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42675U - 散热鳍片、散热鳍片阵列及具有散热鳍片阵列的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散热鳍片、散热鳍片阵列及具有散热鳍片阵列的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42675U
CN201742675U CN2010202867348U CN201020286734U CN201742675U CN 201742675 U CN201742675 U CN 201742675U CN 2010202867348 U CN2010202867348 U CN 2010202867348U CN 201020286734 U CN201020286734 U CN 201020286734U CN 201742675 U CN201742675 U CN 2017426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ing fin
those
extension
extensions
ar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8673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玉年
曾俊发
吴达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ta Comput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nta Comput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ta Computer Inc filed Critical Quanta Computer Inc
Priority to CN20102028673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426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426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4267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散热鳍片阵列,由多个散热鳍片所组成。各散热鳍片包含一方括号板体及二第二延伸部。方括号板体的一基板的二相对侧边朝一相同方向延伸有二第一延伸部,此些第一延伸部分别具一嵌合槽及一第一端面。此些第二延伸部于此些第一延伸部的外表面朝此相同方向延伸。此些第二延伸部间隔有一缺口。各第二延伸部具有一扣合件及一第二端面。此缺口用以接受另一散热鳍片的方括号板体的嵌入。扣合件可卡固于另一散热鳍片的嵌合槽中,并使此些第一端面、此些第二延伸部的内表面及此些第二端面实体接触另一散热鳍片。

Description

散热鳍片、散热鳍片阵列及具有散热鳍片阵列的电子装置
实用新型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散热模块,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散热鳍片阵列。
背景技术
图1绘示已知散热鳍片之间的接触方式的局部示意图。在传统散热鳍片阵列600的制造上,先将个别散热鳍片610成形后,再将这些散热鳍片610迭合串联;其接合方式将散热鳍片610侧表面上的凸角折弯成一弯折边620后,扣住前一片散热鳍片610以稳固整个散热鳍片阵列600,如此整个散热鳍片阵列600便可耦合于一导热管420上。
虽然此些散热鳍片610的弯折边620分别扣住前一片散热鳍片610,以稳固整个散热鳍片阵列600,然而,此些相邻的散热鳍片610彼此间并无实际力量,迫使此些弯折边620彼此紧密地相互接触,造成任二相邻散热鳍片610的弯折边620之间彼此容易留有间隙。如此,将造成整个散热鳍片阵列600整体的热传导能力不佳,必须搭配额外的散热件以加强热传导效果。
此外,即便少数二相邻的散热鳍片610的弯折边620可相互接触,此些散热鳍片610的弯折边620仅能以其可表示厚度的侧面621接触下一个散热鳍片610,故,散热鳍片610可提供热传导效果的面积仍显不足,无法有效地将热能朝散热鳍片阵列600整体的热传导方向(水平方向)均匀地传递至整个散热鳍片阵列600上。
再者,由于导热管420本身末端位置具有一无效端,无效端不具导热特性,使得散热鳍片阵列600中用以接触无效端的散热鳍片610所能传递的热能,与散热鳍片阵列600中用以接触导热管420的其它散热鳍片610所能传递的热能,造成相当大的差异,进而降低散热鳍片阵列600的最佳散热效率。
有鉴于此,如何研发出一种散热鳍片阵列,可解决上述问题与限制,便是此业界人士所欲达成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在提供一种散热鳍片、散热鳍片阵列及具有散热鳍片阵列的电子装置,用以增加散热鳍片彼此间的接触面积,以有效提升散热鳍片的热传效益及均温性,进而提高散热鳍片阵列整体的散热能力。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在提供一种散热鳍片、散热鳍片阵列及具有散热鳍片阵列的电子装置,用以简化散热鳍片阵列的组装工艺,进而降低散热鳍片阵列的制造成本与制造时间。
