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60511U - 可顺利推出批头的螺丝批 - Google Patents

可顺利推出批头的螺丝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60511U
CN201960511U CN2011200065718U CN201120006571U CN201960511U CN 201960511 U CN201960511 U CN 201960511U CN 2011200065718 U CN2011200065718 U CN 2011200065718U CN 201120006571 U CN201120006571 U CN 201120006571U CN 201960511 U CN201960511 U CN 2019605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driver bit
screwdriver
sleeve
hole
push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0657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伟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giant sta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Great Star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Great Star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Great Star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00657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605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605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60511U/zh
Priority to CA2824339A priority patent/CA2824339C/en
Priority to EP12734063.6A priority patent/EP2664418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2/070220 priority patent/WO2012095000A1/zh
Priority to US13/582,102 priority patent/US9844861B2/en
Priority to US15/810,211 priority patent/US20180065231A1/en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顺利推出批头的螺丝批,属于手动工具,其包括批头套筒、转轮状批头架以及推杆,所述的转轮状批头架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批头套筒的后侧,所述的转轮状批头架上分布有轴向的容纳有批头的容纳孔,且所述的容纳孔可转至与所述批头套筒的内孔轴向对应;所述的推杆设于所述转轮状批头架的后侧且轴向对应所述批头套筒的内孔,其特征是:所述批头套筒的内孔包括位于前部的扭矩传递段和位于后部的导向段,所述的导向段的孔壁设成导向斜面。推出批头时不会受到阻挡,批头能够顺利进入批头套筒内孔到达工作位置。

Description

可顺利推出批头的螺丝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动工具,具体是一种可顺利推出批头的螺丝批,其包括如同转轮式弹夹的批头架用于安置多个不同形式的批头,使用时可如同转动弹夹一样转动批头架来选用不同形式的批头并由对应的推杆推出。
背景技术
