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43908U - 三氯氢硅合成气气固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三氯氢硅合成气气固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43908U
CN201643908U CN2009202799441U CN200920279944U CN201643908U CN 201643908 U CN201643908 U CN 201643908U CN 2009202799441 U CN2009202799441 U CN 2009202799441U CN 200920279944 U CN200920279944 U CN 200920279944U CN 201643908 U CN201643908 U CN 2016439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separation container
blowback air
synthesis gas
filter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7994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前正
何劲
李钊
郭勇
赵伯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SHAN LEDIAN TIANWEI SILIC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SHAN LEDIAN TIANWEI SILIC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SHAN LEDIAN TIANWEI SILIC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SHAN LEDIAN TIANWEI SILIC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27994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439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439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4390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ilic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分离硅粉颗粒的三氯氢硅合成气气固分离装置,可过滤粒径小于10um的硅粉颗粒。该三氯氢硅合成气气固分离装置,包括分离容器以及设置在分离容器容腔内的滤芯,在分离容器的壳体上设置有与其容腔相通的合成气入口以及合成气出口,所述滤芯采用金属烧结式滤芯。由于金属烧结式滤芯具有良好的其耐磨特性,因此,在过滤硅粉颗粒时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从而减少对滤芯的更换成本;同时,金属烧结式滤芯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能够较好的除去10um以下的硅粉颗粒,尤其适合在分离硅粉颗粒的装置上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三氯氢硅合成气气固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分离硅粉颗粒的三氯氢硅合成气气固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三氯氢硅生产工艺一般多采用流化床法。流化床生产工艺都会有部分细小硅粉被合成气带出。目前合成气中的细小硅粉常采用两级分离的方式,一级使用串联多级旋风分离器分离硅粉中粒径大于10um的颗粒;粒径小于10um的颗粒选用布袋过滤器。细小硅粉分离程度影响合成气冷凝液——氯硅烷冷凝液中固体含量。由于硅粉硬度接近金刚石,达到莫氏硬度7,氯硅烷冷凝液中固体含量偏高,不仅易堵塞输送管道,也会降低输送设备的使用寿命。
三氯氢硅生产装置中布袋过滤器常整体式圆筒过滤器,设置为一开一备的工作方式,一台堵塞则手动切换到备用过滤器。该过滤器的滤布选用玻璃纤维布,其耐磨性差,容易磨损;整体式圆筒结构设计,更换滤布时需整个滤材全部更换,使用成本较高;由于合成气中的三氯氢硅、合成副产物高聚氯硅烷等都是易燃易爆的物质,频繁的更换滤芯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过滤硅粉粒径小于10um的三氯氢硅合成气气固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三氯氢硅合成气气固分离装置,包括分离容器以及设置在分离容器容腔内的滤芯,在分离容器的壳体上设置有与其容腔相通的合成气入口以及合成气出口,所述滤芯采用金属烧结式滤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滤芯由多根滤筒组成。
进一步的是,所述合成气入口位于滤芯下方的分离容器壳体上,合成气出口位于滤芯上方的分离容器壳体上。
进一步的是,在分离容器壳体上设置有与其容腔相通的反吹气入口以及反吹气出口。
进一步的是,所述反吹气入口设置在分离容器的顶部,反吹气出口设置在分离容器的底部。
进一步的是,从反吹气入口通入到分离容器容腔内的气体采用氮气、氢气或惰性气体。
