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55507U - 变压器的绕组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变压器的绕组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55507U
CN201655507U CN2010201484343U CN201020148434U CN201655507U CN 201655507 U CN201655507 U CN 201655507U CN 2010201484343 U CN2010201484343 U CN 2010201484343U CN 201020148434 U CN201020148434 U CN 201020148434U CN 201655507 U CN201655507 U CN 2016555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ension
connecting portion
ring body
extendible flake
main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4843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国柱
叶书玮
朱俊杰
林维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bel Polytech Inc
Original Assignee
Acbel Polytech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bel Polytech Inc filed Critical Acbel Polytech Inc
Priority to CN20102014843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555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555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5550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变压器的绕组结构,其包括有二导电架,各导电架主要包含有主环体,并可由该主环体进一步延伸成型有基板及至少一副环体。该二导电架可依需求选择以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进行组合,不局限于只能组合出一种规格的绕组结构,组装上较具有弹性且可达到节省材料进而降低制作成本的目的;又,两导电架之间仅须经由两个焊接点来进行组合,因此可减少整体变压器的功率损耗,达到提升整体效率的目的。

Description

变压器的绕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创作是关于一种变压器的绕组结构,尤指一种可由两种形式的导电架,依需求组合出不同规格绕组需求的绕组结构。 
背景技术
在目前较为大型的电子设备中,其电源供应方式主要是先利用一电源供应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该电源供应器内部具有一变压器,该变压器内的绕组结构可分为一次侧及二次侧,藉此对该直流电进行降压及提高输出电流,以供应该电子设备内各电子组件运作所需的电量。然而,随着该直流/直流转换器二次侧输出电流增大的需求,传统变压器中利用漆包线绕卷方式所制成的感应线圈,由于漆包线的线径小,因此不利于大电流通过,另外还有散热不良、阻抗过大的问题,导致该变压器器二次侧的损耗过大,从而造成该电源供应器整体效率下降。 
有鉴于上述缺点,故乃有利用片状的连续平面式导体取代漆包线作为该变压器二次侧绕组的设计,期达到减少电阻、增加散热面积、降低该二次侧的损耗的目的。 
现有技术的变压器结构,如美国第6,577,220号「CONTINUOUSMULTI-TURN COILS」发明专利案,并参见图10所示,包含有一导电片(41)、一上铁芯(42)及一下铁芯(43),该导电片(41)可作为变压器的一次侧或二次侧的绕组,其是采一体成型的方式制作,先利用模具将一导电片(41)冲压成型出平面展开的型态,再对该导电片(41)进行弯折,图中所示即为并联且绕匝数为1匝的绕组结构,该上、下铁芯(42)(43)分别设于该导电片(41)的两侧,并贯穿该导电片(41)所形成的绕组结构。 
然而,上述将导电片(41)以冲压方式成型出该绕组结构的缺点在于,当要调整绕匝数或串、并联的方式时,导电片(41)就必须再重新设计、重开模具,亦即,一组模具只能作出一种匝数比的绕线,当该绕线结构不符合需求时,也只能作废,故存在有设计缺乏弹性且浪费制作成本的缺点。 
