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57168U - 旋压组装同步带轮 - Google Patents

旋压组装同步带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57168U
CN201757168U CN2010205045951U CN201020504595U CN201757168U CN 201757168 U CN201757168 U CN 201757168U CN 2010205045951 U CN2010205045951 U CN 2010205045951U CN 201020504595 U CN201020504595 U CN 201020504595U CN 201757168 U CN201757168 U CN 2017571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le
bearing
wheel body
hole
elastic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50459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海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UTONG MACHINERY MANUFA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UTONG MACHINERY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UTONG MACHINERY MANUFA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UTONG MACHINERY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50459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571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571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5716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lle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轮,具体涉及一种同步带轮。旋压组装同步带轮,包括左侧轮体和右侧轮体,左侧轮体和右侧轮体组成带轮主体,左侧轮体中部设有左侧通孔结构,右侧轮体中部设有右侧通孔结构,左侧通孔结构和右侧通孔结构构成轮毂,轮毂内设有轴承。轮毂包括筒状结构,轴承固定在筒状结构内,筒状结构与轴承连接处的内径小于轴承的外径。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带轮主体和轴承连接紧密,不易晃动,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可靠、结构简单、稳定性较强等优点。

Description

旋压组装同步带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轮,具体涉及一种同步带轮。
背景技术
现今许多机械传动机构都会用到同步带轮,因为它是一种重要的机械传动零件,对于一些有传动机构的机械设备是一必不可少的部件。带轮广泛应用于汽车、农机及轻纺工业的各种机械设备的传动中。而组装的同步带轮的部件,其加工中采用了不同的方法。
其中铸铁带轮有点不足,它是有屑加工,结构重、费材料,因而转动惯量大,是一种费料、费能的新产品。生产效率低,平衡性能不太好,通常都需要平衡处理。而其材料流线时常被切断,轮槽表面的强度和硬度不是很高,并且尺寸精度也不高。
另外轴承与带轮主体的切合如果不好的话,会导致连接不紧密,容易松动,安全性和稳定性也不强,会使得应用到同步带轮的机械物损坏,不能正常的运行,带来很多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压组装同步带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旋压组装同步带轮,包括左侧轮体和右侧轮体,所述左侧轮体和右侧轮体组成一带轮主体,所述左侧轮体中部设有一左侧通孔结构,所述右侧轮体中部设有一右侧通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通孔结构和右侧通孔结构构成一轮毂,所述轮毂内设有一轴承;
所述轮毂包括一筒状结构,所述轴承固定在所述筒状结构内,所述筒状结构与所述轴承连接处的内径小于所述轴承的外径。
通过以上设计,所述轴承被牢牢卡在所述筒状结构中,不易晃动。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筒状结构和所述轴承连接时,采用热胀冷缩原理,先将所述带轮主体进行加热,待所述带轮主体的筒状结构的内径通过加热扩张后,在所述筒状结构内嵌进所述轴承,然后让所述带轮主体自然冷却。待所述带轮主体冷却后,所述筒状结构的内径几乎或者完全恢复到原有的尺寸,这样,所述筒状结构就很好的将所述轴承压紧,使所述轴承与所述筒状结构紧密贴合,不易晃动、掉落。
所述带轮主体的部件通过旋压技术制造。选用旋压技术,使得所述带轮主体,结构轻、省材料,转动惯量小。而且旋压技术的生产效率高(每分钟加工2~4件),平衡性能好,一般无需平衡处理。另外选用旋压技术使得所述带轮主体的部件没有凹陷,结构紧凑、尺寸精度高,在组合时,各部件能够更好的紧密贴合。
所述左侧通孔结构的左侧设有一凹圆,所述凹圆上设有一弹性跳圈。所述凹圆的外径小于所述弹性跳圈的内径。所述弹性跳圈紧密贴合在所述凹圆上。通过所述左弹性跳圈设置在所述左侧通孔结构的凹圆上,使得所述轴承与所述左侧通孔结构更贴合,更紧固。
所述右侧通孔结构的右侧设有一凹圆,所述凹圆上设有一弹性跳圈,所述凹圆的外径小于所述弹性跳圈的内径。所述弹性跳圈紧密贴合在所述凹圆上。通过所述弹性跳圈设置在所述右侧通孔结构的凹圆上,使得所述轴承与所述右侧通孔结构更贴合,更紧固。
所述左侧轮体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右侧轮体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这样可以节省材料、减轻重量。所述左侧轮体与所述右侧轮体的通孔相互对应。所述通孔的形状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带轮主体和轴承连接紧密,不易晃动,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可靠、结构简单、稳定性较强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右侧轮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侧轮体与轴承的连接的示视图;
图3外本实用新型的轴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参照图1、图2、图3,旋压组装同步带轮,包括左侧轮体2和右侧轮体1,左侧轮体2和右侧轮体1组成一带轮主体,左侧轮体2中部设有一左侧通孔结构,右侧轮体1中部设有一右侧通孔结构3,左侧通孔结构和右侧通孔结构3构成一轮毂,轮毂内设有一轴承4。轮毂包括一筒状结构,轴承4固定在筒状结构内,筒状结构与轴承4连接处的内径小于轴承4的外径。通过以上设计,轴承4被牢牢卡在筒状结构中,不易晃动。本实用新型的筒状结构和轴承4连接时,采用热胀冷缩原理,先将带轮主体进行加热,待带轮主体的筒状结构的内径通过加热扩张后,在筒状结构内嵌进轴承4,然后让带轮主体自然冷却。待带轮主体冷却后,筒状结构的内径几乎或者完全恢复到原有的尺寸,这样,筒状结构就很好的将轴承4压紧,使轴承4与筒状结构紧密贴合,不易晃动、掉落。
带轮主体的部件通过旋压技术制造。选用旋压技术,使得带轮主体,结构轻、省材料,转动惯量小。而且旋压技术的生产效率高(每分钟加工2~4件),平衡性能好,一般无需平衡处理。另外选用旋压技术使得带轮主体的部件没有凹陷,结构紧凑、尺寸精度高,在组合时,各部件能够更好的紧密贴合。
左侧通孔结构的左侧设有一凹圆,凹圆上设有一弹性跳圈。凹圆的外径小于弹性跳圈的内径。弹性跳圈紧密贴合在凹圆上。通过弹性跳圈设置在左侧通孔结构的凹圆上,使得轴承4与左侧通孔结构更贴合,更紧固。右侧通孔结构3的右侧设有一凹圆,凹圆上设有一弹性跳圈,凹圆的外径小于弹性跳圈的内径。弹性跳圈紧密贴合在凹圆上。通过弹性跳圈设置在右侧通孔结构的右凹圆上,使得轴承4与右侧通孔结构更贴合,更紧固。
左侧轮体2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6,右侧轮体1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6,这样可以节省材料、减轻重量。左侧轮体2与右侧轮体1的通孔6相互对应。通孔6的形状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5)