本实用新型又一方面在提供一种散热鳍片、散热鳍片阵列及具有散热鳍片阵列的电子装置,用以引导气流带动散热鳍片阵列所传递的热能朝向一预期方向流动,以防止具热能的气流影响其它零件。
为达成以上目的及其它目的,并改进先前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在提出一种散热鳍片。散热鳍片一体成型地包含一方括号板体及二第二延伸部。此方括号板体包含一基板及二第一延伸部。此些第一延伸部呈板状,分别自基板的二相对侧边朝一相同方向延伸,并与基板定义有一第一缺口,且此些第一延伸部分别设有一呈现第一延伸部厚度的第一端面。第二延伸部呈板状,分别位于此些第一延伸部的外表面且邻近第一端面,并朝相同方向延伸,此些第二延伸部并间隔有一第二缺口,第二缺口大于第一缺口,各第二延伸部具有呈现此第二延伸部厚度的一第二端面。其中第二缺口用以接受另一散热鳍片的一方括号板体的嵌入,并使此些第一端面、此些第二延伸部的内表面及此些第二端面实体接触另一散热鳍片。
此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此些第一延伸部分别设有一嵌合槽,各第二延伸部具有一扣合件,扣合件用以卡固于另一散热鳍片的一嵌合槽中。
此实施方式的另一实施例,此些第二延伸部分别对称地位于此些第一延伸部的外表面。
此外,此实施方式更提出一种散热鳍片阵列。此种散热鳍片阵列由多个散热鳍片相互堆栈所组成。各散热鳍片一体成型地包含一方括号板体。方括号板体,包含一基板及二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呈板状,分别自基板的二相对侧边朝一相同方向延伸,并与基板定义有一第一缺口,且此些第一延伸部分别设有至少一嵌合槽及一呈现第一延伸部厚度的第一端面。各散热鳍片更一体成型地包含二第二延伸部。此些第二延伸部呈板状,分别位于此些第一延伸部的外表面且邻近第一端面,并朝此相同方向延伸。此些第二延伸部并间隔有一第二缺口,第二缺口大于第一缺口。各第二延伸部具有至少一扣合件及呈现第二延伸部厚度的一第二端面,其中第二缺口用以接受另一散热鳍片的一方括号板体的嵌入,扣合件用以卡固于另一散热鳍片的一嵌合槽中,并使此些第一端面、此些第二延伸部的内表面及此些第二端面实体接触另一散热鳍片。
其中当组合任二相邻的散热鳍片时,其中一散热鳍片的方括号板体嵌入另一散热鳍片的第二缺口中,并经由另一散热鳍片的扣合件分别卡固于此散热鳍片的嵌合槽中,使另一散热鳍片的第一端面、第二延伸部的内表面及第二端面实体接触此散热鳍片。
此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各散热鳍片的其中一第二延伸部具有多个焊料导入口。焊料导入口贯穿第二延伸部,并面对另一散热鳍片的其中之一第一延伸部。
同实施例中,各散热鳍片的其中一第一延伸部更具有一焊料容置槽。焊料容置槽凹设于第一延伸部,并接通另一散热鳍片的焊料导入口。
此实施方式的另一实施例,各散热鳍片的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具相同的厚度。散热鳍片阵列的此些第二延伸部的外表面共同形成同一平面。散热鳍片阵列的所有第二延伸部的外表面共同形成同一平面。其它实施例中,各散热鳍片的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亦可具不同的厚度。
此实施方式的又一实施例,此些第二延伸部分别对称地位于此些第一延伸部的外表面。
此实施方式的又一实施例,散热鳍片阵列的此些第二延伸部的外表面贴设有一导热片。
此实施方式的又一实施例,各散热鳍片的扣合件分别位于第二延伸部的内表面并朝基板的方向倾斜。
此实施方式的又一实施例,此些散热鳍片的材料分别为导热金属。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提出一种具有散热鳍片阵列的电子装置。此种电子装置,包含一导热管、一发热源、如上所述的散热鳍片阵列及一风扇。发热源耦合于导热管的一端。散热鳍片阵列耦合于导热管的另端。风扇面向散热鳍片阵列,并朝此些第一缺口送风。
此实施方式的一又实施例,导热管经由一导热焊料耦接于散热鳍片阵列上,且导热焊料经过此些焊料导入口而容置于此些焊料容置槽中,并固定于任二相邻散热鳍片的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之间。
综上所述,相较于已知散热鳍片彼此的接触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鳍片阵列可有效提升各散热鳍片的均温性及整体的散热能力。此外,经由导热焊料物的媒介可有效降低导热管与散热鳍片阵列之间的接触热阻。
附图说明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图式的详细说明如下:
图1绘示已知散热鳍片之间的接触方式的局部示意图。
图2绘示本实用新型散热鳍片阵列于一实施例下的外观示意图。
图3绘示图2的侧视图暨局部放大图。
图4绘示本实用新型散热鳍片阵列于又一实施例下的侧视图。
图5绘示本实用新型具有散热鳍片阵列的电子装置于又一实施例下的示意图。
图6绘示本实用新型散热鳍片阵列于又一实施例下的局部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散热鳍片阵列      222:第二端面
200:散热鳍片          223:扣合件
210:方括号板体        224:焊料导入口
