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77423U - 两线制无极性485芯片 - Google Patents

两线制无极性485芯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77423U
CN201877423U CN2010206411758U CN201020641175U CN201877423U CN 201877423 U CN201877423 U CN 201877423U CN 2010206411758 U CN2010206411758 U CN 2010206411758U CN 201020641175 U CN201020641175 U CN 201020641175U CN 201877423 U CN201877423 U CN 2018774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control
chips
polarity
delay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64117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爱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2064117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8774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774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7742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c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线制无极性485芯片,给485芯片的收发控制引脚串接一个延时电路,给485芯片的数据I/O引脚或通信引脚串接一个极性转换开关,当485通信线路A线、B线间的电压Vab>0或Vba>0,且持续时间超过一定时间时,控制极性转换开关动作,使线路极性与485芯片的内部极性一致。将消除应用485芯片接线错误问题和两线制带来的负载下降问题,给使用485带来极大方便。适用于所有485通信场合。

Description

两线制无极性485芯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器件领域,涉及串行通信接口485芯片的制作。
背景技术
485芯片应用很广泛,其接线规则是所有485芯片的A脚、B脚必须保持:A脚接La线、B脚接Lb线,否则,整个或部分线路通信瘫痪,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发明人2009年11月申请了申请号 200920260320.5的实用新型专利《无极性485芯片》;但485芯片工作需要一收、一发、一收发控制的三线制式,但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节约成本,很多场合都是采用一发直接接地,一收、一收发控制的两线制式,利用485芯片在接收状态的高阻态和上拉电阻当作发射1状态,这样在发射1时其发射能力是靠上拉电阻完成的,其负载能力大打折扣,严重影响485芯片的正常通信能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线制工作时还可以具有正常负载能力的、无极性的485芯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两线制无极性485芯片,包括差分输出电压比较器、差分输出数据驱动器、数据I/O引脚和通信引脚,其特征在于:
差分输出电压比较器具有正反两个输出端,所述差分输出数据驱动器具有正反两个输入端;
而且还包括:
极性转换开关,其串接于所述485芯片的数据I/O引脚上;
0.8秒延时电路,其输入端连接于所述差分输出电压比较器的正向输出端,其控制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极性转换开关的控制极;
2毫秒延时电路,其输入端连接于所述485芯片的收发控制引脚,其第一控制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差分输出数据驱动器的控制端,第二控制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差分输出数据驱动器的输入极性转换开关的控制极。
本发明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两线制无极性485芯片,包括差分输出电压比较器、差分输出数据驱动器、数据I/O引脚和通信引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极性转换开关,其串接于所述485芯片的通信引脚上;
0.8秒延时电路,其输入端连接于所述差分输出电压比较器的正向输出端,其控制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极性转换开关的控制极;
2毫秒延时电路,其输入端连接于所述485芯片的收发控制引脚,其第一控制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差分输出数据驱动器的控制端,第二控制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极性转换开关的控制极。
本发明的第三种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两线制无极性485芯片,包括差分输出电压比较器、差分输出数据驱动器、数据I/O引脚和通信引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线路极性转换开关,其串接于所述485芯片的通信引脚上;
数据极性转换开关,其串接于所述485芯片的输出数据引脚上;
0.8秒延时电路,其输入端连接于所述差分输出电压比较器的正向输出端,其控制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线路极性转换开关的控制极;
2毫秒延时电路,其输入端连接于所述485芯片的收发控制引脚,其第一控制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差分输出数据驱动器的控制端,第二控制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数据极性转换开关的控制极。
