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19081U - 可调蒸汽锅盖盖头 - Google Patents

可调蒸汽锅盖盖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19081U
CN201719081U CN2010202399691U CN201020239969U CN201719081U CN 201719081 U CN201719081 U CN 201719081U CN 2010202399691 U CN2010202399691 U CN 2010202399691U CN 201020239969 U CN201020239969 U CN 201020239969U CN 201719081 U CN201719081 U CN 2017190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low posts
base
hollow
cover
pot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3996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国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Co Ltd
Wuhan Supor Cook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Co Ltd
Wuhan Supor Cook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Co Ltd, Wuhan Supor Cook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23996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190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190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1908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可调蒸汽锅盖盖头,它包括盖子(5)、握手(1),在盖子(5)和握手(1)之间有旋转外盖(2)和底座(3),第一中空柱(11)插装在第二中空柱(21)内,底座(3)位于旋转外盖(2)和盖子(5)之间,底座(3)上有凸台(31),所述的凸台(31)位于旋转外盖(2)内;有中空垫片(4)穿过盖子(5)和底座(3)中间的通孔和第一中空柱(11)并固定在握手(1)上。本实用新型可调蒸汽锅盖盖头结构简单、成本低,排出的蒸汽不会包裹调节操作部位。对食物蒸煮的全过程都能适时调节蒸汽排出量的大小,做到烹饪更合理,保证食物味道和营养的同时节时、省能。

