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15012U - 自净式三维生物接触氧化床 - Google Patents

自净式三维生物接触氧化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15012U
CN201915012U CN2011200084973U CN201120008497U CN201915012U CN 201915012 U CN201915012 U CN 201915012U CN 2011200084973 U CN2011200084973 U CN 2011200084973U CN 201120008497 U CN201120008497 U CN 201120008497U CN 201915012 U CN201915012 U CN 2019150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mensional
contact oxidation
pipe
packing material
filter cl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0849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
刘伟凤
张成禄
徐进
程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12000849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150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150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1501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净式三维生物接触氧化床,包括池体以及池体内的下部生物接触氧化区和上部膜分离区;生物接触氧化区包括设置在池体底部的进水管、曝气管和排泥管以及设置在池体下部的填料悬挂支架和三维悬挂式生物填料,三维悬挂式生物填料悬挂于填料悬挂支架上;膜分离区由三维滤布膜组件、出水管和反冲洗管组成,出水管与三维滤布膜组件连接,出水管上设有反冲洗管,反冲洗管上设有阀门。本实用新型采用三维填料填充方式,利于提高氧气利用率,节省用料,并保证了较大的生物接触面积和良好的处理效果,出水水质好,结构简单,能有效阻止污泥随水流上溢,从而延缓后续膜污染,使用寿命长,能实现系统的长时间连续稳定运行。

