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16859U - 高位红外线交通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高位红外线交通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16859U
CN201716859U CN2010202663694U CN201020266369U CN201716859U CN 201716859 U CN201716859 U CN 201716859U CN 2010202663694 U CN2010202663694 U CN 2010202663694U CN 201020266369 U CN201020266369 U CN 201020266369U CN 201716859 U CN201716859 U CN 2017168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rared
resistance
triode
chip microcomputer
connec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6636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士元
王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IDUAN TRAFFIC FACILITY ENGINEERING Co Ltd BAODING
Original Assignee
WEICHIDUAN TRAFFIC FACILITY ENGINEERING Co Ltd BAOD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CHIDUAN TRAFFIC FACILITY ENGINEERING Co Ltd BAODING filed Critical WEICHIDUAN TRAFFIC FACILITY ENGINEERING Co Ltd BAODING
Priority to CN20102026636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168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168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1685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位红外线交通管理系统,包括中心控制装置、红外线检测装置以及信号指示灯。本实用新型的红外线检测装置能够实时监测人行横道等待区和人行横道上的交通信息,中心控制装置根据红外线检测装置的数据自动进行通行时间的确定,并控制信号指示灯的指示状态。实现了道路交通的自动化、科学化和人性化管理,减少了交通管理过程中警力的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车辆的能量消耗以及行人车辆的等待时间,从而可靠保证了交通的安全、顺畅运行。

