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96784U - 键盘按键 - Google Patents

键盘按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96784U
CN201796784U CN2010202437119U CN201020243711U CN201796784U CN 201796784 U CN201796784 U CN 201796784U CN 2010202437119 U CN2010202437119 U CN 2010202437119U CN 201020243711 U CN201020243711 U CN 201020243711U CN 201796784 U CN201796784 U CN 2017967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
connecting shaft
bridge
keyboard
bridg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4371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添敏
徐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UANGXINDA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UANGXINDA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UANGXINDA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UANGXINDA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24371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967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967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9678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键盘按键,其包括有键帽、架桥、桥板、底板、薄膜线路及弹性体,架桥的内框架的上端侧两侧各形成有一第一枢接轴,下端侧两侧各形成有一第二枢接轴,外框架的上端侧两侧各形成有一第三枢接轴,下端侧两侧各形成有一第四枢接轴,两第二枢接轴之间的跨距与两第四枢接轴之间的跨距相等;桥板上形成有均可匹配于第二枢接轴和第四枢接轴的两第三枢接位和两第四枢接位,两第三枢接位之间的跨距与两第四枢接位之间的跨距相等,第二枢接轴、第四枢接轴可选地分别置入于第三枢接位、第四枢接位之中而实现架桥与桥板的组装。组装架桥与桥板时,不仅可以按照一般方向进行,也可以旋转180度进行,使得两者的组装更为方便快捷。

Description

键盘按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键盘,尤其是指一种键盘按键。
背景技术
常见地,运用于键盘——特别是薄型键盘——的按键主要由键帽、架桥(也称为剪刀式枢接机构)、桥板、弹性体、薄膜线路及底板等零部件构成。其中,架桥由一内框架及一组接于该内框架的外框架构成,该内框架的上端侧两侧各形成有一第一枢接轴,其下端侧两侧各形成有一第二枢接轴,该外框架的上端侧两侧各形成有一第三枢接轴,而其下端侧两侧各形成有一第四枢接轴,内框架和外框架组装成架桥后,两第二枢接轴分别置入于该桥板上所形成的两第一枢接位,两第四枢接轴则分别置入于该桥板上所形成的两第二枢接位,该底板设置于桥板的下方而可起到将架桥的枢接轴限位于桥板的的枢接位中。内框架的两第一枢接轴、外框架的两第三枢接轴则分别枢接于键帽的下表面,薄膜线路设置于桥板与底板之间,而弹性体则穿设于该架桥和桥板,其上端固接于键帽的下表面处,而下端固设于薄膜线路之上。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6年12月27日授权公告的第CN2852355号实用新型专利,即公开了一种上述类型结构的键盘按键。
上述现有技术所公开的键盘按键,其两第二枢接轴之间的跨距不等于两第四枢接轴之间的跨距,相应地,两第一枢接位之间的跨距也不等于两第二枢接位之间的跨距,这样,在组装时,必须花费额外的注意力来保证枢接轴与各自对应的枢接位之间的正确对位,以防止架桥相对于桥板的摆放方向错误而未能完成组装,这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键盘按键所存在的架桥与桥板组装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架桥和桥板组装方便的按键键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一种键盘按键,包括有一键帽、一架桥、一桥板、一底板、一薄膜线路及一弹性体,其中,所述键帽的下表面处形成有两第一枢接位及两第二枢接位;所述架桥包括有一内框架及一与所述内