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99269U - 一种内置式自动换向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置式自动换向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99269U
CN201599269U CN2010201183685U CN201020118368U CN201599269U CN 201599269 U CN201599269 U CN 201599269U CN 2010201183685 U CN2010201183685 U CN 2010201183685U CN 201020118368 U CN201020118368 U CN 201020118368U CN 201599269 U CN201599269 U CN 2015992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exhaust
valve
built
nee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1836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伟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2011836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992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992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9926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置式自动换向阀。包括缸体和阀体;所述缸体内设置有活塞及与活塞连接的气缸轴;所述阀体上设置有进气孔、排气孔和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设置在缸体内的一端;所述换向装置通过换向拨动机构和阀拉杆与气缸轴连接。本实用新型气路设计简单、合理,对气源的要求低,不易堵塞;工艺和结构简单,安装、维修保养方便;生产和使用成本低,用途广泛且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内置式自动换向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置式自动换向阀。
背景技术
现时在实现气缸往复运动的换向上,常用外置式电磁阀换向或气动逻辑元件控制气动阀换向。
电磁阀换向是通过气缸两端的感应器发出的电信号控制电磁阀。换向原理是:当气缸活塞向一端运动到顶端时,顶端的感应器感应到活塞便发出电信号给电磁阀实现气路转换,从而使活塞换向。同理,当活塞向另一端运动到顶端时,顶端感应器也发出信号控制电磁阀实现换向。
气动逻辑元件控制气动阀换向是通过气动逻辑元件检测气缸两边的气压值来选通气路控制气动阀。
电磁阀式往复气缸在缸体内要安装感应器,工艺和结构较为复杂,生产和使用成本高,且因其需要电源,在特种安全场所就不适宜使用。气动逻辑元件控制的气动阀就目前市场来讲,其供应渠道是依赖进口,价格昂贵,维修保养困难,不能得到广泛利用。且这两种气缸都是外置控制阀,设置在气缸外,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不易清洗,容易碰撞而损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置式自动换向阀,利用气缸内的气压差,驱动换向拔动机构,控制阀体内的进排气路的开与闭,改变气路的供排方向,促使气缸自动往复换向。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内置式自动换向阀,包括缸体和阀体;所述缸体内设置有活塞及与活塞连接的气缸轴;所述阀体上设置有进气孔、排气孔和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设置在缸体内的一端;所述换向装置通过换向拨动机构和阀拉杆与气缸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换向装置包括进气阀针、排气阀针和设置在阀体轴心的磁力装置;所述进气阀针设置在进/排气转换腔内;所述排气阀针设置在排气转换腔内;所述进气阀针、排气阀针分别与换向拨动机构的两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排气转换腔设置有多个开口,分别与阀体上的进气孔和快速接头以及气缸连通;所述排气转换腔的开口与排气孔和气缸连通;所述进/排气转换腔和排气转换腔之间也相互连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1、自动换向阀其阀体和气路为一个整体结构;2、气路设计简单、合理,对气源的要求低,不易堵塞;3、阀内密封件是平面密封,密封性能良好,磨损极少,耐用持久;4、自动换向阀置于气缸内,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容易得到保护,不易受损;5、工艺和结构简单,安装、维修保养方便;6、生产和使用成本低,用途广泛且安全,配置灵活,能得到广泛使用7、使用此种阀的汽缸可灵活安装外置气流调节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气路图;