211:基板              300:导热片
212:第一延伸部        400:电子装置
213:第一端面          410:主机
214:嵌合槽            420:导热管
215:焊料容置槽        430:发热源
216:第一缺口          440:风扇
220:第二延伸部        500:导热焊料
221:第二缺口          D: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示及详细说明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如熟悉此技术的人员在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后,当可由本实用新型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
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散热鳍片阵列及具有散热鳍片阵列的电子装置。此散热鳍片阵列由多个散热鳍片所相互堆栈而组成,其材料为导热金属(例如铝、铜或钛等高导热特性的金属)。相较于已知散热鳍片彼此的接触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鳍片的二相对侧边具有对称的双折弯设计。如此,当此些散热鳍片相互堆栈而组成此散热鳍片阵列时,经由增加此些散热鳍片彼此间的接触面积,便可有效提升此些散热鳍片彼此间的热传效益以及各散热鳍片的均温性,进而提高散热鳍片阵列整体的散热能力。
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图2绘示本实用新型散热鳍片阵列100于一实施例下的外观示意图。图3绘示图2的侧视图暨局部放大图。
每个散热鳍片200一体成型地包含一方括号板体210及二第二延伸部220。此板体具有一呈方括号状(square bracket)的截面,包含一呈板状的基板211及二呈板状的第一延伸部212。第一延伸部212分别自基板211的二相对侧边朝一相同方向D延伸,如此,基板211及此二第一延伸部212共同定义出一第一缺口216。此外,各第一延伸部212并于其末端具有一可呈现此第一延伸部212厚度的第一端面213。
此二第二延伸部220呈板状,分别对称地位于此些第一延伸部212的外表面且邻近第一端面213的位置,并自朝前述的相同方向D延伸。换句话说,此二第二延伸部220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延伸部212的延伸方向相同。如此,此些第二延伸部220之间便可间隔出一第二缺口221,第二缺口221接通第一缺口216,并且大于第一缺口216(图3)。此外,各第二延伸部220并于其末端具有可呈现此第二延伸部220厚度的二相对第二端面222。然,于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变化中,此二第二延伸部220亦可分别不需对称地位于此些第一延伸部212的外表面。
此外,此些第一延伸部212分别设有一或多个(例如二个)嵌合槽214;此些第二延伸部220分别设有一或多个(例如二个)扣合件223。此些扣合件223分别一一对应此些嵌合槽214设置,并与此些嵌合槽214相匹配,用以卡固于另一散热鳍片200的嵌合槽214中。但本实用新型对于嵌合槽214与扣合件223的数量并不限于此。
当使用者欲组合任二相邻的散热鳍片200(以下简称第一散热鳍片200a与第二散热鳍片200b)时,将第一散热鳍片200a的方括号板体210密合地嵌入第二散热鳍片200b的第二缺口221中,并经由第二散热鳍片200b的此些扣合件223分别伸入并卡固于第一散热鳍片200a的此些嵌合槽214中,使得第二散热鳍片200b的第一端面213、第二延伸部220分别面向第二缺口221的内表面,以及第二端面222便可同时抵靠于第一散热鳍片200a的外表面,进而实体地接触第一散热鳍片200a。
具体而言,第二散热鳍片200b的二第一端面213分别实体地接触第一散热鳍片200a的基板211面向第二散热鳍片200b的表面;第二散热鳍片200b的二第二延伸部220面向第二缺口221的内表面分别实体地接触第一散热鳍片200a的二第二延伸部220的外表面;以及第二散热鳍片200b二侧的其中一第二端面222分别实体地接触第一散热鳍片200a二侧的其中一第二端面222。
如此,经由增加此些散热鳍片200彼此间的接触面积,以有效地将热能朝散热鳍片阵列100整体的热传导方向(水平方向)均匀地传递至整个散热鳍片阵列100上。此外,经由扣合件223与嵌合槽214的搭配,一来可提高此些散热鳍片200彼此相互结合的强度,二来可减少此些散热鳍片200之间产生间隙的机会。
如此,当进行散热鳍片阵列100后续组装至一散热管(详后文)的组装工艺时,便可整体地将散热鳍片阵列100焊接至散热管上,简化此组装工艺的流程,进而降低此组装工艺的制造成本与制造时间。
由于各散热鳍片200的第一延伸部212与第二延伸部220具相同的厚度(图3),因此,当每个散热鳍片200的方括号板体210密合地嵌入前个散热鳍片200的第二缺口221时,散热鳍片阵列100的所有第二延伸部220的外表面将共同形成同一平面。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第一延伸部212与第二延伸部220也具不同的厚度。
