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33846U - 反三轮电动车后轮悬挂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反三轮电动车后轮悬挂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633846U CN201633846U CN2009203100699U CN200920310069U CN201633846U CN 201633846 U CN201633846 U CN 201633846U CN 2009203100699 U CN2009203100699 U CN 2009203100699U CN 200920310069 U CN200920310069 U CN 200920310069U CN 201633846 U CN201633846 U CN 20163384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spension
- wheel
- rear wheel
- actuating device
- bea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三轮电动车后轮悬挂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减震器结构部分,所述的后轮悬挂驱动装置采用独立悬挂结构,其后悬架总成前端两轴套(11)与车地板横骨架铰接形成一体,驱动电机设在后悬架(10)上,驱动装置的后轮传动轴承结构包括后轮轴承结构和传动链轮结构,后轮轴承结构设在后悬架上的悬架纵梁(13)后端处并通过传动链轮结构与驱动电机的驱动轴相连接,后轮轴的端头处连接有车轮固定座(23),后轮辋及后车轮通过紧固螺栓与车轮固定座可拆卸的紧固连接一起。可轻松将破损轮胎的车轮拆卸下来,更换上备有车轮,进行应急处理,便于带到维修站进行维修,减少车轮胎受损带来的不便影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挂装置,尤其是一种反三轮电动车后轮悬挂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机动三轮车的前轮及其转向机构,是在三轮车车架的前端焊接有叉座管或马头管,在叉座管或马头管内安装有叉式转向座,叉式转向柱的上端与方向机连接,下端安装前轮;或采用∩形管悬挂支撑臂安装在车轮的车轮毂两侧上,采用上述结构的三轮车的存在着整车舒适性差,结构复杂,当出现车轮受损,整车无法继续行车,需要车轮受损问题解决后才能正常行车,车轮拆卸工作麻烦,不方便驾驶员自己现场进行应急处理,使用备用胎解决问题,给行车人员带来麻烦不说,还直接影响行驶人员的宝贵时间,而在经济社会,宝贵的时间就是金钱、就是财富。
公告日为2007年9月19日的授权专利号ZL200620035718.5公开了一种悬挂式后桥三轮车,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挂式后桥三轮车,旨在解决现有三轮车安全和舒适度差和运输成本高不便收藏的问题,该三轮车包括车架、前后车轮,后桥、减震器,后车轮经减震器与上端车架连接,后桥位于后车轮轴前端,后桥上安装有轴承,后车轮经摇臂与后桥轴承连接,车架为分体式车架,车架之货架部分与前端的牵引部分为活动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后车轮与后桥分离并形成摇臂式连接,使安全性能和舒适度得到提高,减少运输体积和收藏面积,降低了运输存贮成本。但此结构的车轮后悬挂装置特性决定在发生车轮破损时在拆卸车轮时,需要拆卸后桥较多的构件部分,驾驶员不便进行有效的简单应急更换备用车轮处理,导致时间浪费、事情耽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机动三轮车的后悬挂装置结构复杂、舒适度低、车轮装卸麻烦不利于驾驶员自己快速更换备用车轮应急解决车轮胎受损的问题等现状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舒适度好,能方便快速拆卸破损车轮进行应该应急处理的三轮车的后悬挂装置。现状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舒适度好,能方便快速拆卸破损车轮进行应急处理的三轮车的电动车后轮悬挂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反三轮 电动车后轮悬挂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减震器结构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轮悬挂驱动装置采用车轮易拆卸的独立悬挂结构,其后悬架总成前端两轴套与车地板横骨架铰接形成的一体;驱动电机设在后悬架上,驱动装置的后轮传动轴承结构包括后轮轴承结构和传动链轮结构,后轮轴承结构设在后悬架支架上的悬架纵梁后端处并通过传动链轮结构与驱动电机的驱动轴相连接,后轮轴的端头处连接有车轮固定座,后轮辋及后车轮通过紧固螺栓与车轮固定座可拆卸的紧固连接一起。后悬架支架为类似T形结构,T形两端头铰接车地板横骨架,T形悬架纵梁上焊接有后轮轴承结构的传动轴承座。结构简单,设计独特的无叉悬挂装置,更大程度上的提高了车轮装卸的灵活性及整车舒适度和安全性,可轻松容易的将破损轮胎的车轮拆卸下来,更换上备有车轮,车便能正常行驶,便于带到维修站进行维修,减少车轮胎受损带来的不便影响;更大程度上为行驶人员赢得解决车轮破损问题解决的宝贵时间,快速有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后悬架的悬架横梁与悬架纵梁构成类似T形结构的悬架结构,悬架横梁为类似梯形结构,在悬架横梁两端与前端两轴套连接的折弯腰梁上设有悬架横梁的加强臂。加强后悬架支架的整体强度及其整体稳定性,提高了驱动电机工作稳定性;提高稳定性与舒适、安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后轮轴结构包括后轴承、传动轴承座以及传动轴承座中连接的后轮轴和轴承端盖结构,后轮轴一端与车轮固定座连接,另一端与制动座相连接,传动轴承座焊接在悬架纵梁后端处,保证轴承工作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后轮轴的另一端侧装有制动座、制动盘和从动链轮。
