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24505U - 制造塑料板的成形模具 - Google Patents

制造塑料板的成形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24505U
CN201824505U CN2010205384217U CN201020538421U CN201824505U CN 201824505 U CN201824505 U CN 201824505U CN 2010205384217 U CN2010205384217 U CN 2010205384217U CN 201020538421 U CN201020538421 U CN 201020538421U CN 201824505 U CN201824505 U CN 2018245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romer
plastic plate
macromolecular elastomer
shaping dies
thick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53842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福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2053842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8245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245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2450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制造塑料板的成形模具,其包含两模板以及一可被夹持固定于所述两模板之间的框形密封体,所述框形密封体是至少一密封条框围而成,密封条包含硬质体以及设于硬质体侧边的高分子弹性体,通过利用被夹持固定于两模板间的框形密封体的硬质体对应待成形的塑料板的厚度,以及利用高分子弹性体凸出于硬质体的压缩变形部提供所述两模板或其中一模板挤压变形的部位,而形成一对应待成形塑料板形状的浆料填充空间,在制造塑料板时,以成形模具提供塑料浆料填入其中,并可确保浆料填充空间形状的稳定性,进而使成形的塑料板具有优选的产品质量。

Description

制造塑料板的成形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板的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制造塑料板的成形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厚度的塑料板的浇注成形制造方式,主要是使用一组包含上模板、下模板以及一弹性圈的成形模具,在制造塑料板时,先将该弹性圈置于下模板上,并利用多条固定线撑开弹性圈而形成方形框体,再将上模板置放于弹性圈上,然后,以多个C形夹(或G型夹)分别夹持该上、下模板以及位于其间的弹性圈,使弹性圈在上、下模板间形成一封闭空间。
当塑料浆料欲灌注于前述成形模具的封闭空间时,须先将弹性圈一侧向外拉出上模板、下模板的边缘外,以形成一灌注口,再将塑料浆料经灌注口灌入封闭空间内,再使弹性圈被拉出的一侧回复原位,以及进一步锁紧C形夹,待塑料浆料固化成形后,脱模取出,且因塑料板的成品侧边通常必须平坦,因此自模具中脱模取出的塑料板必须再进一步通过加工手段去除多余的毛边与边缘区域呈现弯曲或不平整部份,如此,才能将所生产的板材进入加工端。
由前述成形模具在成形制造塑料板的过程中可知:该成形模具是在上、下模板间使用一弹性圈规划出塑料板的板厚,由于弹性圈具有可压缩性,在多个C形夹夹持上下模板挤压弹性圈的作用下,不易精确控制塑料板成形后的板厚,且易发生板厚不均的情况,造成成形后的塑料板质量无法稳定,也会造成板厚的厚度公差过大。因此,每当需要塑料板的拼板作业时,经常由于各板材的边缘厚度大幅不同,因此加工业者须通过大量的选料作业或抛磨作业而大幅影响板材加工端的作业成本与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造塑料板的成形模具,用以改善目前已知塑料板成形模具在制造塑料板时不易精确控制板厚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制造塑料板的成形模具,其包含两模板,所述两模板呈相对间隔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模具进一步包含一框形密封体,所述框形密封体包括至少一密封条,用以圈围成一框体而能被夹持固定于所述两模板之间以构成一浆料充填空间,所述密封条是包含至少一硬质体与设于所述硬质体侧边的高分子弹性体所构成的复合体,所述高分子弹性体具有压缩变形部,提供模板挤压变形的部位。