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气缸活塞向下运动时的工作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气缸活塞向上运动时的工作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中所示,缸体21的下端为下端盖18,内部设置有活塞15,活塞与气缸轴19连接,气缸轴带动活塞在气缸24内做往复式运动。气缸内的上端设置有阀体1,其上设置有进气孔3、排气孔9和换向装置。换向装置主要包括进气阀针2、排气阀针11和设置在阀体轴心的磁力装置,磁力装置包括设置在上下可活动的强磁8和其上下两侧的强磁定距套6和7,强磁8通过与之下端连接的强磁定位轴23与阀拉杆13连接。阀拉杆13的另一端延伸到气缸轴19上的空腔14内,同时,该端还设置有阀拉杆上弹簧16和阀拉杆下弹簧17。
在阀拉杆13与强磁定位轴23之间的连接处,还设置有一换向拨动机构12,换向装置其实是通过该机构和阀拉杆13与气缸轴14连接起来,形成了整个装置的联动。如图中所示,换向拨动机构12的中部与强磁定位轴23、阀拉杆13固定连接,其两端分别与进气阀针2和排气阀针11固定连接。进气阀针2设置在进/排气转换腔4内,进/排气转换腔4上设置有多个开口,分别与阀体1上的进气孔3和快速接头5以及阀体下面的气缸24连通,换向拨动机构12可带动进气阀针2上下运动,开或关闭与快速接头5或与气缸24连通的开口,即:当进气阀针向下运动,将打开通往快速接头5的开口,而关闭通往气缸24的开口;反之,当进气阀针向上运动,则关闭通往快速接头5的开口,而打开通往气缸24的开口。与之相似,排气阀针11设置在排气转换腔10内,排气转换腔10的开口同时与排气孔9和气缸24连通,当排气阀针向上运动时,将打开排气转换腔10的开口,关闭通往气缸24的开口;当排气阀针向下运动时,将关闭排气转换腔10的开口,打开通往气缸24的开口。由于进气阀针2和排气阀针11是通过阀针换向拔动机构12连接,开与闭或闭与开是同步实现。同时,如图1、图2和图3中所示,进/排气转换腔4与排气转换腔10在阀体1上层相互连通,快速接头5通过缸体21外部的循环管22与气缸下端盖18上的另一快速接头20连通。所以,整个气路较为清晰、简单,因其开与闭的作用改变气路而实现换向。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过程:
如图4所示:
活塞15处于缸体的上端位置,换向拔动机构12在强磁8和强磁定距套7作用下定位于上端;
进气阀针2封闭上端通往快速接头5的气路,打开下端通往气缸24的气路;
排气阀针11封闭下端通往气缸24的气路,打开了上端与进气阀针2上端连通及通往排气孔9的气路;
此时,气源经进气孔3、进气阀针2进入气缸24内体,因排气阀针11已封闭了下端排气的气路,只打开了上端的排气气路,气缸的上部在气源的作用下,只能进气,不能排气,活塞15上端缸的压力增大,只有向下运动;活塞15下端缸不能进气而能排气,利用循环管22将气引至快速接头5,经进/排气转换腔4、排气转换腔10与排气孔9的气路接通,压力不变,(气路如图中小箭头所示)这就使活塞15的上缸与下缸产生压力差且上边大于下边,使活塞向下运动。
活塞15向下运动接触到位于气缸轴19内阀拉杆13的上弹簧16时,上弹簧16对气缸轴19与阀拉杆13的接触起缓冲的作用,带动换向拔动机构12向下运动,通过强磁定位轴23将定位于强磁8和上端的强磁定距套7分开,同时将进气阀针2和排气阀针11拖动向下运动(运动距离约在10mm)。强磁8和强磁定距套6接合,进气阀针2封闭下端进气口,打开上端进气口;排气阀针11下端排气口打开,封闭上端与进/排气转换腔4连通的排气气路。从而实现由上往下的运动和活塞自动换向。
如图5所示:
活塞15处于缸体的最下端位置;换向拔动机构12在强磁和强磁定距套6的作用下定位于下端;
进气阀针2封闭下端进气气路,打开上端进气气路;排气阀针11封闭上端排气转换腔10与进/排气转换腔4连通的排气气路,打开下端右侧通往气缸24的排气气路。
进气阀针2上端进气气路打开,封闭了下端进气气路,气源从进气孔3经阀体内的进/排气转换腔4、快速接头5和循环管22从气缸下端盖18进入气缸24下部。排气阀针11已打开了下端排气的气路,排气气路已畅通;活塞15下端缸在气源的作用下,只能进气,不能排气。活塞15下端缸压力增大,只有向上运动;上端缸不能进气而能排气,压力不变,这就使活塞15的下缸与上缸产生压力差且下边大于上边,压力差使活塞15向上运动。
活塞(15)向上运动接触到位于气缸轴19内的阀拉杆下弹簧17时,阀拉杆下弹簧17对气缸轴19与阀拉杆13和换向拔动板12的接触起缓冲的作用,气缸轴19同时推动阀拉杆13和换向拔动机构12向上运动,换向拔动机构12将定位于下端的强磁8和强磁定距套6分开,向上运动,同时将进气阀针2和排气阀针11推动向上运动,(运动距离约在10mm)。当强磁和强磁定距套7接合后,进气阀针2封闭上端进气口,打开下端进气口;排气阀针11上端打开与进/排气转换腔(4)连通的排气气路,封闭下端排气口。从而实现活塞由下向上运动和自动换向。
当供气断开时,若活塞15上端缸气压大于下端缸,活塞相对向下运动,余存气压差会把活塞15向下稍稍推动,当上端缸的气体排放后,上下两端缸的气压差为0时,活塞15相对静止。而进气阀针2及排气阀针11在磁力定距作用下不会改变相对活塞15和阀体1的位置。当再次供气时,活塞15相对缸体向下运动。
同理,若活塞15下端缸气压大于上端缸,活塞15相对气缸桶向上运动,余存气压差会把活塞15向上稍稍推动,当下端缸的气体排放后,上下两端缸的气压差为0时,活塞15相对静止。而进气阀针2及排气阀针11在磁力作用下不会改变相对活塞阀体的位置。当再次供气时,活塞15相对缸体向上运动。