作为优选,所述的车轮固定座上设有四套用于固定车轮的螺栓和螺母,拆卸四个螺母就可以轻松容易的将破损轮胎的车轮拆卸下来,更换上备用车轮,车辆便能正常行驶,减少车轮胎受损带来的不便影响;更大程度上为行驶人员赢得解决车轮破损问题解决的宝贵时间,快速有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后悬架总成包括后悬支架及其端头处的铰接套结构,后悬架总成与车地板横骨架通过铰接套形成的一体,后减震弹簧上端又与地板后横梁铰接,下端与后悬架末端轴承套铰接;提高稳定性与舒适、安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后悬架支架与加强臂上。保证安装固定稳定性及其散热方便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传动链轮结构包括设在驱动电机驱动轴上的小链轮和后轮轴上的从动链轮,小链轮和从动链轮之间通过套筒滚子链相连接。有效驱动传动车轮,工作稳定可靠。
作为优选,减震弹簧的下端的铰接支架焊接在固定轴承座上,减震弹簧的上端铰接在后地板横梁上;使整个后轮悬挂驱动装置与地板和弹簧形成柔性三角结构。提高稳定性与舒适、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独特的无叉悬挂装置,更大程度上的提高了车轮易于装卸的灵活性及整车舒适度和安全性,可轻松容易的将破损轮胎的车轮拆卸下来,更换上备有车轮,车便能正常行驶,便于带到维修站进行维修,减少车轮胎受损带来的不便影响;更大程度上为行驶人员赢得解决车轮破损应急问题解决的宝贵时间,快速有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动车后轮悬挂驱动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动车后轮悬挂驱动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动车后轮悬挂驱动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后悬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反三轮电动车后轮悬挂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40,减震器结构部分,所述的后轮悬挂驱动装置采用独立悬挂结构,其后悬架总成前端两轴套11与车地板横骨架铰接形成的一体;驱动电机40设在后悬架10上,驱动装置的后轮传动轴承结构包括后轮轴承结构和传动链轮结构,后轮轴承结构设在后悬架10上的悬架纵梁13后端处并通过传动链轮结构与驱动电机40的驱动轴相连接,后轮轴的端头处连接有车轮固定座23,后轮辋22及后车轮20通过紧固螺栓231与车轮固定座23可拆卸的紧固连接一起,车轮拆卸容易。所述的后悬架10的悬架横梁14与悬架纵梁13构成类似T形结构的悬架结构,后悬架10的悬架横梁14为类似梯形结构,在其悬架横梁14两端与前端两轴套11连接的梯形折弯腰梁上设有悬架横梁14的加强臂12,纵梁13侧边处设有纵梁加强梁131。所述的后轮轴结构包括后轴承51、传动轴承座52以及传动轴承座52中连接的后轮轴21和轴承端盖53结构,后轮轴21一端与车轮固定座23连接,另一端与制动座61相连接,传动轴承座52焊接在悬架纵梁13后端处,纵梁13一端和纵梁13连接悬架横梁14和加强臂12连接,另一端和传动轴承座52连接(见图4),纵梁加强梁131连接在悬架横梁14和传动轴承座52之间。所述后轮轴21的另一端侧装有制动座61、制动盘62和从动链轮63。所述的车轮固定座23上设有四套用于固定车轮的螺栓和螺母结构231,紧固螺栓将车轮及后轮辋紧固在车轮毂23上。拆卸螺栓螺母可以将车轮及后轮辋从车轮固定座23上卸下更换备用车轮。所述的驱动电机40固定设置在后悬架支架10与加强臂12上。后悬架支架10与加强臂12之间的距离空间为驱动电机40提供更好的散热空间。所述的传动链轮结构包括设在驱动电机40驱动轴上的小链轮41和后轮轴21上的从动链轮63,小链轮41和从动链轮63之间通过直筒辊子链70相连接。所述的减震器结构主要为采用减震弹簧30结构,减震弹簧30的下端的铰接支架焊接在固定轴承座52上,减震弹簧上端又与地板后横梁铰接,下端与后悬架末端轴承套铰接,后悬架总成与车地板横骨架和减震弹簧形成柔性三角体后;提高稳定性与舒适、安全性。
Claims (8)
1.一种反三轮电动车后轮悬挂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40),减震器结构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轮悬挂驱动装置采用独立悬挂结构,其后悬架总成前端两轴套(11)与车地板横骨架铰接形成一体,驱动电机(40)设在后悬架(10)上,驱动装置的后轮传动轴承结构包括后轮轴承结构和传动链轮结构,后轮轴承结构设在后悬架(10)上的悬架纵梁(13)后端处并通过传动链轮结构与驱动电机(40)的驱动轴相连接,后轮轴的端头处连接有车轮固定座(23),后轮辋(22)及后车轮(20)通过紧固螺栓(231)与车轮固定座(23)可拆卸的紧固连接一起。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三轮电动车后轮悬挂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悬架(10)的悬架横梁(14)与悬架纵梁(13)构成类似T形结构的悬架结构,在其悬架横梁(14)两端与前端两轴套(11)连接的腰梁上设有悬架横梁(14)的加强臂(12)。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三轮电动车后轮悬挂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轮轴结构包括后轴承(51)、传动轴承座(52)以及传动轴承座(52)中连接的后轮轴(21)和轴承端盖(53)结构,后轮轴(21)一端与车轮固定座(23)连接,另一端与制动座(61)相连接,传动轴承座(52)焊接在悬架纵梁(13)后端处。
4.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反三轮电动车后轮悬挂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轮轴(21)的另一端侧装有制动座(61)、制动盘(62)和从动链轮(63)。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三轮电动车后轮悬挂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轮固定座(23)上设有四套用于固定车轮的螺栓和螺母。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三轮电动车后轮悬挂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电机(40)固定设置在后悬架(10)的悬架横梁(14)及其加强臂(12)上。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三轮电动车后轮悬挂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链轮结构包括设在驱动电机(40)驱动轴上的小链轮(41)和后轮轴(21)上的从动链轮(63),小链轮(41)和从动链轮(63)之间通过套筒滚子链(70)传动而作功。
