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71134U - 一种变压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压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871134U CN203871134U CN201420185445.7U CN201420185445U CN203871134U CN 203871134 U CN203871134 U CN 203871134U CN 201420185445 U CN201420185445 U CN 201420185445U CN 203871134 U CN203871134 U CN 2038711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gnetic core
- hole
- coil
- plate
- connecting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包括第一磁芯、第二磁芯、至少两层布线板以及线圈,其中:所述至少两层布线板上设置有至少一对磁芯通孔,每对磁芯通孔包括:第一磁芯通孔和第二磁芯通孔;所述第一磁芯和所述第二磁芯能够形成闭合磁路,所述闭合磁路贯穿于所述第一磁芯通孔和所述第二磁芯通孔;所述线圈固定在每一层布线板上的每一对磁芯通孔四周,用于形成至少一个初级绕组和至少一个次级绕组;本实用新型便于实现自动化的绕线工艺,提高了生成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变压器。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一般包括环式磁芯、线圈以及基座。其中,线圈缠绕在环式磁芯上,用于形成至少一个初级绕组和一个次级绕组;环式磁芯设置在基座上。
但是,由于环式磁芯为闭合结构,因此,现有的变压器并不利于采用自动化的绕线工艺,尤其是针对内孔较小的环式磁芯而言,需要人力手工穿线,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压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变压器采用环式磁芯,不利于采用自动化的绕线工艺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变压器,包括第一磁芯、第二磁芯、至少两层布线板以及线圈,其中:
所述至少两层布线板上设置有至少一对磁芯通孔,每对磁芯通孔包括:第一磁芯通孔和第二磁芯通孔;
所述第一磁芯和所述第二磁芯能够形成闭合磁路,所述闭合磁路贯穿于所述第一磁芯通孔和所述第二磁芯通孔;
所述线圈固定在每一层布线板上的每一对磁芯通孔四周,用于形成至少一个初级绕组和至少一个次级绕组。
优选地,所述第一磁芯为U型磁芯,所述第二磁芯为I型磁芯;其中,所述U型磁芯和所述I型磁芯能够形成闭合磁路;
所述闭合磁路贯穿于所述第一磁芯通孔和所述第二磁芯通孔,具体为:
所述U型磁芯贯穿于所述第一磁芯通孔和所述第二磁芯通孔,所述I型磁芯与所述U型磁芯的两个开口磁芯面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一磁芯和所述第二磁芯均为U型磁芯;其中,两个所述U型磁芯能够形成闭合磁路;
所述闭合磁路贯穿于所述第一磁芯通孔和所述第二磁芯通孔,具体为:
两个所述U型磁芯的开口磁芯面通过所述第一磁芯通孔和所述第二磁芯通孔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初级绕组和所述次级绕组均至少由一对线圈形成;其中,当不同对线圈形成同一初级绕组或同一次级绕组时,所述不同对线圈为固定于不同布线板的同一对磁芯通孔四周的线圈;
所述一对线圈包括固定在同一布线板上每对磁芯通孔四周的第一线圈以及与所述第一线圈相连的第二线圈,其中,所述第一线圈以螺旋式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一磁芯通孔的四周;所述第二线圈以螺旋式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二磁芯通孔的四周。
优选的,当所述初级绕组和/或所述次级绕组由至少两对线圈形成时,所述布线板上还设置有穿线通孔;
其中,用于形成同一初级绕组和/或同一次级绕组的不同对线圈通过所述穿线通孔相连。
优选的,用于形成同一初级绕组和/或同一次级绕组的不同对线圈位于相间隔的不同布线板上。
优选的,所述变压器还包括顶层连接板和底层连接板,所述顶层连接板位于所述至少两层布线板的上表面,所述底层连接板位于所述至少两层布线板的下表面;所述至少两层布线板上还均设置有穿线通孔;
其中,所述顶层连接板与所述底层连接板上均设置有与所述至少两层布线板相同的磁芯通孔;
所述顶层连接板和/或所述底层连接板上设置有初级焊盘;
所述顶层连接板和/或所述底层连接板上设置有次级焊盘;
其中,设置有初级焊盘和/或所述次级焊盘的连接板上还设置有穿线通孔;
其中,所述初级绕组的两个线端分别通过所述穿线通孔与不同的所述初级焊盘相连;
所述次级绕组的两个线端分别通过所述穿线通孔与不同的所述次级焊盘相连。