举例来说,使用者的其中一设计中,各散热鳍片200的厚度为0.2公厘(mm)。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鳍片阵列100,则各散热鳍片200彼此的接触面积可比已知散热鳍片610(图1)彼此的接触方式增加5倍以上,大大改善了散热鳍片阵列100整体的热传导方向(水平方向)的热传效益,进而增进散热鳍片阵列100的散热能力。
请参阅图2及图4所示,图4绘示本实用新型散热鳍片阵列于又一实施例下的侧视图。本实用新型一可选择的实施例中,散热鳍片阵列100的所有第二延伸部220的外表面所形成的同一平面便可贴设有一导热片300,导热片300例如可为铝箔片或铜箔片等等,或者是铝片或铜片等等。如此,散热鳍片阵列100的外表面上所贴设的导热片300更可提高此些散热鳍片200彼此间的热传效益以及各散热鳍片200的均温性,对于散热鳍片阵列100整体的散热能力更有帮助。
复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可选择的实施例中,各散热鳍片200的扣合件223例如可为一卡榫,分别位于第二延伸部220面向第二缺口221的内表面并朝基板211的方向倾斜。如此,当使用者将第一散热鳍片200的方括号板体210密合地嵌入第二散热鳍片200的第二缺口221后,由于扣合件223朝基板211倾斜的设计,因此,第二散热鳍片200的扣合件223不容易脱离第一散热鳍片200的嵌合槽214,故更加提高此些散热鳍片200彼此相互结合的强度。
请参阅图2及图5所示,图5绘示本实用新型具有散热鳍片阵列的电子装置于又一实施例下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400包含一主机410、一导热管420、一发热源430、一风扇440及上述的散热鳍片阵列100。导热管420位于主机410中。发热源430,位于主机410中,耦合于导热管420的一端,并与导热管420相互进行热交换。此发热源430可为经工作后会因此发出高热的电子组件,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GPU(graphic processing unit)或LED(Light emitted diode)等半导体芯片。散热鳍片阵列100位于主机410中,并耦合于导热管420的另端,与导热管420相互进行热交换。风扇440位于主机410中,并面向散热鳍片阵列100,可朝此些第一缺口216进行送风。
由于第一散热鳍片200的方括号板体210密合地嵌入第二散热鳍片200的第二缺口221中,因此,第一缺口216便形成具方向性的气流途径,故,此些第一缺口216便可顺利地引导气流带动散热鳍片阵列100所传递的热能朝向一预期的方向(例如主机410的排气口)流动,并防止具热能的气流流至主机410的壳体而影响主机410中的其它零件的功能性寿命。
请参阅图2及图6所示,图6绘示本实用新型散热鳍片阵列于又一实施例下的局部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可选择的实施例中,各散热鳍片200的其中一第二延伸部220上可开设一或多个(例如二个)焊料导入口224。各散热鳍片200的其中一第一延伸部212背对第一缺口216的外表面上可凹设一焊料容置槽215。焊料导入口224贯穿此第二延伸部220。如此,当使用者将第一散热鳍片200的方括号板体210密合地嵌入第二散热鳍片200的第二缺口221时,第二散热鳍片200的此些焊料导入口224分别接通第一散热鳍片200的焊料容置槽215。
如此,当散热鳍片阵列100已被组装完成而欲进行焊接至导热管420的工艺时,使用者先于导热管420上沿导热管420的延伸方向涂布未硬化的导热焊料500(例如焊接锡膏),接着,将散热鳍片阵列100放置于导热管420具导热焊料500的部位上,使得导热焊料500可经由毛细现象经由各散热鳍片200的第二延伸部220的焊料导入口224渗入邻近散热鳍片200的第一延伸部212的焊料容置槽215中。如此当导热焊料500固化后,导热焊料500不仅介于导热管420与散热鳍片阵列100之间,导热焊料500也填满于各焊料导入口224及各焊料容置槽215中。
故,导热管420可经由导热焊料500固定于散热鳍片阵列100上,且任二相邻的散热鳍片200亦彼此经由导热焊料500相互连接,进而更加提高散热鳍片阵列100与导热管420之间整体的散热能力,以及降低导热管420与散热鳍片阵列100之间的接触热阻。
上述的导热管420、发热源430、风扇440及散热鳍片阵列100可组成一热流散热系统。以下将本实用新型散热鳍片阵列100与上述已知散热鳍片阵列600(如图1)分别配置于相同环境参数的热流散热系统中,并取得下表,以并比较两者上的差异。
由此表可知,两者工作后,已知散热鳍片阵列600的热流散热系统中(1)其发热源430的测量温度到达摄氏68.8度;(2)导热管420的最高测量温度到达摄氏66.3度;(3)散热鳍片阵列100的最高/低测量温度到达摄氏61.0度及摄氏33.8度。反观,本实用新型散热鳍片阵列100的热流散热系统中(1)其发热源430的测量温度到达摄氏64.1度;(2)导热管420的最高测量温度到达摄氏61.5度;(3)散热鳍片阵列100的最高/低测量温度到达摄氏54.7度及摄氏40.3度。
如此,经由上述所得数据的比较,可明显看出本实用新型散热鳍片阵列100具较高的热传均匀度,并且能更有效降低发热源430温度。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散热鳍片阵列100具较高的热传均匀度,因此关于热管本身末端位置的无效端,本实用新型散热鳍片阵列100亦可降低用以接触无效端的散热鳍片200所能传递的热能,与其用以接触导热管420的其它散热鳍片200所能传递的热能的差异,进而敌高散热鳍片阵列100的最佳散热效率。
