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66187U - 电子卡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子卡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66187U
CN201766187U CN2010202356037U CN201020235603U CN201766187U CN 201766187 U CN201766187 U CN 201766187U CN 2010202356037 U CN2010202356037 U CN 2010202356037U CN 201020235603 U CN201020235603 U CN 201020235603U CN 201766187 U CN201766187 U CN 2017661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mmerlock
fastening
accepting groove
base portion
insulation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3560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立生
廖炎璋
林子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eed Tech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peed Tech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eed Tech Corp filed Critical Speed Tech Corp
Priority to CN20102023560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661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661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6618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主要是由一绝缘壳体、多个端子及一对拴锁臂所组成。该绝缘壳体中央凹设有一可收容这些端子的插槽以及串穿该插槽的一长形槽,并在该绝缘壳体两侧分别凹设有一收容槽,各收容槽内具有至少一凸肋,各拴锁臂的基部具有至少一卡扣块,各凸肋与各卡扣块之间具有间隙配合关系,各拴锁臂的本体部形成一承板,各承板上形成一限位片,各限位片能够抵靠于各收容槽,各本体部上分别成形有一扣指件及一限位勾,各扣指件分别具有一导引面及一压制面,该压制面能够与该电子卡常态接触。在该电子卡连接器中,各基部与各收容槽之间形成有一可供浮动调整的间隙,以有效消除拴锁臂在焊接于一主电路板时的水平误差,避免产生空焊。

Description

电子卡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改良的电子卡连接器,其将一电子卡模块电性连接至一主电路板,使该主电路板能有效读取该电子卡模块的内部信息,进而传送及应用该信息。该电子卡模块可以是一存储卡、一声卡、一显示适配器或一网卡。
背景技术
现今计算机科技快速发展,而桌面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已普遍存在于社会上的各个角落,并且计算机的发展趋势也朝向运算功能强、处理速度快、重量轻薄及体积小的方向迈进,而计算机内部的连接器也随之大幅缩小,以适应计算机的发展趋势,目前连接器均是利用SMT(surfacemounting technology)表面贴装技术的制造方式,从而不必将电路板钻孔放置端子接脚以进行焊接动作,而是允许在同样的IC板上具有多层板(multilayer board)的设计,大大节省了电路板的面积,但是利用表面贴装技术进行焊接时,由于连接器的插接座在量产制造时面临热胀冷缩的物理作用,容易造成该插接座翘曲,再加上该插接座装设有数量众多的端子,这些端子在高温焊接制程中的膨胀使该插接座的变形程度加剧,则该插接座与连接器插接座上的多个端子形成复合(变形叠加)效应,造成连接器两侧闩扣件的焊接点与电路板的水平误差过大,这经常使连接器两侧的闩扣件至少一侧无法与电路板接触。
