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61848U - 一种密封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可折叠集装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密封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可折叠集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61848U
CN201761848U CN2010202432670U CN201020243267U CN201761848U CN 201761848 U CN201761848 U CN 201761848U CN 2010202432670 U CN2010202432670 U CN 2010202432670U CN 201020243267 U CN201020243267 U CN 201020243267U CN 201761848 U CN201761848 U CN 2017618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face
foldable container
base portion
connec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4326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浩棋
许文达
李�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GUI INDUSTRIAL Co Ltd
Taicang CIMC Contain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GUI INDUSTRIAL Co Ltd
Taicang CIMC Contain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GUI INDUSTRIAL Co Ltd, Taicang CIMC Contain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GUI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24326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618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618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6184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密封胶条,每个密封胶条包括可以受压变形对待密封结构实现密封的密封部和沿所述密封部的一侧向外延伸的连接部;密封部和连接部成一整体结构。本实用新型还具体公开了一种装配有上述密封装置的可折叠集装箱。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密封装置及具有该密封装置的可折叠集装箱,可折叠集装箱的侧部可以实现有效的密封。

Description

一种密封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可折叠集装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的密封,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可折叠集装箱的密封装置和一种具有该密封装置的可折叠集装箱。
背景技术
集装箱在货物运输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可以通过车辆、轮船、飞机等各种交通工具来运输。传统的集装箱大多采用固定结构,因此在运输和堆存时,空载集装箱(空箱)需要占用和载货集装箱(重箱)相同的体积空间,因此传统集装箱的空箱运输会极大浪费运输和堆存成本。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已开发出可以在空载时折叠的集装箱。如中国专利200420084231.7公开了一种可折叠集装箱,包括:底架、顶板、两个侧板以及两个端板。两个端板的底部分别铰接到底架,而它们的顶部分别可分离地连接到顶板。两个侧板均分别由一上侧板及一下侧板构成,上侧板的上端枢轴地连接到顶板的侧边,该下侧板的下端枢轴地连接到底架的侧边,该上侧板的下端枢轴地连接到该下侧板的上端。在折叠时,先将两个端板分别向箱内转动放置到底架上;然后对两个侧板进行折叠,使得每个侧板的上、下半部分别向箱内转动,同时顶板随之下降。折叠后,侧板的下半部放置到两端板上,上半部叠置于下半部之上,同时顶板放置到侧板上半部之上,从而减小了集装箱的整体体积。
与普通集装箱中侧板与顶板和底架焊接为一个整体的结构不同,为了实现折叠,可折叠集装箱的每个侧板与顶板和底架分别可分离或可转动地相连,另外每个侧板也分为可分离或可转动地相连的上、下两部分。这种活动连接使得可折叠集装箱在组立后,其侧部存在多条沿集装箱长度方向延伸的接缝,从而使得箱外的水或湿气容易从接缝处侵入箱内,进而影响箱内货物的存储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可折叠集装箱的密封装置,以实现可折叠集装箱侧部的有效密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可折叠集装箱的密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密封胶条,每个密封胶条包括可以受压变形对待密封结构实现密封的密封部和沿密封部的一侧向外延伸的连接部;密封部和连接部成一整体结构。
