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53047U - 一种新型多功能车用逃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多功能车用逃生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753047U CN201753047U CN2010202899211U CN201020289921U CN201753047U CN 201753047 U CN201753047 U CN 201753047U CN 2010202899211 U CN2010202899211 U CN 2010202899211U CN 201020289921 U CN201020289921 U CN 201020289921U CN 201753047 U CN201753047 U CN 2017530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corative handle
- base
- striker
- automobile
- escape apparatu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cussive Tools And Relate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功能车用逃生器,其在底座上活动连接有一个装饰手柄,所述装饰手柄与底座连接的底面设有头部呈锥形硬质的撞针,所述底座与装饰手柄连接的顶面设有可容置撞针的凹腔。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分体式的装饰物造型结构,使其可放置在车内显眼位置,既可作为车内装饰物使用,提高了产品的使用价值,并方便使用时的寻找,可大大缩短逃生时间。该逃生器可作为轿车,面包车等小型车辆的逃生工具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急救逃生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在遇有紧急情况时击碎车窗玻璃逃生的车用逃生器。
背景技术
当轿车发生碰撞等紧急情况时,车门经常无法打开,从而威胁到车内乘员的生命安全,目前,人们通常是通过安全锤击碎车窗玻璃而快速逃生的。市面上各种样式的可用于击碎钢化玻璃车窗进行逃生的安全锤层出不穷,除了可击碎车窗逃生以外,许多安全锤还附带照明、割刀等功能,然而,由于现有的安全锤通常是便携式的,平时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放置场所,特别地,其外形设计基本与铁锤相似,不具有装饰效果,因此,安全锤通常被放置在车内较为隐蔽的角落,当遇有紧急情况时,车内乘员很难迅速地找到安全锤,从而错失短暂的第一逃生时间。此外,因现有的安全锤在使用时均采用手握锤柄挥击的方式,因此,在匆忙击打中安全锤的撞针可能没有正对玻璃表面,并且挥击时依靠的主要是手腕的力量,利用锤体的速度所形成的动能去敲击玻璃,从而有可能出现锤体的撞针在玻璃表面打滑或者因动能不够而无法一次性击碎玻璃,难以保证百分之一百的一次击碎率,进而错失短暂的逃生时间。
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了一种安全锤,其公告号为CN201077443Y,该安全锤包括锤柄和锤块,在锤柄上设置有缺口,缺口内设置有弹簧片和刀片,所述弹簧片固定在缺口侧的卡口内,弹簧片中间设覆有开口槽,刀片一端固定在锤柄上,另一端插入弹簧片中间的开口槽。上述安全锤利用弹簧片的弹性变形来使安全带经过刀片时可以始终保持将安全带顶向刀片,从而达到顺利切割目的,使整个安全锤除了能击碎车窗玻璃外还同时具有切割安全带的作用。但是由于其外形结构仍然是常见的铁锤形状,因此其难以被放置在仪表板等显眼的地方,从而造成使用时的不便,并且也没有解决一次击碎率不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安全锤无固定设置位置,难以迅速找到并击碎钢化玻璃进行逃生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车用逃生器,该逃生器适合固定在汽车仪表板等显眼位置,从而方便快速寻找使用,使车内乘员能在第一时间快速逃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多功能车用逃生器,在底座上活动连接有一个装饰手柄,所述装饰手柄与底座连接的底面设有头部呈锥形硬质的撞针,所述底座与装饰手柄连接的顶面设有可容置撞针的凹腔。