Claims (7)

1.一种内置式自动换向阀,包括缸体和阀体;所述缸体内设置有活塞及与活塞连接的气缸轴;所述阀体上设置有进气孔、排气孔和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设置在缸体内的一端;所述换向装置通过换向拨动机构和阀拉杆与气缸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式自动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装置包括进气阀针、排气阀针和设置在阀体轴心的磁力装置;所述进气阀针设置在进/排气转换腔内;所述排气阀针设置在排气转换腔内;所述进气阀针、排气阀针分别与换向拨动机构的两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置式自动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排气转换腔设置有多个开口,分别与阀体上的进气孔和快速接头以及阀体下面的气缸连通;所述排气转换腔的开口与排气孔和气缸连通;所述进/排气转换腔和排气转换腔之间也相互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置式自动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的快速接头通过缸体外的循环管与气缸另一端的快速接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置式自动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装置包括一可活动的强磁及设置其两侧的强磁定距套。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内置式自动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磁通过强磁定位轴与阀拉杆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式自动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轴上设置有一空腔;所述阀拉杆的一端延伸入该空腔内,并在该端设置有阀拉杆上弹簧和下弹簧。
CN2010201183685U 2010-02-10 2010-02-10 一种内置式自动换向阀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992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183685U CN201599269U (zh) 2010-02-10 2010-02-10 一种内置式自动换向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183685U CN201599269U (zh) 2010-02-10 2010-02-10 一种内置式自动换向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99269U true CN201599269U (zh) 2010-10-06

Family

ID=42810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18368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99269U (zh) 2010-02-10 2010-02-10 一种内置式自动换向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99269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00593A (zh) * 2014-05-14 2014-10-15 苏州好特斯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拉杆式单点阀针气缸
CN108869444A (zh) * 2018-08-17 2018-11-23 浙江斯耐尔涂装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气动喷涂机的静音环保气缸
CN109296583A (zh) * 2018-10-09 2019-02-01 上海泰昌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迷你气缸及应用其的气路结构
CN109306949A (zh) * 2018-10-09 2019-02-05 上海泰昌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乳胶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00593A (zh) * 2014-05-14 2014-10-15 苏州好特斯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拉杆式单点阀针气缸
CN104100593B (zh) * 2014-05-14 2016-04-06 苏州好特斯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拉杆式单点阀针气缸
CN108869444A (zh) * 2018-08-17 2018-11-23 浙江斯耐尔涂装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气动喷涂机的静音环保气缸
CN109296583A (zh) * 2018-10-09 2019-02-01 上海泰昌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迷你气缸及应用其的气路结构
CN109306949A (zh) * 2018-10-09 2019-02-05 上海泰昌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乳胶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99269U (zh) 一种内置式自动换向阀
CN203730827U (zh) 二位三通换向电磁阀
CN104343665B (zh) 具有功率调节的活塞式压缩机
CN202612723U (zh) 一种气体控制阀
CN201748021U (zh) 先导式电磁阀
CN103470846B (zh) 单双作用共体式拨叉气动执行器总成
CN206386547U (zh) 平衡式气控角座阀
CN105090559B (zh) 截止式二位五通电磁阀
CN104712781B (zh) 气动真空插板阀
CN105240569A (zh) 双联同步自动补偿式切换阀
CN203477563U (zh) 单双作用共体式拨叉气动执行器总成
CN202580081U (zh) 调压式自动闸阀
CN206796523U (zh) 吹瓶机中的封口装置
CN203051843U (zh) 一种真空三通阀
CN100572764C (zh) 一种发动机的可变气门装置
CN201310681Y (zh) 真空气动挡板充气阀
CN205806499U (zh) 一种快速双向截止阀
CN209705389U (zh) 单作用补偿式闸阀
CN201292525Y (zh) 气动打夯机
CN102373899A (zh) 天然气井口管道用启闭阀
CN203176505U (zh) 电磁液压组合常闭阀门
CN202927134U (zh) 一种三通阀
CN202531906U (zh) 二位五通阀
CN202708268U (zh) 二口二位电磁阀
CN207527075U (zh) 双速排气控制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006

Termination date: 20160210