进一步的是,所述分离容器包括位于顶部的封头以及可拆卸连接于封头下方的筒体,在筒体与封头之间压接有管板,滤芯可拆卸连接在管板上;合成气出口与反吹气入口设置在封头上,合成气入口与反吹气出口设置在筒体上。
进一步的是,在封头上设置有与分离容器容腔相通的压力表接口,在压力表接口上连接有压力表。
进一步的是,所述分离容器具有至少两个,每个分离容器的合成气入口处连接有合成气入口管路,每个分离容器的合成气入口管路均连接到合成气总入口管路,每个分离容器的合成气出口处连接有合成气出口管路,每个分离容器的合成气出口管路均连接到合成气总出口管路;每个分离容器的合成气入口管路上设置有合成气入口自动控制阀门,合成气出口管路上设置有合成气出口自动控制阀门。
进一步的是,每个分离容器的反吹气入口处连接有反吹气入口管路,每个分离容器的反吹气入口管路均连接到反吹气总入口管路,每个分离容器的反吹气出口处连接有反吹气出口管路,每个分离容器的反吹气出口管路均连接到反吹气总出口管路;每个分离容器的反吹气入口管路上设置有反吹气入口自动控制阀门,反吹气出口管路上设置有反吹气出口自动控制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金属烧结式滤芯具有良好的其耐磨特性,因此,在过滤硅粉颗粒时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从而减少对滤芯的更换成本;同时,金属烧结式滤芯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能够较好的除去10um以下的硅粉颗粒,尤其适合在分离硅粉颗粒的装置上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离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同时布置有两个分离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合成气入口1、筒体2、管板3、封头4、反吹气入口5、合成气出口6、压力表接口7、滤芯8、反吹气出口9、压力表10、合成气入口管路11、合成气总入口管路12、合成气入口自动控制阀门13、反吹气入口管路14、反吹气总入口管路15、反吹气入口自动控制阀门16、合成气出口管路17、合成气总出口管路18、合成气出口自动控制阀门19、反吹气出口管路20、反吹气总出口管路21、反吹气出口自动控制阀门22,其中图2中实心箭头方向为含硅合成气的流动方向,空心箭头方向为反吹气体的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三氯氢硅合成气气固分离装置,包括分离容器以及设置在分离容器容腔内的滤芯8,在分离容器的壳体上设置有与其容腔相通的合成气入口1以及合成气出口6,所述滤芯8采用金属烧结式滤芯。由于金属烧结式滤芯具有良好的其耐磨特性,因此,在过滤硅粉颗粒时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从而减少对滤芯的更换成本;同时,金属烧结式滤芯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能够较好的除去10um以下的硅粉颗粒。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滤芯8可以是设置在分离容器内的一个大滤芯,但为了提高过滤效果,所述滤芯8由多根滤筒组成。其相比较于采用单个滤芯的方式,多根滤筒具有更大的过滤面积,能够减少过滤器的体积,节省投资;同时,检修时只更换已经损坏的滤芯8,不需要全部更换,相比于整体式圆筒过滤器更节约检修更换成本。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合成气入口1与合成气出口6均可以设置在滤芯8上方的分离容器壳体上,或均设置在滤芯8下方的分离容器壳体上。作为优选方式,所述合成气入口1位于滤芯8下方的分离容器壳体上,合成气出口6位于滤芯8上方的分离容器壳体上。因为含硅的合成气体从合成气入口1进入分离容器容腔后,该合成气体会自动上升。则合成气入口1设置在滤芯8下方的分离容器壳体上后,该含硅的合成气体会自动上升通过滤芯8,然后,过滤后的含硅合成气体再继续上升,通过合成气出口6流出,该设置方式可利于对含硅合成气体的过滤,大大提高过滤效果。
当滤芯8工作一定时间过后,由于硅粉颗粒不断地附着在滤芯8上,若不及时清理,会导致滤芯8的堵塞,因此,为防止其堵塞,在分离容器壳体上设置有与其容腔相通的反吹气入口5以及反吹气出口9。则当该分离容器停止工作时,即此时合成气入口1停止吹入含硅的合成气体,从反吹气入口5往分离容器的容腔内吹入用于清扫滤芯8上硅粉颗粒的清扫气体,使得附着在滤芯8上的硅粉颗粒掉落,并从反吹气出口9排出,从而避免了滤芯8的堵塞。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反吹气入口5与反吹气出口9均可以设置在分离容器壳体顶部,或均设置在分离容器壳体底部。作为优选方式,所述反吹气入口5设置在分离容器的顶部,反吹气出口9设置在分离容器的底部。这样的设置方式,从反吹气入口5进来的气体对附着在滤芯8上的硅粉颗粒进行反向吹扫,利于将硅粉颗粒从滤芯8上吹落,同时,从滤芯8上脱落的硅粉颗粒随即从分离容器底部的反吹气出口9排出,大大提高吹扫效果。而从反吹气入口5通入到分离容器容腔内的气体可采用对环境无污染,同时,同时防止与含硅的合成气体发生爆炸的氮气、氢气或惰性气体等。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分离容器可采用整体结构,但显然不利于滤芯8的更换以及对整个分离容器的维护。作为优选方式,所述分离容器包括位于顶部的封头4以及可拆卸连接于封头4下方的筒体2,在筒体2与封头4之间压接有管板3,滤芯8可拆卸连接在管板3上;合成气出口6与反吹气入口5设置在封头4上,合成气入口1与反吹气出口9设置在筒体2上。则需要更换滤芯时,只需要将筒体2与封头4拆卸开,然后将滤芯8从管板3上拆卸下来更换即可,可大大提高对滤芯8的拆卸效率。
