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63117C - 一种电源线斩波通信收发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源线斩波通信收发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563117C CN100563117C CNB200610053375XA CN200610053375A CN100563117C CN 100563117 C CN100563117 C CN 100563117C CN B200610053375X A CNB200610053375X A CN B200610053375XA CN 200610053375 A CN200610053375 A CN 200610053375A CN 100563117 C CN100563117 C CN 100563117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istor
- circuit
- triode
- microprocessor
- microcontrol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5669 fiel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c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电源线通信收发电路包括主机电路和从机电路两部分,主机电路中的电子开关逻辑电路控制电子开关将数字信号调制成开关脉冲发送到电源线上,以两种不同的脉冲宽度分别表示“0”和“1”信号;从机电路从电源通信线上接收主机电路发送的脉冲信号,并同时允许在主机电路发送间隙,通过从机电路的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控制从机的电子开关逻辑电路,在主机电路发送的低电压上,叠加返回“0”或“1”信号,从而完成电源总线上的通信过程。本发明的结构简单,在一对线上可同时实现电源供电和信号通信的功能,大量的节省了物理连线的长度,简化了逻辑连线的复杂度,在构成总线通信方式时,具有可挂节点多,线上电压损耗小,通信质量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压直流电源线与数据信号线同时传输的电路,属于通信与现场总线传输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工业控制、智能楼宇、设备监控等领域,大量存在将现场分散的检测点和控制点通过总线技术进行连接的需求。目前常用的总线技术有RS485、CAN、ProfiBus等。与集中式的星型连线相比,总线方式可大大减少连线的总长度和布线的复杂度。每个总线模块的接口只需两对线:一对电源线和一对信号线。
为了进一步减少连线,目前也有通过一对线同时传输信号和电源的技术。这些技术一般是采用在电源线上进行载波信号叠加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存在以下缺点:1、成本增加;2、传输距离和传输速度受到限制;3、总线上节点数受限;4、对电源和接收设备的性能要求增加。因此,设计一种低成本的简单的电源线通信收发电路成为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一对线上能同时实现电源供应和数据信号传输的电源线斩波通信收发电路。
本发明的电源线斩波通信收发电路包括主机电路和从机电路两部分,主机电路包括第一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由场效应晶体管、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构成的电子开关逻辑电路,直流电源、第一稳压芯片和电阻,第二三极管和第三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第一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的两个输出引脚相连,第二三极管和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均接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三电阻的一端相连,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及场效应晶体管的门极共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相连,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与第一电阻的一端相连,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及直流电源的正端共接,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和电源通信总线的正端及第四电阻的一端相连,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五电阻的一端及第一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的输入引脚相连,第五电阻的另一端和电源通信总线的负端接地,并在电源通信总线的正负端之间并接第六电阻,第一稳压芯片的电压输入端与直流电源的正端相连,第一稳压芯片的电压输出端与第一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的电压输入端相连;从机电路包括第二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由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和二极管构成的电子开关逻辑电路,储能电容,第二稳压芯片和电阻,第二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的输出引脚与第五三极管的基极相连,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通过第七电阻与第四三极管的基极相连,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和二极管的正端及电源通信总线的正端共接,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和二极管的负端及储能电容的正端共接,储能电容的负端接地,电源通信总线的正端与第二稳压芯片的电压输入端及第八电阻的一端相连,第八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九电阻的一端及第二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的输入引脚相连,第九电阻的另一接地,第二稳压芯片的电压输出端与第二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的电压输入端相连。
上述的第一、第二微控制器/微处理器可以采用各种型号的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第一、第二稳压芯片根据不同的供电要求,可以采用相应型号的稳压芯片。
