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86936U - 按键机构及其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按键机构及其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86936U
CN201886936U CN2010206500427U CN201020650042U CN201886936U CN 201886936 U CN201886936 U CN 201886936U CN 2010206500427 U CN2010206500427 U CN 2010206500427U CN 201020650042 U CN201020650042 U CN 201020650042U CN 201886936 U CN201886936 U CN 2018869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electrode layer
electrode
press button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65004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新村
黄进利
赖年安
郭玉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st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869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8693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23Construction or mounting of dials or of equivalent devices;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us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023Light-emitting indic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78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acts or the contact sites
    • H01H13/79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acts or the contact sit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f the contacts, e.g. interspersed fingers or helical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03/00Form of contacts
    • H01H2203/02Interspersed fing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03/00Form of contacts
    • H01H2203/036Form of contacts to solve particular probl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05/00Movable contacts
    • H01H2205/016Separate bridge contac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19/00Legends
    • H01H2219/054Optical elements
    • H01H2219/062Light conduc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22Illumination; 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the visibility of characters on d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按键机构及其电子装置。该按键机构包含一电路结构以及一致动结构,该电路结构包含一基板、第一及第二电极层,其中该第一电极层设置于该基板上,该第一电极层包含第一及第二区块,该第二区块连接于该第一区块;该第二电极层设置于该基板上且分离于该第一电极层,该第二电极层包含第三及第四区块,该第四区块连接于该第三区块,该第二区块指向该第三区块,且该第四区块指向该第一区块,其中该第一与第二电极层之间形成有一预设间隙,该预设间隙包含有多个转折部,该致动结构包含一导电部,该导电部用来接触该第一与第二电极层,藉以电性连通该第一与第二电极层。本实用新型的按键机构可应用于小体积的电子产品,且具有较佳的耐用度。

Description

按键机构及其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键机构及其电子装置,尤指一种利用致动结构触发多个电极层且具有较小体积的按键机构及其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图1为先前技术的按键机构的示意图。按键机构10包含有电路结构12以及致动结构14。电路结构12包含基板16以及两U形电极层18。其中,电极层18相互交错设置于基板16上。两U形电极层18之间形成有一预设间隙,以避免两U形电极层18因距离过近而发生信号干扰现象。致动结构14用来接触两U形电极层18,藉以电性连通两U形电极层18。
为了符合按键结构10的设计规范及可靠度测试,先前技术的按键结构10的体积较大,因而影响电子装置中设置按键装置的数量与设置位置的安排。另外,若按键结构10还需要有显示灯光的指示功能,则其势必占用更多空间。因此,如何设计出可同时兼顾小尺寸的设计与耐用度的按键结构,即为按键机构的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致动结构触发多个电极层的按键机构,按键机构具有小型化的尺寸且符合可靠度测试。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具有利用致动结构触发多个电极层的按键机构,按键机构具有小型化的尺寸且符合可靠度测试。