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23660U - 一种可实现燃油、水、空气三项混合雾化的节油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实现燃油、水、空气三项混合雾化的节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23660U
CN202023660U CN2011200806518U CN201120080651U CN202023660U CN 202023660 U CN202023660 U CN 202023660U CN 2011200806518 U CN2011200806518 U CN 2011200806518U CN 201120080651 U CN201120080651 U CN 201120080651U CN 202023660 U CN202023660 U CN 2020236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abin
air
gasoline
end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8065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路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2008065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236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236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2366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Controlling Fue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实现燃油、水、空气三项混合雾化的节油装置,包括动力源装置(1)、施压叶轮(2)、水环压力舱(3)、洁净空气舱(5)、搅拌舱(6)、中心轴(7)、离心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7)的两端分别设有动力源装置(1)和端盖(14);所述动力源装置(1)和端盖(14)之间依次设有施压叶轮(2)、搅拌舱(6)和离心轮(12),搅拌舱(6)和离心轮(12)通过高压密封环(11)连接;所述水环压力舱(3)位于施压叶轮(2)的一侧;所述汽油入口(C)和雾化混液出口(F)分别位于搅拌舱(6)的外壳和端盖(14)上,该节油器可有效节油。

Description

一种可实现燃油、水、空气三项混合雾化的节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油设备,具体地讲,涉及汽油发动机节油设备。
背景技术
现代汽油发动机欲要提升其功率达到节能的目标,只能从燃烧和能量转换上下功夫。
无论是VVT(可变气门正时)技术的使用还是涡轮增压技术的引入,都是为提高燃油的燃尽率,提高燃油燃尽率不仅可以有效减少耗油量,而且也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且保护环境;因为发动机燃烧在不完整状况下仍有大量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等未尽(非完全氧化)物质排出污染大气,只有通过复燃尽多的完全氧化或被三元催化反应,才可以实现减少对大气的污染问题,但无论哪种技术,仍都需要尾气回补技术与三元催化技术的支持。
燃油燃烧难以完全,有以下三个原因:
1、因为汽油没有进行有效的雾化处理,所以在汽油汽化之后很难实现被汽化燃油颗粒大小一致:汽化过程是发动机燃烧的重要步骤,现代汽油发动机运用了多种技术手段,如:车用电脑控制燃油流量技术、喷油嘴形态可变技术、进气阀射流技术等,无非都是欲把汽油汽化成更小的物体形态;但是上述技术手段对于油滴的击碎,均为被动式的,汽化过程靠液体喷出的形态与气流的冲击力形成破碎颗粒,但被动的气流冲击,很难保证将液态汽油粉碎成均匀一致的微小油滴的大小一致,最终导致燃油燃烧难以完全。
