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03012U - 丝印机的正反面印刷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丝印机的正反面印刷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03012U
CN201703012U CN2010202362413U CN201020236241U CN201703012U CN 201703012 U CN201703012 U CN 201703012U CN 2010202362413 U CN2010202362413 U CN 2010202362413U CN 201020236241 U CN201020236241 U CN 201020236241U CN 201703012 U CN201703012 U CN 2017030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er belt
reverse side
left wheel
right roller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3624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苟华
邱会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CITY TOPSO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CITY TOPSO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CITY TOPSO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CITY TOPSO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23624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030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030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0301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丝印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丝印机的正反面印刷机构,它包括正面传送机构、正面刮墨板装置、反面传送机构和反面刮墨板装置;正面传送机构包括正面传送带以及正面滚轮驱动装置;正面滚轮驱动装置包括装设于机架的左滚轮、右滚轮和张紧滚轮,左滚轮、右滚轮和张紧滚轮形成三角排布结构,正面传送带绕设于正面滚轮驱动装置外周形成三角传送带结构;反面传送机构包括反面传送带和反面滚轮驱动装置;反面滚轮驱动装置包括装设于机架并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第二左滚轮和第二右滚轮,且第二左滚轮设置于靠近所述右滚轮的相应位置;本实用新型能有效简化丝印机的结构,降低设备成本,且可减少丝印机长度,使丝印机占地面积较小。

Description

丝印机的正反面印刷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丝印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丝印机的正反面印刷机构。
背景技术
丝印机(丝网印刷机)是常见的用于印刷文字和图像的印刷机器,一般由涂墨、压印、传送等机构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将印版装在丝印机上,然后由人工或丝印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承印物(如织带、金属板、塑胶、皮革、木板、玻璃和陶瓷)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
传统的丝印机为半自动设备,在许多工序上需要人工操作,不仅影响印刷质量和生产效率,还增加了人力成本。为此,专利号为“CN200720049665.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面印刷翻带架,其包括架体、滚轮、绕带杆,架体的底部并排安装有两个滚轮,架体的上端还安装有多排绕带杆和至少一个滚轮,滚轮位于相应的绕带杆的上方,印带经过该翻带架绕带,印带在两个绕带杆之间翻转180度,实现印带的正反面反转,在丝网印刷机上进行双面印刷时,可在丝网印刷机上印带的第一面印刷完成的地方安装上该翻带架,实现丝印机的正反面双面印刷。然而,采用了该结构的丝印机,其翻带架结构复杂,设备成本较高,而且丝印机长度大,占地面积也相应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丝印机的正反面印刷机构,能有效简化丝印机的结构,降低设备成本,且可减少丝印机长度,使丝印机占地面积较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丝印机的正反面印刷机构,它包括机架,它还包括正面传送机构、正面刮墨板装置、反面传送机构和反面刮墨板装置;
所述正面传送机构包括正面传送带以及正面滚轮驱动装置;所述正面滚轮驱动装置包括装设于机架的左滚轮、右滚轮和张紧滚轮,左滚轮、右滚轮和张紧滚轮形成三角排布结构,其中左滚轮和右滚轮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张紧滚轮位于左滚轮和右滚轮之间且张紧滚轮低于左滚轮和右滚轮;所述正面传送带绕设于左滚轮、右滚轮和张紧滚轮外周形成三角传送带结构;正面刮墨板装置设置于正面传送带外侧;
