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10910U - 管道接头及具有该管道接头的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管道接头及具有该管道接头的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10U
CN201810910U CN2010202736178U CN201020273617U CN201810910U CN 201810910 U CN201810910 U CN 201810910U CN 2010202736178 U CN2010202736178 U CN 2010202736178U CN 201020273617 U CN201020273617 U CN 201020273617U CN 201810910 U CN201810910 U CN 2018109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stem
joint
spool
free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7361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焦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27361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8109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109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1091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接头及具有该管道接头的输送系统,涉及管道连接技术领域,为更好地避免在拆卸管道时产生的流体泄露而设计。所述管道接头,包括可拆卸地组装在一起的自由接头和固定接头,所述固定接头的末端端面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密封地穿设有第一阀芯,所述自由接头的始端端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密封地穿设有第二阀芯,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通时使管道中的流体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隔绝时阻止管道中的流体通过。所述输送系统具有上述管道接头。本实用新型可用于连接两段管道。

Description

管道接头及具有该管道接头的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连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管道接头及具有该管道接头的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建筑业等行业中都需要普遍使用管道,例如用于传送清洗液的管道、用于传送水流的管道以及用于传输天然气的管道等。由于距离等因素的影响,一般都需要使用多段彼此连接的管道来将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从源头层层输送到目的地。 
两段管道之间可以通过管道接头来实现彼此连接。在传统的连接结构中,除了将两段管道焊接或铆接起来之外,大部分结构都是利用螺纹来直接连接两段管道,使两段管道彼此连通形成通路,从而实现液体或气体的通过。 
其中对于使用螺纹连接两段管道的结构而言,虽然具有结构简单、拆卸方便等特点,但是在对相连的该两段管道进行拆卸时,需要首先关闭输入端侧(源头侧)的控制阀才可以拆卸,否则将导致液体或气体的泄露。另外,即使关闭了输入端侧的控制阀,管道中仍然会残留有液体或气体,这样在拆卸时依然会出现液体或气体泄露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管道接头及具有该管道接头的输送系统,以更好地避免在拆卸管道时产生的流体泄露现象。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道接头,包括可拆卸地组装在一起的自由接头和固定接头,所述固定接头的末端端面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密封地穿设有第一阀芯,所述自由接头的始端端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密封地穿设有第二阀芯,所述自由接头靠近所述固定接头移动使所述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相互受力抵靠时,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通并使管道中的流体通过,所述自 由接头远离所述固定接头移动使所述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分离时,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隔绝并阻止管道中的流体通过。 
一种输送系统,包括储存设备和应用设备,在所述储存设备和应用设备之间设有至少两段管道,且在每两段管道之间的至少一个连接处设有上述管道接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道接头及具有该管道接头的输送系统,其中所述自由接头靠近所述固定接头移动使所述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相互受力抵靠时,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通并使管道中的流体通过,此时可以保证流体的正常传输;所述自由接头远离所述固定接头移动使所述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分离时,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隔绝并阻止管道中的流体通过,此时在所述自由接头处以及在所述固定接头处对管道中的流体形成密封,管道中的流体无法通过所述自由接头或所述固定接头流出,因此在拆卸管道时不会产生流体的泄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管道接头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第一套筒向左滑动后的局部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第一套筒向右滑动返回后的局部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管道接头连通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管道接头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管道接头连通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管道接头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管道接头连通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管道接头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管道接头连通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输送系统实施例的系统组成框图。 
