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94157U - 组合式电感器 - Google Patents

组合式电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94157U
CN201994157U CN2011200043600U CN201120004360U CN201994157U CN 201994157 U CN201994157 U CN 201994157U CN 2011200043600 U CN2011200043600 U CN 2011200043600U CN 201120004360 U CN201120004360 U CN 201120004360U CN 201994157 U CN201994157 U CN 2019941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induction coil
line layer
substrate
combined i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0436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子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es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tes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00436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941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941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9415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组合式电感器包括一基板,其上开设有多个容纳孔,一第一信号线和一第二信号线分别具有一第一线层和一第二线层布设于所述基板中且依序行经每一所述容纳孔外围,每一所述第二线层对应一所述第一线层,所述第一线层和所述第二线层分别依序形成相接的多个第一感应圈和多个第二感应圈,每一所述第一感应圈和每一所述第二感应圈均对应围绕于每一所述容纳孔外围,各所述第一感应圈之间和各所述第二感应圈之间分别经由一第一连接段和一第二连接段连接,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段位于同一直线,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段位于同一直线,多个磁芯分别设于各所述容纳孔内,方便自动化作业,且便于所述第一感应圈和所述第二感应圈紧密排列从而提高电感量。

Description

组合式电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电感器,尤其是指一种用于方便自动化作业和排列紧密的组合式电感器。
【背景技术】
在网络日益普遍化的现象下,提升网络接口的质量成为必然趋势,而各种类型的网络接口中都少不了磁性模块,高质量的磁性模块能与网络收发控制芯片很好地匹配,起到优化网络通信质量的重要作用。
然而,一般磁性模块中的信号如不经过处理,都会出现耦合电容量多、高频成分过强以及差模噪声大等问题,业界大多是于所述磁性模块中集成多个变压器和多个共模抑制模块等电感组件来解决问题,所述变压器和所述共模抑制模块的结构一般都是由多个穿线磁珠型线圈组成,先手工绕制完成后,再表面贴或者直插封装在所述磁性模块中,所述变压器可以减少所述磁性模块的耦合电容量,实现信号隔离,使电压或电流得以转换,并且抑制共模干扰的影响,而所述共模抑制模块可以对信号进行整形和调节来削弱任何高频成分和差模噪声来提高输入数据信号的信噪比。
虽然上述磁性模块通过所述变压器和所述共模抑制模块等电感组件可以达到抑制共模干扰、削弱差模噪声等作用,但也存在其它的诸多缺陷,如下:
1.由于所述变压器和所述共模抑制模块均为需手工绕制的穿线磁珠型线圈,而手工绕制的方式效率低,线圈质量较差,且不利于生产流程中的自动化,从而导致了所述电连接器系统的成本较大。
2.因所述磁性模块的空间原本有限,而所述变压器和所述共模抑制模块为表面贴或者直插封装在所述磁性模块中,这样占据了较多的空间,不利于产品的精密化发展趋势。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组合式电感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自动化作业和信号线排列紧密的方式来达到提高电感量目的的组合式电感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电感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式电感器,其包括至少一基板,所述基板上开设有多个容纳孔;至少一第一信号线,具有至少一第一线层,所述第一线层布设于所述基板中且依序行经每一所述容纳孔外围,所述第一线层依序形成相接的多个第一感应圈,每一所述第一感应圈对应围绕于每一所述容纳孔外围,各所述第一感应圈之间分别经由一第一连接段相连接,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段位于同一直线上;至少一第二信号线,具有至少一第二线层,所述第二线层布设于所述基板中且依序行经每一所述容纳孔外围,每一所述第二线层分别对应一所述第一线层,且所述第二线层依序形成相接的多个第二感应圈,每一所述第二感应圈对应围绕于每一所述容纳孔外围,各所述第二感应圈之间分别经由一第二连接段相连接,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段位于同一直线上;多个磁芯分别设于对应的各所述容纳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组合式电感器中所述基板上开设有多个容纳孔,所述第一线层布设于所述基板中且依序行经每一所述容纳孔外围,每一所述第一感应圈对应围绕于一所述容纳孔外围,所述第二线层布设于所述基板中且依序行经每一所述容纳孔外围,每一所述第二感应圈对应围绕于每一所述容纳孔外围,多个磁芯分别设于对应的各所述容纳孔内,如此即可达到产生电感的目的,方便了自动化作业。