本发明的电源线斩波通信收发电路的工作原理:主机电路的第一微控制器/微处理器通过控制主机的电子开关逻辑电路将数字信号调制成开关脉冲发送到电源线上,将电源线上的电压斩波,以两种不同的脉冲宽度分别表示“0”和“1”信号,使电源线成为带有数字信号信息的电源通信线;从机电路从电源通信线上接收主机电路发送的脉冲信号,并同时允许在主机电路发送间隙,通过从机电路的第二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控制从机的电子开关逻辑电路,在主机电路发送的低电压上,叠加返回“0”或“1”信号;主机电路同时从电源通信线上获得从机电路返回的信号,从而完成电源总线上的通信过程。
本发明的电源线斩波通信收发电路结构简单,在一对线上便可同时实现电源供电和信号通信的功能,大量的节省了物理连线的长度,简化了逻辑连线的复杂度,在构成总线通信方式时,具有可挂节点多,线上电压损耗小,通信质量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主机电路构成原理图;
图2是从机电路构成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法
本发明的电源线斩波通信收发电路包括主机电路和从机电路两部分,主机电路参照图1,包括第一微控制器/微处理器U1,由场效应晶体管S1、第一三极管S2、第二三极管S3、第三三极管S4构成的电子开关逻辑电路,直流电源DC、第一稳压芯片U2和电阻,第二三极管S3和第三三极管S4的基极分别与第一微控制器/微处理器U1的两个输出引脚I/O2、I/O3相连,第二三极管S3和第三三极管S4的发射极均接地,第三三极管S4的集电极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相连,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和第一三极管S2的集电极及场效应晶体管S1的门极共接,第二三极管S3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阻R2与第一三极管S2的基极相连,场效应晶体管S1的源极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相连,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和第一三极管S2的发射极及直流电源DC的正端共接,场效应晶体管S1的漏极和电源通信总线的正端及第四电阻R4的一端相连,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及第一微控制器/微处理器U1的输入引脚I/O1相连,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和电源通信总线的负端接地,并在电源通信总线的正负端之间并接第六电阻R6,第一稳压芯片U2的电压输入端Vin与直流电源DC的正端相连,第一稳压芯片U2的电压输出端Vout与第一微控制器/微处理器U1的电压输入端DCC相连;
从机电路参照图2,包括第二微控制器/微处理器U3,由第四三极管S5、第五三极管S6和二极管D1构成的电子开关逻辑电路,储能电容C3,第二稳压芯片U4和电阻,第二微控制器/微处理器U3的输出引脚I/O2与第五三极管S6的基极相连,第五三极管S6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通过第七电阻R7与第四三极管S5的基极相连,第四三极管S5的集电极和二极管D1的正端及电源通信总线的正端共接,第四三极管S5的发射极和二极管D1的负端及储能电容C3的正端共接,储能电容C3的负端接地,电源通信总线的正端与第二稳压芯片U4的电压输入端Vin及第八电阻R8的一端相连,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和第九电阻R9的一端及第二微控制器/微处理器U3的输入引脚I/O1相连,第九电阻R9的另一接地,第二稳压芯片U4的电压输出端Vout与第二微控制器/微处理器U3的电压输入端DCC相连。
从机电路中的第四三极管S5和二极管D1也可用一个带有反并二极管的场效应晶体管代替。
主机电路中的电子开关逻辑电路由第一微控制器/微处理器U1的输入输出I/O口控制,将数字信号调制成开关脉冲发送到电源通信总线上,在电源通信总线上以两种不同的脉冲宽度分别表示“0”和“1”信号;从机电路中的电子开关逻辑电路由第二微控制器/微处理器U3的输入输出I/O口控制,在主机电路发送信号的空隙,即低电压上,叠加返回“0”或“1”信号;主机电路和从机电路都可通过信号接收电路接收到来自电源通信总线上的电压脉冲信号,从而完成电源总线上的通信过程。
Claims (2)
1.一种电源线斩波通信收发电路,其特征是包括主机电路和从机电路两部分,主机电路包括第一微控制器/微处理器(U1),由场效应晶体管(S1)、第一三极管(S2)、第二三极管(S3)、第三三极管(S4)构成的电子开关逻辑电路,直流电源(DC)、第一稳压芯片(U2)和电阻,第二三极管(S3)和第三三极管(S4)的基极分别与第一微控制器/微处理器(U1)的两个输出引脚(I/O2)、(I/O3)相连,第二三极管(S3)和第三三极管(S4)的发射极均接地,第三三极管(S4)的集电极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相连,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和第一三极管(S2)的集电极及场效应晶体管(S1)的门极共接,第二三极管(S3)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阻(R2)与第一三极管(S2)的基极相连,场效应晶体管(S1)的源极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相连,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和第一三极管(S2)的发射极及直流电源(DC)的正端共接,场效应晶体管(S1)的漏极和电源通信总线的正端及第四电阻(R4)的一端相连,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及第一微控制器/微处理器(U1)的输入引脚(I/O1)相连,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和电源通信总线的负端接地,并在电源通信总线的正负端之间并接第六电阻(R6),第一稳压芯片(U2)的电压输入端(Vin)与直流电源(DC)的正端相连,第一稳压芯片(U2)的电压输出端(Vout)与第一微控制器/微处理器(U1)的电压输入端(DCC)相连;
从机电路包括第二微控制器/微处理器(U3),由第四三极管(S5)、第五三极管(S6)和二极管(D1)构成的电子开关逻辑电路,储能电容(C3),第二稳压芯片(U4)和电阻,第二微控制器/微处理器(U3)的输出引脚(I/O2)与第五三极管(S6)的基极相连,第五三极管(S6)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通过第七电阻(R7)与第四三极管(S5)的基极相连,第四三极管(S5)的集电极和二极管(D1)的正端及电源通信总线的正端共接,第四三极管(S5)的发射极和二极管(D1)的负端及储能电容(C3)的正端共接,储能电容(C3)的负端接地,电源通信总线的正端与第二稳压芯片(U4)的电压输入端(Vin)及第八电阻(R8)的一端相连,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和第九电阻(R9)的一端及第二微控制器/微处理器(U3)的输入引脚(I/O1)相连,第九电阻(R9)的另一接地,第二稳压芯片(U4)的电压输出端(Vout)与第二微控制器/微处理器(U3)的电压输入端(DCC)相连;