进一步地,密封部具有在未受压状态下呈中空的环形横截面。
进一步地,连接部的至少一个侧面上设置有多个自由末端朝向密封部的倒刺。
进一步地,密封装置为橡胶材质。
进一步地,密封装置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密封胶条。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在两个密封胶条的密封部之间的一扁平部。
进一步地,所述扁平部在背向所述连接部的表面上具有多个突起。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有密封装置的可折叠集装箱,以解决可折叠集装箱的侧部密封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集装箱,包括:底架;顶板;分别可翻转放置到底架上的两个端板;分别可折叠放置到底架上的两个侧板,其中每个侧板包括可相对折叠的一上半部和一下半部,各侧板的上半部分别可翻转地连接到顶板的对应一侧,而各侧板的下半部分别可翻转地连接到底架的对应一侧;可折叠集装箱还包括:至少一个沿其纵向延伸设置的卡接结构,侧板的上半部和下半部之间、侧板的上半部与顶板之间以及侧板的下半部与底架之间中的至少一个通过卡接结构可分离地相连,卡接结构包括:凹接合部,包括一基部和从该基部两侧大致垂直伸出的两个侧部,基部和两个侧部限定有沿该凹接合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一凹部,该凹部具有分别位于该基部与两个侧部的结合处附近的两个内角区域;和凸接合部,包括一基部和从该基部的一侧突出的凸部,其中凸部具有与凹接合部的基部的内表面相配合的顶面以及分别与凹接合部的两个侧部的内表面相配合的两个侧面;至少一个卡接结构的凹接合部的凹部内,至少设置一个密封装置,密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密封胶条,该密封胶条包括:可以受压变形对卡接结构实现密封的密封部;和沿密封部的一侧向外延伸的连接部,与卡接结构连接。
进一步地,凹接合部还包括设置在基部与侧部的结合处附近且朝向对应的内角区域开口的至少一个装配槽或装配孔;凸部还包括在对应于该凹接合部的至少一个装配槽或装配孔的一侧形成的至少一个配合部,该至少一个配合部位于该凸部的顶面与对应侧面之间;密封胶条的连接部与装配槽或装配孔卡接连接,密封胶条的密封部位于内角区域与配合部之间。
进一步地,连接部板状插入或凸头卡入装配槽或装配孔。
进一步地,密封部具有在未受压状态下呈中空的环形横截面。
进一步地,连接部的至少一个外侧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自由末端朝向密封部的倒刺。
进一步地,密封装置为橡胶材质。
进一步地,装配槽通长方向宽度基本一致。
进一步地,凹接合部内沿长度方向设置至少一组装配孔,装配孔为间隔一定距离的台阶孔。
进一步地,凹接合部上设置有两个装配槽,且该凸接合部的凸部的顶面与每个侧面之间分别形成有一个配合部;密封装置包括两个密封胶条,每个密封胶条的密封部分别容纳于一个内角区域中,且每个密封胶条的连接部分别卡接到对应一个装配槽内。
进一步地,凹接合部内沿通长方向上设置行两组装配孔,且该凸接合部的凸部的顶面与每个侧面之间分别形成有一个配合部;密封装置包括两个密封胶条,每个密封胶条的连接部为沿密封部的一侧向外延伸间隔一定距离的多个条状突起,且条状突起分别与对应的一组装配孔卡接连接;每个密封胶条的密封部分别容纳于一个对应的内角区域。
进一步地,在卡接结构的凹、凸接合部相接合后,凹接合部的基部的内表面与凸接合部的凸部的顶面相接触。
进一步地,卡接结构的凸接合部的基部包括从凸部的两边向外延伸的两个延伸部,该延伸部具有大致平行于凸部顶面的端面;凹接合部的两个侧部还具有大致平行于凹接合部的基部内表面的端面;在卡接结构的凹、凸接合部相接合后,凹接合部的两个侧部的端面与凸接合部的延伸部的端面相接触,而凹接合部的基部的内表面与凸接合部的凸部的顶面间隔预定距离。
进一步地,密封装置还包括连接在两个密封胶条的密封部之间的一扁平部;在卡接结构的凹、凸接合部相接合后,扁平部容纳与凹接合部的基部的内表面与凸接合部的凸部的顶面之间。
进一步地,扁平部在背向连接部的表面上具有多个突起。
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一个或多个特征可以有益地相互结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装箱密封装置以及装配有密封装置的可折叠集装箱,可以较好地解决可折叠箱的侧部密封问题,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可折叠集装箱中货物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用于可折叠集装箱的密封装置第一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为用于可折叠集装箱的密封装置第二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为用于可折叠集装箱的密封装置第三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