1.旋压组装同步带轮,包括左侧轮体和右侧轮体,所述左侧轮体和右侧轮体组成一带轮主体,所述左侧轮体中部设有一左侧通孔结构,所述右侧轮体中部设有一右侧通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通孔结构和右侧通孔结构构成一轮毂,所述轮毂内设有一轴承;
所述轮毂包括一筒状结构,所述轴承固定在所述筒状结构内,所述筒状结构与所述轴承连接处的内径小于所述轴承的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压组装同步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通孔结构的左侧设有一凹圆,所述凹圆上设有一弹性跳圈,所述凹圆的外径小于所述弹性跳圈的内径,所述弹性跳圈紧密贴合在所述凹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压组装同步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通孔结构的右侧设有一凹圆,所述凹圆上设有一弹性跳圈,所述凹圆的外径小于所述弹性跳圈的内径,所述弹性跳圈紧密贴合在所述凹圆上。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旋压组装同步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轮体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右侧轮体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左侧轮体与所述右侧轮体的通孔相互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压组装同步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形状设为圆形。
CN2010205045951U 2010-08-24 2010-08-24 旋压组装同步带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571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045951U CN201757168U (zh) 2010-08-24 2010-08-24 旋压组装同步带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045951U CN201757168U (zh) 2010-08-24 2010-08-24 旋压组装同步带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57168U true CN201757168U (zh) 2011-03-09

Family

ID=43644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504595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57168U (zh) 2010-08-24 2010-08-24 旋压组装同步带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5716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7608A (zh) * 2012-07-25 2012-11-07 武汉正通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带扭矩限制的同步带轮
CN106763575A (zh) * 2017-03-10 2017-05-31 成都亨通兆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同步带轮的定位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7608A (zh) * 2012-07-25 2012-11-07 武汉正通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带扭矩限制的同步带轮
CN106763575A (zh) * 2017-03-10 2017-05-31 成都亨通兆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同步带轮的定位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57168U (zh) 旋压组装同步带轮
CN205383224U (zh) 串联式滚柱活齿减速机
CN206042823U (zh) 一种收割机用摆环箱
CN204957595U (zh) 一种高强度倍速链条
CN201753746U (zh) 电梯门皮带轮传动组件
CN202937617U (zh) 用于传动轮中的轴承装置
CN202971622U (zh) 多杆驱动联轴器
CN207431991U (zh) 一种光学玻璃加工用的平磨机牙盘
CN201908927U (zh) 外定位螺柱连接件
CN207536087U (zh) 一种自行车传动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
CN206442234U (zh) 一种电机的载重传动轴
CN202176629U (zh) 联轴器
CN205000130U (zh) 一种新型提布轮
CN205583991U (zh) 一种防超载传动装置
CN201027809Y (zh) 一种整体浮动轴承
CN207018470U (zh) 一种新型蜗轮蜗杆传动装置
CN207018472U (zh) 一种蜗杆
CN206221622U (zh) 一种高强度花键输出齿架
CN204046339U (zh) 高强度伺服电机
CN204284182U (zh) 轴端设有齿轮结构的大扭矩传动轴
CN203770436U (zh) 用于连接方形轴的联轴器
CN2907044Y (zh) 外转子型电机的转子结构
CN206449156U (zh) 一种传送带连接件
CN207018471U (zh) 一种新型蜗杆
CN205671003U (zh) 一种用于甘蔗联合收割机上的分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09

Termination date: 2013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