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85172U - 显示模组及其灯条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及其灯条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85172U
CN201885172U CN2010205982935U CN201020598293U CN201885172U CN 201885172 U CN201885172 U CN 201885172U CN 2010205982935 U CN2010205982935 U CN 2010205982935U CN 201020598293 U CN201020598293 U CN 201020598293U CN 201885172 U CN201885172 U CN 2018851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board
lamp bar
clamping part
bar structure
fix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59829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卓进兴
傅肇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PT DISPLAY TECHNOLOGY (SHENZHEN)CO., LTD.
CPT Video Wu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PT Video Wujiang Co Ltd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PT Video Wujiang Co Ltd,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filed Critical CPT Video Wuji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59829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8851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851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8517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模组及其灯条固定装置;包含一胶框、一背板、一灯条结构以及至少一固定片。该背板设有至少一定位孔。该灯条结构可滑动地设置于该背板以及该胶框之间。该固定片包含一基座、一侧板以及一第一夹持部。该基座上形成有一凹槽,用来卡合于该定位孔,以使该固定片固定于该背板上。该侧板形成于该基座的一侧。该第一夹持部形成于该基座上相对该侧板的位置上,用来与该侧板共同夹持住该灯条结构的一第一侧。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及其灯条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显示模组及其灯条固定装置,尤指一种利用设置于背板上的固定片夹持灯条结构的设计以将灯条结构可拆卸地固定于背板上的显示模组及其灯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在侧光式显示设备的背光模组的组装设计中,常见用来固定灯条结构的方法是使用双面胶以将灯条结构黏贴固定于背板的侧边上,之后再置入相关背光组件(如导光板等)并将胶框扣上,如此即可完成背光模组的组装。
然而,在此方法中,若是灯条结构上出现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Diode,LED)损坏或是其它需要更换维修的情况,则需要在完成相关背光组件的拆卸后方能进行灯条结构的拆卸,再加上使用双面胶黏贴的方式会使灯条结构产生拆卸不易的情况,因此就会导致相关组装拆卸流程费时费工以及重工不易等问题,除此之外,以双面胶黏贴的方式也会使灯条结构在结构散热上具有较差的热传导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利用设置于背板上的固定片夹持灯条结构的设计以将灯条结构可拆卸地固定于背板上的显示模组及其灯条固定装置,藉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灯条固定装置,其包含一胶框;一背板,其设有至少一定位孔;一灯条结构,其可滑动地设置于该背板以及该胶框之间;以及至少一固定片,其包含一基座,其上形成有一凹槽,该凹槽用来卡合于该定位孔,以使该固定片固定于该背板上;一侧板,其形成于该基座的一侧;以及一第一夹持部,其形成于该基座上相对该侧板的位置上,该第一夹持部用来与该侧板共同夹持住该灯条结构的一第一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其包含一灯条固定装置,其包含一胶框;一背板,其设有至少一定位孔;一灯条结构,其可滑动地设置于该背板以及该胶框之间;以及至少一固定片,其包含一基座,其上形成有一凹槽,该凹槽用来卡合于该定位孔,以使该固定片固定于该背板上;一侧板,其形成于该基座的一侧;以及一第一夹持部,其形成于该基座上相对该侧板的位置上,该第一夹持部用来与该侧板共同夹持住该灯条结构的一第一侧;一面板装置,其设置于该灯条固定装置上;以及一外框,其设置于该面板装置上,该外框用来将该面板装置固定于该灯条固定装置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利用固定片的凹槽卡合于背板的定位孔上的设计以及固定片的夹持部以及侧板共同夹持住灯条结构的设计,以达到将灯条结构可拆卸地固定于背板上的目的,如此一来,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是采用固定片夹持的方式以取代双面胶黏贴的方式以及不需在完成相关背光组件的拆卸后方能进行灯条结构的拆卸,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可大大地缩减显示模组在组装拆卸灯条结构上所需耗费的时间及人力,同时亦可增加灯条结构在抽换维修上的便利性,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亦可解决上述因双面胶的热传导效果较差所导致的散热性问题,从而进一步地改善灯条结构在结构散热上的热传导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提出的显示模组的部分爆炸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背板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固定片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灯条结构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胶框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固定片固定于背板上的组合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显示模组的部分组合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胶框与灯条结构的部分组合示意图。
