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42544U - 一种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42544U
CN202042544U CN2011200890772U CN201120089077U CN202042544U CN 202042544 U CN202042544 U CN 202042544U CN 2011200890772 U CN2011200890772 U CN 2011200890772U CN 201120089077 U CN201120089077 U CN 201120089077U CN 202042544 U CN202042544 U CN 2020425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odal
negative pole
negative
plate
negative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8907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閤银
夏良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08907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425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425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4254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电芯及输出电芯中电流的导线;导线包括正极输出导线和负极输出导线;正极输出导线包括导电的正极导电内芯和绝缘的正极绝缘套,正极导电内芯包括正极第一端部、正极中间部和正极第二端部,正极绝缘套包覆于正极中间部外表面;负极输出导线包括导电的负极导电内芯和绝缘的负极绝缘套,负极导电内芯包括负极第一端部、负极中间部和负极第二端部,负极绝缘套包覆于负极中间部外表面;正极第一端部与正极电连接;负极第一端部与负极电连接;正极第二端部、负极第二端部用于与负载电连接;其中,正极第二端部和/或负极第二端部外表面包覆有绝缘助焊剂保护件。包覆绝缘助焊剂保护件易操作,成本低,不易脱落,使用时不用剥离。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
背景技术
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高容量、高输出功率、安全、环保、无污染的可充电电池,近年来在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PDA等便携设备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已经成为这些设备的标准配置。
现有许多密封型电子设备,例如iphone、mp3、mp4等其中所用可充电电池,一般采用电极导线引出结构,即通过导线一端与电池内电极连接,将电池内的电流引出,在使用时通过将导线另一端与负载连接,实现给用电设备供电,在电连接上较牢固、供电更稳定,且可以不用盖板等,节约体积和重量,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适用于精细设备。
由于导线短小,且已经装配到电池上,单个割剥导线绝缘皮套较困难,不易操作,同时直接去除绝缘皮套的线芯可焊性也不好,影响使用电池厂商的锡焊操作。所以客户一般要求与负载连接的电池的导线的另一端部外漏,即一般为裸露的输出电极端子,可直接用于焊接操作,能直接出货给负载制造厂商装配使用,为防止电池在运输、储存过程中正负极导线裸露的正负极输出电极端子发生短路,造成电池电压降低、发热、起火、爆炸等问题,现有一般采用在导线的另一端部包覆美纹纸、高温胶、透明胶等,但美纹纸、高温胶、透明胶等价格高,造成电池成本高,且包覆效率低、操作难度大,特别是在客户使用时,需剥离美纹纸、高温胶、透明胶等,工序复杂,操作难度大,而且美纹纸、高温胶、透明胶等剥离也较困难,会留下难以清洗的污渍等,不仅造成不美观,而且给导线电连接时的焊接等造成困难,易造成焊接不良等。现也有采用伸缩性好的硅胶管或其他胶管等套设于导线外表面,但胶管成本高,且不容易找到合适内径的胶管,同时由于导线短小、软,胶管不易套入,套入深浅不容易把握,操作难度相对比较大,容易出现套管脱落,不良率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这种导线输出电池的裸露正负极输出电极端子在储存、运输过程中绝缘成本高、操作难度大、不良率高,且给电池使用厂商的装配带来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成本低、操作简单、成品率高,且后续电池使用厂商装配方便、简单、性能优良的电池,包括电芯及输出电芯中电流的导线;电芯包括正极和负极,导线包括正极输出导线和负极输出导线;正极输出导线包括导电的正极导电内芯和绝缘的正极绝缘套,正极导电内芯包括正极第一端部、正极中间部和正极第二端部,正极绝缘套包覆于正极中间部外表面;负极输出导线包括导电的负极导电内芯和绝缘的负极绝缘套,负极导电内芯包括负极第一端部、负极中间部和负极第二端部,负极绝缘套包覆于负极中间部外表面;正极第一端部与正极电连接;负极第一端部与负极电连接;正极第二端部、负极第二端部用于与负载电连接;其中,正极第二端部和/或负极第二端部外表面包覆有绝缘助焊剂保护件。即只需正极输出导线和负极输出导线需与负载焊接的裸露部分中有一个包覆有绝缘助焊剂即可,即能起到将正极输出导线和负极输出导线绝缘,可以进一步优选正极输出导线和负极输出导线需与负载焊接的裸露部分上均包覆有绝缘助焊剂,更有利于储存和运输,也有利于后续的焊接负载操作。