框架组装的外框架,所述内框架的上端侧两侧各形成有一第一枢接轴,其下端侧两侧各形成有一第二枢接轴,所述外框架的上端侧两侧各形成有一第三枢接轴,而其下端侧两侧各形成有一第四枢接轴,所述第一枢接轴、第三枢接轴分别置入于所述键帽的第一枢接位、第二枢接位之中而实现所述架桥与键帽的组装,且,两第二枢接轴之间的跨距与两第四枢接轴之间的跨距相等;所述桥板上形成有均可匹配于所述第二枢接轴和第四枢接轴的两第三枢接位和两第四枢接位,两第三枢接位之间的跨距与两第四枢接位之间的跨距相等,所述第二枢接轴、第四枢接轴可选地分别置入于所述第三枢接位、第四枢接位之中而实现所述架桥与桥板的组装;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桥板的下方处;所述薄膜线路设置于所述桥板与底板之间;所述弹性体穿设于所述架桥和桥板,其上端固接于所述键帽的下表面处,而下端则设于所述薄膜线路之上。
上述键盘按键中,所述第二枢接轴和第四枢接轴结构相同,均为圆柱状结构。
上述键盘按键中,所述第三枢接位和第四枢接位的上方处均形成有与之连通的导入口。
上述键盘按键中,自所述桥板侧架体的内侧下部向上凹入而形成开口朝下的第三枢接位。
上述键盘按键中,自所述桥板侧架体的内侧向上延伸有一顶板而形成开口朝下的第四枢接位。
上述键盘按键中,所述内框架的两外侧中央处各形成有一轴孔,所述外框架的两侧架体内侧处各形成有一转轴,所述转轴置入所述轴孔中以形成轴转关系,所述轴孔上方处形成有一连通于所述轴孔的导入凹口。
上述键盘按键中,所述导入凹口的两侧导入面均为凸弧面结构。
上述键盘按键中,所述导入凹口的两侧导入面之间形成有一自上端面向所述轴孔倾斜渐缩的正导入面。
上述键盘按键中,所述正导入面的底缘至所述轴孔之间形成有一垂直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两第二枢接轴之间的跨距与两第四枢接轴之间的跨距相等,且两第三枢接位之间的跨距与两第四枢接位之间的跨距相等,当架桥与桥板组装时,不仅可以按照一般方向进行,也可以旋转180度进行,这就使得架桥和桥板组装更为方便快捷,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键盘按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键盘按键的内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键盘按键的外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键盘按键的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键盘按键的桥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的A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参考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键盘按键包括有一键帽10、一架桥20、一桥板30、一薄膜线路40、一底板50及一弹性体60,其中,该架桥20组接于键帽10与桥板30之间,桥板30设置于底板50之上,而薄膜线路40则设置于桥板30与底板50之间,弹性体60穿设于该架桥20和桥板30,其上端固接于键帽10的下表面处,而下端固设于薄膜线路40之上。
架桥20包括有一内框架22及一外框架24,在内框架22的两外侧中央处各形成有一轴孔220,而在外框架24的两侧架体内侧处各形成有一转轴240,转轴240置入轴孔220中以形成轴转关系,而使内框架22和外框架24可相对转动。显而易见地,在别的实施例中,也可在内框架22的两外侧中央处各形成一转轴,而在外框架24的两侧架体上各形成对应于内框架22的转轴的轴孔,内框架22的转轴分别置入外框架24的轴孔中而形成轴转关系。
该内框架22的上端侧两侧各形成有一第一枢接轴222,其下端侧两侧各形成有一第二枢接轴224,该外框架24的上端侧两侧各形成有一第三枢接轴242,而其下端侧两侧各形成有一第四枢接轴244,两第二枢接轴224之间的跨距S1与两第四枢接轴244之间的跨距S2相等。在此实施例中,第二枢接轴224和第四枢接轴244设计为相同的形状,均为圆柱状结构,当然,也可设计为N边棱柱状(N≥6)结构。
键帽10的下表面处形成有两匹配于该内框架22的第一枢接轴222的第一枢接位(图中没有示出)及两匹配于该外框架24的第三枢接轴242的第二枢接位(图中没有示出),第一枢接轴222、第三枢接轴242分别置入于第一枢接位、第二枢接位之中而实现架桥20与键帽10的组装。
桥板30上形成有均可匹配于第二枢接轴224和第四枢接轴244的两第三枢接位300和两第四枢接位302,两第三枢接位300之间的跨距与两第四枢接位302之间的跨距相等。第二枢接轴224、第四枢接轴244可选地分别置入于第三枢接位300、第四枢接位302之中而实现架桥20与桥板30的组装。
