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54381U - 检测设备及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检测设备及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54381U
CN201654381U CN2010201909593U CN201020190959U CN201654381U CN 201654381 U CN201654381 U CN 201654381U CN 2010201909593 U CN2010201909593 U CN 2010201909593U CN 201020190959 U CN201020190959 U CN 201020190959U CN 201654381 U CN201654381 U CN 2016543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ary shaft
checkout equipment
stationary
shaft
back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9095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家毅
韩芳
苏亮
刘冰
孙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19095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543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543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5438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测设备及检测系统。检测设备包括背光源和设置在所述背光源表面上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至少三条固定轴,所述至少三条固定轴所围成的区域面积根据所需检测的液晶面板的尺寸和形状进行调整。所述四条固定轴包括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轴、第三固定轴和第四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轴、第三固定轴和第四固定轴中至少有两条相互连接的固定轴是可滑动的。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设备及检测系统可以适用于多种型号的液晶面板的检测操作,而无需更换检测设备,降低了操作复杂度。

Description

检测设备及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检测设备及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是目前常用的平板显示器,其中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TFT-LCD)是液晶显示器中的主流产品。
为了发现液晶面板在生产工艺过程中出现的瑕疵,现有技术需要对液晶面板进行检测。其中LCD检测工作台即为LCD检测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LCD检测工作台包括固定装置和背光源,该背光源设置在固定装置的下表面。当需要对液晶面板进行检测时,可以将该液晶面板放置在该LCD检测工作台的固定装置的上表面上,并采用背光源从液晶面板的下表面对该液晶面板进行照射,从而可以对液晶面板的瑕疵进行检测。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LCD检测工作台只能适用于单一的液晶面板尺寸,对于不同尺寸大小的液晶面板的检测操作来说,需要采用不同型号的LCD检测工作台完成,从而导致操作复杂,设备冗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测设备及检测系统,以适用于对多种型号的显示面板进行检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测设备,包括背光源和设置在所述背光源表面上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至少三条固定轴,所述至少三条固定轴所围成的区域面积根据所需检测的显示面板的尺寸和形状进行调整。
所述至少三条固定轴包括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轴、第三固定轴和第四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轴、第三固定轴和第四固定轴中至少有两条相互连接的固定轴是可滑动的。
所述第四固定轴包括相互分离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一固定轴连接,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三固定轴连接,且所述第一段沿所述第一固定轴双向滑动,所述第二段沿所述第三固定轴双向滑动。
所述至少三条固定轴包括依次连接呈三角形的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轴和第三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轴和第三固定轴中至少有两条相互连接的固定轴是可滑动的。
所述至少三条固定轴包括依次连接呈五边形的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轴、第三固定轴、第四固定轴和第五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轴、第三固定轴、第四固定轴和第五固定轴中至少有两条相互连接的固定轴是可滑动的。
所述背光源包括复数个发光二极管灯组,所述发光二极管灯组根据所述至少三条固定轴围成的区域开启和关闭。
所述至少三条固定轴中至少有两条固定轴上设置真空吸附装置。