优选,电芯包括外壳及封装于外壳中的极芯;极芯包括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间隔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膜,负极片设上有负极耳,正极片上设有正极耳;其中,正极第一端部与正极耳焊接;负极第一端部与负极耳焊接。
优选,绝缘助焊剂保护件为松香层,可以采用在正极第二端部和/或负极第二端部外表面涂覆熔融松香,后凝固,形成松香层,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形成致密的松香膜层等。
或优选,绝缘助焊剂保护件为松香膜套,松香膜套可以先于成型后套设,也可以采用将正极第二端部和/或负极第二端部外表面浸沾熔融松香后,凝固形成套设于正极第二端部和/或负极第二端部外表面的松香膜套。
优选,电芯端部还设有保护线路板,电芯中的正极和负极连接于保护线路板上,正极第一端部和负极第一端部焊接于保护线路板上,导线通过保护线路板与电芯中的电极电连接。
优选,电芯包括外壳及封装于外壳中的极芯;极芯包括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间隔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膜,负极片上设有负极耳,正极片上设有正极耳;正极耳电连接于保护线路板上,负极耳电连接于保护线路板上;其中,正极耳与保护线路板和/或负极耳电与保护线路板间还设有导电连接带,通过导电连接带实现电极与保护线路板得电连接,导电连接带可以为镍带等。
优选,电芯端部设置有端部保护件,不仅美观,而且用于保护保护线路板和正极输出导线、负极输出导线,且正极输出导线和负极输出导线更易引出。当电芯的壳体为钢壳或铝壳时,端部保护件可以为金属盖板,当电芯的壳体为铝塑膜时,端部保护件可以为塑胶件等,本实用新型为节约电芯空间,降低电芯体积,降低电池成本和降低工艺难度,优选端部保护件为包护胶纸。
其中,本实用新型优选包护胶纸可以在电芯顶部形成一桥型空间,保护线路板位于上述桥型空间内,正极第二端部和负极第二端部延伸出上述桥型空间。也可以优选包护胶纸在电芯顶部形成一帽型空间,保护线路板位于上述帽型空间内,正极第二端部和负极第二端部延伸出上述帽型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在电池储存、运输过程中裸露正负极输出电极端子不易短路,同时包覆绝缘助焊剂易操作,成本低,包覆的绝缘助焊剂,不易脱落,提高了成品率,特别是绝缘助焊剂在电池使用厂商装配电池时不用剥离,直接用于电极的焊接,起到助焊剂的作用,降低了成本、简化了工艺,给电池使用厂商装配提供了便利,带来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本实用新型电池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所示,包括电芯1、保护线路板7、正极输出导线3、负极输出导线4及电芯端部的包护胶纸2。
其中,正极输出导线3由导电的正极金属导电内芯和外部绝缘的正极塑胶套33组成,导线直径和长度一般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调整,例如一般使用的导线有32#、30#、28#、26#、24#、22#导线等(其中线号大表示导线细,过电流能力弱,线号小表示导线粗,过电池能力强),本实施例以22#导线为例,其中,将正极输出导线3的正极金属导电内芯分成三部分,分别为正极第一端部32、正极中间部和正极第二端部31,正极第一端部32为裸露的金属内芯,用于与电芯1内部的正极电连接,正极中间部外表面包覆有正极塑胶套33,用于与外部绝缘,正极第二端部31也为裸露的金属内芯,用于与负载相连,一般裸露0.5-5mm长。
负极输出导线4由导电的负极金属导电内芯和外部绝缘的负极塑胶套43组成,导线直径和长度一般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调整,例如一般使用的导线有32#、30#、28#、26#、24#、22#导线等(其中线号大表示导线细,过电流能力弱,线号小表示导线粗,过电池能力强),本实施例以22#导线为例,也分成三部分,为负极第一端部42、负极中间部和负极第二端部41,负极第一端部42为裸露的金属内芯,用于与电芯内部的负极电连接,负极中间部外表面包覆有负极塑胶套43,负极第二端部41外表面也不包覆塑胶套,用于与负载相连,一般裸露0.5-5mm长。