为可折叠集装箱处于组立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a为可折叠集装箱侧部卡接结构接合状态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5b为可折叠集装箱侧部卡接结构打开状态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6a为可折叠集装箱第一实施例,凹接合部与密封装置分解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6b为可折叠集装箱第一实施例,凹接合部与密封装置卡接后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6c为可折叠集装箱第一实施例,凹接合部与凸接合部接合后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7a为可折叠集装箱第二实施例,设置有密封装置的卡接结构打开状态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7b为可折叠集装箱第二实施例,设置有密封装置的卡接结构接合状态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8a为可折叠集装箱第三实施例,设置有密封装置的卡接结构打开状态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8b为可折叠集装箱第三实施例,设置有密封装置的卡接结构接合状态下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它实施方式中。
图1为用于可折叠集装箱的密封装置第一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密封装置包括一个密封胶条10。密封胶条10包括成一整体结构的连接部11和密封部12,密封部12具有沿密封胶条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中空的内部,连接部11从密封部12的一侧向外延伸。密封部12在未受压的情况下,截面呈环状。使用时,将连接部11插入集装箱待密封处所开的大小与其相对应的胶条装配槽中,而密封部12受压产生变形,进而实现密封。密封部12设置为内部中空,在其受压时,可以更容易产生形变,产生更好的密封作用。当然密封部也可以视需要设置成截面为其他形状的空心结构。密封胶条10可以采用橡胶材质。
图2为用于可折叠集装箱的密封装置第二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密封装置包括一个密封胶条20。密封胶条20包括成一整体结构的连接部21和密封部22,密封部22具有沿密封胶条2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中空的内部,连接部21从密封部22的一侧向外延伸。使用时,将连接部21插入集装箱待密封处所开的大小与其相对应的胶条装配槽中,而密封部22受压产生变形,进而实现密封。密封部22在未受压的情况下,截面呈环状。当然密封部也可以视需要设置成截面为其他形状的空心结构。连接部21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多个自由末端朝向密封部的倒刺23。设置倒刺23的目的在于,可以增大连接部外侧表面与胶条装配槽之间的摩擦力,有效防止密封胶条从胶条装配槽中脱落,但倒刺结构又不阻碍密封胶条的连接部插入胶条装配槽中。
图3为用于可折叠集装箱的密封装置第三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密封装置包括一个密封胶条30。密封胶条30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密封胶条31,其中每个胶条31各自包括连接部32和密封部33,密封部33具有沿密封胶条3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中空的内部,连接部32从密封部33的一侧向外延伸。密封装置30还包括连接两个密封胶条31的密封部33的扁平部34,其中该扁平部34在背向连接部32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小突起35,这样,扁平部34通过受压变形,可以对平面结构产生有效密封,即便待密封的平面结构表面不平,扁平部34上设置的小突起35也可以产生很好的密封效果。上述密封装置30为一整体结构。密封部33在未受压的情况下,截面呈环状。当然密封部33也可以视需要设置成截面为其他形状的空心结构。使用时,将每个密封胶条31的连接部32分部插入集装箱待密封处所开的大小与其相对应的胶条装配槽中,而密封部33受压产生变形,进而实现密封。
图4为可折叠集装箱处于组立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可折叠集装箱40,其包括底架41、顶板42、两个侧板43、以及彼此相对的两个端板,其中一个端板设置成门端板44。其中,每个侧板43均包括可相互折叠的上半部431和下半部432。门端板44上设置有两个可相对开启的门板46,以便于在集装箱40处于组立状态时向箱内装卸货物。当集装箱40空载时,可以对其进行折叠以减小集装箱自身的储运空间。在折叠时,先将前端板(未示出)和门端板44分别向箱内转动放置到底架41上;然后对两个侧板43进行折叠,使得每个侧板的上半部431和下半部432分别向箱内转动,同时顶板42随之下降。折叠后,侧板的下半部432放置到前端板(未示出)和门端板44上,上半部431叠置于下半部432之上,同时顶板42放置到侧板上半部431之上,从而减小了集装箱的整体体积。侧板43的上半部431和下半部432、侧板43的上半部431与顶板42及侧板43的下半部432与底架41均可通过沿侧板43的纵向方向(即可折叠集装箱40的纵向方向)设置的卡接结构50可分离地接合在一起。