现有的螺丝批多为手柄上向前延伸出批杆,批杆前端形成批头或者安装批头。需要使用不同形式的批头工作时需要更换螺丝批或者更换批头,使用不便。US6314995A号、US 6138537A号、US 7028593B1号专利分别要求保护一种螺丝批,它们均带有转轮式弹夹的批头架用于安置多个不同形式的批头,使用时可如同转动弹夹一样转动批头架将需用的批头转至对应推杆的位置并由推杆推制前方的批头套筒,便于选用或者更换不同形式的批头。但由于批头的作用是对螺钉施加扭矩,其主体多呈六棱柱状,因此与其配合的批头套筒内孔的形状(主要是用于对批头传递扭矩的部分)应该与批头的形状相配,进一步的,为了能够将批头顺利推出,用于容纳批头的孔(如批头架上的容纳孔、批头套筒的内孔等)多与批头间隙配合,因此在推出批头的过程中,批头的前端(尤其如图32所示“一”字形批头的前端,该前端的最大尺寸与批头主体一致)会偏离批头套筒的内孔而难以被推入;进一步的,当批头主体的表面与批头套筒的内孔表面偏离一定角度时,也难以将批头推入批头套筒的内孔;上述不能将批头推入批头套筒的内孔的情形,均会导致螺丝批不能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可顺利推出批头的螺丝批。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可顺利推出批头的螺丝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其包括批头套筒、转轮状批头架以及推杆,所述的转轮状批头架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批头套筒的后侧,所述的转轮状批头架上分布有轴向的容纳有批头的容纳孔,且所述的容纳孔可转至与所述批头套筒 的内孔轴向对应;所述的推杆设于所述转轮状批头架的后侧且轴向对应所述批头套筒的内孔,其特征是:所述批头套筒的内孔包括位于前部的扭矩传递段和位于后部的导向段,所述的导向段的孔壁设成导向斜面。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导向斜面为圆锥面,该圆锥面使所述的导向段形成锥孔段,所述锥孔段的后端的直径大于其内端的直径。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批头套筒的内孔包括位于所述扭矩传递段与导向段之间并连接所述扭矩传递段和导向段的过渡面。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容纳孔的前端设有扩口。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转轮状批头架的前侧设有棘轮结构,所述的批头套筒设于所述的棘轮结构上,在所述的棘轮结构上开设有连通所述批头套筒的内孔与所述批头架上的容纳孔的通孔。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前端设有扩口;所述通孔的后端设成导向段,导向段可为圆锥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批头套筒的内孔设置导向段,推出批头时不会受到阻挡,批头能够顺利进入批头套筒内孔到达工作位置;且当批头主体的表面与批头套筒的内孔表面偏离一定角度时,可通过该导向面令批头转动适当角度使批头主体的表面与批头套筒的内孔表面对应而能够被顺利进入批头套筒内孔到达工作位置;
2.通过在批头架上的容纳孔的前端设扩口,使得收回批头时批头能够顺利进入批头架上的容纳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顺利推出批头的螺丝批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A是图1的M-M向剖视图,显示出转套15d在棘爪座15b上的定位。
图2是图1所示结构中棘轮结构以及批头套筒设置在棘轮结构上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结构的A-A向剖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结构的B-B向剖视图。
图5是图4所示结构中棘轮套以及批头套筒设置在棘轮套上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左视图。
图7是图1所示结构中批头架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左视图。
图9为图8的C-C向剖视图。
图10为图7的D-D向剖视图。
图11为图7的右视图。
图12是图1所示结构中的批头架上带批头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左视图。
图14为图13的E-E向剖视图。
图15为图12的F-F向剖视图。
图16是图1所示结构中的棘爪座的示意图。
图17为图16的左视图。
图18为图17的H-H向剖视图。
图19为图16的G-G向剖视图。
图20为图16的右视图。
图21是图1所示结构中的滑道的示意图。
图22是图1所示结构中的推杆、推钮组件与滑道的装配示意图。
图23是图22所示推杆、推钮组件与滑道的装配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24是图23的K-K向剖视图。
图25是一种可替换图22所示装配结构的另一种推杆、推钮组件与滑道的装配示意图。
图26是图25所示推杆、推钮组件与滑道的装配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27是图26的L-L向剖视图。
图28为图1所示结构的手柄上装配棘爪座的示意图。
