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84205U - 双面显示画面的透视贴 - Google Patents

双面显示画面的透视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84205U
CN201784205U CN2010202927086U CN201020292708U CN201784205U CN 201784205 U CN201784205 U CN 201784205U CN 2010202927086 U CN2010202927086 U CN 2010202927086U CN 201020292708 U CN201020292708 U CN 201020292708U CN 201784205 U CN201784205 U CN 2017842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rushing
layer
hyaline membrane
hole
dou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9270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明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2029270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842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842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8420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双面显示画面的透视贴,其包括喷绘层、紧密接合于喷绘层的可喷绘面的反面的透明膜,以及粘贴在透明膜的另一面上的淋膜纸;其中,在喷绘层上设置若干个均匀密布的孔;透明膜上也设置若干个均匀密布的孔,透明膜上的孔与喷绘层上的孔对应且小于喷绘层上的孔。这种双面显示画面的透视贴经过喷画后,由于喷墨能从喷绘层的大孔处喷绘到透明膜上小孔的周边,不会因为孔的设置而镂空,从而使正面画面的精度提高,同时反面也能看到图画。而且这种透视贴制造成本低。

Description

双面显示画面的透视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粘贴于玻璃、车窗等透明板上的即时贴,尤其涉及一种双面显示画面的透视贴。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透视贴,其包括一层喷绘用膜(一般为PVC膜),在喷绘用膜的可喷绘面的反面涂布不干胶层,在不干胶层上粘贴淋膜纸,在喷绘用膜和不干胶层上均匀密布若干个小孔,每个小孔均贯穿喷绘用膜和不干胶层。使用时,只需喷绘图画,揭下淋膜纸,然后贴上即可。这种双面显示画面的透视贴广泛地应用于广告宣传等领域,尤其适用于玻璃、车窗等处;将这种双面显示画面的透视贴贴在车窗上,从车外看能看到喷绘出的画面,而从车内看,又能透视,视线不会被遮住。
然而这种透视贴存在如下缺点:1、由于喷绘用膜被打孔,喷绘面的画面精度不高。2、只能从正面即喷绘面看到画面,从反面看不能看到画面,视觉效果不好。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改进的透视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显示画面的透视贴,其喷绘面画面精度较高,而且从反面也能看到画面;同时能从反面看到外面的景物,达到透视的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面显示画面的透视贴,其包括喷绘层、紧密接合于所述喷绘层的可喷绘面的反面的透明膜,以及粘贴在所述透明膜的另一面上的淋膜纸;其中,在所述喷绘层上设置若干个均匀密布的孔,所述透明膜为透明的;所述透明膜上也设置若干个均匀密布的孔,所述透明膜上的孔与所述喷绘层上的孔对应且小于所述喷绘层上的孔。
优选地,所述透明膜上的孔与所述喷绘层上的孔一一对应。
优选地,所述透明膜的与所述淋膜纸粘贴的一面上涂布不干胶层,所述淋膜纸粘贴在所述不干胶层上。
优选地,所述透明膜为静电膜,所述淋膜纸被吸附在所述静电膜上。
优选地,在所述喷绘层的可喷绘面的反面还覆盖有一层黑色或者深灰色的膜;这层膜上开有若干个小孔,这些小孔与所述喷绘层的小孔一一对应。
优选地,所述喷绘层的可喷绘面的反面被印刷成的黑色或者深灰色。
优选地,所述喷绘层为喷绘用膜。
优选地,所述喷绘层为布层。
优选地,所述喷绘层与所述透明膜通过加热加压贴合连接为一体。
优选地,所述喷绘层、所述喷绘层的可喷绘面的反面覆盖的膜、所述透明膜通过加热加压贴合连接为一体。
优选地,所述喷绘层与所述透明膜通过粘胶粘接,所述喷绘层上的孔贯穿所述喷绘层和粘胶。
优选地,所述透明膜为可喷绘着色的薄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喷绘层的显色效果非常优良,而且喷绘层的反面覆有遮光膜或印刷有遮光油墨层,经过打孔之后,画面显示出很好的对比效果和质感。由于设置了一层透明膜,且透明膜上的孔小于喷绘层上的孔,在透明膜的小孔与印刷层的孔之间有一环形的透明膜,当喷绘时,喷绘油墨会在此环形透明膜上着色,从而使得喷绘面上看到的画面的精度较高,而从反面也能看到透明的透明膜上的画面,使得画面的表现效果增强。同时由于透明膜和喷绘层上均有均匀密布的孔,从反面也能看到外面的景象,达到透视效果。透明膜的设置还起到了增加强度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面显示画面的透视贴的一个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双面显示画面的透视贴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该双面显示画面的透视贴包括喷绘用膜10、涂布在喷绘用膜10的可喷绘面的反面的粘胶层20、粘贴在粘胶层20上的透明膜40、涂布在透明膜40的另一面的不干胶层21、粘贴在不干胶层21上的淋膜纸30。
其中,在喷绘用膜10和粘胶层20上均设置若干个均匀密布的孔11,且该两者上的孔一一对应,即每个孔11均贯穿喷绘用膜10和粘胶层20。在透明膜40、不干胶层21上也设置若干个均匀密布的贯穿该两层的孔41,这些孔41与喷绘用膜10上的孔11一一对应且小于孔11。该实施例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
在本实用新型其他的实施例中,透明膜40可以是一种特殊的膜--静电膜,淋膜纸30直接被吸附在静电膜上,而不用再涂不干胶层21。当然,在本实用新型其他的实施例中,透明膜上的孔41也可以少于喷绘用膜上的孔11,孔41与孔11中的部分孔对应,而不是一一对应。
优选地,上述孔11、孔41规则地均匀排列,比如成矩阵排列。
