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34724U - 二次电池 - Google Patents

二次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34724U
CN204834724U CN201520627089.4U CN201520627089U CN204834724U CN 204834724 U CN204834724 U CN 204834724U CN 201520627089 U CN201520627089 U CN 201520627089U CN 204834724 U CN204834724 U CN 2048347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it
naked battery
secondary cell
positive pole
battery cor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2708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秀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Amperex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Amperex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2708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347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347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347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其包括多个裸电芯和包装袋。多个裸电芯叠置在一起,数量上至少为两个,且每个裸电芯具有正极引出端和负极引出端;包装袋封装所述多个裸电芯。所有裸电芯的正极引出端位于包装袋内并直接焊接在一起,所有裸电芯的负极引出端位于包装袋内并直接焊接在一起,以使所有裸电芯并联连接。所述多个裸电芯中仅一个裸电芯还具有用于从封装所述多个裸电芯的包装袋中引出的总正极耳引出端和总负极耳引出端。所述二次电池还包括极耳胶和绝缘纸。绝缘纸完全包裹所有裸电芯的正极引出端直接焊接在一起的部分和所有裸电芯的负极引出端直接焊接在一起的部分,从而不会封装不严;极耳胶用于与包装袋粘接密封,从而避免了内部短路。

Description

二次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由于其对环境的友好而在消费电子领域备受关注,然而消费电子对体积能量密度要求较高,经常会把电池放在不规则的结构里面,这时需要进行不同大小的裸电芯堆叠在一起后进行封装。
传统技术中的两个裸电芯都只有一对铝箔和铜箔引出端,堆叠时使得两个裸电芯的两个铝箔引出端在一个垂直面上完全重合,两个铜箔引出端在垂直面上完全重合,然后再把两个铝箔引出端和铝极耳焊接在一起,两个铜箔引出端和镍极耳也焊接在一起,则两个裸电芯完成并联。最后把焊接好的铝箔和铜箔分别包上绝缘胶纸,而铝极耳和镍极耳则是这个并联电芯的总引出端,通过铝塑包装膜封装后引出供给电池充放电。但是因为焊点和引出端的极耳胶相邻,无法保证用绝缘胶纸把所有焊接头包裹,包裹太多,绝缘胶纸会包住极耳胶,有封装不严的问题;包裹不足,焊点的铝箔、铜箔会与极片接触,造成内部短路,两者都有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其能解决电池封装不严和内部短路带来的安全隐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其包括多个裸电芯和包装袋。多个裸电芯叠置在一起,数量上至少为两个,且每个裸电芯具有正极引出端和负极引出端;包装袋封装所述多个裸电芯。其中,所有裸电芯的正极引出端位于包装袋内并直接焊接在一起,所有裸电芯的负极引出端位于包装袋内并直接焊接在一起,以使所有裸电芯并联连接。所述多个裸电芯中仅一个裸电芯还具有用于从封装所述多个裸电芯的包装袋中引出的总正极耳引出端和总负极耳引出端。所述二次电池还包括极耳胶和绝缘纸。极耳胶分别设置于总正极耳引出端和总负极耳引出端上,用于与封装所述多个裸电芯的包装袋粘接密封;绝缘纸分别完全包裹所有裸电芯的正极引出端直接焊接在一起的部分和所有裸电芯的负极引出端直接焊接在一起的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中,每个裸电芯具有正极引出端和负极引出端,且所有裸电芯的正极引出端位于包装袋内并直接焊接在一起;所有裸电芯的负极引出端位于包装袋内并直接焊接在一起,并用绝缘纸完全包裹所有裸电芯的正极引出端直接焊接在一起的部分和所有裸电芯的负极引出端直接焊接在一起的部分,从而可保证不会带来封装不严的问题。