另一种现有技术的变压器绕组结构,如中国台湾专利第M364957号「用于一变压器的绕组结构及绕组」新型专利案,并参见图11所示,主要是以多种不同形式的圆弧形导电片(51)层叠所构成,可作为变压器的一次侧或二次侧绕组,各导电片(51)的端部设有通孔(511),利用若干导电柱(52)穿设于各通孔(511)间,以形成串、并联的电气连结关系,并可与一电路板(图中未示)相接。 
此种设计虽然可仅利用若干种类的导电片(51),便能依需求组合出各种不同规格的绕组结构,但由于需要导电片(51)及导电柱(52)等至少两种组件,且组装时还需要额外的辅助治具来协助定位各导电片(51)及导电柱(52)之间的相对位置故有其制造上的不便之处;此外,各导电柱(52)与每片导电片(51)之间均需以焊接方式相连接以形成导通,在各导电柱(52)与各片导电片(51)之间将形成有多个焊接处,而每一焊接处都会导致电阻值的增加,尤其当越大的电流通过时,功率的损耗也会随的提高(P=I*I*R);若要降低阻抗,则必须增加导电柱(52)的截面积,但受限于导电片(51)端部的宽度,可预留的通孔(511)大小以及导电柱(52)的截面积可增加的程度也都有限。故此种绕组结构的设计仍存在无法有效降低变压器二次侧的功率损耗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前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创作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的绕组结构,其利用有限型态的导电架即可依需求组合出不同规格的绕组结构,并可减少各导电片间的焊接处,进而降低功率损耗,提升该变压器的整体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的创作目的,本创作所利用的技术手段是使该绕组结构包括有二导电架,该二导电架相互连接,各导电架是采一体成型的方式制作,且包含有一主环体,该主环体具有一环片及一延伸片,该环片上形成有一开口,而于该开口处形成有二端部,该二端部处分别朝该环片的旁侧平行延伸成型有一第一延长部与一第一连接部,该主环体的延伸片弯折成型于该第一延长部处。 
上述变压器的绕组结构可进一步包含至少一副环体,该副环体包含有一转接片、一环片及一延伸片,该转接片由该主环体的延伸片进一步平行延伸, 并形成有一勾部,该环片与该转接片相接,其上形成有一开口,而于该开口处形成有二端部,该二端部处分别朝该环片的旁侧平行延伸成型有一第三延长部及一第四延长部,该第三延长部与该转接片的勾部相接,该副环体的延伸片弯折成型于该第四延长部处。 
上述副环体的第三连接部处可进一步依序延伸成型若干个副环体。 
上述主环体的延伸片呈L型,而由该第一延长部依序延伸且弯折成型有一第二延长部及一第二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是对应该第一延长部与第一连接部,上述副环体由该主环体的延伸片的第二连接部进一步平行延伸,该副环体的延伸片呈L型,而由该第四延长部依序延伸且弯折成型有一第五延长部及一第三连接部,该第三连接部对应该第三、第四延长部。 
上述变压器的绕组结构可进一步包含有一基板,该基板平行延伸成型于该主环体的第一连接部处,并于底边成型有至少一接脚。 
本创作的优点在于,该二导电架可依需求选择以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进行组合,不局限于只能组合出一种规格的绕组结构,组装上较有弹性,并可达到节省材料进而降低制作成本的目的;再者,由于两导电架之间仅须经由两个焊接点来进行组合,因此焊接点的数量有限,可大幅减少整体变压器的功率损耗,达到提升整体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创作第一实施例以串联方式相接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创作第一实施例以串联方式相接的另一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创作第一实施例以并联方式相接的立体外观图。 
图4为本创作第一实施例以并联方式相接的另一立体外观图。 
图5为本创作第二实施例以串联方式相接的立体外观图。 
图6为本创作第二实施例以串联方式相接的另一立体外观图。 
图7为本创作第二实施例以串联方式相接的侧视图。 
图8为本创作第二实施例以并联方式相接的立体外观图。 
图9为本创作第二实施例以并联方式相接的另一立体外观图。 
图10为现有技术的立体分解图。 
图11为另一现有技术的立体外观图。 
符号说明 
(1)(1A)导电架        (10)主环体 
(11)环片             (111)第一延长部 
