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05034U - 卡缘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卡缘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05034U
CN201805034U CN2010205344258U CN201020534425U CN201805034U CN 201805034 U CN201805034 U CN 201805034U CN 2010205344258 U CN2010205344258 U CN 2010205344258U CN 201020534425 U CN201020534425 U CN 201020534425U CN 201805034 U CN201805034 U CN 2018050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sub
groove
fixture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53442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包·艾德蒙
杨扬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LLC
Priority to CN20102053442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8050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050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0503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卡缘连接器,包含位于电路板相对两板面上的第一子连接器及第二子连接器。该第一子连接器包含具有第一插接槽的第一绝缘本体及若干收容于该第一绝缘本体的第一导电端子。该第二子连接器包含具有第二插接槽的第二绝缘本体及若干收容于该第二绝缘本体的第二导电端子。该电路板具有与该第一插接槽、该第二插接槽一一对应并相通的开槽。电子卡由该第一插接槽插入并顺序进入开槽及第二插接槽直至最终对接位置,其上的第一排接触垫与第一子连接器的第一导电端子接触,第二排接触垫与第二子连接器的第二导电端子接触,从而实现双排高密度扩展。同时,本实用新型兼有单排端子设计的尺寸及布线等优点,可进行稳定的高速信号传输。

Description

卡缘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缘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密度扩充卡缘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用于连接存储模块卡或扩充卡的卡缘连接器为单排端子的设计。然随着电子产品高度集成、小型化的趋势,双排端子设计的卡缘连接器越来越多的被使用。
如图1所示,美国专利US05024609号公开一种双排式卡缘连接器8。该卡缘连接器8包含一绝缘本体80、若干上排端子81,及若干下排端子82。该绝缘本体80具有位于上部的上对接空间800,及位于下部的下对接空间801。各上排端子81具有一接触部810、一焊接部812,及一连接该接触部810与焊接部812的连接部811;同样各下排端子82也具有一接触部820、一焊接部822,及一连接该接触部820与焊接部822的连接部821。其中该上排端子81的接触部810收容于上对接空间800,该下排端子82的接触部820收容于下对接空间801;而上排端子81与下排端子82中的两两相对者之间由一绝缘隔离部803隔开,避免两者间可能的电连接造成相互干扰。
当一配合的具有双排触点的子电路板或存储模块卡(未图示)插入该卡缘连接器8时,其上的上排触点可与上排端子81的接触部810在上对接空间800接触,其上的下排触点可与下排端子82的接触部810在下对接空间801接触。该上排端子81的焊接部812与下排端子82的焊接部822均延伸于绝缘本体80下方,从而进一步焊接至同一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未图示)上。
该卡缘连接器8揭露了一种具有上排端子81与下排端子82的卡缘连接器构造,提供了双排扩展的高密度连接。但是其上排端子81及下排端子82都收容在同一个绝缘本体80内且需相互隔离,因此绝缘本体80需要有较单排端子设计的卡缘连接器更大的宽度来收容上下排端子81、82。同时该卡缘连接器8的上排端子81与下排端子82是安装在PCB板的同一侧面上,PCB板需更大的面积以提供更多的焊垫(solder pad)供该卡缘连接器8的上排端子81与下排端子82焊接;而密集分布的上排端子81的焊接部812与下排端子82的焊接部822必然使得PCB板上的相应焊垫之间空间狭小,相应的布线会相当困难。再者,因为该卡缘连接器8的上排端子81的接触部810与下排端子82的接触部820位于不同的高度,一方面会造成上端子81与下排端子82的长短不同,使得上排与下排端子81、82的弹性力不同;导致在接触电子卡时对电子卡上触点的正向接触力不同,造成信号传输的不稳定;另一方面,也使得该卡缘连接器8在PCB板的一侧面上具有较高的高度。