本实施例的双面显示画面的透视贴的制造方法为:将喷绘用膜10的一面处理成可喷绘面,处理方法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何方法即可,在此不累述;然后在喷绘用膜10的可喷绘面的反面涂布粘胶层20,在粘胶层20上粘贴淋膜纸,打孔,孔贯穿喷涂用膜10、粘胶层20、淋膜纸;然后揭下被打孔的淋膜纸,在喷透明膜40的反面涂布粘胶层21,在粘胶层21上粘贴淋膜纸,打孔,孔贯穿透明膜40、粘胶层21、淋膜纸,然后揭下喷绘用膜和透明膜上被打孔的淋膜纸,将打孔后的喷绘膜和透明膜复合在一起,(复合要用专用的机器来进行)。然后再换上新的淋膜纸30。
在本实施例中,在喷绘用膜10的可喷绘面的反面还覆盖有一层遮光的黑色或者深灰色的膜(图中未示出);这层遮光的膜上开有若干个小孔,这些小孔与喷绘用膜的小孔一一对应。
由于喷绘层的显色效果非常优良,而且喷绘层的反面覆有遮光膜或印刷有遮光油墨层,经过打孔之后,画面显示出很好的对比效果和质感。由于设置了一层密布小孔的透明膜,透明膜上的孔小于喷绘层上的孔,在透明膜的小孔与印刷层的孔之间有一环形的透明膜,当喷绘时,喷绘油墨会在此环形透明膜上着色,从而使得喷绘面上看到的画面的精度较高,而从反面也能看到透明的透明膜上的画面,使得视觉效果增强。同时由于透明膜和喷绘层上均有均匀分布的孔,从反面也能看到外面的景象,达到透视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中,喷绘用膜10与透明膜40之间并不是通过粘胶层20粘接,而是采用加热加压的工艺使两者贴合成一个整体;该方案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累述。这一实施例的双面显示画面的透视贴的制造更简单,制造成本更低,且喷绘用膜10与透明膜40贴合更紧密、不容易分离脱落。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中,喷绘层为布层,即第一个实施例中的喷绘用膜10用布层来替代,布层可以为一款棉布、尼龙布等,布的材料可以根据画面的需要选择,本实施例中其他特征与第一个实施例相同,当然也可利用上面提到的替代技术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第三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布层与透明膜不用粘胶粘贴,而用加热加压的工艺使两者贴合成一个整体。
本实施例除达到第一个实施例的技术效果外,由于采用布层做喷绘层,而布层具有透气性,因而该双面显示画面的透视贴不容易在粘贴后或之后产生气泡;又由于布层表面具有细小的凹凸,使得喷绘画面具有立体感;再者布层没有应力,使得该双面显示画面的透视贴不会发生边缘翘卷或者喷绘面收缩的现象。
此外,为了遮光继而增强画面效果,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将喷绘用膜10或布层的可喷绘面的反面印刷成能遮光的颜色,比如黑色或者深灰色。或者在第一、第三个实施例中,可以使用黑色的粘胶层20。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选用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用于遮光的技术特征,来达到遮光的目的。其中,当在喷绘层的可喷绘面的反面覆盖遮光的膜,同时又利用热压方式来接合时,需要将喷绘层、遮光的膜、透明膜三者一起加热加压,最终使这三者接合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其他的实施例中,可将喷绘层的可喷绘面涂布使该面能够很好地喷绘和显色的处理剂。可以将透明膜的与喷绘层接合的一面涂布吸墨和显色效果好的处理剂,或者将透明膜的与喷绘层接合的一面涂布反光或者荧光效果的处理剂。还可以将喷绘层的可喷绘面涂布成光亮的或者哑光的或者反光的或者荧光的喷绘面。
以上描述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双面显示画面的透视贴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等同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面显示画面的透视贴,其特征在于:包括喷绘层、紧密接合于所述喷绘层的可喷绘面的反面的透明膜,以及粘贴在所述透明膜的另一面上的淋膜纸;其中,在所述喷绘层上设置若干个均匀密布的孔;所述透明膜上也设置若干个均匀密布的孔,所述透明膜上的孔与所述喷绘层上的孔对应且小于所述喷绘层上的孔。
2.如权利要求1的双面显示画面的透视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膜上的孔与所述喷绘层上的孔一一对应。
3.如权利要求1的双面显示画面的透视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膜的与所述淋膜纸粘贴的一面上涂布不干胶层,所述淋膜纸粘贴在所述不干胶层上。
4.如权利要求1的双面显示画面的透视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膜为静电膜,所述淋膜纸被吸附在所述静电膜上。
5.如权利要求1的双面显示画面的透视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喷绘层的可喷绘面的反面还覆盖有一层黑色或者深灰色的膜;这层膜上开有若干个孔,这些孔与所述喷绘层的孔一一对应且大小相等。
6.如权利要求1的双面显示画面的透视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绘层的可喷绘面的反面被印刷成黑色或者深灰色。
7.如权利要求1的双面显示画面的透视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绘层与所述透明膜通过加热加压贴合连接为一体。
8.如权利要求4的双面显示画面的透视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绘层、所述喷绘层的可喷绘面的反面覆盖的膜、所述透明膜通过加热加压贴合连接为一体。
9.如权利要求1的双面显示画面的透视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绘层与所述透明膜通过粘胶层粘接,所述喷绘层上的孔贯穿所述喷绘层和粘胶层。
10.如权利要求1的双面显示画面的透视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膜为可喷绘着色的薄膜。
CN2010202927086U 2010-08-16 2010-08-16 双面显示画面的透视贴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842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927086U CN201784205U (zh) 2010-08-16 2010-08-16 双面显示画面的透视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927086U CN201784205U (zh) 2010-08-16 2010-08-16 双面显示画面的透视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84205U true CN201784205U (zh) 2011-04-06

