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27164U - 一种液压自动换向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压自动换向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27164U
CN201827164U CN2010205764926U CN201020576492U CN201827164U CN 201827164 U CN201827164 U CN 201827164U CN 2010205764926 U CN2010205764926 U CN 2010205764926U CN 201020576492 U CN201020576492 U CN 201020576492U CN 201827164 U CN201827164 U CN 2018271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duct
oil
communicated
cavity
piston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57649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英培
韩立华
潘东民
郭英春
高增光
徐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ang Jinggong Lubricat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fang Mechanical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fang Mechanical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fang Mechanical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57649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8271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271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2716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自动换向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设置有进油口、出油口和回油口,所述阀体内设置有柱塞腔,所述柱塞腔内安装有液压控制装置,所述阀体内设置有主活塞腔、主控制活塞腔和副控制活塞腔,各个活塞腔内均设置有活塞,本换向阀上的各个油路中的油道均为竖直或水平的油道,大大简化了换向阀的结构和加工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易于换向阀的维护;本换向阀通过油液控制各个活塞的运动,实现各条油路的通断,通过液压控制装置实现不同出油口的自动交替出油,性能稳定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液压自动换向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阀,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液压自动换向阀。
背景技术
在双线干油润滑系统中常选用的电动润滑脂泵的换向机构主要有三种:1.电磁换向阀,2.电动换向阀,3.液压换向阀。电磁换向阀由于电磁力所限,只能用于压力低于20MPa润滑系统。电动换向阀采用微型电机带动减速机拖动滑阀换向和限位开关定位,可用于40MPa润滑系统,但因其机构较复杂,不易调整,容易造成换向失控。现有的液压换向阀大多数采用液压和机械联动机构,但由于调压范围低,也只用于20MPa润滑系统中,这几年,我国工业发展迅速,生产设备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干油润滑系统输油管线越来越长,需要更高压力的电动润滑脂泵,这也就需要更高压力的换向阀。
液压换向阀由于具有换向平稳、无噪音、抗污能力强等优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用户选用,但由于现有的液压换向阀结构复杂,控制油路较多,工艺孔中的斜孔较多,加工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不易进行维护,换向阀在使用过程中压力误差高,阀的稳定性、可靠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维护、生产成本低、性能稳定可靠的液压自动换向阀。