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固定式逃生器,其采用由底座和装饰手柄构成的分体式结构,从而使整体的外形构造可制成一个车内的装饰摆放件,以便于通过粘结等方式将逃生器固定在仪表板等车内显眼位置,既方便寻找使用,又使其成为一个车内的装饰摆放件;此外,由于装饰手柄是活动连接在底座上的,因此,当遇到紧急情况时,车内乘员可握住装饰手柄与底座迅速分离,利用装饰手柄底面硬质的撞针将车窗玻璃瞬间砸碎从而快速逃生。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手臂的力量直接带动装饰手柄进而砸向车窗玻璃,而现有的安全锤主要是依靠锤体本身的质量和速度所产生的动能去击碎玻璃,手臂的力量无法直接传递到锤体上,而手臂的力量通常要比锤体的质量大得多,因此,在手臂力量相同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装饰手柄所产生的动能要远大于现有的安全锤所产生的动能,其在击碎车窗玻璃时比现有的安全锤更省力,从而可适合老人、妇女等体弱者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装饰手柄与底座采用旋转卡扣结构活动连接,不仅使装饰手柄与底座之间能可靠地定位连接,同时方便装饰手柄与底座的快速连接和分离,当遇到紧急情况时,车内人员只需转动装饰手柄即可使其与底座快速分离。当然装饰手柄与底座之间也可采用磁吸连接。磁吸连接有利于简化结构,方便制造,并且在使用时只需稍加用力即可将装饰手柄与底座直接分离,以实现快速逃生。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卡扣结构包括设于底座上表面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内侧圆周面向内延伸有均匀分布的2~4片扇形的卡位片,卡位片的内侧圆柱面构成定位面,卡位片的下表面为一水平的第一卡合面,并在至少一片卡位片的第一卡合面上设有竖直方向的卡位筋;与此相对应地,装饰手柄下端面设有筒形定位圈,筒形定位圈外径与卡位片的定位面相配合,在筒形定位圈的圆周面上向外延伸有数量与卡位片相等、水平的扇形限位片,限位片的上表面为一水平的第二卡合面,所述限位片中至少有一片的外侧圆周面中部设有可与卡位筋卡合的定位凹槽,并且在外侧圆周面的两侧对称设置圆滑的导向斜面。通过筒形定位圈与卡位片的配合,使装饰手柄在水平面内得到定位,同时,转动装饰手柄即可使筒形定位圈上限位片的第二卡合面与定位孔卡位片的第一卡合面贴合,从而使装饰手柄在竖直方向限位;进一步地,第一卡合面上的卡位筋卡合在限位片的定位凹槽内,从而使装饰手柄在圆周方向定位,避免其因震动等造成与底座的分离,而设于定位凹槽两侧的导向斜面则有利于装饰手柄转动时定位凹槽与卡位筋的卡合,并且装饰手柄可在正反两个方向转动以便与底座卡合定位或快速分离,从而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和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装饰手柄由上部的装饰件和下部的连接体构成,所述撞针垂直嵌设在连接体下端的中央处。将装饰手柄分成上部的装饰件和下部的连接体,有利于简化装饰手柄和底座的连接结构,连接体可制成塑料通用件,并通过模具成型,撞针则作为镶嵌件嵌设在连接体上,有利于提高其结合的强度,而上部的装饰件可根据需要采用多种材质和造型并方便地更换,从而便于整个逃生器的造型和品种的多样化,降低产品的设计制造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由一壳体和设于壳体底面的封盖组成,封盖和壳体之间密封连接。将底座制成壳体结构,既便于容置其上部的撞针,同时可减少材料的消耗,而将底座分成壳体和封盖两部分则有利于底座的模塑成型,通过超声波焊接等工艺可方便地将壳体与封盖密封焊接成一体,从而可在底座内放置香水,使本实用新型具有车用香水的功效。
作为优选,所述装饰手柄的底面设有用于嵌设撞针的柱体,在柱体的圆周面上均匀地设有2~6片与定位圈相连的加强筋,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撞针的固定强度,同时可减少材料的消耗,有利于模塑成型;并且在所述加强筋的其中任意一片上嵌设有双刃刀片,所述双刃刀片刀尖在装饰手柄的底面的高度至少比撞针高度低3mm。设置双刃刀片可在紧急逃生时快速割断无法打开的安全带,由于安全带一般具有较好的韧性,而双刃刀片具有一个锋利的刀尖,因而有利于将安全带快速割断;同时,双刃刀片刀尖在装饰手柄的底面的高度低于撞针高度,因此可确保装饰手柄砸向车窗玻璃时撞针首先与车窗玻璃接触,以保证其一次击碎率。