8.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3或6或7所述的反三轮电动车后轮悬挂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器结构,减震弹簧(30)的下端的铰接支架焊接在固定轴承座(52)上,减震弹簧的上端铰接在后地板横梁上;使整个后轮悬挂驱动装置与地板和弹簧形成柔性三角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3100699U CN201633846U (zh) | 2009-09-10 | 2009-09-10 | 反三轮电动车后轮悬挂驱动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3100699U CN201633846U (zh) | 2009-09-10 | 2009-09-10 | 反三轮电动车后轮悬挂驱动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633846U true CN201633846U (zh) | 2010-11-17 |
Family
ID=43078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20310069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33846U (zh) | 2009-09-10 | 2009-09-10 | 反三轮电动车后轮悬挂驱动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633846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73726A (zh) * | 2011-03-14 | 2012-09-19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跨骑型车辆 |
CN109353169A (zh) * | 2018-11-14 | 2019-02-19 | 广西科技大学 | 一种康复机器人驱动轮设计 |
CN110562374A (zh) * | 2019-09-20 | 2019-12-13 | 创呈工业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跨骑式电动车后轮单摇臂总成 |
-
2009
- 2009-09-10 CN CN2009203100699U patent/CN20163384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73726A (zh) * | 2011-03-14 | 2012-09-19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跨骑型车辆 |
CN102673726B (zh) * | 2011-03-14 | 2013-12-25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跨骑型车辆 |
CN109353169A (zh) * | 2018-11-14 | 2019-02-19 | 广西科技大学 | 一种康复机器人驱动轮设计 |
CN110562374A (zh) * | 2019-09-20 | 2019-12-13 | 创呈工业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跨骑式电动车后轮单摇臂总成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071196A (en) | Wheel for a motor vehicle or towed vehicle and a vehicle fitted with such a wheel | |
CN209008592U (zh) | 一种具有牵引驱动和导向悬挂装置的转向架 | |
CN104608573A (zh) | 气囊提升桥结构板簧悬架系统和汽车 | |
JP2003510223A (ja) | 重量車両のための前車軸配置 | |
CN201573504U (zh) | 电动车前轮悬挂装置 | |
CN201633846U (zh) | 反三轮电动车后轮悬挂驱动装置 | |
CN202765179U (zh) | 四轮电动车 | |
CN201573753U (zh) | 三轮车前车轮悬挂总成结构 | |
CN211869587U (zh) | 一种电动摩托车 | |
CN101723012B (zh) | 配备应急轮的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 | |
CN105438044A (zh) | 一种全轮驱动非公路宽体自卸车 | |
CN101480985A (zh) | 高转向灵活性、高稳定性的三轮车及其所用车架 | |
CN201626366U (zh) | 自卸汽车侧面安全防护装置 | |
CN201300918Y (zh) | 一种转运半成品车的托架小车 | |
CN103481967B (zh) | 三轮车 | |
CN201071075Y (zh) | 发动机前置式三桥客车 | |
CN201325484Y (zh) | 半副车架式轿车的强化支撑结构 | |
CN205098174U (zh) | 一种手制动拉索安装支架结构 | |
CN202528795U (zh) | 一种刚性平衡悬挂系统 | |
CN101879926A (zh) | 弯梁型正三轮摩托车 | |
CN102476653A (zh) | 多功能农用车 | |
CN201922911U (zh) | 具有后桥驱动机构的电动车 | |
CN201769895U (zh) | 地下服务车的后车架 | |
CN201856743U (zh) | 电动车备用行轮机构 | |
CN206307219U (zh) | 机车前轮平衡悬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17 Termination date: 20130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