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压自动换向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设置有进油口、出油口和回油口,所述阀体内设置有柱塞腔,所述柱塞腔内安装有液压控制装置,所述阀体内设置有主活塞腔、主控制活塞腔和副控制活塞腔,各个活塞腔内均设置有活塞,所述进油口通过输入油路分别与主活塞腔、主控制活塞腔和柱塞腔连通,所述主控制活塞腔通过主控制油路与主活塞腔连通,所述主活塞腔通过输出油路与出油口连通,所述副控制活塞腔通过副控制油路与主控制活塞腔连通,所述回油口分别与主活塞腔、主控制活塞腔和副控制活塞腔连通。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主控制油路、输出油路和副控制油路分别为两套。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两套主控制油路、两套输出油路和两套副控制油路均对称设置。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输入油路包括主输入油道和两个支输入油道,所述主输入油道的一端与进油口连通,所述主输入油道的另一端与柱塞腔连通,其中一个支输入油道的一端与主控制活塞腔连通,另一端与主输入油道连通,另外一个支输入油道的一端与主活塞腔连通另一端与主输入油道连通。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主控制油路包括第一油道、第二油道、第三油道和第四油道,所述第一油道与主控制活塞腔连通,所述第二油道的一端与第一油道连通,所述第二油道的另一端与第三油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三油道的另一端与第四油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四油道的另一端与主活塞腔连通。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输出油路包括第五油道、第六油道、第七油道、第八油道和第九油道,所述第五油道的一端与主活塞腔连通,所述第五油道的另一端与第六油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六油道的另一端与第七油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七油道的另一端与第八油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八油道的另一端与副控制活塞腔连通,所示第九油道的一端与副控制活塞腔连通,所述第九油道的另一端与出油口连通。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副控制油路包括第十油道、第十一油道、第十二油道和第十三油道,所述第十油道的一端与副控制活塞腔连通,所述第十油道的另一端与第十一油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十一油道的另一端与第十二油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十二油道的另一端与第十三油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十三油道的另一端与主控制活塞腔连通。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回油油路包括第十四油道和第十五油道,所述第十四油道分别与回油口和第十五油道连通,所述第十五油道分别与主活塞腔、主控制活塞腔和副控制活塞腔连通。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液压控制装置包括调压螺栓、调压螺母、弹簧、柱塞和柱塞套,所述柱塞套位于柱塞腔内,所述调压螺栓内设置有空腔,所述弹簧位于空腔内,所述调压螺栓的一端与柱塞腔固定连接,所述调压螺栓的另一端与调压螺母螺纹连接,所述柱塞的一端位于柱塞套内,所述柱塞的另一端位于空腔内,所述弹簧的一端套装在柱塞位于空腔内的一端。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副控制活塞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螺塞,其中一端的螺塞上设置有滑杆。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滑杆连接有微动开关。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换向阀上的各个油路中的油道均为竖直或水平的油道,大大简化了换向阀的结构和加工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易于换向阀的维护;本换向阀通过油液控制各个活塞的运动,实现各条油路的通断,通过液压控制装置实现不同出油口的自动交替出油,性能稳定可靠。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液压自动换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俯视图;
附图3为附图1的剖视图;
附图4为附图3的A-A向视图;
