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65987U - 按键枢接结构的推卡式组装机台 - Google Patents

按键枢接结构的推卡式组装机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65987U
CN201765987U CN2010205278186U CN201020527818U CN201765987U CN 201765987 U CN201765987 U CN 201765987U CN 2010205278186 U CN2010205278186 U CN 2010205278186U CN 201020527818 U CN201020527818 U CN 201020527818U CN 201765987 U CN201765987 U CN 2017659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ide casing
housing
delivery track
push rod
machine 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52781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芳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HOU PLASTIC INDUSTR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HOU PLASTIC INDUSTR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HOU PLASTIC INDUSTR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HOU PLASTIC INDUSTR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52781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659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659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6598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按键枢接结构的推卡式组装机台,该组装机台包括一外框输送轨道、一外框推杆、一组装平台、一内框输送轨道、一内框推杆、一上平台及一组装推杆,其中该组装平台用以承载该外框;该上平台用以承载该内框,并与该组装平台相邻接,且该上平台的水平高度高于该组装平台;该组装推杆设于该上平台上,且其上设有一斜面,该斜面与该上平台间形成一夹角,该组装推杆能进行往复移动推送该内框,使该内框的一端先倾斜地滑落至该外框的容置空间中,该组装推杆会继续抵压该内框,迫使该内框产生弹性压缩变形,并顺着该斜面被压入至该外框的容置空间中,使该内框的枢轴嵌入至该外框的枢孔中,而完成该枢接结构的组装。

Description

按键枢接结构的推卡式组装机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键枢接结构的组装机台,尤指一种推卡式组装机台,其组装方式是先将一按键枢接结构的外框推送到组装平台后,再利用一组装推杆将该枢接结构的内框的一端推入至该外框的容置空间中,使该内框的其中一枢轴先嵌合至该外框的一枢孔后,再以该组装推杆的一斜面推压该内框,使该内框完全被压入至该外框的容置空间中,以完成该枢接结构的组装工作。
背景技术
根据2008年中国台湾资策会FIND(Foreseeing Innovative New Digiservices)的统计资料显示,台湾约有82.9%的家庭拥有电脑,根据电话抽样调查,其中约有44.5%的家庭拥有一台电脑,另外约30%有两台,而拥有三台电脑以上的家庭则约占14.8%,平均下来,台湾拥有电脑的家庭平均每户约有两台,其普及程度由此可见一斑。使用者在操纵电脑时,最常接触的周边设备不外乎是鼠标与键盘,且其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基本输入设备。其中,键盘是由打字机所演变而来,透过键盘除了可以输入字元外,也能控制电脑的运行。
一般键盘上会布设有多个按键,每个按键分别代表不同的字元(或功能),至于其硬体结构,请参阅图1所示,按键10是由一枢接结构11、一底架12、一键帽13及一弹性体14所构成,且该按键10被固定在一电路板15的上方,该电路板15上设置有电路接点及导线(图略)。在图1中,该底架12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开孔121,且该底架12的上侧面邻近该开孔121的位置,向上延伸设有多个定位部122。此外,该枢接结构11通过该底架12的该等定位部122,被稳定地定位在该底架12上,且该枢接结构11是由一外框111及一内框112所构成,该外框111一般是由高分子材质所制成,具有少许弹性,其外型呈中空扁平状,另外,请参阅图2所示,该外框111内设有一容置空间116,且该外框111的两对应内侧分别设有一枢孔114。
另外,该内框112通常也是由高分子材质所制成,且该内框112的宽度(不包括枢轴115)略小于该容置空间116的宽度,该内框112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穿孔113,该内框112的两对应外侧分别凸设有一枢轴115,各该枢轴115分别与各该枢孔114相对应,且能分别穿入并定位至各该枢孔114内,使得该内框112能枢设在该外框111中。复请参阅图1所示,该键帽13固定在该枢接结构11上相对于该底架12的位置,该弹性体14的顶端与该键帽13的底侧相连接,且该弹性体14向下延伸,依序穿过该穿孔113及该开孔121,使得该弹性体14的底端能被固定在该电路板15上。
