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66227U - 活塞、无连杆往复与旋转运动相互转换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活塞、无连杆往复与旋转运动相互转换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66227U
CN201866227U CN 201020652726 CN201020652726U CN201866227U CN 201866227 U CN201866227 U CN 201866227U CN 201020652726 CN201020652726 CN 201020652726 CN 201020652726 U CN201020652726 U CN 201020652726U CN 201866227 U CN201866227 U CN 2018662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passage
piston seat
pumping device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2065272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明
黎正中
马玉生
郭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inocep Eng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inocep Eng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inocep Eng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inocep Eng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02065272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8662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662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6622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活塞,应用于无连杆往复运动与旋转运动相互转换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冠部和与所述冠部固定连接为一体的活塞座;在所述活塞座上设置有贯穿该活塞座的通孔,该通孔为圆滑块容置孔或者端轴-动轴机构的动轴销容置孔;其中,在所述活塞座的与冠部相对的一端还设置有泵油装置,所述泵油装置与设置于活塞座上的润滑油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活塞应用后,有利于提高机器的效率,降低零部件的磨损,提高了机器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一种无连杆往复运动与旋转运动相互转换机构以及应用该机构的设备。

Description

活塞、无连杆往复与旋转运动相互转换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连杆往复运动与旋转运动相互转换机构,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无连杆往复运动与旋转运动相互转换机构的活塞。本实用新型同时涉及一种无连杆往复运动与旋转运动相互转换机构以及应用该机构的设备。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内燃机和压缩机中,实现往复运动与旋转运动相互转换的机构为曲柄连杆机构。然而,在曲柄连杆机构中,由于连杆的存在,曲柄连杆机构的内燃机和压缩机具有体积庞大、笨重、平衡性能差等缺陷。 
为解决上述问题,审定公告日为1988年12月14日、公告号为CN85100359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曲柄圆滑块往复活塞式压缩机”。授权公告日为2001年6月27日、授权公告号为CN1067741C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曲柄双圆滑块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授权公告日为2001年6月27日、授权公告号为CN1067742C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曲柄多圆滑块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在申请号为200910210785.4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无连杆往复运动和旋转运动相互转换的机构(也称为端轴-动轴机构)。 
上述中国专利公开的内燃机和压缩机共同特点是其中的往复运动与旋转运动的转换机构中,取消了连杆。从而克服了曲柄连杆机构的设备上述的缺点。若需进一步了解上述中国专利的详细内容,请参考上述中国专利的公开文献。 
传统的采用曲柄连杆机构的小型通用内燃机以及微型压缩机中,有很大一部分机型不用专门的机油泵,而是通过设置于连杆大头的油针或者油勺等零件在油底壳的油池中搅油,形成油雾对机器的运动件提供润滑。而在采用曲柄圆滑块机构或者端轴-动轴机构的设备,由于没有连杆,在运动件中也没有作类似连杆运动的零部件,难以像传统的曲柄连杆那样为机体提供润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塞,以解决现有曲柄圆滑块机构或者端轴-动轴机构的润滑问题。本实用新型另外提供一种无连杆往复运动与旋转运动相互转换机构以及应用该机构的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活塞,应用于无连杆往复运动与旋转运动相互转换的机构,包括冠部和与所述冠部固定连接为一体的活塞座;在所述活塞座上设置有贯穿该活塞座的通孔,该通孔为圆滑块容置孔或者端轴-动轴机构的动轴销容置孔;其中,在所述活塞座的与冠部相对的一端还设置有泵油装置,所述泵油装置与设置于活塞座上的润滑油道相连通。 
