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47640U - 一种风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47640U
CN201747640U CN2010202144917U CN201020214491U CN201747640U CN 201747640 U CN201747640 U CN 201747640U CN 2010202144917 U CN2010202144917 U CN 2010202144917U CN 201020214491 U CN201020214491 U CN 201020214491U CN 201747640 U CN201747640 U CN 2017476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gment
fan
circular arc
wheel hub
windward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1449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建军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OXINGT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OXINGT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OXINGT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21449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476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476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4764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扇,包括:轮毂;以及间隔设置于轮毂周围并向外延伸的多个叶片。叶片包括:具有在从轮毂向外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的第一片段;以及具有在从轮毂向外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三侧边与第四侧边的第二片段。其中,第二侧边与第三侧边相接合,以使第一片断与第二片段在周向截面上具有一夹角。通过上述方式,使得风扇的风量与风压达到最佳平衡,提升风扇的综合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扇,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分段式叶片的风扇。
【背景技术】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种电子产品越来越普遍,功能也越来越强,并且随着集成度的增加以及封装技术的进步,集成电路的面积不断地缩小,同时单面积所积累的热能也相对地会更高,散热装置或散热系统已成为现行电子装置中不可或缺的配备之一,因为电子装置所产生的热能若不加以适当地散逸,轻则造成电子装置效能变差,重则会导致电子装置烧毁。
在现有的散热装置中,最广泛被使用者为风扇。一般而言,风扇可由气流出风的方向而大致区分为轴流式与离心式两种态样,轴流式风扇的气流走向为该风扇的气流走向是沿该风扇的扇轴方向流动,既垂直该叶片旋转面的方向出风,离心式风扇的气流走向是沿该叶片旋转面的径向出风,目前是以轴流式风扇最常被应用于电脑系统的散热使用上。最常见的有电脑主机箱内用于CPU散热的风扇,以及电脑电源的风扇。现有风扇的叶片在周向上一般都是采用一段式设计,即叶片在周向截面上的线形是光滑过渡的。这种一段式叶片设计往往导致风量与风压无法更好的平衡,风扇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能够使得风扇的风量与风压达到最佳平衡,提升风扇的综合性能,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分段式叶片的风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扇,包括:轮毂;以及间隔设置于轮毂周围并向外延伸的多个叶片。叶片包括:第一片段具有在从轮毂向外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的第一片段;以及第二片断具有在从轮毂向外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三侧边与第四侧边的第二片段。其中,第二侧边与第三侧边相接合,以使第一片断与第二片段在周向截面上具有一夹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第一片段靠近轮毂的顶部,第二片段靠近轮毂的底部,且第一片段包括第一迎风面与相对的第一背风面,第二片段包括第二迎风面与相对的第二背风面,第一迎风面与第二迎风面以夹角弯折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在周向截面上,第一迎风面具有朝向第一背风面弯曲的第一圆弧,第二迎风面具有朝向第二背风面弯曲的第二圆弧,第一圆弧与第二圆弧相连接,且第一圆弧的曲率半径大于第二圆弧的曲率半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第一迎风面的面积大于第二迎风面的面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轮毂包括:位于轮毂的顶部,顶盖呈圆形的顶盖;以及呈圆筒状且垂直设置于顶盖边缘,多个叶片间隔设置于管体上的管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第一片段一端设置于管体上,另一端向外翼形展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风扇进一步包括设置在叶片下缘的导流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导流口包括靠近管体的第一导流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第一导流口将第二片段靠近管体的一端与管体间隔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导流口包括远离管体的第二导流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第二导流口使得第二片段远离管体的一端短于第一片段。
