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31788U - 一种具有复合毛细组织的新型扁热管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复合毛细组织的新型扁热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31788U
CN201731788U CN2010202778950U CN201020277895U CN201731788U CN 201731788 U CN201731788 U CN 201731788U CN 2010202778950 U CN2010202778950 U CN 2010202778950U CN 201020277895 U CN201020277895 U CN 201020277895U CN 201731788 U CN201731788 U CN 2017317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t
microscler
porous sintered
heat pipe
shaped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7789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饶振奇
何信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Juli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Juli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Juli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Juli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27789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317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317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3178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复合毛细组织的新型扁热管结构,包括:一扁状管体,呈扁状封闭的中空管体形态,包括一顶壁、一底壁、二侧壁及一中空腔室,该扁状管体包括一受热端及冷凝端,该扁状管体的二端部均呈封闭型态,所述内部中空腔室呈抽真空状态;长形编织网体,设置定位于扁状管体中空腔室内的顶、底壁任至少其中一者,且长形编织网体的设置长度由扁状管体的受热端延伸至冷凝端;长形多孔烧结体,设置定位于扁状管体中空腔室内靠临任至少其中一侧壁位置处,该长形多孔烧结体的设置长度由扁状管体的受热端延伸至冷凝端,且该多孔烧结体与长形编织网体预先相结合固定成一复合毛细组织。本实用新型具较佳导流效果、较佳设置稳固定位性及较佳蒸汽导流空间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复合毛细组织的新型扁热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扁热管,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复合毛细组织的新型扁热管结构设计。 
背景技术
在热管结构设计上,为了达到冷凝液回流输送的较佳效果,常会在热管内部增设毛细组织来达成其目的。 
传统热管通常通过单一种毛细组织来达到辅助冷凝液回流的目的,而后续相关业者为了提升导流效果,遂进一步开发出复合式毛细组织结构形态以为因应。 
所述复合式毛细组织结构设计虽可获致较佳冷凝液导流效果,然制程上却相对面临较大的难度与问题,尤其当应用于扁型热管结构上时,其难度与问题将更加突出显著;因为,扁型热管通常是通过圆形管材压扁成型,由于制程中有此形变过程,故其管内所设毛细组织无论是采用网体或者烧结体等任何结构形态,往往都容易在圆管材压扁制程中以及抽真空封合过程中产生如形变、偏位、松脱等瑕疵误差现象,进而造成制程不良率偏高、成品质量不易掌控等严重问题;而所述复合式毛细组织结构,由于进一步涉及两种毛细组织之间的对位结合精度与稳固性等技术项目,故可想而知,其所须解决克服的问题势必更加复杂与困难,而这也就是目前扁型热管中虽已可见复合式毛细组织结构设计,但实际上往往仍旧存在难以具体制造实施或瑕疵不良率高而不符合较佳的产业利用效益等问题。 
再者,由于扁形热管内部高度空间较圆管大幅缩减,致使其蒸汽导流空间相对缩减许多,如此当其导入复合毛细组织设计时,由于其分布于热管中具有一定体积厚度,将造成蒸汽导流空间更为缩减不足的问题,进而影响扁形热管的热传导效能,此部份也是必须考虑深思的课题。 
因此,针对上述现有扁热管所存在的问题,如何研发出一种能够更具理想实用性的创新构造,实为有待相关业界再加以思索突破的目标及方向。 
有鉴于此,发明人本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复合毛细组织的新型扁热管结构,其目的主要针对如何研发出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的新式扁热管结构为目标加以思索突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复合毛细组织的新型扁热管结构,包括:一扁状管体,呈扁状且封闭的中空管体结构形态,其包括一顶壁、一底壁、二侧壁以及一中空腔室,该扁状管体包括一受热端以及一冷凝端,且该扁状管体的二端部均呈封闭型态,且所述内部中空腔室呈抽真空状态;所述扁状管体的中空腔室并灌注容置有工作流体;至少一长形编织网体,设置定位于所述扁状管体中空腔室内的顶、底壁任至少其中一者,且所述长形编织网体的设置长度为由所述扁状管体的受热端延伸至冷凝端;至少一长形多孔烧结体,设置定位于所述扁状管体中空腔室内的任至少其中一处,该长形多孔烧结体的设置长度为由所述扁状管体的受热端延伸至冷凝端;且其中,所述多孔烧结体与所述长形编织网体预先相结合固定成一复合毛细组织。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扁状管体及长形编织网体均为金属材质,所述长形多孔烧结体为金属材质所烧结成形。 