请参阅图6所示,其为美国第7,494,361号专利披露了一种公知的存储卡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该存储卡连接器为在一插接座A1中央开设一可穿设多个端子A2的对接槽A12,且在对接槽A12的两侧边分别向前延伸凹设有一定位槽A16,各定位槽A16可供装设一闩扣件A3,且各闩扣件A3具有一固定臂A33及弹性臂A4,而各固定臂A33由底缘向内弯折有一焊接部A5,如此即可利用表面贴装方式将插接座A1的多个端子A2的各连接脚A22及各闩扣件A3的焊接部A5焊接于默认的电路板(图中未标示)上形成定位;然而,上述插接座A1及两侧闩扣件A3在进行组装时,多个端子A2的各连接脚A22与各闩扣件A3的焊接部A5所形成的多个焊接点之间必定会存在水平误差,而所产生的水平误差对高密度连接器(单位面积中有大量的端子)而言,会造成焊接时仅有少数焊接点可与电路板(图中未标示)接触进行焊接,而其余焊接点则因水平误差而形成翘起状态,无法与电路板(图中未标示)接触;然而,翘起的焊接点与电路板(图中未标示)进行焊接时,该翘起的焊接点无法通过焊料被固定于该电路板上,造成焊接点与电路板(图中未标示)之间形成空洞,进而使焊接点与电路板(图中未标示)之间无法形成电性连接,造成产品的不合格;再者,上述插接座A1为提供随机存取或扩充用的适配卡形式的存储卡模块(图中未标示)插接使用,当存储卡模块(图中未标示)以斜插方式推入于插接座A1的对接槽A12后,即以对接槽A12为支点将存储卡模块(图中未标示)向下旋动,此时该存储卡模块(图中未标示)的板面边缘即直接将各闩扣件A3推挤于弹性臂A4上的扣合块A9,使各弹性臂A4呈向外的弹性变形,进而使存储卡模块(图中未标示)的板面边缘分别扣持于各扣合块A9;然而,当各闩扣件A3的弹性臂A4受力呈向外的弹性变形时,并没有其它的挡止设计;因此,极易造成当存储卡模块(图中未标示)的板面朝各扣合块A9的斜面下压时,会因过大的朝外及向下的硬力推挤而导致两弹性臂A4产生折断或变形的缺陷,因此,有必要对存储卡连接器的闩扣件A3进行改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电子卡连接器,使得该电子卡连接器焊接于一主电路板时,不会导致该电子卡连接器两侧的拴锁臂上的各焊接点与该主电路板之间产生空焊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改良的电子卡连接器主要是由一绝缘壳体、多个端子及一对拴锁臂所组成,该绝缘壳体中央凹设有一长形槽及多个插槽,该长形槽串穿各插槽,该长形槽可供一电子卡插置定位,各端子分别被固定于各插槽内,在该绝缘壳体两侧分别设有一收容槽,各拴锁臂分别具有一基部,各所述基部的一端分别延伸设有一本体部,各基部分别被组装于各收容槽,该绝缘壳体的各收容槽内分别设有至少一凸肋,各基部对应各凸肋分别设有至少一卡扣块,当将各拴锁臂的基部朝该绝缘壳体的各收容槽推入时,通过各收容槽的凸肋限制各基部的卡扣块,使各拴锁臂的基部以间隙配合方式被保留于该绝缘壳体的各收容槽,亦即各拴锁臂的基部在被卡合于该绝缘壳体的各收容槽内的同时仍留有些许间隙,使得各拴锁臂的基部在该绝缘壳体的各收容槽内的特定方向上具有相对的自由度。其中,该绝缘壳体收容槽内的凸肋与各拴锁臂卡扣块之间的间隙至少可使各拴锁臂产生相对于该绝缘壳体的摆动。在较佳的情况下,各拴锁臂可以相对于该绝缘壳体产生三维空间的摆动,但该摆动不会使各拴锁臂的卡扣块脱离该绝缘壳体各收容槽内的凸肋的约束。
本实用新型中的各拴锁臂在各本体部邻近该绝缘壳体收容槽处分别设有一极限凸块,各极限凸块相向地弯折延伸,当各拴锁臂的基部组装于该绝缘壳体的各收容槽时,各极限凸块的侧边与各收容槽相对应的侧边大致平行地相对,使各极限凸块挡止于各收容槽。各拴锁臂的本体部各自相向地延伸形成一承板,所述承板大致平行于该主电路板,且所述承板邻近该绝缘壳体收容槽处部分凸出延伸形成一限位片,当各拴锁臂的基部组装于该绝缘壳体的各收容槽时,各限位片可分别抵靠于该绝缘壳体的各收容槽。
本实用新型中的各拴锁臂的承板上分别设有一垂片,各垂片从各承板朝该主电路板延伸,且各垂片与各承板是由同一金属薄板一体成形,各垂片可分别支撑各拴锁臂,使各拴锁臂距离该主电路板一段距离,且各垂片上分别设有一穿孔,各垂片的穿孔可焊接定位于该主电路板的一接地电路。
本实用新型中的各拴锁臂的本体部在远离基部处分别成形一扣指件,各扣指件分别具有一导引面及一压制面,各扣指件导引面及压制面之间具有一锐角,各扣指件的导引面导引该电子卡向下滑落,使所述扣指件的压制面与该电子卡呈常态接触。各扣指件使得当该电子卡插置于该长形槽时,各拴锁臂有一限位的弹性变形,使各拴锁臂不易产生折断或塑性变形的可能性。另外,各拴锁臂的承板远离该限位片的一端分别向上弯折形成一卡制部,各卡制部大致与各拴锁臂的扣指件相对,各卡制部能够防止该电子卡过压,且通过各拴锁臂的卡制部托住该电子卡,使该电子卡能够与该主电路板相互平行。其中,各拴锁臂的本体部远离所述基部的末端分别更进一步设有一限位勾,各限位勾与各扣指件的压制面大致垂直,且各限位勾分别距离各拴锁臂的极限凸块一适当距离,该适当距离足以使各拴锁臂的限位勾干涉该电子卡未被插入该绝缘壳体的长形槽的一端,借以支撑该电子卡使其与该主电路板保持平行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的电子卡连接器使各拴锁臂的基部与绝缘壳体的各收容槽之间能够形成一可供浮动调整的间隙,从而可有效消除拴锁臂在焊接于一主电路板时的水平误差,进而解决了焊接点与主电路板之间产生空焊的问题。