所述至少三条固定轴中用于调整所围成区域面积的一条固定轴上设有气缸。
所述至少三条固定轴中至少有两条相互连接的固定轴上设有凸起物。
所述凸起物为防静电凸起物。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测系统,包括:控制设备以及上述的检测设备,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检测设备连接,用于根据所需检测的显示面板的尺寸和形状对所述检测设备上的至少三条固定轴围成的区域面积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设备包括:主控单元和伺服电机控制器,
所述主控单元,用于获取所需检测的显示面板的尺寸信息和形状信息,并根据所述尺寸信息和形状信息向所述伺服电机控制器发送固定轴调节指令;
所述伺服电机控制器,与所述主控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主控单元发送的固定轴调节指令,并根据所述固定轴调节指令对所述检测设备上的至少三条固定轴围成的区域面积进行调节。
再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设备还包括:
光电信号转换器,与背光源和所述主控单元连接,用于采集所述背光源上各发光二极管灯组的光信号,将所述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将所述电信号发送给所述主控单元;
电流控制单元,与所述背光源和所述主控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主控单元根据所述尺寸信息、形状信息和所述电信号发送的背光源调节指令,将所述背光源调节指令转换为电流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电流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背光源上各发光二极管灯组的开启和关闭。
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固定装置上至少三条固定轴中位置可调整的固定轴,使得至少三条固定轴围成的区域面积可以与所需检测的显示面板的尺寸和形状相匹配。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设备及检测系统可以适用于多种型号的显示面板的检测操作,而无需更换检测设备,降低了操作复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检测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检测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检测设备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检测设备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检测设备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检测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检测系统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背光源;         2-固定装置;         3-凸起物;
4-气缸;           5-真空吸附装置;     6-控制设备;
7-检测设备         11-LED灯组           21-第一固定轴
22-第二固定轴;    23-第三固定轴;      24-第四固定轴;
61-主控单元        62-伺服电机控制器    63-光电信号转换器
64-电流控制单元    241-第一段;         242-第二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针对现有的LCD检测工作台只能适用于单一的液晶面板尺寸这一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测设备,包括背光源和设置在该背光源表面上的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至少三条固定轴,所述至少三条固定轴所围成的区域面积根据所需检测的显示面板的尺寸和形状进行调整。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中,依次连接的至少三条固定轴可以分别用于固定液晶面板的边缘。至少三条固定轴相对于彼此的位置均可以调整,从而使得这至少三条固定轴所围成的区域面积可以根据液晶面板的尺寸和形状进行调整,因此,围成的不同区域面积即可与不同的液晶面板尺寸和形状相匹配,从而可以适用于不同液晶面板尺寸和形状。
下面采用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检测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检测设备包括:背光源1和设置在背光源1表面上的固定装置2,固定装置2包括依次垂直连接的四条固定轴,即第一固定轴21、第二固定轴22、第三固定轴23和第四固定轴24,其中,第一固定轴21和第二固定轴22是可滑动的。
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固定轴23和第四固定轴24的位置可以是固定的,第一固定轴21和第二固定轴22的位置是可以滑动调整的。因此,本实施例可以根据所需检测的液晶面板的尺寸滑动调整第一固定轴21和第二固定轴22,进而可以调整第一固定轴21、第二固定轴22、第三固定轴23和第四固定轴24围成的区域面积,使得该区域面积与液晶面板的尺寸相匹配,从而可以将所需检测的液晶面板放置在该第一固定轴21、第二固定轴22、第三固定轴23以及第四固定轴24组成的固定装置上进行后续的检测操作。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检测设备可以基于现有的检测设备,在其固定装置上进行改进即可,而其它结构,例如背光源等,均可以采用现有结构实现,此处不再赘述。
