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92849U - 内置监控型高频开关电源充电模块的监控电路 - Google Patents
内置监控型高频开关电源充电模块的监控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892849U CN201892849U CN2010206096325U CN201020609632U CN201892849U CN 201892849 U CN201892849 U CN 201892849U CN 2010206096325 U CN2010206096325 U CN 2010206096325U CN 201020609632 U CN201020609632 U CN 201020609632U CN 201892849 U CN201892849 U CN 20189284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n
- connect
- connection
- behind
- chi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电力直流系统内置监控型高频开关电源充电模块的内置监控型高频开关电源充电模块监控电路,包括51系列单片机系统,51系列单片机系统的输入输出端与A/D、D/A连接电路相连接,51系列单片机系统的输入输出端与RS-485通讯电路相连接,在51系列单片机系统的输入输出端上连接有EEPROM、实时时钟和电源监控电路,在51系列单片机系统的输出端上连接有声光报警和指示电路,在51系列单片机系统的输入端上连接有操作键盘,在51系列单片机系统的输出端上连接汉字液晶显示电路,控制电源分别与51系列单片机系统及RS-485通讯电路相连接,实现了直流智能监控系统的热备份,具有优化直流电源系统结构、降低成本、降低故障率及提高运行可靠性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电力直流系统内置监控型高频开关电源充电模块的内置监控型高频开关电源充电模块的监控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力行业的直流电源系统中,大都采用一套直流智能监控系统统一控制多个高频开关直流电源充电模块来完成于对蓄电池的智能化充电,即要完成实现无人值守式、符合充电曲线的要求并完成浮充转均充和均充转浮充等智能化充电工作。该直流电源系统不仅存在着系统庞大、成本高的缺陷,而且由于高频开关直流电源充电模块是由多个组成的热备份,但智能监控系统却是唯一的即没有热备份,这就存在着可靠性不高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将一优化的直流智能监控电路与高频开关直流电源充电模块有机地熔为一体,实现了直流智能监控系统热备份的内置监控型高频开关电源充电模块的监控电路,不仅优化了直流电源系统结构、降低了成本和降低故障率,而且具有提高了运行可靠性,在实际应用中,无论运行在何时均可在多个内置监控型高频开关电源充电模块中自动产生一个主监控型高频开关电源充电模块,并实现对其它高频开关电源充电模块进行统一智能控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51系列单片机系统,其特征在于:51系列单片机系统的输入输出端与A/D、D/A连接电路相连接,51系列单片机系统的输入输出端与RS-485通讯电路相连接,在51系列单片机 系统的输入输出端上连接有EEPROM、实时时钟和电源监控电路,在51系列单片机系统的输出端上连接有声光报警和指示电路,在51系列单片机系统的输入端上连接有操作键盘,在51系列单片机系统的输出端上连接汉字液晶显示电路,控制电源分别与51系列单片机系统及RS-485通讯电路相连接。
51系列单片机系统电路的连接关系为:+5V电源连接电容C8的1脚后再分别连接至51系列单片机芯片U4的40脚和31脚;电容C8的2脚接地GND2;单片机芯片U4的19脚连接晶振G1的1脚和电容C5的1脚;单片机芯片U4的18脚连接晶振G1的2脚和电容C6的1脚;电容C59的2脚与电容C6的2脚相连后接地GND2,单片机芯片U4的20脚接地GND2。
A/D、D/A连接电路的连接关系为:51系列单片机芯片U4的6脚与排阻RP3的2脚、电容C1的1脚分别连接后再连接A/D_SJ外接端子,电容C1的2脚接地GND2;单片机芯片U4的7脚与排阻RP3的3脚连接后再连接A/D_XT外接端子;单片机芯片U4的15脚与排阻RP3的9脚连接后再连接D/A_ZZ外接端子;单片机芯片U4的5脚与排阻RP3的4脚连接后再连接CLOCK外接端子;单片机芯片U4的8脚与排阻RP3的5脚连接后再连接D/A_SJ(A/D_DZ)外接端子;排阻RP3的1脚连接电源+5V。