图29为图28的J-J向剖视图。
图30为在手柄上安置备用批头架的示意图。
图31为在手柄上安置备用批头的示意图。
图32为“一”字形批头的示意图。
图33为批头主体的棱角与批头套筒的内孔角正对应的截面示意图。
图34为批头主体的棱角与批头套筒的内孔角偏离时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手柄,11-批头套筒,11a-扭矩传递段,11b-导向段,11c-导向斜面,11d-过渡面,11e-批头套筒的内孔角,12-缝,13-安装位,14-滑道,14a-第一定位部,14b-第二定位部,15-棘轮结构,15a-通孔,15a1-扩口,15a2-导向段,15b-棘爪座,15c-棘轮套,15d-转套,15e-棘爪,15f-拨件,15g-拨块,15h-定位槽,15i-定位弹子,16-滑道,17-台阶,18-凹坑,19-定位弹子,110-容纳部,111-握持部;
2-批头架,21-批头,21a-批头主体的棱角,22-容纳孔,22a-扩口,23-阻止部,24-伸缩轴头,25-定位槽,26-弹性结构,27-批头标记,n-n-批头架的轴向;
3-推杆,31、32-基部;
4-推钮组件,41-锁片,42-触钮,43-触动部,44-触钮,45-锁止缘;
5-备用批头架;
6-备用批头存放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可顺利推出批头的螺丝批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结构,该可顺利推出批头的螺丝批包括:
手柄1,其前端设批头套筒11,在手柄1上位于批头套筒11后方的位置开设前后延伸的缝12以及从缝12可视的安装位13,在缝12的边缘设滑道14,在滑道14上的前部设第一定位部14a;进一步的,参见图4-6,批头套筒11的内孔包括位于前部的扭矩传递段11a和位于后部的导向段11b,导向段11b的孔壁设成导向斜面11c,具体的,导向斜面可为圆锥面,该圆锥面使导向段11b形成锥孔段,锥孔段的后端(图4所示的右端)的直径大于其内端(图4所示的左端)的直径;为了进一步使批头能够顺利进入批头套筒,批头套筒的内孔包括位于扭矩传递段11a与导向段11b之间并连接扭矩传递段和导向段的过渡面11d;
转轮状批头架2(参见图7-15),其轴向n-n(即其轴线方向,参见图1、图12、图14-15)相对手柄的前后方向(手柄的前后方向定义为与缝12、滑道14以及下文述及的推杆3的延伸方向一致)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位13,其上分布有轴向的容纳有批头21的容纳孔22,且容纳孔22可转至与批头套筒11的内孔轴向对应;进一步的,如图9所示,容纳孔22的前端(图示右端)设有扩口22a,以便收回批头时不阻挡批头,使批头能够顺利内收进容纳孔22。
推杆3(参见图22、25),其沿前后方向安置于手柄1内且轴向对应批头套筒11的内孔;
推钮组件4(参见图23、24、26、27),其与推杆3装配并可滑动地配合在滑道14上且可定位于第一定位部14a;
推杆3于推钮组件4定位于第一定位部14a时伸入批头架2的一个容纳孔将该容纳孔内的批头推向批头套筒11至该批头伸出批头套筒11,推杆3于推钮组件4位于滑道14上的后部时位于批头架2的后侧。
上述图1所示的可顺利推出批头的螺丝批,构成零部件少,结构简单;为使用带来方便。
使用该可顺利推出批头的螺丝批时,用手握持住手柄1,通过转动批头架2可将容纳有所需批头的容纳孔转至与推杆3对应,此时通过推钮组件4将推杆3向前推出,推杆3前端接触对应容纳孔内的批头并与批头结合,直至推钮组件4定位于第一定位部14a,则推杆3前端伸入对应的容纳孔将其中的批头推向批头套筒11至该批头伸出批头套筒11用于旋拧螺钉。由于批头主体的横截面通常为正六边形,因此批头套筒11内孔的横截面亦应为正六边形以便与批头对应用于传递扭矩;由于推钮组件4定位在第一定位部14a,因此推杆3不能伸缩,此时可通过手柄1对推杆3施加推力来将批头21顶持在螺钉上进而旋拧螺钉。由于在批头套筒的内孔设置导向段,推出批头时不会受到阻挡,批头能够顺利进入批头套筒内孔到达工作位置;且基于各种原因导致批头主体的棱角21a与批头套筒的内孔角11e偏离时(参见图34),可通过该导向面令批头转动适当角度使批头主体的棱角21a与批头套筒的内孔角11e对应(参见图33),从而能够将批头顺利推入批头套筒内孔到达工作位置。
用毕,可操作推钮组件4从第一定位部14a解除定位,再顺势将推杆3向后拉回至滑道14上的后部直至推杆3从对应的容纳孔中缩回而位于批头架2的后侧,以免障碍批头架的转动,并可将批头套筒11中的批头收回批头架上对应的容纳孔。由于在批头架上的容纳孔的前端设扩口,使得收回批头时批头能够顺利进入批头架上的容纳孔。
该可顺利推出批头的螺丝批,使用过时通过转动批头架及操控推钮组件推动或者拉回推杆即可,操作简单。又因其装配了如同转轮手枪上的转轮式弹夹式的批头架,且使用时可如同转动弹夹一样转动批头架来选用不同形式的批头,批头如同子弹一样被推杆向前推出,因此可称本实用新型为枪式螺丝批。