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按键机构包括一电路结构以及一致动结构,该电路结构包括一基板、一第一电极层以及一第二电极层,该第一电极层设置于该基板上,该第一电极层包括一第一区块以及一第二区块,该第二区块连接于该第一区块;该第二电极层设置于该基板上且分离于该第一电极层,该第二电极层包括一第三区块以及一第四区块,该第四区块连接于该第三区块,该第二区块指向该第三区块,且该第四区块指向该第一区块,其中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二电极层之间形成有一预设间隙,该预设间隙包括多个转折部,该致动结构包括一导电部,该导电部用来接触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二电极层,藉以电性连通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二电极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中的一实施方式,预设间隙包含两转折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中的一实施方式,预设间隙的宽度介于0.1mm至0.4mm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中的一实施方式,第一电极层的第一区块与第二区块实质上互相垂直,且转折部为直角转折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中的一实施方式,第一电极层的第一区块与第二区块共同形成具有弧形边缘的电极层,且转折部为弧形转折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中的一实施方式,第一电极层还包含第五区块,其指向第四区块。第二电极层还包含第六区块,其指向第二区块。
为了达到上述的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包括一壳体、一按键机构以及至少一发光单元,该按键机构设置于该壳体内,该按键机构包括一电路结构以及一致动结构,该电路结构包括一基板、一第一电极层以及一第二电极层,该第一电极层设置于该基板上,该第一电极层包括一第一区块以及一第二区块,该第二区块连接于该第一区块;该第二电极层设置于该基板上且分离于该第一电极层,该第二电极层包括一第三区块以及一第四区块,该第四区块连接于该第三区块,该第二区块指向该第三区块,且该第四区块指向该第一区块,其中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二电极层之间形成有一预设间隙,该预设间隙包括多个转折部,该致动结构包括一导电部,该导电部用来接触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二电极层,藉以电性连通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二电极层,该至少一发光单元设置于该基板,该至少一发光单元可朝向该致动结构发射光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中的一实施方式,致动结构还包含有至少一导光部,其用来导引该发光单元所发射的光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中的一实施方式,至少一发光单元的数量为两个,至少一导光部的数量为两个,二导光部分别用来导引二发光单元所发射的光线。
本实用新型的按键机构与电子装置,不但可有效节省基板的配置空间,亦能符合按键机构的设计规范,使得致动结构与两电极层之间具有有效的接触面积,进而降低接触阻抗以达到良好的导通效果,并且考虑到消费者的使用习惯,不论使用者沿任意方向施压于致动结构,导电部皆可与第一电极层以及第二电极层电性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按键机构可应用于小体积的电子产品,且具有较佳的耐用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先前技术的按键机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按键机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按键机构的第一实施例中,导电部接触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按键机构的第二实施例中,导电部接触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按键机构的第三实施例中,导电部接触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             按键机构          12                 电路结构
14             致动结构          16                 基板
18             U形电极层         30                 电子装置
32             壳体              34                 按键机构
36             发光单元          40                 电路结构
42             致动结构          44                 基板
46、46a、46b   第一电极层        461                第一区块
463            第二区块          465                第五区块
48             第一桥接层        481                第一分段
483            第二分段          485                第五分段
50、50a、50b   第二电极层        501                第三区块
503            第四区块          505                第六区块
52             预设间隙          54                 第二桥接层
541            第三分段          543                第四分段
545            第六分段          56                 导电部
58             导光部            521、521a、521b    转折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举例来说,电子装置30可为VOIP电话机、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或笔记本型计算机等等。电子装置30包含有壳体32、按键机构34与至少一发光单元36。其中,按键机构34设置于壳体32内,发光单元36相邻于按键机构34。发光单元36用来依据按键机构34的工作状态以发射相对应的光线。举例来说,当电话机的通话功能正常时,发光单元36发出绿色光线;当电话机的线路为使用中时,发光单元36发出红色光线。在本实施例中,发光单元36可为发光二极管,且发光单元36的数量为二个。
请参阅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按键机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按键机构34包含电路结构40以及致动结构42,致动结构42以可活动方式设置于电路结构40上,且致动结构42的其中一部分为突出壳体32。