2、燃烧过程氧化不彻底:发动机的燃烧与多项因素有关,油品质量、汽油的汽化程度、发动机的压缩比值、点火时间、气缸的压力与温度等,但压缩比与油品质量(辛烷值)的矛盾更为关键,在发动机压缩行程中,实际上也是对汽油的二次汽化的过程,通过发动机对气体压缩产生的热量,迫使微小油滴产生挥发效应,使将大分子团及长链的分子的部分联接键断裂,分裂成许多短链或单链的复杂烃类分子,以方便燃烧时氧原子与碳原子的氧化结合反应;而压缩比越大,在高速状态下,气缸内的压力升温会大幅提高度就越高,汽油中的易爆烃类就越容易发生提前自发爆燃,损害发动机。因此,“汽油的汽化颗粒越细小一致,燃烧越彻底,而发动机压缩行程升温的幅度越小,燃油越不易发生提前自爆,气化程度与发动机的温度控制,就显得非常的必要”。
3、汽油燃爆过程中吸热与放热反应不平衡,阻碍了氧化反应的彻底:前面两个环节使汽油汽化仍不能达到最佳理想状态,汽油在被电火引燃后也就很难达到燃烧充分的状态。燃烧过程是氧原子对碳原子的掠夺过程,这是一个放热过程,高温使气缸内的气体膨胀,产生对活塞的推力,完成热能向对动能的转换。但是,由于部分大分子团和大分子链的物质在高温中会继续汽化,这个过程是吸收热量的过程,这个过程与气缸下行产生的压力下泄(吸收热量)并存,加速了温度的下降,使氧化反应变慢,从而造成氧化未彻底就被气缸释放的现象(发动机尾气在没有进行回补燃烧和三元净化反应时),释放出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就是很好的例证。
再有,现代发动机能量转换中,汽油燃烧产生的热能,有相当一部分并没有转换成动能输出,而是通过发动机的表面散热和被循环冷却水带出。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热能浪费呢?其原因在于汽油燃烧膨胀系数与发动机缸内气体容腔压缩比有关,汽油燃烧的膨胀在500~700倍之间,而空气的膨胀系数为1/216。膨胀产生压力,发动机活塞的运动需要压力的支持,压缩比越大、膨胀系数越大,产生的压力越大,热能转换动能也就越多,可压缩比越大对燃油的要求也就越高,而烃类物质与空气的膨胀率均与压缩比值很难达到完美。所以,要想提升发动机的动力,就必须更多的消耗汽油;但是,如果能选择一些膨胀系数大的物质参与其中,就能节省对燃油的依赖,这个物质以水为最佳选择。因为水从液体相变为气体其的膨胀可达16000多倍,远高于汽油和空气的膨胀比值,而且水的介入亦可降低气缸压缩行程的升温,可以确保燃油引燃时机的稳定。
目前,汽油发动机尚没有出现对燃油的前置雾化处理,也没有将水与空气提前混合进入燃油,原因大致为;1、燃油雾化需引入专用过滤膜技术,只有微滤级滤膜的介入,才能确保雾化的效果。
2、需要扰融体的引入,燃油雾化后没有一个能使雾化状态保持的扰融体,燃油会立刻恢复液体状态,而扰融体的品种越多,雾化状态维持的时间就会越长。
3、水的引入,也受前两个难题的困扰,水不经雾化是绝对不可进入发动机气缸内的。因此,将燃油、水、空气提前混合雾化装置技术,对未来的汽油发动机节油与功率的提升,以及发动机结构技术的完善与启迪,必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就汽油发动机尚存的可改进节能方向,设计出这款汽油发动机前置混液雾化节油装置装置,其根本特性在于对油品汽化处理前,进行雾化和将多种物质混合,该装置可以实现燃油、水、空气三项的混合雾化,通过物化使得三项颗粒混合均匀,燃烧时可以充分燃烧,有效节约了燃油的消耗量,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且促进了环保。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实现燃油、水、空气三项混合雾化的节油装置,包括动力源装置、施压叶轮、水环压力舱、洁净空气舱、搅拌舱、中心轴、离心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的两端分别设有动力源装置和端盖;所述动力源装置和端盖之间依次设有施压叶轮、搅拌舱和离心轮,搅拌舱和离心轮通过高压密封环连接;所述端盖下端设有补充空气过滤膜,搅拌舱与补充空气过滤膜之间设有洁净空气舱;所述水环压力舱位于施压叶轮的一侧,靠近洁净空气舱;水环压力舱和施压叶轮的同一侧分别设有水注入口和发动机机油底盒抽提的空气入口,施压叶轮上与发动机机油底盒抽提的空气入口对应位置设有一空气补充入口;所述汽油入口和雾化混液出口分别位于搅拌舱的外壳和端盖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优选的可实现燃油、水、空气三项混合雾化的节油装置,所述端盖与补充空气过滤膜通过密封胶垫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优选的可实现燃油、水、空气三项混合雾化的节油装置,所述端盖上设有凹槽,凹槽内布置有轴承,中心轴通过轴承与端盖通过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