并且,各所述第一感应圈之间分别经由所述第一连接段相连接,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段位于同一直线上,各所述第二感应圈之间分别经由所述第二连接段相连接,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段位于同一直线上,如此便于所述第一感应圈和所述第二感应圈紧密排列,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在有限的空间内能布设的更长,从而提高电感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电感器中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位于所述基板中的俯视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电感器的局部剖视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电感器中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于一层基板中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电感器中多个第一线层和多个第二线层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基板1          容纳孔11
第一信号线2    第一线层21    第一感应圈22   第一导通件23
第一输入端24   第一输出端25  第一连接段26
第二信号线3    第二线层31    第二感应圈32   第二导通件33
第二输入端34   第二输出端35  第二连接段36
奇连线4        偶连线5       奇偶线6
磁芯7          盖体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电感器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电感器的最佳实施方式,其包括一基板1,一第一信号线2和一第二信号线3分别对应布设于所述基板1中,多个磁芯7分别安装于所述基板1内,以及二盖体8分别盖设于所述基板1的上下方。
请参照图2,所述基板1上开设有多个容纳孔11,多个所述磁芯7分别设于对应的各所述容纳孔11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板1为多层堆叠设置,多个所述容纳孔11上下贯穿多层所述基板1,多个所述容纳孔11排列成两排。在其它实施例中(未图示),所述基板1可为一体式设置。
请参照图2和图4,所述第一信号线2具有多个第一线层21,每一层所述基板1对应设有一所述第一线层21,每一所述第一线层21依序行经每一所述容纳孔11外围,所述第一线层21依序形成相接的多个第一感应圈22,每一所述第一感应圈22对应围绕于一所述容纳孔11外围,依序设有多个且呈上下间隔排列的所述一第一线层21,任二依序相邻的所述第一线层21于所述基板1中经由一第一导通件23首尾桥接,即所述基板1中呈上下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一线层21均通过所述第一导通件23相接,最上层所述第一线层21具有一第一输入端24,最下层所述第一线层21具有一第一输出端25。所述第一线层21中,任二相邻的所述第一感应圈22之间分别经由一第一连接段26相连接,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段26位于同一直线上。
且,奇数位置的多个所述第一感应圈22中心的连线定义为一奇连线4,偶数位置的多个所述第一感应圈22中心的连线定义为一偶连线5,所述奇连线4和所述偶连线5平行。
请参照图2和图4,所述第二信号线3具有多个第二线层31,每一层所述基板1对应设有一所述第二线层31,每一所述第二线层31依序行经每一所述容纳孔11外围,每一所述第二线层31分别对应一所述第一线层21,且所述第二线层31依序形成相接的多个第二感应圈32,每一所述第二感应圈32对应围绕于每一所述容纳孔11外围,且所述第二线层31上相邻排序的任二所述第二感应圈32,其中一所述第二感应圈32围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感应圈22外围,其中另一所述第二感应圈32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感应圈22内。所述第二信号线3和所述第一信号线2的长度的长度相等。
所述第二信号线3于所述基板1中,依序设有多个且呈上下间隔排列的所述一第二线层31,且任二依序相邻的所述第二线层31于所述基板1中经由一第二导通件33首尾桥接,即所述基板1中呈上下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二线层31均通过所述第二导通件33相接,最上层所述第二线层31具有一第二输入端34,最下层所述第二线层31具有一第二输出端35。所述第二线层31中,任二相邻的所述第二感应圈32之间分别经由一第二连接段36相连接,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段36位于同一直线上。每一所述第一连接段26对应每一所述第二连接段36,所述第一连接段26和所述第二连接段36相互平行。
呈上下间隔排列的任二依序相邻的所述第一线层21于所述基板1中,和呈上下间隔排列的任二依序相邻的所述第二线层31于所述基板1中,其中一所述第一线层21位于一所述第二线层31外,另一所述第一线层21位于一所述第二线层31内。