鉴于上述种种缺点,上述双排端子设计的卡缘连接器虽提供了高密度扩展的能力,然仍需进一步改进以更好的满足产品高集成化、小型化的优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缘连接器,其以小型化的结构提供高密度扩展的能力,且信号传输稳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一卡缘连接器包含第一子连接器、第二子连接器,及电路板。该第一子连接器与该第二子连接器位于该电路板的相对两板面。该第一子连接器包含具有第一插接槽的第一绝缘本体及若干收容于该第一绝缘本体的第一导电端子,该第二子连接器包含具有第二插接槽的第二绝缘本体及若干收容于该第二绝缘本体的第二导电端子。该电路板具有与该第一插接槽、该第二插接槽一一对应并相通的开槽。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具有相同的结构,且相应的该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是相对于该电路板呈镜像设置。该第一导电端子包含一干涉安装在该第一子连接器的端子安装槽内的固定部、一自该固定部一端朝下延伸出该第一子连接器的端子安装槽外的焊接部、一自该固定部另一端朝上延伸且反折朝下略呈开口朝下的U形的接触部,且该接触部凸伸于该第一插接槽内。该第二导电端子包含一干涉安装在该第二子连接器的端子安装槽内的固定部、一自该固定部一端朝上延伸出该第二子连接器的端子安装槽外的焊接部、一自该固定部另一端朝下延伸且反折朝上略呈开口朝上的U形的接触部,且该接触部凸伸于该第二插接槽内。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子连接器具有第一固定件,该第二子连接器具有第二固定件,该电路板具有收容固定该第一固定件与该第二固定件的固定孔。该第一固定件是自该第一绝缘本体两端向该第二子连接器方向呈圆柱状凸伸,且其上设有一收容槽。该第二固定件为一金属件,该第二绝缘本体上设有卡槽固定该第二固定件。该第二固定件具有固定于该卡槽的固定部,及凸伸于该卡槽外而进一步相应收容于该第一固定件的收容槽及该电路板的固定孔的卡持部。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插接槽内设有横亘其中的第一凸肋;该第二插接槽内对应该第一凸肋的位置上设有横亘其中的第二凸肋。该第一凸肋上设有一收容槽;该第二凸肋上设有一卡槽;对应该第一凸肋与第二凸肋,该电路板上设有对应的另一固定孔;该第二子连接器具有另一第二固定件,其具有固定于该第二凸肋的卡槽的固定部,及凸伸于该卡槽外而进一步相应收容于该第一凸肋的该收容槽及该电路板的该另一固定孔的卡持部。该固定孔呈圆形,其直径较该第一固定件的直径及该第二固定件的卡持部的宽度小。该第一子连接器进一步包含至少一退卡件,该第一绝缘本体的基部的至少一端设置有一安装部;该退卡件安装于该安装部上。该电路板上进一步设有收容孔,该退卡件具有一枢转于该安装部上的主体部、一自该主体部一端延伸的操作部及锁扣部,及一自该主体部另一端延伸的推出部;该推出部收容于该收容孔。
本实用新型的卡缘连接器具有分别安装于电路板两侧的第一子连接器与第二子连接器,因而相对于现有的双排端子设计的卡缘连接器,在缩减绝缘本体的高度、宽度及长度的条件下布设双排的导电端子,且能保证信号稳定传输;相对于现有的单排端子的卡缘连接器,则在不增加高度、宽度及长度的条件下布设双排的导电端子实现高密度扩展,增加导电端子数量以进行更多线路的高速信号传输。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现有卡缘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及其配合电子卡的立体图;
图3、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的第一子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的第二子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对接一配合电子卡时的侧视图;
图9是沿图8中AA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10是沿图8中BB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11是沿图8中CC线截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其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3、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1包含一第一子连接器2、一第二子连接器3,及一电路板4;该第一子连接器2与第二子连接器3分别安装于该电路板4的相对两板面。以下为描述方便,以该第一子连接器2所在的电路板4的一面为上板面,以该第二子连接器3所在的电路板4的一面为下板面。一匹配的电子卡5,如内存模块卡或子电路板,可由上至下插入该卡缘连接器1而同时与该第一子连接器2、第二子连接器3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该电子卡5是一内存模块卡,包含位于下方的对接部50及左右相对的两锁定侧51。该对接部50的两相对板面上分别上下设置第一排接触垫500与第二排接触垫501,其中第一排接触垫500是用于与第一子连接器2对接,第二排接触垫501用于与第二子连接器3对接。该对接部50具有一横跨该第一排接触垫500与第二排接触垫501的凹口503,较佳的该凹口503是偏离该对接部50的中心;各锁定侧51具有一锁卡口510。
结合图3、4、5、6,该第一子连接器2包含一第一绝缘本体20、若干第一导电端子21,及一对退卡件22。
