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54547U - 一种背光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54547U
CN210954547U CN201921747305.3U CN201921747305U CN210954547U CN 210954547 U CN210954547 U CN 210954547U CN 201921747305 U CN201921747305 U CN 201921747305U CN 210954547 U CN210954547 U CN 2109545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shaped positioning
positioning block
diaphragm
connect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4730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卞永明
胡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CEC Panda FP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CEC Panda LCD Technology Co Ltd
Nanjing CEC Panda FP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CEC Panda LCD Technology Co Ltd, Nanjing CEC Panda FP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CEC Panda LC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4730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545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545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545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胶框和固定在胶框内部的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包括膜片主体以及与膜片主体连接且呈L型的至少4个膜片卡扣体;所述胶框的侧边设有与分别与每个膜片卡扣体组装配合且呈L型的卡槽;每个膜片卡扣体包括与膜片主体连接的第一卡扣体以及与第一卡扣体垂直连接的第二卡扣体。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胶框和光学膜片之间的固定结构设置为L型,且通过在每个短边设置靠近夹角处的两组L型卡扣装置,卡持两个方向,这样使得光学膜片更不容易从胶框中跳脱。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模组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是液晶显示器中的重要部件,背光模组包括胶框、固定在框架内的导光板、LED灯条和光学膜片等,其中光学膜片作为背光模组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起到增量和扩散的作用。在背光模组的组装过程中,为防止光学膜片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发生偏移,导致光学膜片爬坡、侧边亮线等不良,在设计时需要保证背光中胶框两侧开槽来定位膜片。
目前,现有的胶框和光学膜片之间的卡合方式主要有常用的单项卡槽结构和两侧壁槽定位。图1所示为现有胶框10和光学膜片20之间采用单项卡槽结构进行固定,胶框10的两侧设有槽11,光学膜片20两侧预留耳朵21与槽11卡合定位。这种定位方式需要边框较宽,无法满足窄边框设计需求,窄边框没有足够的胶框肉厚承载膜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得光学膜片更不容易从胶框中跳脱的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胶框和固定在胶框内部的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包括膜片主体以及与膜片主体连接且呈L型的至少4个膜片卡扣体;所述胶框的侧边设有与分别与每个膜片卡扣体组装配合且呈L型的卡槽;每个膜片卡扣体包括与膜片主体连接的第一卡扣体以及与第一卡扣体垂直连接的第二卡扣体。
优选地,4个膜片卡扣体均设置在光学膜片的短边上,每个短边都设有2个膜片卡扣体,其中位于每条短边的2个膜片卡扣体的第二卡扣体相对设置。
优选地,胶框包括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位于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之间的第一夹角处、位于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之间的第二夹角处、位于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之间的第三夹角处以及位于第四侧边和第一侧边之间的第四夹角处,其中,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依序设置;4 个卡槽分别为位于第一侧边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和位于第三侧边的第三卡槽和第三卡槽,且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卡槽和第三卡槽依序设置。
优选地,胶框还包括与第一侧边连接的第一侧边连接块、与第三侧边连接的第二侧边连接块、分别第一侧边连接块两端连接且分别靠近第四夹角处和第一夹角处的第一L型定位块和第二L型定位块、分别第二侧边连接块两端连接且分别靠近第三夹角处和第二夹角处的第三L型定位块和第四L型定位块、与第一侧边连接块的中间连接的第一侧边固定块以及与第二侧边连接块的中间连接的第二侧边固定块;第一L型定位块和第二L型定位块相对设置,第三L型定位块和第四L型定位块也相对设置。
优选地,第一卡槽由第一侧边连接块、第一L型定位块和第一侧边固定块围设形成,第二卡槽由第一侧边连接块、第二L型定位块和第一侧边固定块围设形成,第三卡槽由第二侧边连接块、第四L型定位块和第二侧边固定块围设形成,第四卡槽由第二侧边连接块、第三L型定位块和第二侧边固定块围设形成。
优选地,第一侧边连接块、第一L型定位块、第二L型定位块和第一侧边固定块一体成型,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由第一侧边连接块、第一L型定位块、第二 L型定位块和第一侧边固定块一体成型板上挖槽形成的;第二侧边连接块、第三 L型定位块、第四L型定位块和第二侧边固定块也一体成型,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由第二侧边连接块、第三L型定位块、第四L型定位块和第二侧边固定块一体成型板上挖槽形成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胶框和光学膜片之间的固定结构设置为L型,且通过在每个短边设置靠近夹角处的两组L型卡扣装置,卡持两个方向,这样使得光学膜片更不容易从胶框中跳脱。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胶框和光学膜片之间采用单项卡槽结构进行固定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光学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胶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光学膜片组装在胶框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胶框10和固定在胶框10内部的光学膜片20。
如图2所示,光学膜片20包括膜片主体21以及与膜片主体21连接且呈L 型的多个膜片卡扣体22,其中,每个膜片卡扣体22包括与膜片主体21连接的第一卡扣体221以及与第一卡扣体221垂直连接的第二卡扣体222。