图9为图1所示的显示模组经组合后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10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所提出的显示模组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书及前述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组件。所属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理解,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样的组件。本说明书及后续的申请专利范围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别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别的基准。在通篇说明书及前述的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
请参阅图1,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提出的一显示模组10的部分爆炸示意图,显示模组10包含一灯条固定装置12、一面板装置14,以及一外框16;面板装置14设置于灯条固定装置12上,在此实施例中,面板装置14可包含常见应用于一般显示面板上的组件,如透镜膜片、扩散膜片、导光板等;外框16设置于面板装置14上,外框16用来将面板装置14固定于灯条固定装置12上。
此外,由图1可知,灯条固定装置12包含一胶框18、一背板20、一灯条结构22,以及至少一固定片24(于图1中显示二个,但不受此限);背板20上设有对应固定片24的至少一定位孔26(于图1中显示二个,但不受此限);灯条结构22可滑动地设置于背板20以及胶框18之间;于此针对胶框18、背板20、灯条结构22,以及固定片24的结构设计进行详细的描述,请参阅图2、图3、图4,以及图5,图2为图1所示的背板20的部分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固定片24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灯条结构22的部分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胶框18的部分放大示意图;由图2以及图3可知,固定片24包含一基座28、一侧板30,以及一第一夹持部32,其中固定片24较佳地由塑料或橡胶或金属材质所组成;基座28上形成有一凹槽34,凹槽34用来卡合于定位孔26,以使固定片24固定于背板20上,另外,凹槽34内形成有至少一突出定位部36(于图3中显示二个),而定位孔26对应突出定位部36的位置上则是分别形成有相对应的限位开口38(于图2中显示二个),突出定位部36用来于凹槽34卡合于定位孔26上时卡合于限位开口38内;侧板30形成于基座28的一侧,而第一夹持部32则是形成于基座28上相对侧板30的位置上(如图3所示),藉以于灯条结构22设置于胶框18以及背板20之间时,与侧板30共同夹持住如图4所示的灯条结构22的一第一侧40,从而产生定位与固定灯条结构22的功效。此外,如图4所示,灯条结构22上装设有复数个发光组件23,藉以提供给面板装置14运作所需的光源,在此实施例中,发光组件23较佳地为发光二极管。
除此之外,由图5可知,在此实施例中,胶框18上形成有与固定片24的第一夹持部32相对应的第二夹持部42,第二夹持部42用来与背板20共同夹持住如图4所示的灯条结构22的一第二侧44,在此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夹持部32以及第二夹持部42较佳地为一圆弧状突出结构,用以利用其突出结构轮廓的推挤以使灯条结构22抵靠于背板20上。
以下是针对显示模组10的组装以及灯条结构22的相关拆卸进行详细的说明;在显示模组10的组装方面,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以及图6,图6为图1所示的固定片24固定于背板20上的组合示意图,首先,其可将如图3所示的固定片24沿着如图2所示的-Y轴方向插入定位孔26内,直到固定片24上的凹槽34同时卡合于定位孔26的侧边与底边为止(如图6所示),如此一来,透过凹槽34分别与定位孔26的侧边以及底边的卡合,即可发挥限制住固定片24相对于定位孔26往±X轴方向、-Y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的位移的功效,除此之外,当凹槽34卡合于定位孔26的底边时,如图3所示的突出定位部36也会相对应地卡合于如图2所示的限位开口38内,从而进一步地限制住固定片24相对于定位孔26往+Y轴方向的位移;综上所述,在此实施例中,利用凹槽34与定位孔26的侧边以及底边之间的卡合设计以及突出定位部36与相对应的限位开口38之间的卡合设计,固定片24与定位孔26之间的组装可达到三轴向定位的目的,进而使固定片24可更加稳固地设置于背板20上。
在将固定片24设置于背板20上之后,其可将面板装置14内所包含的背光组件(如导光板等)依序设置于背板20上并将胶框18沿着如图1所示的-Z轴方向设置于已装设有固定片24的背板20上;接着在将面板装置14内所包含的膜片组件(如透镜膜片、扩散膜片等)依序设置于胶框18上之后,即可将外框16沿着如图1所示的-Z轴方向向下盖住面板装置14,藉以完成面板装置14与灯条固定装置12之间的固定。
在完成上述组装步骤之后,最后只要再将如图4所示的灯条结构22插入设置于背板20以及胶框18之间,如此即可完成显示模组10的组装;值得注意的是,请参阅图7以及图8,图7为图1所示的显示模组10的部分组合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的胶框18与灯条结构22的部分组合示意图,如图7所示,胶框18以及外框16对应灯条结构22的抽换位置处均形成有相对应的一抽取口46,其是用来进行灯条结构22的组装与抽换;另外,由图8可知,胶框18上形成有一定位肋48,灯条结构22的第二侧44上则是形成有相对应的一定位开口50,定位肋48用来卡合于定位开口50,藉以将灯条结构22定位于背板20以及胶框18之间。
综上所述,在此实施例中,若是想要将灯条结构22插入设置于已装设有面板装置14的背板20与胶框18之间,则仅须将灯条结构22沿着如图7所示的-X轴方向且依序通过外框16的抽取口46以及胶框18的抽取口46而插入于背板20以及胶框18之间,直到灯条结构22的定位开口50卡合于胶框18上的定位肋48为止(如图8所示);在此过程中,如图9所示,其为图1所示的显示模组10经组合后的部分剖面示意图,灯条结构22的第一侧40会被第一夹持部32以及侧板30所共同夹持住,而灯条结构22的第二侧44则是会与第二夹持部42抵接,如此一来,即可使灯条结构22抵靠于背板20上,从而更加稳固地设置于背板20以及胶框18之间。
