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02697U - 液压缸 - Google Patents

液压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02697U
CN201802697U CN2010202270996U CN201020227099U CN201802697U CN 201802697 U CN201802697 U CN 201802697U CN 2010202270996 U CN2010202270996 U CN 2010202270996U CN 201020227099 U CN201020227099 U CN 201020227099U CN 201802697 U CN201802697 U CN 2018026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 ring
piston
hydraulic cylinder
oil hydraulic
cylinder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2709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军
袁敏刚
陈扬珑
郜可峰
葛海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E Propulsion Aut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E Propulsion Aut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E Propulsion Aut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E Propulsion Aut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22709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8026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026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0269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液压缸,其包括壳体及安装在壳体中的活塞,壳体设置工作腔,工作腔包括互相连通的压力室及活塞室,根据压力室内液压的变化,活塞在活塞室内往复运动,活塞的外壁设置第一环形外槽和第二环形外槽,在第一环形外槽内安装部分地突出到槽外的外密封环,第二环形外槽内安装部分地突出到槽外的外耐磨带,外密封环和外耐磨带都与活塞室的内壁保持接触。耐磨带减小磨损,延长活塞及壳体的寿命。密封环防止液压油泄漏。耐磨带和密封环的综合设置,使液压缸具有良好性能而且具有较低的成本。