且,奇数位置的多个所述第二感应圈32中心位于所述奇连线4上,偶数位置的多个所述第二感应圈32中心位于所述偶连线5上,相邻奇数位置的所述第一感应圈22中心和偶数位置的所述第一感应圈22中心的连线定义为一奇偶线6,所述奇偶线6与所述奇连线4和所述偶连线5垂直,相邻奇数位置的所述第二感应圈32中心和偶数位置的所述第二感应圈32中心位于同一所述奇偶线6上,多个所述第一感应圈22对应形成有多个所述奇偶线6,多个所述奇偶线6相互平行。奇数位置的所述第二感应圈32紧密的围设于所述第一感应圈22外,偶数位置的所述第一感应圈22紧密的围设于所述第二感应圈32外。
依序围绕于相邻所述容纳孔11外的所述第一感应圈22和所述第二感应圈32,位于序列第一的所述第一感应圈22和所述第二感应圈32为逆时针绕设于所述容纳孔11周围,依序相邻的所述第一感应圈22和所述第二感应圈32为顺时针绕设于所述容纳孔11周围。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为,位于序列第一的所述第一感应圈22和所述第二感应圈32为顺时针绕设于所述容纳孔11周围,依序相邻的所述第一感应圈22和所述第二感应圈32为逆时针绕设于所述容纳孔11周围。
请参照图2、图3以及图4,组装时,首先,将所述第一信号线2布设于所述基板1上。每一层所述基板1对应设有一所述第一线层21,令每一所述第一感应圈22对应围绕于一所述容纳孔11外围。
其次,将所述第二信号线3布设于所述基板1上。每一层所述基板1对应设有一所述第二线层31,每一所述第二线层31分别对应一所述第一线层21,令每一所述第二感应圈32对应围绕于每一所述容纳孔11外围,且所述第二线层31上相邻排序的任二所述第二感应圈32,其中一所述第二感应圈32围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感应圈22外围,其中另一所述第二感应圈32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感应圈22内。
接着,将多层所述基板1相互堆叠,利用所述第一导通件23使得所述基板1中呈上下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一线层21相接,所述第二导通件33使得所述基板1中呈上下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二线层31相接。
最后,将上述组装好的结构安放于一模具(未图示)上,再将所述二盖体8和多个所述磁芯7一体灌注成型,令多个所述磁芯7分别对应位于各所述容纳孔11内,所述二盖体8分别盖设于所述基板1的上方和下方。在其它实施例中如果所述磁芯7和所述二盖体8为分体式,则先将多个所述磁芯7分别安装于各所述容纳孔11内,再将所述二盖体8分别盖设于所述基板1的上方和的下方。
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为(未图示),与上述最佳实施例方式相同之处,在此不再累述,不同之处在于,多个所述容纳孔11也可排列成一排,奇数位置的多个所述第一感应圈22中心的连线定义为一奇连线4,偶数位置的多个所述第一感应圈22中心的连线定义为一偶连线5,所述奇连线4和所述偶连线5重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电感器具有如下优点:
1.所述组合式电感器中所述基板1上开设有多个容纳孔11,所述第一线层21布设于所述基板1中且依序行经每一所述容纳孔11外围,每一所述第一感应圈22对应围绕于一所述容纳孔11外围,所述第二线层31布设于所述基板1中且依序行经每一所述容纳孔11外围,每一所述第二感应圈32对应围绕于每一所述容纳孔11外围,多个磁芯7分别设于对应的各所述容纳孔11内,如此即可达到产生电感的目的,方便了自动化作业。
2.每一所述第一感应圈22对应围绕于一所述容纳孔11外围,每一所述第二感应圈32对应围绕于每一所述容纳孔11外围,且所述第二线层31上相邻排序的任二所述第二感应圈32,其中一所述第二感应圈32围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感应圈22外围,其中另一所述第二感应圈32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感应圈22内,多个磁芯7分别设于对应的各所述容纳孔11内,令所述第一信号线2和所述第二信号线3的漏磁量相等,如此不会存在信号传输时间的差异。
3.所述组合式电感器中多个所述磁芯7分别设于对应的各所述容纳孔11内,而每一所述第一感应圈22对应围绕于一所述容纳孔11外围,每一所述第二感应圈32对应围绕于每一所述容纳孔11外围,尽可能减少了漏磁的情况,从而达到提高电感量的目的。
4.在所述基板1的有限面积内,每一所述第一感应圈22对应围绕于一所述容纳孔11外围,每一所述第二感应圈32对应围绕于每一所述容纳孔11外围,这样可绕设的匝数多,而且一个所述磁芯7外只围设有一个所述第一感应圈22和一个所述第二感应圈32,故所述第一感应圈22和所述第二感应圈32的圆周可设计的较大,因此可以安放更大的所述磁芯7,释放的磁力随之增大,电感量也增加,进而保证产品的性能。
5.所述二盖体8和所述磁芯7一体灌注成型,令多个所述磁芯7分别对应位于各所述容纳孔11内,所述二盖体8分别盖设于所述基板1的上方和下方,制造简便,且可防止漏磁现象的发生。
6.通过所述第一导通件23和所述第二导通件33使得,呈上下间隔排列的任二依序相邻的所述第一线层21于所述基板1中,和呈上下间隔排列的任二依序相邻的所述第二线层31于所述基板1中,其中一所述第一线层21位于一所述第二线层31外,另一所述第一线层21位于一所述第二线层31内,令所述第一信号线2和所述第二信号线3的长度处于等长状态,以最大限度减小了所述第一信号线2和所述第二信号线3信号传输的间隔时差,保证了产品的良好性能。
7.所述奇偶线6与所述奇连线4和所述偶连线5垂直,如此可令所述第一信号线2和所述第二信号线3紧密排列,节约空间,且在有限的空间内,能令所述第一信号线2和所述第二信号线3的长度越长,故能提高电感量。