可选的,所述泵油装置为一柱体,在所述柱体中设置有两端开口的通道,该通道称为泵油通道;在所述泵油装置装配于所述活塞座上时,所述泵油通道一端的开口与设置于活塞座上的润滑油道相对准并连通。 
优选的,所述泵油通道为螺旋状通道。 
可选的,所述泵油通道为与所述柱体中心轴线同轴的直通道。 
优选的,所述泵油通道为与所述柱体中心轴线同轴的通道,且沿朝向活塞座的方向,所述通道开口渐缩。 
优选的,所述泵油通道为包括不同内径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台阶型结构,所述第一通道的开口与活塞座上的油道连通;且所述第一通道的内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内径尺寸;在所述第一通道中设置有弹簧和圆球组成的单向阀。 
可选的,所述泵油装置与活塞座一体成形。 
优选的,所述泵油装置与所述活塞座为分体式结构;在所述柱体与活塞座连接的端部外侧设置有螺纹,在所述活塞座安装泵油装置的端部设置有相应的螺纹孔;所述泵油装置通过将设置有螺纹的端部旋入所述螺纹孔中的方式装配于活塞座上。 
可选的,所述泵油装置为圆柱体或者棱柱体。 
可选的,在所述泵油装置为圆柱体时,其上还设置有扳手结构。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无连杆往复运动与旋转运动相互转换的机构,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活塞。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设备,该设备为无连杆内燃机,包括上述的无连杆往复运动与旋转运动相互转换的机构。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设备,该设备为无连杆压缩机,包括上述的 无连杆往复运动与旋转运动相互转换的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活塞底部设置有泵油装置,在活塞应用于无连杆往复运动与旋转运动中工作下行时,油底壳中的机油通过泵油装置进入活塞座的油道中,通过活塞上的油道进入可圆滑块容置孔或动轴销容置孔,进而通过圆滑块或者动轴销的运动将润滑油甩出,形成油雾为机器提供润滑;而且通过圆滑块的的旋转将机油甩出的润滑效果大大优于通过油针提供的润滑的曲柄连杆机构,提高机器的效率,降低零部件的磨损,从而提高了机器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泵油装置为圆柱体,在圆柱体内部设置螺旋形或者渐缩泵油通道,在圆柱体外设置的螺纹;相应的活塞座底部设置螺纹孔,螺纹孔底部与活塞座上的润滑油道相连通,通过沿螺旋形泵油通道或者渐缩泵油通道上升的润滑油可形成一定的油压,有利于保证润滑油向上流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塞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塞的实施例中的泵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塞的实施例中的泵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塞的实施例中的泵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塞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活塞包括活塞座2以及设置于所述活塞座2的其中一个端部的冠部1。其中,所述冠部1可以与所述活塞座2一体成形,也可以以铆接或螺钉连接等方式固定装配在一起。本实施例中以二者一体成形为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冠部1包括顶部以及设置于侧边的环带部(未标示)。在所述顶部可以具有各种形状的燃烧室。在所述环带部还设置有气环环槽和油环环槽。 所述气环环槽和油环环槽分别用于容置活塞的气环和油环。 
请继续参考图1,与所述冠部1一体成形的活塞座2上设置有贯穿该活塞座的通孔2-2;在所述活塞座2的侧边设置有相对的两导向部(图未示出);在所述活塞座2的与所述冠部2相对的一端还设置有泵油装置3。 
所述通孔2-2可以是用于容置曲柄圆滑块机构之圆滑块的圆滑块容置孔,也可以是用于容置端轴-动轴机构之动轴销的动轴销容置孔。 
本实施例中,以所述通孔2-2为圆滑块容置孔为例进行说明(也即该活塞为应用于曲柄圆滑块机构之活塞)。所述圆滑块容置孔2-2为圆形通孔,其直径大于装配于其中的圆滑块的直径。以便于在圆滑块装配于所述圆滑块容置孔2-2中时,圆滑块可以相对于活塞座2转动,并因此带动安装于圆滑块的偏心圆孔中的曲柄销转动。为提高耐磨能力,可以对所述圆滑块容置孔2-2的内壁表面进行特殊的处理,形成耐磨表面;或者在所述内壁表面安装滑动轴承,例如轴瓦。为减小摩擦,也可以在所述圆滑块容置孔2-2的内壁安装滚动轴承,例如,滚针轴承,以减小圆滑块转动时的摩擦。当然,也可以采取其它措施提高圆滑块容置孔的耐磨性能并减小摩擦,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所述导向部的外侧壁表面作为导向面,呈柱面弧形,以便于将所述活塞装配于气缸缸套中时,与缸套的内壁滑动配合,在气缸中做往复运动。 
在本实施例的活塞中,在所述活塞座2的与所述冠部2相对的一端还设置有泵油装置3,所述泵油装置3与设置于活塞座2上的润滑油道2-3相连通;通过所述泵油装置3,在活塞做往复运动时,将油底壳中的润滑油输送至活塞座2的润滑油道2-3,然后对相关零部件之间的摩擦面进行润滑。 
其中,所述泵油装置3与活塞座2之间可以是一体成形,二者也可以是分体式结构,图2、图3和图4分别示出了三种与活塞座可分离式的、应用于本实施例中的泵油装置,下面分别进行说明。当然,泵油装置3与活塞座2一体成形时,也可以具有图2、图3和图4所示的结构。 