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一种风扇,包括:轮毂;以及间隔设置于轮毂周围并向外延伸,叶片包括迎风面及背风面的多个叶片;迎风面在周向截面上呈弯折的分段式设计。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迎风面在周向截面上具有朝向背风面弯曲的第一圆弧以及第二圆弧,第一圆弧靠近轮毂的顶部,第二圆弧靠近轮毂的底部,且第一圆弧的曲率半径大于第二圆弧的曲率半径。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通过上述方式,使得风扇的风量与风压达到最佳平衡,提升风扇的综合性能。并且由于存在导流口设计,减少风的反弹,使得导流出的气流又会通过后面的叶片循环加压,能够被循环充分利用,并使风扇不容易产生噪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风扇的正面立体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风扇的反面立体示意图;以及
图3是图2的风扇的叶片在A-A`上的周向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一并参见图1和图2,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风扇的正面立体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风扇的反面立体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主要包括轮毂1以及于该轮毂1周围间隔设置并向外延伸的多个叶片2。
轮毂1用于将风扇固定装配,轮毂1进一步包括顶盖11、管体12。顶盖11呈圆形,位于该轮毂1的顶部。若风扇的固定装配是由顶盖11来配合的,则顶盖11中心可设有圆孔111(参见图2),用于加强该风扇的固定装配。管体12呈圆筒状且垂直设置于该顶盖11边缘,多个叶片2间隔设置与该管体12上,值得注意的是,多个叶片2还具有延伸至顶盖11的加强部215,可用于增强风扇的机械强度。
多个叶片2包括第一片段21和第二片段22。第一片段21在风扇的扇轴方向B上靠近该轮毂的顶部设置,该第二片段22在风扇的扇轴方向B上靠近该轮毂的底部设置。参见图2与图3,第一片段21的一端设置于该管体12上,另一端向外翼形展开,第一片段21具有在从轮毂1向外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一侧边213与第二侧边214;第二片段22具有在从轮毂1向外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三侧边223与第四侧边224。其中,第二侧边214与第三侧边223重合,使得第一片段21与第二片段22在周向截面上形成一夹角α。
请参见图3,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风扇的叶片在A-A`上的周向截面图。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片段21包括第一迎风面211与相对的第一背风面212,第二片段22包括第二迎风面221与相对的第二背风面222,第一迎风面211与第二迎风面221以夹角α弯折连接,并且夹角α为钝角。具体而言,在周向截面上,第一迎风面211具有朝向第一背风面212弯曲的第一圆弧,该第二迎风面221具有朝向第二背风面222弯曲的第二圆弧,第一圆弧与第二圆弧相连接,且第一圆弧的曲率半径大于第二圆滑的曲率半径。值得注意的是,,该第一迎风面211的面积大于该第二迎风面221的面积。
换句话说,在本实施例中,叶片2包括迎风面211、221和背风面212、222,叶片2的迎风面211、221在周向截面上呈弯折的分段式设计。具体来说,迎风面211、221在周向截面上具有朝向背风面212、222弯曲的第一圆弧以及第二圆弧,第一圆弧靠近轮毂的顶部,第二圆弧靠近轮毂的底部,且第一圆弧的曲率半径大于第二圆弧的曲率半径。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风扇还进一步包括设置在叶片2下缘的导流口,并具体包括靠近管体12的第一导流口23与远离管体12的第二导流口24。具体来说,第一导流口23将第二片段22靠近该管体12的一端与该管体12间隔开,以使气体经由该第一导流口23的流过,从而循环利用,并可减小多个叶片2旋转的阻力。第二导流口24使得第二片段22远离该管体12的一端略短于该第一片段21,以减小该叶片2旋转的阻力。
综上所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风扇通过上述方式,使得风扇的风量与风压达到最佳平衡,提升风扇的综合性能。并且由于存在导流口设计,减少风的反弹,使得导流出的气流又会通过后面的叶片循环加压,能够被循环充分利用,并使风扇不容易产生噪声。
在上述实施例中,仅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范性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本专利申请后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修改。

