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37604U - 半双工式单线制握手通讯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半双工式单线制握手通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37604U
CN201937604U CN2010206910370U CN201020691037U CN201937604U CN 201937604 U CN201937604 U CN 201937604U CN 2010206910370 U CN2010206910370 U CN 2010206910370U CN 201020691037 U CN201020691037 U CN 201020691037U CN 201937604 U CN201937604 U CN 2019376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diode
resistance
input
voltage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69103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兵
张玉柱
徐性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Daju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Daju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Daju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Daju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02069103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376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376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3760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电动机控制的通讯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半双工式单线制握手通讯装置。一种半双工式单线制握手通讯装置,包括第一设备(1)和第二设备(2),其特征是:第一设备(1)还包括第一输出隔离单元(13)、第一输入隔离单元(14)和第一滤波单元(15),第二设备(2)还包括第二输出隔离单元(23)、第二输入隔离单元(24)、握手信号放大单元(26)和第二滤波单元(25)。本实用新型成本低,抗干扰性强,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半双工式单线制握手通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电动机控制的通讯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半双工式单线制握手通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电子产品的发展与应用,为了保证电子系统的正常工作,必须对不同电子部件之间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控。因此,汽车电子部件之间的信息交互越来越复杂多样,导致信号接口连线的增多,同时也增加了成本。在数字电路中,如计算机,设备甲和设备乙通过通讯交换信息,双方采用某个通讯协议来交换数据,这个联络过程被形象地称为“握手”,用于联络的信号即为“握手信号”。现阶段很多设备之间的握手信号,通常采用全双工的方式进行,可以实时的实现握手功能,保证设备之间的信息互享。这种方式存在如下缺点:接口多,线路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通讯效果好的信号传输装置,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双工式单线制握手通讯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发明目的:
一种半双工式单线制握手通讯装置,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
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通过信号线连接,
第一设备包括第一握手输出信号处理器和第一握手输入信号处理器,第一握手输出信号处理器和第一握手输入信号处理器之间通过导线连接,
第二设备包括第二握手输出信号处理器和第二握手输入信号处理器,第二握手输出信号处理器和第二握手输入信号处理器之间通过导线连接,
其特征是:第一设备还包括第一输出隔离单元、第一输入隔离单元和第一滤波单元,第一握手输出信号处理器、第一输出隔离单元、第一输入隔离单元和第一握手输入信号处理器通过导线依次连接,第一输出隔离单元和第一输入隔离单元之间的连接导线还连接第一滤波单元,