且多个裸电芯中有一个裸电芯还具有设置有极耳胶的总正极耳引出端和总负极耳引出端,在焊接时极耳胶与包装袋粘接密封,从而避免了产生内部短路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一实施例中其中一个裸电芯的结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一实施例中另一个裸电芯的结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一实施例中两个裸电芯堆叠一起焊接前的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一实施例中两个裸电芯堆叠一起焊接后的立体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另一实施例中其中一个裸电芯的结构立体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另一实施例中另一个裸电芯的结构立体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另一实施例中两个裸电芯堆叠一起焊接前的立体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另一实施例中两个裸电芯堆叠一起焊接后的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1裸电芯114总负极耳引出端
111正极引出端12包装袋
112负极引出端13极耳胶
113总正极耳引出端14绝缘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
参照图1至图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包括:多个裸电芯11和包装袋12。多个裸电芯11叠置在一起,数量上至少为两个,且每个裸电芯11具有正极引出端111和负极引出端112;包装袋12封装所述多个裸电芯11。
其中,所有裸电芯11的正极引出端111位于包装袋12内并直接焊接在一起,所有裸电芯11的负极引出端112位于包装袋12内并直接焊接在一起,以使所有裸电芯11并联连接。所述多个裸电芯11中仅一个裸电芯11还具有用于从封装所述多个裸电芯11的包装袋12中引出的总正极耳引出端113和总负极耳引出端114。
所述二次电池还包括极耳胶13和绝缘纸14。极耳胶13分别设置于总正极耳引出端113和总负极耳引出端114上,用于与封装所述多个裸电芯11的包装袋12粘接密封;绝缘纸14分别完全包裹所有裸电芯11的正极引出端111直接焊接在一起的部分和所有裸电芯11的负极引出端112直接焊接在一起的部分。在这里补充说明的是所有裸电芯11的正极引出端111和负极引出端112分别直接焊接后,绝缘纸14从最外侧的裸电芯11的外表面环绕以包裹焊接区域的整个外围。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中,每个裸电芯11具有正极引出端111和负极引出端112,且所有裸电芯11的正极引出端111位于包装袋12内并直接焊接在一起;所有裸电芯11的负极引出端112位于包装袋12内并直接焊接在一起,并用绝缘纸14完全包裹所有裸电芯11的正极引出端111直接焊接在一起的部分和所有裸电芯11的负极引出端112直接焊接在一起的部分,从而可保证不会带来封装不严的问题。且多个裸电芯11中有一个裸电芯11还具有设置有极耳胶13的总正极耳引出端113和总负极耳引出端114,在焊接时极耳胶13与包装袋12粘接密封,从而避免了产生内部短路的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每个裸电芯11的正极引出端111可为铝箔,每个裸电芯11的负极引出端112可为铜箔,但不仅限如此,还可选用其它的材质。
在一实施例中,总正极耳引出端113可为铝箔,总负极耳引出端114可为镍箔,但不仅限如此,还可选用其它的材质。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8,所有裸电芯11的正极引出端111位于二次电池的同一侧;所有裸电芯11的负极引出端112位于二次电池的同一侧;所有裸电芯11的正极引出端111在垂直面上重合,所有裸电芯11的负极引出端112在垂直面上重合。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8,所有裸电芯11的正极引出端111和负极引出端112位于二次电池的同一侧;所有裸电芯11的正极引出端111在垂直面上重合,所有裸电芯11的负极引出端112在垂直面上重合。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4,总正极耳引出端113和总负极耳引出端114位于二次电池的同一侧,且总正极耳引出端113和总负极耳引出端114所处的侧与所有裸电芯11的正极引出端111和负极引出端112所处的侧为二次电池的同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5至图8,总正极耳引出端113和总负极耳引出端114位于二次电池的同一侧,且总正极耳引出端113和总负极耳引出端114所处的侧与所有裸电芯11的正极引出端111和负极引出端112所处的侧为二次电池的相对的两侧。
在一实施例中,绝缘纸14可为绝缘胶纸,但不仅限如此,还可选用其它的材质。
在一实施例中,包装袋12可为铝塑膜包装袋,但不仅限如此,还可选用其它的材质。
在一实施例中,各裸电芯11的尺寸可相同或不同。
在一实施例中,所有裸电芯11均为叠片式电芯、均为卷绕式电芯或一部分为叠片式电芯而另一部分为卷绕式电芯。

Claims (10)