附图5为附图1中阀体的右视图;
附图6为附图5的左视图;
附图7为附图5的右视图;
附图8为附图7的俯视图;
附图9为附图5的后视图;
附图10为附图6的B-B向视图;
附图11为附图6的C-C向视图;
附图12为附图6的D-D向视图;
附图13为附图6的E-E剖面图;
附图14为附图6的F-F剖面图。
图中:1-底板;2-微动开关;3-螺塞;4-压力表;5-液压控制装置;51-调节螺母;52-锁紧螺母;53-调压螺栓;531-空腔;54-弹簧;55-柱塞;56-柱塞套;6-阀体;7、10-第七油道;8、9-第十二油道;11、12-出油口;13-连接油道;14-进油口;15-回油口;16-主控制活塞腔;17-主活塞腔;18-副控制活塞腔;19-主输入油道,20、21-支输入油道;22-柱塞腔;23-滑杆;25、26-第九油道;27、28、29-活塞;30-第十四油道;31、32-第十五油道;331、332-第六油道;341、342-第二油道;351、352-第十一油道;36、37-第一油道;38、39-第四油道;40、41-第五油道;42、43-第八油道;44、46-第十三油道;45、47-第十油道;48、49-第三油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附图1、附图2、附图3和附图4所示,一种液压自动换向阀,包括阀体6,阀体6上设置有进油口14、出油口11、出油口12和回油口15,阀体6内设置有柱塞腔22,柱塞腔22内安装有液压控制装置5,阀体6内设置有主活塞腔17、主控制活塞腔16和副控制活塞腔18,主活塞腔17内均设置有活塞28,主控制活塞腔16内均设置有活塞29,副控制活塞腔18内均设置有活塞27,进油口14通过输入油路分别与主活塞腔17、主控制活塞腔16和柱塞腔22连通,主控制活塞腔16通过主控制油路与主活塞腔17连通,主活塞腔17通过输出油路与出油口11和出油口12连通,副控制活塞腔18通过副控制油路与主控制活塞腔16连通,回油口15通过回油油路分别与主活塞腔17、主控制活塞腔16和副控制活塞腔18连通,柱塞腔22通过连接油道13与副控制活塞腔18连通。
所述主控制油路、输出油路和副控制油路分别为两套,两套主控制油路、两套输出油路和两套副控制油路均对称设置,两套主控制油路相对于柱塞腔22的轴线对称设置,两套输出油路相对于柱塞腔22的轴线对称设置,两套副控制油路相对于柱塞腔22的轴线对称设置。
副控制油路位于阀体6靠近底板1的一侧,主控制油路和输出油路位于阀体的另一侧。
阀体6设置在底板1上,阀体6靠近出油口11和出油口12的一端的上部设置有两个压力表4,其中一个压力表4检测出油口11的压力,另外一个压力表检测出油口12的压力。
主活塞腔1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螺塞3,主控制活塞腔1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螺塞3,副控制活塞腔1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螺塞3。
位于副控制活塞腔18其中一端的螺塞3上设置有滑杆23,滑杆23连接有微动开关2,微动开关2固定设置在底板1上,本换向阀每换向一次微动开关2即向主控制器发出信号,由主控制器对换向次数进行累计,从而对油泵的工作时间和间歇时间进行控制,主换向器和油泵图中未示出。
如附图3、附图7和附图8所示,输入油路包括主输入油道19、支输入油道20和支输入油道21,主输入油道19的一端与进油口14连通,主输入油道19的另一端与柱塞腔22连通,支输入油道20的一端与主控制活塞腔16连通,另一端与主输入油道19连通,另支输入油道21的一端与主活塞腔17连通另一端与主输入油道19连通。
如附图4、附图8和附图9所示,回油油路包括第十四油道30、第十五油道31和第十五油道32,第十四油道30分别与回油口15、第十五油道31和第十五油道32连通,第十五油道31分别与主活塞腔17、主控制活塞腔16和副控制活塞腔18连通,第十五油道32分别与主活塞腔17、主控制活塞腔16和副控制活塞腔18连通,第十五油道31和第十五油道32相对于回油口15的轴线对称。
如附图5、附图6、附图8、附图9、附图10、附图11和附图14所示,主控制油路包括第一油道36、第二油道342、第三油道49和第四油道38,所述第一油道36与主控制活塞腔16连通,第二油道342的一端与第一油道36连通,第二油道342的另一端与第三油道49的一端连通,第三油道49的另一端与第四油道38的一端连通,第四油道38的另一端与主活塞腔17的连通。
另外一套主控制油路包括第一油道37、第二油道341、第三油道48和第四油道39,第一油道37与主控制活塞腔16连通,第二油道341的一端与第一油道37连通,第二油道341的另一端与第三油道48的一端连通,第三油道48的另一端与第四油道39的一端连通,第四油道39的另一端与主活塞腔17连通。
第一油道36和第一油道37位于主控制活塞腔16的中间位置,第四油道38位于主活塞腔17的一端,第四油道39位于主活塞腔17的另一端。
如附图1、附图4、附图5、附图6、附图9、附图12、附图13和附图14所示,输出油路包括第五油道40、第六油道332、第七油道10、第八油道42和第九油道25,第五油道40的一端与主活塞腔17连通,第五油道40的另一端与第六油道332的一端连通,第六油道332的另一端与第七油道10的一端连通,第七油道10的另一端与第八油道42的一端连通,第八油道42的另一端与第九油道25的一端连通,第九油道25的另一端与出油口12连通。
