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07595U - 载货型机车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载货型机车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07595U
CN201907595U CN2011200231578U CN201120023157U CN201907595U CN 201907595 U CN201907595 U CN 201907595U CN 2011200231578 U CN2011200231578 U CN 2011200231578U CN 201120023157 U CN201120023157 U CN 201120023157U CN 201907595 U CN201907595 U CN 2019075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cushion
pivot hole
pivot
platform assembly
det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2315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文勇
蔡天仁
郭维汉
卢加珍
邹佳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02315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075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075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0759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载货型机车结构,包括一车体、一第一座垫、一置物平台总成及一第二座垫。第一座垫设置于车体之上。置物平台总成设置于车体之上,并且是邻接于第一座垫。置物平台总成具有一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具有一第一枢孔及一第二枢孔。第一枢孔连通于第二枢孔。第二座垫以转动的方式连接于置物平台总成,并且具有一枢轴。枢轴选择性穿设于固定支架之第一枢孔或第二枢孔之中。当枢轴穿设于第一枢孔之中时,第二座垫定位于一第一位置。当枢轴穿设于第二枢孔之中时,第二座垫定位于一第二位置。本实用新型的不论第二座垫是旋转立起于置物平台总成之上或平置于置物平台总成之上,其皆可以被有效地定位固定,因而可以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载货型机车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载货型机车结构,特别是一种可将一乘客座垫或一背靠垫定位于一置物平台总成上的载货型机车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为了因应载货需求,市面上已有载货型机车的出现。在此,载货型机车通常是利用其后方的一置物平台来载运货物。
此外,载货型机车亦可增设一座垫于置物平台之上。更详细的来说,当载货型机车仅以置物平台来载运货物时,座垫可以旋转立起于置物平台之上。同时,旋转立起的座垫亦可以提供做为一驾驶者的背靠垫。在另一方面,当载货型机车需搭载一乘客时,座垫可以旋转平置于置物平台之上,以供乘客乘坐。
然而,不论座垫是旋转立起于置物平台之上或平置于置物平台之上,其皆无法被有效地定位固定,因而会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载货型机车结构,其可使座垫被有效地定位固定,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基本上采用如下所详述的特征以为了要解决上述问题。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包括一车体;一第一座垫,设置于该车体之上;一置物平台总成,设置于该车体之上,并且邻接于该第一座垫,其中,该置物平台总成具有一固定支架,该固定支架具有一第一枢孔及一第二枢孔,以及该第一枢孔连通于该第二枢孔;以及一第二座垫是以转动方式连接于该置物平台总成,并且具有一枢轴,其中,该枢轴选择性穿设于该固定支架的该第一枢孔或该第二枢孔之中,当该枢轴穿设于该第一枢孔之中时,该第二座垫定位于一第一位置,以及当该枢轴穿设于该第二枢孔之中时,该第二座垫定位于一第二位置。
同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载货型机车结构,该第一枢孔的口径不同于该第二枢孔的口径,该枢轴具有一长轴长度及一短轴长度,该长轴长度等于该第一枢孔的口径,以及该短轴长度等于该第二枢孔的口径。
又在本实用新型中,该固定支架更具有一第一定位凹槽及一第二定位凹槽,该第一定位凹槽以一特定角度间隔于该第二定位凹槽,该第二座垫更具有一定位杆,该定位杆选择性卡合于该第一定位凹槽或该第二定位凹槽之中,当该定位杆卡合于该第一定位凹槽之中时,该枢轴穿设于该第一枢孔之中,以使该第二座垫定位于该第一位置,以及当该定位杆卡合于该第二定位凹槽之中时,该枢轴穿设于该第二枢孔之中,以使该第二座垫定位于该第二位置。
又在本实用新型中,该载货型机车结构更包括一拉伸弹簧,是连接于该置物平台总成与该第二座垫之间,用以辅助将该第二座垫定位于该第一位置或该第二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载货型机车结构不论第二座垫是旋转立起于置物平台总成之上或平置于置物平台总成之上,其皆可以被有效地定位固定,因而可以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A显示本实用新型载货型机车结构于一种运作状态下的侧视示意图;
图1B显示本实用新型载货型机车结构于另一种运作状态下的侧视示意图;