(112)第一连接部      (12)延伸片 
(121)第二延长部      (122)第二连接部 
(20)基板             (21)接脚 
(30)副环体           (31)转接片 
(311)勾部            (32)环片 
(321)第三延长部      (322)第四延长部 
(33)延伸片           (331)第五延长部 
(332)第三连接部      (41)导电片 
(42)上铁芯           (43)下铁芯 
(51)导电片          (511)通孔 
(52)导电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创作为达成预定创作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参见图1及图2所示,本创作的变压器的绕组结构可应用于变压器的二次侧,其包括有二导电架(1),各导电架(1)是采一体成型的方式制作,且包含有一主环体(10)与一基板(20),其中: 
主环体(10)具有一环片(11)及一延伸片(12),该环片(11)上形成有一开口,而于该开口处形成有二端部,该二端部处分别朝该环片(11)的旁侧平行并列延伸成型有一第一延长部(111)与一第一连接部(112),图中所示的具体实施例,其中位在左侧的主环体(10)的第一延长部(111)位在第一连接部(112)的上方,另位在右侧的主环体(10)的第一延长部(111)位在第一连接部(112)的下方,该主环体(10)的延伸片(12)弯折成型于该第一延长部(111)处,其是概呈L型,而由该第一延长部(111)依序延伸且弯折成型有一第二延长部(121)及一第二连接 部(122),该第二连接部(122)对应该第一延长部(111)与第一连接部(112); 
基板(20)平行延伸成型于该主环体(10)的第一连接部(112)处,并于底边成型有至少一接脚(21),该接脚(21)可焊接于一电路板上,使该变压器与电路板上的线路构成电连接; 
进一步参见图5、6及图7所示,上述导电架(1A)还可进一步包含至少一副环体(30),该副环体(30)包含有一转接片(31)、一环片(32)及一延伸片(33),该转接片(31)由该主环体(10)的延伸片(12)的第二连接部(122)进一步平行延伸,并形成有一勾部(311),该环片(32)与该转接片(31)相接,其上形成有一开口,而于该开口处形成有二端部,该二端部处分别朝该环片(32)的旁侧平行延伸成型有一第三延长部(321)及一第四延长部(322),该第三延长部(321)与该转接片(31)的勾部(311)相接,该副环体(30)的延伸片(33)弯折成型于该第四延长部(322)处,其是概呈L型,而由该第四延长部(322)依序延伸且弯折成型有一第五延长部(331)及一第三连接部(332),该第三连接部(332)对应该第三、第四延长部(321)(322); 
上述副环体(30)的数量可视实际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进行增减,而于其中一副环体(30)的第三连接部(332)的自由端处进一步依序延伸成型连接有若干个副环体(30)。 
当要将二个具有上述构造的导电架(1)(1A)相对结合以构成绕组结构时,是将其中一导电架(1)(1A)相对另一导电架(1)(1A)以相对方式设置: 
参见图1及图2所示,当将该二导电架(1)的第二连接部(122)在其自由端处以焊接方式相互连接时,该二导电架(1)即可形成以串联方式相接,且绕匝数为2匝的绕组结构; 
进一步参见图3及图4所示,当使其中一导电架(1)的第二延长部(121)横跨过另一导电架(1)的第一延长部(111),并使其中一导电架(1)的第二连接部(122)的自由端处与另一导电架(1)的第一连接部(112)以焊接方式相接时,该二导电架(1)即可形成以并联方式相接,且绕匝数为1匝的绕组结构; 
进一步参见图5、6及图7所示,当该二导电架(1A)的第三连接部(332)在其自由端处以焊接方式相互结合时,该二导电架(1A)即可形成以串联方式相 接,且绕匝数为4匝的绕组结构; 
进一步参见图8及图9所示,当将该二导电架(1A)的主环体(10)与副环体(30)以交错方式设置,并使其中一导电架(1A)的第五延长部(331)横跨过另一导电架(1A)的第一连接部(112),并使其中一导电架(1A)的第三连接部(332)与另一导电架(1A)的第一连接部(112)以焊接方式相接时,该二导电架(1A)即可形成以并联方式相接,且绕匝数为2匝的绕组结构。 
通过上述设计,本创作的绕组结构的二导电架(1)可依需求选择以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进行组合,不局限于只能组合出一种规格的绕组结构,组装上有弹性,可达到省料进而降低制作成本的目的;再者,两导电架(1)之间仅须经由两个焊接点来进行组合,因此可减少整体变压器的功率损耗,达到提升整体效率的目的。 

