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81707U - 相互紧迫结合的铁芯组与绕线架 - Google Patents

相互紧迫结合的铁芯组与绕线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81707U
CN201681707U CN2010201648447U CN201020164844U CN201681707U CN 201681707 U CN201681707 U CN 201681707U CN 2010201648447 U CN2010201648447 U CN 2010201648447U CN 201020164844 U CN201020164844 U CN 201020164844U CN 201681707 U CN201681707 U CN 2016817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ron core
core group
snapping
drum stand
brea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6484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宗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O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N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O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EN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16484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817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817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8170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And 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相互紧迫结合的铁芯组与绕线架,其包括一绕线架以及一铁芯组,该绕线架包含中央贯通的一绕线轴管、分别自该绕线轴管两端开口径向延伸的一第一隔板与一第二隔板、以及设置于该第二隔板上的多个接脚部,且该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各设有至少一个扣接部。该铁芯组包含一贯穿该绕线轴管的芯柱,并且该铁芯组具有多个扣接缺口,该扣接部与该扣接缺口结合而将该铁芯组固定于该绕线架上。通过上述的结构,该铁芯组与该绕线架可直接扣接结合,而省略了额外黏接或扣接的工具。

Description

相互紧迫结合的铁芯组与绕线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相互紧迫结合的铁芯组与绕线架,特别是通过其自身具有相互扣接的结构,使铁芯组与绕线架不需辅助工具而轻易结合的技术。
背景技术
业界所熟知的变压器或者滤波器都是由至少一绕线架与至少一铁芯结合,通过电磁转换而达到其被设计的目的。同样的目的下(以变压器为例),铁芯与绕线架发展了许多变化的型态以提供不同的功能需求。其中为了改善电磁波干扰(EMI),有一部分的变压器或滤波器利用EE型铁芯或EI型铁芯将绕线架包覆于铁芯中。上述形态的现有技术可见于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592377号“变压器的改良结构”中,该前案揭示的变压器是由上、下铁芯、塑料固定座、电路板、麦拉绝缘片、扁平线圈以及塑料绝缘片所构成,其中上、下铁芯中心的圆柱可供电路板、麦拉绝缘片、扁平线圈、塑料绝缘片的中心孔依次的套置,并且下铁芯上装置该塑料固定座。然而,该前案的绕线架仍有很大的面积曝露在铁芯的遮蔽外,因此漏磁以及电磁干扰的情况仍有改善的空间。
但该形态的已知变压器除了漏磁的部分有不断改变的空间以外,最主要的问题在于该上、下铁芯结合的方式。在已知技术中,该上、下铁芯穿过绕线架后(或者穿过多个绕组以后),必须固定成一定形的变压器,在现有的技术中最简单的方式是利用绝缘胶带环绕该上、下铁芯外,使该上、下铁芯连同该绕线架(或多个绕组)黏贴固定成一体。但是绝缘胶带本身较脆弱,并且在运送或组装过程中容易破损,当绝缘胶带破损太严重时该变压器就会解体散开。
因此,另有一种改良的固定方式,在该上、下铁芯外表面预留多个凹槽,另准备C形的铁片,将铁片开口压迫入该上、下铁芯的凹槽中,使多个C形铁片从周围夹住该上、下铁芯。但制造铁片的成本以及将铁片夹住上、下铁芯的人力使变压器的成本较高,该铁片在运送过程中也有松脱的可能性。
实用新型内容