第二设备还包括第二输出隔离单元、第二输入隔离单元、握手信号放大单元和第二滤波单元,第二握手输出信号处理器、第二输出隔离单元、第二输入隔离单元和第二握手输入信号处理器通过导线依次连接,握手信号放大单元和第二滤波单元用导线连接后再连接至第二输出隔离单元和第二输入隔离单元之间的连接导线上。
所述的半双工式单线制握手通讯装置,其特征是:
第一输出隔离单元由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一光敏二极管组成,
第一输入隔离单元由第二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光敏二极管组成,
第一滤波单元由电容甲、电解电容甲、电容丙、稳压管甲、电感甲A和电感甲B组成,
第二输出隔离单元由第三发光二极管和第三光敏二极管组成,
第二输入隔离单元由第四发光二极管和第四光敏二极管组成,
握手信号放大单元由三极管丙、电阻己B和电阻庚B组成,
第二滤波单元由电容乙、电解电容乙、电容丁、电容戊、稳压管乙、稳压管丙、电感乙A和电感乙B组成,
第一握手输出信号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电阻甲A连接至三极管甲的基极,三极管甲的发射极连接至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电阻乙A输入正电压,三极管甲的集电极连接至接地端,第一光敏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电阻丙A连接至第一设备所用直流电源的正极,第一设备所用直流电源的正极和接地端之间串联由电容甲和电解电容甲并联组成的电容组,第一光敏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至接地端,
第一握手输入信号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至第二光敏二极管的正极,第二光敏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电阻丁A输入正电压,第二光敏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至接地端,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电阻戊A连接至第一设备所用直流电源的正极,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通过串联着的电感甲A和电感甲B连接至第一光敏二极管的正极,电容丙和稳压管甲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电感甲A、电感甲B的连接处和接地端,
第二握手输出信号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电阻甲B连接至三极管乙的基极,三极管乙的发射极连接至第三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第三发光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电阻乙B输入正电压,三极管乙的集电极连接至接地端,第三光敏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电阻丙B连接至第二设备所用直流电源的正极,第三光敏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至接地端,
第二握手输入信号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至第四光敏二极管的正极,第四光敏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电阻丁B输入正电压,第四光敏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至接地端,第四发光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电阻戊B连接至第二设备所用直流电源的正极,第二设备所用直流电源的正极和接地端之间串联由电容乙和电解电容乙并联组成的电容组,第四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至三极管丙的集电极,第四光敏二极管的正极和负极之间并联电容丁,三极管丙的发射极连接至接地端,三极管丙的基极通过依次串联的电阻己B、稳压管乙、电感乙A和稳压管丙连接至接地端,其中稳压管乙的负极通过电感乙A和稳压管丙的负极连接,电阻己B、稳压管乙的连接处和三极管丙的发射极之间串联电阻庚B,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和第三光敏二极管的正极之间依次串联电感甲B和电感乙B,电感甲B和电容丙的连接处、稳压管甲的负极、稳压管丙负极和电感乙B的连接处依次用导线连接,电容戊并联于稳压管丙的两端。
所述的半双工式单线制握手通讯装置,其特征是: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所用直流电源的电动势都为8V~18V,通过电阻乙A输入第一发光二极管正极的正电压、通过电阻丁A输入第二光敏二极管正极的正电压、通过电阻乙B输入第三发光二极管正极的正电压和通过电阻丁B输入第四光敏二极管正极的正电压,都为3.3V。