RS-485通讯电路的连接关系为:电阻R7的2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4脚,电阻R7的1脚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b脚,三极管Q1的集电极c脚连接光耦IS01的2脚,三极管Q1的发射极e接地GND2,光耦IS01的1脚连接电阻R1的2脚,电阻R1的1脚连接电源+5V;单片机芯片U4的11脚连接光耦IS03的2脚,光耦IS03的1脚连接电阻R5的2脚,电阻R5的1脚连接电源+5V;单片机芯片U4的10脚连接光耦IS02的4脚后再与电阻R3的2脚相连接,电阻R3的1脚连接电源+5V,光耦IS02的3脚接地GND2;75176通讯芯片U2的1脚连接光 耦IS02的2脚,光耦IS02的1脚连接电阻R4的2脚,电阻R4的1脚接5V电源;通讯芯片U2的2脚与3脚短接后再分别与电阻R2的2脚、光耦IS01的4脚相连接,光耦IS01的3脚接地GND1,电阻R2的1脚接5V电源;通讯芯片U2的4脚分别与电阻R6的2脚、光耦IS03的4脚相连接,光耦IS03的3脚接地GND1;通讯芯片U2的5脚接地GND1;通讯芯片U2的6脚连接电阻R16的2脚,电阻R16的1脚与电阻R18的1脚连接后接RS485+端子输出,电阻R18的2脚接5V电源;通讯芯片U2的7脚连接电阻R15的2脚,电阻R15的1脚与电阻R17的2脚连接后接RS485-端子输出,电阻R17的1脚接地GND1;通讯芯片U2的8脚连接电容C3的1脚后接5V电源,C3的2脚接地GND1。
声光报警和指示电路的连接关系为:51系列单片机芯片U4的1脚连接电阻R11的2脚,发光二极管D2的2脚与电容C16的2脚连接后再连接电阻R11的1脚,发光二极管D2的1脚与电容C16的1脚连接后再连接+5V电源;单片机芯片U4的14脚连接电阻R8的2脚,电阻R8的1脚连接发光二极管D1的2脚,发光二极管D1的1脚连接+5V电源;单片机芯片U4的2脚连接讯响器BZ1的1脚后再连接电解电容C14的负极,电解电容C14的正极连接+5V电源;讯响器BZ1的2脚连接+5V电源。
操作键盘电路的连接关系为:按键S1的2脚、S2的2脚、S3的2脚、S4的2脚、S5的1脚连接在一起接地GND2;按键S1的1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25脚后再连接排阻RP2的6脚;按键S2的1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26脚后再连接排阻RP2的7脚;按键S3的1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27脚后再连接排阻RP2的8脚;按键S4的1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28脚后再连接排阻RP2的9脚;按键S5的2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3脚后再连接排阻RP3的6脚;排阻RP2的1脚连接+5V电源。
EEPROM、实时时钟、电源监控电路的连接关系为:实时时钟X1228电源监控芯片U1的1脚连接晶振G2的2脚,芯片U1的2脚连接晶振G2的1脚;芯片U1的6脚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b脚后再连接电阻R14的1脚,电阻R14的2脚连接+5V电源;芯片U1的7脚接地GND2;芯片U1的8脚连接51系列单片机芯片U4的13脚后再连接排阻RP3的7脚;芯片U1的9脚连接51系列单片机芯片U4的12脚后再连接排阻RP3的8脚;芯片U1的13脚连接电解电容C101的正极后再连接二极管D3的1脚,二极管D3的2脚连接+5V电源,电解电容C101的负极接GND2;芯片U1的14脚连接电容C12的1脚后再连接+5V电源,电容C12的2脚接地GND2;三极管Q2的发射极e脚接地GND2;三极管Q2的集电极c脚连接R9的2脚后连接51系列单片机芯片U4的9脚,R9的1脚连接+5V电源。
汉字液晶显示电路的连接关系为:12232汉字液晶显示器J1的1脚与2脚短接后接地GND2;显示器J1的3脚连接+5V电源;显示器J1的4脚连接电阻R12的1脚,电阻R12的2脚接地GND2;显示器J1的5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21脚后再连接排阻RP2的2脚;显示器J1的6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22脚后再连接排阻RP2的3脚;显示器J1的7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23脚后再连接排阻RP2的4脚;显示器J1的8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39脚后再连接排阻RP1的2脚;显示器J1的9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38脚后再连接排阻RP1的3脚;显示器J1的10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37脚后再连接排阻RP1的4脚;显示器J1的11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36脚后再连接排阻RP1的5脚;显示器J1的12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35脚后再连接排阻RP1的6脚;显示器J1的13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34脚后再连接排阻RP1的7脚;显示器J1的14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33脚后再连接排阻RP1的8脚;显示器J1的15 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32脚后再连接排阻RP1的9脚;排阻RP1的1脚连接+5V电源;显示器J1的16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24脚后再连接排阻RP2的5脚。