附图标记: 
1-固定接头        11-自由接头 
1a-第一通孔        11b-第二通孔 
a-第一阀芯         b-第二阀芯 
2a-第一接圈        2b-第二接圈 
2a1-第一接圈通孔   2b1-第二接圈通孔 
2a2-第三芯柱通孔   2b2-第四芯柱通孔 
3a-第一挡圈        3b-第二挡圈 
3a1-第一挡圈通孔   3b1-第二挡圈通孔 
3a2-第一芯柱通孔   3b2-第二芯柱通孔 
4a-第一芯柱        4b-第二芯柱 
4a1-第一挡片       4b1-第二挡片 
4a2-第一推杆       4b2-第二推杆 
5a-第一弹簧        5b-第二弹簧 
2-前级管道         22-后级管道(喷嘴) 
5-前挡块           12-凸起 
10-后挡块          8-密封圈 
6-第一套筒         14-流体通道 
7-弹性构件         15-第二套筒 
9-滚珠             16-储存设备 
13-通孔            17-应用设备 
18、19-管道        20-管道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管道接头及具有该管道接头的输送系统进行详细描述。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在下面的附图中,为清楚起见, 对部分应该隐藏的图线进行了显示,如对各所述接圈中被所述芯柱遮挡的图线进行了显示。 
参见图1、图5、图7或图9所示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接头,包括可拆卸地组装在一起的自由接头11和固定接头1,固定接头1的末端端面上设有第一通孔,该第一通孔内密封地设有第一阀芯a,自由接头11的始端端面上设有与该第一通孔相对的第二通孔,该第二通孔内密封地设有第二阀芯b,自由接头11靠近固定接头1移动使第一阀芯a和第二阀芯b相互受力抵靠时,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通并使管道中的流体通过,自由接头11远离固定接头1移动使第一阀芯a和第二阀芯b分离时,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隔绝并阻止管道中的流体通过。 
本实施例提供的管道接头,其中自由接头11靠近固定接头1移动使第一阀芯a和第二阀芯b相互受力抵靠时,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通并使管道中的流体通过,此时可以保证流体的正常传输;自由接头11远离固定接头1移动使第一阀芯a和第二阀芯b分离时,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隔绝并阻止管道中的流体通过,此时在自由接头11处以及在固定接头1处对管道中的流体形成密封,管道中的流体无法通过自由接头11或固定接头1流出,因此在拆卸管道时不会产生流体的泄露现象。而且本实用新型管道接头安装方便、使用简单,尤其适合应用于需要经常或定期对接口部分进行拆卸的输送管道中、以及需要拆卸输送毒性、腐蚀性或易燃易爆流体的接口的管道中,如输送腐蚀性清洗液、煤气、天然气等的管道中,以保证作业的安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地描述。其中首先需要对文中使用的相关术语进行说明,所述术语“外”和“内”、“前”和“后”是相对于管道中心而言的,例如术语“外表面”指的是远离管道中心轴线的表面,“内表面”指的是靠近管道中心轴线的表面。术语“外端面”指的是远离管道中部横截面的端面,“内端面”指的是靠近管道中部横截面的端面。术语“外端”指的是远离管道中部横截面的端部,“内端”指的是靠近管道中部横截面的端部。术语“前”指的是靠近管道中部横截面的位置,“后”指的是远离管道中部横截面的位置。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自由接头11能够靠近或远离固定接头1移动,因此当自由接头11以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有后级管道时,自由接头11的移动势必要带动后级管道的移动,这样就增加了自由接头11移动的困难。但如果自由接头11以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的是喷嘴或软管时,自由接头11带动喷嘴或软管的移动则较为容易。一般而言,下述的实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适用于自由接头11连接喷嘴或软管的情形,实施例四适用于自由接头11连接后级管道的情形。 
实施例一 
图1为所述管道接头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管道接头包括可拆卸地组装在一起的自由接头11和固定接头1,固定接头1的始端连接有前级管道2,自由接头11的末端连接有喷嘴22。固定接头1内部设有第一阀芯a,第一阀芯a伸出固定接头1一段长度,自由接头11内部设有第二阀芯b,第二阀芯b伸出自由接头11一段长度。 
在图1所示的状态下,自由接头11远离固定接头1,因此第一阀芯a和第二阀芯b彼此分离,自由接头11和固定接头1隔绝并阻止管道中的流体通过,这样在拆卸自由接头11和固定接头1时不会造成管道内部流体的泄露。而如图4所示,自由接头11靠近固定接头1,由于第一阀芯a伸出固定接头1一段长度且第二阀芯b伸出自由接头11一段长度,因此第一阀芯a和第二阀芯b相互受力抵靠,这时第一阀芯a受到第二阀芯b施加的力,第二阀芯b也受到第一阀芯a施加的力,且第一阀芯a和第二阀芯b受到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第一阀芯a和第二阀芯b向各自的后方退去,这时自由接头11和固定接头1连通并使管道中的流体通过,以实现正常的流体输送。 
其中有以下两点需要具体说明。 
第一,为了实现自由接头11靠近或远离固定接头1移动,设置了如图2或图3所示的结构,其中图2和图3为图1中管道接头的局部示意图。 
在图2或图3中,自由接头11的始端套设在固定接头1的末端内,在固定接头1的末端的外表面上设有互相间隔的前挡块5和后挡块10,前挡块5和后挡块10之间设有第一套筒6,第一套筒6的内表面上设有第一台阶,固定接头1的末端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二台阶,在该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之间设有平行于固定接头1的轴线方向延伸的弹性构件7(如弹簧等)。且在与第一套筒6相接触的固定接头1的末端的外表面上设有通孔13,通孔13中设有滚珠9,在自由接头11的始端的外表面上设有与通孔13相对应的凸起12,第一套筒6滑动离开滚珠9后,滚珠9和凸起12相脱离,自由接头11能够靠近或远离固定接头1移动,第一套筒6返回压在滚珠9上后,滚珠9与凸起12相抵靠,自由接头11和固定接头1锁紧。具体如下: 