优选的可实现燃油、水、空气三项混合雾化的节油装置,所述离心轮的底部设有柱形插槽,柱形插槽与搅拌舱的外壳之间设有高压密封环;离心轮的外围设有专用过滤膜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四优选的可实现燃油、水、空气三项混合雾化的节油装置,端盖的形状为圆柱形,端盖的一侧设有雾化混液出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五优选的可实现燃油、水、空气三项混合雾化的节油装置,所述施压叶轮与水环压力舱的底部设有端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六优选的可实现燃油、水、空气三项混合雾化的节油装置,所述搅拌舱包括搅拌桨叶和扰流板;所述搅拌桨叶位于中心轴的四周,扰流板位于搅拌舱外壳的内壁上;搅拌舱的外壳上与汽油入口同一平行位置设有一空气补充入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七优选的可实现燃油、水、空气三项混合雾化的节油装置,搅拌舱的外壳为洁净空气舱的内壁,且搅拌舱的外壳位于洁净空气舱与搅拌舱之间、洁净空气舱与水环压力舱之间、且搅拌舱的外壳一侧靠近端盖。
本装置对油品进行强制性的前置雾化,使油滴在机械力和专用超微孔过滤膜的作用下,将其细化粉碎到0.1~0.05微米(100~50纳米)的微小颗粒,便于汽油在汽化过程中受气流冲击粉碎的均匀和燃烧氧化过程的氧化彻底。
动力源装置、压力输送混液舱、叶轮混压装置、混液搅拌舱、叶片与扰流板搅拌、离心复合滤膜过滤装置、空气过滤膜、高压密封环、高精度流量控制阀门、压力控制气流单向阀门以及专用的发动机功效增强水添加剂与高耐水(或可融水)性合成机油组成,其中,施压叶轮置于施压舱偏心位置,叶轮的旋转使舱内的专用水产生离心力形成水环,水环在起到密封作用的同时也使叶轮中心区域出现空腔负压,吸入经发动机机油底盒抽提过来可能含有少量水蒸气、汽油蒸汽的空气,当空气压力不足时,补充气体阀门被打开,吸入足量的由空气过滤膜过滤的干净空气,空气与水的配比依靠外部的水流量阀门控制,在混压舱中进行初级的气液混合。
空气与水混合后,偏心水环随向圆心挤压,初级混液因空间被压缩而从排出孔进入搅拌舱,此时,由流量阀控制的定量汽油被注入搅拌舱,在搅拌叶片旋转与固定扰流板的相互冲击下,汽油、水、空气被彻底的击碎、搅拌,使其形成由油滴、水滴、气泡构成的混合液体。
混合成油滴微小颗粒、水滴微小颗粒、油包水滴微小颗粒、水包油低微小颗粒、油包微小气泡、水包微小气泡等形态,经过离心轮外端面的专用超滤膜体100纳米微孔的挤压滤出达到雾化状态,使其雾化混合液中各项物质形态均匀一致。
混合液中三种互不相容的物质各自形成微小颗粒和气泡,相互阻碍各自的自融合,这样就为混合液进入发动机汽化室深度汽化赢得了时间,同时更利于汽油在汽化室中的汽化。
微小油滴和水滴,在气流的冲击下,会粉碎的更加细小。利于在发动机气缸内的燃烧。同时前置施加的空气,也增加了空气的饱和量,为气缸中的燃烧提供了更多的氧化剂。含水混合液进入气缸内,在气缸加压行程中产生热量时,部分雾化水汽化相变,吸收部分压力生成的热量,可以降低复杂烃类的爆燃温度,降低高压缩比发动机的燃料提前爆燃的危险。
雾化混合液由于比例关系及已经被均匀混合的关系,不会阻止其电子点火对点燃汽化的烃类物质被的点燃,同时,燃料点燃后的高温,亦可使雾化水瞬间完成分裂、燃烧与还原的复反应过程,水的反应过程带来的巨大的体积膨胀对气缸活塞施加了更多的压力,让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更多的转换成动能,有效地提升了发动机的功率输出。
雾化水中若要更好的发挥作用,需在纯净水中添加本领域常规的粘合剂、混合剂、润滑剂、清洁剂、缓释剂等,以上添加剂均选用有及可在燃烧过程中燃烧干净的有机材料;添加剂的使用有助于混合液形态保留,同时兼有溶解汽油中的胶质物,使其不堵塞油路,清洗油路、及喷油嘴以及冬季防止结冰等功效。
主要空气的来源,是经发动机机油底盒设置的强制通风的装置引入的。对发动机机油底盒强制通风,目的在于将由于活塞密封失严导致少量高压气体进入发动机机油底盒中的水蒸气及汽油蒸气等,对发动机机油有损害气体物质,及时带出机油底盒,避免机油的被乳化现象发生,保护发动机机油的性质稳定。强制通风所需空气,可以从发动机空气过滤装置中引入,也可单独施加过滤装置引入。空气被前置引入,在燃油、水之间以气泡的形式存在。气泡可能会对装置及发动机中的部分金属机件产生“汽蚀”现象,针对此问题,可采取用高分子有机合成材料替代金属材料的方法解决。同时利用在水中添加黏合剂、稳定剂等方法加强气泡的稳定。气泡在进入汽化室后,在强气流的冲击下,将不复存在。
为什么一定量的水进入发动机气缸,不会对汽油产生阻燃?