图5a为可折叠集装箱侧部卡接结构接合状态下的横截面示意图,即连接侧板43上半部431和下半部432的卡接结构50接合状态下的横截面示意图,卡接结构50为两个实心的梁构成,即沿可折叠集装箱纵向设置的一凹接合部51和一凸接合部52。
图5b为可折叠集装箱侧部卡接结构打开状态下的横截面示意图。具体来说,凹接合部51包括一基部512和从基部512的两侧大致垂直伸出的两个侧部513。凹部511由基部512的内表面514以及两个侧部513的内侧面515包围而成,并且横截面呈大致矩形形状。然而应当理解,凹部也可以设置成任何其他适合的形状。侧部513还具有大致平行于基部内表面514的端面516。凹部具有分别位于该基部512与两个侧部513的结合处附近的两个内角区域。凸接合部52包括基部522以及从该基部的一侧突出的凸部521。其中凸部521沿凸接合部52的纵向方向延伸设置,并具有一顶面524以及位于该顶面524两侧的两个侧面525。基部522还包括从凸部521的两边向外延伸的两个延伸部523,延伸部523具有与该凸部521位于同一侧的表面52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承部可由凹接合部51上的面514构成,而第二支承部可由凸接合部52上的面524构成。同时,两个第一限位部可由凹接合部51的两个面515构成,而两个第二限位部可由凸接合部52的两个面525构成。凹接合部51的侧部513的内侧面515和端面516之间设置例如弧形的导向面517。或者,也可以在凸接合部52的凸部521的顶面524和侧面525之间设置例如斜面的导向面527。在凹、凸接合部和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导向面,更加有利于凹、凸接合部的卡接操作。凸部521的顶面524和侧面525之间的导向面527相对于凹部的两个内角区域分别形成一个配合面。
图6a为可折叠集装箱第一实施例,凹接合部与密封装置分解的横截面示意图。卡接结构的凹接合部51与侧板43的上半部431相连,凹接合部51的内表面514与内侧面515所形成的内角部区域附近,开设有两个宽度基本均匀的胶条装配槽65。图6a为两个胶条装配槽65开设在内角部区域的靠近内表面514的基部512上,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胶条装配槽的开设位置,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在内角部的侧部513上。卡接结构的凹接合部为一个实心的沿可折叠集装箱纵向设置的梁,两个胶条装配槽65为分别沿可折叠集装箱的纵向开设在凹接合部51靠近内表面514的基部512上的两个通槽。密封装置包括两个密封胶条60,每个密封胶条60包括成一整体结构的连接部61和密封部62,且密封部62内部中空。密封胶条60在未受压的情况下,截面呈环状。当然密封部也可以视需要设置成截面为其他形状的空心结构。连接部61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多个自由末端朝向密封部的倒刺63。设置倒刺63的目的在于,可以增大连接部61与胶条装配槽65之间的摩擦力,有效防止密封胶条60从胶条装配槽中脱落,但倒刺63的结构又不阻碍密封胶条60的连接部61插入凹接合部内表面上的胶条装配槽65中。密封胶条60可以采用橡胶材质。
图6b为可折叠集装箱第一实施例,凹接合部与密封装置卡接后的横截面示意图。密封胶条60的连接部61已插入胶条装配槽65中,密封部62处于胶条装配槽65的外侧。卡接结构50的凸接合部52与侧板43的下半部432相连,且其导向面527与凹部内表面514和侧部内表面515所形成的内角部相对应
图6c为可折叠集装箱第一实施例,凹接合部与凸接合部接合后的横截面示意图。卡接结构的凹接合部51和凸接合部52接合后,密封胶条60的空心密封部62会受到导向面527与凹部内表面514和侧部内表面515的压力产生形变,进而实现对卡接结构50的密封。
图7a为可折叠集装箱第二实施例,设置有密封装置的卡接结构打开状态下的横截面示意图。卡接结构的凹接合部51与侧板43的上半部431相连,凹接合部51的内表面514与内侧面515所形成的内角部区域附近,开设有两组胶条装配孔66。卡接结构的凹接合部为一个实心的沿可折叠集装箱纵向设置的梁,两组胶条装配孔66也分别沿可折叠集装箱的纵向开设在凹接合部51靠近内表面514的基部512上。每组可设置多个间隔预定距离胶条装配孔66。胶条装配孔66为一台阶孔,在靠近所述凹接合部基部内表面514的一端宽度较小,能够有效的防止密封胶条70从装配孔66中脱落。密封装置包括两个密封胶条70,每个密封胶条70包括成一整体结构的连接部71和密封部72。密封胶条70在未受压的情况下,截面呈中空的环状。当然密封部也可以视需要设置成截面为其他形状的空心结构。连接部71为沿密封部72一侧向外延伸的多个间隔一定距离的条状突起,且每个条状突起分别与一组装配孔66一一对应卡接。
图7b为可折叠集装箱第二实施例,设置有密封装置的卡接结构接合状态下的横截面示意图。卡接结构的凹接合部51和凸接合部52接合后,密封胶条70的空心密封部72受压产生形变,进而实现对卡接结构50的密封。密封部的空心结构有利于其产生变形,更好的实现密封效果。
