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13769A - 变压器及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变压器及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513769A CN105513769A CN201610069782.3A CN201610069782A CN105513769A CN 105513769 A CN105513769 A CN 105513769A CN 201610069782 A CN201610069782 A CN 201610069782A CN 105513769 A CN105513769 A CN 10551376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nding
- coiling
- transformer
- pin
- initiating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7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0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101150087393 PIN3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669 fiel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116 impac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108010037490 Peptidyl-Prolyl Cis-Trans Isomerase NIMA-Interacting 4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6
- 102100031653 Peptidyl-prolyl cis-trans isomerase NIMA-interacting 4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71 parasi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08010059419 NIMA-Interacting Peptidylprolyl Isomer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100026114 Peptidyl-prolyl cis-trans isomerase NIMA-interacting 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000007315 Telomeric Repeat Binding Protein 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108010033711 Telomeric Repeat Binding Protein 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190527 Arabidopsis thaliana PIN5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190528 Arabidopsis thaliana PIN6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190530 Arabidopsis thaliana PIN8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group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768 polyami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0—Fastening or clamping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together; 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01F27/306—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23—Wires
- H01F27/2828—Construction of conductive connections, of lead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8—Shielding
- H01F27/289—Shielding with auxiliary winding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ils Of Transformers For Gener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压器及显示设备,包括:骨架绕线槽、初级绕组、初次级屏蔽绕组、以及次级绕组;所述初级绕组、所述初次级屏蔽绕组和所述次级绕组依次自内向外套设于所述骨架绕线槽上;其中,所述初级绕组的起始端和结束段分别连接至所述骨架绕线槽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述初次级屏蔽绕组由第一绕线和第二绕线并绕制成,所述第一绕线和所述第二绕线的起始端位于所述骨架绕线槽的同一侧,所述第一绕线的起始端和所述第二绕线的结束端连接至第三引脚,所述第一绕线的结束端和所述第二绕线的起始端悬空。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降低共模干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时代来临、家庭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小巧便携智能家居产品出现,比如智能盒子、智能灯泡、网络摄像头、智能插座等,小体积低成本电源的需求越来越多。