Description

可调蒸汽锅盖盖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庭生活用品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可调蒸汽锅盖盖头。
背景技术
汤锅、蒸锅类炊具在蒸煮食物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蒸汽,蒸汽在锅内的积聚有好有坏,好处是:会使锅内的气压增高,水的沸点也会提高,锅内的温度也会提高,这样有利于不易烂熟的食物快速烂熟,省时节能;坏处是:一方面对于有些食物,过高的温度造成食物分解,营养破坏流失;另一方面过高的蒸汽压力会造成食物泡沫的溢出和喷射,会带来一定的危险。因此锅内蒸汽量的及时调节很有必要。
现有的蒸汽调节一般都在锅盖上,如在锅盖上开一个小孔,这种结构刚开始产生蒸汽时,小孔就开始排气直至最后食物被蒸熟,而蒸锅类炊具刚开始时需要大量的蒸汽,食物快被蒸熟时才需要排出蒸汽。有的是锅盖上除盖头外单设一个调节阀(这种结构在高压锅上使用较多),如中国专利号为:ZL88212234,名称为:高压锅调温调压阀的实用新型专利,这种结构由于盖上还存在着盖头,调节阀体积不能做大,蒸汽易包裹阀体,中途调节时会烫手,使用并不方便,同时生产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出一种蒸汽调节装置包含在盖头之中的可调喷汽盖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可调蒸汽锅盖盖头,它包括盖子、握手,其特征在于在盖子和握手之间有旋转外盖和底座,在握手上平板的下端有第一中空柱,第一中空柱上有第一开孔;所述旋转外盖上有第二中空柱,第二中空柱通过连接板与外环连接,第二中空柱上有第二开孔,所述的外环上开有排汽孔,在排汽孔的相对端有拨钮位于外环上;所述的第一中空柱插装在第二中空柱内,底座位于旋转外盖和盖子之间,底座上有凸台,所述的凸台位于旋转外盖内;有中空垫片穿过盖子、底座中间的通孔和第一中空柱并通过螺钉固定在握手上,所述中空垫片上有第三排汽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旋转外盖上的连接板有三块,三块连接板均匀分布在第二中空柱和外环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握手的平板的上端有位置指示痕,所述位置指示痕位于拨钮的上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中空柱的下端有插板,底座上有插孔,所述的第一中空柱穿过第二中空柱,且插板固定在插孔内。
本实用新型可调蒸汽锅盖盖头结构简单、成本低,排出的蒸汽不会包裹调节操作部位。对食物蒸煮的全过程都能适时调节蒸汽排出量的大小,做到烹饪更合理,保证食物味道和营养的同时节时、省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大排汽状态下的展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不排汽状态下的展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最大排汽状态下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不排汽状态下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握手的立体图。
图6为图5的结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旋转外盖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中空垫片的立体图。
图中1.握手,11.第一中空柱,12.位置指示痕,13.插板,2.旋转外盖,21.第二中空柱,22.连接板,23.外环,24.第二开孔,25.排汽孔,26.拨钮,3.底座,31.凸台,32.插孔,33.底座通孔,4.中空垫片,41第三排汽孔,5.盖子,51.盖子通孔,6.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参阅附图可知:本实用新型可调蒸汽锅盖盖头,它包括盖子5、握手1,在盖子5和握手1之间有旋转外盖2和底座3,在握手1上平板10的下端有第一中空柱11,第一中空柱11上有第一开孔110;所述旋转外盖2上有第二中空柱21,第二中空柱21通过连接板22与外环23连接,第二中空柱21上有第二开孔24,所述的第一中空柱11插装在第二中空柱21内,底座3位于旋转外盖2和盖子5之间,底座3上有凸台31,所述的凸台31位于旋转外盖2内;有中空垫片4穿过盖子5中间的盖子通孔51、底座3中间的底座通孔33和第一中空柱11并通过螺钉6固定在握手1上,所述中空垫片4上有第三排汽孔41(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9所示)。
外环23上开有排汽孔25,在排汽孔25的相对端有拨钮26位于外环23上。
在所述握手1的平板10的上端有位置指示痕12,所述位置指示痕12位于拨钮26的上方(如图3、图4所示)。可显示展开蒸汽孔的大小,排汽孔25是半开半闭,还是全开,或全闭。
旋转外盖2上的连接板22有三块,三块连接板22均匀分布在第二中空柱21和外环23之间(如图2、图7所示)。这种结构具有如下作用:①连接中空柱21和外环23,使两者能绕同一中心同步转动。②同凸台31配合,限制了旋转外盖2本身的活动范围。③将盖头内的空间分为三隔,其中对应于最终排汽孔25的一隔用于排汽时的通道,蒸汽不进入另外两隔,可使旋转外盖2上用于调节的一方(拨钮所在的位置)无蒸汽接触,不会烫手。
第一中空柱11的下端有插板13,底座3上有插孔32,所述的第一中空柱11穿过第二中空柱21,且插板13固定在插孔32内。这种结构使旋转外盖2可绕第一中空柱11转动,而使握手1和底座3处于固定状态(如图1、图5、图8所示)。
本实用新型可调蒸汽锅盖盖头结构连接说明如下:
握手1与底座3之间通过插板13固定在插孔32内定位在一起后,再中空垫片4用螺钉6(也可采用其它的形式固定)固定在盖子5上,可旋转盖2通过第二中空柱21和第一中空柱11的配合安装在握手1和底座3之间,并可轻松自由旋转。
握手1上有第一中空柱1,握手的正面还有位置指示标记(位置指示痕12),它与旋转外盖2上的拨钮26配合可显示调节蒸汽量的大小。底座3与中空垫片4把盖子5夹在中间,中空垫片4通过螺钉与握手1上的螺丝柱联结。这样通过力的传递,底座3和中空垫片4夹紧了盖子5,不能相对转动。因此握手、底座,中空垫片,锅盖片联为一体,不能相对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旋转外盖2外环23上的排汽孔25与底座3上的凸台31形成一个外阀门;旋转外盖2上第二中空柱21上的第二开孔24与握手1上的第一中空柱11的第一开孔14形成一个内阀门,这内外两个阀门随着旋转外盖的转动而同时开合。
旋转外盖2外环23上排汽孔25两边的连接板22与底座3上的凸台31一起限制了旋转外盖2左右旋转的行程。
中空垫片4上端有两个第三排汽孔41,锅盖下的蒸汽通过这两个第三排汽孔41到达内阀门口。当上述内外两阀门打开时,蒸汽便经过内阀门进入由旋转外盖2排汽孔25两侧的连接板22及握手与底座共同形成的排汽通道,最后通过外阀门,从排汽孔25排出锅盖外。
旋转外盖2的外环23上与排汽孔25相对一边有凸起的拨钮26,它一方面方便推动旋转外盖2的转动,另一方面与握手上位置指示标记(位置指示痕12)一起显示蒸汽口开合的大小。它相对于最后排出蒸汽口较远,因此不会因被蒸汽包裹而使操作者看不清,或操作者被烫伤。
蒸汽由锅盖的中心经过两个阀门所形成的通道排出,降低了构件的制作精度,也就降低了成本。两个阀门更能保证蒸汽不易泄漏,同时当两阀门关闭状态下,内阀门挡住了蒸汽进入盖头的主体中,外阀门也可防止脏物进入盖头里面。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专业普通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改变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适当的改变和变形,这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可调蒸汽锅盖盖头,它包括盖子(5)、握手(1),其特征在于在盖子(5)和握手(1)之间有旋转外盖(2)和底座(3),在握手(1)上平板(10)的下端有第一中空柱(11),第一中空柱(11)上有第一开孔(14);所述旋转外盖(2)上有第二中空柱(21),第二中空柱(21)通过连接板(22)与外环(23)连接,第二中空柱(21)上有第二开孔(24),所述的外环(23)上开有排汽孔(25),所述的第一中空柱(11)插装在第二中空柱(21)内,底座(3)位于旋转外盖(2)和盖子(5)之间,底座(3)上有凸台(31),所述的凸台(31)位于旋转外盖(2)内;有中空垫片(4)穿过盖子(5)和底座(3)中间的通孔和第一中空柱(11)固定在握手(1)上,所述中空垫片(4)上有第三排汽孔(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蒸汽锅盖盖头,其特征在于:在排汽孔(25)的相对端设有拨钮(26),拨钮(26)位于外环(2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蒸汽锅盖盖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拨钮(26)的上方有位置指示痕(12),所述位置指示痕(12)位于握手(1)的平板(10)的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蒸汽锅盖盖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外盖(2)上的连接板(22)有三块,三块连接板(22)均匀分布在第二中空柱(21)和外环(2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蒸汽锅盖盖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空柱(11)的下端有插板(13),底座(3)上有插孔(32),所述的第一中空柱(11)穿过第二中空柱(21),且插板(13)固定在插孔(32)内。
CN2010202399691U 2010-06-13 2010-06-13 可调蒸汽锅盖盖头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190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399691U CN201719081U (zh) 2010-06-13 2010-06-13 可调蒸汽锅盖盖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399691U CN201719081U (zh) 2010-06-13 2010-06-13 可调蒸汽锅盖盖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19081U true CN201719081U (zh) 2011-01-26