该第一绝缘本体20包含一延纵长方向延伸的基部200,及一对自该基部200相应两端朝上凸伸的安装部201。该基部200具有一面向电子卡5的对接面202,及一与该对接面202相对且面向电路板4上板面的安装面203。基部200上形成一贯穿该对接面202至安装面203的第一插接槽204,若干端子安装槽205形成于第一插接槽204的相对侧壁上。该若干第一导电端子21即收容于相应的端子安装槽205内。各安装部201自基部200的对接面202向上凸伸,具有一与第一插接槽204相通的收容空间207。该收容空间207的两相对侧壁上分别贯穿一枢转孔208。该基部200的两端自安装面203向下凸伸一圆柱状的第一固定件23,即该第一固定件23是自该第一绝缘本体20两端向该第二子连接器3方向呈圆柱状凸伸。该第一固定件23上横贯一收容槽230。对应电子卡5上的凹口503,该基部200于第一插接槽204内设有一横亘的第一凸肋24,该第一凸肋24亦自安装面203向对接面202方向凹陷一收容槽230。
各第一导电端子21分别包含一干涉安装在该端子安装槽205内的固定部212、一自固定部212一端朝下延伸出端子安装槽205外的焊接部211、一自固定部212另一端朝上延伸且反折朝下略呈开口朝下的U形的接触部210,且该接触部210凸伸于第一插接槽204内。焊接部211进一步延伸于第一绝缘本体20的安装面203以焊接至电路板4上。
各退卡件22包含一主体部220、一操作部221、一位于主体部220下方的推出部222,及一位于主体部220上方的锁扣部223。该主体部220构建为可旋转的在安装部201的收容空间207内移动,其相对两侧壁224的外表面分别具有一对应安装部201上枢转孔208设置的枢轴225。操作部221自主体部220的顶壁的外侧凸伸。通过按压该操作部221,使相应退卡件22借由枢接于枢转孔208内的枢轴225于一锁定位置(如图8所示)或一释放位置(如图2所示)间旋转。
结合图3、4、6、7所示,该第二子连接器3包含一第二绝缘本体30,及若干第二导电端子31。该第二绝缘本体30呈纵长延伸的长方体状,具有一面向电路板4下板面的安装面300。该第二绝缘本体30上由安装面300贯穿至其相对面(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不贯穿)形成一第二插接槽302。若干端子安装槽303形成于第二插接槽302的相对侧壁上,该若干第二导电端子31即收容于相应的端子安装槽303内。对应电子卡5上的凹口503或是对应第一凸肋24的位置上,该第二插接槽302内设有一横亘的第二凸肋32。该第二绝缘本体30的两端及该第二凸肋32分别自安装面300向下凹设一卡槽304,若干第二固定件33收容于相应的卡槽304内。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固定件33为一U形金属件,包含位于下方的固定部330及位于上方的卡持部331。该固定部330上设有若干凸刺状干涉部,该第二固定件33借由固定部330固定于卡槽304内。该卡持部331呈卡勾状,并凸伸于卡槽304外(参见附图9、10)。
该第二导电端子31与第一导电端子21具有同样的结构,但与相应的第一导电端子21相对于电路板4呈镜像设置。即,各第二导电端子31分别包含一干涉安装在该端子安装槽303内的固定部312、一自固定部312一端朝上延伸出该端子安装槽303外的焊接部311、一自固定部312另一端朝下延伸且反折朝上略呈开口朝上的U形的接触部310,且该接触部310凸伸于第二插接槽302内。焊接部310进一步延伸于第二绝缘本体30的安装面300以焊接至电路板4上。
如图3、4所示,该电路板4具有一贯穿其上、下板面的开槽40,该开槽40与第一插接槽204及第二插接槽302一一对应并相通。开槽40两侧于该电路板4的上板面对应第一导电端子21的焊接部211位置设有若干焊垫42,同样于该电路板4的下板面对应第二导电端子31的焊接部311位置设有若干焊垫42。开槽40两端分别设有贯穿上、下板面的收容孔44及固定孔45。该收容孔44大致呈长方形,位于该开槽40与固定孔45之间,供第一子连接器2的退卡件22的主体部220的下端及推出部222收容其中(参见图6)。该固定孔45大致呈圆形,其直径较第一子连接器2的第一固定件23的直径及第二子连接器3的第二固定件33的卡持部331的宽度略小。此外,开槽40上对应电子卡5上凹口503或是第一凸肋24与第二凸肋32的位置处也设有一固定孔45。
具体的结合图8、9、10、11,第一子连接器2的第一固定件23插入该电路板4两端的固定孔45内而被紧密夹持其中,第二子连接器3的第二固定件33凸伸于卡槽304外的部分也插入所有相应固定孔45内,依靠其上卡持部331与固定孔45的干涉而固定其中;且第二固定件33的卡持部331突出固定孔45的部份是收容于第一固定件23上的收容槽230。在退卡件22处于释放状态时,将电子卡5由上至下依次插入相通的第一插接槽204、开槽40,及第二插接槽302直至最终对接位置,此时其上的第一排接触垫500与第一子连接器2的第一导电端子21对接,其上的第二排接触垫501与第二子连接器3上的第二导电端子31对接。在插入过程中,电子卡5的对接部50会压迫退卡件22的推出部222从而使退卡件22由其释放位置转为锁定位置,此时锁扣部223卡于电子卡5的锁定侧51的锁卡口510而将其锁定。在退卡时,需按压操作部221使退卡件22由锁卡位置转为退卡位置,由推出部222将电子卡5自该卡缘连接器1内推出。
可见,由于第一子连接器2与第二子连接器3分别安装于电路板4的相对两板面,具有普通单排端子设计的卡缘连接器的优点。如,该卡缘连接器1的第一导电端子21与第二导电端子31可分别焊接于电路板4两板面上的焊垫42,仅占据电路板较小面积即可,且使电路板具有较充裕的布线空间。其次,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导电端子21与第二导电端子31可设计为相同的结构形状,从而在对接时对电子卡5的上排接触垫500与下排接触垫501产生相同的正向接触力,保证信号稳定传输。再者,本实用新型的卡缘连接器1使得电子卡5在插接后可部分下沉于电路板4,在电路板4上具有较低的高度。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卡缘连接器1相对于现有的双排端子设计的卡缘连接器,在缩减绝缘本体的高度、宽度及长度的条件下布设双排的导电端子,且能保证信号稳定传输;相对于现有的单排端子的卡缘连接器,则在不增加高度、宽度及长度的条件下布设双排的导电端子实现高密度扩展,增加导电端子数量以进行更多线路的高速信号传输。