电路结构40包含基板44、第一电极层46与第二电极层50,第一电极层46与第二电极层50设置于基板44上。第一电极层46包含第一区块461以及第二区块463,第二区块463连接于第一区块461。
第二电极层50包含第三区块501以及第四区块503,且第四区块503连接于第三区块501。其中,第一电极层46的第二区块463指向第二电极层50的第三区块501,且第二电极层50的第四区块503指向第一电极层46的第一区块46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区块461与第二区块463可分别为一矩形区块,第一区块461与第二区块463共同形成L形的第一电极层4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层46的长度小于3mm,第一电极层46的宽度小于1.5mm。
第三区块501与第四区块503亦分别为一矩形区块,第三区块501与第四区块503共同形成L形的第二电极层5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极层50的形状对称于第一电极层46,且第二电极层50的尺寸实质上相同于第一电极层46的尺寸。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区块461的方向平行于第三区块501的方向,且第二区块463与第四区块503的方向分别垂直于第一区块461与第三区块501的方向。第二区块463的一端邻近但不接触第三区块501,以及第四区块503的一端邻近但不接触第一区块461。
第二电极层50分离于第一电极层46,使得第一电极层46与第二电极层50之间形成有一预设间隙52,且预设间隙52包含有多个转折部521。在第一实施例中,多个转折部521的数量为二个,两转折部521实质上分别呈直角。在本实施例中,预设间隙52的宽度介于0.1mm至0.4mm之间,以避免第一电极层46与第二电极层50间因距离过近而发生信号干扰现象(例如电磁效应),或是不慎造成短路的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电路结构12还包含有第一桥接层48与第二桥接层54,第一桥接层48与第二桥接层54用来增加第一电极层46设置于基板44的附着力。第一桥接层48包含第一分段481与第二分段483。第一分段481设置于基板44与第一电极层46的第一区块461之间,第二分段483连接第一分段481且设置于基板44与第一电极层46的第二区块463之间。
第二桥接层54包含第三分段541以及第四分段543,第三分段541设置于基板44与第二电极层50的第三区块501之间,第四分段543连接第三分段541且设置于基板44与第二电极层50的第四区块503之间。第二桥接层54用来增加第二电极层50设置于基板44的附着力。
举例来说,基板44可为印刷电路板,第一电极层46可由碳墨(Carbon ink)导电材料构成,且第一桥接层48可由铜金属构成,故碳墨导电材料可藉由铜金属提升其形成于印刷电路板的附着效果。
此外,第一桥接层48的宽度小于第一电极层46的宽度,且第一桥接层48的各侧边与第一电极层46的各相对应的侧边相距至少0.15mm,以使第一电极层46藉由第一桥接层48稳固地设置于基板44上。第二电极层50与第二桥接层54的材质、功用与尺寸比例如同第一电极层46与第一桥接层48所述,故在此不再详述。
致动结构42包含导电部56与至少一导光部58。导电部56用来接触第一电极层46与第二电极层50,藉以电性连通第一电极层46与第二电极层50而产生相对应的电子信号。在本实施例中,导光部58的数量为二个。在本实施例中,两发光单元36分别设置于电路结构40的第一电极层46与第二电极层50的相对两侧,且两导光部58分别用来将两发光单元36所发射的光线导引至壳体32,以供用户得知按键机构34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来说,为了达到在同一按键内安装两颗发光单元以发出两种不同颜色光线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30的发光单元36可为一聚光型发光二极管,其可在较狭窄的空间内沿一特定方向传输光线。两发光单元36所发出的光线可分别沿着按键机构34的致动结构42的两导光部58行进,且两发光单元36所发出的光线不会混光而互相干扰。
请同时参阅图3与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按键机构的第一实施例中,导电部56接触第一电极层46与第二电极层50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层46的第一区块461与第二区块463实质上互相垂直,且第二电极层50的第三区块501与第四区块503实质上互相垂直,两转折部521可分别为直角转折部。
按键机构34的电路结构40的设计可确保无论用户施压于致动结构42的任一处,皆可确保导电部56可接触第一电极层46与第二电极层50以产生电性连通,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导电部56与第一电极层46以及第二电极层50间可具有有效的接触面积,藉以降低其接触阻抗而达到良好的导通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按键机构中,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的形状并不限于上述,以下便另举出其他数个实施方式。接着请参阅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按键机构的第二实施例中,导电部接触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的示意图。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电极层46a的第一区块与第二区块共同形成具有弧形边缘的电极层,且第二电极层50a的第三区块与第四区块亦共同形成具有弧形边缘的电极层。预设间隙的两转折部521a分别为弧形转折部,在本实施例中,两转折部521a共同形成略呈S形的形状。
接着请参阅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按键机构的第三实施例中,导电部接触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的示意图。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电极层46b还包含第五区块465,第五区块465平行于第一区块461且指向第二电极层50的第四区块503。第二电极层50b还包含第六区块505,第六区块505平行于第三区块501且指向第一电极层46的第二区块463。
此外,第一桥接层48与第二桥接层54还分别包含第五分段485以及第六分段545。第一桥接层48与第二桥接层54分别用来设置于基板44与第五区块465以及第六区块505之间,藉以增加电极层设置于基板44的附着力。
在本实施例中,电路结构的第一电极层46b与第二电极层50b分别呈U形。另外,第一电极层46b与第二电极层50b间的预设间隙包含四个转折部521b。