2.上述方案中,所述长形编织网体对应扁状管体受热端与冷凝端之间的中间区段形成有局部掏空部位,另外,所述长形编织网体的中间区段留设有网体结合面以供所述长形多孔烧结体结合固定。 
3.上述方案中,所述长形编织网体局部区段设有单一或复数个间隔分布的缺口部,以因应所述长形编织网体的弯曲状态。 
4.上述方案中,所述长形多孔烧结体的局部区段或中间区段形成有至少一凹缘部位。 
5.上述方案中,所述长形多孔烧结体为设置定位于所述扁状管体中空腔室内靠临二侧壁位置处,或设置定位于所述扁状管体中空腔室内靠临其中一侧壁位置处,或设置定位于所述扁状管体中空腔室内与侧壁间隔位置处。 
6.上述方案中,所述扁状管体内壁为光滑面或为形成有沟槽毛细组织的结构形态。 
7.上述方案中,所述长形多孔烧结体的一侧或二侧并形成有凹凸曲状的表面积扩增部位,以此提高长形多孔烧结体的工作流体蒸发效果。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及优点: 
1.就冷凝液导流效果而言:通过所述长形编织网体结合长形多孔烧结体 所构成的复合毛细组织结构设计,将能够因为兼具面状与条状导流构造而达到高流量、高效率的较佳导流效果。 
2.就复合毛细组织设置定位性而言:能够利用所述长形编织网体提供长形多孔烧结体一个面状宽扩的定位基础构造,令复合毛细组织性获得相当稳固的设置定位性。 
3.就蒸汽导流空间而言:由于所述长形编织网体具有形薄不占空间的特点,而所述长形多孔烧结体又是靠临扁状管体侧壁位置的偏置式形态,因此在具备较佳导流效果条件下,本实用新型仍然能够提供最大的蒸汽导流空间,获致最佳热传导效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扁热管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分解立体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平面剖视图一;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平面剖视图二(为扁热管的断面剖切状态);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长形多孔烧结体设置形态另一实施例的平面剖视图一;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长形多孔烧结体设置形态另一实施例的平面剖视图二(为扁热管的断面剖切状态);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长形编织网体设有局部掏空部位的实施例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长形编织网体设有缺口部的实施例图;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长形多孔烧结体设置形态又一实施例的平面剖视图; 
附图10为图9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11为本实用新型长形多孔烧结体设有凹缘部位的实施例图; 
附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扁状管体内壁为形成有沟槽毛细组织的实施例图; 
附图13为本实用新型长形多孔烧结体设置形态另一实施例。 
以上附图中:A.扁热管;B.复合毛细组织;10.扁状管体;11.顶壁;12.底壁;13.侧壁;14.侧壁;15.中空腔室;16.受热端;17.冷凝端;18.沟槽毛细组织;20.长形编织网体;21.局部掏空部位;22.网体结合面;23.缺口部;30.长形多孔烧结体;31.凹缘部位;32.表面积扩增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具有复合毛细组织的新型扁热管结构,所述扁热管A包括: 
一扁状管体10,为金属材质,呈扁状且封闭的中空管体结构形态,其包括一顶壁11、一底壁12、二侧壁13、14以及一中空腔室15,该扁状管体10包括一受热端16以及一冷凝端17,且该扁状管体10的二端部均呈封闭状(如图1中C1、C2所指部位),且所述内部中空腔室15呈抽真空状态;又该扁状管体10的中空腔室15并灌注容置有工作流体(图面省略); 
至少一长形编织网体20,为金属材质,设置定位于所述扁状管体10中空腔室15内的顶、底壁11、12任至少其中一者,且使该长形编织网体20的设置长度为由所述扁状管体10的受热端16延伸至冷凝端17; 
至少一长形多孔烧结体30,为金属材质所烧结成形,设置定位于所述扁状管体10中空腔室15内任一位置处(本实施例的长形多孔烧结体30为二组靠临二侧壁13、14的形态),该长形多孔烧结体30的设置长度,为由所述扁状管体10的受热端16延伸至冷凝端17;或如图5、6所示,所述长形多孔烧结体30为单组靠临一侧壁的结构形态。 
且其中,所述多孔烧结体30与长形编织网体20预先相结合固定成一复合毛细组织B。 
如图7所示,所述长形编织网体20对应扁状管体10受热端16与冷凝端17之间的中间区段可形成有局部掏空部位21,又所述长形编织网体20的中间区段留设有网体结合面22以供所述长形多孔烧结体30结合固定;本实施例可进一步再减缩所述长形编织网体20所占体积,而能腾出更大的蒸汽导流空间,以因应更狭小的扁热管空间需求,但并不会因此而影响该长形编织网体20与长形多孔烧结体30的结合固定状态。 
如图8所示,所述长形编织网体20局部区段并可设有单一或复数个间隔分布的缺口部23(可设成V形或一字形缺口),以因应所述长形编织网体20的弯曲状态,亦即,通过所述缺口部23的设计,当长形编织网体20配合扁热管形态进行弯曲时,其弯曲处能够因为该缺口部23的设置而避免皱折的产生(注:若无缺口设计则弯曲处的网体会产生皱折面)。 
另如图9、图10所示,所述长形多孔烧结体30亦可为设置定位于所述扁状管体10中空腔室15内与侧壁13、14间隔位置处的设置形态;借此,该长 形多孔烧结体30与侧壁13、14之间更可再形成有蒸汽流道空间,达到增进导流效果的功效,又本实施例的长形多孔烧结体30断面为矩形。 