当485通信线路La、Lb间的电压Vab>0,且持续时间超过一定时间时,当数据I/O引脚有极性转换开关时,使数据直接连接到485芯片;当通信引脚有极性转换开关时,使485芯片的A、B脚直接连接通信线路的La线、Lb线。当485通信线路La、Lb间的电压Vba>0,且持续时间超过一定时间时,当数据I/O引脚有极性转换开关时,使数据反向极性连接到485芯片;当通信引脚有极性转换开关时,使485芯片的A、B脚反极性连接通信线路的La、Lb线。
当485芯片的控制引脚信号从0到1变化时,1信号会马上出现在2毫秒延时电路的第一控制输出端,2毫秒延时电路的第二控制输出端不响应;当485芯片的控制引脚信号从1到0变化时,0信号要经过一定延时才会出现在2毫秒延时电路的第一控制输出端,但会马上在2毫秒延时电路的第二控制输出端输出一个一定宽度的脉冲信号,控制所对应的极性转换开关动作一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现有的485芯片接线需要区分A线和B线,增加了不少人为现场施工事故,两线制工作时还会降低芯片的负载驱动能力;本发明解决了485芯片接线错误问题,还解决了两线制工作时芯片的负载驱动能力降低的问题,使485通信设备安装更简单、可靠,大规模生产使用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两线制无极性485芯片第一个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两线制无极性485芯片第二个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两线制无极性485芯片第三个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图中:
A1,差分输出电压比较器;
A2,差分输出数据驱动器;
K1、K2,极性转换开关;
0.8S,0.8秒延时电路;
2ms,2毫秒延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两线制无极性485芯片,如图1所示,包括具有正反两个输出端的差分输出电压比较器A1、具有正反两个输入端的差分输出数据驱动器A2、0.8秒延时电路0.8S、2毫秒延时电路2ms和数据极性转换开关K1、K2。其中,所述差分输出电压比较器A1比较La、Lb引脚的输入电压,其差分输出连接数据极性转换开关K1,K1输出到引脚RO,K1的极性选择受0.8秒延时电路0.8S的输出控制;同时差分输出电压比较器A1受引脚RE控制,RE=0时,A1正常工作,RE=1时,A1的输出被冻结为1。所述的差分输出数据驱动器A2,其输入数据通过数据极性转换开关K2连接到引脚DI,K2的极性选择受0.8秒延时电路0.8S和2毫秒延时电路2ms的第二控制输出端C2控制;A2的差分输出与A1的输入同相相连输出到La、Lb,同时差分输出数据驱动器A2受2毫秒延时电路2ms的第一控制输出端C1控制,2毫秒延时电路2ms受引脚DE控制,DE=1时,2毫秒延时电路2ms的第一控制输出端C1=1,A2正常工作,当DE从1到0变化时,2毫秒延时电路2ms的第二控制输出端C2会输出一个2毫秒宽度的脉冲信号,控制数据极性转换开关K2发生2毫秒的极性转换,而2毫秒延时电路2ms的第一控制输出端C1要经过2毫秒的延时才会输出0,使A2输出高阻态,无论DE=0或1或从0到1变化时,2毫秒延时电路2ms的第二控制输出端C2均不响应;0.8秒延时电路0.8S受到A1输出控制,当A1输出变化时,0.8S开始计时,不到0.8秒,A1输出发生了变化,0.8S重新计时,0.8秒A1输出没有变化,0.8S就会输出控制信号;如果A1=1持续0.8秒以上,0.8S输出1,使K1、K2连接到A1、A2的正极性端;如果A1=0持续0.8秒以上,0.8S输出0,使K1、K2连接到A1、A2的负极性端。
实施例2
另一种两线制无极性485芯片,如图2所示,包括差分输出电压比较器A1、差分输出数据驱动器A2、0.8秒延时电路0.8S、2毫秒延时电路2ms和极性转换开关K1。其中,所述电压比较器A1的差分输入和差分输出数据驱动器A2的差分输出同相相连,通过极性转换开关K1连接到引脚La、Lb;A1通过极性转换开关K1比较La、Lb引脚的输入电压,输出到引脚RO;A2放大输入引脚DI的信号,通过极性转换开关K1差分输出到La、Lb引脚,同时所述差分输出电压比较器A1受引脚RE控制,RE=0时,A1正常工作,RE=1时,A1输出高阻态,A2受2毫秒延时电路2ms的第一控制输出端C1控制,2毫秒延时电路2ms受引脚DE控制,DE=1时,2毫秒延时电路2ms的第一控制输出端C1=1,A2正常工作,当DE从1到0变化时,2毫秒延时电路2ms的第二控制输出端C2会输出一个2毫秒宽度的脉冲信号,控制极性转换开关K1发生2毫秒的极性转换,而2毫秒延时电路2ms的第一控制输出端C1要经过2毫秒的延时才会输出0,使A2输出高阻态,无论DE=0或1或从0到1变化时,2毫秒延时电路2ms的第二控制输出端C2均不响应。另外,极性转换开关K1还受0.8秒延时电路0.8S的输出控制,0.8秒延时电路0.8S受到A1输出控制;当A1输出0时,0.8S开始计时,当A1输出1时,0.8S复位且冻结输出;当A1输出0持续0.8秒以上,0.8S就会输出控制信号,使极性转换开关K1动作。
实施例3
另一种两线制无极性485芯片,如图3所示,包括差分输出电压比较器A1、差分输出数据驱动器A2、0.8秒延时电路0.8S、2毫秒延时电路2ms和线路极性转换开关K1、数据极性转换开关K2。其中,所述电压比较器A1的差分输入和差分输出数据驱动器A2的差分输出同相相连,通过线路极性转换开关K1连接到引脚La、Lb;A1通过线路极性转换开关K1比较La、Lb引脚的输入电压,输出到引脚RO;A2通过数据极性转换开关K2放大输入引脚DI的信号,通过线路极性转换开关K1差分输出到La、Lb引脚,同时所述差分输出电压比较器A1受引脚RE控制,RE=0时,A1正常工作,RE=1时,A1输出高阻态,A2受2毫秒延时电路2ms的第一控制输出端C1控制,2毫秒延时电路2ms受引脚DE控制,DE=1时,2毫秒延时电路2ms的第一控制输出端C1=1,A2正常工作,当DE从1到0变化时,2毫秒延时电路2ms的第二控制输出端C2会输出一个2毫秒宽度的脉冲信号,控制数据极性转换开关K2连接到高电平VCC端2毫秒,而2毫秒延时电路2ms的第一控制输出端C1要经过2毫秒的延时才会输出0,使A2输出高阻态,无论DE=0或1或从0到1变化时,2毫秒延时电路2ms的第二控制输出端C2均不响应。线路极性转换开关K1受0.8秒延时电路0.8S的输出控制,0.8秒延时电路0.8S受到A1输出控制;当A1输出0时,0.8S开始计时,当A1输出1时,0.8S复位且冻结输出;当A1输出0持续0.8秒以上,0.8S就会输出控制信号,使线路极性转换开关K1动作。