如图2所示,当第一套筒6在外力的作用下向左滑动离开滚珠9后,通孔13内的滚珠9松动,并且第一套筒6向左滑动到碰触前挡块5时停止,在第一套筒6停止的位置上第一套筒6与滚珠9还有微小接触,这样滚珠9不会从通孔13内脱落,此时自由接头11能够靠近或远离固定接头1移动。如图3所示,当第一套筒6在弹性构件7的回复力作用下向右滑动返回并压在滚珠9上后,第一套筒6、滚珠9以及自由接头11彼此互相压紧,并且第一套筒6向右滑动返回到碰触后挡块10时停止,以防止第一套筒6脱离固定接头1的末端,此时自由接头11和固定接头1锁紧。 
其中通孔13为圆台形通孔,且该圆台形通孔在固定接头11的末端外表面上的孔口大于在固定接头11的末端内表面上的孔口,这有利于滚珠9在通孔13内产生松动。 
而且上述圆台形通孔的数目可以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且在固定接头1的末端的外表面上均匀布置,这样在自由接头11与固定接头1锁紧时,可以使自由接头11以及固定接头1受力均匀。 
为了保证自由接头11与固定接头1锁紧的可靠性,在自由接头11的始端的外表面上设有与通孔13相对应的凸起12,从图2和图3可以看出,凸起12的数目为两排。在图2和图3所示的状态下,位于左侧的一排凸起12用于在自由接头11和固定接头1在隔绝的情况下锁紧时,与通孔13中的滚珠9相抵靠,以保证自由接头11和固定 接头1可靠隔绝。位于右侧的一排凸起12用于在自由接头11和固定接头1在连通的情况下锁紧时,与通孔13中的滚珠9相抵靠,以保证自由接头11和固定接头1可靠连通。其中各排凸起12的位置和数目均与通孔13的位置和数目相对应。 
此外,为防止管道内流体沿自由接头11和固定接头1之间的缝隙产生泄漏,在自由接头11的始端的外表面和固定接头1的末端的内表面之间设有密封圈8。 
第二,为了实现自由接头11和固定接头1连通和隔绝,设置如图1和图4所示第一阀芯a和第二阀芯b的结构。从图1和图4中可看出,固定接头1的末端端面上设有第一通孔1a,第一阀芯a密封地穿设在第一通孔1a中,自由接头11的始端端面上设有与第一通孔1a相对的第二通孔11b,第二阀芯b密封地穿设在第二通孔11b中。 
具体而言,第一阀芯a包括设在固定接头1内部的具有第一接圈通孔2a1的第一接圈2a,第一接圈2a的外端面上设有第一挡圈3a,第一挡圈3a具有与第一接圈通孔2a1相通的第一挡圈通孔3a1和与第一通孔1a相对的第一芯柱通孔3a2,第一通孔1a和第一芯柱通孔3a2中穿设有第一芯柱a,且第一挡圈3a的外端面和固定接头1的末端的内端面之间的第一芯柱a上套有第一弹簧5a。其中第一接圈2a的作用是阻挡第一挡圈3a,可以通过挤压的方式嵌设在固定接头1的内表面上的凹槽中。第一挡圈3a的作用是阻挡第一弹簧5a。第一弹簧5a的作用是在第一芯柱4a施加的压力下向左移动产生压缩变形,并在第一芯柱4a施加的压力消除后恢复变形,并带动第一芯柱4a向右移动。 
第二阀芯b包括设在自由接头11内部的具有第二接圈通孔2b1的第二接圈2b,第二接圈2b的外端面上设有第二挡圈3b,第二挡圈3b具有与第二接圈通孔2b1相通的第二挡圈通孔3b1和与第二通孔11b相对的第二芯柱通孔3b2,第二通孔11b和第二芯柱通孔3b2中穿设有第二芯柱b,且第二挡圈3b的外端面和自由接头11的始端的内端面之间的第二芯柱b上套有第二弹簧5b。其中第二接圈2b的作用是阻挡第二挡圈3b,可以通过挤压的方式嵌设在自由接头11的内表面上的凹槽中。第二挡圈3b的作用是阻挡第二弹簧5b,第二弹簧 5b的作用是在第二芯柱4b施加的压力下向右移动产生压缩变形,并在第二芯柱4b施加的压力消除后恢复变形,并带动第二芯柱4b向左移动。 
这样,当向左滑动第一套筒6并使自由接头11靠近固定接头1移动时,第二阀芯b不断向第一阀芯a靠近,最终自由接头11的始端端面抵靠在固定接头1的末端端面上,此时的结构如图4所示。在图4所示状态下,第一芯柱4a受到第二芯柱4b施加的力,因此第一芯柱4a压缩第一弹簧5a向左移动,且第一芯柱4a逐渐脱离第一通孔1a;同时第二芯柱4b受到第一芯柱4a施加的力,因此第二芯柱4b压缩第二弹簧5b向右移动,且第二芯柱4b逐渐脱离第二通孔11b。这样固定接头1和自由接头11就通过第一通孔1a和第二通孔11b连通了,前级管道2中的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可以通过第一芯柱4a与第一通孔1a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二芯柱4b与第二通孔11b之间的间隙流向喷嘴22,实现了正常的流体传输。 
并且在固定接头1和自由接头11连通之后,松开第一套筒6使其在弹性构件7的回复力作用下向右滑动并压在滚珠9上,这样就可以将固定接头1和自由接头11在当前位置下锁紧,以便维持固定接头1和自由接头11的连通。 
反之,为了拆卸固定接头1和自由接头11,当再次向左滑动第一套筒6时,可以使自由接头11远离固定接头1移动,这样第一芯柱4a在第一弹簧5a的回复力作用下向右移动,并密封地穿设在第一通孔1a中,第二芯柱4b在第二弹簧5b的回复力作用下向左移动,并密封地穿设在第二通孔11b中,此时固定接头1和自由接头11相互隔绝,可以进行拆卸。或者,在固定接头1和自由接头11隔绝之后,松开第一套筒6使其在弹性构件7的回复力作用下向右滑动并压在滚珠9上,这样就可以将固定接头1和自由接头11在当前位置下锁紧,以便维持固定接头1和自由接头11的隔绝。 
从图1和图4可以看出,第一芯柱4a的外端部的尺寸与第一通孔1a的尺寸相适应,以便能够密封地穿设在第一通孔1a中,而且第一芯柱4a的外端部为锥形外端部,该锥形外端部的外端面小于内端面,这样当第一芯柱4a向左移动时能够在第一芯柱4a和第一通孔1a 之间产生间隙。此外,该锥形外端部还能对流量大小进行调节,例如第一芯柱4a向左移动的距离较大时,第一芯柱4a和第一通孔1a之间的间隙就比较大,管道中的流量也就比较大,反之第一芯柱4a向右移动的距离较小时,管道中的流量也比较小。 
同样地,第二芯柱4b的外端部的尺寸与第二通孔11b的尺寸相适应,以便能够密封地穿设在第二通孔11b中,而且第二芯柱4b的外端部为锥形外端部,该锥形外端部的外端面小于内端面。 
实施例二 
图5为所述管道接头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管道接头包括可拆卸地组装在一起的自由接头11和固定接头1,固定接头1的始端连接有前级管道2,自由接头11的末端连接有喷嘴22。固定接头1内部设有第一阀芯a,第一阀芯a伸出固定接头1一段长度,自由接头11内部设有第二阀芯b,第二阀芯b伸出自由接头11一段长度。 
在图5所示的状态下,自由接头11远离固定接头1,因此第一阀芯a和第二阀芯b彼此分离,自由接头11和固定接头1隔绝并阻止管道中的流体通过,这样在拆卸自由接头11和固定接头1时不会造成管道内部流体的泄露。而如图6所示,自由接头11靠近固定接头1,由于第一阀芯a伸出固定接头1一段长度且第二阀芯b伸出自由接头11一段长度,因此第一阀芯a和第二阀芯b相互受力抵靠,这时第一阀芯a受到第二阀芯b施加的力,第二阀芯b也受到第一阀芯a施加的力,且第一阀芯a和第二阀芯b受到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第一阀芯a和第二阀芯b向各自的后方退去,这时自由接头11和固定接头1连通并使管道中的流体通过,以实现正常的流体输送。 