控制电源电路的连接关系为:电解电容C7的正极与电容C11的2脚连接后再与输入+5V电源端子相连接,电解电容C7的负极与电容C11的1脚连接后再与输入地端子GND2相连接;输出+5V电源端子连接+5V电源,输出地端子GND2连接地GND2;电解电容C4的正极与电容C9的1脚连接后再与5V电源端子相连接,电解电容C4的负极与电容C9的2脚连接后再与地端子GND1相连接;电容C15的2脚接地GND1,电容C9的1脚接壳FG。
本实用新型在电力直流系统中,实现了直流智能监控系统的热备份。本实用新型具有优化了直流电源系统结构、降低了成本、降低故障率及提高了运行可靠性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内置监控型高频开关电源充电模块的监控电路的方框图。
图2为内置监控型高频开关电源充电模块的监控电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置监控型高频开关电源充电模块的监控电路,该内置监控型高频开关电源充电模块监控电路包括:51系列单片机系统,A/D、D/A连接电路相连接电路,RS-485通讯电路,EEPROM、实时时钟和电源监控电路,声光报警和指示电路,操作键盘,汉字液晶显示电路和控制电源。采用先进的电子控制技术,将一优化的直流智能监控电路与高频开关直流电源充电模块有机地熔为一体。在实际应用中,无论运行在何时均可在多个内置监控型高频开关 电源充电模块中自动产生一个主监控型高频开关电源充电模块,并实现对其它高频开关电源充电模块进行统一智能控制。实现了直流智能监控系统的热备份。本实用新型具有不仅优化了直流电源系统结构、降低了成本和降低故障率的优点,而且具有提高了运行可靠性等优点。
如图1所示,在内置监控型高频开关电源充电模块的监控电路中,51系列单片机系统的输入输出端与A/D、D/A连接电路相连接,在51系列单片机系统的输入输出端与RS-485通讯电路相连接,在51系列单片机系统的输入输出端上连接有EEPROM、实时时钟和电源监控电路,在51系列单片机系统的输出端上连接有声光报警和指示电路,在51系列单片机系统的输入端上连接有操作键盘,在51系列单片机系统的输出端上连接汉字液晶显示电路,控制电源分别与51系列单片机系统及RS-485通讯电路相连接。
如图2所示,51系列单片机系统电路的连接关系为:+5V电源连接电容C8的1脚后再分别连接至51系列单片机芯片U4的40脚和31脚;电容C8的2脚接地GND2;单片机芯片U4的19脚连接晶振G1的1脚和电容C5的1脚;单片机芯片U4的18脚连接晶振G1的2脚和电容C6的1脚;电容C59的2脚与电容C6的2脚相连后接地GND2,单片机芯片U4的20脚接地GND2。
如图2所示,A/D、D/A连接电路的连接关系为:51系列单片机芯片U4的6脚与排阻RP3的2脚、电容C1的1脚分别连接后再连接A/D_SJ外接端子,电容C1的2脚接地GND2;单片机芯片U4的7脚与排阻RP3的3脚连接后再连接A/D_XT外接端子;单片机芯片U4的15脚与排阻RP3的9脚连接后再连接D/A_ZZ外接端子;单片机芯片U4的5脚与排阻RP3的4脚连接后再连接CLOCK外接端子;单片机芯片U4的8脚与排阻RP3的5脚连接后再连接D/A_SJ(A/D_DZ)外接端子;排阻RP3的1脚连接电源+5V。
如图2所示,RS-485通讯电路的连接关系为:电阻R7的2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4脚,电阻R7的1脚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b脚,三极管Q1的集电极c脚连接光耦IS01的2脚,三极管Q1的发射极e接地GND2,光耦IS01的1脚连接电阻R1的2脚,电阻R1的1脚连接电源+5V;单片机芯片U4的11脚连接光耦IS03的2脚,光耦IS03的1脚连接电阻R5的2脚,电阻R5的1脚连接电源+5V;单片机芯片U4的10脚连接光耦IS02的4脚后再与电阻R3的2脚相连接,电阻R3的1脚连接电源+5V,光耦IS02的3脚接地GND2;75176通讯芯片U2的1脚连接光耦IS02的2脚,光耦IS02的1脚连接电阻R4的2脚,电阻R4的1脚接5V电源;通讯芯片U2的2脚与3脚短接后再分别与电阻R2的2脚、光耦IS01的4脚相连接,光耦IS01的3脚接地GND1,电阻R2的1脚接5V电源;通讯芯片U2的4脚分别与电阻R6的2脚、光耦IS03的4脚相连接,光耦IS03的3脚接地GND1;通讯芯片U2的5脚接地GND1;通讯芯片U2的6脚连接电阻R16的2脚,电阻R16的1脚与电阻R18的1脚连接后接RS485+端子输出,电阻R18的2脚接5V电源;通讯芯片U2的7脚连接电阻R15的2脚,电阻R15的1脚与电阻R17的2脚连接后接RS485-端子输出,电阻R17的1脚接地GND1;通讯芯片U2的8脚连接电容C3的1脚后接5V电源,C3的2脚接地GND1。
