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20486U - 一种改进密封圈的电压力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密封圈的电压力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86U
CN201920486U CN2010206992578U CN201020699257U CN201920486U CN 201920486 U CN201920486 U CN 201920486U CN 2010206992578 U CN2010206992578 U CN 2010206992578U CN 201020699257 U CN201020699257 U CN 201020699257U CN 201920486 U CN201920486 U CN 2019204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barrel
groove
sealing ring
piston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69925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乔林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2069925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204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204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2048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改进密封圈的电压力锅,包括锅体、锅盖、密封圈、设置在锅盖上的压力传感器和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的上开口上有一外折沿;所述锅盖包括顶板和围板,所述锅盖的顶板上有定位装置;所述密封圈包括内环形圈、预埋在内环形圈内的弹性支撑板、位于内环形圈径向外侧的下凹槽、与下凹槽镜像设置的水平卡槽;水平卡槽与顶板上的定位装置配合,下凹槽和水平卡槽的外壁与锅盖的围板贴合;锅体的上开口和外折沿嵌入下凹槽内。由于弹性支撑板的设置,可以保证密封圈的轴向下端与锅体紧密贴合,同时由于锁扣的作用,使锅盖压紧密封圈,达到防止密封圈变形,密封性能好。

Description

一种改进密封圈的电压力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压力锅。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一种电压锅包括本体、设置在本体上的压力传感器、电加热器和控制装置,本体包括锅体、锅盖和密封圈,锅体和锅盖通过一锁扣扣合;压力传感器与控制装置连通。存在问题是:密封圈易发生变形、密封圈使用寿命短,密封圈密封不严,漏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密封圈的电压力锅,它可以延长密封圈的使用寿命,保证密封,不漏气。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进密封圈的电压力锅,包括锅体、锅盖、密封圈、设置在锅盖上的压力传感器和锁扣;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锅体的上开口上有一外折沿;
所述锅盖包括顶板和围板,所述锅盖的顶板上有定位装置;
所述密封圈包括内环形圈、预埋在内环形圈内的弹性支撑板、位于内环形圈径向外侧的下凹槽、与下凹槽镜像设置的水平卡槽;
水平卡槽与顶板上的定位装置配合,下凹槽和水平卡槽的外壁与锅盖的围板贴合;锅体的上开口和外折沿嵌入下凹槽内。
所述的一种改进密封圈的电压力锅,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锁扣包括一支架、动扣、主轴、副轴和连杆;支架固定在锅盖的顶板上,副轴与支架固定连接,主轴与动扣固定连接,连杆分别与主、副轴枢接;动扣下端的扣位与锅体的外环沿扣合。
所述的一种改进密封圈的电压力锅,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环形水平板和环形垂直板,环形垂直板与锅盖的顶板固定连接,环形水平板嵌入密封圈的水平卡槽内。
所述的一种改进密封圈的电压力锅,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至少三个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水平板和垂直板,垂直板与锅盖的顶板固定连接,水平板嵌入密封圈的水平卡槽内。
所述的一种改进密封圈的电压力锅,其特殊之处在于:它包括具有下开口的缸筒、活塞、压力弹簧、传动杆和信号发生装置;
所述信号发生装置包括二个直线形电阻;直线形电阻设置在缸筒的外壁上,直线形电阻与缸筒绝缘;