Description

液压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缸,尤其涉及带有密封圈的活塞式液压缸。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传动系统里通常包括液压控制系统,例如使用液压系统控制齿轮变速器里离合器的开合状态。液压系统通常采用液压缸作为执行元件,液压缸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做直线往复运动。
液压缸通常包括壳体及安装在壳体中的活塞,壳体包括工作腔,工作腔包括互相连通的压力室及活塞室。活塞安装在活塞室内,并且通常在活塞上安装有具有弹性的密封圈,防止液压油从壳体与活塞之间的缝隙泄漏。压力室通过液压孔与控制系统的油路连通。当液压油压入压力室时,活塞朝远离压力室的方向移动;当液压油流出压力室时,活塞朝靠近压力室的方向移动。根据压力室内液压的变化,活塞在活塞室内往复运动。在相关运行条件下,要求液压缸活塞密封件在它们的使用寿命中保持高度的密封性能。由于壳体和活塞通常由耐磨性不太好的金属材料制成,活塞在活塞室内长时间的往复运动,容易造成磨损。活塞及活塞室的磨损,将进而造成密封的失效,因此液压缸的活塞在液压缸的活塞室的密封问题难以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液压缸,其具有良好密封性而且耐磨损。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提供液压缸,其包括壳体及安装在壳体中的活塞,壳体设置工作腔,工作腔包括互相连通的压力室及活塞室,根据压力室内液压的变化,活塞在活塞室内往复运动,其特征在于:活塞的外壁设置第一环形外槽和第二环形外槽,在第一环形外槽内安装部分地突出到槽外的外密封环,第二环形外槽内安装部分地突出到槽外的外耐磨带,外密封环和外耐磨带都与活塞室的内壁保持接触。
技术方案2:提供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液压缸,其中,壳体还包括轴套,活塞包括轴孔,所述轴套外壁与轴孔内壁配合,轴孔内还设置有第一环形内槽与第二环形内槽,在第一环形内槽内安装部分地突出到槽外的内密封环,第二环形内槽内安装部分地突出到槽外的内耐磨带,内密封环和内耐磨带都与轴套外壁保持接触。
技术方案3:提供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液压缸,其中,所述所述第二环形外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环形外槽的宽度。
技术方案4:提供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液压缸,其中,所述第二环形内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环形内槽的宽度。
技术方案5:提供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液压缸,其中,所述外密封环包括第一外密封环和第二外密封环,第一外密封环为O形密封圈,第二外密封环具有柱形外周面,所述外周面与壳体的活塞室的内壁接触,第一外密封环弹性比第二外密封环好,第二外密封环外周面比第一外密封环更耐磨。
技术方案6:提供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液压缸,其中,第二外密封环具有柱形内周面,所述内周面与第一外密封环接触,所述第二外密封环的外周面的宽度比内周面窄。
技术方案7:提供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液压缸,其中,所述内密封环包括第一内密封环和第二内密封环,第一内密封环为O形密封圈,第二内密封环具有柱形内周面,所述内周面与壳体的轴套的外壁接触,第一内密封环弹性比第二内密封环好,第二内密封环内周面比第一内密封环更耐磨。
技术方案8:提供根据技术方案7所述的液压缸,其中,第二内密封环具有柱形外周面,所述外周面与第一内密封环接触,所述第二内密封环的内周面的宽度比外周面窄。
技术方案9:提供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液压缸,其中,所述第一环形外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环形外槽的深度。
技术方案10:提供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液压缸,其中,所述第一环形内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环形内槽的深度。
技术方案11:提供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液压缸,其中,第二环形外槽比第一环形外槽更接近所述压力室。
技术方案12:提供根据技术方案11所述的液压缸,其中,第一环形内槽比第二环形内槽更接近所述压力室。
技术方案13:提供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液压缸,其中,所述活塞的与所述压力室位置相对的端部安装有推力轴承。
技术方案14:提供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液压缸,其中,所述活塞设置销槽,所述销槽内安装销,所述销防止活塞相对于所述壳体旋转。
技术方案15:提供根据技术方案14所述的液压缸,其中,所述销槽设置在活塞的远离所述压力室的端部,并与销配合限制活塞的行程。
由于耐磨带的耐磨性能好,摩擦系数小,而且比密封环具有更高抗压力强度,其在壳体与活塞之间起支撑作用,避免活塞与壳体的活塞室之间发生直接金属摩擦,减小磨损,延长活塞及壳体的寿命。密封环,密封性能比较好,能防止液压油泄漏。耐磨带和密封环的综合设置,使液压缸具有良好性能而且具有较低的成本。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其它方面和特征变得明显。但是应当知道,该附图仅仅为解释的目的设计,而不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这是因为其应当参考附加的权利要求。还应当知道,除非另外指出,不必要依比例绘制附图,它们仅仅力图概念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和流程。
【附图说明】
图1用剖视图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液压缸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壳体    1          工作腔    10
液压缸  100        压力室    102
活塞室  104        液压孔    106
轴套    12         活塞      2
销槽    20         轴孔      22
第一环形外槽  23        第二环形外槽   24
第一环形内槽  25        第二环形内槽   26
传动轴        3         轴承           4
推力盘        5         销             6
外密封环      70        第一外密封环   700
第二外密封环  702       内密封环       72
第一内密封环  720       第二内密封环   722
外耐磨带      80        内耐磨带       8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请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液压缸100包括壳体1及安装在壳体1中的活塞2。壳体1包括内设轴套12的工作腔10,工作腔10包括互相连通的压力室102及活塞室104,压力室102通过液压孔106与控制系统(未图示)的油路连通。当液压油压入压力室102时,活塞2朝远离压力室104的方向移动;当液压油流出压力室102时,活塞2朝靠近压力室102的方向移动。根据压力室102内液压的变化,活塞2在活塞室104内往复运动。
穿过轴套12安装有传动轴3,传动轴3与输入轴(未图示)之间安装有离合器(未图示)。在活塞2的如图1所示的右端部,即在活塞2的与压力室102位置相对的端部安装有推力轴承4。轴承4的外圈相对于活塞2固定,推力轴承4的内圈固定到一个推力盘5。通过推力盘5的如图1所示的右侧向右施加推力作用到离合器上。这样通过轴承4传递了推力,但隔离了旋转运动。推力盘5作用到离合器上,从而实现传动轴1是否与输入轴(未图示)偶合的控制。
在活塞2的远离压力室102的端部设置销槽20,销槽20内安装销6,销6防止活塞2相对于壳体1旋转,并限制活塞2的行程,防止活塞2从壳体1的活塞室104内跑出来。销6的这种设计方案,通过限制活塞2与壳体1之间的相对旋转运动,从而避免了活塞2与壳体1之间的相对旋转动力而产生的摩擦。而且,由于销6的设置比螺纹连接等方式更简单,使活塞2的装配及拆卸比较容易。
活塞2包括轴孔22,轴套12外壁与轴孔22内壁配合。活塞2的外壁设置第一环形外槽23和第二环形外槽24,在第一环形外槽23内安装部分地突出到槽外的外密封环70,第二环形外槽24内安装部分地突出到槽外的外耐磨带80,外密封环70和外耐磨带80都与活塞室104的内壁保持接触。轴孔22内还设置有第一环形内槽25与第二环形内槽26,在第一环形内槽25内安装部分地突出到槽外的内密封环72,第二环形内槽内26安装部分地突出到槽外的内耐磨带82,内密封环72和内耐磨带82都与轴套12外壁保持接触。
耐磨带80、82的耐磨性能好,摩擦系数小,而且比密封环70、72具有更高抗压力强度,其在壳体1与活塞2之间起支撑作用,避免活塞2与壳体1的活塞室104之间发生直接金属摩擦,减小磨损,延长活塞2及壳体1的寿命。
第二环形外槽24的宽度大于第一环形外槽23的宽度;第二环形内槽26的宽度大于第一环形内槽25的宽度。同时,第一环形外槽23的深度大于第二环形外槽24的深度。第一环形内槽25的深度大于第二环形内槽26的深度。这样,安装在第二环形内槽26及第二环形外槽24中的耐磨带80、82具有较小的厚度而具有较大的宽度,由于抗压能力比较好且接触面积最大化,耐磨带80、82可以很好地支撑在壳体1与活塞2之间,有利于延长耐磨寿命。同时,由于第一环形外槽23和第一环形内槽25内的密封环70、72具有比较大的径向伸缩空间,而可以提供比较大的弹性,有利于加强密封。
外密封环70包括第一外密封环700和第二外密封环702,第二外密封环702具有柱形外周面及内周面。第二外密封环702的柱形外周面与活塞室104的内壁接触,第二外密封环702的柱形内周面与第一外密封环700接触。而且,如图所示,第二外密封环702的横断面为等腰梯形,因此第二外密封环702的外周面的宽度比内周面窄。内密封环72包括第一内密封环720和第二内密封环722,第二内密封环722具有柱形内周面及柱形外周面。第二内密封环722的柱形内周面与轴套的外壁接触,第二内密封环722的柱形外周面与第一内密封环720接触。而且,如图所示,第二内密封环722的横断面为等腰梯形,第二内密封环722的内周面的宽度比外周面窄。这样的设计,使第二外密封环702的外表面不容易被挤压到活塞2与壳体1之间的狭缝而损坏,而且第二内密封环722的内表面也不容易被挤压到活塞2与壳体1之间的狭缝而损坏,通过降低挤压风险而延长密封环702、722的寿命。
第一外密封环700及第一内密封环720为O形密封圈。第一内密封环720弹性比第二内密封环722好,第二内密封环722内周面比第一内密封环720更耐磨。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外密封环700及第一内密封环720采用普通橡胶制造,成本比较低;而第二外密封环702与第二内密封环722采用成本相对较高但具有耐腐蚀、耐磨及摩擦系数小等特点的材料制造。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外密封环702与第二内密封环722采用聚四氟乙烯(PTFE,Po1y tetra fluoro ethylene)材料,聚四氟乙烯成本比较高,但具有耐腐蚀、耐磨及摩擦系数小等特点,综合性能比较好。因此,通过第一外密封环700与第二外密封环702的配合及第一内密封环720与第二内密封环722的配合,在提供良好密封性能及耐磨性的同时,具有较低的综合成本。
第二环形外槽24比第一环形外槽23更接近压力室102。第一环形内槽25比第二环形内槽26更接近压力室102。因此,深度比较大的第一环形外槽23与第一环形内槽25互相错位,在平衡了活塞2受力的同时,增加了活塞2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方式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5)

