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32410U - 一种智能ic卡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ic卡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32410U
CN203932410U CN201420310854.5U CN201420310854U CN203932410U CN 203932410 U CN203932410 U CN 203932410U CN 201420310854 U CN201420310854 U CN 201420310854U CN 203932410 U CN203932410 U CN 2039324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saw
metal
contact terminal
intellective
card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1085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福建
唐建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Z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Z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Z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Z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1085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324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324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324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IC卡连接器,包括底座、屏蔽壳体、金属接触端子、金属翘板、绝缘翘板和固定抵片。金属翘板包括底板和两抵压臂,两抵压臂分别设于底板的左右两端部且沿着底板的后端部方向延伸;所述两抵压臂分别包括一与底板连接的呈半圆筒状的转动支撑部以及一设于抵压臂后端部的抵压片。所述绝缘翘板包括固定板和两连接臂,两连接臂分别设于固定板的左右两端部且沿固定板的前端部方向延伸;所述固定板顶面设有用于固定金属接触端子的固定槽;所述两连接臂分别包括一设于连接臂前端部侧面的转轴。本实用新型使用寿命长,保证了与IC卡的接触和导通稳定可靠,高温适应性强,且其结构简单,不需要利用弹簧进行复位,安装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IC卡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IC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IC卡具有CPU功能的存储电路或其它电子程序形式的作用,其是将一个微电子芯片嵌入卡片中,符合ISO7816标准规范。IC卡广泛应用于数字家电、仪表,通讯领域,网络领域、银行终端、支付领域、身份识别和门禁控制等。
IC卡通过安装在电子设备上的IC卡连接器实现与电子设备的电性连接。目前IC卡连接器有两种结构类型:低端的磨擦式结构和高端的着陆式结构。其中,在IC卡插入的整个过程中,磨擦式结构IC卡连接器的触点始终与IC卡片摩擦,导致IC卡连接器与IC卡片磨损严重,导致其使用寿命低;而现有的着陆式结构IC卡连接器普遍带有复位弹簧,对高温环境的适应性差、接触导通的稳定性差。
对于银行终端和支付领域品质和安全性要求高的产品,这两种IC卡连接器都难以满足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高温适应性强、不利用弹簧复位、安装方便、且使用寿命长、与IC卡的接触和导通稳定可靠的智能IC卡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智能IC卡连接器,包括底座、屏蔽壳体和前端部设有导接部的金属接触端子,进一步,还包括金属翘板、绝缘翘板和固定抵片;
所述绝缘翘板包括固定板和两连接臂,两连接臂分别设于固定板的左右两端部且沿固定板的前端部方向延伸;所述固定板顶面设有用于固定金属接触端子的固定槽;所述两连接臂分别包括一设于连接臂前端部侧面的转轴;
所述金属翘板包括底板和两抵压臂,两抵压臂分别设于底板的左右两端部且沿着底板的后端部方向延伸;所述两抵压臂分别包括一与底板连接的呈半圆筒状的转动支撑部以及一设于抵压臂后端部的抵压片;
所述底座上开设一用于收容金属翘板、绝缘翘板和金属接触端子的收容槽;固定抵片设置在收容槽的底部;绝缘翘板以转轴为支点可转动地安装在收容槽内一侧,其固定板抵压于金属翘板的底板顶面,且其两连接臂抵压于固定抵片顶面;金属翘板以转动支撑部为支点可转动地安装在收容槽内另一侧,且其前端部抵压于固定抵片顶面;
所述屏蔽壳体扣合于底座的收容槽上,且所述金属翘板的抵压片伸出屏蔽壳体顶面,金属接触端子的导接部外露位于屏蔽壳体下方。
在不需要安装IC卡或拔出IC卡后,通过绝缘翘板,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利用复位弹簧便可实现快速复位。也即,由于绝缘翘板是抵压于金属翘板的底板底面,且其两端通过转轴与收容槽的一侧轴接,且金属翘板通过转动支撑部与收容槽另一侧转动连接,且绝缘翘板利用其重力作用和金属接触端子的弹力与重力作用抵压金属翘板的底板,与金属翘板形成一重力翘翘板,故在不需要安装IC卡或拔出IC卡后,绝缘翘板利用其自身重力作用和金属导电端子的弹力与重力作用,便可保持初始位置或回复到初始位置,并带动金属翘板回复到初始位置,不需要利用弹簧便可实现复位,本实用新型智能IC卡连接器的结构得到了简化,并且本实用新型智能IC卡连接器避免了IC卡与金属接触端子之间发生相对运动的长距离磨擦,延长了本实用新型智能IC卡连接器的使用寿命。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高温适应性强、不利用弹簧复位、安装方便、且使用寿命长、与IC卡的接触和导通稳定可靠。