上述实施例仅是为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如电路板的类型、第一子连接器2与第二子连接器3固定至电路板4的方式、导电端子的结构等等均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所涵盖。

Claims (12)

1.一种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卡缘连接器包含第一子连接器、第二子连接器,及电路板;该第一子连接器与该第二子连接器位于该电路板的相对两板面;该第一子连接器包含具有第一插接槽的第一绝缘本体及若干收容于该第一绝缘本体的第一导电端子;该第二子连接器包含具有第二插接槽的第二绝缘本体及若干收容于该第二绝缘本体的第二导电端子;该电路板具有与该第一插接槽、该第二插接槽一一对应并相通的开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具有相同的结构,且相应的该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是相对于该电路板呈镜像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电端子包含一干涉安装在该第一子连接器的端子安装槽内的固定部、一自该固定部一端朝下延伸出该第一子连接器的端子安装槽外的焊接部、一自该固定部另一端朝上延伸且反折朝下略呈开口朝下的U形的接触部,且该接触部凸伸于该第一插接槽内;该第二导电端子包含一干涉安装在该第二子连接器的端子安装槽内的固定部、一自该固定部一端朝上延伸出该第二子连接器的端子安装槽外的焊接部、一自该固定部另一端朝下延伸且反折朝上略呈开口朝上的U形的接触部,且该接触部凸伸于该第二插接槽内。
4.如权利要求1-3中之一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子连接器具有第一固定件,该第二子连接器具有第二固定件,该电路板具有收容固定该第一固定件与该第二固定件的固定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固定件是自该第一绝缘本体两端向该第二子连接器方向呈圆柱状凸伸,且其上设有一收容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固定件为一金属件,该第二绝缘本体上设有卡槽固定该第二固定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固定件具有固定于该卡槽的固定部,及凸伸于该卡槽外而进一步相应收容于该第一固定件的收容槽及该电路板的固定孔的卡持部。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插接槽内设有横亘其中的第一凸肋;该第二插接槽内对应该第一凸肋的位置上设有横亘其中的第二凸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凸肋上设有一收容槽;该第二凸肋上设有一卡槽;对应该第一凸肋与第二凸肋,该电路板上设有对应的另一固定孔;该第二子连接器具有另一第二固定件,其具有固定于该第二凸肋的卡槽的固定部,及凸伸于该卡槽外而进一步相应收容于该第一凸肋的该收容槽及该电路板的该另一固定孔的卡持部。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孔呈圆形,其直径较该第一固定件的直径及该第二固定件的卡持部的宽度小。
11.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子连接器进一步包含至少一退卡件,该第一绝缘本体的基部的至少一端设置有一安装部;该退卡件安装于该安装部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上进一步设有收容孔,该退卡件具有一枢转于该安装部上的主体部、一自该主体部一端延伸的操作部及锁扣部,及一自该主体部另一端延伸的推出部;该推出部收容于该收容孔。
CN2010205344258U 2010-09-16 2010-09-16 卡缘连接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050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344258U CN201805034U (zh) 2010-09-16 2010-09-16 卡缘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344258U CN201805034U (zh) 2010-09-16 2010-09-16 卡缘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05034U true CN201805034U (zh) 2011-04-20

Family

ID=43874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534425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05034U (zh) 2010-09-16 2010-09-16 卡缘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805034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2030A (zh) * 2011-07-12 2013-01-16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
