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71318U - 气体混合反应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体混合反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71318U
CN201871318U CN2010205811626U CN201020581162U CN201871318U CN 201871318 U CN201871318 U CN 201871318U CN 2010205811626 U CN2010205811626 U CN 2010205811626U CN 201020581162 U CN201020581162 U CN 201020581162U CN 201871318 U CN201871318 U CN 2018713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pipe
chamber
hybrid reaction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58116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健
薛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PANGEA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PANGEA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PANGEA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PANGEA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58116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8713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713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7131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体混合反应装置,其包括由真空泵和连接真空泵的进气管组成的输气部件,由多根配气支管、配气室、混合反应箱组成的混合反应部件,由出气管和设置在出气管内部的出气管挡板组成的出气部件;进气管另一端与混合反应部件相连;配气室设置在混合反应箱的底部;多根配气支管设置在配气室上;每根配气支管壁上设有I型配气细缝,每排配气支管错位排列,每排配气支管之间的开孔方向相反;配气支管一端与配气室贯通,其另一端与混合反应箱连接封闭;出气管的一端与混合反应箱的出气口连为一体,其另一端与混合排气管连接;可以使交换气体在混合反应箱内产生紊流,增大交换气与废气的反应面积,短距离内实现净化废气的效果。

Description

气体混合反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混合反应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气体混合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车间,城市生活垃圾收集、焚烧处理,污水处理都会因制造活动、好氧发酵等过程,产生难闻刺鼻的废气,这些废气分子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如果将这些废气直接排放会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将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在废气排放前就需要对废气做净化处理。
在绝对温度大于零的所有气体中,均存在一定的电离现象,任何细微的射线及其他能量都可能是气体中产生一定能量的初级电子,它们以一定的方式在外部激励源的作用场中被加速获取能量,当其能量高于气体的电离能时,电子与分子间的碰撞将导致该气体的电离,通常把空气负离子统称为“负氧离子”。受自然现象的启示,人们开始用人工的方法产生负离子,释放到周围的空气中,净化空气,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负离子是通过负离子发生器利用脉冲、振荡电器将低电压升至直流负高压,利用碳毛刷尖端直流高压产生高电晕,高速地放出大量的电子(e-),而电子并无法长久存在于空气中(存在的电子寿命只有ns级),立刻会被空气中的氧分子(O2)捕捉,形成负离子,它的工作原理与自然现象“打雷闪电”时产生负离子的现象相一致这种用人工产生空气负离子的设备就称为空气负离子发生器。     目前现有技术中用于气体混合的装置,多数以带多个开孔的配气支管外部插入进入主管道内的混合方式。这样的装置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配气会从压力最高的一根支管先进入混合空间,造成每个支管之间进气压力不均;其次,配气支管上开多个小孔,需混合的气体进入混合箱内时,只能形成局部点状混合,使混合不均匀;另外,当配气管插入主管道内,形成气墙,增加了气体的流通阻力,不利于反应后的气体通过,并对前端送风造成负担,势必需加大风机功率增加运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体混合反应装置,可以使交换气体,该交换气体为含负离子的空气,在该装置内产生紊流,增大交换气与废气的反应面积,短距离内实现净化废气的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气体混合反应装置,其特点是,该装置包括输气部件、混合反应部件及出气部件;
所述的输气部件由真空泵和连接真空泵的进气管组成;所述的进气管的另一端与混合反应部件相连;