水是由水分子结合成分子团的形式组成,水分子为偶极性分子,氢键夹角为104.5°,是自然界中极其稳定的分子结构。水能灭火,主要是运用了水在相变时即由液体转化为气体时可吸收大量的热,从而降低可燃物质的燃点,并利用其体积的膨胀,推开可燃物质周围的含氧空气,使燃烧因缺氧而停止。但是被雾化(极微小水滴)的水在2000℃以上的火中依然是可以被引燃的,这个过程分为裂解过程,即,水分子被分裂出氢原子和氧原子,随即产生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这是一个复反应的过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实现燃油、水、空气三项混合雾化的节油装置可通过与发动机协调改进,其燃油消耗量的减少效果会更佳。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实现燃油、水、空气三项混合雾化的节油装置,也可以实现油水和其他物质混合,用在非汽油发动机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实现燃油、水、空气三项混合雾化的节油装置,结构特点如下:
搅拌结构:在搅拌舱引入汽油与前期混压舱压入的空气和水按比例汇混,在高速旋转的搅拌桨叶的作用下,将汽油、水的液体形式击碎,并与空气进行充分的混合,造成油滴、水滴、气泡的多形态共存。
本实用新型对于合成汽油的使用,需依据具体合成内容及比例,经具体燃烧实验后,确定调整设置状况或使用程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实现燃油、水、空气三项混合雾化的节油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混液雾化将一定量空气和水混入汽油中,有以下优点:
a、使前置雾化成微小颗粒的汽油油滴(水滴)不会恢复其原有的单一液态形式;因为水和空气都是汽油的非融性物质,他们三者间有相互隔离和扰动的作用。
b、增加氧含量,先期混入的空气可提高汽化过程中的气体含量,增加燃烧时的氧化剂。
c、雾化水在获得复燃烧的相变之后,可使体积膨胀达16000多倍,能有效的增加发电机气缸内物质单位压力的变化,使热能更多的转化为压迫活塞的动能,提高了能量转化效率。
d、由于水在相变过程吸收一部分热量,能有效降低气缸压缩过程中的温度提升,使汽油中易爆燃物质,得不到爆燃所需温度,大大减少了活塞未达顶端燃料提前爆燃的概率,降低了高压缩比发动机对油品的苛刻要求;
2、将有一定条件的雾化水带进发动机:
e、在正确的比例分配之中,以确保水在相变的过程中对热能的吸收不会影响到其他可燃物质的氧化所需温度;
f、前置搅拌后水也被雾化,与空气和雾化汽油都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微小团体,利用发动机活塞运动的不同阶段,各自产生着不同的自态变化和互态变化,当活塞上行产生压力和温度时气缸温度可达300℃~400℃,随着温度的上升,部分汽油(烃类)和水的表层将被汽化(相变),但这样的压力和温度变化还不至使上述物质完全汽化,部分汽化膨胀也会击碎相当多的烃类的超大链性分子和超大水分子团;
g、当气缸上行至顶端,电火点燃汽油时温度可达1900℃~2500℃,这时温度与压力之比,已经不能影响会使水分子链断键的发生,同时纳米级微小的水滴颗粒可在瞬间被完全汽化,均匀一致的空间布局,不会造成推开氧化物的缺氧空间现象。同时,水分子发生氧化复反应(燃烧)现象,再次将未完全氧化的烃类分子链彻底击碎,使其达到完全氧化,膨胀系数的增大,增加了对活塞的推动力,让热能更多的转换为动能,直接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输出;
h、前期混入的空气,增加了氧含量,空气与水分的占有,减少了汽油总量,一加一减使燃烧的需氧量得到了保证,使燃烧真正达到彻底,大大减少尾气中未燃物质,有效提升排放标准;
3、为了解决水及水蒸气有可能有少部分被挤进活塞下部,导致机油被乳化的现象,利用节油装置器压缩舱段的真空抽提功能,结合发动机机油底盒通风结构实行强制增强通风,这样可以有效的带走在哪里仍处于气体形态的水和燃油残量;
4、可使发动机功效提升20%左右,可减少汽油消耗40%左右;
5、高压膜体过滤:其目的是让已经被粉碎混合的油滴、水滴和气泡,强行通过100纳米以下的微孔挤压过滤,达到构成形态的一致性与均匀性,这时混合液体中所有物质存在的颗粒物态均不超过过滤膜体的过滤孔径,此时汽油、水、空气不外以以下形式存在:微小油滴颗粒、水滴颗粒、水包油滴颗粒、油包水滴颗粒、水包气泡、油包气泡等;由于三者之间的不相融性并水中还添加适量阻融剂,可以在一定的时间之内阻止其同类物质的并融,同时也可以避免气泡破裂对金属的汽蚀,为雾化混液进入汽化室完全汽化提供了保障;