所述反面传送机构包括反面传送带和反面滚轮驱动装置;反面滚轮驱动装置包括装设于机架并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第二左滚轮和第二右滚轮,且第二左滚轮设置于靠近所述右滚轮的相应位置;所述反面传送带绕设于第二左滚轮和第二右滚轮;反面刮墨板装置设置于反面传送带外侧。 
还包括内设有发热管的第一加热箱和第二加热箱,所述正面刮墨板装置包括第一丝印刮墨板和第二丝印刮墨板;所述第一加热箱设置在处于左滚轮和右滚轮之间的正面传送带的外侧相应位置,第二加热箱设置在处于左滚轮和张紧滚轮之间的正面传送带的外侧相应位置;所述第一丝印刮墨板设置在处于第一加热箱和右滚轮之间的正面传送带的外侧相应位置,第二丝印刮墨板设置在处于第一加热箱和左滚轮之间的正面传送带的外侧相应位置。
还包括第一散热装置和第二散热装置;所述第一散热装置设置在第一加热箱下方,且第一散热装置位于正面传送带内侧;所述第二散热装置设置在处于右滚轮和张紧滚轮之间的正面传送带的内侧相应位置。
所述第一散热装置和第二散热装置均由散热风扇组成。
还包括内设有发热管的第三加热箱;所述反面刮墨板装置设置于反面传送带的上部外侧,第三加热箱设置在反面传送带的下部外侧。
它还包括传送带防滑滚轮机构,该传送带防滑滚轮机构包括两个与正面传送带或反面传送带内侧触接的防滑滚轮,两个防滑滚轮呈“八”字形排布结构。
所述正面传送带和反面传送带均为钢带。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丝印机的正反面印刷机构,其包括正面传送机构、正面刮墨板装置、反面传送机构和反面刮墨板装置;正面传送机构包括正面传送带以及正面滚轮驱动装置;正面滚轮驱动装置包括装设于机架的左滚轮、右滚轮和张紧滚轮,左滚轮、右滚轮和张紧滚轮形成三角排布结构,其中左滚轮和右滚轮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张紧滚轮位于左滚轮和右滚轮之间且张紧滚轮低于左滚轮和右滚轮;所述正面传送带绕设于左滚轮、右滚轮和张紧滚轮外周形成三角传送带结构;正面刮墨板装置设置于正面传送带外侧;所述反面传送机构包括反面传送带和反面滚轮驱动装置;反面滚轮驱动装置包括装设于机架并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第二左滚轮和第二右滚轮,且第二左滚轮设置于靠近所述右滚轮的相应位置;所述反面传送带绕设于第二左滚轮和第二右滚轮;反面刮墨板装置设置于反面传送带外侧。应用了上述结构的丝印机,工作时,承印物随着正面传送带运动,正面刮墨板装置对承印物的正面进行印刷,已完成正面印刷后的承印物由反面传送带继续传送,在承印物从正面传送带转入反面传送带的过程中,承印物的原正面转变成当前反面贴设于反面传送带,相应的,承印物的原反面则在进入反面传送带时成为当前正面,再由反面刮墨板装置对当前正面即承印物的原反面进行反面印刷,如此,便可实现双面印刷,省掉了传统的双面印刷机需要设置的翻带架的结构,不但大大简化了结构,使设备成本较低,还减少了丝印机长度,使设备占地面积小,具有小型、轻便、适合任何场地使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正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丝印机的正反面印刷机构,它包括机架1、正面传送机构、正面刮墨板装置、反面传送机构和反面刮墨板装置23;所述正面传送机构包括正面传送带3以及正面滚轮驱动装置;所述正面滚轮驱动装置包括装设于机架1的左滚轮31、右滚轮32和张紧滚轮33,左滚轮31、右滚轮32和张紧滚轮33形成三角排布结构,其中左滚轮31和右滚轮32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张紧滚轮33位于左滚轮31和右滚轮32之间且张紧滚轮33低于左滚轮31和右滚轮32;所述正面传送带3绕设于左滚轮31、右滚轮32和张紧滚轮33外周形成三角传送带结构;正面刮墨板装置设置于正面传送带3外侧;所述反面传送机构包括反面传送带4和反面滚轮驱动装置;反面滚轮驱动装置包括装设于机架1并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第二左滚轮41和第二右滚轮42,且第二左滚轮41设置于靠近所述右滚轮32的相应位置;所述反面传送带4绕设于第二左滚轮41和第二右滚轮42;反面刮墨板装置23设置于反面传送带4外侧。 
应用了上述结构的丝印机,工作时,采用伺服电机驱动左滚轮31和/或右滚轮32动作,正面传送带3绕着由左滚轮31、右滚轮32和张紧滚轮33形成的三角排布结构进行持续循环运动,这种三角排布结构的优点是,可有效避免位于左滚轮31和张紧滚轮33之间,以及位于右滚轮32和张紧滚轮33之间的承印物出现因自重而下垂的情况,有效地保证了印刷质量;同时,也可采用上述伺服电机或其它伺服电机驱动第二左滚轮41和/或第二右滚轮42动作,从而带动反面传送带4作于正面传送带3同方向的持续循环运动。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丝印机的正反面印刷机构还包括内设有发热管的第一加热箱11和第二加热箱12,所述正面刮墨板装置包括第一丝印刮墨板21和第二丝印刮墨板22;所述第一加热箱11设置在处于左滚轮31和右滚轮32之间的正面传送带3的外侧相应位置,第二加热箱12设置在处于左滚轮31和张紧滚轮33之间的正面传送带3的外侧相应位置;所述第一丝印刮墨板21设置在处于第一加热箱11和右滚轮32之间的正面传送带3的外侧相应位置,第二丝印刮墨板22设置在处于第一加热箱11和左滚轮31之间的正面传送带3的外侧相应位置。工作时,第一丝印刮墨板21对承印物的正面进行第一层颜色的印刷,然后第一加热箱11对第一层颜色进行加热烘烤,接着第二丝印刮墨板22对承印物的正面进行第二层颜色的印刷,再由第二加热箱12对第二层颜色进行加热烘烤,如此,便可完成对承印物正面的双层颜色印刷。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丝印机的正反面印刷机构还包括第一散热装置7和第二散热装置8;所述第一散热装置7设置在第一加热箱11下方,且第一散热装置7位于正面传送带3内侧;所述第二散热装置8设置在处于右滚轮32和张紧滚轮33之间的正面传送带3的内侧相应位置。在印刷时,正面传送带3和承印物的温度不能太高,不然会影响印刷时的质量,为此,在第二丝印刮墨板22对承印物的正面进行第二层颜色的印刷前,必须对正面传送带3和承印物进行降温,相应的,所采用的方式是,在第一加热箱11的下方设置了第一散热装置7,正面传送带3外侧加热的同时在传送带内侧进行散热,保证进行第二层颜色印刷时传送带和承印物的温度能满足要求。同样的道理,第二层颜色的印刷后也进行了加热烘烤,为了使承印物在进行下一道印刷工序时(如反面印刷和循环进行的第一层颜色的印刷)不受影响,也必须对正面传送带3和承印物进行降温,相应的,所采用的方式是,所述第二散热装置8对处于右滚轮32和张紧滚轮33之间的正面传送带3的内侧相应位置进行散热,保证进行下一道印刷工序时正面传送带3和承印物的温度能满足要求。