Claims (6)

1.一种变压器的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二导电架,该二导电架相互连接,各导电架是采一体成型的方式制作,且包含有主环体,该主环体具有环片及延伸片,该环片上形成有开口,而于该开口处形成有二端部,该二端部处分别朝该环片的旁侧平行延伸成型有第一延长部与第一连接部,该主环体的延伸片弯折成型于该第一延长部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的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至少一副环体,该副环体包含有转接片、环片及延伸片,该转接片由该主环体的延伸片进一步平行延伸,并形成有勾部,该环片与该转接片相接,其上形成有开口,而于该开口处形成有二端部,该二端部处分别朝该环片的旁侧平行延伸成型有第三延长部及第四延长部,该第三延长部与该转接片的勾部相接,该副环体的延伸片弯折成型于该第四延长部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的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于一副环体的第三连接部处进一步依序延伸成型若干个副环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变压器的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前述主环体的延伸片呈L型,而由该第一延长部依序延伸且弯折成型有第二延长部及第二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是对应该第一延长部与第一连接部,前述副环体由该主环体的延伸片的第二连接部进一步平行延伸,该副环体的延伸片呈L型,而由该第四延长部依序延伸且弯折成型有第五延长部及第三连接部,该第三连接部对应该第三、第四延长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变压器的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有基板,该基板平行延伸成型于该主环体的第一连接部处,并于底边成型有至少一接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压器的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有基板,该基板平行延伸成型于该主环体的第一连接部处,并于底边成型有至少一接脚。
CN2010201484343U 2010-03-17 2010-03-17 变压器的绕组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555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484343U CN201655507U (zh) 2010-03-17 2010-03-17 变压器的绕组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484343U CN201655507U (zh) 2010-03-17 2010-03-17 变压器的绕组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55507U true CN201655507U (zh) 2010-11-24

Family

ID=43120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48434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55507U (zh) 2010-03-17 2010-03-17 变压器的绕组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5550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1250A (zh) * 2015-02-13 2015-06-03 张家港市华洋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大型可调式电源的高频高功率电感器
CN109524219A (zh) * 2019-01-10 2019-03-26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变压器及具有其的电源模块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1250A (zh) * 2015-02-13 2015-06-03 张家港市华洋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大型可调式电源的高频高功率电感器
CN104681250B (zh) * 2015-02-13 2017-07-28 张家港市华洋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大型可调式电源的高频高功率电感器
CN109524219A (zh) * 2019-01-10 2019-03-26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变压器及具有其的电源模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02877U (zh) 变压器
CN108777220A (zh) 磁性元件及开关电源装置
CN102194565A (zh) 变压器的绕组结构
CN201655507U (zh) 变压器的绕组结构
CN201854502U (zh) 具有补强结构的软性电路板
CN105281541B (zh) 电力电子转换器副边功率电路一体式铜排
CN204578339U (zh) 一种开关电源
CN204289035U (zh) 变压器
CN202008920U (zh) 水冷环形变压器次级线包
CN202695100U (zh) 逆变电源中多个变压器组成主变压器的结构
CN217361336U (zh) 用于双分裂变压器的低压箔式线圈引出线结构
CN207381244U (zh) 一种平板变压器
CN201732875U (zh) 铜铝接线端子
CN205487713U (zh) 一种用于大功率直流电源的电感
CN209001650U (zh) 无线充电组件及移动电源
CN204066948U (zh) 电感器
CN203386563U (zh) 一种共轭电抗器连接结构
CN206834996U (zh) 一种高频逆变桥式整流装置
CN201067826Y (zh) 无线应急电焊机
CN211699966U (zh) 一种并列式大电流电感
CN202871532U (zh) 一种符合安规的电感器结构
CN201984924U (zh) 一种非整圈绕制高频变压器
CN210537035U (zh) 一种电机散热控制模块
CN209526003U (zh) 一种底板电感
CN203013464U (zh) 一种曲线型变压器绕组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24

Termination date: 2016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