Family

ID=43816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92708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84205U (zh) 2010-08-16 2010-08-16 双面显示画面的透视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8420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6818A (zh) * 2011-07-28 2013-01-30 上海纳尔数码喷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立体双向透视膜制作工艺
CN102896928A (zh) * 2011-07-29 2013-01-30 上海大巨龙蓬盖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网眼布与通明膜双面喷绘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6818A (zh) * 2011-07-28 2013-01-30 上海纳尔数码喷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立体双向透视膜制作工艺
CN102896818B (zh) * 2011-07-28 2015-06-17 上海纳尔数码喷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立体双向透视膜制作工艺
CN102896928A (zh) * 2011-07-29 2013-01-30 上海大巨龙蓬盖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网眼布与通明膜双面喷绘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2896928B (zh) * 2011-07-29 2014-12-31 上海大巨龙蓬盖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网眼布与通明膜双面喷绘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02762B (zh) 一种透视膜及其制造方法
US8211527B2 (en) One-way vision display panels with retention layer
CN104834038B (zh) 反光发光膜、制备方法及其运用
CN204288743U (zh) 一种内贴广告画
CN201784205U (zh) 双面显示画面的透视贴
CN205556536U (zh) 遮光用双面粘贴带及使用该粘贴带的液晶面板、电子产品
CN202782231U (zh) 一种内贴透视膜
CN202781982U (zh) 一种内贴透视广告膜
CN202106609U (zh) 一种内贴式透视打印膜
CN104553426A (zh) 组合膜及利用该组合膜制作的广告画和广告画制作方法
CN201788623U (zh) 加强型单向透视贴
KR20130012474A (ko) 유리부착용 장식필름의 제조방법
CN210745739U (zh) 陶瓷壳体和电子设备
CN204487901U (zh) 一种可过滤紫外线光的拉丝纹理模具
CN102173108B (zh) 一种透明喷绘膜及其制造方法
CN202115125U (zh) 一种喷绘材料
CN210617722U (zh) 一种内贴双面喷印材料
CN202106630U (zh) 一种内贴式透视贴
CN201833640U (zh) 单向透视贴
CN202045925U (zh) 一种内贴式透视膜
CN202106779U (zh) 一种透明喷绘膜
CN102774161A (zh) Led显示屏用单向透视打印材料
CN206564114U (zh) 一种便携式led广告灯箱
CN210085362U (zh) 蓄光单透膜
CN2764606Y (zh) 打孔单向透视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06

Termination date: 2013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