Description

高位红外线交通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城市交通控制和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红外线交通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私家车的数量也日益增多,这势必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的压力,而此时与城市交通相配套的一系列交通设施便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现有公路交通管理系统是以手动或分时控制器控制信号指示灯的方式对机动车辆和行人交通实施管理,传统的人行横道信号指示灯的功能设计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城市交通自动化水平日益发展的需要。传统的人行横道信号指示灯基本上是采用与主机动车道相匹配的中心微型计算机处理设备,此种设备只能根据中心计算机存储系统存储的不同时间段车流量的大小来实现信号指示灯通行时间的控制,因此信号指示灯的绿色通行时间都较为固定,一般为30s、40s或50s,此通行时间一旦由程序设定好后,便不会改变。当然信号指示灯还可以采用人为控制,即由交管人员控制安装在人行横道附近的开关控制器的通行时间,来控制行人的优先通行权。
这些传统的人行横道控制系统存在的缺点是,信号指示灯的计时器所指示的时间是人为或者程序设定的,一旦人为设定好后,便不会改变,因此无论是在交通流量高峰期还是低谷期,不能实时适应人流量及车流量的多少,容易造成不合理的增加停车次数和停车时间,以致造成直行车与转向车因抢道而发生交通堵塞;如果深夜没有行人通过人行横道时,人行横道的信号指示灯还依然正常循环工作着,这就导致了通过路口的机动车即使没有交叉的车辆或者行人通行,也仍需服从红绿灯的控制指挥,造成了机动车等待通行过程中白白消耗了燃料,浪费了时间,不利于人性化的交通科学管理和环保节能降低排放的社会整体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根据车流量和人流量的大小实时自动确定信号指示灯指示状态的红外线交通管理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位红外线交通管理系统,包括中心控制装置、与中心控制装置连接的并受其控制的信号指示灯,以及用于检测人行横道附近交通信息的红外线检测装置,所述红外线检测装置包括红外线发射模块、红外线探测仪、放大电路以及红外线接收模块,其中用于发射红外线信号的红外线发射模块安装于距地面一定高度的固定架设上;红外线探测仪用于探测红外线扫描区域的交通信息,并将交通信息转换成电信号后输出给放大电路;放大电路将接收到的红外线探测仪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后输出给中心控制装置;红外线接收模块安装于红外线发射模块的对应侧,用于接收红外线信号,并将信号传递给中心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红外线发射模块的改进在于:红外线发射模块包括分别用于扫描人行横道上的交通信息和扫描人行横道等候区的交通信息的两套红外线发射单元。每个红外线发射单元包括红外线扫描控制电路和红外线扫描电路。
本实用新型所述红外线扫描控制电路的具体结构为:包括单片机、发射二极管、PNP三极管和接收管,其中发射二极管的一端通过电阻连接电源,另一端连接两个串联的PNP三极管,PNP三极管BG1和PNP三极管BG2的基极分别通过电阻R1和电阻R2与单片机连接,接收管的信号端连接单片机,电源端通过电阻连接电源,并通过电容接地。其中所述发射二极管为SE303ANC-C,接收管为PIC-12043。
本实用新型所述红外线扫描电路的具体结构为:包括单片机、NPN三极管和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其中红外线发射二极管的一端连接电源,另一端通过电阻连接NPN三极管的集电极,NPN三极管的发射极直接接地,基极通过电阻与单片机连接;单片机的复位端经电容连接电源,经电阻接地,输入端经上拉电阻与键盘接口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放大电路的具体结构为:包括单片机、振荡电路和按键驱动模块,交通信号经电容连接振荡电路,再经过电阻与二极管的并联电路后传递给单片机;振荡电路包括晶振和三极管,晶振的一端连接三极管的基极,另两端直接接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电容,发射极经电阻接地,基极经滤波电路连接单片机;按键驱动模块包括一端接地、另一端通过排阻与单片机连接的按键,以及通过电阻与单片机连接的发光管,发光管另一端接地;单片机的输出端通过电阻和三极管与发光管连接,发光管的另一端通过电阻与电源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红外线接收模块的具体结构为:包括折射镜和红外线接收电路,所述红外线接收电路包括编码译码器和接收管,编码译码器的电源经电阻和开关与电源正极连接,编码译码器的输入端通过电阻和二极管连接按键S5和按键S6,其他四个输入端分别连接按键S1至按键S4,编码译码器的输出端经四二输入与非门和电阻与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电源的正极依次经过开关、电阻、接收管与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直接接地。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技术进步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红外线自动扫描检测装置,在人行横道及其等待区形成55度扇形的扫描区域,可以实时监测人行横道等待区和人行横道上的交通信息,并将监测数据传输给中心控制装置,以便中心控制装置根据监测信息实时控制信号指示灯的指示状态,实现了道路交通的自动化、科学化、人性化管理,减少了交通管理过程中警力的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车辆的能量消耗以及行人车辆的等待时间,从而可靠保证了交通的安全、顺畅运行。