Claims (13)

1.一种风扇,包括:
轮毂;以及
多个叶片,间隔设置于所述轮毂周围并向外延伸;
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包括:
第一片段,所述第一片段具有在从所述轮毂向外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以及
第二片段,所述第二片断具有在从所述轮毂向外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三侧边与第四侧边;
其中,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三侧边相接合,以使所述第一片断与所述第二片段在周向截面上具有一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风扇的扇轴方向上,所述第一片段靠近所述轮毂的顶部,所述第二片段靠近所述轮毂的底部,且所述第一片段包括第一迎风面与相对的第一背风面,所述第二片段包括第二迎风面与相对的第二背风面,所述第一迎风面与所述第二迎风面以所述夹角弯折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周向截面上,所述第一迎风面具有朝向所述第一背风面弯曲的第一圆弧,所述第二迎风面具有朝向所述第二背风面弯曲的第二圆弧,所述第一圆弧与所述第二圆弧相连接,且所述第一圆弧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圆弧的曲率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迎风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迎风面的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包括:
顶盖,位于所述轮毂的顶部,所述顶盖呈圆形;以及
管体,呈圆筒状且垂直设置于所述顶盖边缘,所述多个叶片间隔设置于所述管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片段一端设置于所述管体上,另一端向外翼形展开。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叶片下缘的导流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口包括靠近所述管体的第一导流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口将所述第二片段靠近所述管体的一端与所述管体间隔开。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口包括远离所述管体的第二导流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口使得所述第二片段远离所述管体的一端短于所述第一片段。
12.一种风扇,包括:
轮毂;以及
多个叶片,间隔设置于所述轮毂周围并向外延伸,所述叶片包括迎风面及背风面;
其特征在于:所述迎风面在周向截面上呈弯折的分段式设计。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迎风面在周向截面上具有朝向背风面弯曲的第一圆弧以及第二圆弧,所述第一圆弧靠近所述轮毂的顶部,所述第二圆弧靠近所述轮毂的底部,且所述第一圆弧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圆弧的曲率半径。
CN2010202144917U 2010-06-03 2010-06-03 一种风扇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476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144917U CN201747640U (zh) 2010-06-03 2010-06-03 一种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144917U CN201747640U (zh) 2010-06-03 2010-06-03 一种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47640U true CN201747640U (zh) 2011-02-16

Family

ID=43582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14491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47640U (zh) 2010-06-03 2010-06-03 一种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4764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6722A (zh) * 2010-06-03 2011-01-26 深圳市傲星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扇
CN103185037A (zh) * 2011-12-28 2013-07-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轴流风扇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TWI758704B (zh) * 2019-03-27 2022-03-2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風扇模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6722A (zh) * 2010-06-03 2011-01-26 深圳市傲星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扇
CN103185037A (zh) * 2011-12-28 2013-07-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轴流风扇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TWI758704B (zh) * 2019-03-27 2022-03-2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風扇模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41121B (zh) 螺旋桨式风扇以及具备该螺旋桨式风扇的空调机
CN105221480A (zh) 风扇结构
CN101725566A (zh) 一种叶片中部折弯的轴流风机叶片
CN201747640U (zh) 一种风扇
CN202326408U (zh) 一种高效的离心通风机叶片结构
CN204329267U (zh) 空调室外机及其出风格栅
CN104501381B (zh) 空调室外机及其出风格栅
CN204283989U (zh) 离心式送风机及使用该送风机的空调器
CN201991833U (zh) 一种轴流风叶
CN201747674U (zh) 一种风扇
CN103174672B (zh) 后倾式斜流送风叶轮
CN101956722A (zh) 一种风扇
CN202679887U (zh) 增强风压散热模组
CN101956729A (zh) 一种风扇
CN101368575A (zh) 一种风扇叶轮
CN205937237U (zh) 一种高效散热组件及高效散热烹饪器具
CN201218234Y (zh) 散热风扇的扇叶装置
CN208778298U (zh) 一种蜗壳风机及其应用的风机系统
CN203175972U (zh) 一种用于空调上的叶轮
CN201218233Y (zh) 散热风扇的扇叶装置
CN201843798U (zh) 一种风洞式风扇
CN214146012U (zh) 短径叶片型轴流风机风叶
CN205779899U (zh) 离心风叶、外转子风机及空调器
CN207568933U (zh) 一种前掠机翼型塑料整体叶轮
CN103195747B (zh) 空调叶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ENZHEN FLUENCE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HENZHEN AOXINGT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111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518172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TO: 518100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114

Address after: Ping Jun Tian Industrial Zone of Longgang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3, 5181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Fluenc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72, Shenzhen District, Guangdong City, Longgang Province Huang Tian Road, Tian An, Longgang Digital New South District No. 1 building, B-1301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Aoxingtai Technology Co., Ltd.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SHENZHEN FLUENCE TECHNOLOGY PL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SHENZHEN FLUENCE TECHNOLOG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118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Pingshan Pingshan office six community Jun Tian Industrial Zone No. 3 building first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FLUENC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Ping Jun Tian Industrial Zone of Longgang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3, 518100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Fluence Technology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1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