承上,当使用者按压该键帽13,使该键帽13向下移动的情况下,该键帽13即向下压迫该弹性体14,使该弹性体14产生弹性变形(压缩变形),而接触到该电路板15上的电路接点,如此,该电路板15便会产生对应于该按键10的信号,并透过该电路板15上的导线传送至电脑上。另一方面,当使用者释放该键帽13时,该弹性体14便能通过本身的弹性回复力,向上弹伸为被压缩前的形状,并将该键帽13向上推动至原位,此时,该电路板15上的电路接点即不再被触发,且停止产生信号。
以上所述的该按键10,为目前常见的硬体结构,制造厂商通常会使用组装机台,将上述外框111及内框112组合成该枢接结构11,至于其组装原理,请参阅图2所示,图2是组装作业的示意图,公知的组装机台上通常会设置有两拉撑元件160,各该拉撑元件160分别向上延伸一支撑部161,各该支撑部161的外侧面上形成有一斜面162。当组装作业开始时,组装机台会先将该外框111放置在该等拉撑元件160上,使该外框111套在该等支撑部161上,并令该外框接触该等斜面162,组装机台上的机构便会由上往下对该外框111施加一作用力,此时,该等拉撑元件160会停留于原位,故该外框111会沿着该等斜面162向下移动,且由于该外框111具有少许弹性,因此,该外框111的左右两侧将顺着该斜面162逐渐向外扩张变形,使该容置空间116的宽度增加,在此状态下,组装机台便可将该内框112置入该容置空间116中,且同时使该内框112的底侧接触到该等支撑部161的顶端,令各该枢轴115分别对应到各该枢孔114。其后,该组装机台即停止对该外框111施加向下作用力,使该外框111通过本身的弹性,向内收缩为原本的形状,如此,各该枢孔114即可与各该枢轴115嵌合,使该内框112与该外框111被组装在一起,而形成该枢接结构11(如图1所示)。
通过公知组装机台,虽能嵌合各该枢孔114与各该枢轴115,然而,该组装机台以撑开的方式,勉强扩张该外框111的容置空间116,若该组装机台在下压该外框111的过程中,该外框111的变形超过弹性限度时,即无法在内框112进入容置空间116后确实回复为原本的形状,如此,将造成该内框112与该外框111之间的空隙过大,无法稳固地枢接在一起,且易导致该内框112与外框111松脱分离,使产品的优良率大幅下降,若制造厂商在品管阶段未察觉此一问题,将此种有瑕疵的枢接结构11组装至键盘上,更有可能影响到键盘的正常运作,相当不理想。
因此,如何改善公知按键枢接结构的组装机台,以创新的方式组装上述外框及内框,避免外框或内框的变形超过弹性限度,以提高产品优良率,进而减少生产成本,即为本实用新型在此欲探讨的一重要课题。
设计人在长期从事按键枢接结构的研发中,发现以公知组装机台进行枢接结构的组装作业时,常会发生内框与外框组装失败的情况,其中包括枢轴与枢孔未确实嵌合、内框与外框松动脱离、内框或外框扭曲变形等情况,导致传统组装机台的产品优良率约只有30%,可谓相当低落。目前虽有部分业者投入研发,欲寻求上述问题的改善方案,但多半效果不彰。
有鉴于公知组装机台的诸多问题,设计人乃思及以组装推杆推压内框的方式,将内框组合至外框内,以在不将组装流程复杂化的前提下,提升内外框的组装成功率。经过长久努力研究与实验,设计人终于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的按键枢接结构的推卡式组装机台,期望在不使枢接结构的外框或内框发生变形损坏的前提下,准确地结合枢接结构的内外框,并增加产品的优良率及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按键枢接结构的推卡式组装机台,能有效确保产品的优良率,减少按键枢接结构的生产成本,并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按键枢接结构的推卡式组装机台,应用在按键的枢接结构的组装上,该枢接结构主要是由一外框及一内框所构成,其中该外框内设有容置空间,且该外框的两对应内侧分别设有一枢孔,另外,该内框的两对应外侧分别设有一枢轴,且各该枢轴分别与各该枢孔相对应,且能分别穿入并定位至各该枢孔内,使得该内框能枢设在该外框中;该推卡式组装机台包括一外框输送轨道、一外框推杆、一组装平台、一内框输送轨道、一内框推杆、一上平台及一组装推杆,其中该外框输送轨道能承载至少一外框,且能将该外框输送至该外框输送轨道的一端;该外框推杆设置在邻近该外框输送轨道的一端的位置,且能往复移动,以将该外框朝一第一方向推送出去,即推送至组装平台;该组装平台设在对应于该外框推杆的一端的位置,以承载该外框推杆推送来的该外框;该内框输送轨道能承载至少一内框,且能将该内框输送至该内框输送轨道的一端;该内框推杆设置在邻近该内框输送轨道的一端的位置,且能往复移动,以将该内框朝一第二方向推送出去,即推送至该上平台;该上平台设在对应于该内框推杆的一端的位置,以承载该内框推杆推送来的该内框,且该上平台上设有一内框止挡部,以将该内框止挡定位于该上平台上,另外,该上平台与该组装平台相邻接,且该上平台的水平高度高于该组装平台;该组装推杆设于该上平台上邻近该内框止挡部的位置,且该组装推杆邻近该组装平台的一端缘设有斜面,该斜面与该上平台间形成一夹角,该组装推杆能进行往复移动,以将该内框朝一第三方向推送出去,使该内框的一端先倾斜地滑落至该外框的容置空间中,且令该内框上远离该组装推杆的枢轴嵌入至该外框的枢孔内,该组装推杆一端缘的该斜面会继续抵压该内框的另一端,使得该斜面对该内框的另一端施加一作用力,迫使该内框产生弹性变形(压缩变形),并顺着该斜面被完全压入至该外框的容置空间中,此时,该内框即可通过本身的弹性回复为原本的形状,令其邻近该组装推杆的枢轴嵌入至该外框的另一枢孔中,而完成该枢接结构的组装。