同实施例一一样,本实施例也有以下两点需要具体说明。 
第一,为了实现自由接头11靠近或远离固定接头1移动,在自由接头11的始端的外表面上设有外螺纹,并在固定接头1的末端的内表面上设有内螺纹,自由接头11的始端通过螺纹配合套设在固定接头1的末端内。拧动自由接头11可以使自由接头11向左旋进固定 接头1或向右旋出固定接头1,从而使自由接头11靠近或远离固定接头1。 
其中自由接头11和固定接头1之间的螺纹配合还能够防止管道内的流体从自由接头11和固定接头1之间的缝隙中泄露。 
第二,为了实现自由接头11和固定接头1连通和隔绝,设置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阀芯a和第二阀芯b的结构。从图5和图6可看出,固定接头1的末端端面上设有第一通孔1a,第一阀芯a密封地穿设在第一通孔1a中,自由接头11的始端端面上设有与第一通孔1a相对的第二通孔11b,第二阀芯b密封地穿设在第二通孔11b中。 
如图6所示,第一阀芯a包括设在固定接头1内部的具有第一接圈通孔2a1的第一接圈2a,第一接圈2a的外端面上设有第一挡圈3a,第一挡圈3a具有与第一接圈通孔2a1相通的第一挡圈通孔3a1和与第一通孔1a相对的第一芯柱通孔3a2,第一通孔1a和第一芯柱通孔3a2中穿设有第一芯柱a,且第一挡圈3a的外端面和固定接头1的末端的内端面之间的第一芯柱a上套有第一弹簧5a。其中第一接圈2a的作用是阻挡第一挡圈3a,可以通过挤压的方式嵌设在固定接头1的内表面上的凹槽中。第一挡圈3a的作用是阻挡第一弹簧5a。第一弹簧5a的作用是在第一芯柱4a施加的压力下向左移动产生压缩变形,并在第一芯柱4a施加的压力消除后恢复变形,并带动第一芯柱4a向右移动。 
其中从图6可以看出,第二阀芯b包括设在自由接头11内部的第二接圈2b,第二接圈2b上设有与第二通孔11b相对的第四芯柱通孔2b2,第二通孔11b和第四芯柱通孔2b2中穿设有第二芯柱4b,第二芯柱4b中设有流体通道14,且第二接圈2b的外端面和自由接头11的始端的内端面之间的第二芯柱4b上套有第二弹簧5b。其中第二接圈2b的作用是阻挡第二弹簧5b以及支撑第二芯柱4b,可以通过挤压的方式嵌设在自由接头11的内表面上的凹槽中。第二弹簧5b的作用是在第二芯柱4b施加的压力下向右移动产生压缩变形,并在第二芯柱4b施加的压力消除后恢复变形,并带动第二芯柱4b向左移动。 
这样当拧动自由接头11使其向左旋进固定接头1时,第一芯柱4a和第二芯柱4b逐渐靠近并最终受力抵靠,此时第一芯柱4a受到第 二芯柱4b施加的力,因此第一芯柱4a压缩第一弹簧5a向左移动并逐渐脱离第一通孔1a,第二芯柱4b也受到第一芯柱4a施加的力,因此第二芯柱4b压缩第二弹簧5b向右移动并逐渐脱离第二通孔11b,这样固定接头1和自由接头11就通过第一通孔1a、第二通孔11b以及流体通道14而连通了。前级管道2中的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可以通过第一芯柱4a与第一通孔1a之间的间隙、第二芯柱4b与第二通孔11b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二芯柱4b中的流体通道14而流向喷嘴22,实现了正常的流体传输。 
反之,为了拆卸固定接头1和自由接头11,可以拧动自由接头11使其向右旋出固定接头1,这样第一芯柱4a在第一弹簧5a的回复力作用下向右移动,并密封地穿设在第一通孔1a中,第二芯柱4b在第二弹簧5b的回复力作用下向左移动,并密封地穿设在第二通孔11b中,此时固定接头1和自由接头11相互隔绝,可以进行拆卸。 
在第二芯柱4b中设置流体通道14可以增加流量,还可以简化第二阀芯b的结构。 
从图5和图6可以看出,第一芯柱4a的外端部的尺寸与第一通孔1a的尺寸相适应,以便能够密封地穿设在第一通孔1a中,而且第一芯柱4a的外端部为锥形外端部,该锥形外端部的外端面小于内端面,这样当第一芯柱4a向左移动时能够在第一芯柱4a和第一通孔1a之间产生间隙。此外,该锥形外端部还能对流量大小进行调节,例如第一芯柱4a向左移动的距离较大时,第一芯柱4a和第一通孔1a之间的间隙就比较大,管道中的流量也就比较大,反之第一芯柱4a向右移动的距离较小时,管道中的流量也比较小。 
同样地,第二芯柱4b的外端部的尺寸与第二通孔11b的尺寸相适应,以便能够密封地穿设在第二通孔11b中,而且第二芯柱4b的外端部为锥形外端部,该锥形外端部的外端面小于内端面。而且从图5和图6还可看出,流体通道14包括一条水平的通道和与之相连的上下两条竖直的通道,该上下两条竖直的通道设置在靠近第二芯柱4b的内端面处,这样当第二芯柱4b处于正常状态时(即自由接头11和固定接头1隔绝时),第二通孔11b的孔壁可以对该上下两条竖直的通道进行密封,以防止管道内流体的泄露。 
上面的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适用于自由接头11尺寸小于固定接头1尺寸的情形,下面的实施例三介绍自由接头11尺寸与固定接头1尺寸相同的情形。 
实施例三 
图7为所述管道接头的又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管道接头包括可拆卸地组装在一起的自由接头11和固定接头1,固定接头1的始端连接有前级管道2,自由接头11的末端连接有喷嘴22。固定接头1内部设有第一阀芯a,第一阀芯a伸出固定接头1一段长度,自由接头11内部设有第二阀芯b,第二阀芯b伸出自由接头11一段长度。 
在图7所示的状态下,自由接头11远离固定接头1,因此第一阀芯a和第二阀芯b彼此分离,自由接头11和固定接头1隔绝并阻止管道中的流体通过,这样在拆卸自由接头11和固定接头1时不会造成管道内部流体的泄露。而如图8所示,自由接头11靠近固定接头1,由于第一阀芯a伸出固定接头1一段长度且第二阀芯b伸出自由接头11一段长度,因此第一阀芯a和第二阀芯b相互受力抵靠,这时第一阀芯a受到第二阀芯b施加的力,第二阀芯b也受到第一阀芯a施加的力,且第一阀芯a和第二阀芯b受到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第一阀芯a和第二阀芯b向各自的后方退去,这时自由接头11和固定接头1连通并使管道中的流体通过,以实现正常的流体输送。 
同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一样,本实施例也有以下两点需要具体说明。 
第一,为了实现自由接头11靠近或远离固定接头1移动,在固定接头1的末端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二套筒15,第二套筒15的内表面上设有内螺纹,自由接头11的始端的外表面上设有外螺纹,自由接头11的始端通过螺纹配合套设在第二套筒15内。拧动自由接头11可以使自由接头11向左旋进第二套筒15或向右旋出第二套筒15,从而使自由接头11靠近或远离固定接头1。 
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固定接头1的末端的外表面上也设有外螺 纹,使固定接头1的末端也通过螺纹配合套设在第二套筒15内,这样便于第二套筒15在固定接头1上的安装。 
第二,为了实现自由接头11和固定接头1连通和隔绝,设置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阀芯a和第二阀芯b的结构。从图7和图8可看出,固定接头1的末端端面上设有第一通孔1a,第一阀芯a密封地穿设在第一通孔1a中,自由接头11的始端端面上设有与第一通孔1a相对的第二通孔11b,第二阀芯b密封地穿设在第二通孔11b中。 