6、本装置不需要尾气回补技术与三元催化技术的支持即可实现燃烧充分。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实现燃油、水、空气三项混合雾化的节油装置的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实现燃油、水、空气三项混合雾化的节油装置的压混部分结构俯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实现燃油、水、空气三项混合雾化的节油装置的搅拌膜滤部分结构俯视图;
图中:A-发动机机油底盒抽提的空气入口;B-水注入口;C-汽油入口;D-空气补充入口;E-气水混压出口;F雾化混液出口;1-动力源装置、2-施压叶轮、3-水环压力舱、4-补充空气过滤膜、5-洁净空气舱6-搅拌舱、7-中心轴、8-搅拌桨叶、9-扰流板、10-密封胶垫、11-高压密封环、12-离心轮、13-专用过滤膜体、14-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实现燃油、水、空气三项混合雾化的节油装置做进一步更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可实现燃油、水、空气三项混合雾化的节油装置,包括动力源装置1、施压叶轮2、水环压力舱3、洁净空气舱5、搅拌舱6、中心轴7、离心轮12;其中,中心轴7的两端分别设有动力源装置1和端盖14;动力源装置1和端盖14之间依次设有施压叶轮2、搅拌舱6和离心轮12,搅拌舱6和离心轮12通过高压密封环11连接;端盖14与补充空气过滤膜4通过密封胶垫10相连接,搅拌舱6的外围设有外壳,密封胶垫10与搅拌舱6的外壳之间设有洁净空气舱5;水环压力舱3位于施压叶轮2的一侧,且水环压力舱3和施压叶轮2的同一平行位置分别设有水注入口B和发动机机油底盒抽提的空气入口A,施压叶轮2上与发动机机油底盒抽提的空气入口A对应位置设有一空气补充入口D;所述汽油入口C和雾化混液出口F分别位于搅拌舱6的外壳和端盖14上。
搅拌舱6包括搅拌桨叶8和扰流板9;所述搅拌桨叶8位于中心轴7的四周,扰流板9位于搅拌舱6外壳的内壁上。
中心轴7与端盖14通过轴承相连接,离心轮12为圆柱形,离心轮12的底部设有圆柱形插槽(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圆柱形插槽与搅拌舱6的外壳之间设有高压密封环11;端盖14的形状为圆柱形,端盖14的一侧设有雾化混液出口F。
离心轮12的外围设有专用过滤膜体13,施压叶轮2的底部设有端盖14。
搅拌舱6的外壳上与汽油入口C同一平行位置设有一空气补充入口D。
搅拌舱6的外壳为洁净空气舱5的内壁;搅拌舱6的外壳位于洁净空气舱5与搅拌舱6之间、洁净空气舱5与水环压力舱3之间、且搅拌舱6的外壳一侧靠近端盖14。
如附图1、2、3所示:本发明通过1动力源装置,可以从发动机输出中获得,亦可利用电动机获得,动力要求在每分钟1000转以上即可。
动力源装置1获得1000转以上的旋转力经中心轴7带动压力舱3中的施压叶轮2旋转,施压叶轮2旋转,搅动压力舱3中的水形成密封水环,水环中心产生负压,从进气孔A吸入经发动机机油底盒出强制通风的空气,随着偏心施压叶轮的旋转搅动,叶轮叶片间的部分空气与水相混合形成水中气泡和未混合的空气,随叶轮与水环偏心度的扩展,吸入更多空气,当A口进入的空气不足时,D进气口得压力阀门被打开,补充洁净空气。叶轮间隙离开进气孔时,水环则形成这个舱段的密封,随施压叶轮2继续旋转,偏向水环进入压缩阶段,叶片间的空间被压缩,到达初级混液出口E时,将压缩的空气及混入气泡的水压入搅拌舱7。
汽油入口C向搅拌舱7注入汽油,与经压力舱3混压后的空气和水结合,中心轴7带动搅拌桨叶8旋转击打与扰流板9回扰力的共同作用下,使三种不同的物质以油滴、水滴、气泡的形态相混合。
随压力舱3和汽油继续注入,混合液被挤入离心叶轮11,在离心叶轮11边环处用专用的复合微滤过滤膜12密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迫使被搅拌的混合体从孔径小于100纳米的过滤孔通过,油滴、水滴、气泡的滤出直径一致,最终被雾化的混合液从出口F排出。
雾化混合液物质比例的保证;由空气注入口A、D的负压力与水注入口B的阀门共同控制,注水量的大小决定空气负压力的大小。汽油的注入量,靠汽油注入口C的阀门控制(所有阀门均属单独配置,并可由车载电脑自动控制,故未在原理图中标注)。