使用中,旋拧螺钉时顶杆通过推钮组件定位于手柄上的滑道上,顶杆不易缩回,所施加的扭矩由批头套筒承受,可承受的扭力较大;通过手柄上的缝可见装配在安装位的批头架,因此可以准确的将需要使用的批头转至与推杆对应并进一步的用推杆推出。
至此,该实施例的上述结构阐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以及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但是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该实施例还包括以下技术手段,以便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根据具体作用将它们选用在上段所述的技术方案上。
首先,作为该较佳实施例在手柄1前端配置批头套筒11的优选技术手段,参见图2-6、图16-20,是在手柄11的前端设有棘轮结构15,批头套筒11设于棘轮结构15上,在棘轮结构15上开设连通批头套筒11与批头架上的容纳孔的通孔,为保证强度,棘轮机构15可用金属材料制成。因此,通过该棘轮结构15可实现批头套筒11及其内批头的定向转动(顺时针方向转动施加扭矩或者逆时针方向转动施加扭矩),为使用提供方便。具体的,棘轮结构15包括棘爪座15b、棘轮套15c和转套15d:棘爪座15b固定于手柄1的前端而与手柄形成一体,该棘爪座15b上设两个反向的可摆动的棘爪15e以及用于控制该两个棘爪位置状态的拨件15f,拨件15f上具有两个分别对应两个棘爪15e的拨块15g;棘轮套15c套在棘爪座15b上用于与棘爪15e啮合;转套15d套在棘爪座15b的外侧并与拨件15f连接;批头套筒11设于棘轮套15b上,通孔15a开设在棘爪座15b上。该通过将批头套筒设于棘轮机构上的结构形式,批头21被推杆2从批头架的容纳孔经所述通孔15a推入批头套筒11或者从批头套筒经所述通孔拉回批头架的容纳孔。该棘轮机构,转动转套15d时,可以带动拨件15f的两个拨块15g来改变两个棘爪15e的位置状态,进而改变两个棘爪与棘轮套15c内棘齿的啮合关系(即换档)来实现工作需求:如图3所示状态,此时两个棘爪15e同时与棘轮套15c的内棘齿啮合,因此无论顺时针方向转动手柄还是逆时针方向转动手柄,均能够将来自手柄的扭矩通过棘爪座15b、其中一个棘爪、棘轮套15c传递给批头套筒11,以使批头对螺钉施力;当从图3所示状态通过转套15d将两个拨块15g顺时针方向转动一个角度时,则将其中一个棘爪(图中所示上方的一个)被推离棘轮套15c、另一个棘爪(图中所示下方的一个)继续与棘轮套15c的内棘齿啮合,此时,逆时针方向转动手柄能够将来自手柄的扭矩通过棘爪座15b、与棘轮套啮合的棘爪、棘轮套15c、批头套筒11传递给批头,顺时针方向转动手柄则与棘轮套啮合的棘爪可被棘爪座带动从棘轮套的棘齿上滑过,不向批杆递给扭矩,令手柄回转;当从图3所示状态通过转套将两个拨块15g逆时针方向转动一个角度时,则其中一个棘爪(图中所示下方的一个)被推离棘轮套、另一个棘爪(图中所示上方的一个)继续与棘轮套的内棘齿啮合,此时,顺时针方向转动手柄能够将来自手柄的扭矩通过棘爪座15b、与棘轮套啮合的棘爪、棘轮套15c、批头套筒11传递给批头,逆时针方向转动手柄则与棘轮套啮合的棘爪可被棘爪座带动从棘轮套的棘齿上滑过,不向批杆递给扭矩,手柄回转。进一步的,参见图1A,转套15d的内壁具有三个定位槽15h,棘爪座15b上设有定位弹子15i,该定位弹子15i由弹性元件支撑位于一个定位槽内。从而可以使转套15d在周向定位,因此无论转套转至上述三个工作位置的任一位置,均通过定位而将该位置保持。两个棘爪15e之间支撑有令该两个棘爪张开靠向所述棘轮套的弹性元件。由此保证棘爪与棘轮套啮合,其通过一个弹性元件是实现了对两个棘爪的支撑,零件少,结构紧凑。在该设置棘轮结构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通孔15a的前端(图示左端)设有扩口15a1,通孔15a的后端(图示右端)设成导向段15a2,导向段可为圆锥孔,从而使得批头通过该通孔时可以顺利的被推出以及顺利的被收回。当如该段所述在手柄11的前端设棘轮结构15,批头套筒11设于棘轮结构15上时,由于棘轮套15c上的内棘齿的数量较多(一般多于6个,如18-36个),则当棘爪随机的从内棘齿上滑过时(实际使用时就是如此),均会导致图34所示的批头主体的棱角21a与批头套筒的内孔角11e偏离的现象,这种现象必然障碍批头被推进批头套筒的内孔;而当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将批头套筒11的内孔设计出导向段11b时,则在将批头推向批头套筒11内孔的过程中可通过该导向段11b的导向作用令批头转动适当角度至如图33所示使批头主体的棱角21a与批头套筒的内孔角11e对应,从而能够将批头顺利推入批头套筒内孔到达工作位置。