图8a为可折叠集装箱第三实施例,设置有密封装置的卡接结构打开状态下的横截面示意图。卡接结构的凹接合部51与侧板43的上半部431相连,凹接合部51的内表面514与内侧面515所形成的内角部区域附近,开设有两组胶条装配孔86。卡接结构的凹接合部为一个实心的沿可折叠集装箱纵向设置的梁,两组胶条装配孔86也分别沿可折叠集装箱的纵向开设在凹接合部51靠近内表面514的基部512上。每组可设置多个间隔预定距离胶条装配孔86。胶条装配孔86为一台阶孔,在靠近所述凹接合部基部内表面514的一端宽度较小,能够有效的防止密封胶条80从装配孔86中脱落。在卡接结构的凹接合部51和凸接合部52相接合后,凹接合部51的两个侧部的端面516与凸接合部的延伸部的端面526相接触,而凹接合部51的内表面514与凸接合部的顶面524间隔预定距离。这种卡接结构,由凹接合部51的两个侧部的端面516与凸接合部的延伸部的端面526受力支撑。密封装置80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密封胶条81,其中每个胶条81各自包括连接部82和密封部83,密封部83具有沿密封胶条8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中空的内部,连接部82为沿密封部83一侧向外延伸的多个间隔一定距离的条状突起,且每个条状突起分别与一组装配孔86一一对应卡接。密封装置80还包括连接两个密封胶条81的密封部83的扁平部84,其中该扁平部84在背向连接部82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小突起85,这样,扁平部84通过受压变形,可以对凹接合部内表面514和凸接合部顶面524实现有效密封,即便凸接合部顶面524略有不平,扁平部34上设置的小突起35也可以产生很好的密封效果。上述密封装置80为一整体结构。密封部83在未受压的情况下,截面呈环状。当然密封部83也可以视需要设置成截面为其他形状的空心结构。
图8b为可折叠集装箱第三实施例,设置有密封装置的卡接结构接合状态下的横截面示意图。卡接结构的凹接合部51和凸接合部52接合后,密封装置80的扁平密封部84位于凸接合部52的顶面524与凹接合部51的内表面514的空隙之中。其中密封胶条80的空心密封部83和扁平密封部84受压产生形变,进而实现对卡接结构50的密封。由于扁平密封部84的设置,可以更好的实现凸接合部52的顶面524与凹接合部51的内表面514接合面的平面密封,并且扁平密封部84表面的小突起85可以有效解决凸接合部顶面524表面不平情况下的密封问题,进一步提高卡接结构密封效果。当然凸接合部52的顶面524与凹接合部51的内表面514之间的空隙略小于扁平密封部84的厚度,这样,扁平密封部84受压后产生弹性范围内的些许变形以满足密封要求,但其不承压,以防止老化变形失去密封作用。
应当指出,虽然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21)

1.一种用于可折叠集装箱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密封胶条,每个密封胶条包括可以受压变形对待密封结构实现密封的密封部和沿所述密封部的一侧向外延伸的连接部;所述密封部和所述连接部成一整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具有在未受压状态下呈中空的环形横截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至少一个侧面上设置有多个自由末端朝向所述密封部的倒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为橡胶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密封胶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所述两个密封胶条的密封部之间的一扁平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部在背向所述连接部的表面上具有多个突起。
8.一种可折叠集装箱,包括:底架;顶板;分别可翻转放置到所述底架上的两个端板;分别可折叠放置到所述底架上的两个侧板,其中每个侧板包括可相对折叠的一上半部和一下半部,各侧板的上半部分别可翻转地连接到所述顶板的对应一侧,而各侧板的下半部分别可翻转地连接到所述底架的对应一侧, 
所述可折叠集装箱还包括:
至少一个沿其纵向延伸设置的卡接结构,所述侧板的上半部和下半部之间、所述侧板的上半部与所述顶板之间以及所述侧板的下半部与所述底架之间中的至少一个通过所述卡接结构可分离地相连,所述卡接结构包括:
凹接合部,包括一基部和从该基部两侧大致垂直伸出的两个侧部,所述基部和两个侧部限定有沿该凹接合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一凹部,该凹部具有分别位于该基部与两个侧部的结合处附近的两个内角区域;和
凸接合部,包括一基部和从该基部的一侧突出的凸部,其中所述凸部具有与所述凹接合部的基部的内表面相配合的顶面以及分别与所述凹接合部的两个侧部的内表面相配合的两个侧面;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卡接结构的凹接合部的凹部内,至少设置一个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密封胶条,该密封胶条包括:
可以受压变形对卡接结构实现密封的密封部;和
