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04070U - 一种手机电池封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机电池封装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004070U CN202004070U CN2010205834100U CN201020583410U CN202004070U CN 202004070 U CN202004070 U CN 202004070U CN 2010205834100 U CN2010205834100 U CN 2010205834100U CN 201020583410 U CN201020583410 U CN 201020583410U CN 202004070 U CN202004070 U CN 20200407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 mobile phone
- anode
- conductive copper
- copper she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电池封装结构,包括手机电池本体和电芯,电芯前端分别设有电池正极和电池负极,电池正极不同位置排列有多个充电触片,各个充电触片分别由不同长度的导电铜片连接到电池负极。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手机电池电芯位置和电池正负极位置固定,且不改变手机电池内部其他结构的条件下,只需要通过改变导电铜片的长度即可适应不用的充电触片位置,结构简单,节省成本,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封装结构的手机电池装配时采用从前到后原则,其装配容易,稳固性良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电池,特别涉及一种手机电池的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市场上有多个生产商提供的多种型号的手机及手机电池,各种型号的手机电池在充电时由于其触片的位置不一样,需要能与其触片位置对应的配套充电器,一旦无法对应其触片位置则无法充电。
为了解决此一问题,现有的技术在充电器的结构上进行改进,通过改变充电器充电正负极触片的位置来适应不同型号的手机,或者借助外加的工具,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0820161646.8万能手机电池充电器,该电池充电器包括稳压器,还包括两只充电夹,充电夹包括两片电极夹本体,整体呈老虎钳状,一端为夹头,另一端为手柄,一侧电极夹本体的夹头内侧设有铜片,所述铜片两端为电极触点,铜片通过导线连接着稳压器的正极或负极。使用时,一侧电极夹本体夹持在手机电池的正极,另一侧电极夹本体夹持在手机电池的负极。
然而在有些情况下无法选择充电器的类型,借助外加的工具不仅成本增加而且比较麻烦,迄今尚没有直接对手机电池封装结构进行改进以适用不同类型的充电环境的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新型手机电池封装方式,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充电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机电池封装结构,包括手机电池本体和电芯,电芯前端分别设有电池正极和电池负极,电池正极不同位置排列有多个充电触片,各个充电触片分别由不同长度的导电铜片连接到电池负极。
所述电芯前端电池正极和电池负极处分别设有连接的电路板。
当导电铜片的长度无限小时,即电池正极和电池负极处分别连接的电路板合二为一,电路同时具有保护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手机电池电芯位置和电池正负极位置固定,且不改变手机电池内部其他结构的条件下,只需要通过改变导电铜片的长度即可适应不用的充电触片位置,结构简单,节省成本,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封装结构的手机电池装配时采用从前到后原则,其装配容易,稳固性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机电池封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导电铜片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配关系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装配完成后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手机电池本体8和电芯3,电芯3前端分别设有电池正极6和电池负极5,在手机电池内部电路设置中,电芯3以及电池正极6和电池负极5的位置都是固定的。
本实用新型手机电池本体8的前端电池正极6和电池负极5处分别设有相连接的电路板7和电路板4,为了因应不同类型的手机充电器充电触片位置,电路板7上从左向右的不同位置分别可以连接和排列多个充电触片11、12和13,各个充电触片分别由不同长度的导电铜片21、22和23连接到电路板4和电池负极5,形成电池封装本体100,导电铜片21、22和23的长度可以根据充电触片11、12和13的不同位置要求进行改变。当导电铜片21、22和23的长度无限小时,即电路板7和电路板4合二为一,电路同时具有保护作用。
当充电触片需要适应充电触片11和12的位置时,在手机电池封装时改变导电铜片的长度使其达到导铜片21和22的长度,即可适应充电触片11和12的位置,同理当充电触片需要适应充电触片11和13的位置时,在手机电池封装时改变导电铜片的长度使其达到导铜片21和23的长度,即可适应充电触片11和13的位置。
参见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装配时采用从前到后原则,第一弹片91前端设有一向后弯曲的钩片,可以卡在导电铜片21、22和23与充电触片11、12和13接合的位置,第二弹片92呈阶梯状弯曲地扣紧电路板7,装配时将封装本体100相应地卡到设于电芯3上的卡座141上,将上盖142从上向下卡紧封装本体100,扣上第一弹片91和第二弹片92,最后再装上上盖31,分别卡紧前盖101和后盖102,即可完成安装,安装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手机电池电芯位置和电池正负极位置固定,且不改变手机电池内部其他结构的条件下,只需要通过改变导电铜片的长度即可适应不用的充电触片位置,结构简单,节省成本,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封装结构的手机电池装配时采用从前到后原则,其装配容易,稳固性良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手机电池封装结构,包括手机电池本体和电芯,电芯前端分别设有电池正极和电池负极,电池正极不同位置排列有多个充电触片,其特征在于,各个充电触片分别由不同长度的导电铜片连接到电池负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电池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芯前端电池正极和电池负极处分别设有连接的电路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电池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导电铜片的长度可以根据充电触片的不同位置要求进行改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电池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导电铜片与充电触片接合的位置设有第一弹片,与电池正极连接的电路板与第二弹片紧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5834100U CN202004070U (zh) | 2010-10-28 | 2010-10-28 | 一种手机电池封装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5834100U CN202004070U (zh) | 2010-10-28 | 2010-10-28 | 一种手机电池封装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004070U true CN202004070U (zh) | 2011-10-05 |
Family
ID=44706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58341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04070U (zh) | 2010-10-28 | 2010-10-28 | 一种手机电池封装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004070U (zh) |
-
2010
- 2010-10-28 CN CN2010205834100U patent/CN20200407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887467B (zh) | 一种以弹性元件为导电片的电池组合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4216105U (zh) | 一种可串并联切换的电池盒 | |
CN210429949U (zh) | 一种电池包及电动自行车 | |
CN201490241U (zh) | 锂电池盖板组件及使用该组件的锂电池 | |
CN202585603U (zh) | 锂离子电池以及锂离子电池用转接板 | |
CN202004070U (zh) | 一种手机电池封装结构 | |
CN201717330U (zh) | 聚合物锂离子电动汽车电池 | |
CN210350032U (zh) | 一种自带充电器的锂离子电池组 | |
CN201540909U (zh) | 一种锂电池盖板组件及使用该组件的锂电池 | |
CN203617367U (zh) | 锂离子电池组 | |
CN209312829U (zh) | 电动单车电池包结构 | |
CN102280606A (zh) | 一种能量功率型锂离子电池内部绝缘保护垫 | |
CN201887841U (zh) | 万能充电器外表简易充电手机 | |
CN204130609U (zh) | 一种车载启动电源 | |
CN202217724U (zh) | 可充电电池包 | |
CN203039038U (zh) | 一种铅酸蓄电池 | |
CN113140876B (zh) | 一种电芯正负极的焊接镍片防短路安装结构 | |
CN201673945U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输出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锂离子电池 | |
CN212011112U (zh) | 一种锂电池连接片装置 | |
CN203205933U (zh) | 带线车载充电器 | |
CN202487676U (zh) | 手机电池 | |
CN205752685U (zh) | 插pin焊接电池连接器 | |
CN207490039U (zh) | 一种适用于不同规格方形电池化成和分容的充电装置 | |
CN205790168U (zh) | 一种组合式蓄电池组 | |
CN201130687Y (zh) | Pcm保护板连接用镍带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005 Termination date: 2011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