如上所述的制造塑料板的成形模具中,框形密封体中设有自硬质体贯穿至高分子弹性体的灌注口以及逃气口。
如上所述的制造塑料板的成形模具中,所述高分子弹性体上下端分别形成一压缩变形部,并分别凸出于硬质体的顶面及底面,提供上、下两模板挤压的部位,高分子弹性体相对硬质体的另一侧为侧抵接面。
如上所述的制造塑料板的成形模具中,所述硬质体是断面形状为方形的型体,所述高分子弹性体是断面形状为圆形的型体,高分子弹性体底端与硬质体底面平齐,上端具有一凸出于硬质体顶面的压缩变形部,提供上模板挤压的部位。
如上所述的制造塑料板的成形模具中,所述硬质体是断面形状为方形的型体,所述高分子弹性体是断面形状为方形的型体,高分子弹性体底端与硬质体底面平齐,上端具有一凸出于硬质体顶面的压缩变形部,提供上模板挤压的部位。
如上所述的制造塑料板的成形模具中,所述硬质体为断面形状为方形的型体,所述高分子弹性体是断面形状为方形的型体,高分子弹性体上端及下端形成凸出于硬质体顶面及底面的压缩变形部,提供上、下模板挤压的部位。
如上所述的制造塑料板的成形模具中,所述硬质体具有一基部以及自基部侧边中间侧向延伸的凸部,所述基部的厚度对应待成形的塑料板的板厚,凸部的厚度小于基部,所述高分子弹性体具有两断面为圆形的压缩变形部,分别设于凸部上下表面,且凸出于硬质体基部顶面及底面,提供上、下模板挤压的部位。
如上所述的制造塑料板的成形模具中,所述硬质体具有一基部以及自基部侧边中间侧向延伸的凸部,所述基部的厚度对应待成形的塑料板的板厚,凸部的厚度小于基部,所述高分子弹性体具有两断面为圆形的压缩变形部以及连接于所述两压缩变形部间的连接部,所述两压缩变形部分别设于凸部上下表面,且凸出于硬质体基部顶面及底面,提供上、下模板挤压的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所述成形模具主要是利用位于两模板间的框形密封体的硬质体对应待成形的塑料板板厚,另外利用高分子弹性体的压缩变形部提供模板挤压变形的部位,而形成一对应待成形塑料板形状的浆料填充空间,可确保浆料填充空间形状的稳定性,进而使成形后的塑料板具有优选的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塑料板成形模具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平面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塑料板成形模具中的密封条形成单一条状体的硬质体的优选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塑料板成形模具中的密封条形成多个区块状硬质体的优选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4至图9是本实用新型塑料板成形模具其它优选实施例的局部平面分解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塑料板成形模具中的框形密封体为四条密封条两端斜切45度相邻抵接成一矩形框体的平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塑料板成形模具中的框形密封体为两相对侧密封条平行排列,另两相对侧密封条直接抵接于侧邻密封条内侧面而圈围形成一矩形框体的平面示意图。
图12是使用本实用新型塑料板成形模具用于制造塑料板的第一种实施程序的操作流程示意图。
图13是使用本实用新型塑料板成形模具用于制造塑料板的第二种实施程序的操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如图1所示,是揭示本实用新型塑料板成形模具的一优选实施例,由图可见,该成形模具包含有两模板1、2以及一框形密封体3,其中:
所述两模板1、2可选用玻璃(glass)、金属、高分子、木材、陶瓷、复合材料等材料所制造的板体,用以相对间隔排列(如上下间隔排列的型式);所述两模板1、2的内表面可以是光滑表面,或是具有规则性图纹、不规则性图纹或其结合而成的表面,也可以是具有可转印图纹的表面。
框形密封体3包括一条或多条密封条30,用以圈围成一框体,密封条30是包含至少一硬质体31以及至少一设于所述硬质体31侧边的高分子弹性体32的复合体;密封条30在制造时,可使硬质体31及高分子弹性体32个别成形后,以黏合、嵌接、栓合或钉合等固接手段使二者结合为一体,或者也可先成形硬质体31,接着在硬质体31上成形高分子弹性体32等方式,硬质体31是依预定成形的塑料板板厚而定。
如图2所示,所述密封条30具有单一条状体的硬质体31,或者,如图3所示,所述密封条30可为多区块状的硬质体31间隔排列于高分子弹性体32侧边,或可为多区块状硬质体31接续排列于高分子弹性体32侧边。