优选的,还包括底座,所述至少两层布线板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优选的,所述底座为插件封装底座或贴片封装底座。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变压器,包括第一磁芯、第二磁芯、至少两层布线板以及线圈,其中,至少两层布线板上设置有至少一对磁芯通孔,而第一磁芯和所述第二磁芯能够形成闭合磁路,可以贯穿于所述第一磁芯通孔和所述第二磁芯通孔,因此,无需使用环式磁芯,且由于本实用新型可以将线圈直接固定在每一层布线板的每一对磁芯通孔四周,因此,便于实现自动化的绕线工艺,提高了生成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变压器装配前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变压器装配后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变压器装配前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变压器装配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8层布线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8层布线板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顶层连接板和底层连接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顶层连接板和底层连接板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变压器装配前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变压器装配后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图1示出了一种变压器装配前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一种变压器装配后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1和图2,该变压器可以包括第一磁芯100、第二磁芯200、至少两层布线板300以及线圈(图中未示出);
至少两层布线板300上设置有至少一对磁芯通孔,每对磁芯通孔均包括第一磁芯通孔301和第二磁芯通孔302;
其中,第一磁芯100和第二磁芯200可以形成闭合磁路,该闭合磁路贯穿于每对磁芯通孔的第一磁芯通孔301和第二磁芯通孔302。
需要说明的是,在装配过程中,是通过将第一磁芯和/或第二磁芯贯穿第一磁芯通孔和第二磁芯,从而形成闭合磁路;而并不是先使得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形成闭合磁路,再贯穿于第一磁芯通孔和第二磁芯通孔中。
线圈固定在每一层布线板上的每一对磁芯通孔四周,用于形成至少一个初级绕组和至少一个次级绕组。也就是说,在每一层布线板的每一对磁芯通孔上均固定有线圈,该线圈可以形成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而布线板的层数以及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的数量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实用新型并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布线板可以为PCB板。
需要说明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对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图1和图2中,第一磁芯为U型磁芯,第二磁芯为I型磁芯,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闭合磁路贯穿于第一磁芯通孔和第二磁芯通孔,具体可以为:
U型磁芯100贯穿于第一磁性通孔301和第二磁芯通孔302,I型磁芯200与U型磁芯100的两个开口磁芯面接触。具体的,可以用胶将I型磁芯固定在U型磁芯的两个开口磁芯面上。
其中,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还可以均为U型磁芯,那么,闭合磁路贯穿于第一磁芯通孔和第二磁芯通孔,具体可以为:两个所述U型磁芯的开口磁芯面通过所述第一磁芯通孔和所述第二磁芯通孔相接触。具体的,可以用胶将两个U型磁芯两个开口磁芯面固定。