如图2所示,声光报警和指示电路的连接关系为:51系列单片机芯片U4的1脚连接电阻R11的2脚,发光二极管D2的2脚与电容C16的2脚连接后再连接电阻R11的1脚,发光二极管D2的1脚与电容C16的1脚连接后再连接+5V电源;单片机芯片U4的14脚连接电阻R8的2脚,电阻R8的1脚连接发光二极管D1的2脚,发光二极管D1的1脚连接+5V电源;单片机芯片U4的2脚连接讯响器BZ1的1脚后再连接电解电容C14的负极,电解电容C14的 正极连接+5V电源;讯响器BZ1的2脚连接+5V电源。
如图2所示,操作键盘电路的连接关系为:按键S1的2脚、S2的2脚、S3的2脚、S4的2脚、S5的1脚连接在一起接地GND2;按键S1的1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25脚后再连接排阻RP2的6脚;按键S2的1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26脚后再连接排阻RP2的7脚;按键S3的1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27脚后再连接排阻RP2的8脚;按键S4的1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28脚后再连接排阻RP2的9脚;按键S5的2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3脚后再连接排阻RP3的6脚;排阻RP2的1脚连接+5V电源。
如图2所示,EEPROM、实时时钟、电源监控电路的连接关系为:实时时钟X1228电源监控芯片U1的1脚连接晶振G2的2脚,芯片U1的2脚连接晶振G2的1脚;芯片U1的6脚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b脚后再连接电阻R14的1脚,电阻R14的2脚连接+5V电源;芯片U1的7脚接地GND2;芯片U1的8脚连接51系列单片机芯片U4的13脚后再连接排阻RP3的7脚;芯片U1的9脚连接51系列单片机芯片U4的12脚后再连接排阻RP3的8脚;芯片U1的13脚连接电解电容C101的正极后再连接二极管D3的1脚,二极管D3的2脚连接+5V电源,电解电容C101的负极接GND2;芯片U1的14脚连接电容C12的1脚后再连接+5V电源,电容C12的2脚接地GND2;三极管Q2的发射极e脚接地GND2;三极管Q2的集电极c脚连接R9的2脚后连接51系列单片机芯片U4的9脚,R9的1脚连接+5V电源。
如图2所示,汉字液晶显示电路的连接关系为:12232汉字液晶显示器J1的1脚与2脚短接后接地GND2;显示器J1的3脚连接+5V电源;显示器J1的4脚连接电阻R12的1脚,电阻R12的2脚接地GND2;显示器J1的5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21脚后再连接排阻RP2的2脚;显示器J1的6脚连接单片机 芯片U4的22脚后再连接排阻RP2的3脚;显示器J1的7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23脚后再连接排阻RP2的4脚;显示器J1的8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39脚后再连接排阻RP1的2脚;显示器J1的9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38脚后再连接排阻RP1的3脚;显示器J1的10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37脚后再连接排阻RP1的4脚;显示器J1的11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36脚后再连接排阻RP1的5脚;显示器J1的12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35脚后再连接排阻RP1的6脚;显示器J1的13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34脚后再连接排阻RP1的7脚;显示器J1的14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33脚后再连接排阻RP1的8脚;显示器J1的15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32脚后再连接排阻RP1的9脚;排阻RP1的1脚连接+5V电源;显示器J1的16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24脚后再连接排阻RP2的5脚。
如图2所示,控制电源电路的连接关系为:电解电容C7的正极与电容C11的2脚连接后再与输入+5V电源端子相连接,电解电容C7的负极与电容C11的1脚连接后再与输入地端子GND2相连接;输出+5V电源端子连接+5V电源,输出地端子GND2连接地GND2;电解电容C4的正极与电容C9的1脚连接后再与5V电源端子相连接,电解电容C4的负极与电容C9的2脚连接后再与地端子GND1相连接;电容C15的2脚接地GND1,电容C9的1脚接壳FG。
在原理图中,电阻左边代号为1,右边代号为2;或者上边代号为1,下边代号为2。电容左边代号为1,右边代号为2;或者上边代号为1,下边代号为2。
Claims (9)