1.一种二次电池,包括:
多个裸电芯(11),叠置在一起,数量上至少为两个,且每个裸电芯(11)具有正极引出端(111)和负极引出端(112);以及
包装袋(12),封装所述多个裸电芯(11);
其特征在于,
所有裸电芯(11)的正极引出端(111)位于包装袋(12)内并直接焊接在一起;
所有裸电芯(11)的负极引出端(112)位于包装袋(12)内并直接焊接在一起,以使所有裸电芯(11)并联连接;
所述多个裸电芯(11)中仅一个裸电芯(11)还具有用于从封装所述多个裸电芯(11)的包装袋(12)中引出的总正极耳引出端(113)和总负极耳引出端(114);
所述二次电池还包括:
极耳胶(13),分别设置于总正极耳引出端(113)和总负极耳引出端(114)上,用于与封装所述多个裸电芯(11)的包装袋(12)粘接密封;以及
绝缘纸(14),分别完全包裹所有裸电芯(11)的正极引出端(111)直接焊接在一起的部分和所有裸电芯(11)的负极引出端(112)直接焊接在一起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每个裸电芯(11)的正极引出端(111)为铝箔,每个裸电芯(11)的负极引出端(112)为铜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总正极耳引出端(113)为铝箔,总负极耳引出端(114)为镍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有裸电芯(11)的正极引出端(111)位于二次电池的同一侧;
所有裸电芯(11)的负极引出端(112)位于二次电池的同一侧;
所有裸电芯(11)的正极引出端(111)在垂直面上重合,所有裸电芯(11)的负极引出端(112)在垂直面上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有裸电芯(11)的正极引出端(111)和负极引出端(112)位于二次电池的同一侧;
所有裸电芯(11)的正极引出端(111)在垂直面上重合,所有裸电芯(11)的负极引出端(112)在垂直面上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总正极耳引出端(113)和总负极耳引出端(114)位于二次电池的同一侧,且总正极耳引出端(113)和总负极耳引出端(114)所处的侧与所有裸电芯(11)的正极引出端(111)和负极引出端(112)所处的侧为二次电池的同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总正极耳引出端(113)和总负极耳引出端(114)位于二次电池的同一侧,且总正极耳引出端(113)和总负极耳引出端(114)所处的侧与所有裸电芯(11)的正极引出端(111)和负极引出端(112)所处的侧为二次电池的相对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绝缘纸(14)为绝缘胶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装袋(12)为铝塑膜包装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各裸电芯(11)的尺寸相同或不同。
CN201520627089.4U 2015-08-18 2015-08-18 二次电池 Active CN2048347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27089.4U CN204834724U (zh) 2015-08-18 2015-08-18 二次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27089.4U CN204834724U (zh) 2015-08-18 2015-08-18 二次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34724U true CN204834724U (zh) 2015-12-02

Family

ID=54692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27089.4U Active CN204834724U (zh) 2015-08-18 2015-08-18 二次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3472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0652A (zh) * 2020-03-30 2021-10-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池及终端设备
CN115832443A (zh) * 2022-02-10 2023-03-2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电设备、电池、电池单体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0652A (zh) * 2020-03-30 2021-10-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池及终端设备
CN115832443A (zh) * 2022-02-10 2023-03-2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电设备、电池、电池单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15832443B (zh) * 2022-02-10 2023-12-1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电设备、电池、电池单体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79666B (zh) 一种低内阻复合锂离子电芯及其制作工艺
CN206697567U (zh) 卷绕式电芯
CN101401250B (zh) 一种软包装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203415648U (zh) 电芯及电化学储能装置
CN108376759A (zh) 一种提高能量密度的软包锂电池制备方法
CN205376656U (zh) 二次电池
CN206834277U (zh) 卷绕式电芯
CN104377361B (zh) 一种薄膜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35954A (zh) 一种卷绕式锂离子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109273776B (zh) 一种电芯膜袋封装方法、电池制备方法及电池
CN205028971U (zh) 一种圆柱型软包装锂离子电池
WO2024045738A1 (zh) 电池和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6898823A (zh) 一种储液式软包装锂离子电芯以及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2623746A (zh) 软包装锂离子电池
CN211150663U (zh) 一种电芯、电池及电子设备
CN211088324U (zh) 铝塑膜及软包电池
CN202231088U (zh) 锂离子电芯以及极耳
CN204834724U (zh) 二次电池
KR20140125862A (ko) 리튬 이온 배터리
CN201117740Y (zh) 软包装多层叠片结构的锂离子动力电池
CN102244290A (zh) 一种超薄锂离子电池
CN206558627U (zh) 一种卷绕式电池
CN202159711U (zh) 一种圆柱形软包装电池
CN205646017U (zh) 一种叠片式锂离子电池
CN204885310U (zh) 一种具有h型叠片结构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