作为优选,所述撞针的头部呈圆锥形,其圆锥角为60°~120°,撞针头部呈圆锥形,有利于撞针的加工制造,而合适的圆锥角既有利于击碎车窗玻璃,又可确保撞针的强度,使其在撞击时不会发生断裂;同时,所述装饰手柄的上端为一球形头,既有利于逃生者对装饰手柄的握持,又可在球形头与装饰手柄的柱体之间构成一个颈部,这样,当本实用新型被粘结在后车窗以方便后排乘员逃生时,其颈部可用于悬挂车内的吊挂小饰物,有利于美化车内空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采用分体式的装饰物造型结构,使其可放置在车内显眼位置,使用时无需寻找,大大缩短了逃生时间,同时提高了产品的使用价值;(2)有利于提高撞针的撞击能量,使其更适合体弱者使用,提高逃生时一次击碎车窗玻璃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正四棱台形底座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圆台形底座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体的剖视图;
图6是图5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在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多功能车用逃生器,包括一个底座1,底座为一个正四棱台形的腔体结构,其由底部开口、塑制的壳体11和设于壳体底部的封盖12组成,封盖与壳体之间可通过粘结或超声波焊接等方式密封连接,从而使底座的腔体内可放置香水,以便使本实用新型具有车用香水的功效。在底座的上表面设置一个装饰手柄2,装饰手柄由上部的装饰件21和下部的连接体22构成,其中上部的装饰件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多种具有装饰效果并适合手握的形状和造型,实际制造时可直接采购市场上现有的此类装饰件,如玻璃、水晶、或塑制的卡通人物或动物等造型。装饰手柄下部的连接体为一塑料构件,如图2、图5、图6所示,其具有一片与装饰件连接的圆形连接板221,在连接板的底面上设有与连接板同轴的筒形定位圈23,筒形定位圈的圆周面上向外延伸有4片水平的扇形限位片24,限位片所对应的圆心角为35°,限位片的上表面为一水平的第二卡合面241,并在限位片的外侧圆周面中部设置定位凹槽242,同时在限位片的外侧圆周面的两侧对称设置圆滑的导向斜面243。与此相对应地,如图2、图3所示,在底座上表面中央设置圆形的定位孔13,定位孔的直径大小与连接体上的限位片的外侧面直径大小相匹配,从而使连接体的筒形定位圈部分可放进底座的定位圈内,另外,在定位孔的边缘向下延伸有定位圆筒15,并且在定位孔的内侧圆周面上向内延伸有均匀分布的4片扇形的卡位片14,卡位片所对应的圆心角为35°,卡位片的内侧圆柱面构成定位面143,其直径大小与连接体上的筒形定位圈相匹配,从而使连接体与底座形成可转动连接,卡位片的下表面为水平的第一卡合面141,并在其中一片卡位片的第一卡合面上设有竖直方向的卡位筋142,该卡位筋与定位圆筒连成一体以增加强度,其大小与限位片上的定位凹槽相适应,从而在连接体转动时可用于对连接体的卡合定位。进一步地,如图5、图6所示,在连接体的连接板下侧面中心设置用于嵌设撞针的圆形的柱体25,并在柱体上嵌设撞针3,撞针可采用钨钢制成,其头部呈圆锥形,圆锥角为90°,在柱体的圆周面上均匀地设有4片与连接板的底面连接的加强筋26,加强筋的另一端与筒形定位圈内侧面相连接,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个连接体的强度。更进一步地,在上述加强筋的其中一片上嵌设有双刃刀片4,该双刃刀片的刀尖在连接板底面的高度比撞针高度低5mm。由于连接体为塑料构件,因此,撞针和双刃刀片均可作为镶嵌件与连接体一次性模塑成型。此外,由于整个底座为一腔体结构,且其上表面开设有定位孔,因此,底座的腔体可用于容置连接体上的撞针、双刃刀片等。上述连接体与装饰件之间可通过胶水粘结固定,或者也可如图5所示,在连接体的上表面设置连接孔27,并在连接孔的圆柱面上设置轴向的限位键槽271,同时,如图2所示,在装饰件的下表面设置连接柱28,并在连接柱的圆柱面上设置相应的限位键281,连接柱与连接孔为紧配合,限位键与限位键槽之间相卡接,同时在装饰件与连接体之间用胶水粘结,这样可大大提高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装饰手柄在转动时造成连接体与装饰件的分离。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在底座的底面上粘贴双面胶,然后将其粘结固定在车内的仪表板上显眼的位置,平时,本实用新型的逃生器可作为一种车内装饰物,底座内放入一定量的香水,然后将装饰手柄下部连接体的筒形定位圈放入底座上的定位孔内,定位孔上的卡位片使筒形定位圈在水平面内定位,此时稍加转动装饰手柄,其下部筒形定位圈上限位片的第二卡合面与底座定位孔上卡位片的第一卡合面贴合,从而使筒形定位圈在垂直方向得以限位,继续转动装饰手柄,筒形定位圈限位片上的定位凹槽与定位孔上的卡位筋相卡合,从而使装饰手柄在圆周方向得以定位,避免因车辆震动等造成装饰手柄的脱落。由于限位片的圆周面两侧设有导向斜面,因此,转动装饰手柄时,卡位筋可轻易地通过导向斜面而滑入定位凹槽内。