另一方面,若是灯条结构22上出现发光组件23损坏的现象而需进行更换维修,则仅须从上述胶框18以及外框16的抽取口46将灯条结构22往如图7所示的+X轴方向拉出,直到灯条结构22完全从胶框18以及外框16之间退出为止,如此即可在不需额外拆卸其它组件的情况下完成灯条结构22的拆卸。
值得一提的是,突出定位部36与限位开口38的卡合、第二夹持部42,以及定位肋48与定位开口50的卡合皆可为一可省略的设计,藉以达到简化灯条固定装置12的结构设计的目的,换句话说,固定片24与背板20的固定可改为仅利用凹槽34紧配卡合于定位孔26上的方式来完成,而灯条结构22与背板20的固定也可改为仅利用固定片24上的第一夹持部32以及侧板30共同夹持住灯条结构22的第一侧40的方式来完成,至于采用何种配置,端视显示模组10的实际需求而定;此外,第一夹持部32以及第二夹持部42的结构设计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提及的圆弧状突出结构,也就是说,只要是可利用其突出结构轮廓的推挤以使灯条结构22抵靠于背板20上的结构设计,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最后,请参阅图10,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所提出的一显示模组100的部分剖面示意图,此实施例中所述的组件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组件编号相同者,表示其具有相似的功能或结构,此实施例的显示模组100与上述实施例的显示模组10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定位孔的设计;由上述可知,在显示模组10的组装过程中,若是在将固定片24设置于背板20上之前先将面板装置14内所包含的背光组件(如导光板等)依序设置于背板20上,则就会导致固定片24的凹槽34会被上述背光组件挡住而无法卡合于定位孔26的底边上的情况发生,故在上述实施例中,就会产生必须先完成固定片24与定位孔26的组装的步骤限制;不同于上述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由图10可知,定位孔26的底边位置上延伸形成有一凹陷卡合部102,其是用来卡合于凹槽34,如此一来,即便是先完成将面板装置14内所包含的背光组件设置于背板20上的组装,凹陷卡合部102所提供的容置空间仍然可允许凹槽34顺利地卡合于凹陷卡合部102上,藉以避免上述凹槽34被背光组件挡住而无法卡合于定位孔26的底边上的情况发生,从而增加显示模组100在组件组装上的弹性。
相较于先前技术使用双面胶黏贴的方式来完成将灯条结构固定于背板上的组装,本实用新型是改利用固定片的凹槽卡合于背板的定位孔上的设计以及固定片的夹持部以及侧板共同夹持住灯条结构的设计,以达到将灯条结构可拆卸地固定于背板上的目的,如此一来,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是采用固定片夹持的方式以取代双面胶黏贴的方式以及不需在完成相关背光组件的拆卸后方能进行灯条结构的拆卸,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可大大地缩减显示模组在组装拆卸灯条结构上所需耗费的时间及人力,同时亦可增加灯条结构在抽换维修上的便利性,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亦可解决上述因双面胶的热传导效果较差所导致的散热性问题,从而进一步地改善灯条结构在结构散热上的热传导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灯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胶框;
一背板,其设有至少一定位孔;
一灯条结构,其可滑动地设置于该背板以及该胶框之间;以及
至少一固定片,其包含:
一基座,其上形成有一凹槽,该凹槽用来卡合于该定位孔,以使该固定片固定于该背板上;
一侧板,其形成于该基座的一侧;以及
一第一夹持部,其形成于该基座上相对该侧板的位置上,该第一夹持部用来与该侧板共同夹持住该灯条结构的一第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凹槽内形成有至少一突出定位部,该定位孔对应该突出定位部的位置上形成有一限位开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胶框对应该第一夹持部的位置上形成有一用来与该背板共同夹持住该灯条结构的第二夹持部,该第一夹持部以及该第二夹持部皆为一圆弧状突出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胶框上形成有一定位肋,该灯条结构上形成有相对应的一定位开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胶框具有对应该灯条结构的一抽取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孔对应该凹槽的底边延伸形成有一凹陷卡合部。
7.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灯条固定装置,其包含:
一胶框;
一背板,其设有至少一定位孔;
一灯条结构,其可滑动地设置于该背板以及该胶框之间;以及
至少一固定片,其包含:
一基座,其上形成有一凹槽,该凹槽用来卡合于该定位孔,以使该固定片固定于该背板上;
一侧板,其形成于该基座的一侧;以及
一第一夹持部,其形成于该基座上相对该侧板的位置上,该第一夹持部用来与该侧板共同夹持住该灯条结构的一第一侧;
一面板装置,其设置于该灯条固定装置上;以及
一外框,其设置于该面板装置上,该外框用来将该面板装置固定于该灯条固定装置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凹槽内形成有至少一突出定位部,该定位孔对应该突出定位部的位置上形成有一限位开口。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胶框对应该第一夹持部的位置上形成有一第二夹持部,该第一夹持部以及该第二夹持部皆为一圆弧状突出结构。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胶框上形成有一定位肋,该灯条结构上形成有相对应的一定位开口。
CN2010205982935U 2010-11-04 2010-11-04 显示模组及其灯条固定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851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982935U CN201885172U (zh) 2010-11-04 2010-11-04 显示模组及其灯条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982935U CN201885172U (zh) 2010-11-04 2010-11-04 显示模组及其灯条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85172U true CN201885172U (zh) 2011-06-29