具体而言,第一阀芯a包括设在固定接头1内部的第一接圈2a,第一接圈2a具有用于流体通过的第一接圈通孔2a1和与第一通孔1a相对的第三芯柱通孔2a2,第一通孔1a和第三芯柱通孔2a2中穿设有第一芯柱4a,且第一接圈2a的外端面和固定接头1的末端的内端面之间的第一芯柱4a上套有第一弹簧5a。其中第一接圈2a的作用是阻挡第一弹簧5a以及支撑第一芯柱4a,可以通过挤压的方式嵌设在固定接头1的内表面上的凹槽中。第一弹簧5a的作用是在第一芯柱4a施加的压力下向左移动产生压缩变形,并在第一芯柱4a施加的压力消除后恢复变形,并带动第一芯柱4a向右移动。 
第二阀芯b包括设在自由接头11内部的第二接圈2b,第二接圈2b具有用于流体通过的第二接圈通孔2b1和与第二通孔11b相对的第四芯柱通孔2b2,第二通孔11b和第四芯柱通孔2b2中穿设有第二芯柱4b,且第二接圈2b的外端面和自由接头11的始端的内端面之间的第二芯柱4b上套有第二弹簧5b。其中第二接圈2b的作用是阻挡第二弹簧5b以及支撑第二芯柱4b,可以通过挤压的方式嵌设在自由接头11的内表面上的凹槽中。第二弹簧5b的作用是在第二芯柱4b施加的压力下向右移动产生压缩变形,并在第二芯柱4b施加的压力消除后恢复变形,并带动第二芯柱4b向左移动。 
这样,当拧动自由接头11使其向左旋进第二套筒15时,第一芯柱4a和第二芯柱4b逐渐靠近并最终受力抵靠,此时第一芯柱4a受到第二芯柱4b施加的力,第一芯柱4a压缩第一弹簧5a向左移动并逐渐脱离第一通孔1a,第二芯柱4b也受到第一芯柱4a施加的力,第二芯柱4b压缩第二弹簧5b向右移动并逐渐脱离第二通孔11b,这样固定接头1和自由接头11通过第一通孔1a和第二通孔11b就连通了。 前级管道2中的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可以通过第一芯柱4a与第一通孔1a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二芯柱4b与第二通孔11b之间的间隙流向喷嘴22,实现了正常的流体传输。 
反之,为了拆卸固定接头1和自由接头11,可以拧动自由接头11使其向右旋出第二套筒15,这样第一芯柱4a在第一弹簧5a的回复力作用下向右移动,并密封地穿设在第一通孔1a中,第二芯柱4b在第二弹簧5b的回复力作用下向左移动,并密封地穿设在第二通孔11b中,此时固定接头1和自由接头11相互隔绝,可以进行拆卸。 
其中,第一芯柱4a的外端设有尺寸大于第一通孔1a的第一挡片4a1,以便第一挡片4a1能够对第一通孔1a进行密封,第一挡片4a1的外端面设有尺寸小于第一通孔1a的第一推杆4a2,以便当第一芯柱4a向左移动时在第一通孔1a和第一推杆4a2之间产生间隙。其中第一芯柱4a、第一挡片4a1以及第一推杆4a2可以通过本领域中常用的方法进行连接,如卡扣连接、螺纹连接等。 
第二芯柱4b的外端设有尺寸大于第二通孔11b的第二挡片4b1,以便第二挡片4b1能够对第二通孔11b进行密封,第二挡片4b 1的外端面设有尺寸小于第二通孔11b的第二推杆4b2,以便当第二芯柱4b向右移动时在第二通孔11b和第二推杆4b2之间产生间隙。其中第二芯柱4b、第二挡片4b 1以及第二推杆4b2也可以通过本领域中常用的方法进行连接,如卡扣连接、螺纹连接等。 
上面的三个实施例中,自由接头11可以和喷嘴22一体成型。 
实施例四 
图9为所述管道接头的再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管道接头包括可拆卸地组装在一起的自由接头11和固定接头1,固定接头1的始端连接有前级管道2,自由接头11的末端连接有后级管道22。固定接头1内部设有第一阀芯a,第一阀芯a伸出固定接头1一段长度,自由接头11内部设有第二阀芯b,第二阀芯b伸出自由接头11一段长度。 
在图9所示的状态下,自由接头11远离固定接头1,因此第一 阀芯a和第二阀芯b彼此分离,自由接头11和固定接头1隔绝并阻止管道中的流体通过,这样在拆卸自由接头11和固定接头1时不会造成管道内部流体的泄露。而如图10所示,自由接头11靠近固定接头1,由于第一阀芯a伸出固定接头1一段长度且第二阀芯b伸出自由接头11一段长度,因此第一阀芯a和第二阀芯b相互受力抵靠,这时第一阀芯a受到第二阀芯b施加的力,第二阀芯b也受到第一阀芯a施加的力,且第一阀芯a和第二阀芯b受到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第一阀芯a和第二阀芯b向各自的后方退去,这时自由接头11和固定接头1连通并使管道中的流体通过,以实现正常的流体输送。 
同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一样,本实施例也有以下两点需要具体说明。 
第一,为了实现自由接头11靠近或远离固定接头1移动,在自由接头11的始端连接固定接头1、末端连接后级管道22,且固定接头1和后级管道22相互间隔,这样有利于操作人员用手或使用工具抓握固定接头1和后级管道22之间的自由接头部分。其中在固定接头1的末端的内表面上设有第一内螺纹,后级管道22的始端的内表面上设有第二内螺纹,自由接头11的外表面上设有外螺纹,且自由接头11的始端通过螺纹配合套设在固定接头1内、末端通过螺纹配合套设在后级管道22内。 
拧动自由接头11可以使自由接头11向左移动以靠近固定接头1而远离后级管道22,或向右移动以远离固定接头1而靠近后级管道22,从而使自由接头11靠近或远离固定接头1。其中,自由接头11可以在固定接头1和后级管道22之间来回移动,并不会带动后级管道22移动,这种结构适用于自由接头11连接后级管道22且不方便带动后级管道22移动的情形下。 
第二,为了实现自由接头11和固定接头1连通和隔绝,设置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一阀芯a和第二阀芯b的结构。从图9和图10中可看出,固定接头1的末端端面上设有第一通孔1a,第一阀芯a密封地穿设在第一通孔1a中,自由接头11的始端端面上设有与第一通孔1a相对的第二通孔11b,第二阀芯b密封地穿设在第二通孔11b中。 
具体而言,第一阀芯a包括设在固定接头1内部的具有第一接圈通孔2a1的第一接圈2a,第一接圈2a的外端面上设有第一挡圈3a,第一挡圈3a具有与第一接圈通孔2a1相通的第一挡圈通孔3a1和与第一通孔1a相对的第一芯柱通孔3a2,第一通孔1a和第一芯柱通孔3a2中穿设有第一芯柱a,且第一挡圈3a的外端面和固定接头1的末端的内端面之间的第一芯柱a上套有第一弹簧5a。其中第一接圈2a的作用是阻挡第一挡圈3a,可以通过挤压的方式嵌设在固定接头1的内表面上的凹槽中。第一挡圈3a的作用是阻挡第一弹簧5a。第一弹簧5a的作用是在第一芯柱4a施加的压力下向左移动产生压缩变形,并在第一芯柱4a施加的压力消除后恢复变形,并带动第一芯柱4a向右移动。 
第二阀芯b包括设在自由接头11内部的具有第二接圈通孔2b1的第二接圈2b,第二接圈2b的外端面上设有第二挡圈3b,第二挡圈3b具有与第二接圈通孔2b 1相通的第二挡圈通孔3b 1和与第二通孔11b相对的第二芯柱通孔3b2,第二通孔11b和第二芯柱通孔3b2中穿设有第二芯柱b,且第二挡圈3b的外端面和自由接头11的始端的内端面之间的第二芯柱b上套有第二弹簧5b。其中第二接圈2b的作用是阻挡第二挡圈3b,可以通过挤压的方式嵌设在自由接头11的内表面上的凹槽中。第二挡圈3b的作用是阻挡第二弹簧5b,第二弹簧5b的作用是在第二芯柱4b施加的压力下向右移动产生压缩变形,并在第二芯柱4b施加的压力消除后恢复变形,并带动第二芯柱4b向左移动。 