请参考图2,泵油装置3为一柱体,具体的,其可以是圆柱体或者棱柱体。本实用新型中以圆柱体为例进行说明。在所述柱体中设置有通道3-1。所述通道称为泵油通道。所述泵油通道3-1为螺旋状,设置于所述柱体的中间,并环绕所述柱体的中心轴线。泵油通道3-1在柱体的两端设置开口,使得由一端开口流入泵油通道3-1的润滑油可沿泵油通道3-1由另一端开口流出。在所述泵油装置3 装配于图1所示的活塞座2上时,所述泵油通道3-1的其中一端的开口与设置于活塞座2上的润滑油道2-3相连通。 
请进一步参考图2,为便于将泵油装置3固定装配于活塞座上,在泵油装置3的与活塞座相连接的端部可以设置螺纹3-2。在活塞座2安装泵油装置3的端部设置有相应的螺纹孔2-4,如图1所示,所述泵油装置3通过将设置有螺纹3-2的端部旋入所述螺纹孔2-4的方式装配于所述活塞座2上。 
此外,为便于将泵油装置3装配于活塞座2上,在本实施例中,在圆柱体的泵油装置的中间部位、螺纹3-2的下部还设置有扳手结构3-3,如图2所示。具体的、所述扳手结构3-3可以是具有四棱的棱柱结构,或者其它多棱棱柱结构。这里不再详述。 
当然,泵油装置3也可以以其它方式装配于活塞座上,相应的设置其它的装配结构,这里不再一一描述。 
图2所示的泵油装置3,在圆柱体内部设置螺旋通道的,在圆柱体外设置的螺纹;相应的活塞座底部设置螺纹孔,螺纹孔底部与活塞座上的润滑油道相连通,泵油装置3上的螺纹可旋入活塞座的螺纹孔中,从而将泵油装置3中的螺旋通道与活塞座上的润滑油道连通。该活塞应用于无连杆往复运动与旋转运动相互转换的机构中,在活塞下行时,油底壳中的机油通过泵油装置3内设置的螺旋形通道,进入活塞座的油道中,通过活塞上的油道进入可圆滑块容置孔,进而通过圆滑块的运动将润滑油甩出,形成油雾为机器提供润滑。通过沿螺旋形通道上升的润滑油可形成一定的油压,保证润滑油向上流动,而且通过圆滑块的的旋转将机油甩出的润滑效果大大优于通过油针提供的润滑的曲柄连杆机构,提高机器的效率,降低零部件的磨损,从而提高了机器的可靠性。 
当然,泵油装置3中的泵油通道还可以具有其它结构,如图3所示,泵油通道3-1为与所述柱体中心轴线同轴的通道,且沿朝向活塞座的方向,所述泵油通道3-1的开口渐缩。通过设置渐缩泵油通道,使得润滑油在上升过程中油压增大,有利于将润滑油压入活塞座中,改善供油的效果。当然,在对润滑要求不太高的情形下,该通道3-1也可以是内径相同的直通道。除此之外,泵油装置3上可以具有与图2所示的泵油装置相同的结构,例如扳手结构3-3与螺纹3-2等。该泵油装置3也可以与图2中的装置相同的方式装配于活塞座上。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图4为另外一种泵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4,图4中示出的泵油装置4也可以是圆柱体或者棱柱体,其外部也可以设置扳手3-3以及螺纹,这与上述的图2所示的泵油装置相同。不同的是,在图4所示的结构中,所述泵油通道为包括不同内径的第一通道3-1a和第二通道3-1b的台阶型结构,所述第一通道3-1a的开口与活塞座2上的油道2-3连通;且所述第一通道3-1a的内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通道3-1b的内径尺寸。 
在所述第一通道3-1a中还设置有由弹簧3-5和圆球3-4(该圆球可以是钢球)组成的单向阀;所述圆球3-4设置于第一通道3-1a中并抵住与第二通道3-1b的连接口;所述弹簧3-5一端抵住所述圆球3-4,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通道3-1a相应位置或者抵住所述活塞座2的底部;其中,在所述活塞未工作时,所述弹簧3-5处于自由状态或者未完全压缩状态。 
在活塞下行时,图4所示结构通过弹簧3-5和圆球3-4组成的单向阀,在润滑油压入第二通道3-1b后,压缩圆球3-4,继而压缩所述弹簧3-5,进入第一通道3-1a中,待活塞上行时,第二通道3-1b中不再有润滑油,因而不存在对圆球3-4向上的压力,在弹簧3-5的作用下,圆球3-4将第一通道3-1a和第二通道3-1b的连接口堵上,避免进入第一通道3-1的润滑油回流。从而有利于改善润滑效果。 
此外,上述的描述中以泵油装置为圆柱体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其还可以是其它柱体结构,例如棱柱体。在其为棱柱体结构时,则不必单独设置上述的扳手结构3-3其也可以具有其它的结构。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在活塞上还可以有其它结构,例如在导向部外壁上设置油槽,在活塞座腰部加强筋等。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活塞,可以应用于往复运动与旋转运动相互转换的机构中,构成曲柄圆滑块机构。该曲柄圆滑块机构可用于内燃机和压缩机中。 
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活塞,应用于无连杆往复运动与旋转运动相互转换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冠部和与所述冠部固定连接为一体的活塞座;在所述活塞座上设置有贯穿该活塞座的通孔,该通孔为圆滑块容置孔或者端轴-动轴机构的动轴销容置孔;其中,在所述活塞座的与冠部相对的一端还设置有泵油装置,所述泵油装置与设置于活塞座上的润滑油道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油装置为一柱体,在所述柱体中设置有两端开口的通道,该通道称为泵油通道;在所述泵油装置装配于所述活塞座上时,所述泵油通道一端的开口与设置于活塞座上的润滑油道相对准并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油通道为螺旋状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油通道为与所述柱体中心轴线同轴的直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油通道为与所述柱体中心轴线同轴的通道,且沿朝向活塞座的方向,所述通道开口渐缩。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油通道为包括不同内径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台阶型结构,所述第一通道的开口与活塞座上的油道连通;且所述第一通道的内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内径尺寸;在所述第一通道中设置有弹簧和圆球组成的单向阀。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油装置与活塞座一体成形。