为便于对分离容器内气体压力的监测,在封头4上设置有与分离容器容腔相通的压力表接口7,在压力表接口7上连接有压力表10。同时,在清扫分离容器内滤芯8上的硅粉颗粒时,为使系统能正常工作,所述分离容器具有至少两个,每个分离容器的合成气入口1处连接有合成气入口管路11,每个分离容器的合成气入口管路11均连接到合成气总入口管路12,每个分离容器的合成气出口6处连接有合成气出口管路17,每个分离容器的合成气出口管路17均连接到合成气总出口管路18;每个分离容器的合成气入口管路11上设置有合成气入口自动控制阀门13,合成气出口管路17上设置有合成气出口自动控制阀门19。如图2所示,分离容器具有两个,当其中一个分离容器的滤芯8需要进行硅粉颗粒清扫时,这时,该分离容器的合成气入口管路11上的合成气入口自动控制阀门13自动关闭,同时,合成气出口管路17上的合成气出口自动控制阀门19也关闭;而另一个分离容器的合成气入口管路11上的合成气入口自动控制阀门13与合成气出口管路17上的合成气出口自动控制阀门19自动打开,使另一个分离容器工作。其中,两个分离容器的自动切换可通过压力表10所测定的压差进行切换,该压差最开始可人为预先设定,设定值为5至100kpa(根据工艺条件确定),当压力表10测得压差超过设定值时系统自动切换;或通过设定相应的时间进行切换。
对应于上述实施方式,每个分离容器的反吹气入口5处连接有反吹气入口管路14,每个分离容器的反吹气入口管路14均连接到反吹气总入口管路15,每个分离容器的反吹气出口9处连接有反吹气出口管路20,每个分离容器的反吹气出口管路20均连接到反吹气总出口管路21;每个分离容器的反吹气入口管路14上设置有反吹气入口自动控制阀门16,反吹气出口管路20上设置有反吹气出口自动控制阀门22。如图2所示,分离容器具有两个,当其中一个分离容器的滤芯8需要进行硅粉颗粒清扫时,这时,该分离容器的反吹气入口管路14上的反吹气入口自动控制阀门16以及反吹气出口管路20上的反吹气出口自动控制阀门22自动打开,使该分离器利用反向的吹扫气体对滤芯8进行清扫。而此时,另一个处于工作状态的分离容器的反吹气入口管路14上的反吹气入口自动控制阀门16以及反吹气出口管路20上的反吹气出口自动控制阀门22自动关闭,使其进行正常的过滤操作。且通过反吹气入口自动控制阀门16来调节反向吹扫气体的进气流量,可减少对滤芯8的磨损,提高其使用寿命。其中,两个分离容器的自动切换也是可通过压力表10所测定的压差进行切换,或通过设定相应的时间进行切换。

Claims (10)

1.三氯氢硅合成气气固分离装置,包括分离容器以及设置在分离容器容腔内的滤芯(8),在分离容器的壳体上设置有与其容腔相通的合成气入口(1)以及合成气出口(6),其特征是:所述滤芯(8)采用金属烧结式滤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氯氢硅合成气气固分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滤芯(8)由多根滤筒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氯氢硅合成气气固分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合成气入口(1)位于滤芯(8)下方的分离容器壳体上,合成气出口(6)位于滤芯(8)上方的分离容器壳体上。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三氯氢硅合成气气固分离装置,其特征是:在分离容器壳体上设置有与其容腔相通的反吹气入口(5)以及反吹气出口(9)。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氯氢硅合成气气固分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反吹气入口(5)设置在分离容器的顶部,反吹气出口(9)设置在分离容器的底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氯氢硅合成气气固分离装置,其特征是:从反吹气入口(5)通入到分离容器容腔内的气体采用氮气、氢气或惰性气体。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氯氢硅合成气气固分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分离容器包括位于顶部的封头(4)以及可拆卸连接于封头(4)下方的筒体(2),在筒体(2)与封头(4)之间压接有管板(3),滤芯(8)可拆卸连接在管板(3)上;合成气出口(6)与反吹气入口(5)设置在封头(4)上,合成气入口(1)与反吹气出口(9)设置在筒体(2)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氯氢硅合成气气固分离装置,其特征是:在封头(4)上设置有与分离容器容腔相通的压力表接口(7),在压力表接口(7)上连接有压力表(1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氯氢硅合成气气固分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分离容器具有至少两个,每个分离容器的合成气入口(1)处连接有合成气入口管路(11),每个分离容器的合成气入口管路(11)均连接到合成气总入口管路(12),每个分离容器的合成气出口(6)处连接有合成气出口管路(17),每个分离容器的合成气出口管路(17)均连接到合成气总出口管路(18);每个分离容器的合成气入口管路(11)上设置有合成气入口自动控制阀门(13),合成气出口管路(17)上设置有合成气出口自动控制阀门(19)。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氯氢硅合成气气固分离装置,其特征是:每个分离容器的反吹气入口(5)处连接有反吹气入口管路(14),每个分离容器的反吹气入口管路(14)均连接到反吹气总入口管路(15),每个分离容器的反吹气出口(9)处连接有反吹气出口管路(20),每个分离容器的反吹气出口管路(20)均连接到反吹气总出口管路(21);每个分离容器的反 吹气入口管路(14)上设置有反吹气入口自动控制阀门(16),反吹气出口管路(20)上设置有反吹气出口自动控制阀门(22)。 