上述的推卡式组装机台,其中,该组装推杆的斜面上沿纵向凹设有一凹槽,当该内框的一端倾斜滑落至该外框的容置空间中,且该组装推杆的斜面继续抵压该内框的另一端时,该内框另一端上的枢轴能伸入至该凹槽内,使该内框通过该凹槽的引导,精准地顺着该斜面被压入至该外框的容置空间中,而不致发生任何歪斜,如此,当该内框进入至该外框的容置空间后,该内框另一端上的枢轴便能准确地嵌入至该外框的枢孔中,大幅提升组装成功率。
上述的推卡式组装机台,其中,该组装机台尚包括一成品输送轨道及一成品推杆,设置在邻近该所述组装平台的位置,以承载组装完成的该枢接结构;该成品推杆设置在邻近该组装平台的位置,该成品推杆设于该成品输送轨道上,且能往复移动,以将组装完成的该枢接结构沿着该成品输送轨道推送出去,以便进行后续的组装或出货程序。
上述的推卡式组装机台,其中,该内框输送轨道上设有一内框送料推杆,以将该内框推送至该内框输送轨道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组装机台,不仅能大幅提升该枢接结构的组装速度,更能有效提升组装的精准度,防止公知组装机台中外框变形损坏等问题,且能避免因外框变形后,该枢接结构松动解体等情况发生,再者,由于本实用新型是使该内框的一枢轴先与该外框的一枢孔相嵌合,故该组装推杆只需利用该斜面对该内框施加少许作用力,使该内框产生轻微的弹性压缩变形,便能使该内框整体顺着该斜面被完全压入至该外框中,完全不会有超过该内框弹性限度的问题发生,有效确保产品的优良率,进而减少按键枢接结构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按键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公知按键枢接结构的组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局部放大图;
图7为按键枢接结构的组合示意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3      推卡式组装机台
30     外框输送轨道
31     外框推杆
32     组装平台
33     内框输送轨道
330    内框送料推杆
34     内框推杆
35     上平台
350    内框止挡部
36     组装推杆
360    斜面
361    凹槽
37     成品输送轨道
370    成品推杆
7      枢接结构
70     外框
700    容置空间
701    枢孔
71     内框
710    枢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按键枢接结构的推卡式组装机台,应用在按键的枢接结构的组装上,在介绍本实用新型的组装机台前,先针对按键的枢接结构进行解说,以利审查员于后续说明中,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请参阅图7所示,该枢接结构7主要是由一外框70及一内框71所构成,该外框70及内框71一般是由高分子材质所构成,且具有些许弹性,在受力变形未超过弹性限度的前提下,该外框70及内框71能在外力移除后通过本身弹性,回复为原本的形状。其中,该内框71的两对应外侧分别设有一枢轴710,该外框70内设有一容置空间700,且该外框70的两对应内侧分别贯穿设有一枢孔701,各该枢孔701分别与各该枢轴710相对应,且各该枢轴710能分别穿入并定位至各该枢孔701内,使得该内框71枢设在该外框70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示,该推卡式组装机台3包括一外框输送轨道30、一外框推杆31、一组装平台32、一内框输送轨道33、一内框推杆34、一上平台35及一组装推杆36,其中该外框输送轨道30能承载多个外框70,且能将该外框70输送至该外框输送轨道30的一端,制造厂商在设计该外框输送轨道30时,可在该外框输送轨道30上设置一输送履带,或是设置一送料推杆,以输送外框70,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凡本技术领域的人士,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内容,所能轻易联想的简单转变,均应属本实用新型所欲保护的范围内。该外框推杆31设置在邻近该外框输送轨道30的一端的位置,且能往复移动,当该外框输送轨道30将外框70输送至该外框推杆31的移动路径上后,该外框推杆31即可将该外框70朝一第一方向(图中右下)推送至组装平台32。
承上,复请参阅图3所示,该组装平台32设置在对应于该外框推杆31的一端的位置,以承载该外框推杆31推送来的外框70。此外,该内框输送轨道33能承载至少一内框71,且能将该内框71输送至该内框输送轨道33的一端(如图中内框输送轨道33的左下端),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内框输送轨道33上设有一内框送料推杆330,以推送该内框71。该内框推杆34设置在邻近该内框输送轨道33的一端的位置,且能往复移动,当该内框输送轨道33将内框71输送至该内框推杆34的移动路径后,该内框推杆34即可将该内框71朝一第二方向(图中右下)推送至该上平台35。该上平台35设在对应于该内框推杆34的一端的位置,以承载该内框推杆34推送来的内框71,且该上平台35与该组装平台32相邻接,该上平台35的水平高度高于该组装平台32。为使该内框推杆34推送来的内框71定位在该上平台35上,该上平台35上对应于该第二方向的位置设有一内框止挡部350。此外,该组装推杆36设于该上平台35上邻近该内框止挡部350的位置,请参阅图4所示,该组装推杆36邻近该组装平台32的一端缘设有一斜面360,该斜面360与该上平台35间形成一夹角。