可替换地,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以下实现方式:
1、第二固定轴22和第三固定轴23的位置是可滑动调整的,而第一固定轴21和第四固定轴24的位置是固定的;
2、第三固定轴23和第四固定轴24的位置是可滑动调整的,而第一固定轴21和第二固定轴22的位置是固定的;
3、第四固定轴24和第一固定轴21的位置是可滑动调整的,而第二固定轴22和第三固定轴23的位置是固定的。
4、第一固定轴21、第二固定轴22以及第三固定轴23的位置是可滑动调整的,而第四固定轴24的位置是固定的。
5、第二固定轴22、第三固定轴23以及第四固定轴24的位置是可滑动调整的,而第一固定轴21的位置是固定的。
6、第三固定轴23、第四固定轴24以及第一固定轴21的位置是可滑动调整的,而第二固定轴22的位置是固定的。
7、第四固定轴24、第一固定轴21以及第二固定轴22的位置是可滑动调整的,而第三固定轴23的位置是固定的。
8、第一固定轴21、第二固定轴22、第三固定轴23和第四固定轴24的位置均是可滑动调整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8种实现方式中,四条固定轴的位置均为可滑动调整的,此种实现方式仅需要在对四条固定轴的位置进行调整时采用精度较高的调整方式即可,而其余实现方式中至少有一条固定轴的位置是固定的,因此在调整时可以将位置固定的固定轴作为参照物,在根据液晶面板尺寸对可滑动调整的固定轴进行调整时的精度要求相对于第8种实现方式来说较低。
对于上述8种实施方式来说,其具体实现过程和实现原理与图1所示第一固定轴21和第二固定轴22为位置可调整的实现方式和实现原理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调整固定装置上四条固定轴中位置可调整的固定轴,使得四条固定轴围成的区域面积可以与所需检测的液晶面板的尺寸相匹配。因此,本实施例的检测设备可以适用于多种型号的液晶面板的检测操作,而无需更换检测设备,降低了操作复杂度。
图2为本实用新型检测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检测设备包括:背光源1和设置在背光源1表面上的固定装置2,固定装置2包括依次垂直连接的四条固定轴,即第一固定轴21、第二固定轴22、第三固定轴23和第四固定轴24,其中,第四固定轴24包括相互分离的第一段241和第二段242,第一段241与第一固定轴21连接,第二段242与第三固定轴23连接,且第一段241可以沿第一固定轴21双向滑动,第二段可以沿第三固定轴23双向滑动。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固定轴22的位置是固定的,而第一固定轴21、第三固定轴23以及第四固定轴24的位置是可调的,第四固定轴24的位置可调,即第一段241和第二段242,可以分别沿第一固定轴21和第三固定轴23双向滑动,而且,第一固定轴21和第三固定轴23可以沿第二固定轴22滑动。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可以根据所需检测的液晶面板的尺寸滑动调整第一固定轴21、第三固定轴23以及分别与第一固定轴21和第三固定轴23连接的第一段241和第二段242,进而可以调整第一固定轴21、第二固定轴22、第三固定轴23、第一段241以及第二段242围成的区域面积,使得该区域面积与液晶面板的尺寸相匹配,从而可以将所需检测的液晶面板放置在该第一固定轴21、第二固定轴22、第三固定轴23以及第一段241和第二段242组成的固定装置上进行后续的检测操作。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检测设备可以基于现有的检测设备,在其固定装置上进行改进即可,而其它结构,例如背光源等,均可以采用现有结构实现,此处不再赘述。
可替换地,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现方式:
1、第三固定轴23、第一段241以及第二段242的位置是可滑动调整的,而第一固定轴21和第二固定轴22的位置是固定的;
2、第一段241、第二段242以及第一固定轴21的位置是可滑动调整的,而第二固定轴22和第三固定轴23的位置是固定的。
3、第二固定轴22、第三固定轴23、第一段241以及第二段242的位置是可滑动调整的,而第一固定轴21的位置是固定的。
4、第一段241、第二段242、第一固定轴21以及第二固定轴22的位置是可滑动调整的,而第三固定轴23的位置是固定的。
5、第一固定轴21、第二固定轴22、第三固定轴23、第一段241以及第二段242的位置均是可滑动调整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5种实现方式中,固定轴的位置均为可滑动调整的,此种实现方式仅需要在对固定轴的位置进行调整时采用精度较高的调整方式即可,而其余实现方式中至少有一条固定轴的位置是固定的,因此在调整时可以将位置固定的固定轴作为参照物,在根据液晶面板尺寸对可滑动调整的固定轴进行调整时的精度相对于全部可调的方式来说较低。
对于上述1~5种实施方式来说,其具体实现过程和实现原理与图1所示第一固定轴21和第二固定轴22为位置可调整的实现方式和实现原理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调整固定装置上四条固定轴中位置可调整的固定轴,使得四条固定轴围成的区域面积可以与所需检测的液晶面板的尺寸相匹配。因此,本实施例的检测设备可以适用于多种型号的液晶面板的检测操作,而无需更换检测设备,降低了操作复杂度。
图3为本实用新型检测设备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固定装置包括依次连接呈三角形的第一固定轴21、第二固定轴22和第三固定轴23,第一固定轴21、第二固定轴22和第三固定轴23中至少有两条相互连接的固定轴是可滑动的。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检测设备可以适用于三角形的液晶面板。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固定轴23的位置可以是固定的,第一固定轴21和第二固定轴22的位置是可以滑动调整的。因此,本实施例可以根据所需检测的液晶面板的尺寸滑动调整第一固定轴21和第二固定轴22,进而可以调整第一固定轴21、第二固定轴22和第三固定轴23围成的区域面积,使得该区域面积与液晶面板的尺寸和形状相匹配,从而可以将所需检测的液晶面板放置在该第一固定轴21、第二固定轴22和第三固定轴23组成的固定装置上进行后续的检测操作。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检测设备可以基于现有的检测设备,在其固定装置上进行改进即可,而其它结构,例如背光源等,均可以采用现有结构实现,此处不再赘述。