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永磁电机驱动器、工业伺服用永磁电机驱动器等设备与其它设备之间的握手通讯,使用时,将直流/直流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分别通过电阻乙A输入第一发光二极管正极的正电压、通过电阻丁A输入第二光敏二极管正极的正电压、通过电阻乙B输入第三发光二极管正极的正电压和通过电阻丁B输入第四光敏二极管正极的正电压。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成功实现了握手信号所要达到的信息交互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节省了设备接线口的数量,降低了接线数,抗干扰性强,提高了握手信号的通信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半双工式单线制握手通讯装置,包括第一设备1和第二设备2,如图1所示,具体结构是:
第一设备1包括第一握手输出信号处理器11、第一握手输入信号处理器12、第一输出隔离单元13、第一输入隔离单元14和第一滤波单元15,第一握手输出信号处理器11、第一输出隔离单元13、第一输入隔离单元14和第一握手输入信号处理器12通过导线依次连接,第一输出隔离单元13和第一输入隔离单元14之间的连接导线还连接第一滤波单元15。
第二设备2包括第二握手输出信号处理器21、第二握手输入信号处理器22、第二输出隔离单元23、第二输入隔离单元24、握手信号放大单元26和第二滤波单元25,第二握手输出信号处理器21、第二输出隔离单元23、第二输入隔离单元24和第二握手输入信号处理器22通过导线依次连接,握手信号放大单元26和第二滤波单元25用导线连接后再连接至第二输出隔离单元23和第二输入隔离单元24之间的连接导线上。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
第一输出隔离单元13由第一发光二极管101和第一光敏二极管102组成;第一输入隔离单元14由第二发光二极管111和第二光敏二极管112组成:第一滤波单元15由电容甲411、电解电容甲412、电容丙413、稳压管甲41、电感甲A511和电感甲B512组成;第二输出隔离单元23由第三发光二极管201和第三光敏二极管202组成;第二输入隔离单元24由第四发光二极管211和第四光敏二极管212组成;握手信号放大单元26由三极管丙30、电阻己B326和电阻庚B327组成;第二滤波单元25由电容乙421、电解电容乙422、电容丁414、电容戊415、稳压管乙42、稳压管丙43、电感乙A521和电感乙B522组成。
第一握手输出信号处理器11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电阻甲A311连接至三极管甲10的基极,三极管甲10的发射极连接至第一发光二极管101的负极,第一发光二极管101的正极通过电阻乙A312输入正电压,三极管甲10的集电极连接至接地端,第一光敏二极管102的正极通过电阻丙A313连接至第一设备1所用直流电源的正极,第一设备1所用直流电源的正极和接地端之间串联由电容甲411和电解电容甲412并联组成的电容组,第一光敏二极管102的负极连接至接地端。
第一握手输入信号处理器1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至第二光敏二极管112的正极,第二光敏二极管112的正极通过电阻丁A314输入正电压,第二光敏二极管112的负极连接至接地端,第二发光二极管111的正极通过电阻戊A315连接至第一设备1所用直流电源的正极,第二发光二极管111的负极通过串联着的电感甲A511和电感甲B512连接至第一光敏二极管112的正极,电容丙413和稳压管甲41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电感甲A511、电感甲B512的连接处和接地端。
第二握手输出信号处理器21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电阻甲B321连接至三极管乙20的基极,三极管乙20的发射极连接至第三发光二极管201的负极,第三发光二极管201的正极通过电阻乙B322输入正电压,三极管乙20的集电极连接至接地端,第三光敏二极管202的正极通过电阻丙B323连接至第二设备2所用直流电源的正极,第三光敏二极管202的负极连接至接地端。
第二握手输入信号处理器2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至第四光敏二极管212的正极,第四光敏二极管212的正极通过电阻丁B324输入正电压,第四光敏二极管212的负极连接至接地端,第四发光二极管211的正极通过电阻戊B325连接至第二设备2所用直流电源的正极,第二设备2所用直流电源的正极和接地端之间串联由电容乙421和电解电容乙422并联组成的电容组,第四发光二极管211的负极连接至三极管丙30的集电极,第四光敏二极管212的正极和负极之间并联电容丁414,三极管丙30的发射极连接至接地端,三极管丙30的基极通过依次串联的电阻己B326、稳压管乙42、电感乙A521和稳压管丙43连接至接地端,其中稳压管乙42的负极通过电感乙A521和稳压管丙43的负极连接,电阻己B326、稳压管乙42的连接处和三极管丙30的发射极之间串联电阻庚B327,第二发光二极管111的负极和第三光敏二极管202的正极之间依次串联电感甲B512和电感乙B512,电感甲B512和电容丙413的连接处、稳压管甲41的负极、稳压管丙43负极和电感乙B522的连接处依次用导线连接,电容戊415并联于稳压管丙43的两端。