其中,第一磁芯通孔和第二磁芯通孔的形状与第一磁芯和第二磁磁芯所形成的闭合结构的横截面的形状相适配,而第一磁芯和第二磁磁芯所形成的闭合结构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本实用新型并不做具体限定。如图1所示,第一磁芯的横截面为方形,相应的,第一磁芯通孔和第二磁芯通孔的横截面也为方形通孔。而若第一磁芯的横截面为圆形,相应的,第一磁芯通孔和第二磁芯通孔的横截面也为圆形。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变压器包括第一磁芯、第二磁芯、至少两层布线板以及线圈,其中,至少两层布线板上设置有至少一对磁芯通孔,而第一磁芯和所述第二磁芯能够形成闭合磁路,可以贯穿于所述第一磁芯通孔和所述第二磁芯通孔,因此,无需使用环式磁芯,且由于本实用新型可以将线圈直接固定在每一层布线板的每一对磁芯通孔四周,因此,便于实现自动化的绕线工艺,提高了生成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图1和图2所示出的布线板上仅设置有一对磁芯通孔,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布线板上所设置的磁芯通孔的数量,还可以设置有2对、3对、4对等等;如图3和图4所示,图3为一种变压器装配前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变压器装配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3和图4,该变压器可以包括第一磁芯100、第二磁芯200、至少两层布线板300以及线圈(图中未示出);
其中:至少两层布线板300上设置有四对磁芯通孔,每对磁芯通孔均包括第一磁芯通孔301和第二磁芯通孔302;
第一磁芯100和第二磁芯200可以形成闭合磁路,每一对磁芯通孔301均贯穿有相应的闭合磁路。
线圈固定在每一层布线板上的每一对磁芯通孔四周,用于形成至少一个初级绕组和至少一个次级绕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均至少由一对线圈形成;每对线圈包括固定在同一布线板上每对磁芯通孔四周的第一线圈以及第二线圈;第一线圈以螺旋式固定在第一磁芯通孔的四周;第二线圈以螺旋式固定在第二磁芯通孔的四周;第一线圈的一端与第二线圈的一端相连,从而实现电气导通。
其中,固定在每一布线板上的第一线圈的圈数以及第二线圈的圈数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实用新型并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每一层布线板的每一对磁芯通孔的四周均缠绕有一对线圈;而当初级绕组由至少两对线圈形成时,该至少两对线圈指的是来自同一闭合磁路所贯穿的磁芯通孔四周的线圈。也就是说,只有固定于不同布线板的同一对磁芯通孔四周的线圈才能形成同一初级绕组;
当次级绕组由至少两对线圈形成时,该至少两对线圈指的是来自同一闭合磁路所贯穿的磁芯通孔四周的线圈。也就是说,只有固定于不同布线板的同一对磁芯通孔四周的线圈才能形成同一次级绕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初级绕组由至少两对线圈形成时,布线板上还设置有穿线通孔;其中,由于该两对线圈位于不同布线板的同一对磁芯通孔四周,因此,不同对线圈在形成同一初级绕组时,可以通过布线板上的穿线通孔相连,从而实现电气导通。
当次级绕组由至少两对线圈形成时,布线板上还设置有穿线通孔;其中,由于该两对线圈位于不同布线板的同一对磁芯通孔四周,因此,不同对线圈在形成同一次级绕组时,可以通过布线板上的穿线通孔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提升变压器的耦合系数,增强信号耦合度,用于形成同一初级绕组和/或同一次级绕组的不同对线圈可以位于相间隔的不同布线板上。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一个具体实例进行说明,在该实例中,变压器包括第一磁芯、第二磁芯、8层布线板以及线圈。如图5所示,为8层布线板的结构示意图;
8层布线板由上到下依次为:布线板1、布线板2、布线板3、布线板4、布线板5、布线板6、布线板7以及布线板8;
其中,每一层布线板均设置有一对磁芯通孔,该对磁芯通孔包括第一磁芯通孔301以及第二磁芯通孔302;
每一层布线板的每一对磁芯通孔四周均固定有一对线圈,具体的,第一线圈401固定于第一磁芯通孔301的四周,第二线圈402固定于第二磁芯通孔的四周,且,第一线圈的一端与第二线圈的一端相连。
每一层布线板上所固定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螺旋式布线方向相反;以布线板1为例进行说明,在以螺旋式缠绕线圈时,首先,围绕第一磁芯通孔,以顺时针方向从里向外布线N圈,然后围绕第二磁芯通孔以逆时针的方向从外向里布线N圈。其中,缠绕在第一磁芯通孔四周的线圈为第一线圈401,缠绕在第二磁芯通孔四周的线圈为第二线圈402。其中,布线圈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实用新型并不做具体的限定,例如可以布线3圈。
本实用新型对布线方向也不做进行限定,在布线板1中,还可以围绕第一磁芯通孔,以逆时针方向从里向外布线N圈,然后围绕第二磁芯通孔以顺时针的方向从外向里布线N圈。
其中,在该实例中,固定于8层布线板上所对应的8对线圈可以形成至少一个初级绕组和至少一个次级绕组;而当初级绕组和/或次级绕组由至少两对线圈形成时,布线板上还可以设置有穿线通孔303,用于形成同一初级绕组和/或同一次级绕组的不同对线圈通过穿线通孔303相连。