如图3所示,胶框10的侧边设有与膜片卡扣体22组装配合且呈L型的卡槽 11。
其中,胶框10包括第一侧边101、第二侧边(图未示)、第三侧边(图未示) 和第四侧边104、位于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之间的第一夹角处(图未示)、位于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之间的第二夹角处(图未示)、位于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之间的第三夹角处(图未示)以及位于第四侧边和第一侧边之间的第四夹角处108,其中,卡槽11靠近任一夹角处。
其中,第一侧边104、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104依序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膜片20设有至少4个膜片卡扣体22,胶框10也设有4 个卡槽11,每个夹角处附近都设有一个卡槽11,通过膜片卡扣体22组装在对应的卡槽内。
在其他实施例中,光学膜片20也可以设置更多个膜片卡扣体22。
其中,4个膜片卡扣体22都设置在光学膜片20的短边上,其每个短边都设有2个膜片卡扣体,其中位于每条短边的2个膜片卡扣体的第二卡扣体222相对设置,即2个膜片卡扣体的第二卡扣体222的延伸方向相反,这样利于膜片卡扣体更好的固定在卡槽11内。
4个卡槽11也均设于胶框10的长边处,假设相对设置第一侧边和第三侧边为胶框10的短边,4个卡槽11分别为位于第一侧边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和位于第三侧边的第三卡槽和第三卡槽,且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卡槽和第三卡槽依序设置。
胶框10还包括与第一侧边101连接的第一侧边连接块12、与第三侧边连接的第二侧边连接块(图未示)、分别第一侧边连接块12两端连接且分别靠近第四夹角处108和第一夹角处的第一L型定位块13和第二L型定位块(图未示)、分别第二侧边连接块两端连接且分别靠近第三夹角处和第二夹角处的第三L型定位块(图未示)和第四L型定位块(图未示)、与第一侧边连接块12的中间连接的第一侧边固定块14以及与第二侧边连接块的中间连接的第二侧边固定块(图未示)。
其中,第一L型定位块13和第二L型定位块相对设置,第三L型定位块和第四L型定位块也相对设置;其中,第一卡槽由第一侧边连接块12、第一L型定位块13和第一侧边固定块14围设形成,第二卡槽由第一侧边连接块12、第二L型定位块和第一侧边固定块14围设形成,第三卡槽由第二侧边连接块、第四L型定位块和第二侧边固定块围设形成,第四卡槽由第二侧边连接块、第三L 型定位块和第二侧边固定块围设形成。
其中,第一侧边连接块12、第一L型定位块13、第二L型定位块和第一侧边固定块14一体成型,第一侧边连接块12、第一L型定位块13、第二L型定位块和第一侧边固定块14的厚度相同且厚度小于第一侧边的厚度,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由第一侧边连接块12、第一L型定位块13、第二L型定位块和第一侧边固定块14一体成型板上挖槽形成的;第二侧边连接块、第三L型定位块、第四 L型定位块和第二侧边固定块也一体成型,第二侧边连接块、第三L型定位块、第四L型定位块和第二侧边固定块的厚度相同且厚度小于第三侧边的厚度,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由第二侧边连接块、第三L型定位块、第四L型定位块和第二侧边固定块一体成型板上挖槽形成的。
如图4所示,光学膜片20组装时,光学膜片的膜片卡扣体22与胶框10的卡槽11相嵌合,光学膜片不容易跳脱。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胶框和光学膜片之间的固定结构设置为L型,且通过在每个短边设置靠近夹角处的两组L型卡扣装置,卡持两个方向,这样使得光学膜片更不容易从胶框中跳脱。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如数量、形状、位置等),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胶框和固定在胶框内部的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包括膜片主体以及与膜片主体连接且呈L型的至少4个膜片卡扣体;所述胶框的侧边设有与分别与每个膜片卡扣体组装配合且呈L型的卡槽;每个膜片卡扣体包括与膜片主体连接的第一卡扣体以及与第一卡扣体垂直连接的第二卡扣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4个膜片卡扣体均设置在光学膜片的短边上,每个短边都设有2个膜片卡扣体,其中位于每条短边的2个膜片卡扣体的第二卡扣体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胶框包括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位于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之间的第一夹角处、位于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之间的第二夹角处、位于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之间的第三夹角处以及位于第四侧边和第一侧边之间的第四夹角处,其中,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依序设置;4个卡槽分别为位于第一侧边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和位于第三侧边的第三卡槽和第三卡槽,且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卡槽和第三卡槽依序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胶框还包括与第一侧边连接的第一侧边连接块、与第三侧边连接的第二侧边连接块、分别第一侧边连接块两端连接且分别靠近第四夹角处和第一夹角处的第一L型定位块和第二L型定位块、分别第二侧边连接块两端连接且分别靠近第三夹角处和第二夹角处的第三L型定位块和第四L型定位块、与第一侧边连接块的中间连接的第一侧边固定块以及与第二侧边连接块的中间连接的第二侧边固定块;第一L型定位块和第二L型定位块相对设置,第三L型定位块和第四L型定位块也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第一卡槽由第一侧边连接块、第一L型定位块和第一侧边固定块围设形成,第二卡槽由第一侧边连接块、第二L型定位块和第一侧边固定块围设形成,第三卡槽由第二侧边连接块、第四L型定位块和第二侧边固定块围设形成,第四卡槽由第二侧边连接块、第三L型定位块和第二侧边固定块围设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第一侧边连接块、第一L型定位块、第二L型定位块和第一侧边固定块一体成型,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由第一侧边连接块、第一L型定位块、第二L型定位块和第一侧边固定块一体成型板上挖槽形成的;第二侧边连接块、第三L型定位块、第四L型定位块和第二侧边固定块也一体成型,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由第二侧边连接块、第三L型定位块、第四L型定位块和第二侧边固定块一体成型板上挖槽形成的。
CN201921747305.3U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背光模组 Active CN2109545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47305.3U CN210954547U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背光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47305.3U CN210954547U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背光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54547U true CN210954547U (zh) 2020-07-07