此外,通过调整卡位筋在定位凹槽内的卡合深度,可方便地调整两者之间定位卡合力的大小,以便使装饰手柄在需要时能轻松快速地与底座分离。这样,本实用新型既成为一个车内摆饰件,起到美化车内空间的作用,同时还可起到车用香水的作用。当遇到紧急情况需逃生而车门又无法打开时,车内乘员可迅速转动装饰手柄,定位凹槽与卡位筋分离,在转过约45°角时,即可将装饰手柄与底座分离,然后紧握装饰手柄,用力砸向车窗玻璃,装饰手柄底部锥形的撞针即可将车窗玻璃瞬间击碎,从而使车内乘员快速逃生。由于逃生者手臂的力量直接传递到装饰手柄上,因此撞针对车窗玻璃的撞击力较大,可确保车窗玻璃一次被击碎。当遇到安全带的锁扣变形而无法脱开时,装饰手柄下部的双刃刀片可将安全带迅速割断,以便使车内乘员安全逃生。
此外,装饰手柄上部的装饰件可制成如图2所示的无手雪人造型,其上端为一球形头211,下部为圆形的身体,从而在球形头和身体之间形成一个收缩的颈部,这样,本实用新型的逃生器可粘结固定在车内的后车窗上,装饰手柄上可悬挂一些小挂件以点缀车内空间。当遇到紧急情况时,方便后排乘客的逃生。
另外,连接体与底座之间也可采用磁吸方式连接,具体可在底座上表面内侧设置磁铁,或者其上表面嵌设磁铁,同时连接体的连接板或整个连接体为铁质件,这样装饰手柄与底座之间可直接吸合,从而可省去限位片、卡位片等限位及卡位结构,同时也方便使用时装饰手柄与底座之间的快速分离。
应当可以理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对上述实施例中的结构进行简单变换已达到相同的作用,例如,底座可制成如图4所示的圆台形,或者其它具有装饰效果的造型,装饰手柄上还可设置微型手电筒等,在此不做过多的描述。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多功能车用逃生器,其特征是,在底座(1)上活动连接有一个装饰手柄(2),所述装饰手柄与底座连接的底面设有头部呈锥形硬质的撞针(3),所述底座与装饰手柄连接的顶面设有可容置撞针的凹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车用逃生器,其特征是,所述装饰手柄与底座采用旋转卡扣结构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车用逃生器,其特征是,所述装饰手柄与底座采用磁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车用逃生器,其特征是,所述旋转卡扣结构包括设于底座上表面的定位孔(13),所述定位孔的内侧圆周面向内延伸有均匀分布的2~4片扇形的卡位片(14),卡位片的内侧圆柱面构成定位面(143),卡位片的下表面为一水平的第一卡合面(141),并在至少一片卡位片的第一卡合面上设有竖直方向的卡位筋(142);与此相对应地,装饰手柄下端面设有筒形定位圈(23),筒形定位圈外径与卡位片的定位面相配合,在筒形定位圈的圆周面上向外延伸有数量与卡位片相等、水平的扇形限位片(24),限位片的上表面为一水平的第二卡合面(241),所述限位片中至少有一片的外侧圆周面中部设有可与卡位筋卡合的定位凹槽(242),并且在外侧圆周面的两侧对称设置圆滑的导向斜面(243)。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车用逃生器,其特征是,所述装饰手柄由上部的装饰件(21)和下部的连接体(22)构成,所述撞针垂直嵌设在连接体下端的中央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车用逃生器,其特征是,所述底座由一壳体(11)和设于壳体底面的封盖(12)组成,封盖和壳体之间密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车用逃生器,其特征是,所述装饰手柄的底面设有用于嵌设撞针的柱体(25),在柱体的圆周面上均匀地设有2~6片与定位圈相连的加强筋(26),并在所述加强筋的其中任意一片上嵌设有双刃刀片(4),所述双刃刀片刀尖在装饰手柄的底面的高度至少比撞针高度低3m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车用逃生器,其特征是,所述装饰手柄的底面设有用于嵌设撞针的柱体(25),在柱体的圆周面上均匀地设有2~6片与定位圈相连的加强筋(26),并在所述加强筋的其中任意一片上嵌设有双刃刀片(4),所述双刃刀片刀尖在装饰手柄的底面的高度至少比撞针高度低3mm。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车用逃生器,其特征是,所述撞针的头部呈圆锥形,其圆锥角为60°~120°;所述装饰手柄的上端为一球形头(211)。