可替换地,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以下实现方式:
1、第二固定轴22和第三固定轴23的位置是可滑动调整的,而第一固定轴21的位置是固定的;
2、第一固定轴21和第三固定轴23的位置是可滑动调整的,而第二固定轴22的位置是固定的。
3、第一固定轴21、第二固定轴22和第三固定轴23的位置均是可滑动调整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3种实现方式中,三条固定轴的位置均为可滑动调整的,此种实现方式仅需要在对三条固定轴的位置进行调整时采用精度较高的调整方式即可,而其余实现方式中至少有一条固定轴的位置是固定的,因此在调整时可以将位置固定的固定轴作为参照物,在根据液晶面板尺寸对可滑动调整的固定轴进行调整时的精度要求相对于第3种实现方式来说较低。
本实施例,通过调整固定装置上三条固定轴中位置可调整的固定轴,使得三条固定轴围成的区域面积可以与所需检测的液晶面板的尺寸相匹配。因此,本实施例的检测设备可以适用于多种型号的三角形液晶面板的检测操作,而无需更换检测设备,降低了操作复杂度。
可替换地,本实用新型检测设备另一个实施例中,固定装置还可以包括依次连接呈五边形的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轴、第三固定轴、第四固定轴和第五固定轴,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轴、第三固定轴、第四固定轴和第五固定轴中至少有两条相互连接的固定轴是可滑动的。
因此,本实施例的检测设备可以适用于五边形的液晶面板的检测,其实现原理与上述四条固定轴和三条固定轴的检测设备的实现原理和实现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4为本实用新型检测设备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检测设备可以采用图1或图2或图3所示的结构,本实施例仅以图2所示的检测设备为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的检测设备与图2所示的检测设备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背光源可以包括:复数个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以下简称:LED)灯组11,LED灯组11根据四条固定轴围成的区域开启和关闭。
具体来说,传统LCD采用冷阴极荧光灯(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s,以下简称:CCFL)灯组作为LCD的检测光源,CCFL灯组形式的光源存在使用寿命短,色域范围相对较小的问题,且CCFL多以整体的形式进行开关及亮度调节,在检测LCD时,其中心点的量度值与周边差异较大,给LCD的等级判定造成较大的影响,同时在光源的利用率及电能的使用上也造成较大的浪费。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LED灯组作为背光源,每个灯组的开启以及亮度调整均可以单独进行,从而可以根据所需检测的LCD的实际尺寸自动调节LED灯组的开启及亮度,达到最佳节能的效果。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检测设备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采用LED灯组作为背光源为所需检测的LCD提供照射光源,从而可以根据所需检测的LCD的实际尺寸自动调节LED灯组的开启及亮度,达到最佳节能的效果。
为了提高所需检测的液晶面板在固定装置上的放置可靠性,本实用新型还在固定轴中至少有两条固定轴上设置真空吸附装置。该真空吸附装置可以通过抽真空,将所需检测的液晶面板吸附在固定装置上,从而在检测过程中将液晶面板倾斜一定角度时,避免液晶面板从固定装置上滑落。
为了保证液晶面板在固定装置上的可靠对位,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轴中用于调整所围成区域面积的一条固定轴上设有气缸。该气缸闭合时,可以推动液晶面板朝向对面的固定轴运动,从而完成对位操作,气缸开启时,可以取下LCD。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对气缸的开启和关闭进行精确控制,将所需检测液晶面板可靠准确地放置在固定装置上。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另一种固定液晶面板的方式,即在至少三条固定轴中至少有两条相互连接的固定轴上设有凸起物。该凸起物可以与液晶面板至少两条相互连接的边相接触,从而阻挡液晶面板,防止液晶面板在固定装置上移动。
图5为本实用新型检测设备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检测设备的固定装置2可以采用图2所示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即包括第一固定轴21、第二固定轴22、第三固定轴23以及第四固定轴24的第一段241以及第二段242,在本实施例中,每条固定轴均可以采用伺服电机驱动。其中,第二固定轴22为主轴,其位置固定。第一固定轴21和第三固定轴23可相对第一固定轴21左右移动,第一段241和第二段242可分别相对第一固定轴21和第三固定轴23上下、左右方向移动。通过控制第二固定轴22、第三固定轴23以及第四固定轴24的第一段241以及第二段242的移动,可满足多尺寸LCD的检测要求。其中第一段241和第二段242为双向可移动的,因此,对于不同尺寸LCD间的切换更加灵活,可快速满足尺寸切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轴21、第一段241以及第二段242上均设置凸起物3,凸起物3可以采用防静电材质制成,其作用在于LCD在放入工作台上能够确保LCD维持在工作台区域内。