Claims (3)

1.一种两线制无极性485芯片,包括差分输出电压比较器、差分输出数据驱动器、数据I/O引脚和通信引脚,其特征在于:
差分输出电压比较器具有正反两个输出端,所述差分输出数据驱动器具有正反两个输入端;
而且还包括:
极性转换开关,其串接于所述485芯片的数据I/O引脚上;
0.8秒延时电路,其输入端连接于所述差分输出电压比较器的正向输出端,其控制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极性转换开关的控制极;
2毫秒延时电路,其输入端连接于所述485芯片的收发控制引脚,其第一控制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差分输出数据驱动器的控制端,第二控制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差分输出数据驱动器的输入极性转换开关的控制极。
2.一种两线制无极性485芯片,包括差分输出电压比较器、差分输出数据驱动器、数据I/O引脚和通信引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极性转换开关,其串接于所述485芯片的通信引脚上;
0.8秒延时电路,其输入端连接于所述差分输出电压比较器的正向输出端,其控制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极性转换开关的控制极;
2毫秒延时电路,其输入端连接于所述485芯片的收发控制引脚,其第一控制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差分输出数据驱动器的控制端,第二控制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极性转换开关的控制极。
3.一种两线制无极性485芯片,包括差分输出电压比较器、差分输出数据驱动器、数据I/O引脚和通信引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线路极性转换开关,其串接于所述485芯片的通信引脚上;
数据极性转换开关,其串接于所述485芯片的输出数据引脚上;
0.8秒延时电路,其输入端连接于所述差分输出电压比较器的正向输出端,其控制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线路极性转换开关的控制极;
2毫秒延时电路,其输入端连接于所述485芯片的收发控制引脚,其第一控制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差分输出数据驱动器的控制端,第二控制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数据极性转换开关的控制极。
CN2010206411758U 2010-12-03 2010-12-03 两线制无极性485芯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774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411758U CN201877423U (zh) 2010-12-03 2010-12-03 两线制无极性485芯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411758U CN201877423U (zh) 2010-12-03 2010-12-03 两线制无极性485芯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77423U true CN201877423U (zh) 2011-06-22

Family

ID=44165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64117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77423U (zh) 2010-12-03 2010-12-03 两线制无极性485芯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87742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1964A (zh) * 2012-04-25 2012-09-19 无锡辐导微电子有限公司 改进型通信电路
CN102769459A (zh) * 2012-07-25 2012-11-07 无锡辐导微电子有限公司 增强型通信电路
CN102868424A (zh) * 2012-09-27 2013-01-09 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收发控制rs485通信电路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1964A (zh) * 2012-04-25 2012-09-19 无锡辐导微电子有限公司 改进型通信电路
CN102681964B (zh) * 2012-04-25 2015-02-04 无锡辐导微电子有限公司 改进型通信电路
CN102769459A (zh) * 2012-07-25 2012-11-07 无锡辐导微电子有限公司 增强型通信电路
CN102769459B (zh) * 2012-07-25 2015-09-02 无锡辐导微电子有限公司 增强型通信电路
CN102868424A (zh) * 2012-09-27 2013-01-09 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收发控制rs485通信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83330B (zh) 存储元件
CN206181051U (zh) 一种rs485通讯电路
WO2011115759A1 (en) Efficient entry into and recovery from a power save mode for a differential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CN204965418U (zh) 一种新型rs-485接口驱动电路
EP2575048B1 (en) Interface system and method with backward compatability
CN201877423U (zh) 两线制无极性485芯片
CN106081046A (zh) 一种双余度浮空器测控装置
CN201584404U (zh) 无极性485芯片
CN102521193A (zh) 无极性rs-485接口电路
CN105137114B (zh) 一种车速传感器及负电压抗干扰通讯系统
CN101226672A (zh) 一种通讯控制报警装置
CN204117139U (zh) 一种rs485的方向控制电路
CN205265715U (zh) 一种单电源供电总线电流可控的M-bus电路
CN102915291B (zh) 一种具有自动换向功能的rs485接口电路
CN101868736A (zh) 采用双向电源线通信的双线数字超声波传感器
CN101814983B (zh) 一种485通信接口的自动换向电路
CN105207693A (zh) 一种具有纯硬件仲裁功能的rs485中继器
CN107659476B (zh) 一种通信装置
CN202904571U (zh) 一种具有电气隔离功能的can总线接口电路
CN101419777B (zh) 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及收发电路
CN201638390U (zh) 一种用于道路交通通行信号控制机的信号灯驱动装置
CN201130377Y (zh) 一种rs-485接口和rs-422接口自适应电路
CN203054518U (zh) Rs485串口检修装置
CN209748544U (zh) 一种rs485半双工自收发电路
CN203243324U (zh) 电力线载波通用载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22

Termination date: 2013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