为保证雾化混合液形成后,同类物质不会迅速的融合回原始形态,故需在水中施加一些粘合剂、润滑剂、清洁剂、抗爆剂等。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技术人员阅读本申请说明书后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变更均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申请待批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可实现燃油、水、空气三项混合雾化的节油装置,包括动力源装置(1)、施压叶轮(2)、水环压力舱(3)、洁净空气舱(5)、搅拌舱(6)、中心轴(7)、离心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7)的两端分别设有动力源装置(1)和端盖(14);所述动力源装置(1)和端盖(14)之间依次设有施压叶轮(2)、搅拌舱(6)和离心轮(12),搅拌舱(6)和离心轮(12)通过高压密封环(11)连接;所述端盖(14)下端设有补充空气过滤膜(4),搅拌舱(6)与补充空气过滤膜(4)之间设有洁净空气舱(5);所述水环压力舱(3)位于施压叶轮(2)的一侧,靠近洁净空气舱(5);水环压力舱(3)和施压叶轮(2)的同一侧分别设有水注入口(B)和发动机机油底盒抽提的空气入口(A),施压叶轮(2)上与发动机机油底盒抽提的空气入口(A)对应位置设有一空气补充入口(D);所述汽油入口(C)和雾化混液出口(F)分别位于搅拌舱(6)的外壳和端盖(1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燃油、水、空气三项混合雾化的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14)与补充空气过滤膜(4)通过密封胶垫(10)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置雾化混液节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14)上设有凹槽,凹槽内布置有轴承,中心轴(7)通过轴承与端盖(14)通过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燃油、水、空气三项混合雾化的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轮(12)的底部设有柱形插槽,柱形插槽与搅拌舱(6)的外壳之间设有高压密封环(11);离心轮(12)的外围设有专用过滤膜体(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燃油、水、空气三项混合雾化的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端盖(14)的形状为圆柱形,端盖(14)的一侧设有雾化混液出口(F)。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燃油、水、空气三项混合雾化的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叶轮(2)与水环压力舱(3)的底部设有端盖(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燃油、水、空气三项混合雾化的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舱(6)包括搅拌桨叶(8)和扰流板(9);所述搅拌桨叶(8)位于中心轴(7)的四周,扰流板(9)位于搅拌舱(6)外壳的内壁上;搅拌舱(6)的外壳上与汽油入口(C)同一平行位置设有一空气补充入口(D)。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燃油、水、空气三项混合雾化的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舱(6)的外壳为洁净空气舱(5)的内壁,且搅拌舱(6)的外壳位于洁净空气舱(5)与搅拌舱(6)之间、洁净空气舱(5)与水环压力舱(3)之间、且搅拌舱(6)的外壳一侧靠近端盖(14)。
CN2011200806518U 2011-03-24 2011-03-24 一种可实现燃油、水、空气三项混合雾化的节油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236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806518U CN202023660U (zh) 2011-03-24 2011-03-24 一种可实现燃油、水、空气三项混合雾化的节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806518U CN202023660U (zh) 2011-03-24 2011-03-24 一种可实现燃油、水、空气三项混合雾化的节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23660U true CN202023660U (zh) 2011-11-02