其中,所述第一散热装置7和第二散热装置8均由散热风扇组成。其结构较简单,控制较容易,效果也较明显。散热风扇的数量可按具体需要而设定。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丝印机的正反面印刷机构还包括内设有发热管的第三加热箱13;所述反面刮墨板装置23设置于反面传送带4的上部外侧,第三加热箱13设置在反面传送带4的下部外侧。工作时,正面传送带3持续循环运动,即正面传送带3持续循环带动未印刷的承印物进行正面的第一层颜色和第二层颜色的印刷,而已进行第二层颜色的印刷后的承印物则进入反面印刷工序,此时承印物由反面传送带4传送,在承印物从正面传送带3转入反面传送带4的过程中,承印物的原正面转变成当前反面贴设于反面传送带4,相应的,承印物的原反面则在进入反面传送带4时成为当前正面。反面刮墨板装置23对当前正面即承印物的原反面进行反面印刷,然后再经第三加热箱13进行加热烘烤处理,最后,承印物由收卷装置6收卷起来形成成品后下架。如此,便可实现双面印刷,省掉了传统的双面印刷机需要设置翻带架的结构,不但大大简化了结构,使设备成本较低,还减少了丝印机长度,使设备占地面积小,具有小型、轻便、适合任何场地使用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丝印机的正反面印刷机构还包括传送带防滑滚轮机构5,该传送带防滑滚轮机构5包括两个与正面传送带3或反面传送带4内侧触接的防滑滚轮,两个防滑滚轮呈“八”字形排布结构。本实施例中,传送带防滑滚轮机构5的设置方案为:左滚轮31和张紧滚轮33之间的正面传送带3的内侧设有一个以上的传送带防滑滚轮机构5;右滚轮32和张紧滚轮33之间的正面传送带3的内侧设有一个以上的传送带防滑滚轮机构5;所述反面传送带4的内侧设有一个以上的传送带防滑滚轮机构5。由于正面传送带3和反面传送带4在循环运动过程中会产生机械振动,振动过大会严重影响印刷质量,为此,在相应位置设置传送带防滑滚轮机构5,其两个呈“八”字形排布结构的防滑滚轮轻压在正面传送带3或反面传送带4内侧的两边上,可有效避免传送带在工作过程中发生跑偏现象,防止印刷位置错位,提高印刷精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正面传送带3和反面传送带4均为钢带,其耐高温性能良好,有利于保证印刷质量。当然,正面传送带3和反面传送带4也可以为其它耐高温金属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丝印机的正反面丝印机构适用于双面丝印机,能有效简化丝印机的结构,降低设备成本,且可减少丝印机长度,使丝印机占地面积较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7)

1.丝印机的正反面印刷机构,它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正面传送机构、正面刮墨板装置、反面传送机构和反面刮墨板装置(23);
所述正面传送机构包括正面传送带(3)以及正面滚轮驱动装置;所述正面滚轮驱动装置包括装设于机架(1)的左滚轮(31)、右滚轮(32)和张紧滚轮(33),左滚轮(31)、右滚轮(32)和张紧滚轮(33)形成三角排布结构,其中左滚轮(31)和右滚轮(32)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张紧滚轮(33)位于左滚轮(31)和右滚轮(32)之间且张紧滚轮(33)低于左滚轮(31)和右滚轮(32);所述正面传送带(3)绕设于左滚轮(31)、右滚轮(32)和张紧滚轮(33)外周形成三角传送带结构;正面刮墨板装置设置于正面传送带(3)外侧;
所述反面传送机构包括反面传送带(4)和反面滚轮驱动装置;反面滚轮驱动装置包括装设于机架(1)并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第二左滚轮(41)和第二右滚轮(42),且第二左滚轮(41)设置于靠近所述右滚轮(32)的相应位置;所述反面传送带(4)绕设于第二左滚轮(41)和第二右滚轮(42);反面刮墨板装置(23)设置于反面传送带(4)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印机的正反面印刷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设有发热管的第一加热箱(11)和第二加热箱(12),所述正面刮墨板装置包括第一丝印刮墨板(21)和第二丝印刮墨板(22);所述第一加热箱(11)设置在处于左滚轮(31)和右滚轮(32)之间的正面传送带(3)的外侧相应位置,第二加热箱(12)设置在处于左滚轮(31)和张紧滚轮(33)之间的正面传送带(3)的外侧相应位置;所述第一丝印刮墨板(21)设置在处于第一加热箱(11)和右滚轮(32)之间的正面传送带(3)的外侧相应位置,第二丝印刮墨板(22)设置在处于第一加热箱(11)和左滚轮(31)之间的正面传送带(3)的外侧相应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丝印机的正反面印刷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散热装置(7)和第二散热装置(8);所述第一散热装置(7)设置在第一加热箱