1.液压缸,其包括壳体及安装在壳体中的活塞,壳体设置工作腔,工作腔包括互相连通的压力室及活塞室,根据压力室内液压的变化,活塞在活塞室内往复运动,其特征在于:活塞的外壁设置第一环形外槽和第二环形外槽,在第一环形外槽内安装部分地突出到槽外的外密封环,第二环形外槽内安装部分地突出到槽外的外耐磨带,外密封环和外耐磨带都与活塞室的内壁保持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缸,其中,壳体还包括轴套,活塞包括轴孔,所述轴套外壁与轴孔内壁配合,轴孔内还设置有第一环形内槽与第二环形内槽,在第一环形内槽内安装部分地突出到槽外的内密封环,第二环形内槽内安装部分地突出到槽外的内耐磨带,内密封环和内耐磨带都与轴套外壁保持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缸,其中,所述所述第二环形外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环形外槽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缸,其中,所述第二环形内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环形内槽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缸,其中,所述外密封环包括第一外密封环和第二外密封环,第一外密封环为O形密封圈,第二外密封环具有柱形外周面,所述外周面与壳体的活塞室的内壁接触,第一外密封环弹性比第二外密封环好,第二外密封环外周面比第一外密封环更耐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压缸,其中,第二外密封环具有柱形内周面,所述内周面与第一外密封环接触,所述第二外密封环的外周面的宽度比内周面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缸,其中,所述内密封环包括第一内密封环和第二内密封环,第一内密封环为O形密封圈,第二内密封环具有柱形内周面,所述内周面与壳体的轴套的外壁接触,第一内密封环弹性比第二内密封环好,第二内密封环内周面比第一内密封环更耐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压缸,其中,第二内密封环具有柱形外周面,所述外周面与第一内密封环接触,所述第二内密封环的内周面的宽度比外周面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缸,其中,所述第一环形外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环形外槽的深度。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缸,其中,所述第一环形内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环形内槽的深度。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缸,其中,第二环形外槽比第一环形外槽更接近所述压力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压缸,其中,第一环形内槽比第二环形内槽更接近所述压力室。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缸,其中,所述活塞的与所述压力室位置相对的端部安装有推力轴承。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缸,其中,所述活塞设置销槽,所述销槽内安装销,所述销防止活塞相对于所述壳体旋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压缸,其中,所述销槽设置在活塞的远离所述压力室的端部,并与销配合限制活塞的行程。
CN2010202270996U 2010-06-13 2010-06-13 液压缸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026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270996U CN201802697U (zh) 2010-06-13 2010-06-13 液压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270996U CN201802697U (zh) 2010-06-13 2010-06-13 液压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02697U true CN201802697U (zh) 2011-04-20