第一设备1和第二设备2所用直流电源的电动势都为8V~18V,本实施例都选12V,通过电阻乙A312输入第一发光二极管101正极的正电压、通过电阻丁A314输入第二光敏二极管112正极的正电压、通过电阻乙B322输入第三发光二极管201正极的正电压和通过电阻丁B324输入第四光敏二极管212正极的正电压,都为3.3V,本实施例中,上述正电压都由将直流/直流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提供。稳压管甲41、稳压管乙42和稳压管丙43的限定电压都为6.8V。第一设备1和第二设备2所用直流电源的电压下降到7.5V左右时,第二握手输入信号处理器22的信号将一直保持在高电平,当第二握手输出信号处理器21信号输出高低变化的电平时,第二握手输入信号处理器22无信号变化,说明第一设备1和第二设备2所用直流电源的电压过低,本实施例将停止工作。

Claims (3)

1. 一种半双工式单线制握手通讯装置,包括第一设备(1)和第二设备(2),
第一设备(1)和第二设备(2)之间通过信号线连接,
第一设备(1)包括第一握手输出信号处理器(11)和第一握手输入信号处理器(12),第一握手输出信号处理器(11)和第一握手输入信号处理器(12)之间通过导线连接,
第二设备(2)包括第二握手输出信号处理器(21)和第二握手输入信号处理器(22),第二握手输出信号处理器(21)和第二握手输入信号处理器(22)之间通过导线连接,
其特征是:第一设备(1)还包括第一输出隔离单元(13)、第一输入隔离单元(14)和第一滤波单元(15),第一握手输出信号处理器(11)、第一输出隔离单元(13)、第一输入隔离单元(14)和第一握手输入信号处理器(12)通过导线依次连接,第一输出隔离单元(13)和第一输入隔离单元(14)之间的连接导线还连接第一滤波单元(15),
第二设备(2)还包括第二输出隔离单元(23)、第二输入隔离单元(24)、握手信号放大单元(26)和第二滤波单元(25),第二握手输出信号处理器(21)、第二输出隔离单元(23)、第二输入隔离单元(24)和第二握手输入信号处理器(22)通过导线依次连接,握手信号放大单元(26)和第二滤波单元(25)用导线连接后再连接至第二输出隔离单元(23)和第二输入隔离单元(24)之间的连接导线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双工式单线制握手通讯装置,其特征是:
第一输出隔离单元(13)由第一发光二极管(101)和第一光敏二极管(102)组成,
第一输入隔离单元(14)由第二发光二极管(111)和第二光敏二极管(112)组成,
第一滤波单元(15)由电容甲(411)、电解电容甲(412)、电容丙(413)、稳压管甲(41)、电感甲A(511)和电感甲B(512)组成,
第二输出隔离单元(23)由第三发光二极管(201)和第三光敏二极管(202)组成,
第二输入隔离单元(24)由第四发光二极管(211)和第四光敏二极管(212)组成,
握手信号放大单元(26)由三极管丙(30)、电阻己B(326)和电阻庚B(327)组成,
第二滤波单元(25)由电容乙(421)、电解电容乙(422)、电容丁(414)、电容戊(415)、稳压管乙(42)、稳压管丙(43)、电感乙A(521)和电感乙B(522)组成,
第一握手输出信号处理器(11)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电阻甲A(311)连接至三极管甲(10)的基极,三极管甲(10)的发射极连接至第一发光二极管(101)的负极,第一发光二极管(101)的正极通过电阻乙A(312)输入正电压,三极管甲(10)的集电极连接至接地端,第一光敏二极管(102)的正极通过电阻丙A(313)连接至第一设备(1)所用直流电源的正极,第一设备(1)所用直流电源的正极和接地端之间串联由电容甲(411)和电解电容甲(412)并联组成的电容组,第一光敏二极管(102)的负极连接至接地端,
第一握手输入信号处理器(1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至第二光敏二极管(112)的正极,第二光敏二极管(112)的正极通过电阻丁A(314)输入正电压,第二光敏二极管(112)的负极连接至接地端,第二发光二极管(111)的正极通过电阻戊A(315)连接至第一设备(1)所用直流电源的正极,第二发光二极管(111)的负极通过串联着的电感甲A(511)和电感甲B(512)连接至第一光敏二极管(112)的正极,电容丙(413)和稳压管甲(41)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电感甲A(511)、电感甲B(512)的连接处和接地端,
第二握手输出信号处理器(21)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电阻甲B(321)连接至三极管乙(20)的基极,三极管乙(20)的发射极连接至第三发光二极管(201)的负极,第三发光二极管(201)的正极通过电阻乙B(322)输入正电压,三极管乙(20)的集电极连接至接地端,第三光敏二极管(202)的正极通过电阻丙B(323)连接至第二设备(2)所用直流电源的正极,第三光敏二极管(202)的负极连接至接地端,