由于两第二枢接轴224之间的跨距与两第四枢接轴244之间的跨距相等,且两第三枢接位300之间的跨距与两第四枢接位302之间的跨距相等,当架桥20与桥板30组装时,不仅可以按照一般方向进行——则第二枢接轴224置入第四枢接位302,而第四枢接轴244置入第三枢接位300中,也可以旋转180度进行——则第二枢接轴224置入第三枢接位300,而第四枢接轴244置入第四枢接位302中,这就使得架桥20和桥板30组装更为方便快捷,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结合图4和图5所示,自桥板30侧架体的内侧下部向上凹入而形成该开口朝下的第三枢接位300,该第三枢接位300的上方形成有一与其连通的导入口304,而自桥板30侧架体的内侧向上延伸有一顶板306而形成该开口朝下的第四枢接位302,该第四枢接位302的上方处也形成有一与其连通的导入口308,这样,架桥20既可自桥板30的下部方向进行安装,也可自桥板30的上部方向进行安装,提高了架桥20和桥板30组装的方便性。而现有桥板所形成的枢接位形成于桥板的侧架体的内侧下部,其上部并未形成与枢接位贯通的导入口,故而,架桥只能自桥板的下部方向进行安装,并藉由底板而将架桥的枢接轴限位于桥板的枢接位之中,不利于两者的组装操作,例如,当键盘安装组装完成后发现架桥安装不恰当时,必须拆卸下底板才能取出架桥才能进行更换,而采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桥板的结构,则无须拆卸底板而可自桥板的上方需更换的架桥,再把新的架桥自桥板的导入口压入枢接位中即可完成更换。
参阅图6,内框架22的轴孔220上方处形成有一连通于轴孔220的导入凹口226,该导入凹口226的两个侧导入面228设计为凸弧面结构,组装架桥20时,导入凹口228起到引导外框架24的转轴240至轴孔220的作用,藉由治具将内框架100压入外框架102时,侧导入面228为凸弧面结构,可更为顺利地将转轴240引导至导入凹口228与轴孔220的结合处,并由治具施加作用力而将其压入轴孔220中。
导入凹口226的两侧导入面228之间形成有一自上端面向该轴孔220倾斜渐缩的正导入面230,可进一步地定位并导入转轴240至轴孔220之中,利于内框架22与外框架24的自动化组装。优选地,自该正导入面230的底缘至该轴孔220之间形成有一垂直平面232,其可有效地防止该转轴240自该轴孔220中脱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施以各种等同的更改和改进,凡在权利要求范围内所做的等同变化或修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键盘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键盘按键包括有:
一键帽(10),其下表面处形成有两第一枢接位及两第二枢接位;
一架桥(20),其包括有一内框架(22)及一与所述内框架(22)组装的外框架(24),所述内框架(22)的上端侧两侧各形成有一第一枢接轴(222),其下端侧两侧各形成有一第二枢接轴(224),所述外框架(24)的上端侧两侧各形成有一第三枢接轴(242),而其下端侧两侧各形成有一第四枢接轴(244),所述第一枢接轴(222)、第三枢接轴(242)分别置入于所述键帽(10)的第一枢接位、第二枢接位之中而实现所述架桥(20)与键帽(10)的组装,且,两第二枢接轴(224)之间的跨距与两第四枢接轴(244)之间的跨距相等;
一桥板(30),其上形成有均可匹配于所述第二枢接轴(224)和第四枢接轴(244)的两第三枢接位(300)和两第四枢接位(302),两第三枢接位(300)之间的跨距与两第四枢接位(302)之间的跨距相等,所述第二枢接轴(224)、第四枢接轴(244)可选地分别置入于所述第三枢接位(300)、第四枢接位(302)之中而实现所述架桥(20)与桥板(30)的组装;
一底板(50),设置于所述桥板(30)的下方处;
一薄膜线路(40),设置于所述桥板(30)与底板(50)之间;
一弹性体(60),穿设于所述架桥(20)和桥板(30),其上端固接于所述键帽(10)的下表面处,而下端则设于所述薄膜线路(40)之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枢接轴(224)和第四枢接轴(244)结构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键盘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枢接轴(224)和第四枢接轴(244)均为圆柱状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枢接位(300)和第四枢接位(302)的上方处均形成有与之连通的导入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键盘按键,其特征在于,自所述桥板(30)侧架体的内侧下部向上凹入而形成开口朝下的第三枢接位(300)。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键盘按键,其特征在于,自所述桥板(30)侧架体的内侧向上延伸有一顶板(306)而形成开口朝下的第四枢接位(302)。