红外线检测装置中采用的发射管均为SE303ANC-C,波长为940nm,单片机按照协议规定导通或截止发射二极管,从而产生特定频率的发射信号;接收管为PIC-12043,其接收频率为37.9kHz,它直接将37.9kHz的调制信号解调为基带信号,提供给单片机,该两种芯片接收灵敏度高,性能稳定,可以保证检测装置的可靠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红外线扫描控制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红外线扫描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放大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红外线接收模块电路图。
其中:1.中心控制装置,2.红外线检测装置,21.红外线发射模块,22.红外线接收模块,23.红外线探测仪、24.放大电路,3.信号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一种高位红外线交通管理系统的结构框图,包括中心控制装置1、红外线检测装置2以及信号指示灯3。红外线检测装置2用于检测人行横道附近的交通信息,主要包括红外线发射模块21、红外线探测仪23、放大电路24以及红外线接收模块22。
其中红外线发射模块21包括两套红外线发射单元,分别安装在人行横道信号指示灯的前面用于扫描人行横道上的交通信息和安装在信号指示灯的背面用于扫描人行横道等候区的交通信息。每套红外线发射单元又包括红外线扫描控制电路和红外线扫描电路。
红外线扫描控制电路如图2所示,包括单片机U1、发射二极管D1、PNP三极管BG1、BG2、接收管D2,其中发射二极管D1的一端通过电阻R3连接电源,另一端连接两个串联的PNP三极管,PNP三极管BG1和PNP三极管BG2的基极分别通过电阻R1和电阻R2与单片机U1连接,接收管D2的信号端连接单片机U1,电源端通过电阻R4连接电源,并通过电容C1接地。其中发射二极管的型号为SE303ANC-C,接收管为PIC-12043。
红外线扫描电路如图3所示,包括单片机U2、NPN三极管BG3、红外线发射二极管D3,其中红外线发射二极管D3的一端连接电源,另一端通过电阻R5连接NPN三极管BG3的集电极,NPN三极管BG3的发射极直接接地,基极通过电阻R6与单片机U2连接;单片机U2的复位端经电容C2连接电源,经电阻R7接地,输入端经上拉电阻与键盘接口相连接。
放大电路如图4所示,包括单片机U3、振荡电路和按键驱动模块,信号经电容C11连接振荡电路,再经过电阻R13与二极管D4的并联电路后传递给单片机U3;振荡电路包括晶振Y2和三极管BG11,晶振Y2的一端连接三极管BG11的基极,另两端直接接地;三极管BG11的集电极连接电容C11,发射极经电阻R12接地,基极连接电阻R3;按键驱动模块包括一端接地、另一端通过排阻RP1与单片机U3连接的按键S1-S8,以及通过电阻R18与单片机U3连接的发光管DS1,发光管DS1另一端接地;单片机U3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3-R16和三极管BG12、BG13与发光管DS2连接,发光管DS2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17与电源连接。
红外线接收模块包括折射镜和红外线接收电路,红外线接收电路如图5所示,包括编码译码器IC4和接收管D4、D5,编码译码器IC4的电源经电阻R10和开关S7与电源正极连接,编码译码器IC4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21-R24和二极管V1-V4连接按键S5和按键S6,其他四个输入端分别连接按键S1至按键S4,编码译码器IC4的输出端经四二输入与非门IC2和电阻R8与三极管BG21的基极相连接;电源的正极依次经过开关S7、电阻R9、接收管D4、D5与三极管BG2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BG21的发射极直接接地。
用于发射红外线信号的红外线发射模块21安装于人行横道信号指示灯的正面和背面,所发射的红外线信号可形成55°扇形区域;红外线探测仪23探测到红外线扇形区域的交通信息,并将交通信息转换成电信号后输出给放大电路,放大电路将交通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后输出给中心控制装置;用于接收红外线信号的红外线接收模块22安装于红外线发射模块的对应侧,将通过折射镜接收到的交通信息传递给中心控制装置;中心控制装置结合放大电路和红外线接收模块传输的数据进行信号指示灯通行时间的确定,并控制信号指示灯的指示状态。即在确定没有人员通行的情况下,交叉方向机动车道的绿色信号灯自动点亮,车辆可以通行;如果检测到有行人等待或者人行横道上有行人通行,则交叉方向的红色指示灯点亮,车辆禁止通行,以保证行人的安全通行和道路的畅通无阻。