沿所述密封部的一侧向外延伸的连接部,与卡接结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折叠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接合部还包括设置在基部与侧部的结合处附近且朝向对应的内角区域开口的至少一个装配槽或装配孔;所述凸部还包括在对应于该凹接合部的至少一个装配槽或装配孔的一侧形成的至少一个配合部,该至少一个配合部位于该凸部的顶面与对应侧面之间;所述密封胶条的连接部与所述装配槽或装配孔卡接连接,所述密封胶条的密封部位于所述内角区域与所述配合部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可折叠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板状插入或凸头卡入所述装配槽或装配孔。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具有在未受压状态下呈中空的环形横截面。
12.根据权利要求8或9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 述连接部的至少一个外侧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自由末端朝向所述密封部的倒刺。
13.根据权利要求8或9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为橡胶材质。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折叠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槽通长方向宽度基本一致。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折叠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接合部内沿长度方向设置至少一组所述装配孔,所述装配孔为间隔一定距离的台阶孔。
16.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可折叠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接合部上设置有两个装配槽,且该凸接合部的凸部的顶面与每个侧面之间分别形成有一个配合部;所述密封装置包括两个密封胶条,每个所述密封胶条的密封部分别容纳于一个内角区域中,且每个所述密封胶条的连接部分别卡接到对应一个装配槽内。
17.根据权利要求9或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集装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接合部内沿通长方向上设置有两组装配孔,且该凸接合部的凸部的顶面与每个侧面之间分别形成有一个配合部;
所述密封装置包括两个密封胶条,每个所述密封胶条的连接部为沿密封部的一侧向外延伸间隔一定距离的多个条状突起,且所述条状突起分别与对应的一组所述装配孔卡接连接;每个所述密封胶条的密封部分别容纳于一个对应的所述内角区域。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折叠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卡接结构的凹、凸接合部相接合后,所述凹接合部的基部的内表面与所述凸接合部的凸部的顶面相接触。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折叠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的凸接合部的基部包括从所述凸部的两边向外延伸的两个延伸部,该延伸部具有大致平行于所述凸部顶面的端面;所述凹接合部的两个侧部还具有大致平行于所述凹接合部的基部内表面的端面;在所述卡接结构的凹、凸接合部相接合后,所述凹接合部的两个侧部的端面与所述凸接合部的延伸部的端面相接触,而所述凹接合部的基部的内表面与所述凸接合部的凸部的顶面间隔预定距离。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可折叠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还包括连接在两个密封胶条的密封部之间的一扁平部;在所述卡接结构的凹、凸接合部相接合后,所述扁平部容纳与所述凹接合部的基部的内表面与所述凸接合部的凸部的顶面之间。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可折叠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部在背向所述连接部的表面上具有多个突起。 
CN2010202432670U 2010-06-25 2010-06-25 一种密封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可折叠集装箱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618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432670U CN201761848U (zh) 2010-06-25 2010-06-25 一种密封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可折叠集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432670U CN201761848U (zh) 2010-06-25 2010-06-25 一种密封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可折叠集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61848U true CN201761848U (zh) 2011-03-16