7.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键盘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架(22)的两外侧中央处各形成有一轴孔(220),所述外框架(24)的两侧架体内侧处各形成有一转轴(240),所述转轴(240)置入所述轴孔(220)中以形成轴转关系,所述轴孔(220)上方处形成有一连通于所述轴孔(220)的导入凹口(226)。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键盘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凹口(226)的两侧导入面(228)均为凸弧面结构。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键盘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凹口(226)的两侧导入面(228之间形成有一自上端面向所述轴孔(220)倾斜渐缩的正导入面(23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键盘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导入面(230)的底缘至所述轴孔(220)之间形成有一垂直平面(232)。
CN2010202437119U 2010-06-25 2010-06-25 键盘按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967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437119U CN201796784U (zh) 2010-06-25 2010-06-25 键盘按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437119U CN201796784U (zh) 2010-06-25 2010-06-25 键盘按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96784U true CN201796784U (zh) 2011-04-13

Family

ID=43851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43711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96784U (zh) 2010-06-25 2010-06-25 键盘按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967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15483A (zh) * 2016-04-26 2017-11-03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组装式键盘及组装式按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15483A (zh) * 2016-04-26 2017-11-03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组装式键盘及组装式按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96059B (zh) 一种具有防脱出功能的模块化机器人接口
CN202971543U (zh) 顺畅开合的双轴铰链
CN104851728B (zh) 剪刀脚键盘的按键结构
CN201796784U (zh) 键盘按键
CN204419838U (zh) 多节式转轴的扭力变动装置
CN107291251A (zh) 键盘以及应用该键盘的笔记本电脑
CN102394191A (zh) 键盘及其装配方法
CN105390308B (zh) 一种有弹性挂钩限位结构的钣金剪刀脚支撑的键开关装置
CN205306430U (zh) 一体化教室自动翻盖电脑桌
TWM602221U (zh) 複合移動轉動運動之樞軸裝置
CN201307538Y (zh) 一种键盘按键的剪刀脚结构
CN107878589B (zh) 一种模块化环形滚动机器人
CN103065849B (zh) 一种无卡脚剪刀脚的计算机按键和装配设备及方法
CN201294180Y (zh) 按键结构
CN202172037U (zh) 具有防水按键结构的遥控器
CN202977257U (zh) 一种无卡脚剪刀脚的计算机按键
JPH1116440A (ja) キーボードスイッチ
CN201478165U (zh) 应用于一按键的支撑结构以及该按键
US20160101711A1 (en) Connecting device of linear drive
CN201903848U (zh) 防水键盘
CN203993729U (zh) 用于智能手机屏幕加工的手持安装器
CN204204704U (zh) 薄型键盘结构
TWM447535U (zh) 按鍵的升降支撐裝置以及按鍵
CN203477049U (zh) 大角度双轴枢轴器
CN202513064U (zh) 按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13

Termination date: 201606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