目前的电源中通常需要使用到变压器,理想变压器所有线圈耦合的磁通完全相同、没有漏磁;磁芯磁导率无穷大,且没有损耗等等。然而实际应用中,由于线圈间并不能达到完全理想的耦合,存在共模干扰,导致负载效应和电源动态响应性能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压器及显示设备,用于解决现有的变压器共模干扰较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变压器,包括:骨架绕线槽、初级绕组、初次级屏蔽绕组、以及次级绕组;所述初级绕组、所述初次级屏蔽绕组和所述次级绕组依次自内向外套设于所述骨架绕线槽上;其中,所述初级绕组的起始端和结束段分别连接至所述骨架绕线槽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述初次级屏蔽绕组由第一绕线和第二绕线并绕制成,所述第一绕线和所述第二绕线的起始端位于所述骨架绕线槽的同一侧,所述第一绕线的起始端和所述第二绕线的结束端连接至第三引脚,所述第一绕线的结束端和所述第二绕线的起始端悬空。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供电模块、驱动芯片、驱动电路和发光二极管LED;其中,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第一整流电路、以及如前所述的变压器;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供电电网,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变压器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用于对接收到的输入信号进行整流并输出给所述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第二引脚接地,所述变压器的第四引脚和第三引脚分别连接至电源Vcc和初级地,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起始端和结束端与所述驱动芯片连接,所述变压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整流电路输出的信号,向所述驱动芯片提供供电信号,所述次级绕组的结束端接地;所述驱动芯片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用于向所述驱动电路输出驱动信号;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LED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用于根据所述驱动信号驱动所述LED。
本发明提供的变压器及显示设备中,初级绕组、初次级屏蔽绕组和次级绕组依次自内向外套设于骨架绕线槽上,初次级屏蔽绕组由双线并绕制成,双线的起始端位于骨架绕线槽的同一侧,且一根绕线的起始端和另一绕线的结束端连接至同一引脚,另一端均悬空,使共模电流被引导流回,降低共模干扰,提高初级反馈负载效应和电源动态响应性能。并且,基于本方案上述双线中流经的共模电流方向相反,因此能够抵消共模电流流过时的电场效应,避免初次级屏蔽绕组的激发电荷所产生的电场和磁场,从而避免对其他绕组造成影响,提高初级反馈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A所示,该变压器包括:骨架绕线槽11、初级绕组12、初次级屏蔽绕组13、以及次级绕组14;
初级绕组12、初次级屏蔽绕组13和次级绕组14依次自内向外套设于骨架绕线槽11上;
其中,初级绕组12的起始端和结束段分别连接至骨架绕线槽11的第一引脚PIN1和第二引脚PIN2;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的起始端和结束端分别连接至骨架绕线槽11的第四引脚PIN4和第三引脚PIN3;
初次级屏蔽绕组13由第一绕线131和第二绕线132并绕制成,第一绕线131和第二绕线132的起始端位于骨架绕线槽11的同一侧,第一绕线131的起始端和第二绕线132的结束端连接至第三引脚PIN3,第一绕线131的结束端和第二绕线132的起始端悬空。
具体的,绕制在骨架绕线槽11最里层的为初级绕组12,初级绕组12的起始端和结束段分别连接至骨架绕线槽11的第一引脚PIN1和第二引脚PIN2,初级绕组12的具体参数,例如绕线材料、匝数和层数,可以根据变压器参数进行设定,例如,初级绕组12层数的可以为两层。
位于初级绕组12外围的初次级屏蔽绕组13由第一绕线131和第二绕线132并绕制成,这里的并绕指的是第一绕线131和第二绕线132并列自骨架绕线槽11一侧开始绕制,绕制的方向相同,也即是说,第一绕线和第二绕线的起始端位于骨架绕线槽11的同一侧,第一绕线131的起始端和第二绕线132的结束端连接至第三引脚PIN3,第三引脚PIN3在电路中通常用于连接至初级地,第一绕线131的结束端和第二绕线132的起始端悬空。
位于最外层的次级绕组14,其起始端和结束端可以分别连接至骨架绕线槽11的第五引脚PIN5和第六引脚PIN6。或者,为了提高绝缘强度,进而提高变压器的耐压能力,也可以次级绕组14的起始端和结束端也可以不挂脚变压器,直接引出,连接至外围电路。可选的,为了避免短路,次级绕组14的起始端和结束端可以套设有套管。
具体的,次级绕组可以采用单线绕制,也可以采用多线并绕,例如双线绕制的方式绕制而成,其具体取决于所需的输出组数量,例如,当只需要一组输出时,可采用单线绕制,该单线的起始端和结束端作为一组输出端口;当需要两组输出时,可采用双线并绕结构,双线中其中一根绕线的起始端和结束端作为一组输出端口,另一根绕线的起始端和输出端作为另一组输出端口。图中所示只是举例的实施方式,并未对其它实施方式进行限制。
其中,绕制各绕组的绕线材料可以选取通常采用的绕线,例如铜芯线等。进一步的,为了避免初次级绕线短路,次级绕组14具体可以由三层绝缘线绕制而成。三层绝缘线是一种高性能绝缘导线,这种导线包括芯线和包裹芯线的三层绝缘层。具体的,第一层绝缘层可以为聚胺薄膜,其厚度可以为几个微米,可承受3KV的脉冲高压,第二层绝缘层可以为高绝缘性的喷漆涂层,第三层绝缘层为透明的玻璃纤维层,三层绝缘层的总厚度可以为20-100um,其绝缘强度高,且任意两层之间均可承受较高的交流电压,安全性好,电流密度大。实际应用中,变压器通常还包括安装在骨架绕线槽内的磁芯。