需要注意的是,在图5所示的布线板中,并没对所有布线板上的穿线通孔进行标注。
例如,固定于布线板1、布线板2、布线板3以及布线板4上的线圈可以通过穿线通孔相连,用于形成一个初级绕组;固定于布线板5、布线板6、布线板7、布线板8上的线圈通过穿线通孔相连,用于形成一个次级绕组。
或者,固定于布线板1上的线圈用于形成一个初级绕组;而固定于布线板2、布线板3以及布线板4上的线圈可以通过穿线通孔相连,用于形成另一个初级绕组;固定于布线板5上的线圈用于形成一个次级绕组,固定于布线板6、布线板7、布线板8上的线圈通过穿线通孔相连,用于形成另一个次级绕组。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升变压器的耦合系数,增强信号耦合度,用于形成同一初级绕组和/或同一次级绕组的不同对线圈位于相间隔的不同布线板上,参见图6,示出了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初级绕组包括:初级绕组12和初级绕组34;次级绕组包括次级绕组78以及次级绕组56。
其中,初级绕组12由固定于布线板1以及布线板3上的线圈形成;
初级绕组34由固定于布线板5以及布线板7上的线圈形成。
次级绕组78由固定于布线板2以及布线板4上的线圈形成;
次级绕组56由固定于布线板6以及布线板8上的线圈形成。
以布线板1和布线板3形成初级绕组12为例进行说明,在以螺旋式线圈时,首先,围绕第一磁芯通孔,以顺时针方向从里向外螺旋布线N圈,然后围绕第二磁芯通孔以逆时针的方向从外向里螺旋布线N圈;通过穿线通孔转到布线板3上,在布线板3上,围绕第二磁芯通孔,以逆时针方向从里向外螺旋布线N圈,然后再围绕第一磁芯通孔,以顺时针方向从外向里螺旋布线N圈,从而形成初级绕组12。其中,缠绕在布线板1以及布线板3的第一磁芯通孔四周的线圈均为第一线圈401,缠绕在布线板1和布线板3的第二磁芯通孔四周的线圈均为第二线圈402;布线板1上的第二线圈与布线板3上的第二线路相连。
其中,线圈的圈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实用新型并不做具体的限定,例如线圈可以为3圈。其他绕组的线圈布线方式与布线方式类似, 即上一层布线板的线圈布线完毕后,通过穿线通孔进入到每间隔一层的下一层布线板上,两层布线板的线圈通过电气导通,从而形成初级绕组/或次级绕组。
其中,图7为8层布线板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图7中,每一层布线板上均设置有四对磁芯通孔,每一磁芯通孔四周均固定有一对线圈,其中,具体的实施方式以及各个布线板的线圈的布线方式均可参见上述实例,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变压器的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可以直接与外部电路互联,而为了提高该变压器与外部电路互联的便捷性,该变压器还可以包括顶层保连接和底层连接板;
其中,顶层连接板和底层连接板均可以为PCB板。
顶层保护板位于至少两层布线板的上表面,底层保护板位于至少两层布线板的下表面;
其中,至少两层布线板的上表面是指位于所有布线板的最上层的布线板的上表面;至少两个布线板的下表面是指位于所有布线板的最下层的布线板的下表面;而上表面为布线板上固定有线圈的表面,下表面为布线板上未固定有线圈的表面。
顶层连接板与底层连接板上均设置有与至少两层布线板相同的磁芯通孔,以使得第一磁芯和/或第二磁芯能够贯穿第一磁芯通孔和第二磁芯通孔,从而形成闭合磁路。
其中,顶层连接板与底层连接板上均设置有与至少两层布线板相同的磁芯通孔具体是指,顶层连接板与底层连接板上所设置的磁芯通孔的位置、数量以及形状均与变压器的其他布线板相一致。
顶层保护板和/或底层保护板上设置有初级焊盘,初级焊盘用于连接初级绕组的线端;
顶层保护板和/或底层保护板上设置有次级焊盘,次级焊盘用于连接次级绕组的线端。
其中,为了将初级绕组的线端与设置在顶层连接板和/或底层连接板上的初级焊盘相连,将次级绕组的线端与设置在顶层连接板和/或底层连接板上的 次级焊盘相连,该变压器的至少两层布线板上还均设置有穿线通孔,以及设置有初级焊盘和/或次级焊盘的保护板上还设置有穿线通孔。
其中,初级绕组的两个线端分别通过穿线通孔与不同的初级焊盘相连;
次级绕组的两个线端分别通过所述穿线通孔与不同的所述次级焊盘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初级绕组具有两个线端,对应两个初级焊盘;一个次级绕组具有两个线端,对应两个次级焊盘;本实用新型中,初级焊盘的数量大于等于初级绕组的数量的两倍,次级焊盘的数量大于等于次级绕组的数量的两倍。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顶层连接板和次级连接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顶层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磁芯通孔301以及第二磁芯通孔302、穿线通孔303、初级焊盘304以及次级焊盘305;在该顶层连接板上共设置有4个初级焊盘、4个次级焊盘以及12个穿线通孔。