其次,作为该较佳实施例在手柄前端配置批头套筒11的另一种优选技术手段,是在手柄1的前端设结构件,批头套筒设于结构件上。如将所述棘轮机构的棘爪座作为结构件,将批头套筒在棘爪座上加工出来即可,或者以所述棘轮机构的带有批头套筒的棘轮套为结构件,将棘轮套设于手柄的前端亦可。这里之所以在手柄的前端设结构件,目的在于增加批头套筒的强度以及便于加工制造,若手柄本身的强度足以可以设置批头套筒来向批头传递扭矩以及有合适的加工方法时,则可在手柄的前端直接加工出批头套筒作为等同技术手段。
该较佳实施例为了使滑道14耐磨以及具有足够的强度,滑道14(参见图21)为金属件并装配在手柄上。
作为该较佳实施例第一定位部的优选技术手段,第一定位部14a为设置在滑道14上的缺口(参见图21)。
当第一定位部14a为设置在滑道上的缺口时,实现推钮组件4在第一定位部14a定位的一种优选技术手段是:参见图22-24,推杆3的尾部向滑道的方向延伸出基部31,推钮组件4包括锁片41、触钮42以及弹性元件,锁片41沿基部31延伸的方向活动地安置在基部31且在其活动范围内可卡入缺口和从缺口脱出,弹性元件置于锁片41与基部31之间用弹力将锁片41向缺口内弹压,触钮42前后滑动地装配在基部31上并在其上设置迫使锁片活动的触动部43。如图所示,所述的触动部为两端矮、中间高的圆弧面(也可以为两端矮、中间高的斜面)。如此结构,当如图所示锁片41卡在缺口内实现推钮组件4在滑道14上定位时,用手向后拉触钮42,则可通过触动部43压持锁片41克服弹性元件的弹力令锁片41脱出缺口实现推钮组件4在滑道14上的解锁,则可顺势将推钮组件4在滑道14上顺势向后拉回;当将推钮组件4拉至下文还要述及的作为第二定位部14b的缺口时,锁片41则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被弹入该缺口实现对推钮组件4的定位。反之,当从作为第二定位部14b的缺口向前推动触钮42时,推钮组件4的动作与从作为第一定位部的缺口向后拉动触钮的情形相同,不再赘述。
当第一定位部14a为设置在滑14道上的缺口时,实现推钮组件4在第一定位部14a定位的另一种优选技术手段是:参见图25-27,推杆3的尾部向滑道14的方向延伸出基部32,推钮组件4包括触钮44以及弹性元件,触钮44上设置锁止缘45,触钮44沿基部延伸的方向活动地安置在基部32且锁止缘45在触钮的活动范围内可卡入缺口和从缺口脱出,弹性元件置于触钮44与基部32之间用弹力将锁止缘45向缺口内弹压。如此结构,当如图所示锁止缘45卡在缺口内实现推钮组件4在滑道14上定位时,先向下按触钮44即可克服弹性原件的弹力令锁止缘45从缺口中脱出解除推钮组件在该缺口的定位,之后即可顺势向后拉动触钮44将推杆向后拉回;当将推钮组件4拉至下文还要述及的作为第二定位部14b的缺口时,释放触钮,则触钮44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被弹起令锁止缘45卡入该缺口实现对推钮组件的定位。反之,当从作为第二定位部的缺口向前推动触钮时,推钮组件的动作与从作为第一定位部的缺口向后拉动触钮的情形相同,不再赘述。进一步的(尤其是针对实现推钮组件在第一定位部定位的后一种技术手段,操作时由于需要按压触钮),在手柄内沿滑道的延伸方向设置有承载推杆的承载部,以便按压触钮时支撑推杆;之所以将承载部沿滑道的延伸方向设置,是因为这样可使推杆沿承载部前后顺畅移动;在实际设置承载部时,可在手柄上对应推杆3的下部设置槽状滑道16或者在手柄对应延伸部32的两侧设置台阶17,在该较佳实施例中,同时具备了槽状滑道16和台阶17。
为了实现对推钮组件4在滑道14上的后部定位,在滑道14上的后部设置一个对推钮组件定位的第二定位部14b。具体的,该第二定位部14b的结构可与第一定位部14a的结构相同(参见图25);推杆3于推钮组件4定位于该第二定位部14b时位于批头架2的后侧。此外,由于推钮组件定位在第二定位部时不需要承受前后方向的推力(如旋拧螺钉时需要的推力),因此该第二定位部的结构可以为与所述的推钮组件弹性配合的结构或者磁性吸附的结构等用以将推钮组件保持在该第二定位部即可。
为了实现批头架2在手柄1上的转动以及便于安装和拆下,参见图7-15、图28、29,安装位13的前壁与批头架2的前端以及安装位13的后壁与批头架2的后端分别设置凹坑18和伸缩轴头24,在伸缩轴头24的后端支撑弹性元件,伸缩轴头位于对应的凹坑内实现批头架2在安装位13的安装并能转动。如图所示,伸缩轴头24均安装在批头架2上,凹坑18位于安装位13的前壁和后壁,除此情形外,根据需要可以将配合伸缩轴头和凹坑更换位置。
为了实现批头架2在手柄1上的定位以便推杆3能够准确对应批头架2上的容纳孔22,参见图7-15、图29,安装位13的前壁或/和后壁与批头架2的前端或/和后端分设定位弹子19和定位槽25,在定位弹子19的后端支撑弹性元件,定位弹子19位于定位槽内实现批头架在手柄上的定位。如图所示,定位弹子19位于安装位13的前壁,定位槽25位于批头架2的前端边缘,除此情形外,根据需要可将该定位结构设置在安装位的后壁和批头架的后端边缘或者同后端同时设置,结构允许时,还可以更换定位弹子和定位槽的位置。
为了避免容纳孔22内的批头21脱落,容纳孔22的内壁具有弹性结构26,如图所示为在容纳孔22的内壁上制成的弹片(参见图8-9、图14)。