1.一种内置监控型高频开关电源充电模块的监控电路,包括51系列单片机系统,其特征在于:51系列单片机系统的输入输出端与A/D、D/A连接电路相连接,51系列单片机系统的输入输出端与RS-485通讯电路相连接,在51系列单片机系统的输入输出端上连接有EEPROM、实时时钟和电源监控电路,在51系列单片机系统的输出端上连接有声光报警和指示电路,在51系列单片机系统的输入端上连接有操作键盘,在51系列单片机系统的输出端上连接汉字液晶显示电路,控制电源分别与51系列单片机系统及RS-485通讯电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监控型高频开关电源充电模块的监控电路,其特征在于:51系列单片机系统电路的连接关系为:+5V电源连接电容C8的1脚后再分别连接至51系列单片机芯片U4的40脚和31脚;电容C8的2脚接地GND2;单片机芯片U4的19脚连接晶振G1的1脚和电容C5的1脚;单片机芯片U4的18脚连接晶振G1的2脚和电容C6的1脚;电容C59的2脚与电容C6的2脚相连后接地GND2,单片机芯片U4的20脚接地GND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监控型高频开关电源充电模块的监控电路,其特征在于:A/D、D/A连接电路的连接关系为:51系列单片机芯片U4的6脚与排阻RP3的2脚、电容C1的1脚分别连接后再连接A/D_SJ外接端子,电容C1的2脚接地GND2;单片机芯片U4的7脚与排阻RP3的3脚连接后再连接A/D_XT外接端子;单片机芯片U4的15脚与排阻RP3的9脚连接后再连接D/A_ZZ外接端子;单片机芯片U4的5脚与排阻RP3的4脚连接后再连接CLOCK外接端子;单片机芯片U4的8脚与排阻RP3的5脚连接后再连接D/A_SJ或A/D_DZ外接端子;排阻RP3的1脚连接电源+5V。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监控型高频开关电源充电模块的监控电路,其特征在于:RS-485通讯电路的连接关系为:电阻R7的2脚连接单片机芯片 U4的4脚,电阻R7的1脚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b脚,三极管Q1的集电极c脚连接光耦IS01的2脚,三极管Q1的发射极e接地GND2,光耦IS01的1脚连接电阻R1的2脚,电阻R1的1脚连接电源+5V;单片机芯片U4的11脚连接光耦IS03的2脚,光耦IS03的1脚连接电阻R5的2脚,电阻R5的1脚连接电源+5V;单片机芯片U4的10脚连接光耦IS02的4脚后再与电阻R3的2脚相连接,电阻R3的1脚连接电源+5V,光耦IS02的3脚接地GND2;75176通讯芯片U2的1脚连接光耦IS02的2脚,光耦IS02的1脚连接电阻R4的2脚,电阻R4的1脚接5V电源;通讯芯片U2的2脚与3脚短接后再分别与电阻R2的2脚、光耦IS01的4脚相连接,光耦IS01的3脚接地GND1,电阻R2的1脚接5V电源;通讯芯片U2的4脚分别与电阻R6的2脚、光耦IS03的4脚相连接,光耦IS03的3脚接地GND1;通讯芯片U2的5脚接地GND1;通讯芯片U2的6脚连接电阻R16的2脚,电阻R16的1脚与电阻R18的1脚连接后接RS485+端子输出,电阻R18的2脚接5V电源;通讯芯片U2的7脚连接电阻R15的2脚,电阻R15的1脚与电阻R17的2脚连接后接RS485-端子输出,电阻R17的1脚接地GND1;通讯芯片U2的8脚连接电容C3的1脚后接5V电源,C3的2脚接地GND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监控型高频开关电源充电模块的监控电路,其特征在于:声光报警和指示电路的连接关系为:51系列单片机芯片U4的1脚连接电阻R11的2脚,发光二极管D2的2脚与电容C16的2脚连接后再连接电阻R11的1脚,发光二极管D2的1脚与电容C16的1脚连接后再连接+5V电源;单片机芯片U4的14脚连接电阻R8的2脚,电阻R8的1脚连接发光二极管D1的2脚,发光二极管D1的1脚连接+5V电源;单片机芯片U4的2脚连接讯响器BZ1的1脚后再连接电解电容C14的负极,电解电容C14的正极连接+5V电源;讯响器BZ1的2脚连接+5V电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监控型高频开关电源充电模块的监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操作键盘电路的连接关系为:按键S1的2脚、S2的2脚、S3的2脚、S4的2脚、S5的1脚连接在一起接地GND2;按键S1的1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25脚后再连接排阻RP2的6脚;按键S2的1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26脚后再连接排阻RP2的7脚;按键S3的1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27脚后再连接排阻RP2的8脚;按键S4的1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28脚后再连接排阻RP2的9脚;按键S5的2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3脚后再连接排阻RP3的6脚;排阻RP2的1脚连接+5V电