Description

自净式三维生物接触氧化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净式三维生物接触氧化床,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于20世纪70年代开创的污水处理技术。其技术实质是在反应池内填充填料,已经充氧的污水以一定的流速流经填料。填料上布满生物膜,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下,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净化。该工艺兼有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二者的特点,池内的生物固体浓度高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容积负荷高。另外该工艺不需要污泥回流,无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较简单,对水量水质的波动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生物膜载体填料是接触氧化工艺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着工艺的处理效果、充氧性能、运行周期等。按照载体的材料不同,大致可分为固定型填料、悬挂式填料和悬浮型填料。其中悬挂式填料因空隙率大不易堵塞、充氧性能好、传质效率高、处理效果稳定、造价低廉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接触氧化法处理各种废水。目前悬挂式填料均是将相同长度的填料单体均匀布置在接触氧化设备中,布料密度较低。另外由于填料的空隙率大,设备中的活性污泥和脱落的生物膜易随水流漫过填料层,进入出水,导致出水SS超标。另外一般的接触氧化设备均需要配备二次沉淀等除泥工艺,增加了其建设、运行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生物接触氧化污水处理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减少污泥外溢、延长系统运行周期以及出水水质好的自净式三维生物接触氧化床。
本实用新型的自净式三维生物接触氧化床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该自净式三维生物接触氧化床,
包括池体以及池体内的下部生物接触氧化区和上部膜分离区;生物接触氧化区包括设置在池体底部的进水管、曝气管和排泥管以及设置在池体下部的填料悬挂支架和三维悬挂式生物填料,三维悬挂式生物填料悬挂于填料悬挂支架上;膜分离区由三维滤布膜组件、出水管和反冲洗管组成,出水管与三维滤布膜组件连接,出水管上设有反冲洗管,反冲洗管上设有阀门。
三维悬挂式生物填料由各个生物填料单体构成,生物填料单体是在中心绳索上设置丝条状生物填料,长度各异的生物填料单体交替排列,构成三维填充。
三维滤布膜组件是在膜框架上包覆丝网,在丝网上包覆三维滤布。
使用时,经预处理后的污水由池体底部的进水管进入生物接触氧化区,生物接触氧化区内的填料在有效区域内全方位均匀舒展,使气、水、生物膜得到充分混渗接触,污染物在微生物的吸附、转化、氧化分解等作用下得以去除;处理后的混合液向上流动进入膜分离区,与膜组件接触,混合液中的污泥被三维滤布截留,清洁的水从膜组件中间的出水管流出。需要反冲洗时,关闭出水管,打开反冲洗阀门,反冲洗水从三维滤布内侧流向外侧,使附着在滤布表面的污泥颗粒脱落,实现三维滤布的再生。反冲洗时生物接触氧化区无需停止工作,可正常运行。过量的污泥定期由反应器底部的排泥管排出。
本实用新型将生物接触氧化和泥水分离在一个反应器中完成,出水水质好,结构简单,运行方便,占地面积小,易于维护管理。采用三维填料填充方式,利于提高氧气利用率,节省用料,并保证了较大的生物接触面积和良好的处理效果;能有效阻止污泥随水流上溢,从而延缓后续膜污染,延长膜组件的反冲洗周期,过滤效率高,膜不易堵塞,反冲洗容易,使用寿命长,能实现系统的长时间连续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三维滤布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进水管;2、三维悬挂式生物填料;3、填料悬挂支架;4、膜组件;5、反冲洗管;6、出水管;7、池体;8、曝气管;9、排泥管;10、膜组件框架;11、铝丝网;12、三维滤布。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自净式三维生物接触氧化床包括池体7以及池体7内的下部生物接触氧化区和上部膜分离区,如图1所示。其中,生物接触氧化区包括设置在池体7底部的进水管1、曝气管8和排泥管9以及设置在池体7下部的填料悬挂支架3和三维悬挂式生物填料2,曝气管8位于排泥管9的上部,进水管1位于曝气管8的上部。三维悬挂式生物填料2悬挂于填料悬挂支架3上。三维悬挂式生物填料2由各个生物填料单体构成,生物填料单体是在中心绳索上每隔5cm设置一个丝条状生物填料,生物膜生长在丝条状生物填料上面,各个生物填料单体的长度不同,不同长度的生物填料单体交替排列,构成三维填充,使生物填料和生物膜的密度由下至上依次增大。膜分离区由三维滤布膜组件4、出水管6和反冲洗管5组成,出水管6与三维滤布膜组件4连接,出水管6上设有反冲洗管5,反冲洗管5上带有阀门。如图2所示,三维滤布膜组件4是在膜框架10上包覆铝丝网11,在铝丝网11上包覆三维滤布12。三维滤布12表面呈半膜结构,孔隙由外向内逐渐减小,可以有效减缓膜堵塞,三维滤布12表面光滑,拦截的颗粒易于清除。
使用时,经预处理后的污水由池体7底部的进水管1进入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区。填料悬挂支架3上的三维悬挂式生物填料2在有效区域内全方位均匀舒展,使气、水、生物膜得到充分混渗接触,污染物在微生物的吸附、转化、氧化分解等作用下得以去除。生物填料的密度由下至上逐渐增大,保证了各级填料氧气供给充足。污染物在各级填料中得到递进式去除,下部接触氧化反应减小了上部填料的有机负荷,延长了填料的使用周期;同时,由于上层填料密度较大,能有效阻止污泥随水流上溢,从而延缓膜污染。所需氧气由池底的曝气管8提供。处理后的混合液向上流动,与膜组件4接触。混合液中的污泥被三维滤布截留,清洁的水从膜组件中间的出水管6流出。需要反冲洗时,关闭出水管,打开反冲洗管5,反冲洗水从三维滤布12内侧流向外侧,使附着在滤布表面的污泥颗粒脱落,实现三维滤布的再生。反冲洗时生物接触氧化反无需停止工作,可正常运行。过量的污泥定期由反应器底部的排泥管9排出。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自净式三维生物接触氧化床处理生活污水,水力负荷2.0m3/(m2d),进水COD为80-120mg/L、BOD5为50-110mg/L,总氮和总磷的平均浓度分别为40-60mg/L和3-4mg/L。经过反应器处理,系统出水COD在10-25mg/L之间,BOD5在8mg/L以下,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85%和90%左右。系统运行周期为5年,处理效果稳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
1.生物接触氧化和泥水分离在一个反应器中完成,出水水质好,结构简单,运行方便,占地面积小,易于维护管理。
2.填料采用三维填充方式,利于提高氧气利用率,节省用料,并保证了较大的生物接触面积和良好的处理效果;
3.填料采用三维填充方式,能有效阻止污泥随水流上溢,从而延缓后续膜污染,延长膜组件的反冲洗周期。
4.膜组件采用三维滤布做过滤材料,过滤效率高,膜不易堵塞,反冲洗容易,使用寿命长。
5.反冲洗时反应器的生物接触氧化区无需停止工作,能实现系统的长时间连续稳定运行。