为了便于识别容纳孔内批头的形式,批头架2上对应每个容纳孔的位置具有批头标记27(参见图7、图12);或者将批头架2制成透明的以便通过批头架可以识别批头的形状。
为了备用较多的批头,手柄1上设有用于存放备用批头架的容纳部110(参见图30-31),或者在手柄1上设备用批头存放架5。
为了便于握持以及对推杆施加推力,手柄1具有向推杆3的一侧延伸的握持部111(参见图1、图30、图31),如图所示这样设置的握持部使得整个可顺利推出批头的螺丝批在形状上更像是一把手枪。
作为推杆的前端与批头配合的一种优选技术手段,推杆3的前端或/和批头21上设有供二者相结合的结合结构,推杆3于推钮组件4位于滑道14上的后部时位于批头架2的后侧并依靠该结合结构将对应的批头带回对应的容纳孔。鉴于该结合结构,当推杆3将批头推至批头套筒11内时可以依赖该结合结构避免批头从批头套筒11中脱落;拉回推杆的过程也可以依赖该结合结构由推杆将对应的批头带回对应的容纳孔。具体的,该结合结构可以为赋予推杆的前端或/和批头的供二者吸附的磁性,一般的,由于批头多为标准件且无磁性,因此通过将推杆前端制成磁性(如在其中置放永磁体)来实现与批头的磁性结合;该结合结构还可以为分设于推杆的前端和批头后端的榫头和榫槽(如在批头后端与推杆前端分别设置如同US6138537号专利中述及的结合的榫头40和榫槽144)。
作为避免批头干涉批头架转动的优选技术手段,容纳孔的后端具有阻止部23,当依赖前述任一种结合结构将批头拉回容纳孔时批头则被容纳孔后端的阻止部23(如台阶)阻止与推杆3前端脱离而滞留在容纳孔内,避免露出而干涉批头架的转动;或者批头架的后端与安装位的后壁之间保持缝隙,推杆的前端于推钮组件位于滑道上的后部时对应缝隙,这种情形尤其适用于磁性结合的结合结构,因此当依赖磁性结合的结合结构将批头拉回容纳孔时,即使批头后端伸出容纳孔,则可以通过转动批头架令批头与推杆脱离,将批头滞留在容纳孔内,进一步的,为了避免批头从容纳孔中任意露出,这种情形下可在容纳孔22的内壁同时配置前述的弹性结构26。
前述通过实施例方式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在具体实施时,并不限于该情形,本实用新型述及的导向段11b、导向斜面11c、过渡面11d同样可应用到US6314995A号、US 6138537A号、US 7028593B1号专利的批头套筒上,述及的扩口22a同样可应用到US6314995A号、US 6138537A号、US 7028593B1号专利的批头架上。

Claims (8)

1.可顺利推出批头的螺丝批,包括批头套筒(11)、转轮状批头架(2)以及推杆(3),所述的转轮状批头架(2)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批头套筒(11)的后侧,所述的转轮状批头架(2)上分布有轴向的容纳有批头(21)的容纳孔(22),且所述的容纳孔(22)可转至与所述批头套筒(11) 的内孔轴向对应;所述的推杆(3)设于所述转轮状批头架(2)的后侧且轴向对应所述批头套筒(11)的内孔,其特征是:所述批头套筒(11)的内孔包括位于前部的扭矩传递段(11a)和位于后部的导向段(11b),所述的导向段(11b)的孔壁设成导向斜面(11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顺利推出批头的螺丝批,其特征是:所述的导向斜面(11c)为圆锥面,该圆锥面使所述的导向段(11b)形成锥孔段,所述锥孔段的后端的直径大于其内端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顺利推出批头的螺丝批,其特征是:所述批头套筒(11)的内孔包括位于所述扭矩传递段(11a)与导向段(11b)之间并连接所述扭矩传递段和导向段的过渡面(11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顺利推出批头的螺丝批,其特征是:所述容纳孔(22)的前端设有扩口(22a)。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可顺利推出批头的螺丝批,其特征是:所述转轮状批头架(2)的前侧设有棘轮结构(15),所述的批头套筒(11)设于所述的棘轮结构(15)上,在所述的棘轮结构(15)上开设有连通所述批头套筒(11)的内孔与所述批头架(2)上的容纳孔的通孔(15a)。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顺利推出批头的螺丝批,其特征是:所述通孔(15a)的前端设有扩口(15a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顺利推出批头的螺丝批,其特征是:所述通孔(15a)的后端设成导向段(15a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顺利推出批头的螺丝批,其特征是:设于所述通孔(15a)后端的导向段为圆锥孔。