其中电芯1的内部包含有正极片、负极片以及用于把正、负极片分隔开的隔膜纸,一般将正极片/隔膜纸/负极片卷绕或层叠形成极芯,其中,电芯1内部的负极片相连有负极耳11,电芯1内部的正极片相连有正极耳12,均从电芯1的端部引出。可以将极芯放入一端开口的铝或钢外壳盒中,开口处焊接铝或钢盖板密封,其中正、负极耳焊接于盖板和盖板上的铆钉,形成电芯1,电芯1的盖板和盖板上的铆钉通过金属连接带与保护线路板7电连接,保护线路板7上焊接有正输出导线3和负输出导线4;或将极芯放入一端开口的软包装袋中,热封口,在封口处延伸出正、负极耳,本实施例可以将极芯外表面包覆铝塑膜6,在顶部预留延伸出正极耳12和负极耳11,注入电解液或凝胶电解质,后抽真空,采用热压封边,制备成电芯1。
在电芯1的端部有电池保护线路板6和保护器,电池保护线路板6具有过充、过放和过电流保护的功能,能够避免电池过度的充电、放电以及充电时电流过大等情况对电池造成损坏。保护器具有温度保护功能,在充电时如果电池温度上升过高时,保护器能够自动断开电源,以保护电池的安全。
与电芯1内部的负极片相连的负极耳11先通过镍带71与保护器连接,再通过保护器与保护线路板7连接。与电芯1内部的正极片相连有正极耳12通过镍带71直接与保护线路板7连接。
保护线路板7上具有正负极接触点或正负极接触片,正极输出导线3的裸露的金属内芯的正极第一端部32与保护线路板7上的正极接触点或正极接触片焊接,负极输出导线4的裸露的金属内芯负极第一端部42与保护线路板上7的负极接触点或负极接触片焊接,正极输出导线3的正极第二端部31、负极输出导线4的负极第二端部41用于与负载,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PDA等的本体连接,电芯1中的正、负极片分别通过各自的极耳、保护器和保护线路板以后,再通过与保护线路板7的正负极接触极点或接触片连接的正极输出导线3和负极输出导线4与负载连接,以实现对负载提供电源。
为美观和保护保护线路板7和正极输出导线3、负极输出导线4,一般在电芯1的顶部,包装有包护胶纸2,包护胶纸2为桥型,其两端部分别黏贴于电芯1的两表面,在电芯1的顶部形成一桥型空间。或者包护胶纸2为帽型,例如将两桥型包护胶纸十字交叉形成帽型,将帽型包护胶纸2的四端部分别黏贴于电芯1的四表面,即在电芯1的顶部形成一帽型空间,电芯1的顶部位于此帽型空间内。保护线路板7和部分正极输出导线3、负极输出导线4位于其中,同时正极输出导线3、负极输出导线4伸出此空间与外部负载连接。当为帽型空间时,可以从连接狭缝中引出导线。伸出此空间的正极输出导线3、负极输出导线4的长度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调整。
在发热炉中将块状或粉末状的不溶于水的白色透明物质绝缘助焊剂松香(溶点100℃-150℃)熔融,将正极输出导线3、负极输出导线4的伸出的用于与负载相连接的裸露的金属内芯正极第二端部31和负极第二端部41在发热炉里蘸取少许液态松香取出后立即固化,固化得松香膜套5,达到绝缘和助焊的作用,直接利用助焊剂绝缘的特性实现裸露的正负极输出电极端子的绝缘。不仅改善了电池的性能,特别是有利于生产操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个工序的成本,材料成本也得到降低,成品率提高。同时助焊剂使用符合的环境标准,可直接应用于负载的焊接,不用剥离,起到助焊剂的作用,降低了成本、简化了工艺,给电池使用厂商装配提供了便利,带来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及输出电芯中电流的导线;
所述电芯包括正极和负极,所述导线包括正极输出导线和负极输出导线;
所述正极输出导线包括导电的正极导电内芯和绝缘的正极绝缘套,所述正极导电内芯包括正极第一端部、正极中间部和正极第二端部,所述正极绝缘套包覆于正极中间部外表面;
所述负极输出导线包括导电的负极导电内芯和绝缘的负极绝缘套,所述负极导电内芯包括负极第一端部、负极中间部和负极第二端部,所述负极绝缘套包覆于负极中间部外表面;
所述正极第一端部与正极电连接;所述负极第一端部与负极电连接;
所述正极第二端部、负极第二端部用于与负载电连接;
所述正极第二端部和/或负极第二端部外表面包覆有绝缘助焊剂保护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包括外壳及封装于外壳中的极芯;所述极芯包括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间隔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膜,所述负极片上设有负极耳,所述正极片上设有正极耳;
所述正极第一端部与正极耳焊接;所述负极第一端部与负极耳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助焊剂保护件为松香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助焊剂保护件为松香膜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端部还设有保护线路板,所述电芯中的正极和负极连接于保护线路板上,所述正极第一端部和负极第一端部焊接于保护线路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包括外壳及封装于外壳中的极芯;所述极芯包括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间隔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膜,所述负极片上设有负极耳,所述正极片上设有正极耳;