底层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磁芯通孔301以及第二磁芯通孔302、穿线通孔303、初级焊盘304以及次级焊盘305,在该底层连接板上共设置有4个初级焊盘、4个次级焊盘以及12个穿线通孔。
其中,初级焊盘可以仅设置在顶层连接板或底层连接板上;次级焊盘可以仅设置在顶层连接板或底层连接板上。
每一初级绕组的两个线端可以分别通过相应的穿线通孔与顶层连接板和/或底层连接板上设置的初级焊盘304相连;
每一次级绕组的两个线段可以分别通过相应的穿线通孔与顶层连接板和/或底层连接板上设置的次级焊盘305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初级绕组与设置在哪个连接板上的初级焊盘相连,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实用新型并做具体限定;次级绕组与设置在哪个连接板上的次级焊盘相连,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实用新型也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顶层连接板和底层连接板的具体结构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定于图8的一种结构,而初级焊盘、次级焊盘以及穿线通孔的位置、数量、形状等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参见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顶层连接板和底层连接板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顶层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磁芯通孔301以及第二磁芯通孔302、穿线通孔303、初级焊盘304以及次级焊盘305;在该顶层连接上,共设置有4对磁芯通孔,每一对磁芯通孔对应4个初级焊盘、4个次级焊盘以及12个穿线通孔。
底层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磁芯通孔301以及第二磁芯通孔302、穿线通孔303、初级焊盘304以及次级焊盘305;在该底层连接上,共设置有4对磁芯通孔,每一对磁芯通孔对应4个初级焊盘、4个次级焊盘以及12个穿线通孔。
每一初级绕组的两个线端可以分别通过相应的穿线通孔与顶层连接板和/或底层连接板上设置的初级焊盘304相连;每一次级绕组的两个线段可以分别通过相应的穿线通孔与顶层连接板和/或底层连接板上设置的次级焊盘305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初级绕组与设置在哪个连接板上的初级焊盘相连,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实用新型并做具体限定;次级绕组与设置在哪个连接板上的次级焊盘相连,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实用新型也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顶层连接板和/或底层连接的表面可以用于丝印一些相关的产品信息,如顶层连接板的料号、生成周期等等。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变压器,与以上各个实施例不同的是,该变压器还可以包括底座,其中至少两个布线板设置在该底座上。
参见图10,示出了该变压器装配前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1,示出了该变压器装配后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10和图11,该变压器可以包括:第一磁芯100、第二磁芯200、至少两层PCB板300、线圈(图中未示出)以及插件底座500;其中:
至少两层布线板300上设置有至少一对磁芯通孔,每对磁芯通孔均包括第一磁芯通孔301和第二磁芯通孔302;其中,图10和图11中的至少两层布线板300上设置了四对磁芯通孔。
第一磁芯100和第二磁芯200可以形成闭合磁路,该闭合磁路贯穿于每对磁芯通孔的第一磁芯通孔301和第二磁芯通孔302。
其中,第一磁芯100和第二磁芯200的结构并没有具体限定,可以如图10所示,第一磁芯100为U型结构,第二磁芯200为I型结构;当然,第一磁芯100和第二磁芯200可以均为U型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在装配过程中,是通过将第一磁芯和/或第二磁芯贯穿第一磁芯通孔和第二磁芯,从而形成闭合磁路;而并不是先使得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形成闭合磁路,再贯穿于第一磁芯通孔和第二磁芯通孔中。
其中,线圈固定在每一层布线板上的每一对磁芯通孔四周,用于形成至少一个初级绕组和至少一个次级绕组。