这里的悬空指的是不进行电连接。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变压器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以将需要悬空的绕线端挂线变压器接至NC引脚,但是,该引脚不会与其它任何电路或器件发生电连接。
另外,为了使变压器实现自反馈功能并且最大程度上减小体积,变压器通常会采用初级反馈方案,即复用变压器辅助绕组反馈控制输出电压。相应的,如图1B所示,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A所示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变压器还包括: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
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套设在初次级屏蔽绕组13和次级绕组14之间;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的起始端和结束端分别连接至骨架绕线槽11的第四引脚PIN4和第三引脚PIN3。
具体的,位于初次级屏蔽绕组13外围的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其起始端和结束端分别连接至骨架绕线槽11的第四引脚PIN4和第三引脚PIN3,即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的结束端同样挂线变压器接第三引脚PIN3。
此外,为了降低共模干扰,通常会在初次级绕组之间设置接地的Y电容。但是,设置Y电容需要进行飞线连接,生产工艺复杂,并且飞线容易受到干扰,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简称EMC)效果差。本实施例相比于在初次级绕组之间设置Y电容的方案,无需设置Y电容,避免了因设置Y电容需要使用额外飞线连接导致的工艺复杂和干扰,给设计造成不便的问题,提高EMC效果,并且,能够避免因Y电容横跨初次级可能造成的短路和安全隐患。
本实施方式无需设置隔离光耦、电压基准模块,实现初次级绕组的印制电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简称PCB)分离设计、更加安全,元器件少,成本低,PCB布线简单。
可选的,同样为了降低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和次级绕组14之间的寄生电容流过的共模电流造成干扰,还可以设置辅助屏蔽绕组。具体的,辅助屏蔽绕组的设置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在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和次级绕组14之间设置屏蔽绕组。
本实施例中,在初级绕组12和次级绕组14之间设置双线并绕结构的初次级屏蔽绕组13,并且这两根并绕绕线中,一根的起始端和另一根的结束端连接至变压器初级同一引脚,且该变压器初级引脚在电路中通常连接电源初级地,这两根并绕绕线的另一端均悬空不接,从而减少经变压器从初级绕组流向次级绕组的共模电流,降低共模噪声。
需要说明的是,图中的箭头方向用于表示绕线的起始端或结束端,具体的,指入方向的箭头对应绕线的起始端,指出方向的箭头对应绕线的结束端。
本实施例中,变压器的初级绕组11和次级绕组14之间设置双线并绕结构的初次级屏蔽绕组13,且双线首尾相接连接至电源初级地,这样共模电流会被初次级屏蔽绕组13引导流回初级地,即便不设置Y电容,也能降低共模干扰,使得初次级PCB分离设计更简单可靠。此外,由于双线首尾相接,因此双线中的电流方向相反,可以抵消共模电流流过时的电场效应,避免对变压器其他绕组造成影响,当引入有初级反馈方案时,还能减少对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的干扰,提高初级反馈的稳定性,优化初级反馈负载效应和电源动态响应性能。
本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器中,初级绕组、初次级屏蔽绕组和次级绕组依次自内向外套设于骨架绕线槽上,初次级屏蔽绕组由双线并绕制成,双线的起始端位于骨架绕线槽的同一侧,且一根绕线的起始端和另一绕线的结束端连接至同一引脚,另一端均悬空,使共模电流被引导流回,降低共模干扰,提高初级反馈负载效应和电源动态响应性能。并且,基于本方案上述双线中流经的共模电流方向相反,因此能够抵消共模电流流过时的电场效应,避免初次级屏蔽绕组的激发电荷所产生的电场和磁场,从而避免对其他绕组造成影响,提高初级反馈的稳定性。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图1B所示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和次级绕组14之间还绕制有第一辅助屏蔽绕组16;
第一辅助屏蔽绕组16由第三绕线161和第四绕线162并绕制成,第三绕线161和第四绕线162的起始端位于骨架绕线槽11的同一侧,第三绕线161的起始端和第四绕线162的结束端连接至第三引脚PIN3,第三绕线161的结束端和第四绕线162的起始端悬空。
具体的,绕制在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和次级绕组14的第一辅助屏蔽绕组16,其结构可以参照初次级屏蔽绕组13设置,即第一辅助屏蔽绕组16同样采用双线并绕结构,由第三绕线161和第四绕线162并绕制成,且双线首尾连接,第三绕线161的起始端和第四绕线162的结束端连接至第三引脚PIN3,双线的另一端悬空,第三绕线161的结束端和第四绕线162的起始端悬空。
这里的悬空同样指的是不进行电连接。因此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变压器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以将第三绕线161的结束端和第四绕线162的起始端挂线变压器接至某引脚,但是,该引脚不会与其它任何电路或器件发生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为了降低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和次级绕组14之间的寄生电容造成的共模干扰,在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和次级绕组14之间设置双线并绕结构的第一辅助屏蔽绕组16,并且绕制第一辅助屏蔽绕组16的双线起始端位于骨架绕线槽的同一侧,首尾相接连接至变压器初级同一引脚,该变压器初级引脚在电路中通常连接电源初级地,这两根并绕绕线的另一端均悬空不接,从而减少经变压器从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向次级绕组14的共模电流,降低共模噪声。