Family

ID=44848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8065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23660U (zh) 2011-03-24 2011-03-24 一种可实现燃油、水、空气三项混合雾化的节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2366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26146A1 (zh) * 2011-03-24 2012-09-27 Lu Hui 一种前置雾化混液节油器
CN108372053A (zh) * 2016-11-16 2018-08-07 江苏景中景工业涂装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喷漆烤漆房环保装备中的自旋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26146A1 (zh) * 2011-03-24 2012-09-27 Lu Hui 一种前置雾化混液节油器
CN108372053A (zh) * 2016-11-16 2018-08-07 江苏景中景工业涂装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喷漆烤漆房环保装备中的自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82587B (zh) 一种可实现燃油、水、空气三项混合雾化的节油装置
CN103396831B (zh) 加氢转化重碳氢化合物原料的制程
CN102203223A (zh) 含有可燃固体粉末的混合燃料以及能使用该混合燃料的发动机
CN103352777A (zh) 一种氢能发动机系统
CN102676246B (zh) 一种燃油添加剂
WO2011041705A1 (en) Homogenizing fuel enhancement system
JPS5844856B2 (ja) エンヂンヨウカネツスイジヨウキオクリコミキカイソウチノ サンコウテイコウカネツシキジヨウキオクリコミソウチ
CN203321706U (zh) 一种氢能发动机系统
CN202023660U (zh) 一种可实现燃油、水、空气三项混合雾化的节油装置
CN1958745A (zh) 一种环保柴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35871A (zh) 内燃机准液体燃料及其输送和喷射方法
CN101768487A (zh) 内燃机准液体燃料及其输送和喷射方法
CN202625832U (zh) 一种生物油与含烃原料混合气化制备高品位合成气的装置
CN2550501Y (zh) 石油热采混合气体注气装置
CN110527566A (zh) 一种用于节油护车的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783A (zh) 双燃料节能发动机
CN101633859A (zh) 一种高清洁柴油
WO2011131144A1 (zh) 含木质素的混合燃料及其生产方法以及能使用该混合燃料的喷油器
WO2000029518A1 (fr) Combustible mixte eau/huile et procede permettant de le produire
CN201614997U (zh) 一种内燃机燃料雾化膨胀器
CN102536539B (zh) 一种带有水雾化功能的空气滤清装置
CN205207001U (zh) 蒸汽内燃机
CN108707487A (zh) 一种新能源水及其加工方法
CN1285711C (zh) 柴油用助燃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38135A (zh) 一种发动机积碳燃烧清洗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02

Termination date: 2014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