Family

ID=43872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27099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02697U (zh) 2010-06-13 2010-06-13 液压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8026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80853B1 (ko) 레이디얼 샤프트 시일
CN102549317B (zh) 汽缸盖垫片
WO2008013147A1 (fr) Dispositif d'etanchéité mécanique
CN104246324A (zh) 内张紧的矩形环
CN103380319A (zh) 刮油环
CN100389271C (zh) 水润滑机械传动系统
CN2520436Y (zh) W型内腔介质压力自补偿密封圈
CN107869594B (zh) 密封环及其应用
CN102927286A (zh) 大轴径双浮动集装式机械密封
CN102767624A (zh) 一种组合密封件及动密封结构
CN111237151A (zh) 带有表面织构的轴向柱塞泵滑靴
CN103216625B (zh) 轴密封装置尤其是径向轴密封装置
CN201802697U (zh) 液压缸
CN210178922U (zh) 一种填料密封装置
CN109236596B (zh) 一种斜盘式液压轴向柱塞泵/马达重载滑靴副减摩盘
CN102959259A (zh) 静液压机,尤其是轴向活塞机
CN2483560Y (zh) 压力补偿型径向密封装置
CN114321389B (zh) 平衡型涨圈密封装置
CN201992078U (zh) 旋转密封结构
CN113898739A (zh) 一种流体控制用密封部件
CN201417988Y (zh) 直连行星锥盘式无级变速机的电动机轴端密封
CN100362268C (zh) 背压式高压轴封
CN105179157A (zh) 一种外曲线径向柱塞液压马达
CN201723360U (zh) 无倾侧力矩自动补偿式高压配油机构
RU68084U1 (ru) Механическое уплотнение плунжерного насос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20

Termination date: 2019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