本实施例中,变压器的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和次级绕组14之间设置双线并绕结构的第一辅助屏蔽绕组16,且第一辅助屏蔽绕组16的双线首尾相接连接至电源初级地,使得共模电流被引导流回初级地,降低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和次级绕组14之间产生的共模干扰。此外,由于双线首尾相接,因此双线中的电流方向相反,同样可以抵消共模电流流过时的电场效应,避免对变压器其他绕组造成影响,提高初级反馈的稳定性,优化初级反馈负载效应和电源动态响应性能。
本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器中,在初级反馈辅助绕组和次级绕组之间设置双线并绕结构的第一辅助屏蔽绕组,且第一辅助屏蔽绕组的双线首尾相接连接至电源初级地,使得共模电流被引导流回初级地,降低初级反馈辅助绕组和次级绕组之间产生的共模干扰。此外,由于双线的起始端位于骨架绕线槽的同一侧,双线首尾相接,因此双线中的电流方向相反,同样可以抵消共模电流流过时的电场效应,避免对变压器其他绕组造成影响,进一步提高初级反馈的稳定性,优化初级反馈负载效应和电源动态响应性能。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图1B所示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铺设于其自身所在层的部分区域,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由第五绕线151和第六绕线152并绕制成;
第五绕线151的起始端和结束端分别连接至第四引脚PIN4和第三引脚PIN3;第六绕线152铺满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所在层的其它区域,形成第二辅助屏蔽绕组17,第六绕线152的起始端和结束端均悬空。
具体的,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采用双线并绕结构,其中一根绕线铺设在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所在层的部分区域,其起始端和结束端分别连接第四引脚PIN4和第三引脚PIN3,另一根绕线则自始至终铺满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所在层的所有区域,其起始端和结束端均悬空不接。最终双线并绕结构的区域构成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由该另一根绕线绕制的剩余区域构成第二辅助屏蔽绕组17。
这里的悬空同样指的是不进行电连接。因此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变压器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以将第六绕线152的起始端和结束端挂线变压器接至某引脚,但是,该引脚不会与其它任何电路或器件发生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同样为了降低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和次级绕组14之间的寄生电容造成的共模干扰,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采用双线并绕结构,同时由于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不属于开关电源主功率回路,共模干扰不强,因此为了降低变压器生产工艺复杂性,降低变压器成本,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中的一根绕线铺设在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所在层的部分区域,其起始端和结束端分别连接第四引脚PIN4和第三引脚PIN3,另一根绕线与上述一根绕线并绕,形成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到达上述一根绕线的结束端之后,仍继续绕制直至铺满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所在层的剩余区域,其起始端和结束端均悬空不接,形成第二辅助屏蔽绕组17。
后续的,可以在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外围绕制次级绕组14,次级绕组14紧挨并包裹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可以使次级绕组14和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更好耦合,并且减少外界对初级反馈辅助绕组15的干扰,进一步优化了初级反馈负载效应和电源动态响应性能。
本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器中,初级反馈辅助绕组采用双线并绕结构,且初级反馈辅助绕组的一根绕线铺设在其所在层的部分区域,另一根绕线则铺满所有区域,从而在降低初级反馈辅助绕组和次级绕组之间产生的共模干扰的同时,降低变压器生产工艺复杂性,降低变压器成本。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A所示,该显示设备包括:供电模块41、驱动芯片42、驱动电路43和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简称LED);其中,供电模块41包括第一整流电路411、以及如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变压器412;