在上述较佳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示,该组装推杆36能进行往复移动,以将内框71朝一第三方向(图中左下)推送出去。请参阅图4、5所示,该内框71被该组装推杆36推动后,首先其一端(如图5中左端)会先倾斜地滑落至该外框70的容置空间700中,此时,该内框71上远离该组装推杆36的枢轴710(即左边的枢轴)已伸入至该外框70左侧的枢孔701内,该组装推杆36的斜面360会继续抵压该内框71的另一端(右端),意即,该斜面360会对该内框71施加一作用力,迫使该内框71产生横向的弹性压缩变形,并顺着该斜面360被完全压入至该外框70的容置空间700中,如图6所示,此时该内框71即可通过本身的弹性回复为原本的形状,令其邻近该组装推杆36的枢轴(如图5右侧的枢轴710)嵌入至该外框70的另一枢孔(如图5右侧的枢孔701)中,而完成该枢接结构7的组装。
需特别一提的是,复请参阅图4所示,为了确保该内框71被该斜面360抵压时,能准确地顺着该斜面360向下滑入该外框70的容置空间700中,设计人乃思及在该组装推杆36的斜面360上沿纵向凹设一凹槽361,如此,当该斜面360推抵该内框71时,该内框71的枢轴710便能伸入至该凹槽361内,使该内框71通过该凹槽361的引导,精准地顺着该斜面360被压入至该外框70的容置空间700中,以便该枢轴710能正确地嵌入至枢孔701中(如图5所示),有效防止该内框71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发生歪斜或偏离等情况。
除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技术特征外,复请参阅图3所示,该组装机台3尚包括一成品输送轨道37,设置在邻近该组装平台32的位置,当上述枢接结构7组合完成,且该外框推杆31推送后续待组装的外框70时,即会同时将该枢接结构7推送至该成品输送轨道37,以便该成品输送轨道37能将该枢接结构7输送至生产线上的其他机台上,以进行后续的组装或出货程序,此外,该成品输送轨道37上尚可设置一成品推杆370,该成品推杆370能往复移动,且该成品推杆370的一端邻近于该组装平台32,当该枢接结构7组装完成进入到该成品输送轨道37后,该成品推杆370的一端即可推动该枢接结构7,以将该枢接结构7沿着该成品输送轨道37推送出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推卡式组装机台,不仅能大幅提升该枢接结构的组装速度,更能有效提升组装的精准度,且由于本实用新型并非是将外框撑开后再放进内框,故完全不会有过去外框变形超过弹性限度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避免枢接结构松动解体等情况发生,更重要的是,请参阅图5所示,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先使该内框71的一枢轴710先与该外框70的一枢孔701相嵌合,故该组装推杆36只需利用该斜面360对该内框71施加少许作用力,使该内框71产生轻微的弹性压缩变形,令该内框71的宽度略小于该容置空间700的宽度后,该内框71便能顺着该斜面360完全嵌入至该外框70中,因此,完全不会有施力过大,或超过该内框71的弹性限度等问题发生。如此,利用本实用新型组装枢接结构时,产品优良率可逼近99%,远高于公知的30%,其改善的幅度相当显著,制造厂商不仅能大幅提升产品的优良率,更能压低枢接结构的生产成本,增加获利空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按键枢接结构的推卡式组装机台,其中,所述枢接结构是由一外框及一内框所构成,所述外框内设有容置空间,且所述外框的两对应内侧分别设有一枢孔,所述内框的两对应外侧分别设有一枢轴,且各所述枢轴分别与各所述枢孔相对应,且能分别穿入并定位至各所述枢孔内,所述内框能枢设在所述外框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卡式组装机台包括:
一能承载所述外框的组装平台;
一能承载所述内框的上平台,所述上平台与所述组装平台相邻接,且所述上平台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组装平台;
一能进行往复移动的组装推杆,设于所述上平台上,且所述组装推杆邻近所述组装平台的一端缘设有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上平台间形成有一夹角,所述斜面能抵压所述内框至所述内框完全压入所述外框的容置空间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卡式组装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卡式组装机台还包括一外框输送轨道,所述外框输送轨道能承载至少一所述外框,所述外框输送轨道能输送所述外框至所述外框输送轨道的一端;
一能往复移动的外框推杆,设置在邻近所述外框输送轨道的一端的位置,所述外框推杆能推送所述外框至所述组装平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卡式组装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卡式组装机台还包括一内框输送轨道,所述内框输送轨道能承载至少一所述内框,所述内框输送轨道能输送所述内框至所述内框输送轨道的一端;