缸筒的壁上有一轴向的导向槽,缸筒上有泄压孔,下开口处的内壁上有一卡槽,卡槽内设置有带缺口的弹性卡环,弹性卡环支撑活塞;活塞设置在缸筒内并液气密封,压力弹簧设置在活塞的顶部与缸筒的顶板之间;传动杆一端与活塞固定连接,传动杆的拐壁上的电连接片与直线形电阻滑动配合,二个直线电阻上分别有输出线,传动杆与导向槽滑动配合。
所述的一种改进密封圈的电压力锅,其特殊之处在于:它包括具有下开口的缸筒、活塞、压力弹簧、传动杆和信号发生装置;
所述信号发生装置包括一直线形电阻和一个导线;直线形电阻和导线设置在缸筒的外壁上,直线形电阻和导线与缸筒绝缘;
缸筒的壁上有一轴向的导向槽,缸筒上有泄压孔下开口处的内壁上有一卡槽,卡槽内设置有带缺口的弹性卡环,弹性卡环支撑活塞;活塞设置在缸筒内并液气密封,压力弹簧设置在活塞的顶部与缸筒的顶板之间;传动杆一端与活塞固定连接,传动杆的拐壁上的电连接片与直线形电阻和导线滑动配合,直线电阻和导线上分别有输出线,传动杆与导向槽滑动配合。
所述的一种加热容器用的压力传感器,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一外罩,所述外罩有沿轴向的由内向外凸的凸腔;
缸筒设置在外罩内,传动杆和拐壁位于外罩的凸腔内,外罩的下端与缸筒的法兰可拆卸连接;导动杆和拐壁上的滑块与凸腔内壁滑动配合;
外罩上还有与缸筒上的泄压孔连通的导压孔。
本发明一种改进密封圈的电压力锅,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弹性支撑板的设置,可以保证密封圈的轴向下端与锅体紧密贴合,同时由于锁扣的作用,使锅盖压紧密封圈,达到防止密封圈变形,密封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密封圈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锁扣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压力传感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本发明压力传感器的缸筒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改进密封圈的电压力锅,包括锅体1、锅盖2、密封圈3、设置在锅盖3上的压力传感器4和锁扣5;所述锅体1的上开口上有一外折沿11;外折沿11上有垂直围板,垂直围板与锅体1之间的间隙构成卡槽。
所述锅盖2包括顶板21和围板22,所述锅盖2的顶板21上有定位装置;
如图3所示,所述密封圈3包括内环形圈31、预埋在内环形圈内的弹性支撑板32、位于内环形圈31径向外侧的下凹槽33、与下凹槽33镜像设置的水平卡槽34;弹性支撑板32的设置可以保证密封圈3在长时间使用、高压力的环境下,不变形,保持密封性能。
内环形圈31的外表面由上部的倒锥台形面311和下部的锥台表面312构成,这样可以保证内环形圈31的下端与锅体1的内壁贴合,增加密封性能。
如图5所示,水平卡槽34与顶板21上的定位装置配合,下凹槽33和水平卡槽34的外壁与锅盖2的围板22贴合;锅体1的上开口和外折沿11嵌入下凹槽33内。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环形水平板61和环形垂直板62,环形垂直板62与锅盖2的顶板21固定连接,环形水平板61嵌入密封圈3的水平卡槽34内。
如图1、图2、图4、图5所示,所述锁扣5包括一支架51、动扣52、主轴53、副轴54和连杆55;支架31固定在锅盖2的顶板21上,副轴54与支架51固定连接,主轴53与动扣52固定连接,连杆55分别与主、副轴53、54枢接;动扣52下端的扣位521与锅体1的外环沿11扣合。通过调节动扣52的相对于锅盖的位置,即上提动扣52,调节主轴53与同一水平面的高度,达到调节锅盖2压紧密封圈的程度,可以保证锅盖2压紧密封圈3。当外环沿11上有垂直围板时,扣位521与卡槽嵌合。
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至少三个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水平板和垂直板,垂直板与锅盖2的顶板21固定连接,水平板嵌入密封圈3的水平卡槽34内。
如图6所示,它包括具有下开口的缸筒41、活塞42、压力弹簧43、传动杆44和信号发生装置;
所述信号发生装置包括二个直线形电阻45;直线形电阻45设置在缸筒41的外壁上,直线形电阻45与缸筒41绝缘;
如图7所示,缸筒41的壁上有一轴向的导向槽411,缸筒41上有泄压孔412,下开口处的内壁上有一卡槽,卡槽内设置有带缺口的弹性卡环,弹性卡环支撑活塞42;活塞42设置在缸筒41内并液气密封,压力弹簧43设置在活塞42的顶部与缸筒41的顶板之间;传动杆44一端与活塞42固定连接,传动杆44的拐壁441上的电连接片46与直线形电阻45滑动配合,二个直线电阻45上分别有输出线,传动杆44与导向槽411滑动配合。所述直线形电阻45也就是电阻片。泄压孔412是在不能正确传递信号时,锅体内的压力超过设定要求时,活塞向上移动,超越泄压孔412,而泄压,保证安全可靠。
还包括一外罩47,所述外罩47有沿轴向的由内向外凸的凸腔471;
缸筒41设置在外罩47内,传动杆44和拐壁441位于外罩47的凸腔471内,外罩47的下端的法兰与缸筒411的法兰可拆卸连接;导动杆44和拐壁441上的滑块48与凸腔471内壁滑动配合;滑块48的设置可以保证电连接片46与直线形电阻45充分接触,防止断路。
外罩47上还有与缸筒41上的泄压孔412连通的导压孔472。

Claims (8)