综上所述,相较于先前技术的散热鳍片200的接触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鳍片阵列100有效加强各散热鳍片200的热传效益,进而提升各散热鳍片200的均温性以及整体的散热能力。此外,经由导热焊料500的媒介可有效降低导热管420与散热鳍片阵列100之间的接触热阻。
最后,上述所揭露的各实施例中,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皆可被保护于本实用新型中。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20)

1.一种散热鳍片,一体成型地包含:
一方括号板体,包含:
一基板;以及
二第一延伸部,呈板状,分别自该基板的二相对侧边朝一相同方向延伸,并与该基板定义有一第一缺口,且该些第一延伸部分别设有一呈现该第一延伸部厚度的第一端面;以及
二第二延伸部,呈板状,分别位于该些第一延伸部的外表面且邻近该第一端面,并朝该相同方向延伸,该些第二延伸部并间隔有一第二缺口,该第二缺口大于该第一缺口,每一该些第二延伸部具有呈现该第二延伸部厚度的一第二端面,
其中该第二缺口用以接受另一散热鳍片的一方括号板体的嵌入,并使该些第一端面、该些第二延伸部的内表面及该些第二端面实体接触该另一散热鳍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鳍片,其中该些第二延伸部其中之一更包括:
多个焊料导入口,贯穿该第二延伸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鳍片,其中该些第一延伸部其中之一更包括一焊料容置槽,该焊料容置槽凹设于该第一延伸部的该外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鳍片,其中该些第一延伸部分别设有至少一嵌合槽,每一该些第二延伸部具有一扣合件,该扣合件用以卡固于该另一散热鳍片的一嵌合槽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鳍片,其中该扣合件位于该第二延伸部的该内表面并朝该基板的方向倾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鳍片,其中该第一延伸部的厚度与该第二延伸部的厚度相同或不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鳍片,其中该散热鳍片的材料为一导热金属。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鳍片,其中该些第二延伸部分别对称地位于该些第一延伸部的外表面。
9.一种散热鳍片阵列,由多个散热鳍片相互堆栈而成,每一该些散热鳍片一体成型地包含:
一方括号板体,包含:
一基板;以及
二第一延伸部,呈板状,分别自该基板的二相对侧边朝一相同方向延伸,并与该基板定义有一第一缺口,且该些第一延伸部分别设有至少一嵌合槽及一呈现该第一延伸部厚度的第一端面;
二第二延伸部,呈板状,分别位于该些第一延伸部的外表面,并朝该相同方向延伸,该些第二延伸部并间隔有一第二缺口,该第二缺口大于该第一缺口,每一该些第二延伸部具有至少一扣合件及呈现该第二延伸部厚度的一第二端面,
其中当组合任二相邻的该些散热鳍片时,该一散热鳍片的该方括号板体嵌入该另一散热鳍片的该第二缺口中,并经由该另一散热鳍片的该些扣合件分别卡固于该一散热鳍片的该些嵌合槽中,使该另一散热鳍片的该些第一端面、该些第二延伸部的内表面及该些第二端面实体接触该一散热鳍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鳍片阵列,其中每一该些散热鳍片的该些第二延伸部其中之一更包括:
多个焊料导入口,贯穿该第二延伸部,并面对另一该些散热鳍片的该些第一延伸部其中之一。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散热鳍片阵列,其中每一该些散热鳍片的该些第一延伸部其中之一更包括:
一焊料容置槽,凹设于该第一延伸部,并接通该另一散热鳍片的该些焊料导入口。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散热鳍片阵列,其中每一该些散热鳍片的该第一延伸部与该第二延伸部具相同的厚度。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散热鳍片阵列,其中该散热鳍片阵列的所有该些第二延伸部的外表面共同形成同一平面。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散热鳍片阵列,其中每一该些散热鳍片的该第一延伸部与该第二延伸部具不同的厚度。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鳍片阵列,其中该散热鳍片阵列的该些第二延伸部的外表面贴设有一导热片。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鳍片阵列,其中每一该些散热鳍片的该些扣合件分别位于该第二延伸部的该内表面并朝该基板的方向倾斜。
17.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鳍片阵列,其中该些散热鳍片的材料分别为导热金属。