高分子弹性体32具有压缩变形部322(如图1所示)提供模板1、2的或其中之一的挤压变形的部位,其中可设计以下多种具体可行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第一优选实施例,高分子弹性体32上下端分别形成一压缩变形部322,并分别凸出于硬质体31的顶面及底面,提供上、下两模板1、2挤压的部位,另高分子弹性体32相对硬质体31的另一侧为侧抵接面321。
如图4所示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硬质体31为断面形状为方形的型体,高分子弹性体32是断面形状为圆形的型体,其下端与硬质体31底面平齐,上端则具有一凸出于硬质体31顶面的压缩变形部322,提供在上的模板1挤压的部位。
如图5所示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硬质体31为断面形状为方形的型体,高分子弹性体32是断面形状为方形的型体,其底端与硬质体31底面平齐,上端则具有一凸出于硬质体31顶面的压缩变形部322,提供在上的模板1挤压的部位。
如图6所示的第四优选实施例,硬质体31为断面形状为方形的型体,高分子弹性体32是断面形状为方形的型体,其上端及下端形成凸出于硬质体31顶面及底面的压缩变形部322,提供上、下模板1、2挤压的部位。
如图7所示的第五优选实施例,硬质体31具有一基部311以及自基部311侧边中间侧向延伸的凸部312,基部311的厚度对应待成形的塑料板的板厚,凸部312的厚度小于基部311,高分子弹性体32具有两断面为圆形的压缩变形部322,分别设于凸部312上、下表面,且凸出于硬质体31基部311顶面及底面,用以提供上、下两模板1、2挤压的部位。
如图8所示的第六优选实施例,硬质体31具有一基部311以及自基部311侧边中间侧向延伸的凸部312,基部311的厚度对应待成形的塑料板的板厚,凸部312的厚度小于基部311,高分子弹性体32具有两断面为圆形的压缩变形部322以及连接于两压缩变形部322间的连接部323,两压缩变形部322分别设于凸部312上下表面,且凸出于硬质体31基部311的顶面及底面,用以提供上、下模板1、2挤压的部位。
如图9所示的第七优选实施例,高分子弹性体32具有两压缩变形部322、一连接于两压缩变形部322间的连接部323,以及一自连接部323侧面中间侧向延伸的延伸部324,并以延伸部324侧端连接硬质体31,两压缩变形部322分别凸出于硬质体31的顶面及底面,用以提供上、下模板1、2挤压的部位。
框形密封体3是用以被夹持固定于两模板1、2之间,以构成一浆料充填空间,框形密封体3可使其硬质体31位于外侧、高分子弹性体32位于内侧的方式安置,或可使硬质体31位于内侧、高分子弹性体32位于外侧的方式安置。
如图10所示,两模板1、2可为矩形板体,框形密封体3可为四条密封条30组设而成,各密封条30两端斜切45度,利用斜切45度的斜面相邻抵接,圈围形成一矩形框体,或者,如图11所示,两相对侧密封条30平行排列,另两相对侧密封条30直接抵接于侧邻密封条30的内侧面,圈围形成一矩形框体。
如图10及图11所示,框形密封体3中还设有一灌注口33以及一逃气口34,所述灌注口33及逃气口34可设于框形密封体3的一密封条30上,或分别设于不同的两密封条30上,且灌注口33及逃气口34自硬质体31贯穿至高分子弹性体32,灌注口33提供浆料灌注于浆料填充空间4中,逃气口34则提供浆料灌注于浆料填充空间4时的排气用途。
前述密封条中,硬质体31可选自金属、硬质塑料、硬质橡胶、木材、玻璃、复合材料中的任一或其结合所成形;高分子弹性体32选自软性塑料、发泡材、软质橡胶中的任一所成形,且具有8~26%的变形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高分子弹性体32所选用的材料包含有100份的聚合体、0~200份的可塑剂、0~100份的填充物、0~5份的热安定剂、0~50份的加工油、0~20份的发泡剂以及适量的色料,以混制而成具有8~36%变形量的高分子弹性体。
前述的聚合体可选用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PVC)、硅树脂(Siloxaneresin)、橡胶(Rubber)、聚乙烯(PE)、聚丙烯(PP)、乙烯-乙烯醇醋酸酯(EVA)、热塑弹性体(TPE)、聚亚烷基二醇对苯二甲酸酯(poly(alkylene terephthalate))、纤维素(Cellulose)及其衍生物、聚碳酸酯(PC)、聚酰胺(polyamide;尼龙(Nylon))等的任一或其组合;所述可塑剂选用烷基二酸二烷基醇酯(dialkyl alkanodiate、(邻)苯二甲酸二烷基酯(如:DOP、DEHP、DBP)及其氢化物的任一或其组合;所述填充物可选用无机粉末(如:矿石粉、CaCO3、BaSO4、CaSO4、Al(OH)3、Mg(OH)2、氧化锌、滑石粉、高岭土、SiO2、TiO2、白烟、AlN、BN、碳粉、黑烟、碳管)、或金属粉末或以上的任一或其组合;所述热安定剂可选用硬脂酸锌/钡/钙/镁(Mg/Ca/Ba/Zn stearate)、苯甲酮(benzophenone)、苯并三氮唑(benzotriazole)及其衍生物中的任一或其组合;所述加工油选用硅油(silicone oil)、油、蜡、聚烯烃油、萘烃油、改性油中的任一或其组合,通过前述的材料混制而成具有8~36%变形量的高分子弹性体。