在该变压器中,至少两层PCB板可以设置在底座500上,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该底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如可以为插件封装底座或贴片封装底座;其中,图10和图11所示的底座为插件封装底座。
至少两层PCB板上还设置有底座通孔306,与插件封装底座500相适配,使得插件封装底500可以穿过底座通孔306,使得至少两层PCB板设置在插件封装底座500上。需要说明的是,若底座为贴片封装底座,至少两层PCB上则不需要设置底座通孔。
其中,至少两层PCB板上还可以设置有穿线通孔303,使得用于形成同一初级绕组和/或同一次级绕组的不同对线圈可以通过该穿线通孔相连。
该变压器还可以顶层连接板和底层连接板,具体的实现方式可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详细赘述。需注意的是,当底座为插件封装底座时,顶层连接板和底层连接板上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底座通孔。
需要说明的是,顶层连接板和/底层连接板上所设置的初级焊盘可以设置在底座通孔的四周;顶层连接板和/底层连接板上所设置的初级焊盘也可以设置在底座通孔的四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变压器可以包括第一磁芯、第二磁芯、至少两层布线板、线圈以及底座,其中,至少两层布线板上设置有至少一对磁芯通孔,而第一磁芯和所述第二磁芯能够形成闭合磁路,可以贯穿于所述第一磁芯通孔和所述第二磁芯通孔,因此,无需使用环式磁芯,且由于本实用新型可以将线圈直接固定在每一层布线板的每一对磁芯通孔四周,因此,便于实现自动化的绕线工艺,提高了生成效率。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磁芯、第二磁芯、至少两层布线板以及线圈,其中:
所述至少两层布线板上设置有至少一对磁芯通孔,每对磁芯通孔包括:第一磁芯通孔和第二磁芯通孔;
所述第一磁芯和所述第二磁芯能够形成闭合磁路,所述闭合磁路贯穿于所述第一磁芯通孔和所述第二磁芯通孔;
所述线圈固定在每一层布线板上的每一对磁芯通孔四周,用于形成至少一个初级绕组和至少一个次级绕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芯为U型磁芯,所述第二磁芯为I型磁芯;其中,所述U型磁芯和所述I型磁芯能够形成闭合磁路;
所述闭合磁路贯穿于所述第一磁芯通孔和所述第二磁芯通孔,具体为:
所述U型磁芯贯穿于所述第一磁芯通孔和所述第二磁芯通孔,所述I型磁芯与所述U型磁芯的两个开口磁芯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芯和所述第二磁芯均为U型磁芯;其中,两个所述U型磁芯能够形成闭合磁路;
所述闭合磁路贯穿于所述第一磁芯通孔和所述第二磁芯通孔,具体为:
两个所述U型磁芯的开口磁芯面通过所述第一磁芯通孔和所述第二磁芯通孔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绕组和所述次级绕组均至少由一对线圈形成;其中,当不同对线圈形成同一初级绕组或同一次级绕组时,所述不同对线圈为固定于不同布线板的同一对磁芯通孔四周的线圈;
所述一对线圈包括固定在同一布线板上每对磁芯通孔四周的第一线圈以及与所述第一线圈相连的第二线圈,其中,所述第一线圈以螺旋式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一磁芯通孔的四周;所述第二线圈以螺旋式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二磁芯通孔的四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初级绕组和/或所述次级绕组由至少两对线圈形成时,所述布线板上还设置有穿线通孔;
其中,用于形成同一初级绕组和/或同一次级绕组的不同对线圈通过所述穿线通孔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用于形成同一初级绕组和/或同一次级绕组的不同对线圈位于相间隔的不同布线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还包括顶层连接板和底层连接板,所述顶层连接板位于所述至少两层布线板的上表面,所述底层连接板位于所述至少两层布线板的下表面;所述至少两层布线板上还均设置有穿线通孔;
其中,所述顶层连接板与所述底层连接板上均设置有与所述至少两层布线板相同的磁芯通孔;
所述顶层连接板和/或所述底层连接板上设置有初级焊盘;
所述顶层连接板和/或所述底层连接板上设置有次级焊盘;
其中,设置有初级焊盘和/或所述次级焊盘的连接板上还设置有穿线通孔;
其中,所述初级绕组的两个线端分别通过所述穿线通孔与不同的所述初级焊盘相连;