CN102957007A (zh) * 2011-08-16 2013-03-06 贝尔威勒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
CN104954896A (zh) * 2015-06-19 2015-09-30 申瓯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用pcb板安装结构和应用该结构的数字程控交换机
CN113594735A (zh) * 2021-07-29 2021-11-02 苏州意华通讯接插件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2030A (zh) * 2011-07-12 2013-01-16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
CN102882030B (zh) * 2011-07-12 2015-05-27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
CN102957007A (zh) * 2011-08-16 2013-03-06 贝尔威勒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
CN102957007B (zh) * 2011-08-16 2015-02-25 贝尔威勒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
CN104954896A (zh) * 2015-06-19 2015-09-30 申瓯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用pcb板安装结构和应用该结构的数字程控交换机
CN104954896B (zh) * 2015-06-19 2018-03-23 申瓯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用pcb板安装结构和应用该结构的数字程控交换机
CN113594735A (zh) * 2021-07-29 2021-11-02 苏州意华通讯接插件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
CN113594735B (zh) * 2021-07-29 2023-12-08 苏州意华通讯接插件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48015B2 (en) Socket connector for an electronic package
TWI520445B (zh) 具有纜線之連接器組件
US4708660A (en) Connector for orthogonally mounting circuit boards
US7785152B2 (en) High density connector having two-leveled contact interface
CN101212090B (zh) 电连接器
CN100468979C (zh) 小型可插拔收发模组
CN101369693B (zh) 电连接器
CN102957013A (zh) 线缆插头连接器、板端插座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103050834A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1805034U (zh) 卡缘连接器
CN110504567A (zh) 用于通信系统的电连接器组件
CN204538360U (zh) 一种高速板对板连接器组件
CN201608386U (zh) 电连接器
US6634905B2 (en) Stacked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assembly
CN102891391A (zh) 双堆叠紧凑型闪存卡连接器
US8079849B2 (en) Socket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compressive contacts
CN102117980A (zh) 电连接器
JP2012511142A (ja) コンピュータチップ用の試験アダプタ
US20020115318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circuit with center ground plane
WO2022193996A1 (zh) 连接器、光电器件及网络设备
TWM323131U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CN100448113C (zh) 具有电路板固持结构的电连接器
TWM628022U (zh) 電連接器組合
CN113677093A (zh) 电路板组件、电路板堆叠结构及电子设备
TWM243815U (en) Electronic card conn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20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