由于上述已知的组装方法仍未能在组装良率以及成本之间取得平衡,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芯组与绕线架的组合结构,使其具有轻易组装、不易松脱的结构优点,并且不需额外增加零组件,以维持合理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相互紧迫结合的铁芯组与绕线架,其包括一绕线架以及一铁芯组,该该绕线架包含中央贯通的一绕线轴管、分别自该绕线轴管两端开口径向延伸的一第一隔板与一第二隔板、以及设置于该第二隔板上的多个接脚部,且该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各设有至少一个扣接部。该铁芯组包含一贯穿该绕线轴管的芯柱,并且该铁芯组具有多个扣接缺口,该扣接部与该扣接缺口结合而将该铁芯组固定于该绕线架上。
通过上述的结构,该铁芯组与该绕线架可直接扣接结合,而省略了额外黏接或扣接工具,并且该铁芯组与绕线架的结合方式简便,只要略为施力压迫即可结合,由于结合方式简便,可选择由较少的人力或者由机械自动组装,可降低大量生产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分解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分解图(二)。
图3-1为第一铁芯与绕线架结合的示意图(一)。
图3-2为该第一铁芯与该绕线架结合的示意图(二)。
图4-1为第二铁芯与该绕线架结合的示意图(一)。
图4-2为该第二铁芯与该绕线架结合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相互紧迫结合的铁芯组与绕线架,首先参照图1与图2。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分解图,图中可见一绕线架2以及一铁芯组,该铁芯组包含一第一铁芯1以及一第二铁芯3。其中该绕线架2包含中央贯通的一绕线轴管21、一第一隔板22、一第二隔板23,其中该绕线轴管21两端各具有一开口210,该第一隔板22与第二隔板23分别自该绕线轴管21两端开口210径向延伸而形成,该绕线轴管21通过该第一隔板22与第二隔板23而隔出一绕线的区域。此外,该第二隔板23上设置多个接脚部24,该接脚部24连接多个导电接脚25,缠绕于该绕线轴管21上的绕组可通过该接脚部24的导引而电性连接这些导电接脚25。然而需特别说明的是,虽然本实用新型用于说明的实施方式将该接脚部24设于该第二隔板23上,但该接脚部24也可设于该第一隔板22,或者该第一隔板22与该第二隔板23都设有该接脚部24。该铁芯组包含一贯穿该绕线轴管21的芯柱,该铁芯组的实施方式可如图1、图2所示,该第一铁芯1与该第二铁芯3中央各设置一较短的芯柱11、31,并且在该第一铁芯1、第二铁芯3与该绕线架2结合时,两个芯柱11、31通过该开口210贯穿该绕线轴管21并彼此相接。而该铁芯组的芯柱也可由该第一铁芯1或第二铁芯3单独以较长的芯柱11、31所构成(类似EI型铁芯的型态),该芯柱11、31的形态并非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且该芯柱11、31的型态替换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理解,因此该芯柱11、31的型态简易变化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能解释的范围内。而该第一铁芯1与第二铁芯3具有相对延伸的多个隔离壁面13、33,这些隔离壁面13、33之间形成多个扣接缺口12、32,该第一铁芯1与第二铁芯3以及其隔离壁面13、33可呈多边形围绕该绕线架2,且该扣接缺口12、32位于该第一、第二铁芯1、3的边上,或者也可选择设置该扣接缺口12、32位于该第一、第二铁芯1、3的较长边上,可具有较大的空间。因此,该第一、第二铁芯1、3具有多个扣接缺口12、32,为了结合该铁芯组与绕线架2,该绕线架2在该第一隔板22与第二隔板23上各设有至少一个扣接部26、27,该扣接部26、27与该扣接缺口12、32结合而将该铁芯组固定于该绕线架2上。通过该扣接部26、27与该扣接缺口12、32结合,可使该第一、第二铁芯1、3直接与该绕线架2结合,不需通过绝缘胶带或铁片,除了节省成本的损耗以外,还降低了变压器组装成形的工序难度。再者,所述多个接脚部24也可与该扣接部26、27一并穿过该扣接缺口12、32,多个接脚部24以及多个接脚25自该扣接缺口12、32延伸至该隔离壁面13、33外而与其它电路组件电性连接。
该扣接部26、27与该扣接缺口12、32的具体实施方式可见于图1、图2以及图3-1、图3-2中,该第一隔板22在对应的两侧各设置两个扣接部26,任一侧的两个扣接部26具有间隙分隔且对称设置,每一扣接部26都具有挠性且向上延伸,该扣接部26的位置对应该第一铁芯1中的扣接缺口12的位置(如图3-1所示),且该扣接部26包含至少一个具有挠性的勾部261,两个扣接部26的勾部261分别向左右两侧延伸。该第一铁芯1与该绕线架2相对结合时,该勾部261与一扣接缺口内缘122相抵,该扣接部26利用该勾部261的退缩而通过该扣接缺口12,该扣接缺口12具有一退缩缺口120,该退缩缺口位于该扣接部26通过方向的末端,该勾部261可进入该退缩缺口120而限制该第一铁芯1脱离该绕线架2(如图3-2所示),该退缩缺口120内还可具有一导角121以导引该勾部261。因此,该第一隔板22的扣接部26即可卡扣该第一铁芯1,使该第一铁芯1与该绕线架2结合。而该绕线架2与该第二铁芯3的结合参照图2、图4-1以及图4-1,该第二隔板23也具有多个扣接部27,但该第二隔板23的扣接部27可形成另一种扣接的方式,如图2以及图4-1、图4-2所示,该扣接部27朝该第二铁芯3方向延伸,该扣接部27同样包含一具有挠性的勾部271,但是该勾部271末端是朝内延伸。该第二铁芯3与该绕线架2相对结合时,该勾部271与一扣接缺口内缘321相抵,该扣接部27利用该勾部271的退缩而通过该扣接缺口32,并由该勾部271扣于该第二铁芯3表面而限制该第二铁芯3脱离。