(11)下方,且第一散热装置(7)位于正面传送带(3)内侧;所述第二散热装置(8)设置在处于右滚轮(32)和张紧滚轮(33)之间的正面传送带(3)的内侧相应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丝印机的正反面印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装置(7)和第二散热装置(8)均由散热风扇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丝印机的正反面印刷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设有发热管的第三加热箱(13);所述反面刮墨板装置(23)设置于反面传送带(4)的上部外侧,第三加热箱(13)设置在反面传送带(4)的下部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印机的正反面印刷机构,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传送带防滑滚轮机构(5),该传送带防滑滚轮机构(5)包括两个与正面传送带(3)或反面传送带(4)内侧触接的防滑滚轮,两个防滑滚轮呈“八”字形排布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丝印机的正反面印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传送带(3)和反面传送带(4)均为钢带。
CN2010202362413U 2010-06-24 2010-06-24 丝印机的正反面印刷机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030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362413U CN201703012U (zh) 2010-06-24 2010-06-24 丝印机的正反面印刷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362413U CN201703012U (zh) 2010-06-24 2010-06-24 丝印机的正反面印刷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03012U true CN201703012U (zh) 2011-01-12

Family

ID=43440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36241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03012U (zh) 2010-06-24 2010-06-24 丝印机的正反面印刷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0301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62377A (zh) * 2012-10-16 2013-01-09 昆山双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双面丝印一体机
CN106427257A (zh) * 2016-09-18 2017-02-22 常州佳饰家装饰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图案纸的双面印刷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62377A (zh) * 2012-10-16 2013-01-09 昆山双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双面丝印一体机
CN106427257A (zh) * 2016-09-18 2017-02-22 常州佳饰家装饰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图案纸的双面印刷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85797B (zh) 数码上浆机
CN201703012U (zh) 丝印机的正反面印刷机构
CN201703010U (zh) 丝印机的传送及加热散热结构
CN207241135U (zh) 一种包装袋印刷机
CN205097715U (zh) 一种联动平板导带式数字喷墨印花机
CN201703011U (zh) 一种丝印机
CN204659209U (zh) 一种多层数字喷墨印花机
CN2871199Y (zh) 数码打印机
CN205097670U (zh) 带有柔版印刷部件的墙纸生产设备
CN204472073U (zh) 一种间歇式多色双面印刷机
CN201291643Y (zh) 色带可双侧打印的色带盒
CN202378418U (zh) 柔性印刷机降低油墨消耗机构
CN107187177A (zh) 一种错层式双面单色水润版胶印机
CN203637308U (zh) 扑克牌凹版印刷三维调节油墨刮刀机构
CN204586080U (zh) 柔版生产线
CN213199198U (zh) 一种印花机的固色装置
CN207140545U (zh) 一种具有模切功能的印刷机
CN203637310U (zh) 扑克牌凹版印刷背面逆向印刷系统
CN207156667U (zh) 一种手套生产线线上自动印商标装置
CN207481428U (zh) 一种票据印刷联机正反喷码的加工装置
CN201009504Y (zh) 一种双面印刷翻带架
CN207345228U (zh) 一种卷筒纸凹版印刷设备
CN1978195A (zh) 数码打印机
CN209259080U (zh) 一种水性油墨印刷塑胶封边条设备
CN202163095U (zh) 一种丝网双面印刷机的传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