第二握手输入信号处理器(2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至第四光敏二极管(212)的正极,第四光敏二极管(212)的正极通过电阻丁B(324)输入正电压,第四光敏二极管(212)的负极连接至接地端,第四发光二极管(211)的正极通过电阻戊B(325)连接至第二设备(2)所用直流电源的正极,第二设备(2)所用直流电源的正极和接地端之间串联由电容乙(421)和电解电容乙(422)并联组成的电容组,第四发光二极管(211)的负极连接至三极管丙(30)的集电极,第四光敏二极管(212)的正极和负极之间并联电容丁(414),三极管丙(30)的发射极连接至接地端,三极管丙(30)的基极通过依次串联的电阻己B(326)、稳压管乙(42)、电感乙A(521)和稳压管丙(43)连接至接地端,其中稳压管乙(42)的负极通过电感乙A(521)和稳压管丙(43)的负极连接,电阻己B(326)、稳压管乙(42)的连接处和三极管丙(30)的发射极之间串联电阻庚B(327),第二发光二极管(111)的负极和第三光敏二极管(202)的正极之间依次串联电感甲B(512)和电感乙B(512),电感甲B(512)和电容丙(413)的连接处、稳压管甲(41)的负极、稳压管丙(43)负极和电感乙B(522)的连接处依次用导线连接,电容戊(415)并联于稳压管丙(43)的两端。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双工式单线制握手通讯装置,其特征是:第一设备(1)和第二设备(2)所用直流电源的电动势都为8V~18V,通过电阻乙A(312)输入第一发光二极管(101)正极的正电压、通过电阻丁A(314)输入第二光敏二极管(112)正极的正电压、通过电阻乙B(322)输入第三发光二极管(201)正极的正电压和通过电阻丁B(324)输入第四光敏二极管(212)正极的正电压,都为3.3V。
CN2010206910370U 2010-12-30 2010-12-30 半双工式单线制握手通讯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376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910370U CN201937604U (zh) 2010-12-30 2010-12-30 半双工式单线制握手通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910370U CN201937604U (zh) 2010-12-30 2010-12-30 半双工式单线制握手通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37604U true CN201937604U (zh) 2011-08-17

Family

ID=44449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691037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37604U (zh) 2010-12-30 2010-12-30 半双工式单线制握手通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376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63117C (zh) 一种电源线斩波通信收发电路
CN201937604U (zh) 半双工式单线制握手通讯装置
CN207184162U (zh) 一种用于有源配电网智能终端电池隔离监测结构
CN101826069B (zh) 单片机通讯电路及通讯方法
CN210270872U (zh) 一种便携式串口检测仪
CN201918590U (zh) Usb连接线
CN205247105U (zh) 一种抗干扰能力强的rs485通讯电路
CN201023423Y (zh) 电动自行车用速度控制电路
CN102496360A (zh) 一种乐音驱动电路
CN200941361Y (zh) 一种磁性开关
CN203027137U (zh) 一路输入隔离转换两路电信号输出模块
CN203344866U (zh) 一种车速信号转换电路
CN206775429U (zh) 玻璃升降器电机的电子控制系统
CN202111682U (zh) 一种通用多通道开关量转换器
CN205283515U (zh) 一种自适应的配对电路
CN107707703A (zh) 手机屏幕显示模组及手机
CN2879549Y (zh) 一种无极性485通信电路
CN204832843U (zh) 智能电动工具的控制电路
CN216697254U (zh) 电动助力车显示仪表用通讯装置
CN213484842U (zh) 一种敏感信号抗干扰的电路结构
CN107508381A (zh) 一种用于有源配电网智能终端电池隔离监测装置
CN203554847U (zh) 带端子接口的电动车控制器
CN212034451U (zh) 一种组合式电路板
CN206805992U (zh) 具有背光驱动的无纸记录仪
CN211264315U (zh) 读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17

Termination date: 2017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