所述正极耳与保护线路板和/或负极耳与保护线路板间通过导电连接带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端部设置有端部保护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保护件为包护胶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护胶纸在电芯顶部形成一桥型空间,所述保护线路板位于所述桥型空间内,所述正极第二端部和负极第二端部延伸出所述桥型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护胶纸在电芯顶部形成一帽型空间,所述保护线路板位于所述帽型空间内,所述正极第二端部和负极第二端部延伸出所述帽型空间。
CN2011200890772U 2011-03-30 2011-03-30 一种电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425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890772U CN202042544U (zh) 2011-03-30 2011-03-30 一种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890772U CN202042544U (zh) 2011-03-30 2011-03-30 一种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42544U true CN202042544U (zh) 2011-11-16

Family

ID=44969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89077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42544U (zh) 2011-03-30 2011-03-30 一种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425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35163A1 (zh) * 2019-12-30 2021-07-08 广东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储能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35163A1 (zh) * 2019-12-30 2021-07-08 广东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储能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07285B (zh) 电池组件及智能设备
CN107275557A (zh) 一种采用锂离子电芯构成的通用型充电电池及其组装方法
CN204067500U (zh) 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
JP2006128126A (ja) 二次電池
JP2014529845A (ja) 二次電池パック
CN104756304B (zh) 碱性蓄电池
CN206059543U (zh) 一种防水锂离子电池
CN202042544U (zh) 一种电池
CN106165153B (zh) 具有保护电路模块固定部的电池组
CN104078702B (zh) 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
CN207009532U (zh) 一种采用锂离子电芯构成的通用型充电电池
CN217009488U (zh) 软包电池组及电子设备
CN111129367A (zh) 一种储能装置以及储能装置的组装方法
CN211404603U (zh) 一种扣式电池
CN201041820Y (zh) 一种锂电池封装结构
WO2022170998A1 (zh) 一种电池和电子设备
CN206893634U (zh) 一种实现高倍率锂离子电池的硬壳结构
CN214672766U (zh) 一种电池储能模组
CN206076365U (zh) 一种塑壳锂离子电池极柱组件
CN204696202U (zh) 软包锂离子电池
CN201789007U (zh) 一种盖板组件及含有该盖板组件的锂离子电池
CN211957817U (zh) 一种软包锂电池
CN204834724U (zh) 二次电池
CN209298238U (zh) 一种带断电保护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CN203850371U (zh) 一种微型聚合物锂离子方形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16

Termination date: 2016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