第一整流电路411的输入端连接供电电网,第一整流电路41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变压器412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图中未示出),第一整流电路411用于对接收到的输入信号进行整流并输出给变压器412;
变压器412的第二引脚接地,变压器412的第四引脚和第三引脚(图中未示出)分别连接至电源Vcc和初级地,变压器412的次级绕组的起始端和结束端与驱动芯片42连接,变压器412用于根据第一整流电路411输出的信号,向驱动芯片42提供供电信号,次级绕组的结束端接地;
驱动芯片42的信号输出端与驱动电路43的输入端连接,驱动芯片42用于向驱动电路43输出驱动信号;
驱动电路43的输出端与LED连接,驱动芯片42用于根据驱动信号驱动LED。
本实施例中,电网提供的电压经过人工电源网络处理输出给第一整流电路411,第一整流电路411对接收到的输入信号进行整流,并将整流后的输入信号输出给变压器412的初级绕组,经变压器412处理后获得与驱动芯片42匹配的供电信号,并通过次级绕组输出给驱动芯片42,为驱动芯片42供电,驱动芯片42在供电状态下向LED输出驱动信号,驱动LED工作。其中,LED具体可以为背光LED,在驱动信号的驱动下,背光LED作为显示设备的背光源。
变压器412设置有双线并绕结构的初次级屏蔽绕组,且该双线的起始端位于同一侧,该双线首尾相接,另一端短空,从而使得变压器结构简单,无需设置Y电容也能够降低共模干扰,并且,上述变压器中流经双线中的共模电流方向相反,因此能够抵消共模电流流过时的电场效应,避免对其他绕组造成影响,提高初级反馈的稳定性,从而有效优化供电信号,更好地为驱动芯片供电。
可选的,第一整流电路411可以采用全桥整流电路。
进一步的,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B所示,在图4A所示实施方式的基础上,驱动电路43包括:LLC谐振电路431、平衡电路432、以及第二整流电路433;
LLC谐振电路431的输入端与驱动芯片42的信号输出端连接,LLC谐振电路431的输出端与平衡电路432连接,平衡电路432的输出端与第二整流电路433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整流电路433的输出端连接至LED。
本实施方式采用LLC谐振电路作为拓扑电路,接收驱动芯片42输出的驱动信号,经LLC谐振电路431处理后的驱动信号经过平衡电路432和第二整流电路433的平衡整流处理,输出至LED,实现对LED的驱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中,变压器的初级绕组、初次级屏蔽绕组和次级绕组依次自内向外套设于骨架绕线槽上,初次级屏蔽绕组由双线并绕制成,双线的起始端位于骨架绕线槽的同一侧,且一根绕线的起始端和另一绕线的结束端连接至同一引脚,另一端均悬空,使共模电流被引导流回,降低共模干扰,提高初级反馈负载效应和电源动态响应性能。并且,基于本方案上述双线中流经的共模电流方向相反,因此能够抵消共模电流流过时的电场效应,避免初次级屏蔽绕组的激发电荷所产生的电场和磁场,从而避免对其他绕组造成影响,提高初级反馈的稳定性,优化驱动芯片的供电信号。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绕线槽、初级绕组、初次级屏蔽绕组、以及次级绕组;所述初级绕组、所述初次级屏蔽绕组和所述次级绕组依次自内向外套设于所述骨架绕线槽上;
其中,所述初级绕组的起始端和结束段分别连接至所述骨架绕线槽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
所述初次级屏蔽绕组由第一绕线和第二绕线并绕制成,所述第一绕线和所述第二绕线的起始端位于所述骨架绕线槽的同一侧,所述第一绕线的起始端和所述第二绕线的结束端连接至第三引脚,所述第一绕线的结束端和所述第二绕线的起始端悬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还包括:初级反馈辅助绕组;
所述初级反馈辅助绕组套设在所述初次级屏蔽绕组和所述次级绕组之间;所述初级反馈辅助绕组的起始端和结束端分别连接至所述骨架绕线槽的第四引脚和所述第三引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反馈辅助绕组和所述次级绕组之间还绕制有第一辅助屏蔽绕组;
所述第一辅助屏蔽绕组由第三绕线和第四绕线并绕制成,所述第三绕线和所述第四绕线的起始端位于所述骨架绕线槽的同一侧,所述第三绕线的起始端和所述第四绕线的结束端连接至所述第三引脚,所述第三绕线的结束端和所述第四绕线的起始端悬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反馈辅助绕组铺设于其自身所在层的部分区域,所述初级反馈辅助绕组由第五绕线和第六绕线并绕制成;
所述第五绕线的起始端和结束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四引脚和所述第三引脚;所述第六绕线铺满所述初级反馈辅助绕组所在层的其它区域,形成第二辅助屏蔽绕组,所述第六绕线的起始端和结束端均悬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绕组的层数为两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骨架绕线槽内的磁芯。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引脚连接至初级地。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绕组由三层绝缘线绕制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绕组的起始端和结束端套设有套管。
10.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模块、驱动芯片、驱动电路和发光二极管LED;其中,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第一整流电路、以及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变压器;