上述图1至图4-2所示的方式中,第一隔板22以及第二隔板23上的扣接部26、27型态不同,但并非用于限定该扣接部26、27的型态必须使用于上方或下方,上述的扣接部26、27也可互换。如图5所示的型态,图5中可见形态相同的第一铁芯1与第二铁芯3,并且该绕线架2大致上也相同,但该第一隔板22上的扣接部26改变为该勾部261末端朝向内侧。与图1至图4-2所示的扣接部27一样,图5所示的扣接部26在该第一铁芯1与该绕线架2相对结合时,该勾部261与该扣接缺口内缘122相抵,该扣接部26利用该勾部261的退缩而通过该扣接缺口12,并由该勾部261扣于该第二铁芯1上表面而限制该第一铁芯1脱离。由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可表示,上述的扣接部26、27与勾部261、271的形态是可互换,并且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理解的范围内,该扣接部26、27的形态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能解释的范围中。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使该第一铁芯1、第二铁芯3分别由上、下方与该绕线架2结合,但该第一铁芯1、第二铁芯3也可改变方向由该绕线架2的侧面相对包覆该绕线架2,并且同样的通过扣接部26、27与扣接缺口12、32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作的些许更改与润饰都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中,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相互紧迫结合的铁芯组与绕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组与绕线架包括:
一绕线架(2),所述绕线架(2)包含中央贯通的一绕线轴管(21)、分别自所述绕线轴管(21)两端的开口(210)径向延伸的一第一隔板(22)与一第二隔板(23)、以及多个接脚部(24),所述接脚部(24)至少设在所述第一隔板(22)或第二隔板(23)中的一个上,且所述第一隔板(22)与所述第二隔板(23)各设有至少一个扣接部(26、27);
一铁芯组,所述铁芯组包含一贯穿所述绕线轴管(21)的芯柱(11、31),并且所述铁芯组具有多个扣接缺口(12、32),所述扣接部(26、27)与所述扣接缺口(12、32)结合而将所述铁芯组固定于所述绕线架(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互紧迫结合的铁芯组与绕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组还包含多个隔离壁面(13、33),所述隔离壁面(13、33)之间形成所述扣接缺口(12、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互紧迫结合的铁芯组与绕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组包含一第一铁芯(1)以及一第二铁芯(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互紧迫结合的铁芯组与绕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铁芯(1)与第二铁芯(3)为多边形,且所述扣接缺口(12、32)位于所述第一、第二铁芯(1、3)的边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相互紧迫结合的铁芯组与绕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接部(26、27)具有挠性,且所述扣接部(26、27)包含至少一个具有挠性的勾部(261、271),所述铁芯组与所述绕线架(2)相对结合时,所述勾部(261、271)与扣接缺口内缘(122、321)相抵,所述扣接部(26、27)利用所述勾部(261、271)的退缩而通过所述扣接缺口(12、32),所述扣接缺口(12、32)具有一退缩缺口(120),所述退缩缺口位于所述扣接部(26、27)通过方向的末端,所述勾部(261、271)可进入所述退缩缺口(120)而限制所述铁芯组脱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相互紧迫结合的铁芯组与绕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接部(26、27)具有挠性,且所述扣接部(26、27)包含至少一个具有挠性的勾部(261、271),所述铁芯组与所述绕线架(2)相对结合时,所述勾部(261、271)与扣接缺口内缘(122、321)相抵,所述扣接部(26、27)利用所述勾部(261、271)的退缩而通过所述扣接缺口(12、32),并由所述勾部(261、271)扣于所述铁芯组外表面而限制所述铁芯组脱离。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互紧迫结合的铁芯组与绕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接脚部(24)包含多个导电接脚(25),并且所述接脚部(24)自所述扣接缺口(12、32)延伸至所述隔离壁面(13、33)外。