所述的混合反应部件包括多根配气支管、配气室、混合反应箱;所述的配气室设置在混合反应箱内的底部;所述的多根配气支管垂直均匀设置在配气室上;所述的每根配气支管壁上设有配气细缝,配气支管一端与配气室贯通,其另一端与混合反应箱连接封闭;
所述的出气部件由出气管和设在出气管内部的出气管挡板组成;出气管的一端与混合反应箱的出气口连为一体,其另一端通过法兰与混合排气管连接。
上述的一种气体混合反应装置,其中,所述的配气细缝呈I字形,且每排配气支管错位排列,每排配气支管之间的开孔方向相反。
上述的一种气体混合反应装置,其中,所述的混合反应箱和与配气管连接部位设有气口。
上述的一种气体混合反应装置,其中,所述的配气室设为空腔,配气室的宽度与混合反应箱内部宽度相适配,并与混合反应箱的气口部位对应设有气口,并与进气管一端贯通。
上述的一种气体混合反应装置,其中,所述的出气管呈W型。
上述的一种气体混合反应装置,其中,还包括调节部件,所述的调节部件由调压阀、手动蝶阀和电动调压阀组成;所述的调压阀、手动蝶阀和电动调压阀依次设置在真空泵的出风口与配气室的进风口之间的进气管上。
上述的一种气体混合反应装置,其中,还包括气体监测部件,所述的气体监测部件由气体浓度计和气体流量计组成;所述的气体浓度计和气体流量计依次设置在与混合排气管相连接的出气管上。
本实用新型一种气体混合反应装置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由于混合反应箱内的底部设有配气室,属于静压箱结构,使每根配气支管内气体压力相等,每根配气支管之间的出气压力均匀。
本实用新型由于配气室上垂直竖立有配气支管,管上开有I字形配气缝,配气缝长度比支管略短。气体在压力作用下从配气缝中喷射出来在反应箱内,形成紊流与管道流经的气体进行面与面的接触混合,而非点对面的接触,确保的充分混合。
本实用新型由于每排配气支管之间的配气细缝的开口方向呈相反的结构排列,保证配气支管中喷出的交换气与流经的废气有充分反应接触。
本实用新型由于出气管呈W型,可以在进入混合排气管前加大了停留时间,增加反应面积,使得反应后的气体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废气通风管道安装需要,混合反应箱进气口管径与废气通风管道的管径尺寸一致,由法兰与进气管和排气管连接,使整体管道的安装简便。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反应管道上设置有电磁阀、蝶阀等多种阀门,可以方便的远程控制配气量的大小,必要时也可以手动关停配气。
本实用新型由于反应装置使用耐腐不锈钢材料制作,可以满足腐蚀性气体净化处理对设备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体混合反应装置的透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体混合反应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体混合反应装置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述,一种气体混合反应装置1包括输气部件11、混合反应部件12、出气部件13、调节部件14、气体监测部件15,输气部件11由真空泵111和连接真空泵的进气管112组成;进气管112的另一端与混合反应部件12相连;混合反应部件12包括多根配气支管121、配气室122、混合反应箱123;混合反应箱123与进气管112的连接部位设有气孔;配气室122设置在混合反应箱123内的底部;多根配气支管121垂直均匀设置在配气室122上;每根配气支管121壁上设有配气细缝124,配气支管121一端与配气室122贯通,其另一端与混合反应箱123连接封闭;出气部件13由呈W型的出气管131和设在出气管内部的出气管挡板132组成;出气管131的一端与混合反应箱123的出气口连为一体,其另一端通过法兰16与混合排气管5连接;调节部件14由调压阀141、手动蝶阀142和电动调压阀143组成;它们依次设置在真空泵111的出风口与配气室122的进风口之间的进气管112上;气体监测部件15由气体浓度计151和气体流量计152组成;它们依次设置在与混合排气管5相连接的出气管131上。
如图2~3所示,配气室122呈方形的空腔结构,与混合反应箱123的气口部位对应设有气口,并与进气管112一端贯通,上面交错均匀分布多根配气支管121,配气支管121顶部与混合反应箱123顶连接封闭,配气支管121设有配气细缝124,配气细缝124呈I型,长度比配气支管略短,各排配气支管121错位排列,每排配气支管121的配气细缝124开孔方向相反,混合反应箱123与废气通风管4等宽。
本实用新型现场应用时,再如图1所示,一种气体混合反应装置1的混合反应箱123一端与废气通风管道4连接,另一端与混合排气管5连接。在废气通风管道4上分别设置有手动蝶阀142和电磁阀3。通风机2将废气送入废气通风管道4,进入混合反应箱123,真空泵111将交换气通过进气管112吹入配气室122,由于进气管112管径小于废气通风管道4,使混合反应箱123内的压力较废气通风管道4内的压力大,交换气体就会随配气室122上交错分布的多根配气支管121喷入混合反应箱123。每根配气支管121上均开有I字形配气细缝124,由于每排配气支管121之间的开孔方向相反,会在混合反应箱123内形成气体紊流,增大反应气与废气的混合反应接触面积,形成混合气体。混合后的气体随气流进入出气管131,所设的出气管131提供了充足的混合空间,增加了反应均质时间,提高净化效果。反应后的气体从混合排气管5排出,达到无毒无害气体的排放标准,完成整个废气净化过程。
为了检测废气的气体状态,控制气体净化反应效果,参与反应后的气体通过气体流量计151、气体浓度计152测出流量和浓度,输出信号到监控系统,通过控制电动调节阀143和调压阀141,调节进气管112内的反应气浓度和流量。若出口排放气体浓度超过标准值,监控系统会输出信号给电磁阀3,调整废气通风管进气量。如果电磁阀3和调压阀141失灵,可以通过手动蝶阀142手动控制。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7)