CN2011200065718U 2011-01-11 2011-01-11 可顺利推出批头的螺丝批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605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065718U CN201960511U (zh) 2011-01-11 2011-01-11 可顺利推出批头的螺丝批
CA2824339A CA2824339C (en) 2011-01-11 2012-01-11 Screwdriver
EP12734063.6A EP2664418B1 (en) 2011-01-11 2012-01-11 Screwdriver
PCT/CN2012/070220 WO2012095000A1 (zh) 2011-01-11 2012-01-11 螺丝批
US13/582,102 US9844861B2 (en) 2011-01-11 2012-01-11 Screwdriver
US15/810,211 US20180065231A1 (en) 2011-01-11 2017-11-13 Screwdriv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065718U CN201960511U (zh) 2011-01-11 2011-01-11 可顺利推出批头的螺丝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60511U true CN201960511U (zh) 2011-09-07

Family

ID=44523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06571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60511U (zh) 2011-01-11 2011-01-11 可顺利推出批头的螺丝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60511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95000A1 (zh) * 2011-01-11 2012-07-19 杭州巨星工具有限公司 螺丝批
CN104907984A (zh) * 2014-03-10 2015-09-16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电动螺丝批
US9833884B2 (en) 2012-01-13 2017-12-05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ower tool and operating method for use on the power tool
CN107825360A (zh) * 2017-11-15 2018-03-23 彭方 一种具有自动供弹装置的打钉枪
CN108372485A (zh) * 2018-02-22 2018-08-07 南京久驰机电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工具多功能输出机构
US10391624B2 (en) 2011-08-06 2019-08-27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ower tool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95000A1 (zh) * 2011-01-11 2012-07-19 杭州巨星工具有限公司 螺丝批
US9844861B2 (en) 2011-01-11 2017-12-19 Hangzhou Great Star Industrial Co., Ltd Screwdriver
US10391624B2 (en) 2011-08-06 2019-08-27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ower tool
US9833884B2 (en) 2012-01-13 2017-12-05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ower tool and operating method for use on the power tool
US10093004B2 (en) 2012-01-13 2018-10-09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ower tool and operating method for use on the power tool
CN104907984A (zh) * 2014-03-10 2015-09-16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电动螺丝批