CN2010201648447U 2010-04-19 2010-04-19 相互紧迫结合的铁芯组与绕线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817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648447U CN201681707U (zh) 2010-04-19 2010-04-19 相互紧迫结合的铁芯组与绕线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648447U CN201681707U (zh) 2010-04-19 2010-04-19 相互紧迫结合的铁芯组与绕线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81707U true CN201681707U (zh) 2010-12-22

Family

ID=43346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64844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81707U (zh) 2010-04-19 2010-04-19 相互紧迫结合的铁芯组与绕线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8170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5552A (zh) * 2012-03-21 2013-09-25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磁性元件及其绕线架
US9076582B2 (en) 2012-03-21 2015-07-07 Delta Electronics, Inc. Magnetic component and bobbin thereof
DE102016203613A1 (de) * 2016-03-04 2017-09-07 Würth Elektronik GmbH & Co. KG Elektronisches Bauelement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5552A (zh) * 2012-03-21 2013-09-25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磁性元件及其绕线架
US9076582B2 (en) 2012-03-21 2015-07-07 Delta Electronics, Inc. Magnetic component and bobbin thereof
DE102016203613A1 (de) * 2016-03-04 2017-09-07 Würth Elektronik GmbH & Co. KG Elektronisches Bauelement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25603U (zh) 一种定子铁芯组件
CN201160176Y (zh) 设有线圈模组的电连接器
CN102385973B (zh) 具有支撑结构的卷绕的变压器磁芯
CN201540813U (zh) 开合式电流互感器
CN201681707U (zh) 相互紧迫结合的铁芯组与绕线架
CN204947750U (zh) 集中绕组永磁电机的定子结构
CN203027036U (zh) 一种铰链式定子铁芯
CN101394111B (zh) 一种无刷电机定子
CN202094410U (zh) 电连接器
CN206533204U (zh) 电机定子铁芯
TWM491932U (zh) 扼流器
CN203645513U (zh) 外转子永磁同步曳引机用分体式组合定子
CN103325554B (zh) 一种防浪涌冲击的变压器骨架
CN202394675U (zh) 一种带引线导槽的超薄变压器
CN203038768U (zh) 组合隔离式变压器
CN201060741Y (zh) 一种变压器绕线筒改良结构
CN204304635U (zh) 一种条形定子冲片及其应用的电机
CN201286037Y (zh) 无刷电机定子
CN202840861U (zh) 一种散嵌绕组绕线模
CN203013487U (zh) 铝箔卷绕平板变压器
CN202275702U (zh) 一种槽绕式开关变压器
CN106787291A (zh) 电机定子铁芯
CN202873108U (zh) 叠层间防匝间短路隔离疏绕线盘
CN210780247U (zh) 电机的拼块式定子
CN204517519U (zh) 一种电机定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22

Termination date: 2012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