这样,当向左移动自由接头11使其靠近固定接头1时,第二阀芯b不断向第一阀芯a靠近,最终自由接头11的始端端面抵靠在固定接头1的末端端面上,此时的结构如图10所示。在图10所示状态下,第一芯柱4a受到第二芯柱4b施加的力,因此第一芯柱4a压缩第一弹簧5a向左移动,且第一芯柱4a逐渐脱离第一通孔1a,第二芯柱4b也受到第一芯柱4a施加的力,因此第二芯柱4b压缩第二弹簧5b向右移动,且第二芯柱4b逐渐脱离第二通孔11b,这样固定接头1和自由接头11就通过第一通孔1a和第二通孔11b连通了,前级管道2中的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可以通过第一芯柱4a与第一通孔1a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二芯柱4b与第二通孔11b之间的间隙流向喷 嘴22,实现了正常的流体传输。 
反之,为了拆卸固定接头1和自由接头11,向右移动自由接头11使其远离固定接头1,这样第一芯柱4a在第一弹簧5a的回复力作用下向右移动,并密封地穿设在第一通孔1a中,第二芯柱4b在第二弹簧5b的回复力作用下向左移动,并密封地穿设在第二通孔11b中,此时固定接头1和自由接头11相互隔绝,可以进行拆卸。 
从图9和图10可以看出,第一芯柱4a的外端部的尺寸与第一通孔1a的尺寸相适应,以便能够密封地穿设在第一通孔1a中,而且第一芯柱4a的外端部为锥形外端部,该锥形外端部的外端面小于内端面,这样当第一芯柱4a向左移动时能够在第一芯柱4a和第一通孔1a之间产生间隙。此外,该锥形外端部还能对流量大小进行调节,例如第一芯柱4a向左移动的距离较大时,第一芯柱4a和第一通孔1a之间的间隙就比较大,管道中的流量也就比较大,反之第一芯柱4a向右移动的距离较小时,管道中的流量也比较小。 
同样地,第二芯柱4b的外端部的尺寸与第二通孔11b的尺寸相适应,以便能够密封地穿设在第二通孔11b中,而且第二芯柱4b的外端部为锥形外端部,该锥形外端部的外端面小于内端面。 
具体从图9和图10中还可以看出,第二接圈2b与自由接头11为一体成型结构。 
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输送系统的实施例,如图11所示,所述输送系统包括储存设备16和应用设备17,储存设备16用于储存待输送的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该流体具体应用于应用设备17上,在储存设备16和应用设备17之间设有两段管道18、19,且在两段管道18、19之间的连接处设有管道接头20。具体参见图1、图5、图7或图9所示,所述管道接头包括可拆卸地组装在一起的自由接头11和固定接头1,固定接头1内部设有第一阀芯a,自由接头11内部设有第二阀芯b,自由接头11靠近固定接头1移动使第一阀芯a和第二阀芯b相互受力抵靠时,自由接头11和固定接头1连通并使管道中的流体通过,自由接头11远离固定接头1移动使第一阀芯a和第二阀芯b分离时,自由接头11和固定接头1隔绝并 阻止管道中的流体通过。 
本实施例提供的输送系统,其中自由接头11靠近固定接头1移动使第一阀芯a和第二阀芯b相互受力抵靠时,自由接头11和固定接头1连通并使管道中的流体通过,此时可以保证流体的正常传输;自由接头11远离固定接头1移动使第一阀芯a和第二阀芯b分离时,自由接头11和固定接头1隔绝并阻止管道中的流体通过,此时在自由接头11处以及在固定接头1处对管道中的流体形成密封,管道中的流体无法通过自由接头11或固定接头1流出,因此在拆卸管道时不会产生流体的泄露现象。 
虽然图11所示实施例显示仅设有两段管道18、19,但并不局限于此,还可以设置三段或三段以上的管道。并且在该三段或三段以上的管道中,可以在每两段管道之间的至少一个连接处设置一个上述的管道接头20。其中该管道接头20的结构与上述管道接头实施例中所述管道接头的结构相同,因此能够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系统可以为气体输送系统或液体输送系统,尤其是可以为毒性、腐蚀性或易燃易爆液体或气体的输送系统,如输送腐蚀性清洗液、煤气、天然气等的输送系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7)

1.一种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地组装在一起的自由接头和固定接头,所述固定接头的末端端面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密封地穿设有第一阀芯,所述自由接头的始端端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密封地穿设有第二阀芯,所述自由接头靠近所述固定接头移动使所述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相互受力抵靠时,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通并使管道中的流体通过,所述自由接头远离所述固定接头移动使所述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分离时,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隔绝并阻止管道中的流体通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接头的始端套设在所述固定接头的末端内,在所述末端的外表面上设有互相间隔的前挡块和后挡块,所述前挡块和后挡块之间设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内表面上设有第一台阶,所述末端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二台阶,在所述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之间设有平行于所述固定接头的轴线方向延伸的弹性构件;
且在与所述第一套筒相接触的所述末端的外表面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设有滚珠,在所述始端的外表面上设有与所述通孔相对应的凸起,所述第一套筒滑动离开所述滚珠后,所述滚珠和所述凸起相脱离,所述自由接头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接头移动;所述第一套筒返回压在所述滚珠上后,所述滚珠与所述凸起相抵靠,所述自由接头和固定接头锁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圆台形通孔,且所述圆台形通孔在所述末端外表面上的孔口大于在所述末端内表面上的孔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形通孔的数目为至少两个,且在所述末端的外表面上均匀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接头的始端的外表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固定接头的末端的内表面上设有内螺纹,所述自由接头的始端通过螺纹配合套设在所述固定接头的末端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接头的末端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的内表面上设有内螺纹,所述自由接头的始端的外表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自由接头的始端通过螺纹配合套设在所述第二套筒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接头的末端的外表面上也设有外螺纹,所述固定接头的末端也通过螺纹配合套设在所述第二套筒内。