第三固定轴23上设置有气缸4,其作用在于LCD放入工作台上后,通过气缸4闭合完成LCD对位,气缸4开启时则可以取出LCD。另外,第一固定轴21和第二固定轴22上均设置有真空吸附装置5,其作用在于当不同尺寸的LCD放入工作台上,通过该真空吸附装置将LCD固定。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源可以采用LED灯组组合的形式。LED灯组采用串并联相结合的混联方式,每个独立组中的LED采用串联方式,不同组之间采用并联方式。采用串并联混合方式既可以避免LED全部串联时出现的高电压输入要求,又避免了全部并联时,产生负载电流过大的影响。本实施例可以采用多项电流控制器对各个LED灯组进行控制,每一LED灯组受控于多项电流控制器的一个控制器,从而可以根据所需检测的LCD的尺寸驱动多项电流控制器控制LED灯组的开启和关闭。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检测设备是以图2所示的检测设备为基础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也可以以其它实施例所述的检测设备为基础实现,其原理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调整固定装置上四条固定轴中位置可调整的固定轴,使得四条固定轴围成的区域面积可以与所需检测的液晶面板的尺寸相匹配。因此,本实施例的检测设备可以适用于多种型号的液晶面板的检测操作,而无需更换检测设备,降低了操作复杂度。而且,本实施例采用LED灯组作为背光源,并根据LCD的尺寸对LED灯组的开启和关闭进行控制,可达到节能的效果;通过设置在固定轴上的真空吸附装置以及凸起物可以保证液晶面板的放置可靠性。
图6为本实用新型检测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系统可以包括:控制设备6和检测设备7,其中,本实施例的检测设备7可以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结构,控制设备6与检测设备7连接,用于根据所需检测的液晶面板的尺寸和形状对检测设备7上的至少三条固定轴围成的区域面积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的系统中,控制设备可以根据液晶面板的尺寸调整固定装置上至少三条固定轴中位置可调整的固定轴,使得至少三条固定轴围成的区域面积可以与所需检测的液晶面板的尺寸和形状相匹配。因此,本实施例的检测系统可以适用于多种型号的液晶面板的检测操作,而无需更换检测设备,降低了操作复杂度。
图7为本实用新型检测系统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系统在图6所示的系统上,进一步地,控制设备6包括:主控单元61、伺服电机控制器62、光电信号转换器63以及电流控制单元64,其中,主控单元61用于获取所需检测的液晶面板的尺寸信息和形状信息,并根据尺寸信息和形状信息向伺服电机控制器62发送固定轴调节指令;伺服电机控制器62与主控单元61连接,用于接收主控单元61发送的固定轴调节指令,并根据固定轴调节指令对检测设备7上至少三条固定轴围成的区域面积进行调节;光电信号转换器63与背光源和主控单元61连接,用于采集背光源上各发光二极管灯组的光信号,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将电信号发送给主控单元61;电流控制单元64与背光源和主控单元61连接,用于接收主控单元61根据尺寸信息、形状信息和电信号发送的背光源调节指令,将背光源调节指令转换为电流控制信号,并根据电流控制信号控制背光源上各发光二极管灯组的开启和关闭。
本实施例的系统,通过主控单元与伺服电机控制器的配合调整固定装置上至少三条固定轴中位置可调整的固定轴,使得至少三条固定轴围成的区域面积可以与所需检测的液晶面板的尺寸和形状相匹配。因此,本实施例的检测系统可以适用于多种型号的液晶面板的检测操作,而无需更换检测设备,降低了操作复杂度。而且,本实施例的系统,通过光电信号转换器和电流控制单元可以根据所需检测的液晶面板的尺寸信息和形状信息对背光源上各LED灯组的开启和关闭进行控制,从而可达到节能的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检测设备,包括背光源和设置在所述背光源表面上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至少三条固定轴,所述至少三条固定轴所围成的区域面积根据所需检测的液晶面板的尺寸和形状进行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三条固定轴包括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轴、第三固定轴和第四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轴、第三固定轴和第四固定轴中至少有两条相互连接的固定轴是可滑动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固定轴包括相互分离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一固定轴连接,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三固定轴连接,且所述第一段沿所述第一固定轴双向滑动,所述第二段沿所述第三固定轴双向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三条固定轴包括依次连接呈三角形的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轴和第三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轴和第三固定轴中至少有两条相互连接的固定轴是可滑动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三条固定轴包括依次连接呈五边形的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轴、第三固定轴、第四固定轴和第五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轴、第三固定轴、第四固定轴和第五固定轴中至少有两条相互连接的固定轴是可滑动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包括复数个发光二极管灯组,所述发光二极管灯组根据所述至少三条固定轴围成的区域开启和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三条固定轴中至少有两条固定轴上设置真空吸附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三条固定轴中用于调整所围成区域面积的一条固定轴上设有气缸。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三条固定轴中至少有两条相互连接的固定轴上设有凸起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物为防静电凸起物。