Claims (3)

1.一种自净式三维生物接触氧化床,包括池体以及池体内的下部生物接触氧化区和上部膜分离区;其特征在于:生物接触氧化区包括设置在池体底部的进水管、曝气管和排泥管以及设置在池体下部的填料悬挂支架和三维悬挂式生物填料,三维悬挂式生物填料悬挂于填料悬挂支架上;膜分离区由三维滤布膜组件、出水管和反冲洗管组成,出水管与三维滤布膜组件连接,出水管上设有反冲洗管,反冲洗管上设有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净式三维生物接触氧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悬挂式生物填料由各个生物填料单体构成,生物填料单体是在中心绳索上设置丝条状生物填料,长度各异的生物填料单体交替排列,构成三维填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净式三维生物接触氧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滤布膜组件是在膜框架上包覆丝网,在丝网上包覆三维滤布。
CN2011200084973U 2011-01-12 2011-01-12 自净式三维生物接触氧化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150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084973U CN201915012U (zh) 2011-01-12 2011-01-12 自净式三维生物接触氧化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084973U CN201915012U (zh) 2011-01-12 2011-01-12 自净式三维生物接触氧化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15012U true CN201915012U (zh) 2011-08-03

Family

ID=44414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08497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15012U (zh) 2011-01-12 2011-01-12 自净式三维生物接触氧化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1501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76521A (zh) * 2016-04-20 2016-07-20 安徽国祯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bbr污水处理工艺中曝气池出水装置
CN111410357A (zh) * 2019-01-08 2020-07-14 兰州理工大学 一种应用于西北地区的改性黄土模块化填料过滤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76521A (zh) * 2016-04-20 2016-07-20 安徽国祯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bbr污水处理工艺中曝气池出水装置
CN111410357A (zh) * 2019-01-08 2020-07-14 兰州理工大学 一种应用于西北地区的改性黄土模块化填料过滤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4507C (zh) 投加填料的流化床型膜-生物反应器及水处理方法
CN101759324B (zh) 生物滤池-陶瓷膜生物反应器装置及应用其净化水质方法
CN105712589B (zh) 一种填料/超滤膜一体化净水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CN203392918U (zh) 一种新型曝气生物滤池
CN103073108A (zh) 一种移动床式净化槽
CN1843960A (zh) 一种高效节能净水工艺和装置
CN202643385U (zh) 电解催化氧化废水的处理装置
CN205635042U (zh) 一种悬浮流化床曝气生物滤池
CN102718365A (zh) 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
CN201990573U (zh) 餐饮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CN201598221U (zh) 生物滤池-陶瓷膜生物反应器装置
CN101434435B (zh) 曝气生物滤池用于印染废水深度处理方法与装置
CN204661385U (zh) 多介质可再生生物滤床
CN201915012U (zh) 自净式三维生物接触氧化床
CN101037282A (zh) 一种高净化功能的水处理新组合工艺
CN210481127U (zh) 一种集合移动床与固定床生物膜的污水生化处理装置
CN210683533U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CN201990522U (zh) 一种u型流曝气微电解装置
CN100349806C (zh) 过滤式高效分离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反应器
CN202080949U (zh)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池
CN106882904A (zh) 一种一体化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简易装置及方法
CN104984572A (zh) 一种高效活性流动床净化器
CN201648181U (zh) 一种前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
CN201317703Y (zh) 一种曝气生物滤池用于印染废水深度处理装置
CN205115225U (zh) 一种生物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03

Termination date: 2014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