Family

ID=43487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39969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19081U (zh) 2010-06-13 2010-06-13 可调蒸汽锅盖盖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190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11778A (zh) * 2014-04-15 2015-11-04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蒸锅、用于蒸锅的蒸汽阀及锅盖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11778A (zh) * 2014-04-15 2015-11-04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蒸锅、用于蒸锅的蒸汽阀及锅盖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00000B2 (ja) 減圧制御機構を備えた圧力調理機器
CN108354444A (zh) 一种便携式压力锅
CN201719081U (zh) 可调蒸汽锅盖盖头
CN103417132A (zh) 可调喷汽盖头
CN203041847U (zh) 一种便合式快速蒸饭锅
CN209153104U (zh) 一种便携式压力锅
CN110403457A (zh) 一种高压锅及其使用方法
CN104223958A (zh) 一种防溢节能锅盖
CN202751225U (zh) 锅盖
CN205649353U (zh) 压力烹饪器具
CN202960227U (zh) 食品蒸制及保温展示节能工作台
CN103705108B (zh) 电压力锅延时保压内关闭装置
CN213713149U (zh) 一种户外炉具
JP4690504B1 (ja) 保温時も炊き立て米飯機能を有する保温付電気炊飯器
CN205514070U (zh) 一种带微压的加热装置
CN205107445U (zh) 一种食品破壁料理机
CN208980715U (zh) 一种具有杀菌消毒作用的干细胞复温器
CN209300784U (zh) 一种双锅腔干-稀米饭同时蒸煮电饭煲
CN201239010Y (zh) 可调压力的压力煲
CN207236630U (zh) 一种快熟的锅
CN203059347U (zh) 一种保压锅
CN206354863U (zh) 一种可排出米饭中糖分的电饭煲
CN217066121U (zh) 保湿保压装置
CN214804125U (zh) 一种节能型可定时燃气蒸饭柜
CN201996314U (zh) 改进的电饭煲微压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