另一套输出油路包括第五油道41、第六油道331、第七油道7、第八油道43和第九油道26,第五油道41的一端与主活塞腔17连通,第五油道41的另一端与第六油道331的一端连通,第六油道331的另一端与第七油道7的一端连通,第七油道7的另一端与第八油道43的一端连通,第八油道43的另一端与副控制活塞腔18连通,第九油道26的一端与副控制活塞腔18连通,第九油道26的另一端与出油口11连通。
第五油道40和第五油道41位于主活塞腔17的中间位置,第八油道42位于副控制活塞腔18的一端,第八油道43位于副控制活塞腔18的另一端,第九油道25和第九油道26均倾斜设置。
如附图1、附图5、附图7、附图9、附图12、和附图14所示,副控制油路包括第十油道45、第十一油道351、第十二油道8和第十三油道44,第十油道45的一端与副控制活塞腔18连通,第十油道45的另一端与第十一油道351的一端连通,第十一油道351的另一端与第十二油道8的一端连通,第十二油道8的另一端与第十三油道44的一端连通,第十三油道44的另一端与主控制活塞腔16连通。
另一套副控制油路包括第十油道47、第十一油道352、第十二油道9和第十三油道46,第十油道47的一端与副控制活塞腔18连通,第十油道47的另一端与第十一油道352的一端连通,第十一油道352的另一端与第十二油道9的一端连通,第十二油道9的另一端与第十三油道46的一端连通,第十三油道46的另一端与主控制活塞腔16连通。
第十油道45和第十油道47位于副控制活塞腔18的中间位置,第十三油道44位于主控制活塞腔16的一端,第十三油道46位于主控制活塞腔16的另一端。
如附图1和附图3所示,液压控制装置5包括调压螺栓53、调压螺母51、弹簧54、柱塞55和柱塞套56,柱塞套56位于柱塞腔22内,调压螺栓53内设置有空腔531,弹簧54位于空腔531内,调压螺栓53的一端与柱塞腔22固定连接,调压螺栓53的另一端与调压螺母51螺纹连接,柱塞56的一端位于柱塞套56内,柱塞56的另一端位于空腔531内,弹簧54的一端套装在柱塞55位于空腔531内的一端,调压螺栓53上部设置有将调压螺母51锁紧的锁紧螺母52。
工作过程:如附图4所示,当活塞29位于设置有微动开关2的一侧时,第一油道36和支输入油道20与主控制活塞腔16连通,并且第一油道36和支输入油道20连通,从进油口14进入的压力油通过主输入油道19和支输入油道20进入主控制活塞腔16,然后压力油进入第一油道36,然后再依次经过第二油道342、第三油道49和第四油道38,由于第四油道38与主活塞腔17靠近微动开关的一端连通,所以压力油推动活塞28向主活塞腔17的另一端移动,使支输入油道21和第五油道41连通。
从进油口14进入主输入油道19的压力油,通过支输入油道21进入主活塞腔17,主活塞腔17内的压力油进入与支输入油道21连通的第五油道41,然后再依次经过第六油道331、第七油道7和第八油道43进入副控制活塞腔18远离微动开关2的一端,从而推动活塞27向靠近微动开关2的一侧运动,使第十油道47与连接油道13连通,进入副控制活塞腔18的压力油经第九油道26进入出油口11,然后压力油通过出油口11为润滑系统供油。
当出油口11工作完毕后,经过出油口11流出的压力油不能再注入润滑系统中,随着主输入油道19内压力油压力的升高,压力油使柱塞55克服弹簧54的弹簧力向上运动,使主输入油道19与连接油道13连通,压力油经过主输入油道19和连接油道13进入副控制活塞腔18,副控制活塞腔18内的压力油进入与连接油道13连通的第十油道47,压力油然后依次经过第十一油道352、第十二油道9和第十三油道46进入主控制活塞腔16靠近微动开关2的一端,使活塞29向远离微动开关2的一侧运动,使支输入油道20和第一油道36断开,使支输入油道20和第一油道37连通。
经过进油口14和主输入油道19进入的压力油经过支输入油道20进入主控制活塞腔16,然后进入与支输入油道20连通的第一油道37,然后再依次经过第二油道341、第三油道48和第四油道39,由于第四油道39与主活塞腔17远离微动开关2的一端连通,所以压力油推动活塞28向主活塞腔17靠近离微动开关2的一端移动,使支输入油道21和第五油道41断开,使支输入油道21和第五油道40连通。
从进油口14进入主输入油道19的压力油,通过支输入油道21进入主活塞腔17,主活塞腔17内的压力油进入与支输入油道21连通的第五油道40,然后再依次经过第六油道332、第七油道10和第八油道42进入副控制活塞腔18靠近微动开关2的一端,从而推动活塞27向远离微动开关2的一侧运动,使第十油道45与连接油道13连通,进入副控制活塞腔18的压力油经第九油道25进入出油口12,然后压力油通过出油口12为润滑系统供油。
通过出油口12为润滑系统供油后,由于主输入油道19的压力降低,柱塞55在弹簧54的弹簧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使主输入油道19与连接油道13断开,通过柱塞55控制主输入油道19与连接油道13连通和断开,控制各个活塞的自动换向,从而实现了出油口11和出油口12的交替供油。
活塞27在换向的过程中,可以推动滑杆23沿轴向运动,滑杆23触动微动开关2,微动开关2即向主控制器发出信号,由主控制器对换向次数进行累计,从而对油泵的工作时间和间歇时间进行控制。