其他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披露而变得显而易知,然而,本实用新型说明书所披露的是利用各收容槽的凸肋与各拴锁臂的卡扣块限位约束,借以改善各拴锁臂的焊接点与主电路板之间因水平误差而产生空焊的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即使利用其他相同原理的设计或限位方式,其亦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技术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一拴锁臂的第一视角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一拴锁臂的第二视角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组装完成后的俯视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A-A剖视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一拴锁臂的第一视角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一拴锁臂的第二视角图。
图6为美国第7,494,361号专利所披露的公知的存储卡连接器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绝缘壳体1    长形槽11
插槽12       收容槽13
凸肋14       扩大阶级部15
端子2        第一端子21
第二端子22    接触臂23
连接脚24      拴锁臂3
基部31        卡扣块32
本体部33      极限凸块34
承板35        限位片36
垂片37        穿孔38
卡制部39      扣指件4
限位勾5       导引面41
压制面4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披露的改良的电子卡连接器主要是针对一种高密度电子卡连接器,该高密度电子卡连接器在单位面积中具有相当多数量的端子,这种电子卡连接器主要是由一绝缘壳体1、多个端子2及一对拴锁臂3所组成,该绝缘壳体1是由一塑性材料液化模压形成,其中央凹设有一长形槽11及多个插槽12,这些插槽12设置于该绝缘壳体1的前后两面,该长形槽11串穿各插槽12,该长形槽11可供一电子卡(图中未标示)插置定位,各端子2分别被固定于各插槽12内,当将该电子卡(图中未标示)组装于该长形槽11时,以该长形槽11为支点,该电子卡(图中未标示)在倾斜朝向该长形槽11插置后向下旋动定位,使该电子卡(图中未标示)定位于该绝缘壳体1。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披露的多个端子2大致可分为第一端子21及第二端子22两种类型,第一端子21设置于该绝缘壳体1前面的插槽12,而第二端子22设置于该绝缘壳体1后面的插槽(图中未标示)。虽然各第一端子21及第二端子22在外观尺寸上有些微的差异,但各第一端子21及第二端子22分别均具有一接触臂23及一连接脚24。各端子2的接触臂23分别朝该绝缘壳体1的长形槽11中央延伸,从而当该对接的电子卡(图中未标示)插置定位于该长形槽11时,各端子2可以分别通过接触臂23而与该电子卡(图中未标示)电性连接;同时,各端子2的连接脚24分别朝一主电路板(图中未标示)延伸,使其能电性连接于该主电路板(图中未标示),借以导通该电子卡(图中未标示)与该主电路板(图中未标示),使两者能进行数据间的单向或双向传输。
如图2及图3a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披露的各拴锁臂3是由一金属薄板材料以机械加工法裁切并拗折成形,该绝缘壳体1两侧分别凹设有一收容槽13,各拴锁臂3分别具有一基部31,各基部31大致成一U形,且各拴锁臂3的基部31被组装于该绝缘壳体1的各收容槽13。由于各拴锁臂3的基部31的U形形状使其在组装于该绝缘壳体1的各收容槽13时,有一弹力弯曲的变形空间,从而方便通过施力将各基部31推入于各收容槽13。