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监控型高频开关电源充电模块的监控电路,其特征在于:EEPROM、实时时钟、电源监控电路的连接关系为:实时时钟X1228电源监控芯片U1的1脚连接晶振G2的2脚,芯片U1的2脚连接晶振G2的1脚;芯片U1的6脚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b脚后再连接电阻R14的1脚,电阻R14的2脚连接+5V电源;芯片U1的7脚接地GND2;芯片U1的8脚连接51系列单片机芯片U4的13脚后再连接排阻RP3的7脚;芯片U1的9脚连接51系列单片机芯片U4的12脚后再连接排阻RP3的8脚;芯片U1的13脚连接电解电容C101的正极后再连接二极管D3的1脚,二极管D3的2脚连接+5V电源,电解电容C101的负极接GND2;芯片U1的14脚连接电容C12的1脚后再连接+5V电源,电容C12的2脚接地GND2;三极管Q2的发射极e脚接地GND2;三极管Q2的集电极c脚连接R9的2脚后连接51系列单片机芯片U4的9脚,R9的1脚连接+5V电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监控型高频开关电源充电模块的监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汉字液晶显示电路的连接关系为:12232汉字液晶显示器J1的1脚与2脚短接后接地GND2;显示器J1的3脚连接+5V电源;显示器J1的4脚 连接电阻R12的1脚,电阻R12的2脚接地GND2;显示器J1的5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21脚后再连接排阻RP2的2脚;显示器J1的6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22脚后再连接排阻RP2的3脚;显示器J1的7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23脚后再连接排阻RP2的4脚;显示器J1的8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39脚后再连接排阻RP1的2脚;显示器J1的9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38脚后再连接排阻RP1的3脚;显示器J1的10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37脚后再连接排阻RP1的4脚;显示器J1的11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36脚后再连接排阻RP1的5脚;显示器J1的12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35脚后再连接排阻RP1的6脚;显示器J1的13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34脚后再连接排阻RP1的7脚;显示器J1的14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33脚后再连接排阻RP1的8脚;显示器J1的15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32脚后再连接排阻RP1的9脚;排阻RP1的1脚连接+5V电源;显示器J1的16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4的24脚后再连接排阻RP2的5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监控型高频开关电源充电模块的监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控制电源电路的连接关系为:电解电容C7的正极与电容C11的2脚连接后再与输入+5V电源端子相连接,电解电容C7的负极与电容C11的1脚连接后再与输入地端子GND2相连接;输出+5V电源端子连接+5V电源,输出地端子GND2连接地GND2;电解电容C4的正极与电容C9的1脚连接后再与5V电源端子相连接,电解电容C4的负极与电容C9的2脚连接后再与地端子GND1相连接;电容C15的2脚接地GND1,电容C9的1脚接壳FG。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6096325U CN201892849U (zh) | 2010-11-17 | 2010-11-17 | 内置监控型高频开关电源充电模块的监控电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6096325U CN201892849U (zh) | 2010-11-17 | 2010-11-17 | 内置监控型高频开关电源充电模块的监控电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892849U true CN201892849U (zh) | 2011-07-06 |
Family