所述次级绕组的两个线端分别通过所述穿线通孔与不同的所述次级焊盘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所述至少两层布线板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插件封装底座或贴片封装底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185445.7U CN203871134U (zh) | 2014-04-16 | 2014-04-16 | 一种变压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185445.7U CN203871134U (zh) | 2014-04-16 | 2014-04-16 | 一种变压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871134U true CN203871134U (zh) | 2014-10-08 |
Family
ID=51652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185445.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71134U (zh) | 2014-04-16 | 2014-04-16 | 一种变压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871134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03835A (zh) * | 2014-04-16 | 2014-07-02 | 东莞铭普光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变压器 |
WO2024103396A1 (en) * | 2022-11-18 | 2024-05-23 | Innoscience (Shenzhen) Semiconductor Co., Ltd. | Power convert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2014
- 2014-04-16 CN CN201420185445.7U patent/CN20387113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03835A (zh) * | 2014-04-16 | 2014-07-02 | 东莞铭普光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变压器 |
CN103903835B (zh) * | 2014-04-16 | 2016-08-17 | 东莞铭普光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变压器 |
WO2024103396A1 (en) * | 2022-11-18 | 2024-05-23 | Innoscience (Shenzhen) Semiconductor Co., Ltd. | Power convert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03835A (zh) | 一种变压器 | |
CN105304266B (zh) | 脉冲变压器 | |
CN109686540A (zh) | 容抗性电压转换装置 | |
CN203552897U (zh) | 变压器骨架以及变压器 | |
CN203871134U (zh) | 一种变压器 | |
CN206421891U (zh) | 一种方便自动化绕线的变压器及开关电源 | |
CN206271494U (zh) | 一种叠层式平面电感器 | |
CN202695101U (zh) | 一种组装式平面变压器 | |
CN105513769A (zh) | 变压器及显示设备 | |
CN207542046U (zh) | 一种变压、电感集成装置 | |
CN204390863U (zh) | 一种基于pcb的电感或变压器装置 | |
CN102881405B (zh) | 变压器与电感元件的组合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
CN105489344B (zh) | 脉冲变压器及其制造方法 | |
WO2019033879A1 (zh) | 一种变压器 | |
CN205542318U (zh) | 基于柔性电路板的变压器绕组及变压器 | |
CN205508551U (zh) | 脉冲变压器 | |
CN201532845U (zh) | 用环形磁芯加工脉冲变压器 | |
CN207116212U (zh) | 一种多变比的电流互感器 | |
CN202373431U (zh) | 线圈装置、复合线圈装置以及平面变压器 | |
CN204390877U (zh) | 一种绕线变压器骨架及其变压器 | |
CN203706834U (zh) | 一种防爆隔离变压器 | |
CN203573791U (zh) | 一种新型变压器 | |
CN204204598U (zh) | 变压器 | |
CN207425582U (zh) | 一种复合式多磁路变压器 | |
CN207425576U (zh) | 一种小型多磁路变压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08 Termination date: 20210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