前述的热塑弹性体(TPE)是选自段状共聚合体,可为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如:SBR、SBS)、氢化/部份氢化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如:HSBR、HSBS)、戊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如:SIR、SIS)、氢化/部份氢化戊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如:HSIR、HSIS)、(氢化/部份氢化)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SEBS)、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共聚合物(SEPS)、苯乙烯-乙烯,丙烯共聚合物(SEP)、苯乙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共聚合物(SEEPS)、乙烯-丙烯弹性体(EPR)、乙烯-丙烯-烷基二烯弹性体(EPDM)、乙烯-丙烯酸酯共聚合物(EAEcopolymer)或热塑性胺基甲酸酯(TPU)等。
以上所述的8~36%变形量的高分子弹性体,其配制可参考现代塑料手册((美)HARPER,2003/03)、通用塑料手册(程军、任陵柏,2007/05)、TPE技术手册(台湾合成橡胶股份有限公司)、或泡沫塑料手册((英)EAVES,2006/07)。
如图12所示,是使用本实用新型塑料板成形模具制造塑料板的第一种实施程序,其实施步骤包含有:
将框形密封体3夹置于上、下两模板1、2之间,另使用多个夹具5(如C形夹、G形夹或其它夹持器具等)暂时夹持着模板1、2,使上、下两模板1、2贴抵框形密封体3的上下表面,此时,上、下两模板1、2仅是接触密封条30的高分子弹性体32,使上下端的压缩变形部322少量变形,但未全面接触硬质体31,使上、下两模板1、2与硬质体31间具有间隙,以此框形密封体3在上、下两模板1、2间构成一浆料充填空间4;
将以一浆料导入件6压挤密封条30的高分子弹性体32上端压缩变形,以形成一浆料灌注口;
将预定量的塑料浆料经浆料灌注口61灌入浆料充填空间4,待塑料浆料填满浆料填充空间4时,移除浆料导入件6,并将气泡自浆料填充空间4排出;
以夹具(即C形夹、G形夹或其它夹持器具等)对上、下两模板1、2夹持施压,使上、下两模板1、2相对挤压塑料浆料以及框形密封体3的高分子弹性体32上下端的压缩变形部322,直至上、下两模板1、2达到浆料反应后可在该成形模具中固化定形后接触硬质体31的状态,并通过塑料浆料被挤压所产生的压力施加于压缩变形部322内侧边的侧抵接面321的上下压缩变形部322而产生平整化作用;以及
待塑料浆料在该成形模具中固化定形后,脱模取出,如此,即可形成预定板厚及形状的塑料板,且使该塑料板周边可以达到优选的平整化。
如图13所示,是使用本实用新型塑料板成形模具制造塑料板的第二种实施程序,其实施步骤包含有:
将框形密封体3夹置于上、下两模板1、2之间,另使用多个夹具5(如C形夹、G形夹或其它夹持器具等)暂时夹持着上、下两模板1、2,使上、下两模板1、2贴抵框形密封体3的上下表面,此时,上、下两模板1、2仅是接触密封条30的高分子弹性体32,而使上下端的压缩变形部322少量变形,但未全面接触硬质体31,使上、下两模板1、2与硬质体31间具有间隙,以此框形密封体3在上、下两模板1、2之间构成一浆料充填空间4;
将预定量的塑料浆料经灌注口33灌入浆料充填空间4,另利用逃气口34作为原存在于浆料充填空间4内的空气排放用途,待塑料浆料填满该成形模具的浆料填充空间4时,以封口件分别封闭逃气口34及灌注口33;
以夹具(即C形夹、G形夹或其它夹持器具等)对上、下模板1、2夹持施压,使上、下两模板1、2相对挤压塑料浆料以及框形密封体3的高分子弹性体32上下端的压缩变形部322,直至上、下两模板1、2达到浆料反应后可于该成形模具中固化定形后接触硬质体31的状态,并通过塑料浆料被挤压所产生的压力施加于压缩变形部322内侧边的侧抵接面321的上下压缩变形部322而产生平整化作用;以及
待塑料浆料在该成形模具中固化定形后,脱模取出,如此,即可形成预定板厚及形状的塑料板,且使该塑料板周边可以达到优选的平整化。
前述塑料板制造时,其使用的塑料浆料主要是将压克力系单体预聚合成黏稠液并添加起始剂所制成,也可进一步添加其它添加剂。所述压克力系单体可为甲基丙烯酸甲酯(methyl methacrylate,MMA);该起始剂可为过氧化物类(如:过氧化苯酰(BPO))或偶氮类(如:偶氮酸异丁氰(AIBN))等;所述其它添加剂可为单体、预聚合体、聚合体、交联剂、脱模剂、脱泡剂、色料或含颗粒或碎片的物料等。