ID=44222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609632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92849U (zh) | 2010-11-17 | 2010-11-17 | 内置监控型高频开关电源充电模块的监控电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892849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09258A (zh) * | 2013-06-13 | 2013-09-18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具有预检测功能的智能电源控制系统 |
CN105446244A (zh) * | 2015-12-16 | 2016-03-30 | 青岛澳柯玛超低温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控制器断电显示及报警处理系统 |
CN105590429A (zh) * | 2014-10-22 | 2016-05-18 | 天津睿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支持zigbee的多功能室内环境传感设备 |
-
2010
- 2010-11-17 CN CN2010206096325U patent/CN20189284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09258A (zh) * | 2013-06-13 | 2013-09-18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具有预检测功能的智能电源控制系统 |
CN103309258B (zh) * | 2013-06-13 | 2015-05-20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具有预检测功能的智能电源控制系统 |
CN105590429A (zh) * | 2014-10-22 | 2016-05-18 | 天津睿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支持zigbee的多功能室内环境传感设备 |
CN105446244A (zh) * | 2015-12-16 | 2016-03-30 | 青岛澳柯玛超低温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控制器断电显示及报警处理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438268U (zh) | 双电源切换控制装置 | |
CN201892849U (zh) | 内置监控型高频开关电源充电模块的监控电路 | |
CN201130906Y (zh) | 一种蓄电池在线监测终端的电源自适应装置 | |
CN103364668B (zh) | 一种直流配电设备智能监控与能耗监测系统 | |
CN204425030U (zh) | 用于智能燃气表的电源控制系统 | |
CN202513848U (zh) | 太阳能发电阵列监控系统 | |
CN217769592U (zh) | 一种多电源系统的静态自动切换电路 | |
CN104467011B (zh) | 一种可调度式双模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5158024U (zh)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机电设备管理系统 | |
CN202210687U (zh) | 一种具有智能控制功能的蓄电池连接线 | |
CN204205704U (zh) | 一种电源选择电路 | |
CN100539349C (zh) | 锂电池供电控制保护电路及控制保护方法 | |
CN209389712U (zh) | 一种带诊断功能的高次侧冗余电路 | |
CN202721491U (zh) | 一种智能双直流电源无缝自动切换装置 | |
CN207819476U (zh) | 一种串充并放电池应用电路 | |
CN204155271U (zh) | Ic卡权限数据协议转换系统 | |
CN106411250B (zh) | 一种共负极光伏控制器系统 | |
CN205864079U (zh) | 适用于北纬41度到北纬53度之间的高可靠性配电终端 | |
CN203733022U (zh) | 一种电流输出模块 | |
CN208797597U (zh) | 一种应用于数控机床的可充电后备电池 | |
CN211375353U (zh) | 一种多功能智能闸门开度荷重仪 | |
CN205489597U (zh) | 一种多电池仪表供电电路 | |
CN202634045U (zh) | 带m-bus总线供电的智能球阀 | |
CN209327455U (zh) | 一种交流进线采集模块 | |
CN215009745U (zh) | 一种多路输入通信电源电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06 Termination date: 20141117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