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车用逃生器,其特征是,所述撞针的头部呈圆锥形,其圆锥角为60°~120°;所述装饰手柄的上端为一球形头(21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2899211U CN201753047U (zh) | 2010-08-12 | 2010-08-12 | 一种新型多功能车用逃生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2899211U CN201753047U (zh) | 2010-08-12 | 2010-08-12 | 一种新型多功能车用逃生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753047U true CN201753047U (zh) | 2011-03-02 |
Family
ID=43620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289921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53047U (zh) | 2010-08-12 | 2010-08-12 | 一种新型多功能车用逃生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75304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77501A (zh) * | 2013-05-07 | 2013-09-04 | 江苏大学 | 一种带有车辆紧急破窗装置的变速杆总成 |
CN111319535A (zh) * | 2018-12-13 | 2020-06-23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应急装置和公共交通工具 |
-
2010
- 2010-08-12 CN CN2010202899211U patent/CN20175304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77501A (zh) * | 2013-05-07 | 2013-09-04 | 江苏大学 | 一种带有车辆紧急破窗装置的变速杆总成 |
CN103277501B (zh) * | 2013-05-07 | 2015-08-26 | 江苏大学 | 一种带有车辆紧急破窗装置的变速杆总成 |
CN111319535A (zh) * | 2018-12-13 | 2020-06-23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应急装置和公共交通工具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753047U (zh) | 一种新型多功能车用逃生器 | |
CN201427559Y (zh) | 便携式汽车逃生自救器 | |
CN202292681U (zh) | 紧急应急锤 | |
CN109131187B (zh) | 一种小型折叠式车窗破碎自救器 | |
CN101590836B (zh) | 便携式汽车逃生自救器 | |
CN204055706U (zh) | 一种安全带锁舌 | |
CN206152117U (zh) | 一种摆件式锤子 | |
CN201824989U (zh) | 一种汽车用逃生器 | |
CN210793084U (zh) | 一种弹射救生锤 | |
CN103770738A (zh) | 弹射式固定破窗器 | |
CN202806459U (zh) | 一种汽车及其座椅头枕 | |
CN207640836U (zh) | 公交应急逃生装置 | |
CN209771131U (zh) | 一种防盗窗消防破拆装置 | |
CN204415317U (zh) | 汽车逃生玻璃自爆装置 | |
CN205637954U (zh) | 一种新型多功能汽车门锁 | |
CN202781075U (zh) | 一种多功能安全锤 | |
CN104260687B (zh) | 便携式机动车内应急逃生工具 | |
CN218790795U (zh) | 一种吸盘式双镜片 | |
CN205256261U (zh) | 可击破双层玻璃车窗的车窗锁扣 | |
CN204149985U (zh) | 安全救生笔 | |
CN202563609U (zh) | 车用救生装置 | |
CN201659952U (zh) | 悬挂式车用安全玻璃破碎器 | |
CN216876102U (zh) | 一种板栗破壳器 | |
CN204432591U (zh) | 便携式多功能车用救生设备 | |
CN205737070U (zh) | 一种带破窗功能的汽车头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02 Termination date: 20110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