如图2、图4a及图4b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披露的绝缘壳体1的各收容槽13内的两侧边分别设有一凸肋14,各拴锁臂3的基部31对应各凸肋14的两侧边分别设有一卡扣块32。当各拴锁臂3的基部31被朝向绝缘壳体1的各收容槽13推入后,通过各收容槽13的凸肋14限制各基部31的卡扣块32,使各拴锁臂3的基部31以间隙配合方式被保留于该绝缘壳体1的各收容槽13。在本实施例中,各收容槽13的凸肋14与各拴锁臂3的卡扣块32之间属于间隙配合,该间隙配合又称松配合、余隙配合、留隙配合或游动配合,意指该绝缘壳体1的各收容槽13的尺寸略大于各拴锁臂3的基部31的尺寸,使各拴锁臂3的基部31在卡合于该绝缘壳体1的各收容槽13内的同时仍保留有些许间隙或者余隙,亦即各拴锁臂3的基部31相对卡固于该绝缘壳体1的各收容槽13内,使得各拴锁臂3的基部31在该绝缘壳体1的各收容槽13的三维空间内的坐标轴方向上仍可自由活动。其中,各拴锁臂3的各基部31组装于该绝缘壳体1的各收容槽13时,各基部31的卡扣块32因各收容槽13的凸肋14的作用而弹性变形,当各拴锁臂3的基部31经过各收容槽13的凸肋14而进入扩大阶级部15时,各收容槽13的凸肋14对各基部31的卡扣块32的压缩解除,则各基部31的卡扣块32即被释放,使各拴锁臂3的基部31被绝缘壳体1的各收容槽13限制而难以相互脱离。
如图2及图3a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所披露的各拴锁臂3由基部31的一端分别延伸设有一本体部33,各拴锁臂3的本体部33的长度略长于基部31,在各拴锁臂3本体部33邻近该绝缘壳体1的收容槽13处分别设有一极限凸块34,各极限凸块34相向地弯折延伸,当各拴锁臂3的基部31被组装于各收容槽13时,各极限凸块34的侧边与各收容槽13相对应的侧边大致平行地相对,使各极限凸块34挡止于各收容槽13。各拴锁臂3的本体部33相向延伸形成一承板35,各承板35大致平行于该主电路板(图中未标示),且各承板35部分凸出延伸形成一限位片36,每个限位片36与相应的极限凸块34的大致平行的侧边有一边位于相同的垂直平面内,当各拴锁臂3的基部31组装于各收容槽13时,各承板35的限位片36可大致抵靠于各收容槽13的一表面,以局限各拴锁臂3在卡合于该绝缘壳体1的各收容槽13的自由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为了局限各拴锁臂3相对于该绝缘壳体1的各收容槽13的自由范围,在拴锁臂3的本体部33及承板35上分别延伸设有极限凸块34及限位片36。由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设计,并非将本实用新型局限于此种设计型式,因此,虽然第一实施例披露的各拴锁臂3分别具有极限凸块34及限位片36,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领会的是,各拴锁臂3可以只具有极限凸块34或是只具有限位片36。当各拴锁臂3上的极限凸块34或限位片36接触该绝缘壳体1时,各拴锁臂3的自由范围便因此受限。依上文所述,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各拴锁臂3虽然是以间隙配合方式被组装于该绝缘壳体1的各收容槽13内,使各拴锁臂3在各收容槽13内具有相对的自由度,但是,仍可通过各卡扣块32、各极限凸块34及各限位片36限制各拴锁臂3的自由范围,同时避免各拴锁臂3脱离该绝缘壳体1的各收容槽13。
如图3a及图3b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所披露的各拴锁臂3的承板35上分别设有一垂片37,各垂片37从各承板35朝该主电路板(图中未标示)延伸,且各垂片37与各承板35是由同一金属薄板一体成形,各垂片37呈L形附着于各承板35,各垂片37可分别支撑各拴锁臂3,使各拴锁臂3距离该主电路板(图中未标示)一段距离,且各垂片37在趋近或完全重合于该主电路板(图中未标示)的位置上各设有一穿孔38,各穿孔38可焊接定位于该主电路板(图中未标示)的一接地电路,当然,在此描述的实施例虽然是采用焊接的方式定位,但是还是可以采取其它塑性变形的方法定位,其中塑性变形的方式包括热熔、铆接、螺丝或其他强迫变形。
如图1及图3a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所披露的各拴锁臂3的本体部33在远离基部31处分别相向地延伸成形一扣指件4,各扣指件4分别具有一导引面41及一压制面42,各扣指件4导引面41及压制面42之间具有一锐角,当将该电子卡(图中未标示)组装于该长形槽11时,以该长形槽11为支点,该电子卡(图中未标示)在倾斜朝向该长形槽11插置后向下旋动,通过各扣指件4的导引面41导引该电子卡(图中未标示)向下滑落定位,使各扣指件4的压制面42与该电子卡(图中未标示)呈常态接触。同时,各扣指件4使得当该电子卡(图中未标示)插置于该长形槽11时,各拴锁臂3有一限位的弹性变形,使各拴锁臂3不易产生折断或塑性变形。另外,各拴锁臂3的承板35远离该限位片36的一端分别向上弯折形成一卡制部39,各卡制部39大致与各拴锁臂3的扣指件4相对,各卡制部39用以防止该电子卡(图中未标示)因外力过压而导致该电子卡(图中未标示)折弯变形,通过各拴锁臂3的卡制部39托住该电子卡(图中未标示),使该电子卡(图中未标示)大致与该主电路板(图中未标示)平行。