11.一种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设备以及权利要求1~10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检测设备,
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检测设备连接,用于根据所需检测的液晶面板的尺寸和形状对所述检测设备上的至少三条固定轴围成的区域面积进行调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包括:主控单元和伺服电机控制器,
所述主控单元,用于获取所需检测的液晶面板的尺寸信息和形状信息,并根据所述尺寸信息和形状信息向所述伺服电机控制器发送固定轴调节指令;
所述伺服电机控制器,与所述主控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主控单元发送的固定轴调节指令,并根据所述固定轴调节指令对所述检测设备上的至少三条固定轴围成的区域面积进行调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还包括:
光电信号转换器,与背光源和所述主控单元连接,用于采集所述背光源上各发光二极管灯组的光信号,将所述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将所述电信号发送给所述主控单元;
电流控制单元,与所述背光源和所述主控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主控单元根据所述尺寸信息、形状信息和所述电信号发送的背光源调节指令,将所述背光源调节指令转换为电流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电流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背光源上各发光二极管灯组的开启和关闭。
CN2010201909593U 2010-05-11 2010-05-11 检测设备及检测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543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909593U CN201654381U (zh) 2010-05-11 2010-05-11 检测设备及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909593U CN201654381U (zh) 2010-05-11 2010-05-11 检测设备及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54381U true CN201654381U (zh) 2010-11-24

Family

ID=43119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90959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54381U (zh) 2010-05-11 2010-05-11 检测设备及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54381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6299A (zh) * 2013-03-08 2013-06-2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探测装置及液晶配向机
CN103438376A (zh) * 2013-08-30 2013-12-11 友达光电(上海)有限公司 测试灯箱
CN103558699A (zh) * 2013-11-12 2014-02-05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设备及方法
CN105486338A (zh) * 2016-01-04 2016-04-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工装板及光学检查设备
CN108776400A (zh) * 2018-07-17 2018-11-09 武汉精测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角度可调的便携式电子屏幕测试治具
CN109669287A (zh) * 2019-02-22 2019-04-2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用背光装置及其系统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6299A (zh) * 2013-03-08 2013-06-2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探测装置及液晶配向机
CN103438376A (zh) * 2013-08-30 2013-12-11 友达光电(上海)有限公司 测试灯箱
TWI473987B (zh) * 2013-08-30 2015-02-21 Au Optronics Mfg Shanghai Corp 測試燈箱
CN103438376B (zh) * 2013-08-30 2015-07-08 友达光电(上海)有限公司 测试灯箱