1.一种气体混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输气部件(11)、混合反应部件(12)及出气部件(13);
       所述的输气部件(11)由真空泵(111)和连接真空泵的进气管(112)组成;所述的进气管(112)另一端与混合反应部件(12)相连;
所述的混合反应部件(12)包括多根配气支管(121)、配气室(122)、混合反应箱(123);所述的配气室(122)设置在混合反应箱(123)内的底部;所述的多根配气支管(121)垂直均匀设置在配气室(122)上;所述的每根配气支管(121)壁上设有配气细缝(124),配气支管(121)一端与配气室(122)贯通,其另一端与混合反应箱(123)连接封闭;
所述的出气部件(13)由出气管(131)和设在出气管(131)内部的出气管挡板(132)组成;所述的出气管(131)的一端与混合反应箱(123)的出气口连为一体,其另一端通过法兰(16)与混合排气管(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混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气细缝(124)呈I字形,且每排配气支管(121)错位排列,每排配气支管(121)之间的开孔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混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反应箱(123)和与进气管(112)连接部位设有气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混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气室(122)设为空腔,配气室(122)的宽度与混合反应箱(123)内部宽度相适配,并与混合反应箱(123)的气口部位对应设有气口,并与进气管(112)一端贯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混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气管(131)呈W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混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部件(14),所述的调节部件(14)由调压阀(141)、手动蝶阀(142)和电动调压阀(143)组成;所述的调压阀(141)、手动蝶阀(142)和电动调压阀(143)依次设置在真空泵(111)的出风口与配气室(122)的进风口之间的进气管(11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混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体监测部件(15),所述的气体监测部件(15)由气体浓度计(151)和气体流量计(152)组成;所述的气体浓度计(151)和气体流量计(152)依次设置在与混合排气管(5)相连接的出气管(131)上。
CN2010205811626U 2010-10-28 2010-10-28 气体混合反应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713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811626U CN201871318U (zh) 2010-10-28 2010-10-28 气体混合反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811626U CN201871318U (zh) 2010-10-28 2010-10-28 气体混合反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71318U true CN201871318U (zh) 2011-06-22

Family

ID=44159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581162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71318U (zh) 2010-10-28 2010-10-28 气体混合反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8713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8874A (zh) * 2010-10-28 2011-04-13 上海攀极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废气混合反应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8874A (zh) * 2010-10-28 2011-04-13 上海攀极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废气混合反应装置
CN102008874B (zh) * 2010-10-28 2013-02-13 上海攀极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废气混合反应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08874B (zh) 一种增强废气混合反应装置
CN110542170A (zh) 一种产生离子气流的送风装置及其方法
CN201551954U (zh) 一种介质阻挡放电电极
CN102763256B (zh) 用于燃料电池排气的催化燃烧器
CN201871318U (zh) 气体混合反应装置
CN202347128U (zh) 一种多端进排气可控型扩散炉管
CN204107266U (zh) 一种汽车喷漆房废气uv光解净化设备
CN216878667U (zh) 一种塑料包装印刷产业用废气处理装置
CN211530092U (zh) 燃料电池尾排氢气浓度检测及混合稀释装置及燃料电池
CN110922231B (zh) 一种堆肥系统通风管道及使管道上通风孔出风均匀的方法
CN106492601A (zh) 一种注入式同时脱硫脱硝除汞方法
CN200984492Y (zh) 同轴式电激活自由基源气体净化装置
CN210752007U (zh) 一种注入式低温等离子一体化系统
CN216040416U (zh) 一种绿色环保型壁纸涂布机
CN101284203A (zh) 一种从烟气中去除so3的方法及装置
CN210718074U (zh) 一种颗粒物混合加热装置
CN110115915A (zh) 注入式离子净化设备
CN112781939A (zh) 适用于燃煤烟气颗粒物的发生系统
CN206996851U (zh) 一种湿式电除尘器进口烟道导流、均流装置
CN217418209U (zh) 物理活化生物炭装置
CN201147672Y (zh) 一种新型工业废气处理装置
CN208003763U (zh) 一种烟气脱硝装置
KR102642624B1 (ko) 작물 재배시설 내 탄산시비 장치 및 탄산시비 시스템
KR100968506B1 (ko) 연료전지 스택의 차압 모사 장치
CN102466291B (zh) 一种百万千瓦级核电站除盐水生产的通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2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0227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