其中,各拴锁臂3的本体部33远离该基部31的末端分别更进一步设有一限位勾5,各限位勾5大致与各扣指件4的压制面42垂直,各限位勾5分别距离各拴锁臂3的极限凸块34一适当距离,该适当距离是足以使各拴锁臂3的限位勾5干涉该电子卡(图中未标示)未被插入该绝缘壳体1的长形槽11的一端。并且,各限位勾5能使得当该电子卡(图中未标示)被组装于该长形槽11时,有效防止该电子卡(图中未标示)因不确定因素被释放并脱出;通过各拴锁臂3的扣指件4及限位勾5,使得当该电子卡(图中未标示)被组装于该长形槽11时,使该电子卡(图中未标示)贴合或几乎贴合于各拴锁臂3的承板35。
如图5a及图5b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虽然各拴锁臂3也分别具有一基部31,但各基部31是由一大致长形的片体结构组成(由于第二实施例的绝缘壳体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的绝缘壳体类同,只在尺寸上具有些许差异,因此在图中不另作标示,而只图示出两个实施例之间有差异的部分,亦即只图示第二实施例中拴锁臂的部分),绝缘壳体(图中未标示)的两侧也相对设有可容纳该基部31尺寸的收容槽(图中未标示),使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各拴锁臂3的基部31同样可组装于该绝缘壳体各收容槽(图中未标示),基部31朝外的侧边设有一卡扣块32,收容槽(图中未标示)对应于基部31的卡扣块32的位置处设有一凸肋(图中未标示),也可通过各收容槽凸肋(图中未标示)限制各基部31的卡扣块32,使各拴锁臂3的基部31同样以间隙配合方式被保留于该绝缘壳体的各收容槽(图中未标示)内,此设计方式可有效节省成本,达到该拴锁臂3与该绝缘壳体(图中未标示)之间的限位的技术目的。
虽然上文中披露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任何所属技术领域内的一般技术人员,应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同时作出某些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5)

1.一种电子卡连接器,该电子卡连接器主要是由一绝缘壳体、多个端子及一对拴锁臂所组成,该绝缘壳体中央凹设有一长形槽及多个插槽,该长形槽串穿各所述插槽,该长形槽可供一电子卡插置定位,各所述端子分别被固定于各所述插槽内,该绝缘壳体两侧分别设有一收容槽,各所述拴锁臂分别具有一基部,各所述基部的一端分别延伸设有一本体部,各所述基部分别被组装于各所述收容槽,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收容槽内具有至少一凸肋,各所述基部具有至少一卡扣块,各所述收容槽的凸肋与各所述基部的卡扣块之间具有间隙配合关系,各所述拴锁臂的本体部各自相向地延伸形成一承板,在各所述承板邻近该绝缘体收容槽处部分延伸形成一限位片,各所述限位片能够抵靠于该绝缘壳体的收容槽,各所述拴锁臂的本体部在远离所述基部处分别成形一扣指件及一限位勾,各所述扣指件分别具有一导引面及一压制面,各所述扣指件导引面及压制面之间具有一锐角,各所述扣指件的压制面能够与该电子卡常态接触,各所述限位勾与各所述扣指件的压制面大致垂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拴锁臂的本体部邻近该绝缘壳体收容槽处分别设有一极限凸块,各所述极限凸块是相向弯折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拴锁臂的承板上分别设有一垂片,各所述垂片是自各所述承板朝一电路板延伸,且各所述垂片与各所述承板是由同一金属薄板一体成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拴锁臂本体部的承板远离该限位片的一端分别向上弯折形成一用于防止该电子卡过压以托住该电子卡使该电子卡能够与该电路板相互平行的卡制部,各所述卡制部与各所述拴锁臂的扣指件相对。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拴锁臂的限位勾分别距离各所述拴锁臂的极限凸块一适当距离,该适当距离足以使各所述拴锁臂的限位勾干涉该电子卡未被插入该绝缘壳体的长形槽的一端。
