
该下过渡板包括沿该模具钢带进料方向倾斜向上的流道下斜面II、与所述过渡芯板两侧表面嵌套配合的内侧表面和与所述出料板钢带导向槽一一对应并连通的过渡板钢带导向槽,该过渡板钢带导向槽上侧开口、沿模具钢带进料方向呈收缩喇叭状,该过渡板钢带导向槽的上侧开口全部位于所述流道下斜面II内,该过渡板钢带导向槽出口端宽度大于经所述流道板钢带导向槽复合后的带有塑胶复合层的所述钢带的厚度以进行二次复合;
该过渡芯板包括定位连接结构II、与所述流道下斜面II间隔配合并与所述下过渡板的内侧表面共同构成所述主流道的主流道通道II的流道上斜面II、与所述流道板钢带导向槽及所述出料板钢带导向槽一一对应并连通的下侧开口的过渡芯板钢带导向槽和设置在该过渡芯板两侧连接所述副流道和所述搭接边型腔构成所述副流道的副流道通道II,该过渡芯板钢带导向槽允许经所述流道板钢带导向槽复合后的带有塑胶复合层的所述钢带通过,该过渡芯板上侧表面与所述上过渡板下侧表面配合;
所述上过渡板与下过渡板上下配合连接;
所述主流道通道II下端连通所述主流道通道I下端,所述主流道通道II上端连通所述带材塑胶壁型腔和搭接边型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缠绕管带材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芯板定位连接结构II包括设置在所述过渡芯板上侧表面的定位连接螺孔、对应设置在所述上过渡板上的连接通孔和穿过该连接通孔与该定位连接螺孔配合将所述过渡芯板连接在所述上过渡板上的连接螺栓;或所述过渡芯板定位连接结构II包括设置在所述过渡芯板两侧表面的定位连接螺孔、对应设置在所述下过渡板嵌套两侧边的连接通孔和穿过该连接通孔与该定位连接螺孔配合将所述过渡芯板连接在所述下过渡板上的连接螺栓;或所述过渡芯板定位连接结构II包括设置在所述下过渡板嵌套两侧边上侧表面的定位凹槽、对应设置在所述过渡芯板两侧边与该定位凹槽定位配合的定位凸边,所述上过渡板将所述过渡芯板的定位凸边压紧在所述下过渡板的定位凹槽中。
CN2011200419252U 2011-02-18 2011-02-18 一种缠绕管带材模具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458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419252U CN202045821U (zh) 2011-02-18 2011-02-18 一种缠绕管带材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419252U CN202045821U (zh) 2011-02-18 2011-02-18 一种缠绕管带材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45821U true CN202045821U (zh) 2011-11-23

Family

ID=44986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41925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45821U (zh) 2011-02-18 2011-02-18 一种缠绕管带材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4582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3033A (zh) * 2011-02-18 2011-09-07 华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缠绕管带材模具
CN105835315A (zh) * 2016-05-05 2016-08-10 宁波宇升模业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双材质高光模嵌入式流道翻拌结构
CN115256795A (zh) * 2022-08-25 2022-11-01 秦皇岛方华埃西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配合机械手作业的自动上料卸料接角模具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3033A (zh) * 2011-02-18 2011-09-07 华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缠绕管带材模具
CN102173033B (zh) * 2011-02-18 2013-07-10 华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缠绕管带材模具
CN105835315A (zh) * 2016-05-05 2016-08-10 宁波宇升模业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双材质高光模嵌入式流道翻拌结构
CN115256795A (zh) * 2022-08-25 2022-11-01 秦皇岛方华埃西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配合机械手作业的自动上料卸料接角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45821U (zh) 一种缠绕管带材模具
CN203044558U (zh) 结构改进的挤压模具
CN105128309A (zh) 梯型中空阳光板的挤出模头
CN102173033B (zh) 一种缠绕管带材模具
CN101524890A (zh) 一种分配器
CN102248652B (zh) 一种钢塑复合带材组合模具
CN202021822U (zh) 一种缠绕管带材组合模具
CN202045822U (zh) 一种压力流量调节缠绕管带材成型模具
CN204936141U (zh) 梯型中空阳光板的挤出模头
CN202129963U (zh) 一种钢塑复合带材组合模具
CN112092308A (zh) 一种注塑管件类模具
CN202088387U (zh) 一种母带厚度调节钢塑结构壁管带材成型模具
CN206825832U (zh) 一种注塑模具进胶流道结构
CN218053775U (zh) 一种注塑模具进胶结构
CN202029373U (zh) 宽幅胶片挤出机流道非对称复合机头
CN202045820U (zh) 一种加强肋宽度可变缠绕管带材模具
CN201376343Y (zh) 一种分配器
CN211941883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侧浇口结构
CN112092306A (zh) 浇注系统及具有其的注塑模具
CN202344761U (zh) 一种双平壁管带材模具
CN202344765U (zh) 一种加强肋缠绕管带材模具
CN112810073A (zh) 一种流道残料自顶出注塑模具
CN107738410B (zh) 一种橡胶模具的流道结构
CN201002326Y (zh) 拉链成型机
CN206426394U (zh) 一种分流道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2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0710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