18.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鳍片阵列,其中该些第二延伸部分别对称地位于该些第一延伸部的外表面。
19.一种电子装置,包含:
一导热管;
一发热源,耦合于该导热管的一端;
一如权利要求9至18其中之一所述的散热鳍片阵列,耦合于该导热管的另端;以及
一风扇,面向该散热鳍片阵列,并朝该些第一缺口送风。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导热管经由一导热焊料耦接于散热鳍片阵列上,且导热焊料经过此些焊料导入口而容置于此些焊料容置槽中,并固定于任二相邻散热鳍片的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之间。
CN2010202867348U 2010-08-02 2010-08-02 散热鳍片、散热鳍片阵列及具有散热鳍片阵列的电子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426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867348U CN201742675U (zh) 2010-08-02 2010-08-02 散热鳍片、散热鳍片阵列及具有散热鳍片阵列的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867348U CN201742675U (zh) 2010-08-02 2010-08-02 散热鳍片、散热鳍片阵列及具有散热鳍片阵列的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42675U true CN201742675U (zh) 2011-02-09

Family

ID=43557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86734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42675U (zh) 2010-08-02 2010-08-02 散热鳍片、散热鳍片阵列及具有散热鳍片阵列的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426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2381A (zh) * 2011-12-22 2012-06-27 东莞汉旭五金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2381A (zh) * 2011-12-22 2012-06-27 东莞汉旭五金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2522381B (zh) * 2011-12-22 2015-09-30 东莞汉旭五金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62725B2 (en)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and heat dissipating fin
US8469580B2 (en) Edge-lighting type backlight module
US20090173474A1 (en) Heat dissipating apparatus extended laterally from heat pipe
CN203708744U (zh) 封闭循环式散热模块
CN100456205C (zh) 散热装置
CN101005751A (zh) 散热装置
CN201742675U (zh) 散热鳍片、散热鳍片阵列及具有散热鳍片阵列的电子装置
CN100533716C (zh) 散热装置
CN203444409U (zh) 散热器
TWI334529B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CN201476667U (zh) 可增加散热面积的热管式散热鳍片
US20120113587A1 (en) Dual cpu and heat dissipating structure thereof
CN100345289C (zh) 热管式散热器
CN204390151U (zh) 一种风冷热管散热器
CN107426950A (zh) 一种电子器件自然散热装置
CN103167783B (zh) 散热装置
TWI686689B (zh) 多出入口水冷排結構
CN201364894Y (zh) 散热模块底板
CN203327456U (zh) 散热模块
CN2514397Y (zh) 散热装置
CN2930228Y (zh) 一种散热器
US20100079950A1 (en) Radiating Fin and Thermal Module Formed Therefrom
CN103874398A (zh) 散热器
CN2416535Y (zh) 电脑cpu散热座
CN203689339U (zh) 热管固定牢固的笔记本cpu散热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09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