惟须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按键机构中,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的形状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来说,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的形状亦可为梯形、勾形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按键机构及电子装置,可用来引导至少一发光单元所发出的光线至壳体,并且按键机构的电路结构的尺寸较小,其不但可有效节省基板的配置空间,亦能符合基板、电极层与桥接层间的设计比例规范,使得按键机构的致动结构与两电极层间可具有有效的接触面积,进而降低接触阻抗以达到良好的导通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数个实施例,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Claims (20)

1.一种按键机构,该按键机构包括:
一电路结构,该电路结构包括:
一基板;以及
一第一电极层,该第一电极层设置于该基板上,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层包括一第一区块以及一第二区块,该第二区块连接于该第一区块;
该电路结构还包括一第二电极层,该第二电极层设置于该基板上且分离于该第一电极层,该第二电极层包括一第三区块以及一第四区块,该第四区块连接于该第三区块,该第二区块指向该第三区块,且该第四区块指向该第一区块,其中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二电极层之间形成有一预设间隙,该预设间隙包括多个转折部;
该按键机构还包括:
一致动结构,该致动结构包括一导电部,该导电部用来接触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二电极层,藉以电性连通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二电极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多个转折部的数量为二个。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按键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预设间隙的宽度介于0.1mm至0.4mm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电路结构还包括:
一第一桥接层,该第一桥接层设置于该基板与该第一电极层之间,该第一桥接层用来增加该第一电极层设置于该基板的附着力;以及
一第二桥接层,该第二桥接层设置于该基板与该第二电极层之间,该第二桥接层用来增加该第二电极层设置于该基板的附着力。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区块与该第二区块实质上互相垂直。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按键机构,其特征在于,各该多个转折部为一直角转折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层的该第一区块与该第二区块实质上互相垂直,以使各该多个转折部分别为一直角转折部,且该预设间隙的宽度介于0.1mm至0.4mm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机构,其特征在于,各该多个转折部为一弧形转折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层还包括一第五区块,该第五区块指向该第四区块,该第二电极层还包括一第六区块,该第六区块指向该第二区块。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键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按键机构还包括至少一发光单元,该至少一发光单元设置于该基板;该致动结构还包括至少一导光部,该至少一导光部用来导引该至少一发光单元所发射的光线。
11.如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按键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层的长度小于3mm,该第一电极层的宽度小于1.5mm。
12.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
一壳体;以及
一按键机构,该按键机构设置于该壳体内,该按键机构包括:
一电路结构,该电路结构包括:
一基板;以及
一第一电极层,该第一电极层设置于该基板上,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层包括一第一区块以及一第二区块,该第二区块连接于该第一区块;
该电路结构还包括一第二电极层,该第二电极层设置于该基板上且分离于该第一电极层,该第二电极层包括一第三区块以及一第四区块,该第四区块连接于该第三区块,该第二区块指向该第三区块,且该第四区块指向该第一区块,其中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二电极层之间形成有一预设间隙,该预设间隙包括多个转折部;
该按键机构还包括:
一致动结构,该致动结构包括一导电部,该导电部用来接触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二电极层,藉以电性连通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二电极层;
该电子装置还包括:
至少一发光单元,该至少一发光单元设置于该基板,该至少一发光单元可朝向该致动结构发射光线。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预设间隙包括两转折部,且该预设间隙的宽度介于0.1mm至0.4mm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层的长度小于3mm,该第一电极层的宽度小于1.5mm。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致动结构还包括至少一导光部,该导光部用来导引该至少一发光单元所发射的光线。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发光单元的数量为两个,该至少一导光部的数量为两个,该二导光部分别用来导引该二发光单元所发射的光线。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路结构还包括:
一第一桥接层,该第一桥接层设置于该基板与该第一电极层之间,该第一桥接层用来增加该第一电极层设置于该基板的附着力;以及