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供电电网,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变压器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用于对接收到的输入信号进行整流并输出给所述变压器;
所述变压器的第二引脚接地,所述变压器的第四引脚和第三引脚分别连接至电源Vcc和初级地,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起始端和结束端与所述驱动芯片连接,所述变压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整流电路输出的信号,向所述驱动芯片提供供电信号,所述次级绕组的结束端接地;
所述驱动芯片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用于向所述驱动电路输出驱动信号;
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LED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用于根据所述驱动信号驱动所述LED。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LLC谐振电路、平衡电路、以及第二整流电路;
所述LLC谐振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芯片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LLC谐振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平衡电路连接,所述平衡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LED。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069782.3A CN105513769B (zh) | 2016-01-29 | 2016-01-29 | 变压器及显示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069782.3A CN105513769B (zh) | 2016-01-29 | 2016-01-29 | 变压器及显示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513769A true CN105513769A (zh) | 2016-04-20 |
CN105513769B CN105513769B (zh) | 2018-10-26 |
Family
ID=55721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069782.3A Active CN105513769B (zh) | 2016-01-29 | 2016-01-29 | 变压器及显示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513769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49822A (zh) * | 2018-04-26 | 2018-08-24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供电装置和微波烹饪电器 |
WO2018176301A1 (zh) * | 2017-03-30 | 2018-10-04 |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变压器和电源适配器 |
CN111681865A (zh) * | 2020-06-15 | 2020-09-18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变压器和变压器的组装方法 |
CN113436865A (zh) * | 2021-06-24 | 2021-09-2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变压器及开关电源电路 |
CN113632184A (zh) * | 2019-11-08 | 2021-11-09 | 深圳市航嘉驰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平面变压器、电源转换器及电路板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36827A (zh) * | 2007-03-30 | 2008-08-06 | 广州市中奕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 无y电容时开关电源变压器解决电磁兼容性的方法及产品 |
TWI306327B (en) * | 2005-12-30 | 2009-02-11 | System General Corp | An energy transfer device for reducing a conductivity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CN201392726Y (zh) * | 2009-04-16 | 2010-01-27 | 廖玉柱 | 一种用于led照明灯的开关电源高频变压器 |
CN202632985U (zh) * | 2012-06-01 | 2012-12-26 | 珠海市美瑞华医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的高频变压器 |
CN202737546U (zh) * | 2012-06-28 | 2013-02-13 |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 Rcc充电器控制电路及用于电容屏移动终端的充电器 |
CN103474210A (zh) * | 2013-08-27 | 2013-12-25 | 崧顺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抗共模干扰的变压器 |
-
2016