所述金属翘板还包括两挂勾,两挂勾分别设于底板前端部的左右两端,且其抵压并挂在固定抵片顶面。通过两挂勾,使得金属翘板受到IC卡抵压的过程中可挂住固定抵片顶面,从而使得金属翘板的底板与绝缘翘板的固定板之间的接触更加密切,则安装在绝缘翘板顶面的金属接触端子的导接部更好地与IC卡抵接。
所述固定抵片的左右两端部分别设有一卡固片,以及所述收容槽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一与卡固片卡合的卡槽。通过卡固片与卡槽的卡合使得固定抵片能够更加牢固地装设在所述收容槽底部,并能够使固定抵片在受到压力时具有一定的缓冲,减轻固定抵片的负担。
本实用新型智能IC卡连接器还包括一装设于底座上的微动密封侦测开关和带动微动密封侦测开关的弹片。
所述底座的后端部左右两端和前端部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接地片。通过接地片,使得智能IC卡连接器能够更加牢固地固定在电子设备的电路板上。
所述绝缘翘板为塑胶翘板。由于塑胶具有一定的弹性,其硬度和软度适中,则塑胶翘板在以其转轴为支点转动时不易发生变形,能够更好地时安装在其顶面的金属接触端子与IC卡接触并导通。
所述金属接触端子还设有焊接部;焊接部包括8根焊接端子,8根焊接端子并列成一排,并嵌设在金属接触端子的后端部。
所述金属接触端子还设有焊接部;焊接部包括8根焊接端子,其中四根端子为一组并列成一排,另四根端子为一组并列成另一排,形成两排焊接端子,两排焊接端子分别嵌设在金属接触端子的两侧上。
上述金属接触端子的焊接部的结构可按照安装位置而进行选择,通过上述金属接触端子的焊接部的结构选择而使金属接触端子更加方便地焊接于底座上的收容槽中。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IC卡连接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智能IC卡连接器的绝缘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智能IC卡连接器的金属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智能IC卡连接器的固定抵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智能IC卡连接器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智能IC卡连接器的金属接触端子安装在底座收容槽内时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智能IC卡连接器的绝缘翘板安装在底座收容槽内时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智能IC卡连接器的金属翘板安装在底座收容槽内时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智能IC卡连接器的固定抵片安装在底座收容槽底部时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智能IC卡连接器未扣合屏蔽壳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IC卡连接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IC卡连接器,其较佳实施方式包括底座1、屏蔽壳体2、金属接触端子3、绝缘翘板4、金属翘板5和固定抵片6。
所述金属接触端子3的后端部设有焊接部31,其前端部设有导接部32。焊接部31包括8根焊接端子,8根焊接端子并列成一排,并嵌设在金属接触端子的后端部。
请参阅图2,所述绝缘翘板4包括固定板41和两连接臂42,两连接臂42分别设于固定板41的左右两端部且沿固定板41的前端部方向延伸。所述固定板41顶面设有固定槽43,以使金属接触端子3通过固定槽43固定在绝缘翘板4上。所述两连接臂42分别包括一设于连接臂42前端部外侧的转轴421。
请参阅图3,所述金属翘板5包括底板51和两抵压臂52,两抵压臂52分别设于底板51的左右两端部且沿着底板51的后端部方向延伸。所述两抵压臂52分别包括一与底板51连接的呈半圆筒状的转动支撑部521以及一设于抵压臂后端部的抵压片522。进一步,所述金属翘板5还包括两挂勾53,两挂勾53分别设于底板51前端部的左右两端。
请参阅图4,所述固定抵片6的左右两端部分别设有一卡固片61。
请参阅图5,所述底座1上开设一与金属翘板5和绝缘翘板4匹配的收容槽11。收容槽11左右两侧的一端设有与绝缘翘板4的转轴421匹配的轴孔111,另一端设有与金属翘板5的转动支撑部521匹配的轴柱112。且收容槽11左右两侧之间的后端侧壁上均匀设有有多个往前端侧壁凸出的凸块113,每相邻两凸块113之间形成一与金属接触端子3焊接部31匹配的凹槽114,以使金属接触端子3的焊接部31与凸块113和凹槽114注塑成型。进一步,收容槽11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一与固定抵片6的卡固片61卡合的卡槽115,以使固定抵片6固定安装在收容槽11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智能IC卡连接器还包括一装设于底座1上的微动密封侦测开关7和带动微动密封侦测开关7的弹片8。所述底座1的后端部左右两端和前端部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接地片9,以使该智能IC卡连接器牢固地固定在电子设备的电路板上。
为了使得绝缘翘板4不易发生变形和与金属翘板5更紧密地接触,作为优选,所述绝缘翘板4为塑胶翘板。