8.各所述第一感应圈22之间分别经由一第一连接段26相连接,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段26位于同一直线上,各所述第二感应圈32之间分别经由一第二连接段36相连接,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段36位于同一直线上,如此便于所述第一感应圈22和所述第二感应圈32紧密排列,所述第一信号线2和所述第二信号线3在有限的空间内能布设的更长,从而提高电感量。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组合式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基板,所述基板上开设有多个容纳孔;
至少一第一信号线,具有至少一第一线层,所述第一线层布设于所述基板中且依序行经每一所述容纳孔外围,所述第一线层依序形成相接的多个第一感应圈,每一所述第一感应圈对应围绕于每一所述容纳孔外围,各所述第一感应圈之间分别经由一第一连接段相连接,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段位于同一直线上;
至少一第二信号线,具有至少一第二线层,所述第二线层布设于所述基板中且依序行经每一所述容纳孔外围,每一所述第二线层分别对应一所述第一线层,且所述第二线层依序形成相接的多个第二感应圈,每一所述第二感应圈对应围绕于每一所述容纳孔外围,各所述第二感应圈之间分别经由一第二连接段相连接,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段位于同一直线上;
多个磁芯分别设于对应的各所述容纳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层上相邻排序的任二所述第二感应线圈,其中一所述第二感应线圈围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感应圈外围,其中另一所述第二感应线圈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感应圈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线于所述基板中,依序设有至少二个且呈上下间隔排列的所述一第一线层,且任二依序相邻的所述第一线层于所述基板中经由一第一导通件桥接;所述第二信号线于所述基板中,依序设有至少二个且呈上下间隔排列的所述一第二线层,且任二依序相邻的所述第二线层于所述基板中经由一第二导通件桥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电感器,其特征在于:任二依序相邻的所述第一线层于所述基板中藉由所述第一导通件首尾相接,任二依序相邻的所述第二线层于所述基板中藉由所述第二导通件首尾相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最上层所述第一线层和所述第二线层分别具有一第一输入端和一第二输入端,最下层所述第一线层和所述第二线层分别具有一第一输出端和一第二输出端。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呈上下间隔排列的任二依序相邻的所述第一线层于所述基板中,和呈上下间隔排列的任二依序相邻的所述第二线层于所述基板中,其中一所述第一线层位于一所述第二线层外,另一所述第一线层位于一所述第二线层内。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多层堆叠设置,每一层所述基板对应设有至少一所述第一线层和至少一所述第二线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容纳孔排列成一排。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合式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奇数位置的多个所述第一感应圈中心的连线定义为一奇连线,偶数位置的多个所述第一感应圈中心的连线定义为一偶连线,所述奇连线和所述偶连线重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容纳孔排列成两排。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合式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奇数位置的多个所述第一感应圈中心的连线定义为一奇连线,偶数位置的多个所述第一感应圈中心的连线定义为一偶连线,所述奇连线和所述偶连线平行。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组合式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奇数位置的多个所述第二感应圈中心位于所述奇连线上,偶数位置的多个所述第二感应圈中心位于所述偶连线上。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组合式电感器,其特征在于:相邻奇数位置的所述第一感应圈中心和偶数位置的所述第一感应圈中心的连线定义为一奇偶线,所述奇偶线与所述奇连线垂直。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组合式电感器,其特征在于:相邻奇数位置的所述第二感应圈中心和偶数位置的所述第二感应圈中心位于同一所述奇偶线上。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组合式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感应圈对应形成有多个所述奇偶线,多个所述奇偶线相互平行。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奇数位置的所述第二感应圈紧密的围设于所述第一感应圈外;偶数位置的所述第一感应圈紧密的围设于所述第二感应圈外。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线的长度和所述第二信号线的长度相等。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连接段对应每一所述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相互平行。