- 2016-01-29 CN CN201610069782.3A patent/CN10551376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306327B (en) * | 2005-12-30 | 2009-02-11 | System General Corp | An energy transfer device for reducing a conductivity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CN101236827A (zh) * | 2007-03-30 | 2008-08-06 | 广州市中奕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 无y电容时开关电源变压器解决电磁兼容性的方法及产品 |
CN201392726Y (zh) * | 2009-04-16 | 2010-01-27 | 廖玉柱 | 一种用于led照明灯的开关电源高频变压器 |
CN202632985U (zh) * | 2012-06-01 | 2012-12-26 | 珠海市美瑞华医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的高频变压器 |
CN202737546U (zh) * | 2012-06-28 | 2013-02-13 |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 Rcc充电器控制电路及用于电容屏移动终端的充电器 |
CN103474210A (zh) * | 2013-08-27 | 2013-12-25 | 崧顺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抗共模干扰的变压器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176301A1 (zh) * | 2017-03-30 | 2018-10-04 |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变压器和电源适配器 |
CN108449822A (zh) * | 2018-04-26 | 2018-08-24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供电装置和微波烹饪电器 |
CN113632184A (zh) * | 2019-11-08 | 2021-11-09 | 深圳市航嘉驰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平面变压器、电源转换器及电路板 |
CN111681865A (zh) * | 2020-06-15 | 2020-09-18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变压器和变压器的组装方法 |
CN113436865A (zh) * | 2021-06-24 | 2021-09-2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变压器及开关电源电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513769B (zh) | 2018-10-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513769A (zh) | 变压器及显示设备 | |
CN101707121B (zh) | 具有分裂初级绕组的变压器 | |
CN106104723B (zh) | 变压器和使用该变压器的电力转换装置 | |
CN102570823A (zh) | 带有分离式能量传递元件的回扫功率变换器 | |
CN101651031B (zh) | 变压器与系统电路板及辅助电路板的结合结构 | |
US8963676B1 (en) | Configurable transformer module | |
WO2013085160A1 (ko) | 동축권선 변압기를 이용하는 플라이백 컨버터 | |
CN104240917A (zh) | 可视对讲系统开关电源用变压器及其制备方法 | |
CN205376269U (zh) | 一种开关变压器 | |
CN102881405B (zh) | 变压器与电感元件的组合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
CN209312562U (zh) | 变压器 | |
CN105405602A (zh) | 降低共模干扰的Type-C便携式充电器及其变压器 | |
CN102270533A (zh) | 电力接收设备 | |
CN105917550A (zh) | 具有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电能储存装置 | |
CN105450041A (zh) | 磁性元件整合模块 | |
CN206819866U (zh) | 一种变压器 | |
CN202373431U (zh) | 线圈装置、复合线圈装置以及平面变压器 | |
CN205911948U (zh) | 抗电磁干扰的开关电源 | |
CN206894250U (zh) | 一种强弱电隔离装置 | |
CN107025990B (zh) | 光纤激光电源用高功率密度变压器 | |
CN214410958U (zh) | 一种高性能低成本的电源适配器 | |
CN105161284A (zh) | 高隔离耐压电源制造方法 | |
CN109952623A (zh) | 具有外部浮置线托板的低共模噪声变压器结构 | |
CN219370755U (zh) | 一种双针脚高频变压器 | |
CN202601381U (zh) | 一种变压器骨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266100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No. 151, No. Patentee after: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6100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No. 151, No.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Ltd.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