1.一种改进密封圈的电压力锅,包括锅体、锅盖、密封圈、设置在锅盖上的压力传感器和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的上开口上有一外折沿;
所述锅盖包括顶板和围板,所述锅盖的顶板上有定位装置;
所述密封圈包括内环形圈、预埋在内环形圈内的弹性支撑板、位于内环形圈径向外侧的下凹槽、与下凹槽镜像设置的水平卡槽;
水平卡槽与顶板上的定位装置配合,下凹槽和水平卡槽的外壁与锅盖的围板贴合;锅体的上开口和外折沿嵌入下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密封圈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包括一支架、动扣、主轴、副轴和连杆;支架固定在锅盖的顶板上,副轴与支架固定连接,主轴与动扣固定连接,连杆分别与主、副轴枢接;动扣下端的扣位与锅体的外环沿扣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密封圈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环形水平板和环形垂直板,环形垂直板与锅盖的顶板固定连接,环形水平板嵌入密封圈的水平卡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密封圈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至少三个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水平板和垂直板,垂直板与锅盖的顶板固定连接,水平板嵌入密封圈的水平卡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一种改进密封圈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具有下开口的缸筒、活塞、压力弹簧、传动杆和信号发生装置;
所述信号发生装置包括二个直线形电阻;直线形电阻设置在缸筒的外壁上,直线形电阻与缸筒绝缘;
缸筒的壁上有一轴向的导向槽,缸筒上有泄压孔,下开口处的内壁上有一卡槽,卡槽内设置有带缺口的弹性卡环,弹性卡环支撑活塞;活塞设置在缸筒内并液气密封,压力弹簧设置在活塞的顶部与缸筒的顶板之间;传动杆一端与活塞固定连接,传动杆的拐壁上的电连接片与直线形电阻滑动配合,二个直线电阻上分别有输出线,传动杆与导向槽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一种改进密封圈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具有下开口的缸筒、活塞、压力弹簧、传动杆和信号发生装置;
所述信号发生装置包括一直线形电阻和一个导线;直线形电阻和导线设置在缸筒的外壁上,直线形电阻和导线与缸筒绝缘;
缸筒的壁上有一轴向的导向槽,缸筒上有泄压孔下开口处的内壁上有一卡槽,卡槽内设置有带缺口的弹性卡环,弹性卡环支撑活塞;活塞设置在缸筒内并液气密封,压力弹簧设置在活塞的顶部与缸筒的顶板之间;传动杆一端与活塞固定连接,传动杆的拐壁上的电连接片与直线形电阻和导线滑动配合,直线电阻和导线上分别有输出线,传动杆与导向槽滑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进密封圈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外罩,所述外罩有沿轴向的由内向外凸的凸腔;缸筒设置在外罩内,传动杆和拐壁位于外罩的凸腔内,外罩的下端与缸筒的法兰可拆卸连接;导动杆和拐壁上的滑块与凸腔内壁滑动配合;外罩上还有与缸筒上的泄压孔连通的导压孔。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密封圈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沿上有垂直围板,垂直围板与锅体之间的间隙构成卡槽,动扣的扣位与卡槽嵌合。
CN2010206992578U 2010-12-25 2010-12-25 一种改进密封圈的电压力锅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204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992578U CN201920486U (zh) 2010-12-25 2010-12-25 一种改进密封圈的电压力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992578U CN201920486U (zh) 2010-12-25 2010-12-25 一种改进密封圈的电压力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20486U true CN201920486U (zh) 2011-08-10

Family

ID=44424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699257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20486U (zh) 2010-12-25 2010-12-25 一种改进密封圈的电压力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2048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6690A (zh) * 2010-12-25 2011-06-29 乔林友 一种改进密封圈的电压力锅
CN109276439A (zh) * 2018-12-12 2019-01-29 南通市第人民医院 一种过敏性鼻炎的熏蒸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6690A (zh) * 2010-12-25 2011-06-29 乔林友 一种改进密封圈的电压力锅
CN109276439A (zh) * 2018-12-12 2019-01-29 南通市第人民医院 一种过敏性鼻炎的熏蒸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19522B (zh) 一种设置开合盖保护安全装置的压力锅
KR20100061801A (ko) 전기 압력 쿠커
CN201920486U (zh) 一种改进密封圈的电压力锅
CN106108641B (zh) 磁吸控制水路连通的连接器
CN103876614A (zh) 压力锅和用于其的调压装置
CN208876122U (zh) 壶盖组件和电水壶
CN2824786Y (zh) 一种自动电压力锅
CN105125069A (zh) 压力检测结构和电压力锅
CN102106690B (zh) 一种改进密封圈的电压力锅
CN201831663U (zh) 一种加热容器用的限压阀
CN110547674A (zh) 传感器及电压力锅
CN205214964U (zh) 浮子阀组件及具有其的压力锅
CN210318730U (zh) 户内燃气自检安全智能控制阀
CN203339058U (zh) 耐压控制开关
CN207084682U (zh) 用于电饭煲的盖体组件和具有其的电饭煲
CN207285914U (zh) 烹饪器具的锅盖组件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7768096U (zh) 烹饪器具
KR20090030110A (ko) 전기 압력솥의 증기 배출밸브
CN208418820U (zh) 一种燃气灶旋钮
CN101991354A (zh) 一种电压力锅用的压力传感器
CN204991594U (zh) 一种气压式压力开关
CN210637515U (zh) 一种燃气管道自动切断阀
CN205072660U (zh) 压力检测结构和电压力锅
CN108105451B (zh) 一种水下电液换向阀
CN218832535U (zh) 一种压力阀及容器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0626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