CN2011200043600U 2011-01-06 2011-01-06 组合式电感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941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043600U CN201994157U (zh) 2011-01-06 2011-01-06 组合式电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043600U CN201994157U (zh) 2011-01-06 2011-01-06 组合式电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94157U true CN201994157U (zh) 2011-09-28

Family

ID=44670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0436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94157U (zh) 2011-01-06 2011-01-06 组合式电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9415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24216A (zh) * 2019-01-10 2019-03-26 广西芯百特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绕线电感器件及装置
CN111333020A (zh) * 2018-12-19 2020-06-26 上海迈铸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带有铁磁芯的螺线电感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33020A (zh) * 2018-12-19 2020-06-26 上海迈铸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带有铁磁芯的螺线电感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33020B (zh) * 2018-12-19 2023-02-28 上海迈铸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带有铁磁芯的螺线电感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24216A (zh) * 2019-01-10 2019-03-26 广西芯百特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绕线电感器件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74201B (zh) 一种脉冲变压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3887041A (zh) 一种贴片式共模扼流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5318961U (zh) 一种共模电感器
CN107924751A (zh) 具有分离器的电感装置以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
CN201994157U (zh) 组合式电感器
CN104064337A (zh) 装有外壳的环形变压器
CN201639097U (zh) 用于连接器的磁性模组
CN203931710U (zh) 一种组合式屏蔽电感
CN202034158U (zh) 组合式电感器
CN105163489A (zh) 感应线圈总成
CN102097198A (zh) 组合式电感器
WO2019001402A1 (zh) 新型绕法的emi共模电感及其绕制方法
WO2019033879A1 (zh) 一种变压器
CN103051116B (zh) 缝纫机用伺服电机分块定子的制造方法及其专用压装装置
CN103745800B (zh) 一种脉冲变压器及其制造方法
US20210125771A1 (en) Inductor framework and inductance device
CN105489344A (zh) 脉冲变压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3745801B (zh) 一种脉冲变压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3871134U (zh) 一种变压器
CN205248090U (zh) 一种贴片式网络变压器
CN104103407B (zh) 集成有接地结构的电路板磁性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TWI511170B (zh) 一種電感元件
CN203423848U (zh) 一种新型pcb线圈
CN202373431U (zh) 线圈装置、复合线圈装置以及平面变压器
CN202749984U (zh) 一种工业缝纫机用伺服电机定子分块结构及其压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8

Termination date: 201301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