8.根据权利要求2、5或6所述的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接头的末端连接有喷嘴,且所述自由接头与所述喷嘴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接头的始端连接所述固定接头、末端连接后级管道,且所述固定接头和所述后级管道相互间隔;
所述固定接头的末端的内表面上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后级管道的始端的内表面上设有第二内螺纹,所述自由接头的外表面上设有外螺纹,且所述自由接头的始端通过螺纹配合套设在所述固定接头内、末端通过螺纹配合套设在所述后级管道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阀芯包括设在所述固定接头内部的具有第一接圈通孔的第一接圈,所述第一接圈的外端面上设有第一挡圈,所述第一挡圈具有与所述第一接圈通孔相通的第一挡圈通孔和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的第一芯柱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一芯柱通孔中穿设有第一芯柱,且所述第一挡圈的外端面和所述固定接头的末端的内端面之间的第一芯柱上套有第一弹簧;或
所述第一阀芯包括设在所述固定接头内部的第一接圈,所述第一接圈具有用于流体通过的第一接圈通孔和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的第三芯柱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三芯柱通孔中穿设有第一芯柱,且所述第一接圈的外端面和所述固定接头的末端的内端面之间的第一芯柱上套有第一弹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柱的外端部的尺寸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尺寸相适应,且所述外端部为锥形外端部,所述锥形外端部的外端面小于内端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柱的外端设有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挡片,所述第一挡片的外端面设有尺寸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推杆。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阀芯包括设在所述自由接头内部的具有第二接圈通孔的第二接圈,所述第二接圈的外端面上设有第二挡圈,所述第二挡圈具 有与所述第二接圈通孔相通的第二挡圈通孔和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的第二芯柱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二芯柱通孔中穿设有第二芯柱,且所述第二挡圈的外端面和所述自由接头的始端的内端面之间的第二芯柱上套有第二弹簧;或
所述第二阀芯包括设在所述自由接头内部的第二接圈,所述第二接圈具有用于流体通过的第二接圈通孔和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的第四芯柱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第四芯柱通孔中穿设有第二芯柱,且所述第二接圈的外端面和所述自由接头的始端的内端面之间的第二芯柱上套有第二弹簧;或
所述第二阀芯包括设在所述自由接头内部的第二接圈,所述第二接圈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的第四芯柱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第四芯柱通孔中穿设有第二芯柱,所述第二芯柱中设有流体通道,且所述第二接圈的外端面和所述自由接头的始端的内端面之间的第二芯柱上套有第二弹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芯柱的外端部的尺寸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尺寸相适应,且所述外端部为锥形外端部,所述锥形外端部的外端面小于内端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芯柱的外端设有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二挡片,所述第二挡片的外端面设有尺寸小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二推杆。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圈与所述自由接头一体成型。
17.一种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存设备和应用设备,在所述储存设备和应用设备之间设有至少两段管道,且在每两段管道之间的至少一个连接处设有如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的管道接头。 
CN2010202736178U 2010-07-23 2010-07-23 管道接头及具有该管道接头的输送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109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736178U CN201810910U (zh) 2010-07-23 2010-07-23 管道接头及具有该管道接头的输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736178U CN201810910U (zh) 2010-07-23 2010-07-23 管道接头及具有该管道接头的输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10910U true CN201810910U (zh) 2011-04-27

Family

ID=43893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73617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10910U (zh) 2010-07-23 2010-07-23 管道接头及具有该管道接头的输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810910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89060A (zh) * 2014-07-04 2014-10-08 陈建平 一种拉断阀