CN103558699A (zh) * 2013-11-12 2014-02-05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设备及方法
CN103558699B (zh) * 2013-11-12 2016-03-23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设备及方法
CN105486338A (zh) * 2016-01-04 2016-04-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工装板及光学检查设备
US10295478B2 (en) 2016-01-04 2019-05-21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Mounting plate and optical inspection apparatus
CN108776400A (zh) * 2018-07-17 2018-11-09 武汉精测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角度可调的便携式电子屏幕测试治具
CN108776400B (zh) * 2018-07-17 2024-04-05 武汉精测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角度可调的便携式电子屏幕测试治具
CN109669287A (zh) * 2019-02-22 2019-04-2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用背光装置及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54381U (zh) 检测设备及检测系统
EP2026320A3 (en) Backlight unit, display apparatus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4252057A (zh) 一种用于点灯检查的装置及点灯检查系统
CN104309946A (zh) 一种显示面板存储装置
CN102612481A (zh) 具有照明设备的车辆升降系统
CN203864146U (zh) 一种背光模组压合设备
CN105096787A (zh) 液晶面板电性能测试治具及方法
CN206882028U (zh) 点胶装置
CN102914912A (zh) 液晶光配向照射机的照度调整方法
CN203616545U (zh) 液晶模组分离装置
CN106255266B (zh) 一种驱动电路
CN204871844U (zh) 一种定位操作平台
CN204244549U (zh) 一种用于现代化大厦的楼灯智能控制系统
CN205004009U (zh) 液晶面板电性能测试治具
CN104089746A (zh) 一种汽车空气滤清调节器的调压及测漏装置
CN206726692U (zh) 一种防水型电子灯箱
WO2017193494A1 (zh) 一种低功耗的液晶显示器件背光回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1819753B (zh) 提高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对比度的装置和方法
CN1899000A (zh) 用于控制发光设备的视觉强化的方法和装置
CN103399421A (zh) 液晶面板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CN202615046U (zh) X线胶片观察灯
US10802305B2 (en)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system of display panel
CN208664119U (zh) 一种可自动调节辊筒间距的开炼机
CN203276735U (zh) 大屏幕广告牌节能控制器
CN101984488B (zh) 侧光式led背光动态分区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BOE PHOTOELECTRICITY SCIENCE + TECHNOLOGY

Effective date: 20150618

Owner name: JINGDONGF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IJING BOE PHOTOELECTRICIT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61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618

Address after: 100015 Jiuxianqiao Road, Beijing, No. 10, No.

Patentee after: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BOE Photoelectricit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West Central Road, No. 8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BOE Photoelectricit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618

Address after: 100015 Jiuxianqiao Road, Beijing, No. 10, No.

Patentee after: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BOE Photoelectricit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West Central Road, No. 8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BOE Photoelectricit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