Claims (8)

1.一种高位红外线交通管理系统,包括中心控制装置(1)、与中心控制装置(1)连接的并受其控制的信号指示灯(3),其特征在于: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人行横道附近交通信息的红外线检测装置(2),所述红外线检测装置(2)包括红外线发射模块(21)、红外线探测仪(23)、放大电路(24)以及红外线接收模块(22),其中
红外线发射模块(21)安装于距地面一定高度的固定架设上,用于发射红外线信号;
红外线探测仪(23),用于探测红外线扫描区域的交通信息,并将交通信息转换成电信号后输出给放大电路;
放大电路(24),将接收到的红外线探测仪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后输出给中心控制装置(1);
红外线接收模块(22)安装于红外线发射模块的对应侧,用于接收红外线信号,并将信号传递给中心控制装置(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位红外线交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发射模块(21)包括分别用于扫描人行横道上的交通信息和扫描人行横道等候区的交通信息的两套红外线发射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位红外线交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发射单元包括红外线扫描控制电路和红外线扫描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位红外线交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扫描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U1)、发射二极管(D1)、PNP三极管(BG1、BG2)、接收管(D2),其中发射二极管(D1)的一端通过电阻(R3)连接电源,另一端连接两个串联的PNP三极管;PNP三极管BG1和PNP三极管BG2的基极分别通过电阻R1和电阻R2与单片机(U1)连接;接收管(D2)的信号端连接单片机(U1),电源端通过电阻(R4)连接电源,并通过电容(C1)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位红外线交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二极管为SE303ANC-C,接收管为PIC-1204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位红外线交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扫描电路包括单片机(U2)、NPN三极管(BG3)、红外线发射二极管(D3),其中红外线发射二极管(D3)的一端连接电源,另一端通过电阻(R5)连接NPN三极管(BG3)的集电极,NPN三极管(BG3)的发射极直接接地,基极通过电阻(R6)与单片机(U2)连接;单片机(U2)的复位端经电容(C2)连接电源,经电阻(R7)接地,输入端经上拉电阻与键盘接口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位红外线交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电路包括单片机(U3)、振荡电路和按键驱动模块,信号经电容(C11)连接振荡电路,再经过电阻(R13)与二极管(D4)的并联电路后传递给单片机(U3);振荡电路包括晶振(Y2)和三极管(BG11),晶振(Y2)的一端连接三极管(BG11)的基极,另两端直接接地;三极管(BG11)的集电极连接电容(C11),发射极经电阻(R12)接地,基极连接电阻(R13);按键驱动模块包括一端接地、另一端通过排阻(RP1)与单片机(U3)连接的按键(S1-S8),以及通过电阻(R18)与单片机(U3)连接的发光管(DS1),发光管(DS1)另一端接地;单片机(U3)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3-R16)和三极管(BG12、BG13)与发光管(DS2)连接,发光管(DS2)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17)与电源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位红外线交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接收模块包括折射镜和红外线接收电路,所述红外线接收电路包括编码译码器(IC4)和接收管(D4、D5),编码译码器(IC4)的电源端经电阻(R10)和开关(S7)与电源正极连接,编码译码器(IC4)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21-R24)和二极管(V1-V4)连接按键S5和按键S6,其他四个输入端分别连接按键S1至按键S4,编码译码器(IC4)的输出端经四个二输入与非门(IC2)和电阻(R8)与三极管(BG21)的基极相连接;电源的正极依次经过开关(S7)、电阻(R9)、接收管(D4、D5)与三极管(BG2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BG21)的发射极直接接地。
CN2010202663694U 2010-07-21 2010-07-21 高位红外线交通管理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168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663694U CN201716859U (zh) 2010-07-21 2010-07-21 高位红外线交通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663694U CN201716859U (zh) 2010-07-21 2010-07-21 高位红外线交通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16859U true CN201716859U (zh) 2011-01-19

Family

ID=43462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66369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16859U (zh) 2010-07-21 2010-07-21 高位红外线交通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168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4474A (zh) * 2010-07-21 2010-11-24 保定维特瑞交通设施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高位红外线交通管理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4474A (zh) * 2010-07-21 2010-11-24 保定维特瑞交通设施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高位红外线交通管理系统
CN101894474B (zh) * 2010-07-21 2014-07-02 保定维特瑞交通设施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高位红外线交通管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91490U (zh) 智能式太阳能路灯
CN202841622U (zh) 一种无线led路灯远程控制装置
CN203296418U (zh) 螺旋式立体车库
CN206191489U (zh) 多功能太阳能路灯
CN201955908U (zh) 智能型交通信号灯控制器
CN204786977U (zh) 风光市电互补智能多功能互联道路空气净化器
CN101894474B (zh) 高位红外线交通管理系统
CN203851331U (zh) 高效节能智能路灯控制装置
CN105911903A (zh) 基于智慧城市建设的智慧照明装置
CN204002270U (zh) 基于风光互补供电的智能窗控制系统
CN205755003U (zh) 一种智能路灯控制器
CN203167376U (zh) 一种基于无线收发技术的led路灯控制系统
CN201716859U (zh) 高位红外线交通管理系统
CN206726460U (zh) 一种路口实时交通管理装置
CN205793567U (zh) 一种智能路灯节能系统
CN205546142U (zh) 基于ZigBee的路灯智能控制系统
CN205264047U (zh) 一种提高危险路段安全性能的预警安全装置
CN203688818U (zh) 一种交通标志牌遮挡检测装置
CN206619276U (zh) 行人过街提示装置
CN202634824U (zh) 一种日光-led互补全天候绿色照明装置
CN207082231U (zh) 一种具有监控报警功能的无线交通信号灯系统
CN106898145A (zh) 太阳能交通信号灯
CN205982004U (zh) 一种具备无线自组网功能的空气灰尘浓度检测装置
CN201393322Y (zh) 一种智能路灯控制器
CN207505186U (zh) 一种城市道路照明安全节能监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19

Termination date: 2017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