CN105507808A (zh) * 2016-01-11 2016-04-20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井下钻具电机
CN105508775A (zh) * 2016-01-11 2016-04-20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油路连通装置
CN105582630A (zh) * 2016-03-14 2016-05-18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消防用炮头及消防水炮
CN107957003A (zh) * 2017-11-28 2018-04-24 张家港汇普光学材料有限公司 用于硫化锌制作的硫化氢钢瓶升温防冻装置
CN108061327A (zh) * 2018-01-11 2018-05-22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吸油烟机和用于吸油烟机的清洗系统
CN109578793A (zh) * 2018-12-18 2019-04-05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一种可屏蔽低温的油滤压差指示机构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89060A (zh) * 2014-07-04 2014-10-08 陈建平 一种拉断阀
CN105507808A (zh) * 2016-01-11 2016-04-20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井下钻具电机
CN105508775A (zh) * 2016-01-11 2016-04-20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油路连通装置
CN105582630A (zh) * 2016-03-14 2016-05-18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消防用炮头及消防水炮
CN107957003A (zh) * 2017-11-28 2018-04-24 张家港汇普光学材料有限公司 用于硫化锌制作的硫化氢钢瓶升温防冻装置
CN108061327A (zh) * 2018-01-11 2018-05-22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吸油烟机和用于吸油烟机的清洗系统
CN108061327B (zh) * 2018-01-11 2020-11-24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吸油烟机和用于吸油烟机的清洗系统
CN109578793A (zh) * 2018-12-18 2019-04-05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一种可屏蔽低温的油滤压差指示机构
CN109578793B (zh) * 2018-12-18 2020-04-21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一种可屏蔽低温的油滤压差指示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10910U (zh) 管道接头及具有该管道接头的输送系统
US9732893B2 (en) Rapid-connect coupler
TWI367292B (en) A quick coupling for joining together two pipes for conveying a gas under pressure
CN205745514U (zh) 拉索式紧急拉断阀
CN104295839A (zh) 一种防污染的水下单路液压快速接头及其应用方法
US2471798A (en) Self-closing pipe coupling
EP2376741B1 (en) Hydraulic coupling
AU2015101965A4 (en) Fluid supply apparatus
CN107774638B (zh) 一种管道清扫装置
CN101101079A (zh) 螺纹件的快速联接装置
GB2433565A (en) A stab connector for use in subsea applications
CN204226915U (zh) 一种快速接头
CN208417895U (zh) 一种干式接头
CN114593291B (zh) 一种消防水带用快速接头
CN107917297B (zh) 一种低漏率高寿命双向带压插拔快速断接器
CN207213411U (zh) 一种非金属管道用的接头
CN210830942U (zh) 新型快速接头
CN102537584A (zh) 一种气体减压装置
US6942193B2 (en) Self-sealing end fitting
AU2003218973A1 (en) Coupling for cryogenic media
CN117231829B (zh) 一种防爆防漏的高压油管组件
CN105627006A (zh) 一种快速插拔接头
CN212960356U (zh) 一种气体管路连接装置
CN214618297U (zh) 管连接器和航空发动机
US20140345712A1 (en) Lower effort quick-disconnect coupl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BOE PHOTOELECTRICITY SCIENCE + TECHNOLOGY

Effective date: 20150702

Owner name: JINGDONGF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IJING BOE PHOTOELECTRICIT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70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702

Address after: 100015 Jiuxianqiao Road, Beijing, No. 10, No.

Patentee after: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BOE Photoelectricit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West Central Road, No. 8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BOE Photoelectricit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2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