请同时参阅图6至图11,组装智能IC卡连接器时,首先,将金属接触端子3的焊接部31与收容槽11的左右两侧之间的后端侧壁上的凸块113和凹槽114注塑成型;然后,将绝缘翘板4的两转轴421分别对准收容槽11内的两轴孔111,并将两转轴421安装在两轴孔111内,以使绝缘翘板4以转轴421为支点可转动地安装在收容槽11内,并将金属接触端子3固定在绝缘翘板4的固定槽43中;其次,将金属翘板5的转动支撑部521套设在收容槽11的轴柱112上,以使金属翘板5以转动支撑部521为支点可转动地安装在收容槽11内,同时金属翘板5托住绝缘翘板4的底部,也即绝缘翘板4的固定板41与金属翘板5的底板51贴合并抵压在底板51顶面;再者,将固定抵片6的卡固片61与收容槽11底部的卡槽115卡合,以使固定抵片6固定安装在收容槽11的底部,同时固定抵片6托住金属翘板5的底部,也即,金属翘板5的两挂勾53抵压并挂在固定抵片6顶面;同时绝缘翘板4的两连接臂42抵压于固定抵片6顶面;接着将屏蔽壳体2扣合于底座1的收容槽11上,金属翘板5的抵压片522伸出屏蔽壳体2顶面,金属接触端子3的导接部32外露位于屏蔽壳体2下方。
安装IC卡时,将IC卡往下抵压金属翘板5的抵压片522,直至IC卡与底座1停止面接触,抵压片522被往下压的过程中,金属翘板5以转动支撑部521为支点绕轴柱112转动并将绝缘翘板4往上抬,则绝缘翘板4便受到金属翘板5的作用以转轴421为支点在轴孔111内往上转动,则安装在绝缘翘板4顶面的金属接触端子3便随着绝缘翘板4的固定板41往上移动,从而使得金属接触端子3的导接部32与IC卡电性连接。由于IC卡安装在本实用新型智能IC连接器中时一直给予金属翘板5的抵压片522一往下的压力,则金属翘板5的底板51一直对绝缘翘板4的固定板41施加一往上的力,使得该安装有IC卡的智能IC连接器中的绝缘翘板4的固定板41上的金属接触端子3的导接部32与IC卡保持稳定有效地电性连接。
拔出IC卡的过程中,金属翘板5的抵压片522一旦不再受到IC卡往下的压力作用时,金属翘板5产生一个向下的重力,被抬起的金属接触端子3产生一个向下的弹力与一个向下的重力,绝缘翘板4产生一个向下的重力,在这些力的作用下,同时恢复到初始位置,即金属接触端子3产生的弹力与重力使其回到初始位置,同时绝缘翘板4以转轴421为支点向下转动,并且绝缘翘板4利用其重力作用和金属接触端子3的重力与弹力作用,使其固定板41给予金属翘板5的底板51一往下压的力,使金属翘板5以转动支撑部521为支点向下转动,并回到初始位置。
上述IC卡在安装过程中,金属接触端子3的导接部32始终在屏蔽壳体2的下方,直至IC卡稳定插入IC卡连接器中,金属接触端子3的导接部32才抵接在IC卡上。拔出IC卡后,金属接触端子3的导接部32移动到屏蔽壳体2下方。因此,在IC卡安装或拔出的过程中,金属接触端子3的导接部32与IC卡产生短距离的磨擦,从而避免了由于长距离磨擦所造成的损坏,大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智能IC卡连接器的使用寿命,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复位是通过绝缘翘板4的重力作用、金属翘板5的重力作用和金属接触端子3的弹力与重力作用,使绝缘翘板4的转轴421在重力作用下转动并利用绝缘翘板4的固定板41抵压金属翘板5,使金属翘板5复位,不需要利用到弹簧便可进行快速复位,简化了本实用新型智能IC卡连接器的结构,且其容易装配,使用方便,有利于提高批量生产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其它变形实施例,例如:
(1)将金属翘板5中两挂勾53的这一结构省略,则此时金属翘板5的前端部抵压于固定抵片6顶面。
(2)将固定抵片6中左右两端部的卡固片61省略,同时将收容槽11底部左右两侧的卡槽115省略,则此时固定抵片6固定安装两端在收容槽11底部。
(3)改变金属接触端子的焊接部的结构,以方便不同焊接环境的安装。例如,所述金属接触端子的焊接部中的8根焊接端子其中四根端子为一组并列成一排,另四根端子为一组并列成另一排,形成两排焊接端子,两排焊接端子分别嵌设在金属接触端子的两侧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智能IC卡连接器结构简单、高温适应性强、不需要利用弹簧进行复位,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与IC卡的接触和导通稳定可靠。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Claims (8)

1.一种智能IC卡连接器,包括底座、屏蔽壳体和前端部设有导接部的金属接触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金属翘板、绝缘翘板和固定抵片;
所述绝缘翘板包括固定板和两连接臂,两连接臂分别设于固定板的左右两端部且沿固定板的前端部方向延伸;所述固定板顶面设有用于固定金属接触端子的固定槽;所述两连接臂分别包括一设于连接臂前端部侧面的转轴;
所述金属翘板包括底板和两抵压臂,两抵压臂分别设于底板的左右两端部且沿着底板的后端部方向延伸;所述两抵压臂分别包括一与底板连接的呈半圆筒状的转动支撑部以及一设于抵压臂后端部的抵压片;
所述底座上开设一用于收容金属翘板、绝缘翘板和金属接触端子的收容槽;固定抵片设置在收容槽的底部;绝缘翘板以转轴为支点可转动地安装在收容槽内一侧,其固定板抵压于金属翘板的底板顶面,且其两连接臂抵压于固定抵片顶面;金属翘板以转动支撑部为支点可转动地安装在收容槽内另一侧,且其前端部抵压于固定抵片顶面;