Family

ID=71394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47305.3U Active CN210954547U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背光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545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6460B (zh) * 2021-12-14 2023-06-21 瑞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膜片組裝結構、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6460B (zh) * 2021-12-14 2023-06-21 瑞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膜片組裝結構、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78412B2 (en) Snap-fit for fixing optical film, and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the same
CN105785498B (zh) 背光模组、液晶显示装置
CN206020871U (zh) 超薄显示模组和显示设备
CN112882290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9606387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comprising an adhesive frame having carrying sections and limiting sections and display device
CN107092136B (zh) 用于背光模组的胶框及背光模组、液晶显示模组
CN104375323A (zh)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WO2016078121A1 (zh)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CN210954547U (zh) 一种背光模组
US20210289160A1 (en) Display module and television
WO2019228113A1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20160327733A1 (en) Light Guide Plate,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istal Display Device
WO2020182141A1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EP3905704A1 (en) Display module and television
US10641947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70261802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US10345634B2 (en) Display apparatus
US9429793B2 (en) Cover for backlight module,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9268172B2 (en) Positioning device for positioning an optical film set,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213876233U (zh) 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6805046U (zh) 显示装置
CN109461375B (zh) 一种无挂耳式背光模组
CN112255843A (zh) 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WO2019058683A1 (ja) 画像表示装置
CN217157000U (zh) 一种无边框曲面显示器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27

Address after: No.7 Tianyou Road, Qixia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ANJING CEC PANDA FP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anjing Crystal Valley Road in Qixia District of Nanjing City Tianyou 210033 Jiangsu province No. 7

Co-patentee before: NANJING CEC PANDA LCD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CEC PANDA FPD TECHNOLOGY Co.,Ltd.

Co-patentee before: Nanjing East China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