Family

ID=43714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43267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61848U (zh) 2010-06-25 2010-06-25 一种密封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可折叠集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61848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16499A (zh) * 2012-04-24 2012-08-01 汤树林 可拆卸式组合敞口液罐及其密封方法
CN107934256A (zh) * 2017-12-20 2018-04-20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公铁水路用散货集装箱
EP3594150A4 (en) * 2017-03-08 2020-12-16 Taicang CIMC Reefer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SEALING STRUCTURE AND COOLER WITH IT
CN113314967A (zh) * 2021-06-28 2021-08-27 山东爱普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环境箱式变电站顶部密封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16499A (zh) * 2012-04-24 2012-08-01 汤树林 可拆卸式组合敞口液罐及其密封方法
CN102616499B (zh) * 2012-04-24 2014-10-29 汤树林 可拆卸式组合敞口液罐及其密封方法
EP3594150A4 (en) * 2017-03-08 2020-12-16 Taicang CIMC Reefer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SEALING STRUCTURE AND COOLER WITH IT
US11573049B2 (en) 2017-03-08 2023-02-07 Taigang Cimc Reefer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Sealing structure and refrigerated container having same
CN107934256A (zh) * 2017-12-20 2018-04-20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公铁水路用散货集装箱
CN113314967A (zh) * 2021-06-28 2021-08-27 山东爱普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环境箱式变电站顶部密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61848U (zh) 一种密封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可折叠集装箱
JP6955776B2 (ja) 容器装置
US3655087A (en) Lightweight knockdown container
CN201756288U (zh) 可折叠集装箱以及侧板结构
US20110044564A1 (en) Bulk cargo bag including an inner container body with reinforcing folds
CN203359246U (zh) 一种可折叠式周转箱的侧板及可折叠式周转箱
CN107054825A (zh) 便于拆装的可循环用折叠箱
KR101311186B1 (ko) 접이식 보온단열박스
CN201154783Y (zh) 新型结构包装箱
KR200426318Y1 (ko) 조립식 포장 상자
CN201235957Y (zh) 组装式周转箱
CN207001064U (zh) 便于拆装的可循环用折叠箱
CN110271739B (zh) 一种折叠式烟草智能循环包装箱结构
CN105000243A (zh) 酒瓶瓦楞纸包装盒
CN208199235U (zh) 一种防挤压密封包装箱
KR101691003B1 (ko) 포장용 상자
CN110884749B (zh) 抽拉盖式折叠箱
CN208199103U (zh) 一种手提式鞋盒
CN210913311U (zh) 用于可折叠包装箱的箱体结构
CN104176388A (zh) 可折叠式笼箱以及可折叠笼箱组
CN106864929A (zh) 便于拆装的循环利用折叠箱
CN220363617U (zh) 一种高强度抗压纸箱
CN218390105U (zh) 一种铝箔连体餐盒
CN212767489U (zh) 一种便于陈列的组合包装箱
CN103101659A (zh) 一种可折叠式周转箱的侧板及可折叠式周转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1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