一第二桥接层,该第二桥接层设置于该基板与该第二电极层之间,该第二桥接层用来增加该第二电极层设置于该基板的附着力。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区块与该第二区块实质上互相垂直,且该预设间隙的该转折部为一直角转折部。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多个转折部为一弧形转折部。
20.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层还包括一第五区块,该第五区块指向该第四区块,该第二电极层还包括一第六区块,该第六区块指向该第二区块,且该第一桥接层还包括一第五分段,该第五分段设置于该基板与该第一电极层的该第五区块之间。
CN2010206500427U 2010-12-01 2010-12-09 按键机构及其电子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8693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223310 2010-12-01
TW099223310U TWM404472U (en) 2010-12-01 2010-12-01 Button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wit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86936U true CN201886936U (zh) 2011-06-29

Family

ID=44184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650042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86936U (zh) 2010-12-01 2010-12-09 按键机构及其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779314B2 (zh)
CN (1) CN201886936U (zh)
TW (1) TWM404472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332777U (zh) * 2014-11-20 2015-05-13 江苏传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键盘柔性线路板聚酯薄膜开关
TWI611449B (zh) * 2016-06-04 2018-01-1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鍵盤及其發光按鍵
DE102019106868A1 (de) * 2019-03-18 2020-09-24 Minimax Viking Research & Development Gmbh Trägerkomponente eines Gehäuses einer Gefahrenmelderzentrale und eine Gefahrenmelderzentrale, vorzugsweise einer Einbruch-, Brandmelder- und/oder Löschsteuerzentra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301928A1 (de) * 1993-01-25 1994-07-28 Siemens Nixdorf Inf Syst Leitlack-Kontaktfläche
US5743386A (en) * 1996-07-17 1998-04-28 Acer Peripherals, Inc. Membrane switch assembly
JP2002093270A (ja) * 2000-09-19 2002-03-29 Nec Corp 照光部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138444A1 (en) 2012-06-07
US8779314B2 (en) 2014-07-15
TWM404472U (en) 2011-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34146B2 (en) Audio jack and PCB assembly having the audio jack
US8766114B2 (en) Keypad apparatus for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585440B2 (en) High-speed connector with conductive plastic blocks in contact with contact sections of signal terminals
TW200725988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1488409B (zh) 可动触点体及使用该可动触点体的开关
WO2007146546A3 (en) Single or multi-layer printed circuit board with improved edge via design
CN201886936U (zh) 按键机构及其电子装置
KR101114762B1 (ko) 컬러 전자 종이 키패드 장치
CN201340925Y (zh) 电子装置及其连接器总成
CA2497986A1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and keyboard having multiple-function keys
CN103197789B (zh) 触控面板
CN204792560U (zh) 一种电子设备
US20130224981A1 (en) Securing structure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CN104701052A (zh) 一种键盘
CN103338582A (zh) 软性电路板以及使用该软性电路板的电子装置
US8723066B2 (en) Dome switch device
CN102833373B (zh) 一种移动通讯设备
CN219644194U (zh) 菲林插接结构
CN201403265Y (zh) 支架与pcb板连接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CN217405833U (zh) 柔性电路板连接器
US881457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connecting unit thereof
CN203277883U (zh) 连接器
CN203178999U (zh) 一种电阻触摸屏用fpc、电阻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CN203055742U (zh) 一种薄膜按键
CN202474281U (zh) 导电端子及使用此端子的电连接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