Claims (10)

1.一种液压自动换向阀,包括阀体(6),所述阀体(6)上设置有进油口(14)、出油口(11、12)和回油口(15),所述阀体(6)内设置有柱塞腔(22),所述柱塞腔(22)内安装有液压控制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6)内设置有主活塞腔(17)、主控制活塞腔(16)和副控制活塞腔(18),各个活塞腔内均设置有活塞(27、28、29),所述进油口(14)通过输入油路分别与主活塞腔(17)、主控制活塞腔(16)和柱塞腔(22)连通,所述主控制活塞腔(16)通过主控制油路与主活塞腔(17)连通,所述主活塞腔(17)通过输出油路与出油口(11、12)连通,所述副控制活塞腔(18)通过副控制油路与主控制活塞腔(16)连通,所述回油口(15)通过回油油路分别与主活塞腔(17)、主控制活塞腔(16)和副控制活塞腔(18)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自动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油路、输出油路和副控制油路分别为两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压自动换向阀,其特征在于:两套主控制油路、输出油路和副控制油路均对称设置。
4.如权利要求1-3其中之一所述的一种液压自动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油路包括主输入油道(19)和两个支输入油道(20、21),所述主输入油道(19)的一端与进油口(14)连通,所述主输入油道(19)的另一端与柱塞腔(22)连通,其中一个支输入油道(20)的一端与主控制活塞腔(16)连通,另一端与主输入油道(19)连通,另外一个支输入油道(21)的一端与主活塞腔(17)连通另一端与主输入油道(19)连通。
5.如权利要求1-3其中之一所述的一种液压自动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油路包括第一油道(36、37)、第二油道(341、342)、第三油道(48、49)和第四油道(38、39),所述第一油道(36、37)与主控制活塞腔(16)连通,所述第二油道(341、342)的一端与第一油道(36、37)连通,所述第二油道(341、342)的另一端与第三油道(48、49)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三油道(48、49)的另一端与第四油道(38、39)的一端连通,所述第四油道(38、39)的另一端与主活塞腔(17)连通。
6.如权利要求1-3其中之一所述的一种液压自动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油路包括第五油道(40、41)、第六油道(331、332)、第七油道(7、10)、第八油道(42、43)和第九油道(25、26),所述第五油道(40、41)的一端与主活塞腔(17)连通,所述第五油道(40、41)的另一端与第六油道(331、332)的一端连通,所述第六油道(331、332)的另一端与第七油道(7、10)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七油道(7、10)的另一端与第八油道(42、43)的一端连通,所述第八油道(42、43)的另一端与副控制活塞腔(18)连通,所示第九油道(25、26)的一端与副控制活塞腔(18)连通,所述第九油道(25、26)的另一端与出油口(11、12)连通。
7.如权利要求1-3其中之一所述的一种液压自动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控制油路包括第十油道(45、47)、第十一油道(351、352)、第十二油道(8、9)和第十三油道(44、46),所述第十油道(45、47)的一端与副控制活塞腔(18)连通,所述第十油道(45、47)的另一端与第十一油道(351、352)的一端连通,所述第十一油道(351、352)的另一端与第十二油道(8、9)的一端连通,所述第十二油道(8、9)的另一端与第十三油道(44、46)的一端连通,所述第十三油道(44、46)的另一端与主控制活塞腔(16)连通。
8.如权利要求1-3其中之一所述的一种液压自动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油路包括第十四油道(30)和第十五油道(31、32),所述第十四油道(30)分别与回油口(15)和第十五油道(31、32)连通,所述第十五油道(31、32)分别与主活塞腔(17)、主控制活塞腔(16)和副控制活塞腔(18)连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自动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控制装置(5)包括调压螺栓(53)、调压螺母(51)、弹簧(54)、柱塞(55)和柱塞套(56),所述柱塞套(56)位于柱塞腔(22)内,所述调压螺栓(53)内设置有空腔(531),所述弹簧(54)位于空腔(531)内,所述调压螺栓(53)的一端与柱塞腔(22)固定连接,所述调压螺栓(53)的另一端与调压螺母(51)螺纹连接,所述柱塞(56)的一端位于柱塞套(56)内,所述柱塞(56)的另一端位于空腔(531)内,所述弹簧(54)的一端套装在柱塞(55)位于空腔(531)内的一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自动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控制活塞腔(1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螺塞(3),其中一端的螺塞(3)上设置有滑杆(23),所述滑杆(23)连接有微动开关(2)。
CN2010205764926U 2010-10-26 2010-10-26 一种液压自动换向阀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271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764926U CN201827164U (zh) 2010-10-26 2010-10-26 一种液压自动换向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764926U CN201827164U (zh) 2010-10-26 2010-10-26 一种液压自动换向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27164U true CN201827164U (zh) 2011-05-11