如图11所示,所述长形多孔烧结体30的局部区段或中间区段并可形成有至少一凹缘部位31;凭借该凹缘部位31的设计,除了能够达到增进蒸汽流道空间体积的优点外,亦可通过该凹缘部位31对所述长形多孔烧结体30进行局部除料,以因应配合扁热管进行弯曲时,该长形多孔烧结体30的弯曲形态需求;所述凹缘部位31可设为斜状面、弧曲状面、阶梯状面等任其中一种实施形态。 
其中,所述扁状管体10的内壁可为光滑面(可参图4所示);亦或者如图12所示的扁状管体10,其内壁为形成有沟槽毛细组织18的实施形态;通过所述沟槽毛细组织18的结构形态设计,故可获致更佳的冷凝液导流效果。 
如图13所示,所述长形多孔烧结体30的一侧或二侧并可形成有凹凸曲状(可为矩形、弧形、梯形、山形等各种内凹形状)的表面积扩增部位32,以此提高该长形多孔烧结体30的工作流体蒸发效果,而能获得较佳的热传导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就冷凝液导流效果而言:通过所述长形编织网体结合长形多孔烧结体所构成的复合毛细组织结构设计,将能够因为兼具面状与条状导流构造而达到高流量、高效率的较佳导流效果。 
2.就复合毛细组织设置定位性而言:能够利用所述长形编织网体提供长形多孔烧结体一个面状宽扩的定位基础构造,令复合毛细组织性获得相当稳固的设置定位性。 
3.就蒸汽导流空间而言:由于所述长形编织网体具有形薄不占空间的特点,而所述长形多孔烧结体又是靠临扁状管体侧壁位置的偏置式形态,因此在具备较佳导流效果条件下,本实用新型仍然能够提供最大的蒸汽导流空间,获致最佳热传导效能。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具有复合毛细组织的新型扁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扁状管体,呈扁状且封闭的中空管体结构形态,其包括一顶壁、一底壁、二侧壁以及一中空腔室,该扁状管体包括一受热端以及一冷凝端,且该扁状管体的二端部均呈封闭型态,且所述内部中空腔室呈抽真空状态;所述扁状管体的中空腔室并灌注容置有工作流体;
至少一长形编织网体,设置定位于所述扁状管体中空腔室内的顶、底壁任至少其中一者,且所述长形编织网体的设置长度为由所述扁状管体的受热端延伸至冷凝端;
至少一长形多孔烧结体,设置定位于所述扁状管体中空腔室内的任至少其中一处,该长形多孔烧结体的设置长度为由所述扁状管体的受热端延伸至冷凝端;
且其中,所述多孔烧结体与所述长形编织网体预先相结合固定成一复合毛细组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复合毛细组织的新型扁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形编织网体对应扁状管体受热端与冷凝端之间的中间区段形成有局部掏空部位,另外,所述长形编织网体的中间区段留设有网体结合面以供所述长形多孔烧结体结合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复合毛细组织的新型扁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形编织网体局部区段设有单一或复数个间隔分布的缺口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复合毛细组织的新型扁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形多孔烧结体的局部区段或中间区段形成有至少一凹缘部位,所述凹缘部位设为斜状面、弧曲状面、阶梯状面任其中一种结构形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复合毛细组织的新型扁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形多孔烧结体为设置定位于所述扁状管体中空腔室内靠临二侧壁位置处,或设置定位于所述扁状管体中空腔室内靠临其中一侧壁位置处,或设置定位于所述扁状管体中空腔室内与侧壁间隔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复合毛细组织的新型扁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状管体内壁为光滑面或为形成有沟槽毛细组织的结构形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复合毛细组织的新型扁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形多孔烧结体的一侧或二侧并形成有凹凸曲状的表面积扩增部位。
CN2010202778950U 2010-08-02 2010-08-02 一种具有复合毛细组织的新型扁热管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317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778950U CN201731788U (zh) 2010-08-02 2010-08-02 一种具有复合毛细组织的新型扁热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778950U CN201731788U (zh) 2010-08-02 2010-08-02 一种具有复合毛细组织的新型扁热管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31788U true CN201731788U (zh) 2011-02-02

Family

ID=43522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77895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31788U (zh) 2010-08-02 2010-08-02 一种具有复合毛细组织的新型扁热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31788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7616A (zh) * 2011-08-15 2011-12-28 中山伟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薄形热管的制造方法