Family

ID=44182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598293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85172U (zh) 2010-11-04 2010-11-04 显示模组及其灯条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885172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77820A1 (zh) * 2012-05-30 2013-12-0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及其框架单元
CN104054018A (zh) * 2012-01-12 2014-09-17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机
CN109637359A (zh) * 2019-01-18 2019-04-16 合肥京东方显示光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灯条、定位背板和背光模组
CN109751532A (zh) * 2017-11-02 2019-05-14 苏州璨鸿光电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光学膜片定位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54018A (zh) * 2012-01-12 2014-09-17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机
WO2013177820A1 (zh) * 2012-05-30 2013-12-0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及其框架单元
CN109751532A (zh) * 2017-11-02 2019-05-14 苏州璨鸿光电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光学膜片定位方法
CN109637359A (zh) * 2019-01-18 2019-04-16 合肥京东方显示光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灯条、定位背板和背光模组
CN109637359B (zh) * 2019-01-18 2022-02-01 合肥京东方显示光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灯条、定位背板和背光模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85172U (zh) 显示模组及其灯条固定装置
CN202453599U (zh) 一种具有膜片定位功能的液晶模组结构
CN107238963B (zh) 液晶显示设备
RU2633268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едставления носителей информации
CN202338806U (zh) 光源模块
KR102415981B1 (ko) 조립식 가구의 측판 조립용 지지대 및 이를 구비한 조립식 가구
CN215174314U (zh) 一种组合拼接式的超长led灯条
CN205208452U (zh) 灯具及灯具的吸附式端盖结构
WO2018090732A1 (zh) 交互智能平板的散热板安装结构及交互智能平板
CN207350265U (zh) 一种led平面灯具双角码连接装置
KR101298257B1 (ko) 간판용 프레임
CN201860629U (zh) 一种拼木板插接式宠物屋
CN210954547U (zh) 一种背光模组
CN110942721A (zh) 连接件、灯板组件及显示屏组件
CN206249220U (zh) 交互智能平板的散热板安装结构及交互智能平板
CN202561861U (zh) 吸油烟机装饰条的固定结构
CN202494029U (zh) 导光装置
CN110942722A (zh) 连接件、灯板组件及显示屏组件
TW503687B (en) Screen assembling method and device
CN220855965U (zh) 一种拼接标牌
CN203571987U (zh) 空调器外壳及空调器
CN220267087U (zh) 一种柔性面料覆合拼接饰面板
CN218918357U (zh) 一种磁吸式led显示屏模组拼装结构
CN219864714U (zh) 一种分体组合式卡门卡条结构
CN202756973U (zh) 一种新型led平板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CPT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HINA PROJECTION TUBE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71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712

Address after: 215217, 555 East Road, Tongli District, Wuji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China

Patentee after: CPTW (Wujiang) Co., Ltd.

Patentee after: CPT DISPLAY TECHNOLOGY (SHENZHEN)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217, No. 88, Tung Hing Road, Tongli District, Wuji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CPTW (Wujiang) Co., Ltd.

Patentee before: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29

Termination date: 2016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