CN104907984B (zh) * 2014-03-10 2018-01-26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电动螺丝批
CN107825360A (zh) * 2017-11-15 2018-03-23 彭方 一种具有自动供弹装置的打钉枪
CN108372485A (zh) * 2018-02-22 2018-08-07 南京久驰机电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工具多功能输出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14623B (zh) 螺丝批
CN201960511U (zh) 可顺利推出批头的螺丝批
US7000509B2 (en) Hand tool with a removable rotary bit receiving cassette
EP1563960B1 (en) Impact driver having a percussion application mechanism which operation mode can be selectively switched between percussion and non-percussion mode
EP1946895B1 (en) Power tool
US4976175A (en) Multipurpose tool
US7237458B2 (en) Ratchet screwdriver with a replaceable bit magazine unit
US7523689B2 (en) Tool combination
JP5186621B2 (ja) 組ドライバー
EP2604393B1 (en) Right angle attachment for power tools
US20100108337A1 (en) Compliant shifting mechanism for right angle drill
US20180065231A1 (en) Screwdriver
US20090298658A1 (en) Power Tool Driver
CN102922459A (zh) 棘轮式活动扳手
CN201960512U (zh) 螺丝批
CN101284378B (zh) 手持式动力工具
CA1240539A (en) Pipe wrench
WO2000029173A1 (en) Power tool
JP2012183607A (ja) 電動工具
GB2343646A (en) Power tool with multiple chucks
US20140182992A1 (en) Ratchet wrench with a direction switching device
JP2014113663A (ja) タッピングマシン
JP3993844B2 (ja) リベッター
CN2723084Y (zh) 锁紧式手紧钻夹头
CN218799160U (zh) 一种车床刀架延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230

Address after: 310019 Zhejiang, Hangzhou, No. nine Ring Road, No. 1, building 63, room 2, building 2188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superstar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19 nine Ring Road No. 35 Jianggan District Jiubao town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GreatStar Industrial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0019 Zhejiang, Hangzhou, No. nine Ring Road, No. 1, building 63, room 2, building 2188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giant sta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19 Zhejiang, Hangzhou, No. nine Ring Road, No. 1, building 63, room 2, building 2188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superstar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