图2显示本实用新型载货型机车结构的部份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显示本实用新型载货型机车结构的部份立体示意图;
图4A显示本实用新型载货型机车结构于一种运作状态下的部份剖面示意图;
图4B显示本实用新型载货型机车结构于另一种运作状态下的部份剖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载货型机车
110~车体
120~第一座垫
130~置物平台总成
131~固定支架
131a~第一枢孔
131b~第二枢孔
131c~第一定位凹槽
131d~第二定位凹槽
140~第二座垫
141~枢轴
142~定位杆
150~拉伸弹簧
L1~长轴长度
L2~短轴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做详细说明。
兹配合图式说明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
请参阅图1A、图1B及图2,本实施例的载货型机车结构100主要包括有一车体110、一第一座垫120、一置物平台总成130、一第二座垫140及两拉伸弹簧150。
如图1A及图1B所示,第一座垫120是设置于车体110之上。在本实施例之中,第一座垫120乃是一驾驶者座垫。
置物平台总成130设置于车体110之上,并且置物平台总成130邻接于第一座垫120。在此,置物平台总成130可以选择性地用来载运货物。此外,如图2、图3、图4A及图4B所示,置物平台总成130具有两相对的固定支架131。在此,如图4A及图4B所示,每一个固定支架131具有一第一枢孔131a、一第二枢孔131b、一第一定位凹槽131c及一第二定位凹槽131d。第一枢孔131a是连通于第二枢孔131b,而第一定位凹槽131c是以一特定角度间隔于第二定位凹槽131d。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之中,第一枢孔131a的口径是不同于第二枢孔131b的口径,而该特定角度为90度。
如图1A及图1B所示,第二座垫140是以转动的方式连接于置物平台总成130。更详细的来说,如图2、图3、图4A及图4B所示,第二座垫140具有一枢轴141及一定位杆142。枢轴141是选择性地穿设于置物平台总成130的两固定支架131的第一枢孔131a或第二枢孔131b之中,而定位杆142是选择性地卡合于置物平台总成130的两固定支架131的第一定位凹槽131c或第二定位凹槽131d之中。更具体而言,如图4A及图4B所示,枢轴141具有一长轴长度L1及一短轴长度L2。在本实施例之中,长轴长度L1是等于第一枢孔131a的口径,以及短轴长度L2是等于第二枢孔131b的口径。
如图2所示,两拉伸弹簧150是连接于置物平台总成130与第二座垫140之间,其可用来辅助第二座垫140的定位。
当第二座垫140的定位杆142是卡合于两固定支架131的第一定位凹槽131c之中时,第二座垫140的枢轴141穿设于两固定支架131的第一枢孔131a之中,如图4A所示。此时,第二座垫140的枢轴141的外形是与第二枢孔131b发生干涉现象,因而使得第二座垫140定位于一第一位置。换句话说,第二座垫140可以旋转平置于置物平台总成130之上,以供一乘客乘坐,如图1A所示。此外,连接于置物平台总成130与第二座垫140之间的两拉伸弹簧150所提供的拉伸弹力可以辅助将第二座垫140定位于第一位置。
在另一方面,当第二座垫140的定位杆142卡合于两固定支架131的第二定位凹槽131d之中时,第二座垫140的枢轴141穿设于两固定支架131的第二枢孔131b之中,如图4B所示。此时,第二座垫140定位于一第二位置。换句话说,第二座垫140乃是旋转立起于置物平台总成130之上,而可允许置物平台总成130载运货物,如图1B所示。同时,旋转立起的第二座垫140还可以做为一背靠垫,以供一驾驶者的背部抵靠。同样地,连接于置物平台总成130与第二座垫140之间的两拉伸弹簧150所提供的拉伸弹力可以辅助将第二座垫140定位于第二位置。
在又一方面,当欲使第二座垫140从第二位置回复至第一位置时(亦即,当欲使第二座垫140从立起于置物平台总成130之上的状态变更至平置于置物平台总成130之上的状态时),一操作者可先往上抬起第二座垫140,以使得第二座垫140的定位杆142脱离于两固定支架131的第二定位凹槽131d以及使得第二座垫140的枢轴141从两固定支架131的第二枢孔131b移动至第一枢孔131a之中,如图3所示。接着,操作者可以朝下转动第二座垫140,直到第二座垫140的定位杆142卡合于两固定支架131的第一定位凹槽131c之中为止,如图4A所示。然后,操作者仅需放开第二座垫140,而第二座垫140可藉由两拉伸弹簧150所提供的拉伸弹力来定位于第一位置处,因而可达成使第二座垫140从第二位置回复至第一位置的目的。
如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载货型机车结构100之中,不论第二座垫140是旋转立起于置物平台总成130之上或平置于置物平台总成130之上,其皆可以被有效地定位固定,因而可以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于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习此项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之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4)

1.一种载货型机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车体;
一第一座垫,设置于该车体之上;
一置物平台总成,设置于该车体之上,并且邻接于该第一座垫,其中,该置物平台总成具有一固定支架,该固定支架具有一第一枢孔及一第二枢孔,以及该第一枢孔连通于该第二枢孔;以及