所述浆料是包含至少30%(重量百分比)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及其它不饱和单体,所述其它不饱和单体是选自以下物质:乙酸乙烯酯(vinyl acetate)、苯乙烯(styrene)、丙烯酸(acrylic acid)、丙烯酸甲酯(methyl acrylate)、丙烯酸乙酯(ethylacrylate)、丙烯酸羟乙酯(hydroxyethyl acrylate)、丙烯酸丙酯(propyl acrylate)、丙烯酸羟丙酯(hydroxypropyl acrylate)、丙烯酸丁酯(butyl acrylate)、丙烯酸己酯(hexyl acrylate)、丙烯酸环己酯(cyclohexyl acrylate)、丙烯酸辛酯(octyl acrylate)、丙烯酸癸酯(decyl acrylate)、异波尼尔丙烯酸酯(isobomyl acrylate)、丙烯酸月桂醇酯(lauryl acrylate)、丙烯酸棕榈醇酯(palmotyl acrylate)、丙烯酸硬脂醇酯(stearylacrylate)、含乙氧基丙烯酸酯类(EG-containing acrylate)、含芳香环丙烯酸酯类(aromatic-containing acrylate)、丙烯氰(acrylonitrile)、2-N-乙基胺甲酰基-丙烯酸乙酯(2-(N-ethylcarbamyl)ethyl acrylate)、苯氧基乙基丙烯酸乙酯(phenoxyethylacrylate)、二丙烯酸双酚酯(bis-phenol-A diacrylate)、二丙烯酸乙二酯(ethyleneglycol diacrylate)、二丙烯酸聚乙二酯(polyehtylene glycol diacrylate)、二丙烯酸丙三酯(glycerol diacrylate)、二丙烯酸四丙酯(tetrapropylene glycol diacrylate)、丁二醇二丙烯酸酯(butylene dimethacrylate)、二丙烯酸乙酯(ethylene diacrylate)、三丙烯酸丙三酯(glycerol triacrylate)、三丙烯酸乙氧基二甲醇丙烷酯(ethoxylatedtrimethylolpropane triacrylate)、1,3,5-三(2-丙烯酰氧乙基)环三聚氰(1,3,5-tri(2-acryloxyethyl)-s-triazine)、五赤藓醇四丙烯酸酯(pentaerythritoltetraacrylate)、双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ditrimethylolpropane tetraacrylate)、双五赤藓醇羟基五丙烯酸酯(dipentaerythritolhydroxypentaacrylate)、双五赤藓醇六丙烯酸酯(dipentaerythritol hexaacrylate)及其相似物及其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相应物(relatives)等物质所构成的群组中的任一种。
前述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相应物(relatives)是指一含有丙烯酸的酯类会有一含有甲基丙烯酸的酯类为其相应物。举例说明,以丙烯酸乙酯(ethyl acrylate)为例,其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的相应物即为甲基丙烯酸乙酯(ehtyl methacrylate)。又以甲基丙烯酸乙酯为例,其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的相应物,即为丙烯酸乙酯。
以下再以具体应用例进一步提出说明:
[应用例1]3mm厚的塑料板制造
取500g甲基丙烯酸甲酯(methyl methacrylate,MMA)置入反应器中,加入30ppm偶氮酸异丁氰(AIBN),经搅拌后将偶氮酸异丁氰(AIBN)完全溶解而形成透明溶液。在搅拌下,于90℃反应20~30min形成具粘度的浆液,冷却至室温。再加入170ppm偶氮酸异丁氰(AIBN),经搅拌后,将偶氮酸异丁氰(AIBN)完全溶解而形成待浇注溶液。
取已组装好的浇注用塑料板成形模具(其中A组为本实用新型的塑料板成形模具,B组为传统的塑料板成形模具),将待浇注溶液由浇注口注入,经排气、封口、迫紧,而得含浇注溶液的模具。将此一含浇注溶液的模具置于50℃的大型水槽中,经反应72小时,再于60℃、80℃、100℃分别反应2小时,最后再于120℃经2小时后,完成反应。再经冷却、拆模,可得浇注成形成的塑料板。
[应用例2]6mm厚的塑料板制造
取1000g含38.5wt%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浆液置入反应器中,加入250ppm偶氮酸异丁氰(AIBN),经搅拌后将偶氮酸异丁氰(AIBN)完全溶解而形成待浇注溶液。