一能往复移动的内框推杆,设置在邻近所述内框输送轨道的一端的位置,所述内框推杆能推送所述内框至所述上平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推卡式组装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平台上设有一内框止挡部,所述内框止挡部能止挡定位所述内框于所述上平台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推卡式组装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推杆的斜面上沿纵向凹设有一凹槽,所述内框上的一枢轴能伸入至所述凹槽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推卡式组装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卡式组装机台还包括一成品输送轨道,设置在邻近所述组装平台的位置,所述成品输送轨道能承载组装完成的所述枢接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推卡式组装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输送轨道上设有一能往复移动的沿着所述成品输送轨道将所述枢接结构推送出去的成品推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推卡式组装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输送轨道上设有一内框送料推杆,所述内框送料推杆能推送所述内框至所述内框输送轨道的一端。
CN2010205278186U 2010-09-13 2010-09-13 按键枢接结构的推卡式组装机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659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278186U CN201765987U (zh) 2010-09-13 2010-09-13 按键枢接结构的推卡式组装机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278186U CN201765987U (zh) 2010-09-13 2010-09-13 按键枢接结构的推卡式组装机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65987U true CN201765987U (zh) 2011-03-16

Family

ID=43718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527818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65987U (zh) 2010-09-13 2010-09-13 按键枢接结构的推卡式组装机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659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94817A (zh) * 2012-12-24 2014-07-02 福新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支撑架组装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94817A (zh) * 2012-12-24 2014-07-02 福新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支撑架组装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41607U (zh) 按键及键盘
CN105914073A (zh) 按键
CN101556872A (zh) 多轴平衡触控按键所构成的键盘装置
US20120250238A1 (en) Computer desk assembly with integrated display
CN102403143A (zh) 按键枢接结构的推卡式组装机台
CN102917563A (zh) 连动装置
CN201765987U (zh) 按键枢接结构的推卡式组装机台
CN107104014A (zh) 按键、键盘及按键制造方法
CN203287650U (zh) 一种背板及液晶模组
CN201435329Y (zh) 按键以及键盘
CN201435327Y (zh) 按键的剪刀式支架结构
CN213069657U (zh) 一种易清灰的台式计算机主板结构盒
CN108281316A (zh) 键盘
CN208789629U (zh) 汽车下栏板内板总成
CN106213831A (zh) 一种能够保护书皮的图书馆书架
CN201583920U (zh) 触摸屏显示装置
CN102280293B (zh) 键帽的组装方法及组装设备
CN208052628U (zh) 键帽料头冲切压合一体机
CN203935606U (zh) 一种麻将机升牌机构
CN110190435A (zh) 一种接触件及连接器
CN215895412U (zh) 一种新型人体工学键盘
CN2921862Y (zh) 导光板恢复平面结构
CN102280294B (zh) 键盘的组装方法及组装设备
CN203825585U (zh) 触摸板支架及触摸板组件
CN209825640U (zh) 一种学生宿舍用电脑操作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16

Termination date: 2014091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