所述屏蔽壳体扣合于底座的收容槽上,且所述金属翘板的抵压片伸出屏蔽壳体顶面,金属接触端子的导接部外露位于屏蔽壳体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IC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翘板还包括两挂勾,两挂勾分别设于底板前端部的左右两端,且其抵压并挂在固定抵片顶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IC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抵片的左右两端部分别设有一卡固片,以及所述收容槽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一与卡固片卡合的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IC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装设于底座上的微动密封侦测开关和带动微动密封侦测开关的弹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IC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后端部左右两端和前端部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接地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IC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翘板为塑胶翘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IC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接触端子还设有焊接部;焊接部包括8根焊接端子,8根焊接端子并列成一排,并嵌设在金属接触端子的后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IC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接触端子还设有焊接部;焊接部包括8根焊接端子,其中四根端子为一组并列成一排,另四根端子为一组并列成另一排,形成两排焊接端子,两排焊接端子分别嵌设在金属接触端子的两侧上。
CN201420310854.5U 2014-06-11 2014-06-11 一种智能ic卡连接器 Active CN2039324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10854.5U CN203932410U (zh) 2014-06-11 2014-06-11 一种智能ic卡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10854.5U CN203932410U (zh) 2014-06-11 2014-06-11 一种智能ic卡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32410U true CN203932410U (zh) 2014-11-05

Family

ID=51828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10854.5U Active CN203932410U (zh) 2014-06-11 2014-06-11 一种智能ic卡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324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3588A (zh) * 2016-11-04 2019-10-25 帕尔派罗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固持端子的sim卡读卡器连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3588A (zh) * 2016-11-04 2019-10-25 帕尔派罗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固持端子的sim卡读卡器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87027Y (zh) 电连接器
CN201323274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1112691Y (zh) 电连接器及使用这种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件
CN203932410U (zh) 一种智能ic卡连接器
CN204834941U (zh) Ic卡连接器
CN204857982U (zh) 手机弹片
CN102420882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防止用户识别卡热插拔的装置
CN201975551U (zh) 电连接器
CN202121179U (zh) 开关式同轴连接器
CN202178429U (zh) 一种连接器座及耳机连接器
CN203933699U (zh) 一种手机芯片插接结构
CN207517904U (zh) 一种易组装的充电器外壳
CN208142407U (zh) 一种接线端子结构
CN203481533U (zh) 一种led灯条连接器
CN208209091U (zh) 条形连接器
CN206574900U (zh) 提高直流系统监测用电流互感器更换效率的直插式接头
CN201156557Y (zh) 电池座
CN205491528U (zh) 电子设备及其壳体结构
CN204809470U (zh) 一种电池连接器端子、电池连接器及终端
CN213071569U (zh) 一种弹片式iec插座快速接线结构
CN205303258U (zh) 一种微动开关
CN108987970A (zh) 一种低插入力双面ffc连接器
CN203773723U (zh) 一种带探针插槽的集中器无线公网通信模块
CN208045741U (zh) 电连接器
CN220440758U (zh) 一种用于sim卡通讯设备极端环境试验的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