取已组装好的浇注用塑料模具(其中A组为本实用新型的塑料板成形模具,B组为传统的塑料板成形模具),将待浇注溶液由浇注口注入,经排气、封口、迫紧,而得含浇注溶液的模具。将此一含浇注溶液的模具置于55℃的大型水槽中,经反应4小时,再于60℃经反应8小时,最后再于120℃经2小时后,完成反应,再经冷却、拆模,可得浇注成形的塑料板。
以前述应用例1为例,是目标3mm(厚度)塑料板的制造,其制成的试片量测值如下表所示:
注:如附件1所示,制造所得的塑料板的边缘,A组(本实用新型)板材的边缘均较B组者为整齐平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应当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改变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制造塑料板的成形模具,其包含两模板,所述两模板呈相对间隔设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框形密封体,所述框形密封体包括至少一密封条,用以圈围成一框体而能被夹持固定于所述两模板之间以构成一浆料充填空间,所述密封条是包含至少一硬质体与设于所述硬质体侧边的高分子弹性体所构成的复合体,所述高分子弹性体具有压缩变形部,提供模板挤压变形的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塑料板的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框形密封体中设有自硬质体贯穿至高分子弹性体的灌注口以及逃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塑料板的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弹性体上下端分别形成一压缩变形部,并分别凸出于硬质体的顶面及底面,提供上、下两模板挤压的部位,高分子弹性体相对硬质体的另一侧为侧抵接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塑料板的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体是断面形状为方形的型体,所述高分子弹性体是断面形状为圆形的型体,高分子弹性体底端与硬质体底面平齐,上端具有一凸出于硬质体顶面的压缩变形部,提供上模板挤压的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塑料板的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体是断面形状为方形的型体,所述高分子弹性体是断面形状为方形的型体,高分子弹性体底端与硬质体底面平齐,上端具有一凸出于硬质体顶面的压缩变形部,提供上模板挤压的部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塑料板的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体为断面形状为方形的型体,所述高分子弹性体是断面形状为方形的型体,高分子弹性体上端及下端形成凸出于硬质体顶面及底面的压缩变形部,提供上、下模板挤压的部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塑料板的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体具有一基部以及自基部侧边中间侧向延伸的凸部,所述基部的厚度对应待成形的塑料板的板厚,凸部的厚度小于基部,所述高分子弹性体具有两断面为圆形的压缩变形部,分别设于凸部上下表面,且凸出于硬质体基部顶面及底面,提供上、下模板挤压的部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塑料板的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体具有一基部以及自基部侧边中间侧向延伸的凸部,所述基部的厚度对应待成形的塑料板的板厚,凸部的厚度小于基部,所述高分子弹性体具有两断面为圆形的压缩变形部以及连接于所述两压缩变形部间的连接部,所述两压缩变形部分别设于凸部上下表面,且凸出于硬质体基部顶面及底面,提供上、下模板挤压的部位。
CN2010205384217U 2010-09-21 2010-09-21 制造塑料板的成形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245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384217U CN201824505U (zh) 2010-09-21 2010-09-21 制造塑料板的成形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384217U CN201824505U (zh) 2010-09-21 2010-09-21 制造塑料板的成形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24505U true CN201824505U (zh) 2011-05-11