8.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油装置与所述活塞座为分体式结构;在所述柱体与活塞座连接的端部外侧设置有螺纹,在所述活塞座安装泵油装置的端部设置有相应的螺纹孔;所述泵油装置通过将设置有螺纹的端部旋入所述螺纹孔中的方式装配于活塞座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油装置为圆柱体或者棱柱体。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泵油装置为圆柱体时,其上还设置有扳手结构。
11.一种无连杆往复运动与旋转运动相互转换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至10任一所述的活塞。
12.一种设备,该设备为无连杆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连杆往复运动与旋转运动相互转换的机构。
13.一种设备,该设备为无连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连杆往复运动与旋转运动相互转换的机构。
CN 201020652726 2010-12-06 2010-12-06 活塞、无连杆往复与旋转运动相互转换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设备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662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20652726 CN201866227U (zh) 2010-12-06 2010-12-06 活塞、无连杆往复与旋转运动相互转换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20652726 CN201866227U (zh) 2010-12-06 2010-12-06 活塞、无连杆往复与旋转运动相互转换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66227U true CN201866227U (zh) 2011-06-15

Family

ID=44137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20652726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66227U (zh) 2010-12-06 2010-12-06 活塞、无连杆往复与旋转运动相互转换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8662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09627U (zh) 一种曲柄圆滑块机构及一种柱塞泵
CN107110021B (zh) 一种新型压气传动装置
CN103629506B (zh) 油泵组件
CN101655155A (zh) 曲柄圆滑块机构的活塞及其内燃机、压缩机
CN201866227U (zh) 活塞、无连杆往复与旋转运动相互转换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设备
CN202673625U (zh) 一种封闭式双缸制冷压缩机
CN200982207Y (zh) 摩托车发动机气缸润滑装置
CN102032084A (zh) 一种用于小型高速柴油机的高压共轨泵
CN205744325U (zh) 一种往复柱塞泵的动力端组件及多缸往复柱塞泵
CN205534991U (zh) 改进的高压升降架式润滑泵
CN202756201U (zh) 一种单驱动双缸压缩机结构
CN101691887A (zh) 曲柄圆滑块机构的圆滑块以及其内燃机、压缩机
CN202851178U (zh) 一种活塞及应用该活塞的内燃机和压缩机
CN101644330B (zh) 曲柄圆滑块机构的活塞及其内燃机
CN103174510A (zh) 一种液压与机械动力输出配比可调式双动力发动机
CN201599374U (zh) 圆滑块以及其内燃机、压缩机
CN101644328B (zh) 曲柄圆滑块机构的活塞及其内燃机、压缩机
CN201836363U (zh) 一种曲柄圆滑块机构及其活塞、应用该机构的设备
CN201416630Y (zh) 曲柄圆滑块机构的活塞及其内燃机、压缩机
CN201487167U (zh) 一种圆滑块及其曲柄圆滑块机构、机械设备
CN201428798Y (zh) 曲柄圆滑块机构的活塞及其内燃机、压缩机
CN201763448U (zh) 连杆导向往复活塞式内燃机
CN201475294U (zh) 曲柄圆滑块机构的圆滑块以及其内燃机、压缩机
CN201487166U (zh) 曲柄圆滑块机构的圆滑块以及其内燃机、压缩机
CN201487186U (zh) 曲柄圆滑块机构的活塞及其内燃机、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1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Li Ming

Document name: Notice of expiration of patent righ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