主机电路和从机电路通过一对电源通信总线相连,主机电路的第一微控制器/微处理器(U1)通过控制主机的电子开关逻辑电路将数字信号调制成开关脉冲发送到电源通信总线上,在电源通信总线上以两种不同的脉冲宽度分别表示“0”和“1”信号;从机电路的第二微控制器/微处理器(U3)控制从机的电子开关逻辑电路,在主机电路发送信号的空隙,叠加返回“0”或“1”信号;主机电路和从机电路都通过信号接收电路接收来自电源通信总线上的电压脉冲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线通信收发电路,其特征是从机电路中的第四三极管(S5)和二极管(D1)为一个带有反并二极管的场效应晶体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610053375XA CN100563117C (zh) | 2006-09-13 | 2006-09-13 | 一种电源线斩波通信收发电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610053375XA CN100563117C (zh) | 2006-09-13 | 2006-09-13 | 一种电源线斩波通信收发电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21329A CN1921329A (zh) | 2007-02-28 |
CN100563117C true CN100563117C (zh) | 2009-11-25 |
Family
ID=37778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1005337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3117C (zh) | 2006-09-13 | 2006-09-13 | 一种电源线斩波通信收发电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563117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70323B (zh) * | 2007-12-03 | 2013-03-27 | 西蒙电气(中国)有限公司 | 通信系统中的网络终端装置及其网络通信系统 |
CN101594171B (zh) * | 2009-06-25 | 2012-11-14 | 浙江大学 | 一种电源线斩波通讯收发电路 |
CN101867292A (zh) * | 2010-06-17 | 2010-10-20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基于正激拓扑的远距离供电通信电路 |
CN103078776A (zh) * | 2013-01-29 | 2013-05-01 | 北京强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总线供电通讯方法 |
CN103220017B (zh) * | 2013-03-04 | 2015-09-16 | 黄聪文 | 分发电能和信号的通信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05281918A (zh) * | 2015-01-11 | 2016-01-27 | 吴嘉懿 | 通信电源 |
CN107171663A (zh) * | 2017-05-04 | 2017-09-15 |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远距离通信的电流环接口逻辑电路 |
CN109951195B (zh) * | 2019-03-21 | 2023-11-03 | 深圳市橙子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信号调制传输装置及其信号调制传输电路 |
CN112202573B (zh) * | 2020-09-30 | 2022-08-30 | 金华飞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二线制的供电、组网通信系统 |
CN112713916B (zh) * | 2020-12-16 | 2022-11-15 | 深圳市易佰特软件有限公司 | 载波通信电路及机柜-充电宝载波通信系统 |
CN112751589B (zh) * | 2020-12-31 | 2023-03-28 | 屈新苗 | 一种直流输电线路的斩波信号传输电路及传输方法 |
-
2006
- 2006-09-13 CN CNB200610053375XA patent/CN100563117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21329A (zh) | 2007-02-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63117C (zh) | 一种电源线斩波通信收发电路 | |
CN105491730B (zh) | 一种usb接口led灯串控制系统 | |
CN105785958B (zh) | 基于智慧工厂的多功能数据采集器、采集系统及方法 | |
CN103784099B (zh) | 过零检测电路及洗碗机 | |
CN101594171B (zh) | 一种电源线斩波通讯收发电路 | |
CN105955905B (zh) | 一种基于串行总线结构的接口电路及通信协议 | |
CN102611307B (zh) | 一种应用于以太网供电系统中受电设备的受电电路 | |
TW201807979A (zh) | 用於藉由轉遞受電裝置(pd)輸入電壓而傳輸電力至遠端乙太網路供電(poe)子系統之系統 | |
CN104283587B (zh) | 一种具有共模电流抑制能力的能量与信息时分复合传输系统 | |
CN103926862B (zh) | 用于智能仪表通讯的微功耗M-bus从机端电路的通讯方法 | |
CN103178580A (zh) | 用于级联以及串联电池组管理的接口电路及其方法 | |
CN206077440U (zh) | 一种通讯协议转换器 | |
CN101383084B (zh) | 一种隔离型总线供电通信系统 | |
CN200953558Y (zh) | 电源线斩波通信收发电路 | |
CN104299429A (zh) | 一种基于spi总线控制的信号机 | |
CN113848794A (zh) | 一种基于CANopen的可配置远程I/O模块 | |
CN109104181A (zh) | 一种rs485电路 | |
AU2009311067B2 (en) | Master-slave mode direct current 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4572127B (zh) | 一种多模车身供电控制系统 | |
CN109391277A (zh) | 一种级联总线信号接收电路及控制系统 | |
CN201515367U (zh) | 电源线斩波通讯收发电路 | |
CN108234262A (zh) | 一种基于光纤传输的数据总线延长装置及方法 | |
CN107256199A (zh) | 一种低功耗的单总线电路 | |
CN203241780U (zh) | 一种信源式集散型脉冲总线控制系统 | |
CN202916609U (zh) | 一种双继电器驱动电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125 Termination date: 2021091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