一第二座垫,是以转动方式连接于该置物平台总成,并且具有一枢轴,其中,该枢轴选择性穿设于该固定支架的该第一枢孔或该第二枢孔之中,当该枢轴穿设于该第一枢孔之中时,该第二座垫定位于一第一位置,以及当该枢轴穿设于该第二枢孔之中时,该第二座垫定位于一第二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货型机车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枢孔的口径不同于该第二枢孔的口径,该枢轴具有一长轴长度及一短轴长度,该长轴长度是等于该第一枢孔的口径,以及该短轴长度是等于该第二枢孔的口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货型机车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支架具有一第一定位凹槽及一第二定位凹槽,该第一定位凹槽是以一特定角度间隔于该第二定位凹槽,该第二座垫更具有一定位杆,该定位杆是选择性卡合于该第一定位凹槽或该第二定位凹槽之中,当该定位杆卡合于该第一定位凹槽之中时,该枢轴穿设于该第一枢孔之中,以使该第二座垫定位于该第一位置,以及当该定位杆卡合于该第二定位凹槽之中时,该枢轴是穿设于该第二枢孔之中,以使该第二座垫定位于该第二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载货型机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拉伸弹簧,是连接于该置物平台总成与该第二座垫之间,用以辅助将该第二座垫定位于该第一位置或该第二位置。
CN2011200231578U 2011-01-20 2011-01-20 载货型机车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075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231578U CN201907595U (zh) 2011-01-20 2011-01-20 载货型机车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231578U CN201907595U (zh) 2011-01-20 2011-01-20 载货型机车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07595U true CN201907595U (zh) 2011-07-27

Family

ID=44299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23157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07595U (zh) 2011-01-20 2011-01-20 载货型机车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0759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2943A (zh) * 2012-04-25 2012-08-15 太仓市哲泰天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车后货架
CN105329343A (zh) * 2015-11-23 2016-02-17 厦门厦杏摩托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靠背坐垫机构
CN106314612A (zh) * 2015-10-10 2017-01-11 无锡市泾峰车辆配件厂 背椅折叠式电动车坐垫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2943A (zh) * 2012-04-25 2012-08-15 太仓市哲泰天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车后货架
CN106314612A (zh) * 2015-10-10 2017-01-11 无锡市泾峰车辆配件厂 背椅折叠式电动车坐垫
CN105329343A (zh) * 2015-11-23 2016-02-17 厦门厦杏摩托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靠背坐垫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07595U (zh) 载货型机车结构
WO2006135440A3 (en) Aircraft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unit with deployable bed
CN101879876A (zh) 一种汽车后排座椅的折叠桌
CN203713609U (zh) 一种汽车座椅及汽车后排座椅
CN202152019U (zh) 儿童汽车座
CN202128146U (zh) 可折叠的多功能双层床
CN2820609Y (zh) 可折叠桌式座椅
CN202345604U (zh) 客厢式运输车铺座防护护栏
CN203558815U (zh) 一种仓储车防护臂装置
CN203142845U (zh) 座椅折叠支架
CN201856671U (zh) 辅助座椅
CN201980336U (zh) 载货型机车结构
CN204137247U (zh) 锁固结构及具有该锁固结构的折叠车
CN203805724U (zh) 带折叠式座椅的小型牵引车
CN205273613U (zh) 折叠电动车
CN203268203U (zh) 后靠背可折叠的电动自行车后座结构
CN207747737U (zh) 一种车载式汽车遮阳篷
CN207683695U (zh) 折叠电动自行车的辅助轮
CN212889983U (zh) 一种防折叠汽车座椅
CN104139716B (zh) 一种翻折自锁的汽车座椅
CN201745507U (zh) 一种头枕衣架
CN202847881U (zh) 一种电动车的折叠式后尾座
CN105383565A (zh) 一种折叠电动车
CN202806951U (zh) 可折叠座椅电动三轮车
CN205365437U (zh) 一种眼镜盒和固定支架的旋转配合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