CN2010202356037U 2010-06-12 2010-06-12 电子卡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661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356037U CN201766187U (zh) 2010-06-12 2010-06-12 电子卡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356037U CN201766187U (zh) 2010-06-12 2010-06-12 电子卡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66187U true CN201766187U (zh) 2011-03-16

Family

ID=43718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3560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66187U (zh) 2010-06-12 2010-06-12 电子卡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6618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6095A (zh) * 2011-09-28 2013-04-10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卡缘连接器
CN103199357A (zh) * 2012-01-05 2013-07-10 璨硕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6095A (zh) * 2011-09-28 2013-04-10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卡缘连接器
CN103036095B (zh) * 2011-09-28 2015-04-22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卡缘连接器
CN103199357A (zh) * 2012-01-05 2013-07-10 璨硕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3199357B (zh) * 2012-01-05 2015-06-24 璨硕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28723B1 (en) Sim card holder and terminal mobile having sim card holder
CN202308474U (zh) 线缆连接器及其构成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1285827Y (zh) 电连接器
JP3150777U (ja) 端子定位機能付きコネクタ
CN106972301A (zh) 用于电力连接器的具有顺应销的电力端子
CN201766187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7098119U (zh) 电连接器
CN201078814Y (zh) 表面贴装的微型矩形电连接器
CN102801024A (zh) 同轴线缆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CN211017622U (zh) 连接器的接地片
CN100463297C (zh) 电连接器的固定端子结构
CN202564674U (zh) 电连接器
CN202564613U (zh) 电池连接器
CN201699176U (zh) 转换标准连接器插入方向的结构
TWI481135B (zh)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terminal
CN201408859Y (zh) 卡缘连接器的定位装置
CN201170866Y (zh) 固定件
JP3125249U (ja) ツーインワン挿入式メモリカード・アダプター
CN204167557U (zh) 一种接触弹簧
CN203932410U (zh) 一种智能ic卡连接器
CN103855503B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12485718U (zh) 一种usb type-c支架组件
CN201656082U (zh) 笔记本电脑通用串行连接器
CN101728735A (zh) 网络插座及其加工方法
CN210430172U (zh) 连接端子、sd卡座及电子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16

Termination date: 201606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