Family

ID=43965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57649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27164U (zh) 2010-10-26 2010-10-26 一种液压自动换向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8271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21448A (zh) * 2022-02-16 2022-04-12 浙江威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式双线换向阀及活塞镀层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21448A (zh) * 2022-02-16 2022-04-12 浙江威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式双线换向阀及活塞镀层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80012U (zh) 液压机用液压控制系统
CN101251225B (zh) 双线干油润滑系统用液压调压自动换向组合阀
CN102747721B (zh) 一种自升式海工平台桩腿液压传动控制单元
CN103089729A (zh) 定量系统负载敏感多路换向阀
CN104196806A (zh) 二柱龙门举升机分流集流阀同步回路
CN102220863B (zh) 水平定向钻机阀控自动合流液压系统
CN201827164U (zh) 一种液压自动换向阀
CN102635583A (zh) 一种高压大流量交流伺服直驱机液复合式流量阀
CN201053563Y (zh) 全自动换向阀
CN201184489Y (zh) 双线干油润滑系统用液压调压自动换向组合阀
CN110454460B (zh) 一种具有增压功能的快速油缸
CN202731325U (zh) 同步顶升平移系统
CN201539457U (zh) 球式电磁换向阀
CN201650894U (zh) 可控式高压大流量发生装置
CN200996535Y (zh) 插入式润滑站
CN202090904U (zh) 水平定向钻机阀控自动合流液压系统
CN202017671U (zh) 可旋转的集成液压阀块组
CN202381432U (zh) 一种调平过载阀及高空作业平台
CN201116554Y (zh) 带锁多路阀
CN103982489A (zh) 用于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测试的模块化控制装置
CN205207642U (zh) 两速自动变速箱液控换档系统
CN203685776U (zh) 钢管校直机数控电液比例系统
CN103591070A (zh) 永磁交流伺服电动机螺纹直驱式电液比例流量阀
CN200989338Y (zh) 整体式手动多路换向阀
CN203161701U (zh) 一种阻尼式可控速度的液压阀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Guo Yingpei

Inventor after: Pan Dongmin

Inventor after: Guo Yingchun

Inventor after: Xu Lei

Inventor before: Guo Yingpei

Inventor before: Han Lihua

Inventor before: Pan Dongmin

Inventor before: Guo Yingchun

Inventor before: Gao Zengguang

Inventor before: Xu Lei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112

Address after: 261020 No. 17 West Qing Yu Street, Weiche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Weifang

Patentee after: Weifang Jinggong Lubricating Equi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1057 No. 17 West Qing Yu Street, Weiche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Weifang

Patentee before: Weifang Mechanical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1

Termination date: 2018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