Family

ID=43963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53842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24505U (zh) 2010-09-21 2010-09-21 制造塑料板的成形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82450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3499A (zh) * 2012-03-16 2012-08-22 余成建 一种亚克力生态板材的制作方法
CN104552709A (zh) * 2014-11-17 2015-04-29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树脂固化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TWI615117B (zh) * 2016-11-04 2018-02-21 止滑、耐磨發泡墊結構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3499A (zh) * 2012-03-16 2012-08-22 余成建 一种亚克力生态板材的制作方法
CN102643499B (zh) * 2012-03-16 2014-03-26 淳安千岛湖富丽皇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亚克力生态板材的制作方法
CN104552709A (zh) * 2014-11-17 2015-04-29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树脂固化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TWI615117B (zh) * 2016-11-04 2018-02-21 止滑、耐磨發泡墊結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24505U (zh) 制造塑料板的成形模具
CN106079175A (zh) 一种硅胶模具及其制作方法
CN103895182B (zh) 超声脱气式注塑模具
CN102604205A (zh) 一种新型环保复合增强聚丙烯建筑模板
CN211683241U (zh) 一种具有可正反两用的模仁的模具
TWM396194U (en) Plastic plate forming die
CN206455798U (zh) 一种防渗易脱模方涵模具
JP3619074B2 (ja) 熱可塑性樹脂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CN1880037A (zh) 用以制造塑料板的模具和制造塑料板的方法
CN211763152U (zh) 一种注塑成型模具
CN113619157A (zh) 一种环形复合材料结构件的组合成型模
CN110204834B (zh) 一种吸水膨胀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CN209334509U (zh) 一种胶体液压模压成型装置
CN207188737U (zh) 滑座消失模
TWI477380B (zh) A molding die for manufacturing a plastic plate,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plastic plate using the forming die
CN205822687U (zh) 一种便于实现快速调节与固定的木塑地板
CN206426402U (zh) 一种具有排气功能的塑胶模具
CN202011106U (zh) 一种免烧砖托板挤压成型机
CN101181801B (zh) 建筑用混凝土砖的制造方法
CN106079307B (zh) 一种前模抽芯模具结构
CN208476919U (zh) 铝镁合金挤压试验装置
CN201165029Y (zh) 排气衬板及具有排气衬板的磁砖制造模具
CN212948335U (zh) 一种双向开合砖模
CN103317644A (zh) 一种有机玻璃垂直浇注模及其浇注有机玻璃的方法
CN216658739U (zh) 一种5g手机后盖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1

Termination date: 2013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