CN2009202799441U 2009-12-01 2009-12-01 三氯氢硅合成气气固分离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439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799441U CN201643908U (zh) 2009-12-01 2009-12-01 三氯氢硅合成气气固分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799441U CN201643908U (zh) 2009-12-01 2009-12-01 三氯氢硅合成气气固分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43908U true CN201643908U (zh) 2010-11-24

Family

ID=43109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7994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43908U (zh) 2009-12-01 2009-12-01 三氯氢硅合成气气固分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43908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9058A (zh) * 2018-09-17 2018-11-27 陕西黑猫焦化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纯化器后段的过滤装置
WO2019098345A1 (ja) 2017-11-20 2019-05-23 株式会社トクヤマ トリクロロシラン製造装置およびトリクロロシランの製造方法
WO2021100286A1 (ja) * 2019-11-21 2021-05-27 株式会社トクヤマ フィルタ
US11071961B2 (en) 2017-11-20 2021-07-27 Tokuyama Corporation Fluidized bed reaction contain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richlorosilan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98345A1 (ja) 2017-11-20 2019-05-23 株式会社トクヤマ トリクロロシラン製造装置およびトリクロロシランの製造方法
US11071961B2 (en) 2017-11-20 2021-07-27 Tokuyama Corporation Fluidized bed reaction contain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richlorosilane
CN108889058A (zh) * 2018-09-17 2018-11-27 陕西黑猫焦化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纯化器后段的过滤装置
WO2021100286A1 (ja) * 2019-11-21 2021-05-27 株式会社トクヤマ フィル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43908U (zh) 三氯氢硅合成气气固分离装置
CN201776030U (zh) 用于多晶硅生产中的金属粉末烧结滤芯过滤器
CN101703860A (zh) 三氯氢硅合成气气固分离装置
CN106336908A (zh) 一种煤气化干法除灰系统及一种除灰方法
CN103002967B (zh) 含粉尘气流的净化方法
CN104474825A (zh) 多管式高温电磁浮动床除尘器
CN104383767A (zh) 高效滤筒除尘器
CN101717089A (zh) 三氯氢硅合成气气固分离装置
CN105327562A (zh) 烧结板除尘器
CN201592035U (zh) 三氯氢硅合成气气固分离装置
CN201175682Y (zh) 双筒离心变频静电颗粒预处理器
CN109261382A (zh) 一种旋风除尘器
CN201701996U (zh) 一种密闭式气流粉碎机配套用除尘装置
CN206337232U (zh) 一种煤气化干法除灰系统
CN205164351U (zh) 烧结板除尘器
CN201558636U (zh) 高温高效电磁浮动床除尘器
CN105296014A (zh) 高温高压颗粒层过滤器装置及滤料再生方法
CN201493020U (zh) 用于固、气分离的过滤设备
CN201658887U (zh) 固体微粒微孔过滤回收装置
CN203750356U (zh) 抛丸机除尘系统
CN206355772U (zh) 一种带粉尘气体过滤除尘装置
CN201186920Y (zh) 高炉煤气干式除尘装置
CN200974044Y (zh) 高精度流体涡旋过滤装置
CN203954986U (zh) 一种高效分离旋风袋式除尘设备
CN217773809U (zh) 一种加氢催化剂连续过滤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24

Termination date: 201612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