CN103034306A (zh) * 2011-10-08 2013-04-1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工件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CN104075602A (zh) * 2013-03-28 2014-10-01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导热模块、热管及制作热管的方法
CN106017177A (zh) * 2016-07-28 2016-10-12 苏州聚力电机有限公司 具复合毛细组织的新型扁热管结构
CN106091767A (zh) * 2016-07-28 2016-11-09 苏州聚力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具复合毛细组织的扁热管结构
CN106091766A (zh) * 2016-07-28 2016-11-09 苏州聚力电机有限公司 具复合毛细组织的扁热管结构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7616A (zh) * 2011-08-15 2011-12-28 中山伟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薄形热管的制造方法
CN103034306A (zh) * 2011-10-08 2013-04-1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工件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CN103034306B (zh) * 2011-10-08 2016-08-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工件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CN104075602A (zh) * 2013-03-28 2014-10-01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导热模块、热管及制作热管的方法
CN104075602B (zh) * 2013-03-28 2015-12-23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导热模块、热管及制作热管的方法
CN106017177A (zh) * 2016-07-28 2016-10-12 苏州聚力电机有限公司 具复合毛细组织的新型扁热管结构
CN106091767A (zh) * 2016-07-28 2016-11-09 苏州聚力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具复合毛细组织的扁热管结构
CN106091766A (zh) * 2016-07-28 2016-11-09 苏州聚力电机有限公司 具复合毛细组织的扁热管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31788U (zh) 一种具有复合毛细组织的新型扁热管结构
CN201867109U (zh) 一种具有复合毛细组织的扁热管改良构造
CN201731789U (zh) 一种具有复合毛细组织的扁热管结构
JP5307252B2 (ja) プレート熱交換器のためのプレート及びガスケット
CN203561258U (zh) 薄板式毛细结构及具有该毛细结构的板式热管
CN101520286B (zh) 均温板内部的支撑体、制法及均温板
CN102822617B (zh) 换热器
CN204188050U (zh) 紧凑型自由流焊接式板式换热器
CN104215103B (zh) 陶瓷换热板及由其组装的陶瓷换热芯体
CN102840785A (zh) 一种均温板内部支撑体、均温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4315903B (zh) 石棉非金属纤维毡吸液芯的热板
CN202734640U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其泡沫金属翅片
CN202869351U (zh) 一种均温板内部支撑体和使用其的均温板
CN205425919U (zh) 一种单层毛细芯均温薄板
CN102425967A (zh) 一种薄形化复合毛细组织及其成型方法和应用
CA2290230A1 (en) Heat transfer plat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heat transfer plates
CN202770289U (zh) 板型热交换器及其支撑结构
CN203132406U (zh) 板形热交换器及其支撑结构
CN208026113U (zh) 具有支撑柱的均温板
CN202267395U (zh) 一种具有复合毛细组织的热管改良结构
CN106969657A (zh) 散热器的新型扣合结构
CN207033202U (zh) 一种组合式隔热断桥铝合金型材
KR20110030552A (ko) 고효율 진공 솔라 패널
CN106017177A (zh) 具复合毛细组织的新型扁热管结构
CN202648505U (zh) 支撑结构及具有该支撑结构的板型热交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02

Termination date: 201908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